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本科审计技术方法

自考本科审计技术方法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审计技术方法

(一)思考模型的建立 在开展管理审计前,只有对管理审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充分考虑审计效果、审计技术及审计风险等因素,才能搞好管理审计。所谓思考模型,是指审计人员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开展管理审计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笔者的实践,管理审计的思考模型应该是这样的: 树立管理审计是一种管理效率及控制审计的理念→考虑将要开展的管理审计项目对本企业所产生的效果→考虑将要开展的管理审计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考虑审计方法 (二)审计方法 1.“因果分析法”与“果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是从事件的起因查起,最终查出所对应的结果。“果因分析法”则正好相反,是从事件所产生的结果查起,最终透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果分析法”的优点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审计内容较为全面,不足之处是审计所需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大。“果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溯果撷因,方法简便,需要时间较短,不足之处是审计过程容易以点带面,内容不够全面。究竟哪种方法效果更好,这要视具体的审计情况和审计目的而定。一般来说,在没有审计线索的情况下,更多地采用“因果分析法”,如果审计人员掌握了审计线索,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便可以考虑采用“果因分析法”。 2.“窗帘中间拉开式”审计法。如果一个窗帘由两幅组成,在阳光充足的早晨,我们从中间拉开,眼前便会迅速地明亮起来。这种拉窗帘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审计中,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审计人员根据掌握的审计线索,依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判断。同时,向“左”追查问题产生原因的整体脉络,向“右”验证分析自身判断的准确性。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先入为主”法。例如,某项工程成本管理审计,已知该项工程成本过高。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材料采购成本过高。依此判断,审计人员便可向“左”追寻材料采购过程及管理方式,向“右”可通过抽查票据的方式,具体验证材料采购成本是否真的过高。如果向“右”的结果验证了审计人员的判断,向“左”的工作业已完成,此项管理审计便可初步结束。这种审计方法的优点是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缺点是如果审计人员的判断出现偏差,反而会迟滞审计工作进度。因此,运用该审计方法,职业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不宜使用。 3.“遵循性”审计法与“思维创新”审计法。“遵循性”审计法是针对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管理模式和固有的思维习惯,对问题的是与非做出判断。“思维创新”审计法则相反,它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并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判断。举例来说,企业临时用工问题,按照国企固有的管理模式及固有的思维方式,企业临时用工是不可取的,因为国企本身已经存在冗员。按照“遵循性”审计法,就会否定企业临时用工的做法。但我们如果采用“思维创新”法,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可能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由于临时用工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用国有企业闲置职工,而这种大于效益又足可以抵偿临时工用工成本的话,用临时工也未尝不可。因此,审计人员不能因循守旧,死抱框框。否则,审计结论不可能是实事求是的,甚至会给企业决策带来一定的误导作用。 4.“解剖麻雀”审计法与“高屋建瓴”审计法。强调管理审计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解剖,并不是说管理审计要一味地在“微观世界”中探索。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之后,审计人员还要“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微观”进行总结、提炼,使之上升到一定高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屋建瓴”审计法。通常所说的“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就是这个道理。“解剖麻雀”法停留在“微观”层次,“高屋建瓴”审计法则提高到“宏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微观是宏观的基础,没有微观只有宏观是不可能的,同样只有微观没有宏观也是不行的,站在微观和站在宏观的角度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可能是不同的。如一个集团公司,内部有许多子公司,某一个子公司车辆需要进行修理,经过考察,委托集团公司以外的单位进行修理,比集团公司内部其他公司的价格要低得多。如果站在这个子公司“微观”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得出用外部单位进行修理的结论,但如果站在集团公司这个“宏观”角度考虑问题,从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又会得出用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进行修理的结论。可见,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结论。 5.“否定之否定”审计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受环境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结论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先前的审计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如果审计人员发现了这一偏差,应对原有的审计结论进行否定,重新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审计人员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并不是单指一次否定,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否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技术之一:账证核对注册会计师之所以能够通过会计报表、账册以及凭证的核对,查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并对之下结论,是与其审计对象-当前财务会计的特征分不开的。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及账证核对的主要方式是: 1. 原始凭证的要素能够说明经济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金额、数量以及具体负责的人员。因此,在财务会计中,强调原始凭证要素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法律要求。其目的就是通过要素的牵制,达到能证实已发生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因此,只要查对证实账册记录的原始凭证是否存在、要素是否完备,往往就能判定过去的经济业务有否发生。 2. 复式记账能够说明经济事项发生时的来源与去向(复式记账在1494年由意大利修道士巴其阿勒总结得出)。由于复式记账能清楚地将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双重记录说明企业资源的来源与去向。因此,熟悉了复式记账,就能随心所欲地将账本所记的内容,转化为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过程录像。复式记账的科学性,就在于此。 3. 权责发生制会计能够很好地确认应尽的义务与应得的权利,并能较好地将这些权利与义务进行适当的配比。美国会计学会在1940年出版的《公司会计准则结论》一书中,对权责发生制会计是这样论述的:“在外行人看来,‘成本’表示现金支出,‘收入’和‘收益’意指收到的现金。但配比概念意义更深。会计并不比较现金收支,而是力量与成就、劳务的获得与提供、所取得的(货物或劳务)价格总计与处理(货物或劳务)的价格总计。所有这些均包含在‘成本与收入’和‘权责发生制’会计之中”。(P16)因此,权责发生制会计能更正确地将没有收到但权利已获得,或尽管没有支付但义务必须承担的业务也统统包括进去,从而使会计能更真实地反映所有发生过的经济业务。 牢牢掌握现代财务会计三大特征,认认真真地进行账证核对,许多虚假会计信息都会被一一揭穿。由此可见,以会计为媒介而产生的审计业务,造就了注册会计师对会计语言的天生敏感性。以账表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为主的查账方法,形成了注册会计师第一大技术。 技术之二:函证与盘点1939年发生的美国麦克逊、罗宾斯药材公司虚假会计报表案,敲响了仅仅停留在账面审计的警钟。麦克逊、罗宾斯药材公司在熟悉了普华会计师事务所账表核对、账账核对以及账证核对的传统查账方法之后,就开始在账表证上做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开发票与账单。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在赔偿了五十万美元之后,总结出了在查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账表核对、账账核对以及账证核对之外,还必须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有形资产进行盘点,对所有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债权与债务进行函证(主要是对存货与应收应付款进行盘点与函证)。在1999年的一次研究中,Tradeway委员会的赞助机构委员会发现,错误的资产计价几乎占所有财务报表舞弊案件数量的一半,而存货高估则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存货计价涉及两个要素:数量和价格。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产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不诚实的企业常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虚构不存在的存货,存货数量操纵,不记录存货的购入以及虚假的存货资本化。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增加存货的价值。 证实存货数量的最有效途径是对其进行整体盘点。注册会计师执行该程序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发现存货舞弊问题。如:(1)管理当局的代表往往跟随注册会计师并记录下测试的结果。因而,审计客户可能将虚构的存货加计到未被测试的项目中,这将错误地增加存货的总体价值。只要注册会计师在每页末端不留空白或注意最后一笔存货的号码,则客户的伎俩就容易被揭穿。(2)在执行盘点测试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一般会事先通知客户测试的时间和地点。对于那些有多处存货存放地点的公司,这种预警使管理当局有机会将存货短缺隐藏在那些注册会计师没有检查的存放点。因此,注册会计师也可对没有预先告知的地点,进行临时突击盘点,一般也能收到奇效。(3)有时注册会计师还应执行额外的程序,以进一步检查已经封好的包装箱。这样,虚报存货数量把戏就容易显形。 另外,应收或应付账款的函证也是检查企业权利与义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企业为虚增资产,往往虚构应收账款,而为了低计负债,也往往不列或少列其应付账款。如在1992年,一个者-ZZZZ贝斯特公司的贝莱。明克(Barry Minkow)曾说:“对于一个舞弊者来讲,应收账款作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做很快就会增加利润。但是它们也表明了一个现象:资金都被冻结在应收账款里了。”而此时如果通过向外界发函询证,一般都能洞穿其把戏。为此,早期的美国会计师协会曾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对存货进行盘点,或无法对应收应付款进行函证时,一律不准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技术之三:内控测试注册会计师的查账对象是会计的账册凭证。到了二十世纪之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业务内容的创新,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在地域上或业务量上的无限扩张,使得注册会计师所需审核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宽泛。过去那种依靠传统的逐页核对、逐笔检查的手工方法,既旷日费时,也无法作出质量保证。于是,一些聪明的注册会计师开始将眼光转向了产生这些会计信息的过程。如果在收集、整理、汇总以及核算会计报表过程中,有很好的控制保护措施,那么会计报告的质量也应该是可靠的。而观察会计报告的产生过程,比盲目地逐笔核对,要省时省力得多,也科学得多。于是,注册会计师开始走出舍本求木的误区,关注起与报表信息产生过程有关的内部控制。 所谓的企业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而作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客户之前,对其内部控制主要关注如下两点: 1.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和相关的各种认定,从而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如果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报表就不太可能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关注被审计单位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完整的内部控制,关注保证经济业务经过授权、符合既定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内部控制。 2. 对各类经济交易的控制。注册会计师特别关心的是对各类经济交易的控制,而不是对会计账户余额的控制。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结果(会计账户余额)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经济交易)的准确性。 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调整,注册会计师不仅可以减少盲目的账表核对或函证盘点,而且还可以使审计报告的结论更具准确性。因此,通过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找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对之重点审核,已成为注册会计师的第三大技术。 技术之四:比率分析经过对审计对象-会计信息资料的研究,人们发现,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三张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相当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内在财务变化的真实性。为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来确定审计重点的方法。这一方法,就被称之为分析性程序。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并将这一方法归纳为审计准则,成为注册会计师们查账的第四大技术。 所谓分析性程序,根据美国审计准则公告(SAS)第56号的解释,是指“由各种财务信息评价组成的,这种信息是通过对财务和非财务资料之间的可能关系的研究而取得”。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表述更加具体:“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上述定义都直接揭示出分析性程序针对的是数据之间存在的“可能关系”(“预期数额”),通过“可能关系”与实际关系的比较(“异常变动”)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大量研究证实,分析性程序是种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颇为有效的审计方法,尤其在发现和检查财务报告舞弊方面作用相当明显。相当比例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曝光最初缘于分析性程序中发现的线索,而且大量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事后看,只要实施简单的分析性程序就可以察觉舞弊的端倪(张立民,2001)。美国《Accounting Review》1982(8)发表文章指出,通过对281项错报的分析,发现采用分析性程序可以查出所有错报的45.6%,82项重大错报的54.9%和非常重大错报的69%.在近期揭露的美国Coated Sales inc案、ZZZZ百斯特公司舞弊案和中国的蓝田事件、银广夏事件中,分析性程序皆发挥了独到的功能,当之无愧地成为注册会计师的第四大查账技术。

2020117 审计学(独立本科段) 主考学校:南京审计学院序号 课程代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1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00015 英语(二) 14 3 00021 高等数学(二) 9 4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3+1 5 00054 管理学原理 6 6 00159 高级财务会计 6 7 06069 审计学原理 4 8 06070 审计技术方法 4 9 06071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4 10 06072 企业财务审计 6 11 06073 财政审计 5 12 06074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5 13 06075 经济效益审计 5 00161 财务报表分析(一) 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 5 27049 社会审计 5 27050 内部审计 4 14 06999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报考条件:凡国家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直接报

一、 检查检查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一) 会计记录和书面文件的审阅 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的书面文件进行审阅。通过审阅,找出问题和疑点,作为审计线索,据以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审计程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1、 会计凭证的审阅。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中以审阅原始凭证为重点。(1) 原始凭证的审阅。审阅时主要应注意:① 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其内容是否合法、合理。② 原始凭证的格式是否规范,是否经过统一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开发凭证的单位名称和地址是否注明,凭证的编号是否连续,有否单位的公章和经手人的签章。③ 原始凭证的项目,包括抬头人名称、日期、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填写齐全,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字迹有无涂改。(2) 记账凭证的审阅。审阅时应注意:① 记账凭证上所注明的附件张数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相符。记账凭证的内容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② 记账凭证的填制手续是否完备,有无制证人、复核人和主管人员的签章。③ 记账凭证上所编制的分录,其应用的账户和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正确。2、 账簿的审阅。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各种辅助账簿等。其中以审阅明细账和日记账为重点。总账除具有与明细账、日记账核对的作用外,其本身一般发现不了问题。因为总账的登记依据,主要是各种记账凭证汇总表,它所反映的是汇总数字,不容易发现问题。审阅账簿时,应注意:(1)各种明细账与总账有关账户的记录是否相符,有无重登和漏登情况。(2)账簿记录是否符合记账规则,有无涂改和刮擦等情况。账簿登记错误,是否按规定的错误更正办法进行更正。(3)更换账页或启用新账簿时,特别应注意其承上启下的数字是否一致。(4)根据摘要内容,审阅账簿所登记的经济业务是否正常,如有疑问应进一步核对凭证。对于那些容易发生问题的账户,如暂付款、暂收款等,审阅时,应特别予以注意。3、报表的审阅。审阅报表应以审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为重点。审阅时应注意:(1)报表中应填写的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有无遗漏。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特别是审阅资产负债表,应注意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否平衡,资产与负债各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常等。(2)报表的编制手续是否完备,有无编表人和审核人等的签字盖章。报表中的合计、总计等计算是否准确,应填列的数据有无漏填、漏列或伪造。(3)报表的附注和说明也应予以审阅,因为附注是报表有关项目的补充说明,不可忽略。4、其他记录的审阅。其他记录虽然不是会计资料的重要部分,但有时也可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供作审计线索。例如,产品出厂证、质量检验记录,以及合同、协议等。(二) 会计记录的核对 审计人员还要对账证、账账、账实和账表之间进行相互核对。通过核对证实双方记录是否相符,账实是否一致。如果发现有不符情况,应进一步采用其他审计方法进行跟踪审计。核对的内容如下:1、账表核对。是指以报表项目与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查证报表指标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核对时,一般是以账簿记录核对报表项目。但在采用逆查法的情况下,则相反,应以报表项目来核对账簿记录。核对账表,主要是核对报表金额是否与总账和明细账有关账户的金额相符,以及不同报表之间的有关金额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则应用其他方法查找原因。2、账账核对。是指以各种有关的账簿记录进行相互核对。如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之间的核对。通过账账核对,查证双方记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应进一步抽查凭证,进行凭证核对。有些账簿记录的本身也应进行核对。如核对总账各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如果不符,说明登账有错误,应进一步核对账证。3、账证核对。是指以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记录同记账凭证相核对。通过核对,证明所有凭证是否都已记入有关账簿,有关重记或漏记情况,以及账簿记录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与其作为记账依据的记账凭证相一致。一般说来,账账核对结果如属正常,可以不再进行账证核对。4、账实核对。是指以明细账记录与实物相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应以实存数为准,来调整账面记录。核对时,可以由两人配合进行,即由一人读账,另一人对账。这样,可以发现重登、漏登和差错等情况。对于已经核对无误的账目,审计人员应在原记录的右方作出一定的标记,以免以后重复核对。对于核对不符的账目也应作成标记,以便今后原审计人员或其他接替人员进一步加以审查。 通过核对,找出差错,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工作不小,无意造成的;还是有意地弄虚作假,进行违法活动。对于后者,审计人员还应进一步采用其他审计方法进行查证核实。 二、 监盘 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对资产进行盘点是验证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重要方法。盘点的方式有突击盘点和通知盘点。前者一般适用于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的盘点。后者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和其他财产物资等的盘点。盘点对象如果散放在几个地方的,应同时进行盘点,以防被审单位有足够的时间移东补西。对已经清点的对象应作好标记,以免重复盘点。 一般而言,盘点工作应由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于重要项目,审计人员还应进行抽查。但抽查时,必须有原经管人在场,并作好抽查记录。盘点结束,审计人员应会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编制盘点清单,并根据盘点的溢缺数,调整账面记录。盘点清单即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审计人员监盘实物资产时,应对其质量及所有权予以关注。三、 观察 观察是审计人咒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四、 查询及函证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如果没有回函或审计人员对回函结果不满意,审计人员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五、 计算 计算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及会计记录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字重新计算,以验证其是否准确无误。计算工作虽较机械、繁琐,但意义重大,不可等闲视之,因为数字计算错误,或故意歪曲计算结果,将对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计算的内容包括凭证中的小计和合计数、账簿中小计、合计和余额数,报表中的合计、总计的比率数,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运用结果等。特别是对账簿中的承前和续后的合计数,必须重算,以防记载人员假造数字进行舞弊。六、 分析性程序 分析性程序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对于异常变动项目,审计人员应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必要时应当追加审计程序,以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分析性程序常用的方法有绝对数的比较分析和相对数的比较分析两种方法:(一) 绝对数的比较分析 绝对数的比较分析,是通过某一会计报表项目与其既定标准的比较,判断其差额的程度是否在正常合理范围,来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绝对数比较分析中的既定标准,可以是本期的计划数、预算数或审计人员的计算结果,也可以是本期的同业标准。在绝对数的比较分析中,若发现可疑之处,则应扩大审查范围,证实是否存在差错或舞弊现象。(二) 相对数的比较分析 相对数的比较分析,是通过对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同与其相关的另一项目比所得的值与既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来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相对数的比较通常主要是对被审单位一些财务比率指标的比较分析,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例、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净资产利润率等。审计人员应结合被审单位所处的行业背景、生产规模和经济环境等具体因素,判断所得的各项比率指标是否出现异常,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决定是否有扩大相应审计查范围的必要

自学考试审计技术方法

一、 检查检查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一) 会计记录和书面文件的审阅 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的书面文件进行审阅。通过审阅,找出问题和疑点,作为审计线索,据以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审计程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1、 会计凭证的审阅。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中以审阅原始凭证为重点。(1) 原始凭证的审阅。审阅时主要应注意:① 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其内容是否合法、合理。② 原始凭证的格式是否规范,是否经过统一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开发凭证的单位名称和地址是否注明,凭证的编号是否连续,有否单位的公章和经手人的签章。③ 原始凭证的项目,包括抬头人名称、日期、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填写齐全,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字迹有无涂改。(2) 记账凭证的审阅。审阅时应注意:① 记账凭证上所注明的附件张数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相符。记账凭证的内容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② 记账凭证的填制手续是否完备,有无制证人、复核人和主管人员的签章。③ 记账凭证上所编制的分录,其应用的账户和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正确。2、 账簿的审阅。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各种辅助账簿等。其中以审阅明细账和日记账为重点。总账除具有与明细账、日记账核对的作用外,其本身一般发现不了问题。因为总账的登记依据,主要是各种记账凭证汇总表,它所反映的是汇总数字,不容易发现问题。审阅账簿时,应注意:(1)各种明细账与总账有关账户的记录是否相符,有无重登和漏登情况。(2)账簿记录是否符合记账规则,有无涂改和刮擦等情况。账簿登记错误,是否按规定的错误更正办法进行更正。(3)更换账页或启用新账簿时,特别应注意其承上启下的数字是否一致。(4)根据摘要内容,审阅账簿所登记的经济业务是否正常,如有疑问应进一步核对凭证。对于那些容易发生问题的账户,如暂付款、暂收款等,审阅时,应特别予以注意。3、报表的审阅。审阅报表应以审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为重点。审阅时应注意:(1)报表中应填写的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有无遗漏。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特别是审阅资产负债表,应注意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否平衡,资产与负债各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常等。(2)报表的编制手续是否完备,有无编表人和审核人等的签字盖章。报表中的合计、总计等计算是否准确,应填列的数据有无漏填、漏列或伪造。(3)报表的附注和说明也应予以审阅,因为附注是报表有关项目的补充说明,不可忽略。4、其他记录的审阅。其他记录虽然不是会计资料的重要部分,但有时也可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供作审计线索。例如,产品出厂证、质量检验记录,以及合同、协议等。(二) 会计记录的核对 审计人员还要对账证、账账、账实和账表之间进行相互核对。通过核对证实双方记录是否相符,账实是否一致。如果发现有不符情况,应进一步采用其他审计方法进行跟踪审计。核对的内容如下:1、账表核对。是指以报表项目与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查证报表指标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核对时,一般是以账簿记录核对报表项目。但在采用逆查法的情况下,则相反,应以报表项目来核对账簿记录。核对账表,主要是核对报表金额是否与总账和明细账有关账户的金额相符,以及不同报表之间的有关金额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则应用其他方法查找原因。2、账账核对。是指以各种有关的账簿记录进行相互核对。如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之间的核对。通过账账核对,查证双方记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应进一步抽查凭证,进行凭证核对。有些账簿记录的本身也应进行核对。如核对总账各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如果不符,说明登账有错误,应进一步核对账证。3、账证核对。是指以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记录同记账凭证相核对。通过核对,证明所有凭证是否都已记入有关账簿,有关重记或漏记情况,以及账簿记录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与其作为记账依据的记账凭证相一致。一般说来,账账核对结果如属正常,可以不再进行账证核对。4、账实核对。是指以明细账记录与实物相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应以实存数为准,来调整账面记录。核对时,可以由两人配合进行,即由一人读账,另一人对账。这样,可以发现重登、漏登和差错等情况。对于已经核对无误的账目,审计人员应在原记录的右方作出一定的标记,以免以后重复核对。对于核对不符的账目也应作成标记,以便今后原审计人员或其他接替人员进一步加以审查。 通过核对,找出差错,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工作不小,无意造成的;还是有意地弄虚作假,进行违法活动。对于后者,审计人员还应进一步采用其他审计方法进行查证核实。 二、 监盘 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对资产进行盘点是验证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重要方法。盘点的方式有突击盘点和通知盘点。前者一般适用于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的盘点。后者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和其他财产物资等的盘点。盘点对象如果散放在几个地方的,应同时进行盘点,以防被审单位有足够的时间移东补西。对已经清点的对象应作好标记,以免重复盘点。 一般而言,盘点工作应由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于重要项目,审计人员还应进行抽查。但抽查时,必须有原经管人在场,并作好抽查记录。盘点结束,审计人员应会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编制盘点清单,并根据盘点的溢缺数,调整账面记录。盘点清单即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审计人员监盘实物资产时,应对其质量及所有权予以关注。三、 观察 观察是审计人咒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四、 查询及函证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如果没有回函或审计人员对回函结果不满意,审计人员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五、 计算 计算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及会计记录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字重新计算,以验证其是否准确无误。计算工作虽较机械、繁琐,但意义重大,不可等闲视之,因为数字计算错误,或故意歪曲计算结果,将对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计算的内容包括凭证中的小计和合计数、账簿中小计、合计和余额数,报表中的合计、总计的比率数,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运用结果等。特别是对账簿中的承前和续后的合计数,必须重算,以防记载人员假造数字进行舞弊。六、 分析性程序 分析性程序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对于异常变动项目,审计人员应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必要时应当追加审计程序,以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分析性程序常用的方法有绝对数的比较分析和相对数的比较分析两种方法:(一) 绝对数的比较分析 绝对数的比较分析,是通过某一会计报表项目与其既定标准的比较,判断其差额的程度是否在正常合理范围,来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绝对数比较分析中的既定标准,可以是本期的计划数、预算数或审计人员的计算结果,也可以是本期的同业标准。在绝对数的比较分析中,若发现可疑之处,则应扩大审查范围,证实是否存在差错或舞弊现象。(二) 相对数的比较分析 相对数的比较分析,是通过对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同与其相关的另一项目比所得的值与既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来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相对数的比较通常主要是对被审单位一些财务比率指标的比较分析,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例、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净资产利润率等。审计人员应结合被审单位所处的行业背景、生产规模和经济环境等具体因素,判断所得的各项比率指标是否出现异常,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决定是否有扩大相应审计查范围的必要

审计方法有:\x0a(一)账项基础审计——详细审查\x0a(二)制度基础审计——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进行抽样,但抽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x0a(三)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审查\x0a注意: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路:识别、评估和应对。

常用的审计方法,有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审计的一般方法是就审计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审计工作的范围或详简程度而进行划分的某种方法。审计的技术方法是指收集审计证据时应用的技术手段。审计的一般方法:一、顺查法与逆查法审计的一般方法,按照审计工作的顺序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系,有顺查法和逆查法之分。(一) 顺查法。又叫正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分类审查的一种方法,即按照所有原始凭证的发生时间顺序进行检查,逐一核对。首先检查原始凭证,核对并检查记账凭证,再根据凭证核对,对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进行检查,最后以总账和明细账核对会计报表和进行报表分析,沿着“制证—过账—结账—试算”的账务处理程序,从头到尾进行的普遍检查。此法由于审果工作细致、全面、完整,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审阅核对,不易发生疏忽、遗漏等弊病。所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账目比较混乱,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采用顺查法较为适宜。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二) 逆查法。又叫倒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反程序既在检查过程中逆着记账程序进行检查的方法。通常先从记账程序的终端检查,从会计报表或账簿上发现线索、寻找疑点,然后逆着记账程序追根求源进行检查。如从会计报表查到会计账簿,再查到记账凭证,最后查到原始凭证,即从审阅、分析会计报表着手,根据发现的总是和疑点,确定审计重点,再来审查核对有关的账册和凭证,而不必对报表中所有项目,一个一个地进行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一般说来,查帐伊始,宜先运用逆查法,通过反映全面、综合情况的会计报表的检查抓住会计错弊存在的重点环节,然后,根据确定的重点环节确定需要检查的会计帐簿并对其进行详查。在检查会计凭证和帐簿时,若为了证实某处记录是否存在会计错弊或错弊线索,可运用顺查法开始,从中再结合运用逆查法。总之,顺查和逆查可变换运用,顺查中有逆查,逆查中有顺查,顺查与逆查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二、 详查法与抽样法审计方法按照审查经济业务资料的规模大小和收集审计证据的范围的大小不同,又有详查法和抽样法之分。(一)详查法。又称详细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以判断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容易查出问题,审计风险较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只对有严重问题的,非彻底检查不呆的专案审计,以及经济活动很少的小型企事业单位采用此法外,一般是不常采用的。(二) 抽样法。又称抽样审计,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审查,借以推断总体有无错误和舞弊的一种方法,进而判断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的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运用抽样审计,若在所抽查的样本中没有发现明显的错弊,则对未抽取的会计资料可不再进行审查。反之,则应扩大抽样的范围,或改用详查法。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审计的工作量,降低审计成本。缺点是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样本选择不当,就会使审计人员作出错误的结论,审计风险较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用这种方法时审计人员通常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使审计结论有较大的可靠性。审计的技术方法:一、 检查检查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一) 会计记录和书面文件的审阅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的书面文件进行审阅。通过审阅,找出问题和疑点,作为审计线索,据以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审计程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1、 会计凭证的审阅。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中以审阅原始凭证为重点。2、 账簿的审阅。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各种辅助账簿等。其中以审阅明细账和日记账为重点。总账除具有与明细账、日记账核对的作用外,其本身一般发现不了问题。因为总账的登记依据,主要是各种记账凭证汇总表,它所反映的是汇总数字,不容易发现问题。3、报表的审阅。审阅报表应以审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为重点。4、其他记录的审阅。其他记录虽然不是会计资料的重要部分,但有时也可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供作审计线索。例如,产品出厂证、质量检验记录,以及合同、协议等。(二) 会计记录的核对审计人员还要对账证、账账、账实和账表之间进行相互核对。通过核对证实双方记录是否相符,账实是否一致。如果发现有不符情况,应进一步采用其他审计方法进行跟踪审计。核对的内容如下:1、账表核对。是指以报表项目与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查证报表指标的真实性和正确性。2、账账核对。是指以各种有关的账簿记录进行相互核对。如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之间的核对。通过账账核对,查证双方记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应进一步抽查凭证,进行凭证核对。有些账簿记录的本身也应进行核对。如核对总账各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如果不符,说明登账有错误,应进一步核对账证。3、账证核对。是指以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记录同记账凭证相核对。通过核对,证明所有凭证是否都已记入有关账簿,有关重记或漏记情况,以及账簿记录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与其作为记账依据的记账凭证相一致。一般说来,账账核对结果如属正常,可以不再进行账证核对。4、账实核对。是指以明细账记录与实物相核对,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应以实存数为准,来调整账面记录。核对时,可以由两人配合进行,即由一人读账,另一人对账。这样,可以发现重登、漏登和差错等情况。对于已经核对无误的账目,审计人员应在原记录的右方作出一定的标记,以免以后重复核对。对于核对不符的账目也应作成标记,以便今后原审计人员或其他接替人员进一步加以审查。二、 监盘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对资产进行盘点是验证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重要方法。盘点的方式有突击盘点和通知盘点。前者一般适用于现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的盘点。后者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和其他财产物资等的盘点。盘点对象如果散放在几个地方的,应同时进行盘点,以防被审单位有足够的时间移东补西。对已经清点的对象应作好标记,以免重复盘点。三、 观察观察是审计人咒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四、 查询及函证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如果没有回函或审计人员对回函结果不满意,审计人员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五、 计算计算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及会计记录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字重新计算,以验证其是否准确无误。计算工作虽较机械、繁琐,但意义重大,不可等闲视之,因为数字计算错误,或故意歪曲计算结果,将对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六、 分析性程序分析性程序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对于异常变动项目,审计人员应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必要时应当追加审计程序,以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

审计技术方法有哪些?

(一)检查记录或文件。

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

检查记录或文件包括注册会计师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复核。审阅是为了发现有无不正常现象而批判性地阅读书面资料的审计技术,其目的在于确认书面文件是否真实、合法;

复核是确认各种书面文件之间钩稽关系的审计技术,通过书面文件之间的对照检查,确认双方对交易或事项的记录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

(二)检查有形资产。

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实物形态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且与账面数量相符,查明有无短缺、毁损及其他舞弊行为。它主要适用于存货和现金的检查,也适用于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固定资产等。监盘是其常用的操作技术。

(三)观察。

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具体目标的要求,前往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现场,察看业务活动的方法、程序及实施情况,以掌握整个业务活动或执行程序的实际情况,获取审计证据。

(四)询问。

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五)函证。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实施函证的目的是证实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从外部独立来源来获取强有力的审计证据。

(六)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对文件或记录中的数字大量地实施重新计算,以验证其是否正确,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七)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实施重新执行可以验证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

(八)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自考审计案例题技巧与方法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综合题四种题型。看完以下建议可以使用中华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题解》、《全真模拟试卷》等辅导书进行练习。 1、单项选择题 在整个试卷中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一种题型,分值低、题量大,一般每题1分。这类题型是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显然,除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审计应该咬文嚼字,特别是单选题,不要首先肯定前面选项答案的正确性,先看看后面的选项,有可能也是对的,不要落入命题人设计的圈套。 2、多项选择题 多选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不吃透教材,很难回答有经验的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考生可用排除法、猜测法、比较法等。建议考生仔细考虑各个备选答案,把备选答案与题干、备选答案之间联系起来考虑。不要盲目胡猜,不要选择那些看起来像、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错误答案,落入了命题人所设的“陷阱”。 3、简答题 简答题在《审计》试卷中的题量自实行机考模式后,都为6题,所占的分值一般在36分。简答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实务较多,且分值较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型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 一般《审计》的简答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概念性和理论性的问题。一些重要的概念可以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生应对一些操作性强的理论重点理解和记忆,如重要性的汇总、样本结果的评价、应对风险等。 ②比较性的问题。这种题型常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一章中的前后部分,不同章的相关部分结合在一起比较。 ③条件性的问题。这种题型也是常考的简答题题型。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什么措施,例如:2009年原制度考题中的简答题第3题中的第一问“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指出A注册会计师针对存货期初余额应当实施哪些审计程序”等。 ④判断性的问题。这种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局部的综合性问题的判断能力,这样的考题在近年出现较多。例如2011年简答第4题,题目给出内部控制,要求判断内部控制与认定的关系。又如2010~2016年都有简答题要求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违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情况。 ⑤程序性的问题。这一类简答题,它主要考核考生对重点项目、重点审计程序的运用和掌握。例如风险应对措施,还有近年试题对存货监盘、应收账款函证程序的考核,基本上都成了每年必考的内容。 ⑥指错类的问题。这种类型的考题,主要是对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涉及教材各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又不能单独出简答题,就用一道改错的简答进行考查,如在2012~2016年的试题中,题目给出了审计项目合伙人在审计中处理了六个事项,要求考生逐项指出其不当之处,这个题就是一个大杂烩。当然有时也有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指错的题,如2013年考核的指出审计工作底稿在形成和管理方面的问题,2009年考核的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的判断正确与否的问题。 简答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 ①仔细阅读试题,准确理解题意,获取题中的各种提示或暗示信息。只要认真阅读题干,就会发现有些条件略显多余,这就是一种提示。 ②根据要求答题,问什么答什么。考生应该直接回答其提问,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有些考生认为答案“多多益善”,实际上,阅卷人员严格根据评分标准在您的答案中找得分点,写得再多也不会多给您半分,如果卷面黑糊糊一大片,反而会造成有些要点没有被发现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虽然现在进行双重阅卷,质量可以保证,但作为考生还是应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③在书写时尽量做到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以便阅卷教师的评阅。在评分时,是否写出序号是很不一样的。要点是否答完,也可以适度运用“看分答题”方法来检验。 4、综合题 《审计》考试的综合题自实行机考模式以来一直出一道题,它具有综合性强、题量大、分值高的特点,分数一般在19分,包含了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审计报告等内容,涉及各方面知识。因此考生不仅要全面掌握各章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还要充分运用会计财务知识,才能很好地进行综合题的解答。 审计综合题涉及的问题一般有6类: ①题目给出一些会计资料,让考生依据职业判断,依据考生的分析程序发现存在什么问题,审计的重点应该确定在哪些方面,它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②给出一些材料,如给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指出设计是否存在缺陷或运行是否有效;__也有可能同时给出注册会计师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也有综合各章的内容,充分运用管理层的认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命题。 ③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一些事项,让考生去分析每一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发表审计意见,提出审计报告。 ④承接审计业务(如前后任的沟通)、审计计划或者一些特殊事项如期后事项、关联方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⑤运用风险评估知识具体分析企业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涉及相关认定的判断,结合内部控制的设置,分析内部控制的缺陷。 ⑥将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等知识结合案例出具题目,并涉及大量需要记忆的重要知识点。其中第③类审计报告有可能是续写审计报告,也有可能是改错,不管怎样,报告的格式与内容一定要牢记在心。今年特别应关注第②类、第③类和第⑤类综合题。 解答综合题时,我们应该注意: ①先读要求再读题。由于综合题的难度较高,阅读量较大,先了解答题要求,再有的放矢地读题,效率会更高,答题时间更充分。 ②要认真阅读考题。对于综合题,首先我们不要忙于作答,而应该详细阅读试题,在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开始作答,有时在题目或要求中暗含了某种答题思路。其实这样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节约时间,又可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③一问一答。由于综合题回答问题较多,在答题时应一问一答,这样思路会更清晰,也可让阅卷人员一下就能找到您所要回答的关键点。 ④酌情猜测。如时间允许,尽量不要空着题交卷。有的试题尽管没有把握答对,但通过猜测和排除,生搬硬套还是有一定答对概率。在考试的最后时间段,切莫放弃这种捡来的分数。 ⑤条理清楚。简答题和综合题文字表述较多,前面提到答题要简洁,但至少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清您所回答的内容。主观题评判标准是根据回答的要点给分,回答的条理清晰是最重要的,重点突出,避免含混不清的解答。

《审计理论与实务》试题均为选择、判断题,它是全面考核的具体体现,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及分析判断能力。选择、判断题的得分是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如果选择、判断题失分太多,即使案例分析题答得较好也难过关。

考试技巧

因此考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考生在解题时,首先要仔细看清楚题意和所有备选答案,解题时常用的方法:

1.直接挑选法

这类试题一般是“应知应会”内容,考生只要掌握教材中知识的考查点,就能直接选择正确的答案。

2.排除法

即将备选答案中不正确或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删除,从剩余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3.猜测法

考生遇有确实不会的题目可选用猜测法,因单选题和多选题,选错并不扣分,其选择结果与不选是一样的

总之,考生对审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应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注重理论结合实务 注重会计实务的审计,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提高专业判断能力,扎实地掌握审计理论与实务的重点和难点。

考试制度

对于审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和中级(审计师)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考试制度实行后,不再进行相应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按规定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得资格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审计专业技术职务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择优聘任。

【导语】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考试是财会行业含金量相当高的证书,不过其考试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其中要数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难度最大,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为此,小编整理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观题答题技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大,偏低,证书含金量较高,注会审计科目作为三座大山之一,学习难度比较大,无忧考网分享“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主观题特点及答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审计科目主观题特点,供大家参考。

1、审计主观题答题语言要求较高,考生在第一轮基础学习阶段时,就需要进行逐章主观题训练,如果集中到二轮强化阶段再进行训练,学习效果会受一定影响;

2、审计主观题得分率最低标准:简答题25分,综合题11分。低于这个得分率的考生,就需要重视了;

《审计》题型及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型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型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三、简答题

本题型共6小题36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本题型得分为41分。

四、综合题

本题共19分。

CPA审计科目主观题特点

审计科目的主观题基本属于判断+依据或改正的模式呈现,这就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见的题干提问方式如下:

1.“请分别判断上述事项做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这种提问方法意味着每个事项的做法无论是否恰当均需要说明理由,考生通常会遗漏对做法恰当的事项说明理由。

2.“请分别判断上述事项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说明理由。”这种提问方法意味着只有做法不恰当的事项才需要说明理由,做法恰当的直接判定即可,无需说明理由。考生往往会对做法恰当的事项也说明理由,画蛇添足,浪费时间。

3.“请分别判断上述事项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给出恰当建议或做法。”这种提问方式意味着不恰当的做法需要改正,给出正确的做法即可。无论恰当还是不恰当的做法,均无需给出判定依据。

4.“请分别判断上述事项做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如不恰当,请给出恰当建议或做法。”这种提问方式意味着无论做法是否恰当均需要给出理由,对于不恰当的做法再改正。考生不能遗漏每个提问。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观题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注册会计师通关经验,尽请关注环球快问。

审计学自考案例分析题技巧与方法

1,会。该收费属于或有收费,将因自身利益对独立性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没有防范措施。

2,不会。因为按照正常的借款程序和条件,向银行等类似金融机构等审计客户取得贷款或尤其担保,不会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3,会。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A兼任审计客户的独立董事,将因自我评价和自身利益,对独立性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没有防范措施。

4, 会。在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之前,曾担任审计客户的审计部经理,将因自我评价,自身利益或密切关系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5,不会。因为协助X银行编制会计报表 ,不被视为履行管理成职责,不会损害对立性。

6,不会。因为项目组成员的妻子在审计客户中担任统计员,而统计员的工作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不会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外审计实践经验表明,审计在组织上、人员上、工作上、 经费上均具有独立性。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 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

为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地检查、客观 公正地评价与报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中精神上的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审计机构应有自己专门的经费来源或一定的经济收入,以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独立自主地进行审计工作,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牵制。

(一)案例线索及分析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张刚审计新兴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2001年3月1日购买某项专有技术,支付价款240万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项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为10年。2001年12月31日,公司与转让该技术的单位发生合同纠纷,专有技术的使用范围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可能造成减值。审计中未发现新兴公司进行账务处理。 案例一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六条、《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十五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九条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据此,注册会计师张刚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 1.提请新兴公司在规定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该项无形资产: 当年应摊销额=(240÷10)÷12×10=20(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200000 贷:无形资产 200000 2.提请新兴公司对该专有技术发生减值准备后可能收回的金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经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估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为此,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000 3.应将审验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调整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4.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审计人员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案例二: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大华公司从当年初开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至2001年9月10日研究成功,共发生开发费用150万元及律师费50万元。为使该项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大华公司发生相关费用30万元。 2001年11月,大华公司与可可公司签订协议,将开发的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双方协议价格400万元,可可公司于12月5日预付了300万元价款。协议中规定,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后,大华公司需继续提供售后服务,以保证可可公司使用该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大华公司规定的质量标准,如果1年内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可可公司有权原价返回大华公司。 案例二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十三条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第十四条规定: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斯费用。 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关的费用。 据此,注册会计师李文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 1.提请大华公司就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转让收入的确定等进行调整。 在确认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 20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000000 支付确认无形资产后续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 3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00000 2.根据协议规定,在大华公司对可可公司使用该项新技术后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可能性不可确定时,大华公司转让新技术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不能确认2001年度的该项无形资产的转让收入。为此,提请大华公司作如下调整处理: 借: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0 贷:预收账款 3000000 同时,调整已计算的应交税金。 (二)案例评价 无形资产是公司为了生产、经营由股东投入、自行创造、购入等到方式而持有没有实物形态,但在一定期间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非货币性的长期资产。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无形资产的确认应符合以下特性: 一是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二是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三是无形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出售;四是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五是无形资产取得具有有偿性。 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必须对其存在性、归属性和会计处理的合法性给予一定的关注。无形资产的审计可采用以下特殊审计程序: 1.索取并审阅被审计单位无形资产明细账,逐一检查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文件、资料,了解其内容和计价依据、所有权等。 2.审查无形资产当年增加,关注入账价值中资本化支出和费用的划分是否合理。 3.审查无形资产摊销期间估计的合理性及其本期摊销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4.检查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5.审核本期无形资产转让、出租等处置的合法性及其会计处理。 6.检查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否适当披露。 二、土地及土地使用权的审计案例 (一)案例线索及分析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吴生审计富达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项目时,发现土地资产价值1000万元,但未见公司建立相关的固定资产卡片。经向公司有关人员询问,初步确认系1997年全国“清产核资”对土地的重估价值,并按照财政部财工字[1995]108号文件进行了会计处理。 案例一分析: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清产核资中土地估价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5)108号]规定:企业土地估价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在弄清权属、界线和面积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统一的土地估价技术标准进行,并按规定程序予以确认、批复;对于企业过去已作为固定资产单独入账的土地,估价后,应按确认、批复的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并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单独入账,不计提折旧,调整后的土地账面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部分,经清产核资机构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作为国家投资,在资本公积中单独反映对于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取得的土地,企业应按确认、批复的价值,经清产核资机构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作增加固定资产处理,同时增加国家资本公积金。企业占用的行政划拨土地在估价入账后,应在固定资产中单独反映,不计提折旧。 据此,注册会计师吴生应进行以下审计处理: 1.取得并查阅富达公司1997年“清产核资”有关部门对土地估价结果的批复文件。 2.取得并查阅当地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土地使用证”。 3.根据上述查阅的资料记录的土地面积及价款等,与实际占用土地数量核对看是否一致;入账价值是否与财政部门文件规定一致。 4.提取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土地占用面积和土地使用证的相应的备查记录。 5.应将审验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调整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6.注册会计师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注意土地资产不能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案例二:注册会计师吴生在审计富达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时,发现该公司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价值计3000万元,其中原列“无形资产--西广场土地使用权”1500万元已于当年7月1日进行综合大楼的建设。富达公司2001年度每月按80万元摊销无形资产。 案例二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据此,注册会计师吴生应对富达公司的上述经济事项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以下调整意见: 1.2001年7至12月已摊销的“无形资产--西广场土地使用权”480万元应冲回: 借:无形资产 4800000 贷:管理费用 4800000 2.将用于综合大楼建设的西广场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一综合大楼”相应的工程成本中。 3.应将审验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调整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4.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审计人员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案例三:注册会计师吴生审计富达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固定资产项目时,了解到富达公司当年报废第二生产车间厂房一栋,公司已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了处理。在查阅该项目固定资产清理资料时,注意到该厂房的原值中包括了所占用土地使用权100万元,按当时支付土地出让金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协议规定使用年限为50年计算,该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 案例三分析:财政部《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财会〔2001〕43号)文规定:土地使用权转入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后,其价值摊销年限如何确定? 答:公司以购入或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开发商品房成本,或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后,其账面价值构成房屋、建筑物实际成本。如果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在预计该项房屋、建筑物的净残值时,应当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因素,并作为净残值预留,待该项房屋、建筑物报废时,将净残值中相当于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部分,转入继续建造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如果不再继续建造房屋、建筑物的,则将其价值转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如公司将土地连同地上房屋、建筑物一并出售的,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前土地使用权价值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而未转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的公司,可不作调整,其土地使用权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平均摊销。 据此,注册会计师吴生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 1.提请被审计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时,将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部分转入无形资产,其调整的价值为:100÷50×20=40(万元),为此,建议富达公司作如下会计调整: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4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00 贷:营业外支出 400000 2.应将审验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调整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3.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审计人员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案例评价 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由于土地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按目前有关法规规定,除国有企业可以经过批准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外,其他企业和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评估作价入股”、缴纳“土地出让金”、缴纳“场地使用费”或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全的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因此,企业对土地取得和使用、权利和义务就构成了土地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根据上述土地资产会计核算的特殊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土地资产审计程序: 一是审计“固定资产--土地”的特殊考虑。注册会计师审计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土地”项目时,必须通过获取审计证据确认其确实属于国有企业历史形成,或1997年“清产核资”过程中根据有关规定按评估价值50%入账确认的数额;同时,还应向被审计单位获取有关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并验证其实际占用情况。 二是审计“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特殊考虑。注册会计师审计“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时,应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第一,索取并查阅被审计单位所在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土地使用权证”,并应查验其一致性; 第二,对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除索取双方签订的转让合同外,还应查验有关办理土地过户手续,并确认土地剩余使用年限是否明确; 第三,查验入账的土地使用权数额,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向原土地使用者支付的各种补偿费用有无属于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 第四,查验账面所列土地使用权期间是否已开工建造自用项目,如已开始建造,是否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将其相应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第五,查验摊销的数额,是否将原取得的价值扣除已转入在建工程部分数额在土地使用权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计算; 第六,查验核对是否有应办理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办理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而未办理的事项; 第七,对国有企业以外的公司、企业,注册会计师还应查验实际占用的土地是否全部取得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土地使用权证”或“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如被审计单位存在不具备上述审计证据的土地资产,应向被审计单位索取相关说明,必要时,应在审计报告中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审计意见。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看课本,万变不离其宗。何况自考的卷子题基本不会出了书的范围

应该出具购货单位盖有公章的欠条及法人身份证

审计学自考案例分析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项违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第九条“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经济利益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六)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 第(三)项违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第十一条“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关联关系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 (四)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的规定。处理意见:参照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第十五条“在承办具体鉴证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维护其独立性”,“维护独立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六)将独立性受到损害的鉴证小组成员调离鉴证小组”;第十四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从整体上维护其独立性”,“维护独立性的措施主要包括:(三)建立必要的监督及惩戒机制以促使有关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循”。

审计学案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纳税

审计体现了公司纳税的过程。税务结构在审计中得到了适当的组织,其中账户以显着的方式吸引了投资者和商人来缴纳税款。

2、提高效率

审计可以提高组织以及员工的效率。审计实践也提高了员工的技能。因此,由于审计原则的准确性,它在组织内带来了更多训练有素和合格的员工,从而促进了政策制定和其他决策。

3、长期规划

审计为整个业务实践带来了效率,它提供了业务活动的公平视图。审计记录可用于长期规划,它还有助于为未来编制预算。审计在为企业的长期规划编制预测财务报表时也很有用。

4、加强内部监控

审计师为组织内部控制效率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审计员建议需要改进和管理的领域,负责克服审计员确定的薄弱环节。内部控制越好,组织的工作就越有效。

5、合作伙伴满意度

从合作伙伴的角度来看,审计也非常重要。经审计的记录使合作伙伴感到满意,并确保他们正在投资正确的公司,并将从公司赚取的收入中获得公正的利润。

6、内部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区别

看课本,万变不离其宗。何况自考的卷子题基本不会出了书的范围

百度一你就知道。

  • 索引序列
  • 自考本科审计技术方法
  • 自学考试审计技术方法
  • 自考审计案例题技巧与方法
  • 审计学自考案例分析题技巧与方法
  • 审计学自考案例分析题技巧和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