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本科现代文学史押题答案

自考本科现代文学史押题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现代文学史押题答案

全国2012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子君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A.《子夜》 B.《伤逝》C.《离婚》 D.《祝福》2.下列小说中,带有“自叙传”特点的是( )A.《小城三月》 B.《菉竹山房》C.《春风沉醉的晚上》 D.《山峡中》3.《子夜》的结构特色是( )A.宏大严谨 B.单纯清晰C.“一线串珠” D.明暗双线4.下列小说中,与“抗日”无关的是( )A.《潘先生在难中》 B.《华威先生》C.《四世同堂》 D.《荷花淀》5.下列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与上海无关的是( )A.《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B.《围城》C.《子夜》 D.《春桃》6.下列小说中,与爱情主题相关性最小的是(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寒夜》C.《桃园》 D.《围城》7.下列作品中,与东北无关的是( )A.《暴风骤雨》 B.《呼兰河传》C.《生死场》 D.《寒夜》8.下列诗人中,写《昨日之歌》这部诗集的是( )A.卞之琳 B.冯至C.何其芳 D.郑敏9.卞之琳的诗歌《断章》表达的是( )A.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 B.冷漠的人间情感C.对爱情的深情呼唤 D.痛苦的人生思考10.艾青的诗歌《手推车》所写的地域是(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松花江流域 D.西北沙漠11.辛笛的诗歌《航》的突出特色是( )A.具有“三美”特征 B.突出“主观战斗精神”C.情感表露直白简单 D.思想知觉化12.下列诗歌中,属于现代派诗歌的是( )A.《繁星》 B.《断章》C.《死水》 D.《给战斗者》13.诗句“柳条儿削成小桨,/莲瓣儿做了扁舟——/容宇宙中小小的灵魂,/轻柔地泛在春海里”的作者是( )A.冰心 B.胡适C.徐志摩 D.艾青14.何其芳的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表现的是( )A.沦陷区的抗日生活 B.国统区的斗争生活C.解放区的崭新生活 D.孤岛中的艰苦生活15.下列诗歌中,属于“七月派”诗人作品的是( )A.《我用残损的手掌》 B.《拜献》C.《天上的市街》 D.《泥土》16.下列诗人中,早期诗歌极其注重文字锤炼,近于“苦吟”的是( )A.郭沫若 B.胡适C.徐志摩 D.臧克家17.戴望舒的诗歌《偶成》表达的是( )A.迷惘、颓废、伤感的情绪 B.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C.对相对哲学观念的深刻理解 D.对解放区的由衷向往18.下列诗歌中,反映了反帝反种族歧视思想的是( )A.《沙扬娜拉一首》 B.《别了,哥哥》C.《洗衣歌》 D.《拜献》19.下列诗歌中,属于“九叶”派诗人作品的是( )A.《我爱这土地》 B.《十四行(四、鼠曲草)》C.《山》 D.《泥土》20.下列诗歌中,表现了“奋力向上的精神”的是( )A.《再别康桥》 B.《雨巷》C.《上山》 D.《手推车》21.《压迫》是丁西林在1925年创作的一出( )A.多幕喜剧 B.独幕喜剧C.多幕悲剧 D.独幕悲剧22.《秋夜》中象征“倍受压迫而又做着好梦的青年”的是( )A.天空 B.枣树C.小粉红花 D.小青虫23.下列散文中,以“爱的哲学”为母题的是( )A.《给我的孩子们》 B.《寄小读者(通讯七)》C.《风景谈》 D.《雅舍》24.下列作品中,属于报告文学的是( )A.《蛇与塔》 B.《山之子》C.《雅舍》 D.《包身工》25.下列作品中,荣获1937年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是( )A.《画梦录》 B.《野草》C.《春水》 D.《寄小读者》26.下列关于《爱尔克的灯光》的艺术特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巧妙 B.运用象征手法C.感情浓烈 D.语言简洁通俗、幽默生动27.下列散文集中,不属于李广田作品的是( )A.《缘缘堂随笔》 B.《银狐集》C.《灌木集》 D.《画廊集》28.下列作品中,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的是( )A.《压迫》 B.《南归》C.《日出》 D.《白毛女》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大型民族新歌剧是( )A.《回延安》 B.《原野》C.《白毛女》 D.《虎符》30.下列话剧中,不是田汉创作的是( )A.《名优之死》 B.《丽人行》C.《南归》 D.《北京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描述,正确的有( )A.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湖北西部B.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C.女主人公翠翠是“爱”与“美”的化身D.小说并不着意讲究情节结构的连贯完整E.小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隔膜32.下列散文中,属于朱自清的有( )A.《荷塘月色》 B.《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C.《背影》 D.《给我的孩子们》E.《祝土匪》33.在《凤凰涅槃》中出现过的鸟类有( )A.白鹤 B.雕 C.鸱枭 D.鸡E.鹦鹉34.下列对《阿Q正传》的论断,正确的有( )A.它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B.鲁迅曾自述写作该小说“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C.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D.该小说的典型环境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E.该小说运用了传神的白描手法35.下列作品中,属于长篇小说的有( )A.《沉沦》 B.《财主底儿女们》 C.《呼兰河传》 D.《莎菲女士的日记》E.《金锁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6.简述鲁迅杂文《拿来主义》的思想内容。37.简述闻一多诗歌《死水》的“三美”特征。38.简述曹禺话剧《雷雨》的主要艺术特色。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39.结合作品论述《家》中高老太爷爷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40.阅读冯至诗歌《蛇》,结合作品,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学评论。要求:(1)紧紧围绕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蛇冯至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1926选自《冯至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7页。本文来源于 湖北自考网 , 原文地址:

[动态ppt制作]中国现代文学史,细数那些能被历史记住的作家

一、单选 1.洪秀全. A.1851年1月 2.标志太平洋 B.天京事变 3.1911年4月 C.广州起义 4.中国历 史 B.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5.1913年 A.二次革命 6. 1914年7月 D.中华革命党 7.新文化运动 C.陈独 秀 8.五四运动 C.巴黎 9.1920年8月 B.陈望道 10 .中国共产党 B.中共二大 11.1928年12月 D.张学 良 12.1930年8月 A. 中国国民党 13中国共产党 A. 南昌起义 14.1930年1月 C. 星星之火 15.193 5年 B. 一二九运动 16.1938年3月 A. 台儿庄战 役 17.毛泽东 B.战略相持阶段 18.抗日战争 A.反 对主观主义 19.1945年8至10月 B. 重庆谈判 20. 1946年6月 D.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21.1947年1 0月10日 C.打到蒋介石 22.1948年1月 D. 社会 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表明,中国 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 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 立。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 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 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对 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全面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 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 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 改善。 总之,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 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 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 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 均地权、节制资本 43.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中国共产党在全 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 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 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 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 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 的。 44.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以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 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使各 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 ,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5.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 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 中国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3.1950年 C.国家财政经济 24.1951年 C. 三反运动 25.新中国成立 A. 没收 官僚资本 26.中国共产党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 2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B. 调动一切积 极 28.在中共八大上退出 C. 陈云 29.1962年, 中共 A. 七千人大会 30.1967年 D.二月逆流 二 、多选 31.19世纪60年代 ABCD. 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创办新式学堂、新建新式海陆军 32. 洋务运动 ABC.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 对西方、洋务企业 33.康有为宣传变法 ABC.新 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 34.戊戌维新运动 ABCD.是一次爱国、是一次资产阶级、是一场 思想、在改革社会 35.20世纪二三十 CD. 民族 资本、上层小资产 36.毛泽东提出的 BCD. 土地 革命、武装斗争、农民根据地建设 37.1935年1 月 BC. 组织问题、军事问题 38.1957年2月 AC.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39.周恩 来 ABCD. 农业现代化、工业、国防、科学 40.2 0世纪六七十 ACD.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三、简答题 41.问:资 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二、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 42.问:中国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 是什么? 答: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 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 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 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 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问:47.为什么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 历史性转账? 答: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 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 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 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 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 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 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 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这次全 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 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的历史性转变。 由于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 四、论述题 问:4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1)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 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 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 、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 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是要改变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 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 ,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 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 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 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 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 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 现代化, 十 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来党 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 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 会为起点正式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 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胡绳 曾经发表过这样看法:在发挥历史转折点的作 用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是 相同的。

《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宣泄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心理,流露出强列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小说写了露莎和她的几位同窗女友从聚首言欢到风流云散的过程,以婚恋的袭扰穿插其间,格调凄婉缠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答案

各大考试书店均有售 不过 没有基本的文化课重点教程 估计买了也没有用 最捷径的是背重点知识

一、单选 1.洪秀全. A.1851年1月 2.标志太平洋 B.天京事变 3.1911年4月 C.广州起义 4.中国历 史 B.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5.1913年 A.二次革命 6. 1914年7月 D.中华革命党 7.新文化运动 C.陈独 秀 8.五四运动 C.巴黎 9.1920年8月 B.陈望道 10 .中国共产党 B.中共二大 11.1928年12月 D.张学 良 12.1930年8月 A. 中国国民党 13中国共产党 A. 南昌起义 14.1930年1月 C. 星星之火 15.193 5年 B. 一二九运动 16.1938年3月 A. 台儿庄战 役 17.毛泽东 B.战略相持阶段 18.抗日战争 A.反 对主观主义 19.1945年8至10月 B. 重庆谈判 20. 1946年6月 D.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21.1947年1 0月10日 C.打到蒋介石 22.1948年1月 D. 社会 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表明,中国 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 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 立。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 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 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对 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全面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 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 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 改善。 总之,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 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 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 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 均地权、节制资本 43.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中国共产党在全 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 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 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 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 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 的。 44.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以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 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使各 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 ,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5.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 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 中国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3.1950年 C.国家财政经济 24.1951年 C. 三反运动 25.新中国成立 A. 没收 官僚资本 26.中国共产党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 2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B. 调动一切积 极 28.在中共八大上退出 C. 陈云 29.1962年, 中共 A. 七千人大会 30.1967年 D.二月逆流 二 、多选 31.19世纪60年代 ABCD. 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创办新式学堂、新建新式海陆军 32. 洋务运动 ABC.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 对西方、洋务企业 33.康有为宣传变法 ABC.新 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 34.戊戌维新运动 ABCD.是一次爱国、是一次资产阶级、是一场 思想、在改革社会 35.20世纪二三十 CD. 民族 资本、上层小资产 36.毛泽东提出的 BCD. 土地 革命、武装斗争、农民根据地建设 37.1935年1 月 BC. 组织问题、军事问题 38.1957年2月 AC.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39.周恩 来 ABCD. 农业现代化、工业、国防、科学 40.2 0世纪六七十 ACD.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三、简答题 41.问:资 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二、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 42.问:中国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 是什么? 答: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 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 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 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 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问:47.为什么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 历史性转账? 答: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 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 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 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 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 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 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 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这次全 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 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的历史性转变。 由于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 四、论述题 问:4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1)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 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 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 、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 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是要改变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 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 ,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 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 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 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 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 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 现代化, 十 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来党 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 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 会为起点正式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 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胡绳 曾经发表过这样看法:在发挥历史转折点的作 用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是 相同的。

现在才忙,为什么不提前多背背试卷呢,没把握就等下次吧!

1954年以后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冲击? 选项: a、冯雪峰 b、 丁玲 c、 胡风 d、 周扬 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2 、伤痕文学 3 、朦胧诗 4 、先锋文学 四、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部或哪些,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请结合作家 作品来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吴强;梁斌;罗广斌;杨益言;杨沫 2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巴金;史铁生;北岛;舒婷 4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5 、残雪;刘震云; 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C 2 、 B 3 、 A 4 、 B 5 、 D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 分) 。”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 1 分) 2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2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分) 2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5 分) 4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而是将游历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显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凭借山水风物以探求和透视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真谛,反省民族文化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因此,他笔下的山水并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人文山水。比如《道士塔》、《阳关雪》。在其笔下,许多风景名胜或镌刻着历史名人印迹的文化场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成为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的物象。( 5 分)在艺术技法上,其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理性思考的深厚凝重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的有机交融,体现出一种大散文的风范。( 2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__ 、 等五部 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 2 、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是著名老作家 ____ 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 _______ 。 3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了___ 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曲》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4 、《双桅船》的作者是___ ;《一代人》的作者是___ ;《迷途》的作者是___ 。 5 、《春之声》的作者是___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___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___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 )。 A 、《红灯记》 B 、《白毛女》 C 、《沙家浜》 D 、《龙江颂》 2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锻炼锻炼”》 C 、《三里湾》 D 、《套 不住的手》 3、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4、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5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茶馆》 2 、革命样板戏 3 、新写实小说 4 、先锋文学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2 、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创新? 3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 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对哪位作家最有兴趣,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要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来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 2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3 、刘索拉; 4 、食指;舒婷;顾城;北岛 5 、王蒙;残雪;刘震云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C 2 、 B 3 、 B 4 、 D 5 、 A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 2 分)《茶馆》的艺术构思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3 分) 2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1 分)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1 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2 分)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 发展。( 1 分) 3 、新写实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 分)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 2 分)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1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2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 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觉醒、独立、思考、追求。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 4 分)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的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 分) 3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 2 分)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和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记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 2 分)《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2 分)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 1 分) 4 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4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8O 年代小说历经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___ 等七个发展阶段。 2 、《创业史》的作者是 ___ ;林道静是小说 ____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 3 、“三突出”原则是指___ 、___ 、___ 。 4 、《随想录》的作者是___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__ ;《回答》的作者是 ___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5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公刘的《哎,大森林》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3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4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 A 、冰糖葫芦式 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 D 、锁闭式 5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 、三红一青 3 、朦胧诗 4 、文化散文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述寻根小说的寻根指向和寻根意识。 3 、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五、 论述题( 22 分) 巴金《随想录》的思想特色。 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通俗(或大众)小说、现代派(或先锋、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 2 、柳青;《青春之歌》;杨沫。 3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4 、巴金;余秋雨;北岛;舒婷。 5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B 2 、 B 3 、 C 4 、 C 5 、 D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 1953 年 9 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将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 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二是艺术描写地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 3 分) 2 、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2 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 2 分)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 1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是90 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2 分)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3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分) 2 、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向:一是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而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如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 4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5 分) 4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净化着我们被尘世遮蔽的心灵。(需展开论述)( 7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真题答案

□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选举夏衍、冯乃超、阿英、鲁迅、田汉 、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并且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鲁迅在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合著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注重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思想和淡淡的忧伤,注重诗歌形象、情调、气氛的统一。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 国防戏剧运动 1936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大规模侵华、华北危机极为严重的时期,上海文艺界为积极响应中国****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进文艺界的广泛的团结,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相应地也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以市民、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戏剧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批戏剧工作者组成流动剧队,走向农村、内地和前线。戏剧实行小型化和通俗化。大多以抗日斗争为主题,也取材于历史剧和外国戏剧,在抗日反侵略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效果。优秀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大批作品。 □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 京派 30年代重要的小说流派,强调文艺和政治无关,以表现“乡土中国”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 □ 新感觉派 30年代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等。用快节奏和五彩缤纷的色调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病态人格。 □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 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一、单选 1.洪秀全. A.1851年1月 2.标志太平洋 B.天京事变 3.1911年4月 C.广州起义 4.中国历 史 B.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5.1913年 A.二次革命 6. 1914年7月 D.中华革命党 7.新文化运动 C.陈独 秀 8.五四运动 C.巴黎 9.1920年8月 B.陈望道 10 .中国共产党 B.中共二大 11.1928年12月 D.张学 良 12.1930年8月 A. 中国国民党 13中国共产党 A. 南昌起义 14.1930年1月 C. 星星之火 15.193 5年 B. 一二九运动 16.1938年3月 A. 台儿庄战 役 17.毛泽东 B.战略相持阶段 18.抗日战争 A.反 对主观主义 19.1945年8至10月 B. 重庆谈判 20. 1946年6月 D.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21.1947年1 0月10日 C.打到蒋介石 22.1948年1月 D. 社会 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表明,中国 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 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 立。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 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 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对 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全面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 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 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 改善。 总之,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 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 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 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 均地权、节制资本 43.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中国共产党在全 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 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 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 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 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 的。 44.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以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 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使各 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 ,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5.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 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 中国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3.1950年 C.国家财政经济 24.1951年 C. 三反运动 25.新中国成立 A. 没收 官僚资本 26.中国共产党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 2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B. 调动一切积 极 28.在中共八大上退出 C. 陈云 29.1962年, 中共 A. 七千人大会 30.1967年 D.二月逆流 二 、多选 31.19世纪60年代 ABCD. 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创办新式学堂、新建新式海陆军 32. 洋务运动 ABC.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 对西方、洋务企业 33.康有为宣传变法 ABC.新 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 34.戊戌维新运动 ABCD.是一次爱国、是一次资产阶级、是一场 思想、在改革社会 35.20世纪二三十 CD. 民族 资本、上层小资产 36.毛泽东提出的 BCD. 土地 革命、武装斗争、农民根据地建设 37.1935年1 月 BC. 组织问题、军事问题 38.1957年2月 AC.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39.周恩 来 ABCD. 农业现代化、工业、国防、科学 40.2 0世纪六七十 ACD.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三、简答题 41.问:资 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二、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 42.问:中国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 是什么? 答: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 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 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 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 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问:47.为什么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 历史性转账? 答: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 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 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 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 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 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 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 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这次全 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 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的历史性转变。 由于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 四、论述题 问:4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1)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 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 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 、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 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是要改变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 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 ,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 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 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 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 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 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 现代化, 十 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来党 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 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 会为起点正式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 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胡绳 曾经发表过这样看法:在发挥历史转折点的作 用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是 相同的。

现在才忙,为什么不提前多背背试卷呢,没把握就等下次吧!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答案解析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的作者是() ;《红旗谱》的作者是() ;《红岩》的 作者是() 、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 2 、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 、() 、() 、() 、() 。 3 、《随想录》的作者是()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 ;《回答》的作者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4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2 、伤痕文学 3 、朦胧诗 4 、先锋文学 四、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部或哪些,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请结合作家 作品来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吴强;梁斌;罗广斌;杨益言;杨沫 2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巴金;史铁生;北岛;舒婷 4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5 、残雪;刘震云; 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C 2 、 B 3 、 A 4 、 B 5 、 D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 分) 。”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 1 分) 2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2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分) 2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5 分) 4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而是将游历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显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凭借山水风物以探求和透视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真谛,反省民族文化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因此,他笔下的山水并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人文山水。比如《道士塔》、《阳关雪》。在其笔下,许多风景名胜或镌刻着历史名人印迹的文化场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成为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的物象。( 5 分)在艺术技法上,其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理性思考的深厚凝重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的有机交融,体现出一种大散文的风范。( 2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__ 、 等五部 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 2 、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是著名老作家 ____ 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 _______ 。 3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了___ 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曲》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4 、《双桅船》的作者是___ ;《一代人》的作者是___ ;《迷途》的作者是___ 。 5 、《春之声》的作者是___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___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___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 )。 A 、《红灯记》 B 、《白毛女》 C 、《沙家浜》 D 、《龙江颂》 2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锻炼锻炼”》 C 、《三里湾》 D 、《套 不住的手》 3、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4、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5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茶馆》 2 、革命样板戏 3 、新写实小说 4 、先锋文学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2 、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创新? 3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 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对哪位作家最有兴趣,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要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来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 2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3 、刘索拉; 4 、食指;舒婷;顾城;北岛 5 、王蒙;残雪;刘震云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C 2 、 B 3 、 B 4 、 D 5 、 A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 2 分)《茶馆》的艺术构思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3 分) 2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1 分)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1 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2 分)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 发展。( 1 分) 3 、新写实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 分)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 2 分)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1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2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 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觉醒、独立、思考、追求。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 4 分)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的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 分) 3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 2 分)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和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记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 2 分)《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2 分)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 1 分) 4 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4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8O 年代小说历经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___ 等七个发展阶段。 2 、《创业史》的作者是 ___ ;林道静是小说 ____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 3 、“三突出”原则是指___ 、___ 、___ 。 4 、《随想录》的作者是___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__ ;《回答》的作者是 ___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5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公刘的《哎,大森林》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3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4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 A 、冰糖葫芦式 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 D 、锁闭式 5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 、三红一青 3 、朦胧诗 4 、文化散文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述寻根小说的寻根指向和寻根意识。 3 、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五、 论述题( 22 分) 巴金《随想录》的思想特色。 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通俗(或大众)小说、现代派(或先锋、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 2 、柳青;《青春之歌》;杨沫。 3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4 、巴金;余秋雨;北岛;舒婷。 5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B 2 、 B 3 、 C 4 、 C 5 、 D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 1953 年 9 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将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 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二是艺术描写地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 3 分) 2 、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2 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 2 分)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 1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是90 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2 分)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3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分) 2 、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向:一是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而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如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 4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5 分) 4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净化着我们被尘世遮蔽的心灵。(需展开论述)( 7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2020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19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起来试试吧!

解析

A. 鲁黎绿原

B. 阿垅普卓

C. 辛笛郑敏

D. 胡风牛汉

【 点击咨询>>  】

各大考试书店均有售 不过 没有基本的文化课重点教程 估计买了也没有用 最捷径的是背重点知识

一、单选 1.洪秀全. A.1851年1月 2.标志太平洋 B.天京事变 3.1911年4月 C.广州起义 4.中国历 史 B.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5.1913年 A.二次革命 6. 1914年7月 D.中华革命党 7.新文化运动 C.陈独 秀 8.五四运动 C.巴黎 9.1920年8月 B.陈望道 10 .中国共产党 B.中共二大 11.1928年12月 D.张学 良 12.1930年8月 A. 中国国民党 13中国共产党 A. 南昌起义 14.1930年1月 C. 星星之火 15.193 5年 B. 一二九运动 16.1938年3月 A. 台儿庄战 役 17.毛泽东 B.战略相持阶段 18.抗日战争 A.反 对主观主义 19.1945年8至10月 B. 重庆谈判 20. 1946年6月 D.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21.1947年1 0月10日 C.打到蒋介石 22.1948年1月 D. 社会 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表明,中国 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 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的确 立。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 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 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对 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全面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 效益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 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 改善。 总之,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 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 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 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 均地权、节制资本 43.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中国共产党在全 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 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 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 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 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 的。 44.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以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 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使各 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 ,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5.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 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 中国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3.1950年 C.国家财政经济 24.1951年 C. 三反运动 25.新中国成立 A. 没收 官僚资本 26.中国共产党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 2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B. 调动一切积 极 28.在中共八大上退出 C. 陈云 29.1962年, 中共 A. 七千人大会 30.1967年 D.二月逆流 二 、多选 31.19世纪60年代 ABCD. 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创办新式学堂、新建新式海陆军 32. 洋务运动 ABC.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 对西方、洋务企业 33.康有为宣传变法 ABC.新 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 34.戊戌维新运动 ABCD.是一次爱国、是一次资产阶级、是一场 思想、在改革社会 35.20世纪二三十 CD. 民族 资本、上层小资产 36.毛泽东提出的 BCD. 土地 革命、武装斗争、农民根据地建设 37.1935年1 月 BC. 组织问题、军事问题 38.1957年2月 AC.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39.周恩 来 ABCD. 农业现代化、工业、国防、科学 40.2 0世纪六七十 ACD.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三、简答题 41.问:资 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二、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 42.问:中国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 是什么? 答: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 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 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 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 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 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问:47.为什么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 历史性转账? 答: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 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 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 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 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 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 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 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这次全 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 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的历史性转变。 由于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 四、论述题 问:4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1)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 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 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 、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 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是要改变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 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 ,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 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 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 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 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 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 现代化, 十 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来党 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 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 会为起点正式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 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胡绳 曾经发表过这样看法:在发挥历史转折点的作 用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的意义是 相同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答案高中

研究往年真题及答案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早在“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中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新的阶级力量有所增强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未能改变从鸦片战争以来逐步形成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对外迎合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不断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继续进行着他们长期以来已在进行的革命活动,但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联合压制下,屡遭挫折。国内政治局面极为混乱,连“民国”的招牌也有岌岌不可保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有显著增长,无产阶级也随着壮大起来,自发性的罢工不断发生。中国各阶级力量的对比正在起着有利于革命运动的变化。在这个形势推动下,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眼看到封建军阀日益倒行逆施,帝国主义又乘间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内忧外患,交相煎逼,而旧文化和旧思想又严重地阻碍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奔走呼号,致力于新的思想启蒙工作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的作者是() ;《红旗谱》的作者是() ;《红岩》的 作者是() 、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 2 、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 、() 、() 、() 、() 。 3 、《随想录》的作者是()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 ;《回答》的作者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4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创作原则 2 、伤痕文学 3 、朦胧诗 4 、先锋文学 四、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部或哪些,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请结合作家 作品来谈)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吴强;梁斌;罗广斌;杨益言;杨沫 2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巴金;史铁生;北岛;舒婷 4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5 、残雪;刘震云; 王安忆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C 2 、 B 3 、 A 4 、 B 5 、 D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 1 分)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1 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1 分);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 分) 。”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 1 分) 2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 2 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3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2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分) 2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5 分) 4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而是将游历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显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凭借山水风物以探求和透视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真谛,反省民族文化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因此,他笔下的山水并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人文山水。比如《道士塔》、《阳关雪》。在其笔下,许多风景名胜或镌刻着历史名人印迹的文化场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成为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的物象。( 5 分)在艺术技法上,其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理性思考的深厚凝重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的有机交融,体现出一种大散文的风范。( 2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__ 、 等五部 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 2 、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是著名老作家 ____ 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 _______ 。 3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了___ 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曲》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4 、《双桅船》的作者是___ ;《一代人》的作者是___ ;《迷途》的作者是___ 。 5 、《春之声》的作者是___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___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___ ;《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 )。 A 、《红灯记》 B 、《白毛女》 C 、《沙家浜》 D 、《龙江颂》 2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A 、《小二黑结婚》 B 、《“锻炼锻炼”》 C 、《三里湾》 D 、《套 不住的手》 3、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4、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5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 1 、《茶馆》 2 、革命样板戏 3 、新写实小说 4 、先锋文学 三、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 1、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2 、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创新? 3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 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 22 分) 在当代文学史中,你对哪位作家最有兴趣,谈谈感兴趣的理由。(要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来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 2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3 、刘索拉; 4 、食指;舒婷;顾城;北岛 5 、王蒙;残雪;刘震云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C 2 、 B 3 、 B 4 、 D 5 、 A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 2 分)《茶馆》的艺术构思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3 分) 2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1 分)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1 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2 分)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 发展。( 1 分) 3 、新写实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这些小说的创作方法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 分)新写实小说在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在对真实的理解上,追求一种色的体验真实,在对人物处理上,主要体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境况,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采取民间的叙事立场,中立化的叙述方式。( 2 分)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单位》等。( 1 分) 4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2 分)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 1 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2 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2 分)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 分) 2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 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觉醒、独立、思考、追求。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 4 分)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的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3 分) 3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 2 分)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和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记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 2 分)《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2 分)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 1 分) 4 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4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8O 年代小说历经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___ 等七个发展阶段。 2 、《创业史》的作者是 ___ ;林道静是小说 ____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 3 、“三突出”原则是指___ 、___ 、___ 。 4 、《随想录》的作者是___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___ ;《回答》的作者是 ___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 5 、谢惠敏是小说《 》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 》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公刘的《哎,大森林》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3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4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 A 、冰糖葫芦式 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 D 、锁闭式 5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D 、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 、三红一青 3 、朦胧诗 4 、文化散文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述寻根小说的寻根指向和寻根意识。 3 、简析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五、 论述题( 22 分) 巴金《随想录》的思想特色。 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通俗(或大众)小说、现代派(或先锋、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 2 、柳青;《青春之歌》;杨沫。 3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4 、巴金;余秋雨;北岛;舒婷。 5 、《班主任》;《爸爸爸》;《烦恼人生》。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B 2 、 B 3 、 C 4 、 C 5 、 D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 1953 年 9 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将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 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二是艺术描写地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 3 分) 2 、三红一青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2 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 191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 2 分)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 1 分) 3 、朦胧诗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2 分)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 分)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 分) 4 、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是90 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2 分)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2 分), 四、简答题( 28 分,每题 7 分) 1 、《茶馆》是老舍 1957 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 1898 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45 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 19 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3 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3 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分) 2 、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向:一是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 3 分)而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如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 4 分) 3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5 分) 4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净化着我们被尘世遮蔽的心灵。(需展开论述)( 7 分) 五、论述题( 22 分) 略。 【评分标准】 A 、没有新颖独特的立意。(扣 5 - 10 分) B 、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 2 - 5 分) C 、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 3 分) D 、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 2 分) E 、有错别字或病句。(扣 1 分,扣分最多不超过 2 分)

考题: 题号:1 内容: 第一次文代会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召开于何时? 选项: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题号:2 内容: 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他们出身的地域、生活经验、作品取材等出现了怎样的转移? 选项: a、从东北向西北、中原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中原地带 c、从中原地带向东北 d、 从西北地带向东南沿海 题号:3 内容: 50年代初,对“国际革命文艺”,尤其是对哪国文学的翻译、评介,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选项: a、朝鲜 b、 印度 c、 苏联 d、 英国 题号:4 内容: 下列左翼文学的资深人物中,谁在1954年以后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冲击? 选项: a、冯雪峰 b、 丁玲 c、 胡风 d、 周扬 题号:5 内容: 关于50年代文学界的冲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选项: a、是为现实政治、文学问题所引发 b、是文学界历史矛盾的延续 c、各条不同矛盾线索是对等的关系 d、左翼文艺界内部的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题号:6 内容: “如果我的杯子里不是慢慢地/盛着纯粹的酒,我怎么能够/用它的名字来献给你呵”,写作该诗句的是哪位诗人? 选项: a、田间 b、 冯至 c、臧克家 d、何其芳 题号:7 内容: 艾青1950年到1957年出版的诗集中,哪部诗集最值得重视? 选项: a、《芒市见闻》 b、《赶车传》 c、《海岬上》 d、《青春颂》 题号:8 内容: 哪位外国诗人的诗被中国当代诗人称为“插在路上的箭头和旗帜”? 选项: a、拜伦 b、马雅可夫斯基 c、 裴多菲 d、 雪莱 题号:9 内容: 曾在部队服役而走上诗歌创作道路,并说“因为我是士兵,我才写诗;因为我写诗,我才被称为士兵”的诗人是谁? 选项: a、公刘 b、李瑛 c、白桦 d、流沙河 题号:10 内容: 闻捷以少数民族生活写成的《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畔》等组诗,后来同他的其他诗作一起结集为哪部诗歌集? 选项: a、《玉门诗抄》 b、 《新塞外行》 c、《西行剪影》 d、《天山牧歌》 答案目前没有…… sorry!!

  • 索引序列
  • 自考本科现代文学史押题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真题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答案解析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押题答案高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