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儿童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网上查询百度文库里下载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有历年的真题及模拟题

可去官方网站下载。

学前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普菜尔

D.马斯洛

2.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A.1~3个月

B.5~6个月

C.1岁左右

D.3岁以上

3.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

A.1.5~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4.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A.偏好细密图像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喜欢单色的图像

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

5.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6.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动作概括的形成

B.直观概括的形成

C.语词概括的形成

D.形象概括的形成

8.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D.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9.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

A.科学概念

B.抽象概念

C.日常生活概念

D.辩证概念

10.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1~3岁

B.3、4~5、6岁

C.6、7~11、12岁

D.11、12~17、18岁

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o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努力

12.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所掌握的最多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连词

13.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14.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15.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A.直观概括

B.功能概括

C.语词概括

D.动作概括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问卷法

17.形象记忆

18.个性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9.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获得哪些收获?

20.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21.幼儿无意想象发展有何特点?

22.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23.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石.塞倒分析颢(太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24.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进行想象时有如下描述:

关于“夏景”:

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

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

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孩子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25.张颖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张颖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记录,共得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张颖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根据案例分析张颖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B【解析】婴儿的认生从5~6个月开始,8~12个月达到高峰。

3.A【解析】皮亚杰认为表征发生于1.5~2岁之间。

4.D【解析】婴儿偏好人的正常面孔;喜欢曲线图胜于喜欢直线图;偏好中度复杂程度的图形,而不喜欢报纸字体的细密图像;偏好颜色对比鲜明的图案,不喜欢空白的、无条纹的、单色的或者没有明暗对比的图像。

5.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6.A【解析】儿童书面语言的产生,如同口头语言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语言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7.C【解析】最初语词概括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思维发生。

8.A【解析】略。

9.C【解析】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概念。

10.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学前期(3、4~5、6岁)是主动对内疚阶段时间。

11.B【解析】略。

12.A【解析】幼儿掌握的词汇中名词最多。

13.B【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高速不均衡的过程。

1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15.C【解析】从发展过程看,语词概括发展得较晚。

二、名词解释

16.问卷法: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制作书面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

17.形象记忆:指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18.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简答题

19.【答案要点】(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

20.【答案要点】(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1.【答案要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2.【答案要点】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1)抗拒诱惑能力,即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禁止的行动;(2)延迟满足,即自己愿意延缓目前的满足享受。

幼儿自制力的影响因素:(1)分心因素;(2)活动的特点;(3)同伴间比较;(4)成人的强化;(5)儿童自身的态度。

四、论述题

23.【答案要点】(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采取行动。

(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3)伊扎德等人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儿童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4)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日渐稳定,逐渐形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人格)结构。

(5)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语言。

五、案例分析题

24.【答案要点】本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

(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

(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语言等去描述。

25.【答案要点】案例中张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

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为儿童多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有历年的真题及模拟题

学前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普菜尔

D.马斯洛

2.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A.1~3个月

B.5~6个月

C.1岁左右

D.3岁以上

3.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

A.1.5~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4.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A.偏好细密图像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喜欢单色的图像

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

5.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6.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动作概括的形成

B.直观概括的形成

C.语词概括的形成

D.形象概括的形成

8.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D.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9.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

A.科学概念

B.抽象概念

C.日常生活概念

D.辩证概念

10.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1~3岁

B.3、4~5、6岁

C.6、7~11、12岁

D.11、12~17、18岁

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o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努力

12.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所掌握的最多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连词

13.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14.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15.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A.直观概括

B.功能概括

C.语词概括

D.动作概括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问卷法

17.形象记忆

18.个性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9.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获得哪些收获?

20.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21.幼儿无意想象发展有何特点?

22.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23.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石.塞倒分析颢(太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24.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进行想象时有如下描述:

关于“夏景”:

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

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

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孩子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25.张颖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张颖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记录,共得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张颖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根据案例分析张颖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B【解析】婴儿的认生从5~6个月开始,8~12个月达到高峰。

3.A【解析】皮亚杰认为表征发生于1.5~2岁之间。

4.D【解析】婴儿偏好人的正常面孔;喜欢曲线图胜于喜欢直线图;偏好中度复杂程度的图形,而不喜欢报纸字体的细密图像;偏好颜色对比鲜明的图案,不喜欢空白的、无条纹的、单色的或者没有明暗对比的图像。

5.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6.A【解析】儿童书面语言的产生,如同口头语言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语言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7.C【解析】最初语词概括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思维发生。

8.A【解析】略。

9.C【解析】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概念。

10.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学前期(3、4~5、6岁)是主动对内疚阶段时间。

11.B【解析】略。

12.A【解析】幼儿掌握的词汇中名词最多。

13.B【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高速不均衡的过程。

1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15.C【解析】从发展过程看,语词概括发展得较晚。

二、名词解释

16.问卷法: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制作书面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

17.形象记忆:指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18.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简答题

19.【答案要点】(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

20.【答案要点】(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1.【答案要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2.【答案要点】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1)抗拒诱惑能力,即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禁止的行动;(2)延迟满足,即自己愿意延缓目前的满足享受。

幼儿自制力的影响因素:(1)分心因素;(2)活动的特点;(3)同伴间比较;(4)成人的强化;(5)儿童自身的态度。

四、论述题

23.【答案要点】(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采取行动。

(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3)伊扎德等人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儿童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4)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日渐稳定,逐渐形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人格)结构。

(5)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语言。

五、案例分析题

24.【答案要点】本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

(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

(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语言等去描述。

25.【答案要点】案例中张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

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为儿童多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3.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 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儿童能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 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 C.辨别阶段 D.符号化阶段 6.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具有四种成分,即( ) A.目的、条件、障碍、方法 B.目的、个体已有知识、障碍、方法 C.目的、条件、已有知识、障碍 D.目的、条件、已有知识、方法 7.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罗杰斯 C.斯金纳 D.布鲁姆 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 ) A.经验泛化论 B.关系转换说 C.相同要素论 D.认知结构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强度应为( ) 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极高 10.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的原因是( ) A.道德认识不足 B.缺乏愿望与热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1.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的年龄是( ) A.5岁 B.7岁 C.9岁 D.11岁 12.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3.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智力低下 D.场依存性 14.某位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常常激励学生相互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 A.联想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脑力激励法 15.道德性的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皮亚杰 C.斯陶布 D.科尔伯格 16.科尔伯格的道德性研究与皮亚杰的研究有不同之处,科尔伯格强调( ) A.理论研究 B.问卷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应用研究 17.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是( ) A.强化 B.强制 C.法制约束 D.集体约束 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9.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 ) A.卡特尔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顿量表 20.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 A.认识功能障碍 B.无助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2.班集体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 A.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松散期、权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权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 B.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 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 A.绝对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5.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目的说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6.杜威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 A.疑问、分析、假设、检验、结论 B.疑问、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C.疑问、分析、假设、评价、结论 D.疑问、分析、假设、检验、评价 7.个人智力的量化结果是( ) A.智力水平 B.智力测验 C.智力发展水平 D.智商 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 ) 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 10.强化可以分为( ) A.有效强化和无效强化 B.正强化和负强化 C.长期强化和短期强化 D.食物强化和语言强化 11.迁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 A.迁移量(%)= ×100 B.迁移量(%)= ×100 C.迁移量(%)= ×100 D.迁移量(%)= ×100 12.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这三个核心因素是( ) A.教师、学生和家庭 B.教师、学生和环境C.教师、学生和社会 D.教师、学生和教材 13.一般认为,较为理想的复习安排是每次复习的时间为( ) A.1个小时 B.10分钟左右 C.20-50分钟 D.1个小时多一点 14.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 A.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的被动局面与观察法明显的人为性质 B.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控制不够严格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C.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控制不够严格 D.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15.纵向迁移可以进一步地分为( ) A.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6.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个体具有创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18.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现象( ) A.具有自然属性 B.具有社会属性 C.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动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0.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 ) A.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目的说 B.认知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理论 21.PQ4R阅读法的4R除了复述、复习外,另外还包括( ) A.背诵、反思 B.背诵、提问 C.练习、提问 D.阅读、反思 22.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23.人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迟早上的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24.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 ) A.道德规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认识 C.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D.自己的道德感 25.个性的特征主要有( ) A.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B.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C.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 D.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26.学生的纪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A.课堂里的纪律问题和课堂外的纪律问题 B.个别学生经常表现出的破坏纪律行为、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 C.校内的纪律问题和校外的纪律问题 D.学校的纪律问题和家庭的纪律问题 27.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就是( ) A.挫折 B.应激 C.冲突 D.焦虑 28.常用的心理测量有( ) A.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及心理测量 B.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等 C.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等 D.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和能力测量等 29.教师的思维应具有的特征是( ) A.准确性和创造性 B.严密性和准确性 C.逻辑性和精细性 D.逻辑性和创造性 30.关于迁移的认知结构说是由( ) A.机能心理学派提出 B.联结主义心理学派提出 C.认知派提出 D.人本主义学派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群体规范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心理功能( ) A.行为诱发的功能 B.群体支柱的功能 C.评价标准的功能 D.行为激励的功能 E.行为导向的功能 32.创建测量智力方法的学者有( ) A.斯金纳 B.西蒙 C.冯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警戒阶段 B.抵抗阶段 C.适应阶段 D.衰竭阶段 E.恢复阶段 34.规则学习的方式有( ) A.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 B.规则的掌握学习方式 C.规则的自我学习方式 D.规则的应用学习方式 E.规则的接受学习方式 35.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 A.动机和目的是一一对应的 B.动机一定有与其相伴随的目的 C.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 D.有了目的一定会有动机 E.动机与目的的关系错综复杂。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 A.学习 B.成熟 C.学习准备 D.知识准备 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3.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 D.掌握学习 5.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 A.道德评价 B.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品质 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 7.认知领域的口标分为六级,其中(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 A.知识 B.运用 C.领会 D.评价 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 )。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 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 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 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型 B.冲动型 C.慎思型 D.独立型 10.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纵向迁移 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 )个单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 12.自我评价是( )的一种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A.教育的独立性 B.教育的主动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权威性 3.学习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 A.学习的内驱力 B.智力水平 C.诱因 D.情绪 4.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对学习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 A.情感学习 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 D.模仿学习 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 A.练习律 B.情绪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6.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 )编码。 A.言语 B.听党 C.视觉 D.表象 7.情绪的功能为( )。 A.信号交际 B.动机 C.适应 D.塑造个性 8.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有(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政策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C 2.A 3.B 4.B 5.D 6.A 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CD 2.ABC 3.AC 4.BCD 5.ACD 6.BC 7.ABCD 8.AB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 )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 知中属于(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 )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 )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 )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 A.行动人群 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 D.松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合作者 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 D.直接沟通 E.行为配合 25.身势语主要有( )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 A.孙本文 B.埃尔伍德 C.时蓉华 D.吴江霖 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 )的影响 A.社会学 B.民族学 C.心理学 D.语言学 E.人类学 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 A.情感 B.认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 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D 20.C 21.BCE 22.BCD 23.ABCE 24.ACE 25.AB E 26.CDE 27.AC 28.DE 29.ABE 30.ABE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学前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普菜尔

D.马斯洛

2.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A.1~3个月

B.5~6个月

C.1岁左右

D.3岁以上

3.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

A.1.5~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4.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A.偏好细密图像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喜欢单色的图像

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

5.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6.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动作概括的形成

B.直观概括的形成

C.语词概括的形成

D.形象概括的形成

8.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D.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9.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

A.科学概念

B.抽象概念

C.日常生活概念

D.辩证概念

10.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1~3岁

B.3、4~5、6岁

C.6、7~11、12岁

D.11、12~17、18岁

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o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努力

12.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所掌握的最多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连词

13.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14.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15.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

A.直观概括

B.功能概括

C.语词概括

D.动作概括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问卷法

17.形象记忆

18.个性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9.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获得哪些收获?

20.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21.幼儿无意想象发展有何特点?

22.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23.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石.塞倒分析颢(太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

24.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进行想象时有如下描述:

关于“夏景”:

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

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

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孩子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25.张颖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张颖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记录,共得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张颖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根据案例分析张颖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B【解析】婴儿的认生从5~6个月开始,8~12个月达到高峰。

3.A【解析】皮亚杰认为表征发生于1.5~2岁之间。

4.D【解析】婴儿偏好人的正常面孔;喜欢曲线图胜于喜欢直线图;偏好中度复杂程度的图形,而不喜欢报纸字体的细密图像;偏好颜色对比鲜明的图案,不喜欢空白的、无条纹的、单色的或者没有明暗对比的图像。

5.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6.A【解析】儿童书面语言的产生,如同口头语言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语言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7.C【解析】最初语词概括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思维发生。

8.A【解析】略。

9.C【解析】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概念。

10.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学前期(3、4~5、6岁)是主动对内疚阶段时间。

11.B【解析】略。

12.A【解析】幼儿掌握的词汇中名词最多。

13.B【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高速不均衡的过程。

1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15.C【解析】从发展过程看,语词概括发展得较晚。

二、名词解释

16.问卷法: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制作书面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

17.形象记忆:指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18.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简答题

19.【答案要点】(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

20.【答案要点】(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1.【答案要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2.【答案要点】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1)抗拒诱惑能力,即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禁止的行动;(2)延迟满足,即自己愿意延缓目前的满足享受。

幼儿自制力的影响因素:(1)分心因素;(2)活动的特点;(3)同伴间比较;(4)成人的强化;(5)儿童自身的态度。

四、论述题

23.【答案要点】(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采取行动。

(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3)伊扎德等人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儿童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4)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日渐稳定,逐渐形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人格)结构。

(5)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语言。

五、案例分析题

24.【答案要点】本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

(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

(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

(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语言等去描述。

25.【答案要点】案例中张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

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为儿童多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体心理发展 2.知觉 3.自传体记忆 4.自我中心 5.社会性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另一种是 ------------。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 6.学前儿童的----------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到平 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 ,最后发展到------。 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和---------。 9.华生强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 强调对____。 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简述依恋的特征。 四、论述题(16分) 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气质进行教育。

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的。 2._______是学龄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 3.小学儿童的幻想正处在从_______幻想逐步向_______幻想发展的过程中。 4.埃里克森以_______作为划分标准对儿童心理年龄阶段进行了划分。 5.新生儿期,条件反射形成时起强化作用的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6.新生儿明显条件反射的产生时间是出生后_______左右。 7.在儿童出生2个月末和3个月初,儿童会对照顾他的成人发出一种特有的所谓_______. 8.词、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9. 在正常情况下,约在_______岁时候,儿童在平坦的道路上的行走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10.学龄期,_______逐渐成为口头语言的主要形式。 11.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_______的形成。 12.由于小学生的经验不足,理解不够和思维水平不高,常常导致_______识记。 13.一般认为,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在小学_______年级。 14.少年期学生对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常常是不客观的,评价别人_______,而评价自己_______. 15._______性别角色,由于其灵活性,使个人在心理适应和自我调节上有一些优越之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 ) A.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 B.受遗传素质影响 C.受内因所制约 D.受智力发展影响 2.新生儿是指( ) A.从出生到1个月的儿童 B.从出生到3个月的儿童 C.从出生到半年的儿童 D.从出生到1岁的儿童 3.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 ) A.立即实现 B.经过很短时间就能实现 C.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D.需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 4.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掌握了行走技巧 B.在平路上行走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C.会跑、跳 D.能越过障碍 5.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经验型逻辑思维 6.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这是( ) 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 7.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方面。 A.深刻性 B.丰富性 C.系统性 D.以上皆是 8.道德信念在儿童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小学阶段在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上( ) A.还没有真正形成道德信念 B.道德信念还缺乏稳定性 C.开始形成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 D.道德信念发展到相当水平 9.促使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A.生理的发育 B.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生活 C.言语的发展 D.学校的学习活动 10.少年期学生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源泉和依据是( ) A.学会认识和评价他人 B.教师对他的评价 C.同学对他的评价 D.对外部行为的评价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要研究儿童每隔半年心理发生的变化,可以用纵向研究,也可以用横断研究。( ) 2.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 3.在儿童出生7、8个月之后,词的声音开始成为物体或动作的信号,表明言语活动已经开始。( ) 4.当儿童掌握代词“我”,表明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 ) 5.学前儿童的想象,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 6.学龄初期儿童的学习活动是一项社会义务。( ) 7.小学儿童注意的特点之一是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 8.小学儿童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和表面的。( ) 9.初中学生词的抽象识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对词的材料的识记指标已高于对具体材料的识记指标。( ) 10.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这是青年初期学生个性发展上的重要特征。(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自然实验法 2.关键期 3.去习惯化 4.直觉行动思维 5.学龄初期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如何正确理解在心理发展上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2.少年期学生集体关系的变化。 3.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4.学龄初期儿童劳动的特点。 5.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教学中儿童注意的培养。 2.试述少年期学生思维的发展。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童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707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的种系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 2.学校集体 3.远离现实 现实主义 4.个性特征 5.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6.两周末 7.天真快乐反应 8.概括作用 调节作用 9.满2岁(或2周岁) 10.独白言语 11.条件反射 12.机械 13.四 14.比较清楚 比较模糊 15.中性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A 3.D 4.A 5.B 6.B 7.D 8.B 9.B 10.A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儿童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然情况下,引起改变或影响儿童的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 2.在动物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容易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 3.当儿童对某种刺激(如声音等)已经习惯化了以后,突然改变这种刺激(如改变音调或另一种不熟悉的声音),他们又会发生停止吃奶的动作。 4.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只能在感知行动中进行的思维。随着儿童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加强了这种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5.是指从6、7岁到11、12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2)所谓需要,也是一种反映形式。 (3)所谓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 (4)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之间的对立的统一和斗争,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5)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据,但内部矛盾的运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一定的外因,教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外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条件。 2.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 (1)在学校集体生活方面; (2)在少年先锋队集体生活方面 (3)在家庭集体生活方面 3.(1)学前期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是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 (2)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4.(1)和学前时期一样主要是一种广义的劳动。狭义的劳动,即生产性劳动开始逐步占有一定地位。 (2)小学儿童 ,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主要是服务性的劳动。 (3)小学儿童另一主要劳动形式是公益性劳动。 (4)学龄初期儿童劳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劳动态度的发展; B.劳动能力的发展; 5.(1)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2)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作用。 (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培养儿童对学习的自觉态度; (2)培养儿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及时明确认识具体的学习目的任务; (4)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力求丰富多彩; (5)保持正常的工作速度; (6)培养和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 (7)防止儿童过分疲劳; (8)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儿童; (9)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 2.(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的。 2._______是学龄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 3.小学儿童的幻想正处在从_______幻想逐步向_______幻想发展的过程中。 4.埃里克森以_______作为划分标准对儿童心理年龄阶段进行了划分。 5.新生儿期,条件反射形成时起强化作用的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6.新生儿明显条件反射的产生时间是出生后_______左右。 7.在儿童出生2个月末和3个月初,儿童会对照顾他的成人发出一种特有的所谓_______. 8.词、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9. 在正常情况下,约在_______岁时候,儿童在平坦的道路上的行走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10.学龄期,_______逐渐成为口头语言的主要形式。 11.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_______的形成。 12.由于小学生的经验不足,理解不够和思维水平不高,常常导致_______识记。 13.一般认为,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在小学_______年级。 14.少年期学生对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常常是不客观的,评价别人_______,而评价自己_______. 15._______性别角色,由于其灵活性,使个人在心理适应和自我调节上有一些优越之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 ) A.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 B.受遗传素质影响 C.受内因所制约 D.受智力发展影响 2.新生儿是指( ) A.从出生到1个月的儿童 B.从出生到3个月的儿童 C.从出生到半年的儿童 D.从出生到1岁的儿童 3.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 ) A.立即实现 B.经过很短时间就能实现 C.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D.需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 4.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掌握了行走技巧 B.在平路上行走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C.会跑、跳 D.能越过障碍 5.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经验型逻辑思维 6.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这是( ) A.注意的集中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 7.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方面。 A.深刻性 B.丰富性 C.系统性 D.以上皆是 8.道德信念在儿童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小学阶段在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上( ) A.还没有真正形成道德信念 B.道德信念还缺乏稳定性 C.开始形成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 D.道德信念发展到相当水平 9.促使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A.生理的发育 B.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生活 C.言语的发展 D.学校的学习活动 10.少年期学生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源泉和依据是( ) A.学会认识和评价他人 B.教师对他的评价 C.同学对他的评价 D.对外部行为的评价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要研究儿童每隔半年心理发生的变化,可以用纵向研究,也可以用横断研究。( ) 2.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 3.在儿童出生7、8个月之后,词的声音开始成为物体或动作的信号,表明言语活动已经开始。( ) 4.当儿童掌握代词“我”,表明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 ) 5.学前儿童的想象,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 6.学龄初期儿童的学习活动是一项社会义务。( ) 7.小学儿童注意的特点之一是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 8.小学儿童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和表面的。( ) 9.初中学生词的抽象识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对词的材料的识记指标已高于对具体材料的识记指标。( ) 10.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这是青年初期学生个性发展上的重要特征。(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自然实验法 2.关键期 3.去习惯化 4.直觉行动思维 5.学龄初期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如何正确理解在心理发展上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2.少年期学生集体关系的变化。 3.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4.学龄初期儿童劳动的特点。 5.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教学中儿童注意的培养。 2.试述少年期学生思维的发展。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童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707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的种系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 2.学校集体 3.远离现实 现实主义 4.个性特征 5.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6.两周末 7.天真快乐反应 8.概括作用 调节作用 9.满2岁(或2周岁) 10.独白言语 11.条件反射 12.机械 13.四 14.比较清楚 比较模糊 15.中性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A 3.D 4.A 5.B 6.B 7.D 8.B 9.B 10.A 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儿童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然情况下,引起改变或影响儿童的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 2.在动物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容易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 3.当儿童对某种刺激(如声音等)已经习惯化了以后,突然改变这种刺激(如改变音调或另一种不熟悉的声音),他们又会发生停止吃奶的动作。 4.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只能在感知行动中进行的思维。随着儿童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加强了这种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5.是指从6、7岁到11、12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2)所谓需要,也是一种反映形式。 (3)所谓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 (4)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之间的对立的统一和斗争,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5)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据,但内部矛盾的运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一定的外因,教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外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主要条件。 2.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 (1)在学校集体生活方面; (2)在少年先锋队集体生活方面 (3)在家庭集体生活方面 3.(1)学前期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是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 (2)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4.(1)和学前时期一样主要是一种广义的劳动。狭义的劳动,即生产性劳动开始逐步占有一定地位。 (2)小学儿童 ,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主要是服务性的劳动。 (3)小学儿童另一主要劳动形式是公益性劳动。 (4)学龄初期儿童劳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劳动态度的发展; B.劳动能力的发展; 5.(1)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2)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作用。 (3)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培养儿童对学习的自觉态度; (2)培养儿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及时明确认识具体的学习目的任务; (4)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力求丰富多彩; (5)保持正常的工作速度; (6)培养和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 (7)防止儿童过分疲劳; (8)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儿童; (9)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 2.(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幼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攻击性行为

17.无意注意

18.创造想象

19.能力

20.敏感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计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22.简述幼儿期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过程。

2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作简要说明。

24.幼儿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并略加解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合答的只按前1小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试说明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6.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

27.最近,一位母亲来信反映她3岁半的孩子患口吃至今已整整一年多。表现为一说话便高度紧张,言语断断续续,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更是如此。虽然夫妇俩经常提醒、纠正孩子的说话,有时甚至还吓唬、惩罚孩子,但收效很小。孩子已变得十分沉默、自卑。据这位母亲反映,他们夫妇俩及孩子的直系亲属的言语能力均属正常;孩子的听觉、发音等器官及相关的言语系统经医院检查也无异常。这位母亲十分焦虑、苦恼,但再也不知怎样做才好。请你帮这位母亲就其孩子患口吃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矫治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骂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17.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18.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

19.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敏感期(也称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计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2.(1)缺乏明确的目的。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幼儿初期)。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幼儿中期)。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幼儿晚期)。

23.(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24.(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计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1)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2)具体说明

26.(1)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④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2)具体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

27.(1)对该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

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为心理性的。从来信可推断出该孩子患口吃的原因为心理性的。具体的原因有:①孩子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3岁儿童在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②父母急躁、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加剧了孩子的紧张;③模仿口吃患者。

(2)矫治方法:

①为孩子创设宽松的言语氛围,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②教育孩子说话时不要急躁,想好后再慢慢说出;③教育孩子不模仿别人的口吃;④对孩子说话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及时强化、鼓励。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8.关键期:(见简答题)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 )、(特色和风格 )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 )和(理论研究法 )两大类。

  • 索引序列
  • 自考儿童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 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 学前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 自考儿童发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 儿童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