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免费阅读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时间: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免费阅读

《重生逆袭之路》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落难宫女书旗小说的名字应该是《长安妙手医女》。因为这个小说讲述的是女主角穿越到唐朝,成为了宫女,后来因为发挥自己的医术,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变成了宫中的御医。而书中的女主角擅长医术,善良聪明,在宫中经历了很多曲折的故事,最终帮助皇帝解决了疑难杂症,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爱情的认可。这本小说的内容不仅展现了女主角的英勇和聪慧,还展示了唐朝宫廷生活的细节和文化,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小说。

研发1nm光刻机是玄幻小说《斗罗大陆》中的一个情节。在这个小说中,为了让主角唐三得到更加强大的武器,人物在为其研发装备时提到了1nm光刻机。这项技术看起来是未来科技的代表,但实际上当前还没有达到这种极限的光刻机技术。

推荐一本清穿小说《回到明朝当王爷》,是作者月关的作品。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阅读

《逆袭无悔人生》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时光过得很快,高二一年比高一更快速地从我的指尖流逝了。我感觉到了一丝的慌张。又是一年暑假,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在文科班过得这一年。一年里,我上课不是在手机上网就是在玩游戏聊天睡觉,周末就是打球上网,与老师的关系也不甚融洽。出于对政治老师的厌烦,我干脆不听政治课,考试一片空白。满分150的试卷,我还考不到60分,可想而知那时的我成绩有多糟糕。年段区区两个文科班,我的成绩只能排在年段100名开外。当初自命不凡的我在老师的眼里根本就是一个差生。我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心理落差。值得庆幸的是我处在一个负责任的学校里,在语数英这几个科目上,我不得不努力,所以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的地步。虽说如此,也是大厦将倾了。我知道我不努力只有沦为他人的笑柄,更对不起当初高一时一直看好我读文科的老师。更加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由于我是男生,又是在一所以理科见长的省重点中学,文科完全不受重视,父母让我读文科已经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只是我只顾自己感觉,没有体谅到这一点。暑假里,学校开了一次高三动员大会,班主任也请来了去年考上厦大的一个学姐来给我们作报告。我在心底默默地想,我还有机会,但我真的输不起了。记得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主动自觉地看起了书本,第一次为自己因为看了一场奥运会比赛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而感到一点后悔。或许高三的状态,就这样被我一点一点地找回来了。 2008年的9月,高三正式开始了。大家此时拼搏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明年的高考了。我开始主动地学习,希望自己能把高二时遗落的全都补回来。我也和大家一样,把北京大学列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可是我只能把这个目标默默放在心底,一个年段倒数的人想要上北大,那只不过是嫌自己被人看的不够K。我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命不凡了,我发现有很多东西我只是一知半解,一些知识干脆就是一窍不通。前文说过了,我的高二生活被我乐呵呵地挥霍一空,我只能重头开始恶补我失去的一切。 我开始学会尊重每一个老师,包括我原来一直很不屑的政治老师。我开始认真听课,始终保持着精神地高度集中。说实话我的政治老师讲课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但我相信高三的课堂一定是精华,我必须在课堂保持高效率。当那些好学生们在他们认为无关痛痒的课上做作业背课本时,我只是认真地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每一个重点。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其实就是补差班,给差生开小灶的。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并不单纯地把晚自习当做是补差,而是一个很好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我把许多疑问与老师沟通,得到了最好的解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一定要在课堂上保持高效率,高三的课堂45分钟可以抵得上自己晚上苦读几个小时,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十分重要。我相信大家都有着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点上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很快又来到了2009年。高三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已经进步到了年段的中游水平,即60左右。班主任开始对我这个混日子的差生另眼相待了,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年段的中游只能保我上本一的末流大学,更不要提什么梦想中的北大了。但是在大考小考的不断进步中,我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但是我从不乐观,因为我根本没有资本乐观,要考个全班前20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寒假开始之前,我们参加了第一次省质检。我认真地准备,由于我一个学期以来的自我充实,我感觉我高二留下的空白已经被我渐渐地填平,这是我上高中以来第一次考试之前感觉胸有成竹。最后的结果出来了,我考了全班20名,年段39名。班主任特意找到了我,表扬了我高三的状态。但是我的头脑依旧是清醒的。学校也开始在大考后举行年段规模的表彰大会,通常文科年段前20的同学会被点名表扬,然后有奖状之类的东西。当然这次没有我的份。我想起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成功秘诀(我知道提这个很俗气,他也不是我最欣赏的人):向优秀的榜样学习。这些同学都是最精英的优秀分子,我必须向这些优秀的榜样学习,个人智慧永远都是渺小的。 接下来,就完全进入了高考倒计时的时代。 高三下,高三生们集体进入了鬼畜状态。我关掉了手机上网包年业务,开始真正地全心投入到这一场恶战中来。开学初的第一次市质检,我考了全班15名,年段30名。第二次市质检全班第十名。第二次省质检,全班第8名…… 是的,在我不断的进步中,高考也越来越近了。第二次省质检我考出了好成绩,彻底让班主任对我刮目相看了。但是,不断的进步也给我带来了压力,下次还能不能考得更好?这样的问题总是在考前出现。我只能尽量不去想他们,因为人在高三,确实要承受不少的压力。有许多同学在红榜上屹立不倒,也有很多上下颠簸昙花一现。我承认高考,尤其是文科高考,投机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可无论如何,终归是要拿实力说话。我承认我不是那种天生特别聪明的人,每一点的进步都要靠自己的汗水来换回。晚上,我在学校晚自习,周末,我参加了两个补习班。我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我读的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念得是我爱的文科,我从不为自己选择文科而后悔,高三在文科的享受中快速度过。大家也渐渐地把我视作高考的种子选手,我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习。 直到最后高考波澜不惊地度过了。很遗憾,尽管我上高三以来不断地进步,一直进步到高考,但是我那年段第8的成绩还是没能让我搭上理想的北大末班车。不过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文科,庆幸自己真的在最后一年的努力中证明了自己,庆幸自己最后依然考到了一所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大学。 人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的,相信:文科从不负你,你定不负文科。

我这些年的主要经历是(图1): 专科——县城工厂——辞职考研—— 211 硕士——复旦大学博士——海外博后——双一流大学教师 高考失利上了一所专科。入学后,了解到有个专升本考试;也了解到还可以自考本科,不过认可度不高。既然有上升途径,我就打算毕业后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甚至觉得如果能专升本进入211大学,就捡了个大便宜,因为高中时从不敢奢望能考进211。 虽然专升本是在专科毕业时才考的,但我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准备。拿出高三的劲头,早上上课前学习,晚上吃过晚饭后再去教室自习。 然而大二时政策改变,那所211不再招收专升本。燃起的希望被浇灭,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能考的专升本院校没有211,我就不想再考专升本了,觉得再花两年不值得。 然后就想到了自考。那时大二,那个省一年能自考两次,每次最多考四门,如果选个科目少的专业,顺利的话毕业不久就能拿到本科证。拿着自考专业和科目的材料,选了好几天,选定一个叫旅游管理的专业,只考14门,其中英语过四级的话可以免考。我的专业是医学类的,自考选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为了能快速拿证,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一次考试报了三门。由于对自考比较轻视,觉得很容易就能过,即使报考了完全陌生的几门课,也没怎么学习,考试前才勉强把教材看完。考试成绩如实反映了我的用功程度:只过了一门。接下来即使每次四门全过,也要在毕业一年多之后才能拿到本科证。想来想去,最终放弃了自考。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时候已经到大三了。上学期上课,下学期实习、找工作。来不及做什么,大学就结束了。虽然有过挣扎,无奈只能拿着专科毕业证(图2)离开学校。 求职过程相当心酸,“本科学历,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一次次戳痛我。所以当我得到一份远离家乡和学校的一个县城工厂的offer时,感觉终于解脱了。 入职新鲜劲过了之后,很快就感到无聊。上班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跟新入职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五点就下班,从来不加班。下班就在宿舍上网、看电影、聊天、打游戏。工作生活都很清闲,但我却很焦虑。主要是工资低,工厂效益也不太好,时常传出裁员的消息。入职不久就做离开的打算。 但是离开能去哪里呢?这工作虽然鸡肋,但也是大半年时间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县城消息闭塞,而且也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更加困难。想离开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非常苦恼。 聊天中得知,有几个本科同事打算考研。他们告诉我,专科也能考研,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就不安分了。向那几位同事请教了很多关于考研的事情:考研大概流程是什么,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复试,考哪几门,公共课、专业课是什么意思,都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 了解的多了,就想亲自试试,于是就跟同事一起报名考研。刚决定考研的时候,我是非常迷茫的。离初试还有两个多月,学校、专业都没考虑好,考试科目更是一点没学。就以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随便选了个学校和专业。 报名之后就开始看书。由于没决定明年还要不要考这个专业,所以主要看英语、政治这两门公共课。很快就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专业课的书,一本就五百多页,绪论都不能完全看懂;英语更是单词都不认识。 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学习环境。虽然工作清闲,业余时间多,但是住在工厂宿舍,一下班宿舍就很热闹,工友们聊天打牌看电影,一直喧嚣到午夜,根本学不进。从开始学习到临近考试,两个多月的时间,专业课第一章都没看完。 思考很久,最终,逃离县城、逃离工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使我下定决心:我要考研,我要离开这里!于是在去市里参加初试的前夕,辞掉了工作。 初试成绩惨不忍睹,唯一欣慰的是:我最担心的英语比一区分数线只低了7分,再来一年有那么一点希望。有了一次经验,就不那么迷茫了,知道自己哪里弱,也知道该怎么补强。虽然困难依然很多,但是心理已经有底了。 辞职考研,首先面对的就是经济压力。工厂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也没攒几个钱,过个年基本都花光了。在老家学习虽然开销低,但吃饭、穿衣、出行、打电话等也都要花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压力很大。 能想到的筹钱方法主要有两个:找个兼职工作,或者借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打算找工作。而借钱看似简单,但是心理压力很大。和我同龄的同学们大多已经工作,可以挣钱养家,有的甚至已经在省城买了房子;而我还要靠借钱度日,实在难以张口。 工作和借钱都不是好方法,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不耽误学习,只好硬着头皮借钱。找家里要,找同学借。比较幸运的是,家里支持我考研,父母从退休金中每月拿出一部分给我做生活费;从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那里也借到一些钱。另一方面,更加节俭,能省则省。 有了第一次备考的经验,我知道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于是想去一个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家的附近有一所大学,公交车可以直达,就去做了校漂。 先是到处找没课的教室学习,但一天至少转移三四次教室,又累又影响效率。后来终于到找一间专门上自习的教室,并在那里占了一个位置。有固定座位,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此外,在学校还能旁听专业课,一举两得。 由于选择了跨专业,如何学好专业课也是个问题。兴趣对于学好专业课有帮助,但只靠兴趣考不了高分。我根据考研目录买了专业课的教材,还买了一些参考书、习题。然而,自学,特别是一个人自学,没人答疑解惑是个大问题。跨专业学习专业课最郁闷的是:教材中有些内容,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找遍参考书、习题答案也无法解惑。 还有一个问题是分不清重点非重点。这样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大量时间。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的一些内容,后来发现根本无足轻重,考试也不考。 每天在学校漂着,自然想到去蹭课。两门专业这学校课都有,用的教材和也我的一样。有老师讲课,学起来轻松多了,有不会的课后还可以问。一个学期就把两门专业课都搞定了。 学校里充斥着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从食堂到厕所,从教室到宿舍无处不在。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有种焦虑:不报辅导班感觉就会比别人少学点东西,就会落后别人。然后就想要不要报辅导班,报哪个辅导班?辅导班价格不菲,政治、英语单科就要数千元;有些“协议班”、“包过班”等加了一堆限定词的,可能上万元。这些钱对于辞职没收入、又不想啃老的我来说,太心疼,最终就没报班。 找教室、蹭课、买资料,这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辅助,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学习本身。 初试考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这几门课的特点和作用不同,公共课主要目标是过单科线;专业课主要目标是提高总成绩。政治大部人分都能过线,但是考高分比较困难。英语过线很关键,每年不过线的人中,大部分是英语挂了。专业课的分数线都很低,如果都是刚过单科线,总分基本上是过不了线的,所以专业课尽可能多抓分,才有可能总分过线并提高初试排名。 根据各门课的特点,我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短期各种学习规划。例如长期规划包括:两门专业课用五个月学完第一遍;英语用三个月时间把考研高频词背一遍,期间做一些模拟题;政治前三个月偶尔看看就可以了。然后把长期计划细分到每天,例如每天学15-20页专业课教材,每节学完后做一套习题;英语单词每天背50个左右,顺便把昨天的复习一遍等等。当然,学习计划也会随进度而变动,但基本上只会增加内容而不会减少内容。这样每天都有充实的学习内容,不会因没有目标而无所事事。 由于跨专业且基础薄弱,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繁重。为了完成计划,每天要学习12小时以上。 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餐赶首班公交车,在车上听辅导班的课,7点前到自习室开始学习。午饭后在校园里逛逛放松一下,然后一直学习到吃晚饭。晚饭后再学一会,赶末班车回家。回家后再学习到11点左右睡觉。考试前两个多月的时候,感觉每天在公交车上一个多小时很浪费时间,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这样每天就能学习到自习室关门,学习时间增加了不少。 从开始学习到考研初试,差不多十个月左右,经历了四个季节。夏天教室没有空调,三伏天的中午,一边看书一边流汗,有时候汗滴到书上把书都浸湿了。实在太热的时候就去洗手间用凉水冲把脸,稍微凉快点再继续学。冬天早上起床,从温暖的被窝到没有暖气的卧室,是非常困难的跨度;即使这样,6点半之前也要起床。 考前心理压力巨大,但还好最终没出岔子,顺利参加考试。 初试过线,但排名靠后,处于录取名次附近,非常危险。于是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专科生考研报考难,调剂更难。不收专科生一志愿的高校,调剂当然不收;即使收专科生一志愿的学校,调剂一般也不收。 大费周折终于联系了一所同意调剂的双非二本,而且调剂日期在211复试之后。也就是说,我可以参加两场复试:一志愿211高校和调剂的双非高校。备胎学校的加试科目跟一志愿学校不一样,且没有准备,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机会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一志愿复试时挺紧张的,主要担心歧视同等学力。不过最终证明是我多虑了,老师们面试时问的都是专业问题,没有提到我的学历。加试科目也顺利过关。复试结束两天后收到通知:我被录取了! 终于考上了211研究生,完成了一次跨越! 至今仍然记得,收到装着录取通知书的大红色文件袋,我是跳着走的。让那个鲤鱼跃龙门的图像朝外,见到人就想在人家面前晃晃,生怕别人看不见。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做实验、发论文。 重新回到校园,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努力学习,努力做实验。做实验很累,有时为了多拿数据,还要通宵做实验(图3)。 我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发了一篇影响因子十几分的论文,凭着这篇论文,不仅拿到奖学金、顺利毕业,还通过申请考核制,获得免试去复旦读博的资格。 想要博士毕业,仅仅努力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导师给我指了一个研究方向,需要我自己构思课题、设计实验、做实验、写论文。一个课题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发表出来,做实验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部分,大多是体力活,这些在硕士阶段已经得到充分训练。博士当然也要做实验,但更重要的是想课题。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我能够自己想课题、做实验,然后讲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也就是论文——发表出去。 毕业典礼上,我穿着博士服,拿着博士学位证拍照(图4)。 又想起了刚上专科时提升学历的念头,那时的我,绝想不出自己的学历最终能提升到博士(图5)。 毕业后想进高校,但学术圈内卷严重。十几年前,本科毕业就能留校;我毕业时,博士毕业都不容易找到好学校,海外博后加好文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出去做了两年博后,发了一篇Nature子刊再回来找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投出第一封简历到办理入职,历时大半年。最忙的时候,上海、杭州、广州、珠海几乎一天一个地,情绪也是起起落落。 这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学历让我很受伤。没想到都博士毕业了,找工作还会因为第一学历是专科而受到歧视。有个二本学校,在我投简历之后,专门打电话过来嘲讽我的第一学历。似乎由于是专科出身,即使拿到复旦博士学位,即使发过Nature子刊,也不配向他们学校投简历。还有个211,打来电话就问了一个问题:看到你简历中XX大学那段只有三年,你是专科毕业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很快就挂了电话。 还好我没被这些嘲讽击倒,在复旦受过的良好训练,Nature子刊的成果,使我有足够自信。最终结果也对得起我的自信,成功得到双一流高校教职。 找工作耗时大半年,身心俱疲。入职后却没时间放松,反而更忙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申请科研经费等等,通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图6)。看到学校报喜新闻中有我的一份贡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拿到项目后,顺利评上研究生导师;顺便又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上海(图7)。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不安于现状是我离开工厂、提升学历的动力;有目标并且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前提;当然还有运气加成。有了这些,我才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跨越,也从县城工厂的工人转变为一线城市大学老师。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在线阅读小说

时光过得很快,高二一年比高一更快速地从我的指尖流逝了。我感觉到了一丝的慌张。又是一年暑假,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在文科班过得这一年。一年里,我上课不是在手机上网就是在玩游戏聊天睡觉,周末就是打球上网,与老师的关系也不甚融洽。出于对政治老师的厌烦,我干脆不听政治课,考试一片空白。满分150的试卷,我还考不到60分,可想而知那时的我成绩有多糟糕。年段区区两个文科班,我的成绩只能排在年段100名开外。当初自命不凡的我在老师的眼里根本就是一个差生。我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心理落差。值得庆幸的是我处在一个负责任的学校里,在语数英这几个科目上,我不得不努力,所以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的地步。虽说如此,也是大厦将倾了。我知道我不努力只有沦为他人的笑柄,更对不起当初高一时一直看好我读文科的老师。更加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由于我是男生,又是在一所以理科见长的省重点中学,文科完全不受重视,父母让我读文科已经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只是我只顾自己感觉,没有体谅到这一点。暑假里,学校开了一次高三动员大会,班主任也请来了去年考上厦大的一个学姐来给我们作报告。我在心底默默地想,我还有机会,但我真的输不起了。记得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主动自觉地看起了书本,第一次为自己因为看了一场奥运会比赛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而感到一点后悔。或许高三的状态,就这样被我一点一点地找回来了。 2008年的9月,高三正式开始了。大家此时拼搏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明年的高考了。我开始主动地学习,希望自己能把高二时遗落的全都补回来。我也和大家一样,把北京大学列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可是我只能把这个目标默默放在心底,一个年段倒数的人想要上北大,那只不过是嫌自己被人看的不够K。我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命不凡了,我发现有很多东西我只是一知半解,一些知识干脆就是一窍不通。前文说过了,我的高二生活被我乐呵呵地挥霍一空,我只能重头开始恶补我失去的一切。 我开始学会尊重每一个老师,包括我原来一直很不屑的政治老师。我开始认真听课,始终保持着精神地高度集中。说实话我的政治老师讲课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但我相信高三的课堂一定是精华,我必须在课堂保持高效率。当那些好学生们在他们认为无关痛痒的课上做作业背课本时,我只是认真地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每一个重点。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其实就是补差班,给差生开小灶的。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并不单纯地把晚自习当做是补差,而是一个很好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我把许多疑问与老师沟通,得到了最好的解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一定要在课堂上保持高效率,高三的课堂45分钟可以抵得上自己晚上苦读几个小时,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十分重要。我相信大家都有着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点上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很快又来到了2009年。高三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已经进步到了年段的中游水平,即60左右。班主任开始对我这个混日子的差生另眼相待了,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年段的中游只能保我上本一的末流大学,更不要提什么梦想中的北大了。但是在大考小考的不断进步中,我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但是我从不乐观,因为我根本没有资本乐观,要考个全班前20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寒假开始之前,我们参加了第一次省质检。我认真地准备,由于我一个学期以来的自我充实,我感觉我高二留下的空白已经被我渐渐地填平,这是我上高中以来第一次考试之前感觉胸有成竹。最后的结果出来了,我考了全班20名,年段39名。班主任特意找到了我,表扬了我高三的状态。但是我的头脑依旧是清醒的。学校也开始在大考后举行年段规模的表彰大会,通常文科年段前20的同学会被点名表扬,然后有奖状之类的东西。当然这次没有我的份。我想起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成功秘诀(我知道提这个很俗气,他也不是我最欣赏的人):向优秀的榜样学习。这些同学都是最精英的优秀分子,我必须向这些优秀的榜样学习,个人智慧永远都是渺小的。 接下来,就完全进入了高考倒计时的时代。 高三下,高三生们集体进入了鬼畜状态。我关掉了手机上网包年业务,开始真正地全心投入到这一场恶战中来。开学初的第一次市质检,我考了全班15名,年段30名。第二次市质检全班第十名。第二次省质检,全班第8名…… 是的,在我不断的进步中,高考也越来越近了。第二次省质检我考出了好成绩,彻底让班主任对我刮目相看了。但是,不断的进步也给我带来了压力,下次还能不能考得更好?这样的问题总是在考前出现。我只能尽量不去想他们,因为人在高三,确实要承受不少的压力。有许多同学在红榜上屹立不倒,也有很多上下颠簸昙花一现。我承认高考,尤其是文科高考,投机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可无论如何,终归是要拿实力说话。我承认我不是那种天生特别聪明的人,每一点的进步都要靠自己的汗水来换回。晚上,我在学校晚自习,周末,我参加了两个补习班。我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我读的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念得是我爱的文科,我从不为自己选择文科而后悔,高三在文科的享受中快速度过。大家也渐渐地把我视作高考的种子选手,我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习。 直到最后高考波澜不惊地度过了。很遗憾,尽管我上高三以来不断地进步,一直进步到高考,但是我那年段第8的成绩还是没能让我搭上理想的北大末班车。不过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文科,庆幸自己真的在最后一年的努力中证明了自己,庆幸自己最后依然考到了一所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大学。 人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的,相信:文科从不负你,你定不负文科。

高三的文科差生如何在高考中实现成功逆袭?下文我给大家整理看高三文科生的300分逆袭方法,供参考!

我曾经试着抄了好几遍政治书,可惜政治成绩却长进不大。我想起初中化学竞赛的日子,然后发现我错了。第一个部分就不多说了,首先请各位记住:考试是技术,完全能学会。会学习,不等于会考试。至于第二个观点,则是学会模仿。事实上你现在所学的各种东西里,很大一部分是模仿的结果。打个比方,火影里鸣人会螺旋丸,那是辛辛苦苦练出来的,然而不知道有没记得卡卡西可以拷贝螺旋丸。自然也许卡卡西的螺旋丸不强,因为那是模仿的结果,然而那终究是短时间就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最后一个则是希望能纠正各位对于文科高考(精品课)的认识,文科高考靠的是什么?语文?那玩意儿阴晴不定,除了某些人,大多数人拿个不高不低已经足够,期望稳稳提分还不如烧柱高香呢。文综?说实话,到最后,文综高的230、240,文综低的180、190,仔细算算,文综能差多少分呢?文科想要稳稳拿到高分,只有数学和英语是最终BOSS,得数学英语,得文科高考!

一、语文

对于高三的文科差生来说想要提高语文的分数算是比较简单的了,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一些需要背诵记忆的部分,其他的题型都是有一定的答题套路的。尤其是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题,一般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因此想要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文科差生们可以多做些高考语文阅读题。.

高考语文作文也是很好提分的一个部分,高中生们可以多积累些作文素材,多背一些好词好句,在高考作文中都是可以加分的。

二、文科数学

对于高三的文科差生来说,最难的一个科目恐怕就是文科数学了。数学题很考研高中生的理科思维,有些数学题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基本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因此对于文科生来说,能在高考数学的提分上所做的就只有考练习和积累了。只有把平时常考易错的题型多积累在错题本上,课后多看多记才能保证尽量不失分。

三、英语

高考英语的题型基本上就是固定的,选择题占据了大部分,阅读题分值高失分多,作文一般也就是哪几种类型。因此想要在高考中实现逆袭的高三文科生来说,还是要积累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在高考英语作文上多积累些作文模板和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型。

四、文综

对于高考文综考试来说,高三学生最需要计划的就是对于文综考试时间的安排。文综考试150分钟要答完300分的题,可以说是很大的工程量了。因此如何规划文综考试答题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规划的是文综三个科目的答题顺序,我在这里的建议是按顺序答题,不要政治答几道题历史答几道题,这样容易漏题,而且不同科目的思维转换也需要一个过程,会浪费很多时间。

其次,要把文综各科的时间平均分配,或者是自己拿手的科目时间稍微少一些,对于自己来说比较困难的科目可以稍微用时多一些。千万不要在一个科目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导致另一个很容易的科目没有时间答完题,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文综考试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不要忘记涂答题卡,因为文综考试的选择题分值高,题量大,一定要在答完选择题的时候把答题卡涂好,不然都留到最后很容易造成慌乱,一旦涂错了一个后面的就会都错位了!

高三是整个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考生想要在成绩上有所提高,也就意味着高三的下学期很重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高三如何刷题最高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姜动,现就读于北大金融系,2012级。

我就不说一些诸如高考不能决定终身之类的话,我想那些渴望在剩下时间里科学地提高高考成绩的同学们,只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高考里好一点、再好一点而已。

首先,高三沉下心

当你在为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努力的时候,一定要沉下心。虽然“沉下心”这三个字常常被人误解误读误做,以为每天刷题就是沉下心、上课认真听讲晚上熬夜就是沉下心,这也是我为什么反对在高三过分推崇用功努力的原因,先推翻才能再建立。

我推荐: 《高三理科学霸作息时间表 超完美的时间表千万别错过》

那么我认为什么是沉下心呢?

就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考高分、想要考进清华北大?不,他们不是我们真的想要的,我们得知道在那背后你想要的是什么。从小到大,最能刺激我的事情只有一件:生活状态。当我知道我要达到某种生活状态必须如何生活、或者必须走过怎样的路的时候,我才会有动力去做。

听起来有点玄,具体来说,高三沉下心就是我们每周可以去KTV嗨一把(一周三小时真耽误不了什么事儿),但我们得在回家后的半小时内就忘了一切投入学习;我们可以早上天天迟到,但这来源于我们分析自己的学习习惯后发现读课文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可以不听课,但这来自于精准的利弊衡量——毕竟时间就这么点,听一节炒冷饭的课不如睡一觉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这就是我高三的状态,看起来懒懒散散抓紧一切时间玩和睡觉,但这一切都是在我对学习这个主题的分析和对自己学习习惯的了解下做出的谨慎的决定。所以请沉下心,便知道如何做。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

第二,用什么来指导高三备考

首先我不得不给高中知识分个类,有些是我们愿意终生学习的我真正喜爱的,那么我相信不需要任何技巧你也一定能学好。

对于剩下的只是为了高考——准确地说是你所在省份的高考——的科目,在二轮复习前所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研究近三年高考卷和近三年参考卷(也就是高考B卷)这六套卷子。研究到比老师更深刻,研究到你每做到一道题,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种题型、这种问法,是不是我们高考卷的风格。最重要的是,研究这些卷子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浙江高考历史2011年(我是12届考生)有道题是给了一幅中国地图,然后让你定位各个名窑在哪里。第一遍做我错了,于是我回到书里去找这道题的出处:首先书上没有图,其次在课后思考题里提到“各位同学可以试着在地图上标出四大名窑的位置(原话我忘了,就这意思)”,再次历史书地图册里有原图。

于是以此为指导,我每看到一个可以用图尤其是地图来串联的历史事件,我都会下意识地画画标标。高考前,我重点准备的就是秦灭六国顺序在地图上的体现——很不幸,这道题我当年没有押中,但在几个月前,2013年浙江高考历史里,它以和我当年脑海中想象的一模一样的方式出现了。

所以,任何高三老师、学长、教辅书都无法给你学习方面真正准确的指导,只有高考卷可以(只要出卷老师不发生巨大变动)。毕竟从上面这个例子看,在我们听老师话背“重点”的时候,谁都不会让我们注意课本角落的思考题,历史图册这个东西更是在发下来第一天就被我们扔掉了(我准备高考的时候专门去淘宝上买回了一套图册)。

但谈到那些我们真正喜爱的学科,千万别功利。请别急,它们会在某一天就成为了竞争力,比如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

第三,要重视课本

现在,书本是我们手上一个重要的资源,怎么用?读,像读小说一样读第一遍;像读喜欢的小说一样仔细地读第二遍;为了准备坑爹的高考,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第三遍。然后上考场吧,这就是我的经历。

在高三一轮复习后,我只看过一遍课本,这也让我在最后一学期里始终以一种新鲜刺激的心情看历史、政治和地理书。

第一遍要熟悉架构,背目录和框题目题是个不错的办法。

第二遍要分析高三内容,就像我说的,课本本身就是一个经过反复推敲、非常简易主流的故事书。事件的原因背景结果影响真的不是背出来的,是分析出来的。否则你永远只背的住水稻生长的条件,却分析不出花卉种植的区位优势。

第三遍就是防范细节、应付考试。为了照顾和鼓励大部分死用功的同学,考卷里一定有年代题、记忆题,最后一遍搞定它们,搞不定也就算了,我数过,浙江卷历史只有四分的年代题,不需要为了它浪费这么多时间。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

重生创业卖烧烤的小说是《重生2001从烧烤摊开始》。

简介:

人到中年的王纯明,因为一场车祸,回到了高考之后,面对生活的窘迫,他不得不开启,逆袭之路。身为十几年厨师的王纯明,决定从烧烤摊开始,捞取自己的第一桶金,谁料却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成一代商界传奇。面对时代的浪潮,心怀敬畏,努力追逐,成就一代梦想。

节选:

2001年。

夏,骄阳似火,酷暑如炉。

虽然才半上午,空气就已经燥热起来了,压得胸口有点闷。

"王纯明,你发什么呆啊,还没睡醒吗,赶紧收拾东西啊”。一声粗犷的喊叫声,打破了王纯明的发呆时刻。

准确的说,王纯明已经醒了半个多小时了,而且,也趴着半个多小时了,没有动弹,对于眼前的这一切,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自己明明是去开车应酬的,谁料对面一辆bm开出了S型路线,尽管自己已经极力躲闪了,依旧碰的一声,撞在了一起。

王纯明只觉得眼前一黑,自己似乎要飘起来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自己醒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排溜的铁架子上下床,还有几个,貌似是自己的高中后学。

"不应该是在医院吗,不应该满眼都是忙碌的护士和医生吗,不应该是有许多哭哭啼啼的人吗,难道是,在做梦”。

链接:

小说名称:重生之一路逆袭作者:浮世落华类型:重生连载状态:已完结字数:648162字简介:该小说讲述了顾晓青惨死在丈夫付国强的家暴下,却重生回到了十二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姐姐还没有被奶奶逼着嫁给了邻村的大姐姐十五岁的冯瘸子,弟弟也没有因为二叔二婶的见死不救,落下残疾,包子的父母也没有因为为了给弟弟看病,听二叔二婶的话,为了一百块钱的彩礼钱,把自己嫁给了好赌暴虐的付国强,才让自己惨死。这一次,顾晓青决定一定不辜负这重来的人生,好好的改造包子父母,带着家人走出一条幸福富足的康庄大道,摆脱极品,甩掉渣男,这才是真正的逆袭之路。

《重生之我是小玩家》主角秦风,重生之后高中退学,在学校门口摆摊卖烧烤。写的非常细节,有读者根据他写的内容去做,果然挣到钱啦,哈哈哈。

链接: 

该小说讲述了周园园的上辈子就是个悲剧。父兄早亡,母发疯而死,十八岁的周园园被所谓的“亲人”们联手卖给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老男人,最后被搓磨至死。重生回来,周园园发誓要改变一切。为了这个目标,周园园不惜成为表里不一的“黑馅汤圆”。可是这个冷冰冰的大哥,你为什么老是在我想干坏事的时候出现?这也太神出鬼没了吧?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在线阅读

时光过得很快,高二一年比高一更快速地从我的指尖流逝了。我感觉到了一丝的慌张。又是一年暑假,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在文科班过得这一年。一年里,我上课不是在手机上网就是在玩游戏聊天睡觉,周末就是打球上网,与老师的关系也不甚融洽。出于对政治老师的厌烦,我干脆不听政治课,考试一片空白。满分150的试卷,我还考不到60分,可想而知那时的我成绩有多糟糕。年段区区两个文科班,我的成绩只能排在年段100名开外。当初自命不凡的我在老师的眼里根本就是一个差生。我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心理落差。值得庆幸的是我处在一个负责任的学校里,在语数英这几个科目上,我不得不努力,所以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的地步。虽说如此,也是大厦将倾了。我知道我不努力只有沦为他人的笑柄,更对不起当初高一时一直看好我读文科的老师。更加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由于我是男生,又是在一所以理科见长的省重点中学,文科完全不受重视,父母让我读文科已经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只是我只顾自己感觉,没有体谅到这一点。暑假里,学校开了一次高三动员大会,班主任也请来了去年考上厦大的一个学姐来给我们作报告。我在心底默默地想,我还有机会,但我真的输不起了。记得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主动自觉地看起了书本,第一次为自己因为看了一场奥运会比赛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而感到一点后悔。或许高三的状态,就这样被我一点一点地找回来了。 2008年的9月,高三正式开始了。大家此时拼搏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明年的高考了。我开始主动地学习,希望自己能把高二时遗落的全都补回来。我也和大家一样,把北京大学列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可是我只能把这个目标默默放在心底,一个年段倒数的人想要上北大,那只不过是嫌自己被人看的不够K。我不再像以前那么自命不凡了,我发现有很多东西我只是一知半解,一些知识干脆就是一窍不通。前文说过了,我的高二生活被我乐呵呵地挥霍一空,我只能重头开始恶补我失去的一切。 我开始学会尊重每一个老师,包括我原来一直很不屑的政治老师。我开始认真听课,始终保持着精神地高度集中。说实话我的政治老师讲课并不是那么引人入胜,但我相信高三的课堂一定是精华,我必须在课堂保持高效率。当那些好学生们在他们认为无关痛痒的课上做作业背课本时,我只是认真地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每一个重点。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其实就是补差班,给差生开小灶的。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我并不单纯地把晚自习当做是补差,而是一个很好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我把许多疑问与老师沟通,得到了最好的解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一定要在课堂上保持高效率,高三的课堂45分钟可以抵得上自己晚上苦读几个小时,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十分重要。我相信大家都有着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点上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很快又来到了2009年。高三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已经进步到了年段的中游水平,即60左右。班主任开始对我这个混日子的差生另眼相待了,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年段的中游只能保我上本一的末流大学,更不要提什么梦想中的北大了。但是在大考小考的不断进步中,我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但是我从不乐观,因为我根本没有资本乐观,要考个全班前20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寒假开始之前,我们参加了第一次省质检。我认真地准备,由于我一个学期以来的自我充实,我感觉我高二留下的空白已经被我渐渐地填平,这是我上高中以来第一次考试之前感觉胸有成竹。最后的结果出来了,我考了全班20名,年段39名。班主任特意找到了我,表扬了我高三的状态。但是我的头脑依旧是清醒的。学校也开始在大考后举行年段规模的表彰大会,通常文科年段前20的同学会被点名表扬,然后有奖状之类的东西。当然这次没有我的份。我想起了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成功秘诀(我知道提这个很俗气,他也不是我最欣赏的人):向优秀的榜样学习。这些同学都是最精英的优秀分子,我必须向这些优秀的榜样学习,个人智慧永远都是渺小的。 接下来,就完全进入了高考倒计时的时代。 高三下,高三生们集体进入了鬼畜状态。我关掉了手机上网包年业务,开始真正地全心投入到这一场恶战中来。开学初的第一次市质检,我考了全班15名,年段30名。第二次市质检全班第十名。第二次省质检,全班第8名…… 是的,在我不断的进步中,高考也越来越近了。第二次省质检我考出了好成绩,彻底让班主任对我刮目相看了。但是,不断的进步也给我带来了压力,下次还能不能考得更好?这样的问题总是在考前出现。我只能尽量不去想他们,因为人在高三,确实要承受不少的压力。有许多同学在红榜上屹立不倒,也有很多上下颠簸昙花一现。我承认高考,尤其是文科高考,投机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可无论如何,终归是要拿实力说话。我承认我不是那种天生特别聪明的人,每一点的进步都要靠自己的汗水来换回。晚上,我在学校晚自习,周末,我参加了两个补习班。我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我读的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念得是我爱的文科,我从不为自己选择文科而后悔,高三在文科的享受中快速度过。大家也渐渐地把我视作高考的种子选手,我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习。 直到最后高考波澜不惊地度过了。很遗憾,尽管我上高三以来不断地进步,一直进步到高考,但是我那年段第8的成绩还是没能让我搭上理想的北大末班车。不过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文科,庆幸自己真的在最后一年的努力中证明了自己,庆幸自己最后依然考到了一所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大学。 人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的,相信:文科从不负你,你定不负文科。

大专生, 学习底子差,英语成绩差,没有信心 去考硕士研究生,也不知道如何去布置自己深造成才之路。那么下面你看看自己是如何成才的晋级之路: 第一步补习英语和修满学分:大专在读三年或已经毕业的专、本科学生在国内学习6个月的全日制学习(相当一学年课时)之后,满足了申请马来西亚硕士研究生的资格,由留学顾问专家指导你如何申请 世界一流大学的马来西亚硕士入学资格。 第二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在马来西亚学习三个月语言(有雅思英语成绩的除外)通过学校组织的测试通过后即可进入专业课程,论文完成需要8-10个月,之后等候学校安排的论文答辩,预计在 马来西亚学习1.5年后硕士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此时从你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习算起,也就刚两年时间,而 国内的你的同学也许还在专升本考试或者是在读本科而未毕业,离考研究生还早着呢。 第三步继续读博士学位:从前也许你认为你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获得博士学位,但 今天你依然可以拥有此梦! 此时因为你还很年轻,即可继续深造,因为在国内直升博士一般名额不多,也是竞争激烈而且还要参加非常严格的考试,而在马来西亚一般本校毕业的研究生直升博士学习还是非常容易的,因此你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一般学时2.5-3年根据专业而定。经过你的努力2.5-3年会很快过去,此时你在马来西亚呆了4-4.5年,这个时候你的年龄应该是在25岁左右,而此时你在国内原来的同学也许还在为了考研而努力或则是研究生在读而已,因此此时你拥有博士学位回国,即可享受国家针对留学高级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又具备干部身份待遇。最后我们看看 一名大专生最终经过2年的努力获得研究生学位或则是经过4-4.5年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的待遇如何 :海外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全部是可以享受海外高级人才引进政策的,该政策由国家推出各省有各省的优厚待遇,但大致体现在购买房和车的免税,事业单位任职免编制限制,个人创业政府财政支持政策,落户北京、上海政策等等。而博士学位更是在今天各省人才争夺大战中拥有更多的待遇,比如 南宁市对海外人才落户郑州是有30万起的落户安家费,各省市也均推出,只是待遇区别多少的问题, 因此一名大专生经过努力或则了进入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敲门砖,从此丑小鸭秒变白天鹅不是梦。在这里祝福每一位高职院校的专科毕业生不要轻易的抛弃自己的梦想,因为你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你需要为自己的未来夯实根基。

我这些年的主要经历是(图1): 专科——县城工厂——辞职考研—— 211 硕士——复旦大学博士——海外博后——双一流大学教师 高考失利上了一所专科。入学后,了解到有个专升本考试;也了解到还可以自考本科,不过认可度不高。既然有上升途径,我就打算毕业后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甚至觉得如果能专升本进入211大学,就捡了个大便宜,因为高中时从不敢奢望能考进211。 虽然专升本是在专科毕业时才考的,但我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准备。拿出高三的劲头,早上上课前学习,晚上吃过晚饭后再去教室自习。 然而大二时政策改变,那所211不再招收专升本。燃起的希望被浇灭,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能考的专升本院校没有211,我就不想再考专升本了,觉得再花两年不值得。 然后就想到了自考。那时大二,那个省一年能自考两次,每次最多考四门,如果选个科目少的专业,顺利的话毕业不久就能拿到本科证。拿着自考专业和科目的材料,选了好几天,选定一个叫旅游管理的专业,只考14门,其中英语过四级的话可以免考。我的专业是医学类的,自考选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为了能快速拿证,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一次考试报了三门。由于对自考比较轻视,觉得很容易就能过,即使报考了完全陌生的几门课,也没怎么学习,考试前才勉强把教材看完。考试成绩如实反映了我的用功程度:只过了一门。接下来即使每次四门全过,也要在毕业一年多之后才能拿到本科证。想来想去,最终放弃了自考。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时候已经到大三了。上学期上课,下学期实习、找工作。来不及做什么,大学就结束了。虽然有过挣扎,无奈只能拿着专科毕业证(图2)离开学校。 求职过程相当心酸,“本科学历,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一次次戳痛我。所以当我得到一份远离家乡和学校的一个县城工厂的offer时,感觉终于解脱了。 入职新鲜劲过了之后,很快就感到无聊。上班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跟新入职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五点就下班,从来不加班。下班就在宿舍上网、看电影、聊天、打游戏。工作生活都很清闲,但我却很焦虑。主要是工资低,工厂效益也不太好,时常传出裁员的消息。入职不久就做离开的打算。 但是离开能去哪里呢?这工作虽然鸡肋,但也是大半年时间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县城消息闭塞,而且也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更加困难。想离开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非常苦恼。 聊天中得知,有几个本科同事打算考研。他们告诉我,专科也能考研,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就不安分了。向那几位同事请教了很多关于考研的事情:考研大概流程是什么,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复试,考哪几门,公共课、专业课是什么意思,都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 了解的多了,就想亲自试试,于是就跟同事一起报名考研。刚决定考研的时候,我是非常迷茫的。离初试还有两个多月,学校、专业都没考虑好,考试科目更是一点没学。就以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随便选了个学校和专业。 报名之后就开始看书。由于没决定明年还要不要考这个专业,所以主要看英语、政治这两门公共课。很快就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专业课的书,一本就五百多页,绪论都不能完全看懂;英语更是单词都不认识。 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学习环境。虽然工作清闲,业余时间多,但是住在工厂宿舍,一下班宿舍就很热闹,工友们聊天打牌看电影,一直喧嚣到午夜,根本学不进。从开始学习到临近考试,两个多月的时间,专业课第一章都没看完。 思考很久,最终,逃离县城、逃离工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使我下定决心:我要考研,我要离开这里!于是在去市里参加初试的前夕,辞掉了工作。 初试成绩惨不忍睹,唯一欣慰的是:我最担心的英语比一区分数线只低了7分,再来一年有那么一点希望。有了一次经验,就不那么迷茫了,知道自己哪里弱,也知道该怎么补强。虽然困难依然很多,但是心理已经有底了。 辞职考研,首先面对的就是经济压力。工厂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也没攒几个钱,过个年基本都花光了。在老家学习虽然开销低,但吃饭、穿衣、出行、打电话等也都要花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压力很大。 能想到的筹钱方法主要有两个:找个兼职工作,或者借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打算找工作。而借钱看似简单,但是心理压力很大。和我同龄的同学们大多已经工作,可以挣钱养家,有的甚至已经在省城买了房子;而我还要靠借钱度日,实在难以张口。 工作和借钱都不是好方法,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不耽误学习,只好硬着头皮借钱。找家里要,找同学借。比较幸运的是,家里支持我考研,父母从退休金中每月拿出一部分给我做生活费;从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那里也借到一些钱。另一方面,更加节俭,能省则省。 有了第一次备考的经验,我知道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于是想去一个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家的附近有一所大学,公交车可以直达,就去做了校漂。 先是到处找没课的教室学习,但一天至少转移三四次教室,又累又影响效率。后来终于到找一间专门上自习的教室,并在那里占了一个位置。有固定座位,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此外,在学校还能旁听专业课,一举两得。 由于选择了跨专业,如何学好专业课也是个问题。兴趣对于学好专业课有帮助,但只靠兴趣考不了高分。我根据考研目录买了专业课的教材,还买了一些参考书、习题。然而,自学,特别是一个人自学,没人答疑解惑是个大问题。跨专业学习专业课最郁闷的是:教材中有些内容,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找遍参考书、习题答案也无法解惑。 还有一个问题是分不清重点非重点。这样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大量时间。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的一些内容,后来发现根本无足轻重,考试也不考。 每天在学校漂着,自然想到去蹭课。两门专业这学校课都有,用的教材和也我的一样。有老师讲课,学起来轻松多了,有不会的课后还可以问。一个学期就把两门专业课都搞定了。 学校里充斥着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从食堂到厕所,从教室到宿舍无处不在。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有种焦虑:不报辅导班感觉就会比别人少学点东西,就会落后别人。然后就想要不要报辅导班,报哪个辅导班?辅导班价格不菲,政治、英语单科就要数千元;有些“协议班”、“包过班”等加了一堆限定词的,可能上万元。这些钱对于辞职没收入、又不想啃老的我来说,太心疼,最终就没报班。 找教室、蹭课、买资料,这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辅助,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学习本身。 初试考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这几门课的特点和作用不同,公共课主要目标是过单科线;专业课主要目标是提高总成绩。政治大部人分都能过线,但是考高分比较困难。英语过线很关键,每年不过线的人中,大部分是英语挂了。专业课的分数线都很低,如果都是刚过单科线,总分基本上是过不了线的,所以专业课尽可能多抓分,才有可能总分过线并提高初试排名。 根据各门课的特点,我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短期各种学习规划。例如长期规划包括:两门专业课用五个月学完第一遍;英语用三个月时间把考研高频词背一遍,期间做一些模拟题;政治前三个月偶尔看看就可以了。然后把长期计划细分到每天,例如每天学15-20页专业课教材,每节学完后做一套习题;英语单词每天背50个左右,顺便把昨天的复习一遍等等。当然,学习计划也会随进度而变动,但基本上只会增加内容而不会减少内容。这样每天都有充实的学习内容,不会因没有目标而无所事事。 由于跨专业且基础薄弱,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繁重。为了完成计划,每天要学习12小时以上。 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餐赶首班公交车,在车上听辅导班的课,7点前到自习室开始学习。午饭后在校园里逛逛放松一下,然后一直学习到吃晚饭。晚饭后再学一会,赶末班车回家。回家后再学习到11点左右睡觉。考试前两个多月的时候,感觉每天在公交车上一个多小时很浪费时间,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这样每天就能学习到自习室关门,学习时间增加了不少。 从开始学习到考研初试,差不多十个月左右,经历了四个季节。夏天教室没有空调,三伏天的中午,一边看书一边流汗,有时候汗滴到书上把书都浸湿了。实在太热的时候就去洗手间用凉水冲把脸,稍微凉快点再继续学。冬天早上起床,从温暖的被窝到没有暖气的卧室,是非常困难的跨度;即使这样,6点半之前也要起床。 考前心理压力巨大,但还好最终没出岔子,顺利参加考试。 初试过线,但排名靠后,处于录取名次附近,非常危险。于是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专科生考研报考难,调剂更难。不收专科生一志愿的高校,调剂当然不收;即使收专科生一志愿的学校,调剂一般也不收。 大费周折终于联系了一所同意调剂的双非二本,而且调剂日期在211复试之后。也就是说,我可以参加两场复试:一志愿211高校和调剂的双非高校。备胎学校的加试科目跟一志愿学校不一样,且没有准备,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机会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一志愿复试时挺紧张的,主要担心歧视同等学力。不过最终证明是我多虑了,老师们面试时问的都是专业问题,没有提到我的学历。加试科目也顺利过关。复试结束两天后收到通知:我被录取了! 终于考上了211研究生,完成了一次跨越! 至今仍然记得,收到装着录取通知书的大红色文件袋,我是跳着走的。让那个鲤鱼跃龙门的图像朝外,见到人就想在人家面前晃晃,生怕别人看不见。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做实验、发论文。 重新回到校园,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努力学习,努力做实验。做实验很累,有时为了多拿数据,还要通宵做实验(图3)。 我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发了一篇影响因子十几分的论文,凭着这篇论文,不仅拿到奖学金、顺利毕业,还通过申请考核制,获得免试去复旦读博的资格。 想要博士毕业,仅仅努力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导师给我指了一个研究方向,需要我自己构思课题、设计实验、做实验、写论文。一个课题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发表出来,做实验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部分,大多是体力活,这些在硕士阶段已经得到充分训练。博士当然也要做实验,但更重要的是想课题。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我能够自己想课题、做实验,然后讲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也就是论文——发表出去。 毕业典礼上,我穿着博士服,拿着博士学位证拍照(图4)。 又想起了刚上专科时提升学历的念头,那时的我,绝想不出自己的学历最终能提升到博士(图5)。 毕业后想进高校,但学术圈内卷严重。十几年前,本科毕业就能留校;我毕业时,博士毕业都不容易找到好学校,海外博后加好文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出去做了两年博后,发了一篇Nature子刊再回来找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投出第一封简历到办理入职,历时大半年。最忙的时候,上海、杭州、广州、珠海几乎一天一个地,情绪也是起起落落。 这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学历让我很受伤。没想到都博士毕业了,找工作还会因为第一学历是专科而受到歧视。有个二本学校,在我投简历之后,专门打电话过来嘲讽我的第一学历。似乎由于是专科出身,即使拿到复旦博士学位,即使发过Nature子刊,也不配向他们学校投简历。还有个211,打来电话就问了一个问题:看到你简历中XX大学那段只有三年,你是专科毕业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很快就挂了电话。 还好我没被这些嘲讽击倒,在复旦受过的良好训练,Nature子刊的成果,使我有足够自信。最终结果也对得起我的自信,成功得到双一流高校教职。 找工作耗时大半年,身心俱疲。入职后却没时间放松,反而更忙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申请科研经费等等,通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图6)。看到学校报喜新闻中有我的一份贡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拿到项目后,顺利评上研究生导师;顺便又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上海(图7)。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不安于现状是我离开工厂、提升学历的动力;有目标并且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前提;当然还有运气加成。有了这些,我才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跨越,也从县城工厂的工人转变为一线城市大学老师。

  • 索引序列
  •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免费阅读
  •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阅读
  •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在线阅读小说
  •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小说
  • 自考生的逆袭之路在线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