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经济思想史重点

自考经济思想史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经济思想史重点

概述 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主要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要产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他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商品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有关于经济方面的论点和学说在各个著作中开始出现。 古希腊和古罗马关于商品、货币和市场的思想萌芽的共同点: (一)都是维护奴隶制的自然经济。 (二)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三)对商品、货币都做了初步分析。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 (二)有大量的小生产者,商品和货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三)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已经出现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已经出现,商品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也已经出现,所以这种条件的产生为早期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具体说来,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各个城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差异。以雅典和斯巴达城邦最为出名,在公元前431—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战胜了雅典,这使整个古希腊社会发生了一个急剧的变化,但是社会的特点还是奴隶主占主导地位,而奴隶处于被压役、剥削、统治的地位,所以奴隶主的目的是想办法论证奴隶社会的自然性和重要性,所以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名的代表人物,如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一)色诺芬的经济著作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但最主要的贡献是《经济论》这一著作。因为《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这一词,现在英文中的economy一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色诺芬提出的“经济”一词的意思是“家庭管理”。因为奴隶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奴隶主庄园,所以对于奴隶主来讲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更好的管理奴隶和庄园。 除此之外,色诺芬还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论述国家的税收和财政问题,如对分工、价格、财富问题的分析。 (二)色诺芬关于经济的观点 1.财富观和价值观。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以笛子为例,认为笛子对于会吹笛子的人是财富,但是对于不会吹笛子的人来说就不是财富,只有把它卖掉才是财富。由此可以看出,色诺芬已经知道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 2.对农业的重视。他在《经济论》中反复论证了农业的好处和重要性。他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其他的商业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最适合从事的一个行业。他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 3.对分工的看法。他肯定了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分工可以使产品精美。他认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分工使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这会使工作做得更好。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更加精美。 4.对价格变动的看法。色诺芬生活的时代,商品和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研究中,他对商品和货币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注意到商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他还了解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的。色诺芬意识到商品供求的变化会引起其价格的变化,而价格变动又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铜器生产过多,其价格就会趋于低廉,工人就会因而遭受破产,从事此行业的工人就会从此行业流到其他的部门。农产品价格低廉,许多农民就会弃农而从事其他行业。 5.对货币的看法。色诺芬认为货币具有流通的职能,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还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他说,人们喜欢储藏白银不亚于他们喜欢使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其他思想家没有认识到的。 其中,对财富的观点和对农业的重视观点是最有贡献的两点。 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一)柏拉图是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希腊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学家,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经济思想史的大的贡献是关于社会分工的描述及关于理想国的概念。柏拉图的有关经济学的著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1.对于分工的看法。柏拉图从人类的自然性和国家的组织原则,对社会分工问题进行了考查,他认为一个健全的国家应分为三个阶层。第一个阶层是统治阶层,即哲学家阶层。哲学家具有美德、知识丰富,能够以正义治理国家。第二个阶层是保卫国家的战士。他们平时从事体育活动,锻炼体魄;战时担负着保卫国家的责任。这个阶层不应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第三个阶层是自由民、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构成的阶层。柏拉图认为奴隶是三个等级之外的,是最低等的一个阶层。 2.理想国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由三个阶层构成;理想国还应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人口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国的人口数量应该与国土保持相应的比例。按照他的计算,理想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5040人。他也重视人口质量,生育应该在青年男女壮年时期进行,对孩子应该给予特殊抚养和教育。柏拉图认为,农业应该成为理想国的基础。 3.对交换的看法。由于肯定了社会的分工,他肯定了交换的必要性,从而也允许以交换换取财富。 4.对高利贷的看法。他特别反对高利贷,主张禁止放贷取息和抵押放贷。 四、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一)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经济学的著作是《政治论》和《伦理学》 (二)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1.关于社会分工。亚里斯多德认为社会分工是一种自然的分工。以此来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性和当然性。他用分工来证明奴隶和奴隶主是世界上的一种社会分工。他认为生而智慧者统治人,生面愚蠢者则被统治,奴隶体力强壮适合于体力劳动,而自由人端庄清秀适合于统治者的生活。他还认为希腊人比较聪明,外邦人比较落后,因而,希腊人应该是奴隶主,外邦人应是奴隶。 2.“经济”和“货殖”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属于“经济”;一种是“货殖”。所谓“经济”是家务管理的一部分,是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因而它是自然的。所谓的“货殖”是无限制的追求货币增值,他认为追求货币增值是无限的,是违反自然的。 他认为所谓的小商业是零售商业,所谓的大商业,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增值,他赞成小商业,反对大商业。 3.对货币职能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货币和资本是不同的,货币和商品有等一性,商品也有交换价值的功能。 第二节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之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是奴隶制度正式形成时期。从公元前264年,经过长期的战争,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到公元416年,古罗马帝国灭亡。 古罗马的奴隶制在基本特征上和古希腊大致相同。但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比较多,思想理论水平较高,而古罗马是靠武力征服古希腊等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而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古罗马对于法律和政治的贡献比较突出。 一、古罗马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社会形态来说,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虽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也有了商业和高利贷的出现;政治和法律在古罗马有了大的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在法律和政治的思想当中。 二、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农学家的代表有:加图、瓦罗和柯鲁麦拉。他们都发表有自己的著作,而三个著作同时都叫《论农业》,他们都推崇农业。 三、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主要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帝国的初期。 西塞罗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赞扬商业,但蔑视小商业,颂扬大商业,认为奴隶主不宜从事卑贱的小商业而应该从事大商业的经营。西塞罗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罗马大奴隶主经营大商业,来积累自己财富的情况。 四、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1.自然法学说。自然法是一切规则的总和,被认为是出自万物的本性,支配万物的行为。因为古罗马在奴隶社会就创造了针对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和针对罗马统治下的外邦人法,即《万民法》。自然法的创立对经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2.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古罗马奴隶制兴盛时代,商品货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罗马法学家研究商品经济的各种关系,像买卖、借贷、债务、契约等,承认个人地位,确认债务关系,承认个人拥有财产是个人无可争辩的权利。这些观点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对于利率的看法。古罗马法学家把利息与高利贷区别开来,认为借贷取利是许可的,但取利太高就是高利贷,不许可的。 五、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最初在古罗马是异教,因为基督教的教义最初是宣传平等、博爱,对富人表示鄙视,主张信徒之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早期基督教还包含一些消极的思想,如宣传不要以暴抗恶,要求奴隶顺从主人,认为奴隶制是上帝对罪恶的惩罚。随着公元1世纪开始流传于古罗马帝国后,随着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进入基督教,并开始在基督教教派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基督教的教义被统治者篡改,成为麻痹奴隶或劳动人民的宗教。在公元4世纪时,基督成为古罗马的国教。 基督教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是的思想家,也是奴隶主阶级一个主要的代表。他的著作是对《创世纪》的注释。他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所谓公平价格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典型的、不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的价格。

应该还好吧,那些题目都不是太难,认真把书看几遍.对着书后面的大纲仔细的研究研究.一本一考通就够了.十月的自考我全通过了.一月份还要去考<<国际金融>>.

执笔的战士,隐晦的哲人经济思想家的知名度往往远不及科学家或哲学家。他们通常手无寸铁,也鲜有家财万贯,但这一群人却通过改变人类认识经济社会的方式而影响着历史进程。称他们“世俗”(worldly)是因为其研究对象比起其它思想家来说的确“俗不可耐”——他们研究的是人类对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而称他们为“哲人”(philosopher)也同样恰如其分——他们从人类本性、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世界格局、增长过程、技术变化等方方面面探索人类财富的性质和起源,探索现代人类社会的前世和来生。透过富丽堂皇的宫殿、歌舞升平的城池、优雅的诗词歌赋、和精致的琴棋书画,在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人类的生活环境却是“孤独、贫穷、残忍、野蛮和短命的”(solitary, poor, nasty, brutish, and short)。在过去两百年间,世界(部分国家)经济才开始骤然起飞,增长绝地而起,人类社会突然变了模样。而现代经济学,也正是随着这场“经济革命”而应运而生的。亚当斯密:不完美世界,完美的理论亚当斯密,1723年生于苏格兰,是一位一边思考“道德情操”一边探索“财富起源”的大哲学家。斯密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最早的雏形。在其中,有人织布,有人卖肉,有人酿酒,有人磨针,劳动分工苗头初现,乡村集市刚刚兴起,商品市场和现代企业方兴未艾,规模生产和国际贸易更无从谈起。而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斯密找到了一套完美的理论。“并不是因为屠夫、酿酒者、面包师的慈善我们才能有我们的晚餐, 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在斯密看来,市场环境中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人类的私心和私欲与整个社会的福祉和利益浑然一体。而这只看不见的手只是一个方面,对利益的追求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制衡商家的为富不仁。在斯密的”自然自由体系“(system of natural liberty)中,商品的数量、价格和劳动者收入都在一个自我调节的市场环境中达到了平衡。同对待其它天才一样,人们对斯密有多少崇拜,同时就有多少误解。斯密对市场的崇尚同时伴随着他对民生的关注。“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贫穷而又悲惨,这个社会就谈不上繁荣幸福。”他如是写道。在认可商人推动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同时,他对商人这个阶层的私欲和贪婪的评论同样入木三分——“(商人们)随时想着欺和压榨大众”。如同中国古代圣人一般,斯密可以说是胸怀天下,关注民生,重义轻利的,而他把追求社会财富和福祉的这一重任委托给市场,这一观点是颠覆性的,也影响着以后世世代代的思想潮流和社会政策。马尔萨斯:难以压制的欲望说起马尔萨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著名的人口理论。自古以来,人类在物质条件稍显丰盈时,就会将注意力大量放在繁衍后代上,而如果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越食物供应,就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人类必须设法控制人口的增长,否则,贫穷将会是全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这几乎将亚当斯密时代“资本积累 - 生产扩大 - 收入提高 - 社会进步”的乐观判断全盘否定!很长时期,马尔萨斯的警告绝不是危言耸听——18世纪的欧洲农业高产的年份通常预兆着生育激增,中国曾采取计划生育来限制人口增长,甚至今天欠发达国家依然还存在多人口低收入的遗迹。直到上世纪中叶,收入提高才开始和人口增长脱离,如今,富裕国家还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人口增长与收入水平马尔萨斯的思想贡献远不止这些。他还是第一个提出全社会范围供大于求的可能性的人——过度储蓄不但不能自动转换为投资,是否还会直接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这种发问在社会分化、富人高收入高储蓄、但全社会投资和需求不足的今天显得格外超前。然而,除了他对人口陷阱的论述流传后世之外,马尔萨斯在很多其它方面的论述都遭到了身处同一时代、但比他更能言善辩的好朋友大卫李嘉图的否定。呜呼,既生何生亮。李嘉图:自由贸易的背后大卫李嘉图否定马尔萨斯关于供大于求的假设,认为支出必然等于收入,商业机器的运转是滴水不漏的。但一提到他,就不能不先说说让他名垂千古的国际贸易模型。通过“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任何国家在理论上都会从国际贸易中收益。而让李嘉图如此对国际贸易充满热情和幻想的,则是他在英格兰本土观察到的另一个原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不同的人群在发展中的收获却大有不同。假如张三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地,随着农业生产的扩大,更多比较贫瘠的土地也被开垦和用于生产,而在农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较贫瘠土地得到合理回报,张三的土地租金自然上升。也就是说,张三这类地主阶级,在经济发展中不劳而获,他们随着生产的扩大在没有付出劳动就得以坐享其成。而这种现象在李嘉图看来是极不合理的。他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开放国内市场,让国外低价粮食进入英国,从而防止国内粮价上涨,限制土地租金,制止地主阶级坐享发展的成果。试问在买好房子坐等升值和特殊利益大行其道的当今中国还能有几人能发出这样的呐喊?马克思:历史的巨轮马克思对旧社会的悲观和批判远远超越了马尔萨斯和李嘉图。1818年生于德国的马克思,比起他之前的古典主义者们,降临在一个不同的时代。在19世纪,资本主义在带来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开始露出其贪婪、无序、剥削和压迫的獠牙。旧的传统社会一去不返,新的商业社会登上了历史舞台。“手织机给我们带来了封建领主,而蒸汽磨坊则带来了产业资本家。”马克思的世界是新旧时代更替的大历史时期,在他看来,资本主义迟早会自掘坟墓,无序的经济活动只会带来危机、震荡、资源错配和经济萧条;而资本主义也必将会从它的巨型工厂中孕育出更加理性的生产方式和能够代表全新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资本家雇佣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出卖劳力领取薪酬,市场竞争充分,社会成员各得其所。那么在这样的生产环境下,利润还会不会出现呢?会!由于资产阶级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必须出卖劳力维持生计,同时接受低于劳动力价值的报酬,臭名昭彰的“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由此产生,这就是资本家利润的来源。而为了应对商家竞争所带来的工资上涨压力,资本家们不断用机器取代人力,恰恰正是这种生产中人力劳动减少的过程,让资本家赖以生存的剩余价值也随之消散。利润下降,生产减缓,消费疲软,公司停业,当前环境下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把资本主义义无反顾地一步步拽向深渊。“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如是讲到。今天的人类社会依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页,我们将何去何从还无人能知,但马克思不仅审视历史、同时洞察历史的视角让他的预言在今天依然警示着世人。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政治课 2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政治课 4 笔试 3 00015 英语(二) 文化基础课 14 笔试 是 4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文化基础课 5 笔试 5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文化基础课 4 笔试 6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专业课 3 笔试 0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专业课 1 实践 7 0013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专业课 4 笔试 8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专业基础课 6 笔试 9 00143 经济思想史 专业课 5 笔试 10 00139 西方经济学 专业课 6 笔试 11 00140 国际经济学 专业课 6 笔试 12 00142 计量经济学 专业课 6 笔试 13 00141 发展经济学 专业课 6 笔试 14 10045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综合课 0 论文/毕业设计

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重点

概述 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主要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要产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他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商品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有关于经济方面的论点和学说在各个著作中开始出现。 古希腊和古罗马关于商品、货币和市场的思想萌芽的共同点: (一)都是维护奴隶制的自然经济。 (二)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三)对商品、货币都做了初步分析。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 (二)有大量的小生产者,商品和货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三)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已经出现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已经出现,商品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也已经出现,所以这种条件的产生为早期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具体说来,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各个城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差异。以雅典和斯巴达城邦最为出名,在公元前431—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战胜了雅典,这使整个古希腊社会发生了一个急剧的变化,但是社会的特点还是奴隶主占主导地位,而奴隶处于被压役、剥削、统治的地位,所以奴隶主的目的是想办法论证奴隶社会的自然性和重要性,所以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名的代表人物,如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一)色诺芬的经济著作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但最主要的贡献是《经济论》这一著作。因为《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这一词,现在英文中的economy一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色诺芬提出的“经济”一词的意思是“家庭管理”。因为奴隶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奴隶主庄园,所以对于奴隶主来讲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更好的管理奴隶和庄园。 除此之外,色诺芬还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论述国家的税收和财政问题,如对分工、价格、财富问题的分析。 (二)色诺芬关于经济的观点 1.财富观和价值观。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以笛子为例,认为笛子对于会吹笛子的人是财富,但是对于不会吹笛子的人来说就不是财富,只有把它卖掉才是财富。由此可以看出,色诺芬已经知道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 2.对农业的重视。他在《经济论》中反复论证了农业的好处和重要性。他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其他的商业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最适合从事的一个行业。他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 3.对分工的看法。他肯定了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分工可以使产品精美。他认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分工使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这会使工作做得更好。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更加精美。 4.对价格变动的看法。色诺芬生活的时代,商品和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研究中,他对商品和货币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注意到商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他还了解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的。色诺芬意识到商品供求的变化会引起其价格的变化,而价格变动又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铜器生产过多,其价格就会趋于低廉,工人就会因而遭受破产,从事此行业的工人就会从此行业流到其他的部门。农产品价格低廉,许多农民就会弃农而从事其他行业。 5.对货币的看法。色诺芬认为货币具有流通的职能,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还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他说,人们喜欢储藏白银不亚于他们喜欢使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其他思想家没有认识到的。 其中,对财富的观点和对农业的重视观点是最有贡献的两点。 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一)柏拉图是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希腊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学家,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经济思想史的大的贡献是关于社会分工的描述及关于理想国的概念。柏拉图的有关经济学的著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1.对于分工的看法。柏拉图从人类的自然性和国家的组织原则,对社会分工问题进行了考查,他认为一个健全的国家应分为三个阶层。第一个阶层是统治阶层,即哲学家阶层。哲学家具有美德、知识丰富,能够以正义治理国家。第二个阶层是保卫国家的战士。他们平时从事体育活动,锻炼体魄;战时担负着保卫国家的责任。这个阶层不应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第三个阶层是自由民、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构成的阶层。柏拉图认为奴隶是三个等级之外的,是最低等的一个阶层。 2.理想国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由三个阶层构成;理想国还应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人口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国的人口数量应该与国土保持相应的比例。按照他的计算,理想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5040人。他也重视人口质量,生育应该在青年男女壮年时期进行,对孩子应该给予特殊抚养和教育。柏拉图认为,农业应该成为理想国的基础。 3.对交换的看法。由于肯定了社会的分工,他肯定了交换的必要性,从而也允许以交换换取财富。 4.对高利贷的看法。他特别反对高利贷,主张禁止放贷取息和抵押放贷。 四、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一)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经济学的著作是《政治论》和《伦理学》 (二)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1.关于社会分工。亚里斯多德认为社会分工是一种自然的分工。以此来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性和当然性。他用分工来证明奴隶和奴隶主是世界上的一种社会分工。他认为生而智慧者统治人,生面愚蠢者则被统治,奴隶体力强壮适合于体力劳动,而自由人端庄清秀适合于统治者的生活。他还认为希腊人比较聪明,外邦人比较落后,因而,希腊人应该是奴隶主,外邦人应是奴隶。 2.“经济”和“货殖”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属于“经济”;一种是“货殖”。所谓“经济”是家务管理的一部分,是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因而它是自然的。所谓的“货殖”是无限制的追求货币增值,他认为追求货币增值是无限的,是违反自然的。 他认为所谓的小商业是零售商业,所谓的大商业,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增值,他赞成小商业,反对大商业。 3.对货币职能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货币和资本是不同的,货币和商品有等一性,商品也有交换价值的功能。 第二节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之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是奴隶制度正式形成时期。从公元前264年,经过长期的战争,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到公元416年,古罗马帝国灭亡。 古罗马的奴隶制在基本特征上和古希腊大致相同。但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比较多,思想理论水平较高,而古罗马是靠武力征服古希腊等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而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古罗马对于法律和政治的贡献比较突出。 一、古罗马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社会形态来说,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虽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也有了商业和高利贷的出现;政治和法律在古罗马有了大的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在法律和政治的思想当中。 二、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农学家的代表有:加图、瓦罗和柯鲁麦拉。他们都发表有自己的著作,而三个著作同时都叫《论农业》,他们都推崇农业。 三、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主要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帝国的初期。 西塞罗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赞扬商业,但蔑视小商业,颂扬大商业,认为奴隶主不宜从事卑贱的小商业而应该从事大商业的经营。西塞罗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罗马大奴隶主经营大商业,来积累自己财富的情况。 四、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1.自然法学说。自然法是一切规则的总和,被认为是出自万物的本性,支配万物的行为。因为古罗马在奴隶社会就创造了针对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和针对罗马统治下的外邦人法,即《万民法》。自然法的创立对经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2.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古罗马奴隶制兴盛时代,商品货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罗马法学家研究商品经济的各种关系,像买卖、借贷、债务、契约等,承认个人地位,确认债务关系,承认个人拥有财产是个人无可争辩的权利。这些观点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对于利率的看法。古罗马法学家把利息与高利贷区别开来,认为借贷取利是许可的,但取利太高就是高利贷,不许可的。 五、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最初在古罗马是异教,因为基督教的教义最初是宣传平等、博爱,对富人表示鄙视,主张信徒之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早期基督教还包含一些消极的思想,如宣传不要以暴抗恶,要求奴隶顺从主人,认为奴隶制是上帝对罪恶的惩罚。随着公元1世纪开始流传于古罗马帝国后,随着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进入基督教,并开始在基督教教派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基督教的教义被统治者篡改,成为麻痹奴隶或劳动人民的宗教。在公元4世纪时,基督成为古罗马的国教。 基督教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是的思想家,也是奴隶主阶级一个主要的代表。他的著作是对《创世纪》的注释。他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所谓公平价格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典型的、不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的价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 文化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经济思想史。专业课、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选考科目有: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国际金融、世界市场行情、公共政策。 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工学矛盾小、费用低,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学习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时间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自考各专业考试计划的安排,专科(基础科)一般为三至四年,本科一般为四至五年。 一般专科专业的考试课程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总学分不低于125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独立本科段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10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经济学分很多门类,比如财税,金融,会计等。比如金融要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国际金融,银行会计学,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保险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财务管理学,对外经济管理概论,金融市场学。

自考本科经济思想史重点

自考经济学本科科目有19科,分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综合英语(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国际金融、世界市场行情、公共政策。各地区自考科目设置有所不同,具体可在省考试院网站报考简章查看。

概述 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主要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要产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他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商品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有关于经济方面的论点和学说在各个著作中开始出现。 古希腊和古罗马关于商品、货币和市场的思想萌芽的共同点: (一)都是维护奴隶制的自然经济。 (二)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三)对商品、货币都做了初步分析。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 (二)有大量的小生产者,商品和货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三)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已经出现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已经出现,商品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也已经出现,所以这种条件的产生为早期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具体说来,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各个城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差异。以雅典和斯巴达城邦最为出名,在公元前431—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战胜了雅典,这使整个古希腊社会发生了一个急剧的变化,但是社会的特点还是奴隶主占主导地位,而奴隶处于被压役、剥削、统治的地位,所以奴隶主的目的是想办法论证奴隶社会的自然性和重要性,所以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名的代表人物,如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一)色诺芬的经济著作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但最主要的贡献是《经济论》这一著作。因为《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这一词,现在英文中的economy一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色诺芬提出的“经济”一词的意思是“家庭管理”。因为奴隶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奴隶主庄园,所以对于奴隶主来讲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更好的管理奴隶和庄园。 除此之外,色诺芬还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论述国家的税收和财政问题,如对分工、价格、财富问题的分析。 (二)色诺芬关于经济的观点 1.财富观和价值观。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以笛子为例,认为笛子对于会吹笛子的人是财富,但是对于不会吹笛子的人来说就不是财富,只有把它卖掉才是财富。由此可以看出,色诺芬已经知道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 2.对农业的重视。他在《经济论》中反复论证了农业的好处和重要性。他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其他的商业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最适合从事的一个行业。他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 3.对分工的看法。他肯定了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分工可以使产品精美。他认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分工使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这会使工作做得更好。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更加精美。 4.对价格变动的看法。色诺芬生活的时代,商品和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研究中,他对商品和货币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注意到商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他还了解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的。色诺芬意识到商品供求的变化会引起其价格的变化,而价格变动又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铜器生产过多,其价格就会趋于低廉,工人就会因而遭受破产,从事此行业的工人就会从此行业流到其他的部门。农产品价格低廉,许多农民就会弃农而从事其他行业。 5.对货币的看法。色诺芬认为货币具有流通的职能,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还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他说,人们喜欢储藏白银不亚于他们喜欢使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其他思想家没有认识到的。 其中,对财富的观点和对农业的重视观点是最有贡献的两点。 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一)柏拉图是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希腊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学家,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经济思想史的大的贡献是关于社会分工的描述及关于理想国的概念。柏拉图的有关经济学的著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1.对于分工的看法。柏拉图从人类的自然性和国家的组织原则,对社会分工问题进行了考查,他认为一个健全的国家应分为三个阶层。第一个阶层是统治阶层,即哲学家阶层。哲学家具有美德、知识丰富,能够以正义治理国家。第二个阶层是保卫国家的战士。他们平时从事体育活动,锻炼体魄;战时担负着保卫国家的责任。这个阶层不应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第三个阶层是自由民、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构成的阶层。柏拉图认为奴隶是三个等级之外的,是最低等的一个阶层。 2.理想国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由三个阶层构成;理想国还应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人口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国的人口数量应该与国土保持相应的比例。按照他的计算,理想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5040人。他也重视人口质量,生育应该在青年男女壮年时期进行,对孩子应该给予特殊抚养和教育。柏拉图认为,农业应该成为理想国的基础。 3.对交换的看法。由于肯定了社会的分工,他肯定了交换的必要性,从而也允许以交换换取财富。 4.对高利贷的看法。他特别反对高利贷,主张禁止放贷取息和抵押放贷。 四、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一)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经济学的著作是《政治论》和《伦理学》 (二)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1.关于社会分工。亚里斯多德认为社会分工是一种自然的分工。以此来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性和当然性。他用分工来证明奴隶和奴隶主是世界上的一种社会分工。他认为生而智慧者统治人,生面愚蠢者则被统治,奴隶体力强壮适合于体力劳动,而自由人端庄清秀适合于统治者的生活。他还认为希腊人比较聪明,外邦人比较落后,因而,希腊人应该是奴隶主,外邦人应是奴隶。 2.“经济”和“货殖”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属于“经济”;一种是“货殖”。所谓“经济”是家务管理的一部分,是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因而它是自然的。所谓的“货殖”是无限制的追求货币增值,他认为追求货币增值是无限的,是违反自然的。 他认为所谓的小商业是零售商业,所谓的大商业,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增值,他赞成小商业,反对大商业。 3.对货币职能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货币和资本是不同的,货币和商品有等一性,商品也有交换价值的功能。 第二节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之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是奴隶制度正式形成时期。从公元前264年,经过长期的战争,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到公元416年,古罗马帝国灭亡。 古罗马的奴隶制在基本特征上和古希腊大致相同。但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比较多,思想理论水平较高,而古罗马是靠武力征服古希腊等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而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古罗马对于法律和政治的贡献比较突出。 一、古罗马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社会形态来说,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虽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也有了商业和高利贷的出现;政治和法律在古罗马有了大的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在法律和政治的思想当中。 二、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农学家的代表有:加图、瓦罗和柯鲁麦拉。他们都发表有自己的著作,而三个著作同时都叫《论农业》,他们都推崇农业。 三、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主要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帝国的初期。 西塞罗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赞扬商业,但蔑视小商业,颂扬大商业,认为奴隶主不宜从事卑贱的小商业而应该从事大商业的经营。西塞罗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罗马大奴隶主经营大商业,来积累自己财富的情况。 四、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1.自然法学说。自然法是一切规则的总和,被认为是出自万物的本性,支配万物的行为。因为古罗马在奴隶社会就创造了针对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和针对罗马统治下的外邦人法,即《万民法》。自然法的创立对经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2.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古罗马奴隶制兴盛时代,商品货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罗马法学家研究商品经济的各种关系,像买卖、借贷、债务、契约等,承认个人地位,确认债务关系,承认个人拥有财产是个人无可争辩的权利。这些观点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对于利率的看法。古罗马法学家把利息与高利贷区别开来,认为借贷取利是许可的,但取利太高就是高利贷,不许可的。 五、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最初在古罗马是异教,因为基督教的教义最初是宣传平等、博爱,对富人表示鄙视,主张信徒之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早期基督教还包含一些消极的思想,如宣传不要以暴抗恶,要求奴隶顺从主人,认为奴隶制是上帝对罪恶的惩罚。随着公元1世纪开始流传于古罗马帝国后,随着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进入基督教,并开始在基督教教派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基督教的教义被统治者篡改,成为麻痹奴隶或劳动人民的宗教。在公元4世纪时,基督成为古罗马的国教。 基督教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是的思想家,也是奴隶主阶级一个主要的代表。他的著作是对《创世纪》的注释。他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所谓公平价格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典型的、不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的价格。

自考经济思想史重点总结

我给你建议:第一,这些课程都不难的,都是记忆类的知识,我的学生对于这些基础课的考试技巧就是买相应的辅导书是十套试卷,现在比较流行自考通的。而且自考通的资料用下来也确实可以,那么你一定要把辅导上面的题目和试卷上面的题目多看,做好了图掉再做,只要熟悉了考试肯定没有问题。死背书太累,这个方法很管用的!第二,一定要抓平时,不要等到考前一个月才开始拼命复习,那样很累。

你好.按你的情况来看,时间的确很紧,首先建议你少考一科,只学两门,这样子不至于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这三门都是理论课,死记硬背课.你查看一下四月份还都考不考,建议少考一门四月份有开考的课程.第二,所谓的重点很难抓的,因为自考理论课程,每一章都会考到,每一章都有可能出高分题.所以不建议浪费时间去抓重点.你可以去指定书店买一本课程的同步练习册,也可以买一套(十份模拟卷,外加一至两张上次考试的试卷,含答案)北大燕园出编的抓题卷,两者的命中率都在80%左右.第三,每本教材都粗读一遍,然后填练习册或模拟卷,能填多少就填多少(第一次,把你的答案抄在白纸上),最后细读一遍,正式填题.不用先担心,理论课只要多看两遍,认真做题,有空啃多几道论述或者简答题,过关应该还是很轻松的.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你.

概述 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主要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要产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他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商品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有关于经济方面的论点和学说在各个著作中开始出现。 古希腊和古罗马关于商品、货币和市场的思想萌芽的共同点: (一)都是维护奴隶制的自然经济。 (二)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三)对商品、货币都做了初步分析。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 (二)有大量的小生产者,商品和货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三)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已经出现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已经出现,商品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也已经出现,所以这种条件的产生为早期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具体说来,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各个城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差异。以雅典和斯巴达城邦最为出名,在公元前431—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战胜了雅典,这使整个古希腊社会发生了一个急剧的变化,但是社会的特点还是奴隶主占主导地位,而奴隶处于被压役、剥削、统治的地位,所以奴隶主的目的是想办法论证奴隶社会的自然性和重要性,所以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名的代表人物,如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一)色诺芬的经济著作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但最主要的贡献是《经济论》这一著作。因为《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这一词,现在英文中的economy一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色诺芬提出的“经济”一词的意思是“家庭管理”。因为奴隶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奴隶主庄园,所以对于奴隶主来讲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更好的管理奴隶和庄园。 除此之外,色诺芬还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论述国家的税收和财政问题,如对分工、价格、财富问题的分析。 (二)色诺芬关于经济的观点 1.财富观和价值观。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以笛子为例,认为笛子对于会吹笛子的人是财富,但是对于不会吹笛子的人来说就不是财富,只有把它卖掉才是财富。由此可以看出,色诺芬已经知道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 2.对农业的重视。他在《经济论》中反复论证了农业的好处和重要性。他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其他的商业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最适合从事的一个行业。他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 3.对分工的看法。他肯定了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分工可以使产品精美。他认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分工使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这会使工作做得更好。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更加精美。 4.对价格变动的看法。色诺芬生活的时代,商品和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研究中,他对商品和货币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注意到商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他还了解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的。色诺芬意识到商品供求的变化会引起其价格的变化,而价格变动又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铜器生产过多,其价格就会趋于低廉,工人就会因而遭受破产,从事此行业的工人就会从此行业流到其他的部门。农产品价格低廉,许多农民就会弃农而从事其他行业。 5.对货币的看法。色诺芬认为货币具有流通的职能,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还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他说,人们喜欢储藏白银不亚于他们喜欢使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其他思想家没有认识到的。 其中,对财富的观点和对农业的重视观点是最有贡献的两点。 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一)柏拉图是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希腊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学家,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经济思想史的大的贡献是关于社会分工的描述及关于理想国的概念。柏拉图的有关经济学的著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1.对于分工的看法。柏拉图从人类的自然性和国家的组织原则,对社会分工问题进行了考查,他认为一个健全的国家应分为三个阶层。第一个阶层是统治阶层,即哲学家阶层。哲学家具有美德、知识丰富,能够以正义治理国家。第二个阶层是保卫国家的战士。他们平时从事体育活动,锻炼体魄;战时担负着保卫国家的责任。这个阶层不应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第三个阶层是自由民、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构成的阶层。柏拉图认为奴隶是三个等级之外的,是最低等的一个阶层。 2.理想国的内容。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由三个阶层构成;理想国还应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人口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国的人口数量应该与国土保持相应的比例。按照他的计算,理想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5040人。他也重视人口质量,生育应该在青年男女壮年时期进行,对孩子应该给予特殊抚养和教育。柏拉图认为,农业应该成为理想国的基础。 3.对交换的看法。由于肯定了社会的分工,他肯定了交换的必要性,从而也允许以交换换取财富。 4.对高利贷的看法。他特别反对高利贷,主张禁止放贷取息和抵押放贷。 四、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一)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经济学的著作是《政治论》和《伦理学》 (二)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1.关于社会分工。亚里斯多德认为社会分工是一种自然的分工。以此来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性和当然性。他用分工来证明奴隶和奴隶主是世界上的一种社会分工。他认为生而智慧者统治人,生面愚蠢者则被统治,奴隶体力强壮适合于体力劳动,而自由人端庄清秀适合于统治者的生活。他还认为希腊人比较聪明,外邦人比较落后,因而,希腊人应该是奴隶主,外邦人应是奴隶。 2.“经济”和“货殖”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属于“经济”;一种是“货殖”。所谓“经济”是家务管理的一部分,是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因而它是自然的。所谓的“货殖”是无限制的追求货币增值,他认为追求货币增值是无限的,是违反自然的。 他认为所谓的小商业是零售商业,所谓的大商业,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增值,他赞成小商业,反对大商业。 3.对货币职能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货币和资本是不同的,货币和商品有等一性,商品也有交换价值的功能。 第二节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之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是奴隶制度正式形成时期。从公元前264年,经过长期的战争,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到公元416年,古罗马帝国灭亡。 古罗马的奴隶制在基本特征上和古希腊大致相同。但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比较多,思想理论水平较高,而古罗马是靠武力征服古希腊等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而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古罗马对于法律和政治的贡献比较突出。 一、古罗马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社会形态来说,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虽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也有了商业和高利贷的出现;政治和法律在古罗马有了大的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在法律和政治的思想当中。 二、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农学家的代表有:加图、瓦罗和柯鲁麦拉。他们都发表有自己的著作,而三个著作同时都叫《论农业》,他们都推崇农业。 三、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主要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帝国的初期。 西塞罗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赞扬商业,但蔑视小商业,颂扬大商业,认为奴隶主不宜从事卑贱的小商业而应该从事大商业的经营。西塞罗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罗马大奴隶主经营大商业,来积累自己财富的情况。 四、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1.自然法学说。自然法是一切规则的总和,被认为是出自万物的本性,支配万物的行为。因为古罗马在奴隶社会就创造了针对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和针对罗马统治下的外邦人法,即《万民法》。自然法的创立对经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2.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古罗马奴隶制兴盛时代,商品货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罗马法学家研究商品经济的各种关系,像买卖、借贷、债务、契约等,承认个人地位,确认债务关系,承认个人拥有财产是个人无可争辩的权利。这些观点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对于利率的看法。古罗马法学家把利息与高利贷区别开来,认为借贷取利是许可的,但取利太高就是高利贷,不许可的。 五、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最初在古罗马是异教,因为基督教的教义最初是宣传平等、博爱,对富人表示鄙视,主张信徒之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早期基督教还包含一些消极的思想,如宣传不要以暴抗恶,要求奴隶顺从主人,认为奴隶制是上帝对罪恶的惩罚。随着公元1世纪开始流传于古罗马帝国后,随着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进入基督教,并开始在基督教教派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基督教的教义被统治者篡改,成为麻痹奴隶或劳动人民的宗教。在公元4世纪时,基督成为古罗马的国教。 基督教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是的思想家,也是奴隶主阶级一个主要的代表。他的著作是对《创世纪》的注释。他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所谓公平价格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典型的、不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的价格。

找你上届的。还有,如果你是在学校学的话。老师考前会给你画重点的。我同学她们就是。经济学科的大部分东西考的都不难。我同学学经济的。过的挺爽。

经济思想史自考

经济学专业考试必考科目有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以及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经济学、会计统计与核算

经济学专业其主干学科有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扩展资料:

经济学专业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

1、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3、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5、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6、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济学专业

以本人自考经济学的个人经验来看,难度排序如下:1、最难:计量经济学2、其次较难的是:经济思想史3、再次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4、中等难度:西方经济学5、相对简单的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以上仅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可能会有所区别的。

经济学(本科)专业简介专业代码:020115一、考试课程及学分序号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公共基础课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15 英语(二) 14 9910 财经应用写作 7 不考英语(二)的加考该两门课程 9911 创业理论与实务 7 4 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5 选考一门 3601 服务营销学 5 5 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4 选考一门 5963 绩效管理 4 6 专业基础课 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4 含上机1学分(0052) 013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4 7 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8 0143 经济思想史 5 9 专业课 0139 西方经济学 6 10 0140 国际经济学 6 11 0142 计量经济学 6 16 0141 发展经济学 6 17 必做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72 二、说明已通过“数据处理概论”课程者,可以免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三、学习书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3. 英语(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柳金甫、王义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版)。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汪星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版).6.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贺耀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版)。7.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政治经济学原理》(修订本),卫兴华、顾学荣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版)。8.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王志伟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9.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刘凤良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0.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佟家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1.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贺铿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2.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于同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3.服务营销学《服务营销学教程》,李怀斌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4.绩效管理《绩效管理》,顾琴轩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5.财经应用写作《财经应用写作》,傅家柏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6.创业理论与实务《创业理论与实务》迟英庆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7. 线性代数(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刘吉佑、徐诚浩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版)。

经济学本科自考科目(共15门),如下: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罗正楷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政治经济学原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卫兴华 顾学荣 00015 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高 远 00021 高等数学(二)高等数学(二)第一、二分册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姚慕生 唐国兴 00041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王俊生 00042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年版 张小裴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刘文华 00048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安体富 周升业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汪星明 0013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贺耀敏 00139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刘凤良 00140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佟家栋 00141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于同申 00142 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版 贺 铿 00143 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志伟

  • 索引序列
  • 自考经济思想史重点
  • 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重点
  • 自考本科经济思想史重点
  • 自考经济思想史重点总结
  • 经济思想史自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