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统计基础历年考题及答案汇总

自考统计基础历年考题及答案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统计基础历年考题及答案汇总

我给你消息了,我也只有试题,答案很少的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国际金融试卷 (WORD)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全国试卷 (WORD)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005年10月自考答案国际金融 (WORD)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自考全国2008年10月计量经济学试题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试卷 (WORD)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全国试卷 (WORD)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006年10月计量经济学答案 (WORD)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网上没答案的多!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A.生产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 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B)。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 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C)。A.谁使用谁统计 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 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C)。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长期资产 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AB)。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BD)。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CE)。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D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3、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 (√)4、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 (√)5、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在研究某地区学校规模时,该地区学校数为536所,此数据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9、原材料能源消费统计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 (√)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2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8 合计107请答:(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答案: (1)属等距分组的次数分配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60;60—70;…;120—130”;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次数是:“6,12,…,8”;总体单位总数是107。(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55,65,75,85,95,105,115,125;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2、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月 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 42 44 48.4 49.5 48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1) (2) 3、某公司2004年9月26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2人,其中兼职人员5人,11月28日辞退违纪职工2人。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04年平均人数和年末人数。答案: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76(人)2004年平均人数 =[(64×5)/30/3+76]/4=20(人)2004年年末人数 =64+6+12-2=80(人)4、某工业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投资收益1万元,营业外收入2万元;5月份相关费用为:管理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营业费用0.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万元,营业外支出0.8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答案: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38-0.5-3.5=1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5-1.2=13.8(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13.8-2-1.5=24.3(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4.3+1+2-0.8=26.5(万元)5、某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项 目 计量单位 单价(元) 已完成工作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挖槽 平方米 50 500 砌砖 平方米 200 600 浇混凝土 平方米 500 1000 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设备 套 10000 3 工具、器具购置 件 200 50假定间接费为20%,计划利润率为5%(不考虑税率),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5000元、仓库保管费1000元。试计算该项目投资完成额。答案: 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起开始实施的。

A.1983年12月8日

B.1984年1月1日

C.1987年1月19日

D.1996年5月15日

2.《山东省境计管理条例》是由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属于()。

A.统计法律

B.统计规章

C.地方统计法规

D.统计行敢法规

3.我国的统计工作实行()管理体制。

A.集中型

B.分散型

C.集中与分散型

D.统一领导、分教负责

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5.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就是()

A.总速度

B.平均速度

C.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是一致的

B.是毫无区别的

C.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又是一致的

D.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相互之比

C.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

D.各组分布频数与频数总之比

8.下列组距数列组中值的计算中,错误的计算公式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

B.组中值=上限+组距/2

C.组中值=下限+组距/2

D.首组是开口组组中值=首组上限-邻组组距/2

9.把人口现象按照民族划分.各组间的差异属于()。

A.数量差异

B.属性差异

C.数值差异

D.变量值差异

10.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有名数来表现指标数值的是()。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教

C.比较相对教

D.动态相对数

参考答案:1.B2.C3.D4.D5.D

参考答案:6.C7.D8.B9.B10.B

巩固题二:

1.时间序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时点序列

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3.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库存资料如下表所示,其平均库存量为()。

A.10868.1

B.10745.8

C.9056.75

D.12895

4.根据《统计法》规定?对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主要采取()。

A.行政处分

B.通报批评

C.罚款

D.行政处罚

5.《统计法》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统计违法行为是指()的行为。

A.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

B.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C.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

D.泄漏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或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

6.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7.平均发展速度是()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8.增长1%的绝对值是()

A.水平指标

B.速度指标

C.速度与水平相结合的指标

D.以上三种均可

9.时间序列是()

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B.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C.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

D.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

10.下列属于时点序列的`是()。

A.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

B.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

C.某地历年年末城镇总人口数

D.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

参考答案:1-5BDAAD 6-10CCCCC

巩固题三:

(一) 混选题

1.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可将产品分为()。

A.中间产品

B.最终产品

C.最初投入

D.中间投入

2.最终产品是指用于()的产品。

A.最终消费

B.积累

C.出口

D.生产中直接消耗

3.工业企业总产出包括()。

A.工业成品价值

B.工业自制半成品变动价值

C.工业性作业

D.工业成品库存价值

4.投入产出表宾栏包括的项目是()。

A.中间使用

B.最终使用

C.中间投入

D.增加值

5.以下属于中间消耗价值的是生产经营中消耗()

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C.仓储

D.广告、保险

6.生产税包括()。

A.产品税

B.销售税

C.营业税

D.以收入为基础的税金

7.关于国内生产总值,下述概念正确的有()。

A.一定时期内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生产的增加值总和;

B.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

C.一定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D.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全部货物价值总和

8.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

A.各部门总产出的总和

B.总产出-中间消耗

C.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务净出口

(二) 判断题

1.生产就是由投入到产出的过程。

2.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当期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

3.国内总产出是一国当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增加值不仅包括生产单位自身生产活动的成果,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5.生产税净额是生产税与生产补贴的差额。

6.生产补贴是国家针对货物或服务的生产或出口对生产单位所作的补贴。

7.生产税净额代表政府参与生产单位生产所获得的收入。

8.营业盈余等于会计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

9.政府消费即为政府财政支出。

10.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所花费的投资支出。

11.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设计原则是:行的方向表示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投入及其来源,列的方向表示各部门生产活动的产出及其使用。

12.完全消耗系数仅反映产业间的直接联系。

13.列昂惕夫逆矩阵度量了最终使用和总产出之间的联系的强度。

答案

(一) 混选题

1.A、B 2.A、B、C 3.A、B、C 4.A、B5.B、C、D 6.A、B、C 7.A、C 8.B、C、D

(二) 判断题

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错误11.错误12.错误13.正确

巩固题四:

1.抽样误差是指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产生的一种()。

A.计算误差

B.登记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系统误差

2.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误差系数

D.概率度

3.在同样隋况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A.后者小于前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4.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平均数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5.由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数列中,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是()。

A.年末总人口

B.出勤率

C.居民消费水平

D.人口自然增长率

6.假定某一现象每年绝对增长量是稳定的,则年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

A.稳定不变

B.有所上升

C.有所下降

D.有升有降

7.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7年为105%,1998年为103.5%,2000年为104%,又知以1996年为基期的2000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1999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105.2%

B.103%

C.102.4%

D.109.2%

8.数量指标指数反映的内容是()。

A.现象相对水平变动程度

B.现象平均水平变动程度

C.现象工作质量变动程度

D.现象总规模和总水平变动程度

9.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产品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量指数

C.价格指数

D.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数

10.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因素的一项重要作用是()。

A.把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现象的量,过渡到可以相加对比

B.保持指数体系中各指数在数量上的对等关系

C.观察指数化指标的综合变动

D.使平均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

答案:1.C 2.B 3.B 4.C 5.C 6.C 7.B 8.D 9.C 10.A

自考基础会计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学历教育>>自考>>自考模拟题库>>正文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1)出处: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5-12-0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马克思指出: 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表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1)生产职能2)反映监督职能3)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的统一4)主要是管理职能兼生产职能2.传统的会计主要是( )1)记帐算帐报帐2)记帐预测分析3)记帐算帐查帐4)记帐报帐查帐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是( )1)设置帐户的理论依据2)复式记帐的理论依据3)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4)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户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4.对应收帐款可按规定的标准计提坏帐准备金,其根据是( )1)历史成本原则2)权责发生制原则3)配比原则4)谨慎原则5.会计报表编制的根据是( )1)原始凭证2)记帐凭证3)汇总记帐凭证4)帐簿记录6.引起资产内部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而资产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1)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3)收到外单位前欠货款4)收到国家拨入特准储备物资7.对于大堆,笨重的材料物资实存数的确定,一般采用( )1)实地盘点2)抽查检验3)查询核对4)技术推算盘点8.盘存帐户月终如果有余额应在帐户的( )1)借方2)贷方3)借方或贷方4)无余额9.盘存表是一张反映企业资产物资实有数所( )1)外来原始凭证2)自制原始凭证3)记帐凭证4)转帐凭证10.目前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属于( )1)特种日记帐2)普通日记帐3)专栏日记帐4)分录簿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11.复式记帐法的优点是( )1)帐户对应关系清楚,能全面,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2)适用性强3)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4)便于核对帐户记录5)便于试算平衡,检查帐户记录是否正确12.在借贷记帐法下,属于资产类帐户的有( )1)银行存款2)制造费用3)实收资本4)累计折旧5)长期投资13.在借贷记帐法下,期末结帐后,一般有余额的帐户有( )1)资产帐户2)负债帐户3)费用帐户4)收入帐户5)所有者权益帐户14.总分类帐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中的平衡数字有( )1)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相等2)期初贷方余额合计数和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3)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期初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4)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相等5)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和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15.帐簿按其用途可以分为( )1)订本帐簿2)活页帐簿3)序时帐簿4)分类帐簿5)备查帐簿16.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其资金变化的形态有( )1)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2)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3)固定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4)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5)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17.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有( )1)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其内容2)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需要3)既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4)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5)会计科目简明适用,并要分类编号18.下列文件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有( )1)领料单2)购货发票3)银行对帐单4)银行付款通知5)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9.借贷记帐法下帐户贷方登记( )1)资产增加2)负债减少3)费用减少4)所有者权益增加5)收入,利润增加20.可以简化登记总帐工作量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有( )1)记帐凭证核算组织程序2)记帐凭证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3)多栏式日记帐核算组织程序4)汇总记帐凭证核算组织程序5)日记总帐核算组织程序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21.会计凭证22.实地盘点23.会计档案24.产成品25.所有者权益当前位置:首页>>学历教育>>自考>>自考模拟题库>>正文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3)出处: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5-12-05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26.会计核算方法是互相联系,密切配合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就其主要工作程序或工作过程来说,就是三个环节,即填制和审核凭证,__________和__________。27.在多栏式日记帐核算组织程序下,现金和银行存款总帐的借方余额是根据__________借方合计栏的__________登记的。28.分类帐户是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分类登记的帐簿。29.把序时日记帐与总分类帐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__________,故通常称它为__________。30.在借贷记帐法下,帐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__________。但帐户的哪一方增加,哪一方减少,则要根据帐户反映的__________决定。3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内容。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的部门是__________。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33.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__________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___________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34.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社会总资金运动,是在宏观经济领域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的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个别资金运动,是在各个__________单位进行的。35.在借贷记帐法下,有关帐户之间形成的__________的相互关系称为帐户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帐户称为__________。36.总帐和明细帐是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的两类帐户。37.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会计凭证,帐簿,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方式。38.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39.跨期摊提帐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由各个__________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__________于各个会计期间的帐户。40.记帐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有无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三种。出纳人员办理经济事项的依据是上述凭证中的__________。五、填图题(每小题2.5分,共5分)41.对下列左,右两方诸项目,用划线正确连接回答。1)政府投资 A.盈余公积2)接受捐赠 B.资本公积3)股本溢价 C.投入资本4)外商投资5)财产重估增值6)盈余公积金42.将下列帐簿同时属于按用途和外表形式分类的类别用划线连接回答。1)现金日记帐 A.序时帐2)日记总帐 B.分类帐3)租入固定资产登记帐 C.联合帐簿4)材料明细帐 D.备查帐E.订本帐F.活页帐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43.简述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44.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它们之间关系如何?七、业务计算题(共35分)(一)业务题根据下列(45)-(63)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每一对应分录1分,共20分)45.国家投资新机器一台,原价32000元。46.归还流动资金借款20000元。47.采购材料一批,价款19000元,运费800元,装卸费2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23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48.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实际采购成本转帐。49.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分配材料费用,其中:产品耗用24120元,车间一般耗用4000元,厂部一般耗用2000元。50.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8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000元。51.从存款中提取现金10000元,当即支付工资。52.按前述工资总额的14%分别提取职工福利费。53.以银行存款390元购买办公用品,当即交厂部职能科室使用。54.预提车间租入固定资产租金890元。55.摊销前已预付,但应由本月负担的厂部固定资产修理费500元。56.月终提取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2000元,厂部固定资产折旧费1000元。57.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8030元转入生产成本帐户。58.将本月发生的管理费用5030元,计入本期损益。59.部分产品完工入库,实际生产成本30000元。60.销售产品一批价款5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元,款项前已预收。61.计算并结转应纳所得税11000元。62.某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该设备购价50000元,发生安装等费5000元。63.结算应纳城市维护建设费1200元。(二)计算题64.根据所编会计分录,编制试算平衡表(10分)试算平衡表-------------------------------------------------------------------总帐科目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65.企业上月初存货余额为950万元,上月末存货余额为1050万元,营业成本为750万元,据以计算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2.5分)66.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本期流动资产合计286920元,存货63000元,流动负债合计为248800元,据以计算速动比率。(2.5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②2.①3.④4.④5.④6.③7.④8.①9.②10.①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11.①②③④⑤12.①④⑤13.①②⑤14.③④⑤15.③④⑤16.①②③④17.①②③④⑤18.②④19.③④⑤20.②③④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21.是指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帐簿依据的书面证明。22.是指在财产物资堆放现场进行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实存数的一种方法。23.会计档案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24.产成品是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定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25.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26.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34.社会会计企业,行政事业27.多栏式日记帐本月发生额35.应借,应贷对应帐户28.总分类帐户明细分类帐户36.内在联系区别29.联合帐簿日记总帐37.会计报表帐务处理程序30.贷方经济内容38.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31.反映监督39.会计期间摊配32.国务院财政部门财政部门40.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33.手工业和农业公有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五、填图题(每小题2.5分,共5分)41.①④—————————C②③⑤————————B⑥——————————A42.①——————————A,E②——————————C,F③——————————D,F④——————————B,F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43.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企业编制会计报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内容完整——(1.5分)二数字真实——(1.5分)三计算正确——(1分)四编报及时——(1分)44.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2分)会计核算的这些专门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帐法,编制记帐凭证,并据以登记帐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对于帐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在保证帐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3分)七、业务计算题(共35分)一业务题(每一对应分录1分,共20分)45.借:固定资产32000贷:实收资本3200046.借:短期借款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47.借:材料采购2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3230贷:银行存款2323048.借:材料20000贷:材料采购2000049.借:生产成本24120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2000贷:材料3012050.借:生产成本8000制造费用1000管理费用1000贷:应付工资1000051.①借:现金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②借:应付工资10000贷:现金1000052.借:生产成本1120制造费用140管理费用140贷:应付福利费140053.借:管理费用390贷:银行存款39054.借:制造费用890贷:预提费用89055.借:管理费用500贷:待摊费用50056.借:制造费用2000管理费用1000贷:累计折旧300057.借:生产成本8030贷:制造费用803058.借:本年利润5030贷:管理费用503059.借:产成品30000贷:生产成本3000060.借:预收帐款58500贷:产品销售收入5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850061.借:利润分配11000贷:应交税金1100062.借:固定资产55000贷:在建工程5500063.借:产品销售税金1200贷:应交税金1200二计算题64.编制试算平衡表(10分)试算平衡表————————————————————————————————总帐科目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现金 10000 10000————————————————————————————————银行存款 53620————————————————————————————————材料采购 20000 20000————————————————————————————————材料 20000 30120————————————————————————————————待摊费用 500————————————————————————————————制造费用 8030 8030————————————————————————————————管理费用 5030 5030————————————————————————————————生产成本 41270 30000————————————————————————————————产成品 30000————————————————————————————————在建工程 55000————————————————————————————————固定资产 87000————————————————————————————————累计折旧 3000————————————————————————————————产品销售税金 1200————————————————————————————————利润分配 11000————————————————————————————————短期借款 20000————————————————————————————————预收帐款 58500————————————————————————————————应付工资 10000 10000————————————————————————————————应交税金 3230 20700————————————————————————————————应付福利费 1400————————————————————————————————预提费用 890————————————————————————————————产品销售收入 50000————————————————————————————————实收资本 32000————————————————————————————————本年利润 5030————————————————————————————————合计 330290 330290————————————————————————————————(本题10分,每错1至3个数字扣1分)65.计算存货周转率(2.5分)

会计|会计考试b-卷|会计考试A卷|《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会计 会计考试b-卷.doc 会计考试A卷.pdf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2009-2010会计考试A卷.pdf

其实考试时有些是原题的 历年考试的原题不怎么多基础会计学 关键要把两个表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每次都会考其中的一个表

1.某企业在2003年10月8日销售商品1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 000元,增值税额为1 700元。企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如买方在2003年10月24日付清货款,该企业实际收款金额应为()元。A.11 466 B.11 500 C.11 583 D.11 600 [答案]D 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3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 200元,增值税额为3 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元。(2004年)A.20 200 B.21 400 C.23 804 D.25 004 [答案]D

自考设计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答案啊。84558346

【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 "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 "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 "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 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 19世纪初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 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 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 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 1882)。2、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3、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1888)。这些团体的设计宗旨和风格与莫里斯很接近,都反对设计上的权贵主义,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反对机械工业化,吸收东方风格,力图复兴中世纪手工业传统和优雅、统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 主要人物为查尔斯•沃赛和巴里•斯各特。沃赛受莫里斯影响又有所不同,其设计没有无道理的崇古之风,而是比较简单朴实,易于批量化生产。更接近工艺美术运动服务大众的精神实质。他继承了莫里斯的风格,达到很完美的高度。其作品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全盛时期的代表。代表作有果园住宅。斯各特喜欢采用动物和植物的纹样作为装饰动机,并以凸出的线条勾勒,颇为经典。曾为李柏特公司设计家具。他的家具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为赫斯大公设计的宫廷室内家具。※拉斯金的思想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威廉•莫里斯 他是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屋”,与人合作《呼啸平原的故事》等。※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末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影响美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主要代表有弗兰克•赖特、斯提格利、格林兄弟等,他们的设计宗旨和基本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相似,但比较少强调中世纪或者哥特风格特征,更加讲究设计装饰上的典雅,特别是明显的东方风格影响是美国与英国的最大不同。英国的东方影响主要存在于平面设计与图案上,美国则存在于结构上。格林兄弟的设计带有明显日本与中国明清家具的特点,斯提格利和格林兄弟的设计相似,但主张功能与装饰的结合,更为精致。赖特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带有明显的中日传统的影响,更重视纵横线条造成的装饰效果,而不拘泥于东方设计细节的发展。※工艺美术运动对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影响 斯堪的纳维亚五个国家,拥有悠久的手工艺传统,特别是木家具和室内设计具有杰出的水平。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明确反对交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反对繁琐装饰,都与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传统观念非常接近,何况这个地区有很丰富的歌德传统,因此,在英国的影响下,这几个国家中的瑞典,芬兰,丹麦和挪威都出现了类似的设计活动。※工艺美术运动的陶瓷设计 英国的陶瓷设计受东方陶瓷影响明显,特别是釉色和图案的运用和器形上。代表人物是马克•马歇尔、摩根、科尔曼。英国的陶瓷基本都是小量生产,艺术成分很重,还没成为大批量生产日用陶瓷的基础。而真正开始陶瓷日用化探索的则是斯堪的纳维亚。这种设计尝试开始于19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 莫里斯是奠定这场运动平面设计基础的人物。在其影响下平面设计在欧美发展起来。较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风格平面设计代表是有马克穆多的世纪行会出版的《玩具马》(不久转为莫里斯的出版公司出版)。莫里斯的设计充满了企图复兴古典、哥特式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拉菲尔前派一脉相承。为了扭转莫里斯的复古之风,戴依、杰西•金、格里那维合作,创造出一种儿童读物的设计风格,字体、插图都轻松可爱,充满天真浪漫色彩。设计目的是使平面设计为广大读者服务,改变书籍为少数人掌握的局面。这种风格改变了莫里斯凝重的考古味道,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重大发展和进步,影响了下一代平面设计家(比亚兹莱),对新艺术运动的产生起到了催生作用。※工艺美术运动的缺陷 “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成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图所示,卷扬机传动简图序号3中支承低速级大齿轮的轴称为( ) A.零件 B.机构 C.机器 D.构件 2.图示为一机构模型,其对应的机构运动简图为(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3.在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取曲柄为机架时,则可获得( ) A.曲柄转动导杆机构 B.曲柄摆动导杆机构 C.摆动导杆滑块机构 D.移动导杆机构 4.在设计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出现运动失真现象,则应( ) A.减小凸轮基圆半径 B.增大凸轮基圆半径 C.减小平底宽度 D.增加平底宽度 5.能满足超越要求的机构是( ) A.外啮合棘轮机构 B.内啮合棘轮机构 C.外啮合槽轮机构 D.内啮合槽轮机构 6.在被联接件之一的厚度较大,且需要经常装拆的场合,易采用( ) A.普通螺栓联接 B.双头螺栓联接 C.螺钉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 7.标准普通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决于( ) A.键、轮毂和轴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 B.轴、轮毂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 C.键、轴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 D.键、轮毂中较弱者的挤压强度 8.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 A.疲劳断裂和打滑 B.磨损和打滑 C.胶合和打滑 D.磨损和疲劳断裂 9.在载荷较大的带传动中,若希望价格便宜些,则应优先选用( ) A.圆带 B.多楔带 C.V带 D.平带 10.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 ) A.总是小于基圆 B.总是等于基圆 C.总是大于基圆 D.有时小于基圆,有时大于基圆 11.一对受稳定载荷作用并单向运转的齿轮传动,工作时在轮齿根部所受的弯曲应力变化特征可简化为( ) A.对称循环变应力 B.脉动循环变应力 C.不变化的静应力 D.无规律变应力 12.为了实现两根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以采用( ) A.蜗杆传动 B.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C.直齿锥齿轮传动 D.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13.开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轮齿折断和齿面胶合 B.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 C.齿面点蚀和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和齿面点蚀 14.联轴器和离合器均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补偿两轴的综合位移 B.联接两轴,使其旋转并传递转矩 C.防止机器过载 D.缓和冲击和振动 15.转轴在扭转切应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失效形式是( ) A.疲劳弯断或过量的扭转变形 B.疲劳弯断或过量的弯曲变形 C.疲劳扭断或过量的弯曲变形 D.疲劳扭断或过量的扭转变形 16.在不完全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中,限制pv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轴承( ) A.过度磨损 B.塑性变形 C.疲劳破坏 D.温升过高 17.载荷不大,多支点支承的轴系,宜选用( ) A.深沟球轴承 B.调心球轴承 C.角接触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18.在下列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中,极限转速的是( ) A.圆柱滚子 B.球 C.圆锥滚子 D.球面滚子 19.机械运转的不均匀系数是衡量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大小的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 ) A. B. C. D. 20.安装飞轮不能达到调节机械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目的的原因是( ) A.飞轮的作用只是“吸收”能量 B.飞轮的作用只是“释放”能量 C.它既不能创造出能量,也不能消耗能量 D.飞轮的作用只是“吸收”和“释放”能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 . 22.在平面四杆机构中,从动件的行程速比系数的表达式为 . 23.楔键的工作面是 . 24.带传动中,带轮直径越大,带的弯曲应力就越 . 25.带传动中,在带即将打滑时,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之间的关系为 . 26.在进行蜗杆传动强度计算时,应以 的计算载荷作为计算依据。 27.因为弹性联轴器具有弹性元件,所以能缓和冲击和振动,并能补偿 间的位移偏差。 28.一般的转轴,在计算当量弯矩Mv= 时, 应根据 的变化特征而取不同的值。 29.回转件动平衡的条件是分布在回转件不同平面内的各个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系的 为零。 30.计算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时,应按电动机的 转速和工作机的转速计算。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某气缸用普通螺栓联接,已知单个螺栓所受预紧力为 ,工作载荷为F,剩余预紧力为 .试画出单个螺栓联接的受力变形图,同时示意标出各力的相关尺寸,并写出螺栓所受的总轴向载荷F0的表达式。 32.已知在某二级直齿锥齿轮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1轮为驱动轮,3轮的螺旋线方向如图所示。为了使II轴轴承上所受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定1轮的转动方向。并将各轮轴向力Fa1、Fa2、Fa3、Fa4的方向、4轮的螺旋线方向和1轮的转动方向标在图中。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34.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150mm,齿数z1=20,z2=80,齿顶高系数 =1,压力角 .试求这对齿轮的模数m,传动比i12,节圆直径 、 及啮合角 . 35.在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60,z2=15, =30,z3=105,z4=35,z5=32.试求传动比i15,并说明轮1和轮5的转向是否相同。 36. 某锥齿轮减速器主动轴选用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30206轴承支承,已知轴上的轴向外载荷FA=292N,方向如图所示,转速n=640r/min,两轴承 的径向载荷分别为FrI=1168N,FrII=3552N,内部轴向力为FSI=365N,FSII=1110N,基本额定动载荷C=43200N,载 荷系数fp=1.5,判别系数e=0.37(当Fa/Fr≤e时,X=1,Y=0;当Fa/Fr>e时,X=0.4,Y=1.6)。 试计算轴承寿命。 五、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7.设计一偏置式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S=S( )如图(a)所示,凸轮的基圆、回转方向及从动件的初始位置如图(b)所示,在图中的基圆圆周上已给出了12个等分点。 [说明]: ①图中的比例尺 ; ②作图过程不必作文字说明,但必须保留作图线。 38.如图所示为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其他错误(不少于7外)。(注:不考虑轴承的润滑方式以及图中的倒角和圆角) 示例: ①—缺少调整垫片

考中+考前,过了付,支持淘宝

自考设计基础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考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试题课程代码:0227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衡量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 )A. bit B. byteC. KB D. word2.Windows操作系统是( )A. 单用户、单任务 B. 单用户、多任务C. 多用户、单任务 D. 多用户、多任务3.组成微机主存储器的是( )A. CD—ROM和RAM B. 硬盘和RAMC. 硬盘和CD—ROM D. ROM和RAM4.下列数据中最大数是( )A. (1010010)2 B. (123.4)8C. (84.5)10 D. (55)165.在Turbo C 2.0中,运行一个程序后,要查看运行结果可按键( )A. Alt+F1 B. Alt+F5C. Alt+F9 D. Alt+F106.下列是合法C语言常量的是( )A. e B. 7E4.0C. E4 D. -9.13E-307.设有int a=3,b=-4,c=5;表达式(a > B. ˆ & > > |C. ~ > > ˆ | D. ~ > > | ˆ17.设有说明:int u=1,v=3,w=5;表达式:v &~~u|w的值是( )A. 3 B. 5C. 6 D. 818.设有下列程序:( )#include″stdio.h″main( ){unsigned x=8,y=2;printf(″%d\n″,y|~(x&y));}该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 -1 B. 0xffC.127 D. 6553519.若有定义∶# define P(x) x x x+1和说明语句:int a=2;则表达式P(2)的值是( )A. 6 B. 8C. 9 D. 1020.在语句fgets(str,n,p);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tr是字符指针 B. 一次可以读n个字符C. str是字符数组名 D. 一次可以读n-1个字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关于计算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PU是计算机系统的部件 B. I/O设备不是计算机系统的部件C. 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计算工具的本质特点是能存储数据D. “裸机”是指不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E. 计算机指令是控制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命令22.设有int a=3,b=-5;下列表达式的值等于1的有( )A. a&&b<0 B. fabs(b)-a-1>0C. a>b&&b<0 D. (a,2,-5)==(b,2,a)E. a+b<023.下列关于break、goto、continue语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reak语句能够用于循环语句中 B. break语句不能用于switch语句中C. goto语句可以用于直接从多层循环中退出D. continue语句可用于跳出循环体E. continue语句不能用于switch语句中24.若有定义:int y[4][4],( p)[4];及赋值p=y;则下列语句中可以输出数组元数y[2][0]的值的语句是( )A. printf (″%d\n″,&y[2][0]); B. printf (″%d\n″, y[2][0]);C. printf (″%d\n″,p[2][0]); D. printf (″%d\n″, y[2]);E. printf (″%d\n″, ( (y+2));25.设有关于结构体类型的定义:struct worker{int id;char name;float salary;} wl={102035,″Lihua″,2560.50}, p;下列选项中语句语法正确的有( )A. p=wl; B. p=&wl;C. p->id=wl->id D. p->id=wl.id;E. p.salary=wl.salary;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有无default对switch语句有什么不同的影响?27.写出do-while语句的一般形式及其执行过程。28.定义 char a[ ]=″I am a student.″, str=a;等价于char a[ ]= ″I am a student.″, str;str=a;吗?为什么?29.设有说明:struct vegetable{char part;char color;} clove;char part _ of _ vegetable [3]={″AA″,″BB″,″CC″};char seven _ color={″11″,″22″,″33″,″44″,″55″,″66″,″77″};请分别写出将clove的成员part指向″BB″,成员color指向″55″的C语句。四、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0.阅读分析下面程序后,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main ( ){int a=978,x,y,z,i,j,w;x=a/100;y=(a-100 x)/10;z=a-10 y-100 x;i=y>z? z:y;j=y<=z? z:y;w=100 x+10 i+j;printf(″%d,%d,%d,%d\n″,x,y,z,w);}31.阅读分析下面程序后,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main( ){int n,m;for(n=1;n<=5;n++){for(m=1;m<=4;m++)printf(″%4d″,m n);printf(″\n″);}}32.阅读分析下面程序后,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include″stdio.h″main ( ){int arr[10],i,k=0;for(i=0;i<10;i++)arr[i]=i;for(i=1;i<=4;i++){k+=arr[i]+i;printf(″%5d″,k);}}33.阅读分析下面程序后,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include″stdio.h″int fun(int x){int p;if(x==0||x==1)return(3);p=x-fun(x-2);printf(″%5d″,p);return (p);}main( ){fun(9);}34.阅读下面程序,分析cat函数的功能并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include″stdio.h″void cat(char s,char t){while( s) s++;while(( s++= t++)!=′\0′);}main( ){char sl[80]=″computer″,s2[80]=″Pentium_″;cat(s2,s1);printf(″% s\n″,s2);}35.阅读分析下面部分程序:struct cjd{char name[9];float score[2][2];} x;float t[2][2]={70.5,65.0,83.0,92.5};int j,k;请用for循环将t数组中的元素依次赋给结构变量x中score数组的对应元素。五、程序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请编程从键盘上输入十个整数,计算其中大于零的奇数的平均值,并输出这些大于零的奇数以及它们的平均值。37.有若干个学生(不超过50人)的某一门课的成绩放在文件c:\cj.dat中,要求编程统计出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0~59分的人数各有多少人。

自考艺术设计基础真题可以登录查找。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点击底部咨询官网。 自考学习 1全面提升学习兴趣,比机械记忆强太多 学习兴趣是最关键的,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对于刚接触的学习材料抱有新鲜感,利用好这心态,进行最全面的学习备考材料,圈要点、查资料、做笔记。全面学习的趣味性非常高,考生也能基本掌握考试内容。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2深入学习,发掘重点 当我们对所学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就要开始深入学习,对照考纲挖掘所学内容里的重点,最后将书里的重点内容,反复记忆、消化。 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牢记于心,及格率大大增加。 3熟能生巧,量化试题 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 在复习的时候,也不仅仅看书、做笔记这么简单,要知道我们是自考生!在读书复习的时候,大量做考卷做试题,才能让我们自己发现不足之处重点突破。 4知识有共性,举一反三 在我们不断进行学习、做习题的时候,还要学会总结,易错的地方马上纠正,并发现这些所学知识的共性,学会举一反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这么厉害,我没考

答案啊。84558346

统计学基础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A.生产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 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B)。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 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C)。A.谁使用谁统计 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 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C)。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长期资产 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AB)。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BD)。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CE)。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D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3、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 (√)4、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 (√)5、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在研究某地区学校规模时,该地区学校数为536所,此数据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9、原材料能源消费统计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 (√)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2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8 合计107请答:(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答案: (1)属等距分组的次数分配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60;60—70;…;120—130”;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次数是:“6,12,…,8”;总体单位总数是107。(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55,65,75,85,95,105,115,125;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2、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月 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 42 44 48.4 49.5 48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1) (2) 3、某公司2004年9月26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2人,其中兼职人员5人,11月28日辞退违纪职工2人。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04年平均人数和年末人数。答案: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76(人)2004年平均人数 =[(64×5)/30/3+76]/4=20(人)2004年年末人数 =64+6+12-2=80(人)4、某工业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投资收益1万元,营业外收入2万元;5月份相关费用为:管理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营业费用0.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万元,营业外支出0.8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答案: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38-0.5-3.5=1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5-1.2=13.8(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13.8-2-1.5=24.3(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4.3+1+2-0.8=26.5(万元)5、某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项 目 计量单位 单价(元) 已完成工作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挖槽 平方米 50 500 砌砖 平方米 200 600 浇混凝土 平方米 500 1000 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设备 套 10000 3 工具、器具购置 件 200 50假定间接费为20%,计划利润率为5%(不考虑税率),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5000元、仓库保管费1000元。试计算该项目投资完成额。答案: 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 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 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 4.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A.真实、及时 B.准确、及时 C.准确、完整、及时 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 A.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B.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C.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 D.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9.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B.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由国务院备案 C.报国务院备案 D.报国务院审批 10.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A.但在统计调查实施前,可以变更 B.但在统计调查中,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 C.非经批准,不得变更 D.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变更 11.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应当审查调查项目的()。 A.必要性、科学性 B.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C.可行性、科学性 D.合法性、科学性、必要性 1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 A.审核、签署等管理制度 B.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C.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D.公布、保管等管理制度 13.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负责其所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A.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B.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C.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D.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 14.国家统计数据以下列哪个机构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15.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应当予以保密?() A.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D.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 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下列哪个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A.本部门 B.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上级部门 D.本级人民政府 17.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A.可以设立统计机构 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统计机构 C.应当设立统计机构 D.应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18.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 B.为领导决策服务 C.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D.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19.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对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统计人员在收集、审核、录入时,要保证二者之间的()。 A.真实性 B.准确性 C.一致性 D.完整性 20.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A.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地市级统计机构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国家统计局 21.统计调查对象中,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是()。 A.法定代表人 B.统计负责人 C.会计人员 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2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统计调查对象因下列何种情况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即可被认定犯有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无意 B.不知情 C.故意或者过失 D.由于不可抗力 23.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A.没收违法所得 B.责令停产停业 C.警告和罚款 D.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24.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的个人 25.下列可作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适用对象的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所有统计违法者 C.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26.统计监督检查的实施必须()。 A.遵循法定的时间和范围 B.局限于法定的对象 C.遵守一定的规律 D.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 27.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下列何种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B.罚款 C.较大数额罚款D.通报批评 28.在统计执法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 A.强制执行B.起诉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与相对人协商解决 29.统计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是()。 A.统计部门B.人民法院 C.法制部门D.监察部门 30.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统计违法行为实施罚款处罚的额度是()。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 1.政府统计的强制性体现为()。 A.对参与各方都具有约束力 B.调查对象的权利 C.调查者的法定职责 D.调查对象必须履行的义务 E.调查对象无偿提供调查资料 2.我国现行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地方性统计法规 D.统计行政规章 E.统计工作文件 3.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在统计法中体现为()。 A.调查对象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调查 B.尽可能减轻调查对象的负担 C.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D.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属于国家秘密 E.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非法定统计义务 4.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有()。 A.国家机关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C.涉外调查机构 D.个体工商户 E.个人 5.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有()。 A.义务性 B.自愿性 C.强制性 D.公益性 E.营利性 6.统计调查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A.调查主体 B.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 C.调查对象 D.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 E.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 7.统计调查证件的种类有()。 A.统计调查证 B.临时统计调查证 C.工作证 D.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 E.统计从业资格证 8.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 A.统计机构 B.统计人员 C.原始记录 D.统计台账 E.统计档案 9.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的密级分为()。 A.一般秘密级 B.保密级 C.秘密级 D.机密级 E.级 10.下列属于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公布统计资料的方式有()。 A.统计公报 B.统计年鉴 C.资信报告 D.分析文章 E.新闻发布会 11.下列属于我国政府统计机构的有()。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国家统计局设立的派出调查机构 E.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内设统计机构 12.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有()。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告 D.统计监督 E.统计发布 13.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A.不得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B.不得拒报、迟报统计资料 C.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D.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E.不得有其他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 14.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程序有()。 A.申请B.受理 C.审查D.决定 E.注册 15.在统计数据核查或者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对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它相关证明和材料,检查对象或者核查对象不得有下列哪些统计违法行为?() A.自行使用 B.转移、隐匿 C.篡改 D.毁弃 E.拒绝提供 16.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按照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规定执行,具体处分种类包括()。 A.警告 B.罚款 C.记过、记大过 D.降级、撤职 E.开除 17.统计法律责任分为()。 A.行政法律责任 B.赔偿责任 C.民事责任 D.经济责任 E.刑事法律责任 18.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有权对统计法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并有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的机关有()。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 B.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E.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19.下列属于统计行政复议决定的有()。 A.不予受理决定 B.维持决定 C.履行决定 D.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 E.和解协议 20.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有明确的行为人 B.违法情节较重 C.应追究法律责任 D.属于管辖范围内 E.违法情节较轻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 .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必须从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标准方面予以规范和保障。()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 .政府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都应由社会公众共同享有。() .定期发布统计资料是指公布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公布载体应当是公开、大众、官方和方便查找的。()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属于国务院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在规定期限之后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不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过失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不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对统计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 .统计行政复议以引起行政争议的抽象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时,可以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其中每组1分,4道题,共16分) 1.某县县委书记为达到争优创先指标,暗示县统计局长将该县的人均收入由1300元改为2300元。统计局长遂指示本单位业务骨干进行修改,遭到该统计人员的拒绝。于是,统计局长亲自修改了统计数据,并将该统计人员下放到乡镇统计站做报纸收发的工作。有关部门依法对此案进行了查处。请回答: (1)该县县委书记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统计资料 D.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 (2)该县统计局长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B.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它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D.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3)有权对该县涉案县委书记作出处分决定的机构是()。 A.所在县的上一级地市统计局 B.该县委书记的任免机关 C.该县人民政府 D.监察机关 (4)相关部门对该县涉案统计局长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何种处分?() A.记过 B.留职察看 C.罚款 D.撤职 2.某省辖市一事业单位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统计报表催报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市统计局认为该单位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单位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请回答: (1)该单位在此案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单位作出何种处罚?() A.停业整顿 B.警告 C.责令停业 D.20万元以下罚款 (3)该单位可以向哪些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省统计局 B.市统计局 C.省政府 D.市政府 (4)此案经行政复议后,该单位仍不服,应该向哪些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A.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市人民法院 3.县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请回答: (1)该企业违反了何种法律规范?() A.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B.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 C.统计调查制度规定 D.统计调查证管理规定 (2)该企业的统计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下列何种条件?() A.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B.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C.具备统计学类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 D.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该企业若改正自己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做?() A.让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接任统计工作 B.让原人员改为兼职从事统计工作 C.立即选派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D.让该统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4)该企业这位统计人员欲申请统计从业资格,首先必须要通过什么科目的考试?() A.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B.统计法基础知识 C.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 D.统计学原理 4.某单位收到一份本县统计局制发的没有批准文号的统计报表。请回答: (1)该县统计局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B.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 C.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统计资料 D.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2)依照统计法,这个单位应当如何应对?() A.按照要求填写报送该统计报表 B.有选择地填报该统计报表的部分内容 C.拒绝填报该统计报表 D.有权向有关单位检举县统计局的违法行为 (3)该县统计局制发统计报表应当依法由谁批准?() A.县统计局自身 B.县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4)有关部门对县统计局及其有关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如何处理?() A.给予县统计局罚款的行政处罚 B.给予县统计局中的主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处分 C.责令县统计局公开检查 D.给予县统计局通报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C7.C13.B19.C25.A 2.A8.D14.B20.C26.D 3.B9.D15.C21.D27.C 4.D10.C16.A22.C28.C 5.D11.B17.D23.C29.B 6.B12.C18.C24.C30.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 31.ACDE36.BCDE41.ABCD46.ACDE 32.ABCD37.ABCD42.ACD47.AE 33.BCE38.CD43.CDE48.ABC 34.ABDE39.CDE44.ABCD49.BCDE 35.BE40.ABE45.BCDE50.ABC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4分) 51.×53.×55.√57.√59.×61.√63× 52.√54.√56.√58.√60.×62.√64√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分,共16分) 65.B69.C73.B77.A 66.ABD70.BD74.AB78.CD 67.BD71.AD75.CD79.C 68.AD72.B76.B80.BD

全国2013年4月自考真题: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企业的运行都应当有生产经营条件,一般来说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称之为 A.经济流量 B.经济存量 C.经济产出 D.经济效益 2.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可分为 A.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B.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C.内资企业 合资企业 外资企业 D.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3.产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表现为性能各异的商品和劳务,其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A.品种、用途、数量 B.数量、花色、型号 C.质量、数量、规格 D.品种、数量、质量 4.企业内部的统计资料来源于 A.车间和职能科室 B.统计科和计划科 C.信息科和生产科 D.综合统计部门 5.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与经常性调查 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与报告法 6.工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分母是 A.报告期期末工人人数 B.报告期期初工人人数 C.报告期平均工人数 D.报告期直接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 7.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主要标志是 A.通用化、标准化、普通化 B.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C.现代化、标准化、系列化 D.现代化、标准化、普通化 8.企业产品实物量表示方法有 A.原始实物量和自然实物量 B.标准实物量和度量衡单位实物量 C.复合单位实物量和自然单位实物量 D.原始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 9.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 A.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B.不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C.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管理生产工作量的变化 D.不能用来反映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10.工业性作业价值不包括 A.加工件本身的价值 B.对外承做的各种机器设备价值 C.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作业价值 D.金属制品的修理作业价值 11.若某企业产品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企业总产值为 2500万元,则其质量损失率为 A.0.08% B.0.32% C.0.4% D.0.72% 12.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是 A.等级品率 B.合格率 C.优等品率 D.产品质量分 13.在劳动时间平衡表中,作为可能工作时间劳动资源的基础是 A.日历工时总数 B.制度工时总数 C.出勤工时总数 D.实际工时总数 14.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A.经常储备限度 B.经常储备最低限度 C.保险储备 D.季节性储备 15.原材料周转次数 A.是原材料周转天数的倒数 B.与报告期平均库存量成反比 C.与原材料周转天数成反比 D.与报告期平均每日实际消费量无关 16.固定资产总量统计,常用的计价方式不包括 A.按平均价值计算 B.按净值计算 C.按重置价值计算 D.按原始价值计算 17.企业应取得营业收入的预测方法主要是 A.指数分析法 B.量本利分析法 C.成本估算法 D.回归分析法 18.股票的价值通常包括 A.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B.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 C.市场价值与票面价值 D.票面价值、账面价值、市场价值 19.综合评价经济效益不加权的方法有 A.功效系数法 B.综合指数法 C.评分法 D.因素分析法 20.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又称为投资效果系数,其倒数称为 A.效果系数 B.投资系数 C.折旧系数 D.增长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 B.独立核算盈亏 C.编制独立的资金平衡表 D.有权与其它单位签订合同 E.在银行设有独立帐户 22.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构成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解释 E.统计分析 23.某省税务局对全省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进行调查,这个调查属于 A.专门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统计报表 E.全面调查 24.实物单位包括 A.自然单位 B.复合单位 C.度量衡单位 D.劳动量单位 E.价值量单位 25.工业商品产值中不包括 A.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B.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 C.自制半成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D.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E.用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26.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指标有 A.安全指标 B.准确指标 C.迅速指标 D.便利指标 E.满意指标 27.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指标有 A.劳动力平均人数 B.企业劳动成果 C.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企业规模 28.常规能源是广泛使用的能源,主要指 A.煤、石油 B.天然气 C.水 D.火、风 E.电 29.固定资产投资按其去向可分为 A.固定资产购置 B.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C.更新改造投资 D.新增设备投资 E.基本建设投资 30.我国第一大税种是流转税,包括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E.关税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称为________. 32.按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搜集资料形式称为________. 33.产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不同企业成果不同,区别表现在:________方面。 34.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或从生产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角度来计算企业增加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 35.新产品按其具备的新质程度可分为全新产品、改进新产品、仿制产品和________. 36.某企业报告期比基期工资增长10%,劳动力增长5%,产量增长15%,则工资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弹性系数________. 37.若以mi和mn分别表示报告期的实际单耗水平和单耗定额水平,以Q1表示报告期实际产量,则由单耗降低所引起的原材料节约量等于________. 38.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规定的折旧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称为________. 39.企业通过吸收投资方式筹集的资金按照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和________. 40.经济效益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劳动消耗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在制品 42.不变价格 43.全面质量管理 44.劳务产品 4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6.何为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7.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48.企业原材料消耗量和消费量有什么区别? 49.企业固定资产应如何计价?各种计算方法有何利弊?

  • 索引序列
  • 自考统计基础历年考题及答案汇总
  • 自考基础会计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 自考设计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 自考设计基础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
  • 统计学基础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