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统计学基础考什么题

自考统计学基础考什么题

发布时间:

自考统计学基础考什么题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A.生产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 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B)。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 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C)。A.谁使用谁统计 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 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C)。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长期资产 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AB)。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BD)。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CE)。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D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3、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 (√)4、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 (√)5、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在研究某地区学校规模时,该地区学校数为536所,此数据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9、原材料能源消费统计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 (√)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2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8 合计107请答:(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答案: (1)属等距分组的次数分配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60;60—70;…;120—130”;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次数是:“6,12,…,8”;总体单位总数是107。(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55,65,75,85,95,105,115,125;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2、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月 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 42 44 48.4 49.5 48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1) (2) 3、某公司2004年9月26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2人,其中兼职人员5人,11月28日辞退违纪职工2人。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04年平均人数和年末人数。答案: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76(人)2004年平均人数 =[(64×5)/30/3+76]/4=20(人)2004年年末人数 =64+6+12-2=80(人)4、某工业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投资收益1万元,营业外收入2万元;5月份相关费用为:管理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营业费用0.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万元,营业外支出0.8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答案: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38-0.5-3.5=1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5-1.2=13.8(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13.8-2-1.5=24.3(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4.3+1+2-0.8=26.5(万元)5、某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项 目 计量单位 单价(元) 已完成工作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挖槽 平方米 50 500 砌砖 平方米 200 600 浇混凝土 平方米 500 1000 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设备 套 10000 3 工具、器具购置 件 200 50假定间接费为20%,计划利润率为5%(不考虑税率),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5000元、仓库保管费1000元。试计算该项目投资完成额。答案: 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

我四月份考了的 ,四月份前面四章考得多,尤其是第一章,反正你多看前几章就对了。

1、错,计算结果不准确。 2、错,处理方法一样。 3、错。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 4、错。极端值的影响程度与数据量有关,与分布无关。 5、对。 6、对。 7、错。最直观的方式是图不是表。 8、错。与数量级有关。 9、1。调查对象是总体,调查单位是个体 10、2(不解释)

浙江省自考统计学概论实践考得是SPSS软件知识与操作。在你实践考核大纲上有明确要求得。SPSS软件的操作需要一定的统计基础知识。考试时发下来试卷,考生根据试卷上机用SPSS软件考试,肯定有计算题做图等等,用软件试卷考试结果存到规定的考生文件夹中,试卷题目的答案结果也要填写在试卷上。等别强调的是:与普通考试区别,是上机用软件考试,考前你需了解些SPSS软件相关知识,考前会辅导培训一下的。

自考统计基础题

我给你网站你自己去找试题和答案都有!用消息发给你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A.生产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 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B)。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 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C)。A.谁使用谁统计 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 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C)。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长期资产 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AB)。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BD)。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CE)。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D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3、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 (√)4、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 (√)5、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在研究某地区学校规模时,该地区学校数为536所,此数据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9、原材料能源消费统计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 (√)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2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8 合计107请答:(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答案: (1)属等距分组的次数分配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60;60—70;…;120—130”;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次数是:“6,12,…,8”;总体单位总数是107。(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55,65,75,85,95,105,115,125;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2、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月 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 42 44 48.4 49.5 48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1) (2) 3、某公司2004年9月26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2人,其中兼职人员5人,11月28日辞退违纪职工2人。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04年平均人数和年末人数。答案: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76(人)2004年平均人数 =[(64×5)/30/3+76]/4=20(人)2004年年末人数 =64+6+12-2=80(人)4、某工业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投资收益1万元,营业外收入2万元;5月份相关费用为:管理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营业费用0.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万元,营业外支出0.8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答案: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38-0.5-3.5=1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5-1.2=13.8(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13.8-2-1.5=24.3(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4.3+1+2-0.8=26.5(万元)5、某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项 目 计量单位 单价(元) 已完成工作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挖槽 平方米 50 500 砌砖 平方米 200 600 浇混凝土 平方米 500 1000 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设备 套 10000 3 工具、器具购置 件 200 50假定间接费为20%,计划利润率为5%(不考虑税率),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5000元、仓库保管费1000元。试计算该项目投资完成额。答案: 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

你好!描述统计分析的指标通常如下:1.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中位数2.面熟数据的离散趋势:最大最小值,极差,四分位差,方差与标准差.3.数据分布的偏度与峰度. 指标是反映一个事物特点的量,当然他也是变量. 变量是统计学研究中对象的特征。它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一个定量变量要么是离散的,要么是连续的。社会科学中研究变量的关系,通常把一个变量称为自变量(独立变量),另一个变量称之为因变量(依赖变量). 统计上的绝对量指标,按其取值的特点不同可分为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 标志一词,我没听说过,应该不是统计里面的特定意义.

统计学基础自考真题

请问《统计学概论>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请问什么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学概论》不是特别难,不怎么涉及高数微积分和导数的内容。我们当时的书也比较薄。我的书《统计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统计第二节统计学的种类及其性质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一节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二节数据整理第三节频数分布第三章统计描述第一节统计图与统计表第二节分布的集中趋势第三节分布的离散程度第四节分布的偏度和峰度第五节Excel在统计描述中的运用第四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第一节概率与概率分布第二节抽样分布第三节总体参数估计第四节抽样设计第五节Excel在概率计算与参数估计中的运用第五章假设检验第一节假设检验概述第二节总体参数检验第三节非参数检验第四节Excel在假设检验中的运用第六章方差分析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第三节双因素方差分析第四节Excel在方差分析中的运用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一节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三节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四节Excel在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运用第五节非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第一节时间序列分析概述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第四节长期趋势分析第五节季节变动与循环波动分析第六节Excel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运用第九章统计决策第一节统计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完全不确定型决策第三节一般风险型决策第四节贝叶斯决策第十章统计指数第一节统计指数概述第二节综合指数第三节平均指数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第五节统计指数的应用第十一章统计综合评价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第二节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数据处理的方法第三节权重的确定与评价结果的综合第十二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第三节国民经济分析常用指标附录一Excel概述第一节Excel的基本操作第二节使用分析工具库与统计函数附录二常用统计表附表1二项分布临界值表附表2正态分布概率表第九章统计决策第一节统计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完全不确定型决策第三节一般风险型决策第四节贝叶斯决策第十章统计指数第一节统计指数概述第二节综合指数第三节平均指数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第五节统计指数的应用第十一章统计综合评价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第二节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数据处理的方法第三节权重的确定与评价结果的综合第十二章国民经济统计概述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第三节国民经济分析常用指标附录一Excel概述第一节Excel的基本操作第二节使用分析工具库与统计函数,附录二常用统计表附表1二项分布临界值表附表2正态分布概率表附表3t-分布临界值表附表4x2分布临界值表附表5F分布临界值表(a=0.05)附表6秩和检验表附表7游程检验R临界值表附表8累计法平均增长速度查对表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难的,就是多而烦,加油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A.生产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 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B)。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 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C)。A.谁使用谁统计 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 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C)。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长期资产 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AB)。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BD)。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CE)。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D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3、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 (√)4、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 (√)5、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在研究某地区学校规模时,该地区学校数为536所,此数据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9、原材料能源消费统计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 (√)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2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8 合计107请答:(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答案: (1)属等距分组的次数分配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60;60—70;…;120—130”;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次数是:“6,12,…,8”;总体单位总数是107。(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55,65,75,85,95,105,115,125;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2、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月 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 42 44 48.4 49.5 48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1) (2) 3、某公司2004年9月26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2人,其中兼职人员5人,11月28日辞退违纪职工2人。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04年平均人数和年末人数。答案: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76(人)2004年平均人数 =[(64×5)/30/3+76]/4=20(人)2004年年末人数 =64+6+12-2=80(人)4、某工业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投资收益1万元,营业外收入2万元;5月份相关费用为:管理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营业费用0.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万元,营业外支出0.8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答案: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38-0.5-3.5=1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5-1.2=13.8(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13.8-2-1.5=24.3(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4.3+1+2-0.8=26.5(万元)5、某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项 目 计量单位 单价(元) 已完成工作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挖槽 平方米 50 500 砌砖 平方米 200 600 浇混凝土 平方米 500 1000 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设备 套 10000 3 工具、器具购置 件 200 50假定间接费为20%,计划利润率为5%(不考虑税率),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5000元、仓库保管费1000元。试计算该项目投资完成额。答案: 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

全国2013年4月自考真题: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企业的运行都应当有生产经营条件,一般来说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称之为 A.经济流量 B.经济存量 C.经济产出 D.经济效益 2.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可分为 A.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B.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C.内资企业 合资企业 外资企业 D.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3.产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表现为性能各异的商品和劳务,其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A.品种、用途、数量 B.数量、花色、型号 C.质量、数量、规格 D.品种、数量、质量 4.企业内部的统计资料来源于 A.车间和职能科室 B.统计科和计划科 C.信息科和生产科 D.综合统计部门 5.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与经常性调查 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与报告法 6.工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分母是 A.报告期期末工人人数 B.报告期期初工人人数 C.报告期平均工人数 D.报告期直接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 7.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主要标志是 A.通用化、标准化、普通化 B.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C.现代化、标准化、系列化 D.现代化、标准化、普通化 8.企业产品实物量表示方法有 A.原始实物量和自然实物量 B.标准实物量和度量衡单位实物量 C.复合单位实物量和自然单位实物量 D.原始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 9.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 A.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B.不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C.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管理生产工作量的变化 D.不能用来反映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10.工业性作业价值不包括 A.加工件本身的价值 B.对外承做的各种机器设备价值 C.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作业价值 D.金属制品的修理作业价值 11.若某企业产品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企业总产值为 2500万元,则其质量损失率为 A.0.08% B.0.32% C.0.4% D.0.72% 12.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是 A.等级品率 B.合格率 C.优等品率 D.产品质量分 13.在劳动时间平衡表中,作为可能工作时间劳动资源的基础是 A.日历工时总数 B.制度工时总数 C.出勤工时总数 D.实际工时总数 14.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A.经常储备限度 B.经常储备最低限度 C.保险储备 D.季节性储备 15.原材料周转次数 A.是原材料周转天数的倒数 B.与报告期平均库存量成反比 C.与原材料周转天数成反比 D.与报告期平均每日实际消费量无关 16.固定资产总量统计,常用的计价方式不包括 A.按平均价值计算 B.按净值计算 C.按重置价值计算 D.按原始价值计算 17.企业应取得营业收入的预测方法主要是 A.指数分析法 B.量本利分析法 C.成本估算法 D.回归分析法 18.股票的价值通常包括 A.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B.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 C.市场价值与票面价值 D.票面价值、账面价值、市场价值 19.综合评价经济效益不加权的方法有 A.功效系数法 B.综合指数法 C.评分法 D.因素分析法 20.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又称为投资效果系数,其倒数称为 A.效果系数 B.投资系数 C.折旧系数 D.增长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 B.独立核算盈亏 C.编制独立的资金平衡表 D.有权与其它单位签订合同 E.在银行设有独立帐户 22.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构成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解释 E.统计分析 23.某省税务局对全省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进行调查,这个调查属于 A.专门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统计报表 E.全面调查 24.实物单位包括 A.自然单位 B.复合单位 C.度量衡单位 D.劳动量单位 E.价值量单位 25.工业商品产值中不包括 A.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B.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 C.自制半成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D.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E.用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26.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指标有 A.安全指标 B.准确指标 C.迅速指标 D.便利指标 E.满意指标 27.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指标有 A.劳动力平均人数 B.企业劳动成果 C.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企业规模 28.常规能源是广泛使用的能源,主要指 A.煤、石油 B.天然气 C.水 D.火、风 E.电 29.固定资产投资按其去向可分为 A.固定资产购置 B.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C.更新改造投资 D.新增设备投资 E.基本建设投资 30.我国第一大税种是流转税,包括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E.关税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称为________. 32.按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搜集资料形式称为________. 33.产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不同企业成果不同,区别表现在:________方面。 34.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或从生产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角度来计算企业增加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 35.新产品按其具备的新质程度可分为全新产品、改进新产品、仿制产品和________. 36.某企业报告期比基期工资增长10%,劳动力增长5%,产量增长15%,则工资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弹性系数________. 37.若以mi和mn分别表示报告期的实际单耗水平和单耗定额水平,以Q1表示报告期实际产量,则由单耗降低所引起的原材料节约量等于________. 38.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规定的折旧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称为________. 39.企业通过吸收投资方式筹集的资金按照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和________. 40.经济效益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劳动消耗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在制品 42.不变价格 43.全面质量管理 44.劳务产品 4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6.何为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7.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48.企业原材料消耗量和消费量有什么区别? 49.企业固定资产应如何计价?各种计算方法有何利弊?

自考来说 不管文理 死记硬背那点东西就足够你过了

自考统计学基础真题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A.生产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 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D.兼职人员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费量统计的计算方法,不应计入消费量的是(B)。A.已装入汽车中的润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C.初次使用的去污剂 D.已按图纸切割的钢板18、原材料能源库存的核算原则是(C)。A.谁使用谁统计 B.谁保存谁统计C.谁支配谁统计 D.谁购买谁统计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C)。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长期资产 D.所有者权益20、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AB)。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E.结构相对指标2、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ABCD)。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BD)。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 D.需要全面的资料E.以上都不对5、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ACE)。A.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D.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E.每个指标数值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6、人口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A.通过经常性人口调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况统计数据B.对国家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C.分析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我国人口变化的特征和规律D.对人口发展进行统计预测,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E.为国际组织提供我国各项人口数据7、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D )。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 C.生产税净额 D.净出口 E.营业盈余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 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 B.应付福利费总额 C.固定资产净值 D.补贴收入 E.应交增值税 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1、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3、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 (√)4、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 (√)5、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在研究某地区学校规模时,该地区学校数为536所,此数据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9、原材料能源消费统计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 (√)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 (×)四、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企业工人日产量如下: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日产量分组(件) 工人数 50—60 6 90—100 15 60—70 12 100—110 18 70—80 12 110—120 22 80—90 14 120—130 8 合计107请答:(1)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答案: (1)属等距分组的次数分配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60;60—70;…;120—130”;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次数是:“6,12,…,8”;总体单位总数是107。(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55,65,75,85,95,105,115,125;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2、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表:月 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 42 44 48.4 49.5 48 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元) 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答案:(1) (2) 3、某公司2004年9月26日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2人,其中兼职人员5人,11月28日辞退违纪职工2人。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04年平均人数和年末人数。答案: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76(人)2004年平均人数 =[(64×5)/30/3+76]/4=20(人)2004年年末人数 =64+6+12-2=80(人)4、某工业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5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投资收益1万元,营业外收入2万元;5月份相关费用为:管理费用2万元,财务费用1.5万元,营业费用0.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5万元,其他业务支出1.2万元,营业外支出0.8万元。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企业5月份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答案: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38-0.5-3.5=1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5-1.2=13.8(万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4+13.8-2-1.5=24.3(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4.3+1+2-0.8=26.5(万元)5、某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项 目 计量单位 单价(元) 已完成工作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挖槽 平方米 50 500 砌砖 平方米 200 600 浇混凝土 平方米 500 1000 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设备 套 10000 3 工具、器具购置 件 200 50假定间接费为20%,计划利润率为5%(不考虑税率),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5000元、仓库保管费1000元。试计算该项目投资完成额。答案: 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

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6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3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__________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2. 企业产品实物量即企业产品产量,它是以__________来计量企业产品的数量。 3. 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在一般情况下,是把名称相同、用途相同,但__________不同的同类产品,直接相加求得的总量,故又称__________. 4. “工厂法”是以__________为单位,把企业本期工业生产的__________成果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进行加总计算。 5. 计算建筑总产值采用__________法。 6. 一次合格率是__________的产品在第一次全部送检制品中所占的比重。 7. 在计算企业劳动力平均人数时,对于报告期内节日、假日的人数一律按节、假日__________的人数计算。 8. 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减少__________的劳动时间,或提高__________内的产品数量。 9. 各种原材料究竟属于哪一类,并不由原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是视其在产品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去划分。 10. 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是以__________或其他劳动成果为对象计算的;企业原材料的消费量是以__________为对象计算的。 11. 生产设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数量”和“ ”两种。 12. 认定企业存货的基本原则是以__________为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下列中属于产出指标的是( )。 A. 劳动生产率指标 B. 品种指标 C. 成本指标 D. 原材料周转次数指标 2. 按范围划分,统计分析可分为( )。 A. 进度分析、专题分析 B. 综合分析、专题分析 C. 综合分析、预期分析 D. 进度分析、预期分析 3. 下列中属于产品劳动量的指标是( )。 A. 工业增加值 B. 全员劳动生产率 C. 定额工时产量 D. 计时工资额 4. 企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是( )。 A. v+m B. c1+v+m C. c2+v+m D. c1+c2+v+m 5. 下列中不应计入企业工业生产净值的是( )。 A. 劳动者报酬 B. 生产税净额 C. 营业盈余 D. 固定资产折旧 6. 新产品是一个随( )变化而变化的相对概念。 A. 产量 B. 时间 C. 用户 D. 观察范围 7. 某产品上期废品率为3%,本期为2%,这( )。 A.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有所提高 B.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有所下降 C.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没有变化 D. 不能说明产品本身质量的情况 8. 影响出勤率高低的因素是( )。 A. 停工工时(工日)数 B. 事假工时(工日)数 C. 非生产工时(工日)数 D. 公休加班工日数 9. 可用于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是( )。 A. 中间消耗 B. 利息 C. 增加值 D. 折旧额 10. 如果总平均工资指数下降4%,结构影响工资指数上升20%.那么固定构成工资指数( )。 A. 上升 B. 下降 C. 持平 D. 是100% 11. 企业原材料消耗量包括( )。 A. 用于产品生产的数量 B. 用于劳动保护的数量 C. 用于科学试验的数量 D. 用于设备维修的数量 12. 企业原材料库存量核算的原则是( )。 A. 谁购买谁统计 B. 谁消费谁统计 C. 谁保管谁统计 D. 谁支配谁统计 13. 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为( )。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十年 14. 以下等式成立的是( )。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5. 下列中反映全部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是( )。 A. 原材料利用率 B. 成本费用利税率 C. 生产能力利用率 D. 单位综合能耗提供的利税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实物计量单位包括( )。 A. 自然单位 B. 货币单位 C. 劳动量单位 D. 度量衡单位 E. 复合单位 2. 下列各项应计入工业总产值的是( )。 A. 来料加工成品中的来料价值 B. 转售原材料的价值 C. 企业的副产品价值 D. 自制的准备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E. 提供给本企业非工业部门使用的成品价值 3. 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变动影响因素有( )。 A. 时劳动生产率 B. 季劳动生产率 C. 年劳动生产率 D. 平均工作日长度 E. 平均工作月长度 4. 反映原材料利用情况的指标包括( )。 A. 单耗 B. 原材料库存量 C. 原材料收入量 D. 原材料利用率 E. 原材料复用率 5. 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 )。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E. 资源税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 商品流转 2. 保险储备 3. 企业无形资产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试述工业总产值和商品产值在构成内容上的主要差别。 2. 试述决定企业生产能力大小的因素。 3. 试述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要素。 4. 目前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主要有哪几种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某电石厂一月份电石产量如下: 批次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产量(公斤) 7000 6400 7600 实际发气量(升/公斤) 240 180 210 上级规定,电石标准实物量每公斤发气量为300升。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厂一月份的 电石混合总产量和标准实物总产量。 2. 某工业企业有如下资料: 一月 二月 工业总产值(万元) 工人平均人数(人) 240 1000 303 1010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上分析该企业工业总产值变动的情况及其具体原因。 3. 某工业企业第一次原动机能力为3600千瓦(包括直接带动工作机和直接作业的以及厂内运输工具的原动机能力),其中带动发电机的原动机能力为1600千 瓦;又知使用本厂电力的电动机能力为600千瓦;使用购入电力的电动机能力为280千瓦;本厂电气器械能力为1200千瓦;又知向厂外输出电力200千 瓦;本厂非工业生产用电力150千瓦。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动力设备总能力,并指出其中机械传导能力和电力传导能力各为多少 B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划分的我国经济成分规范为:__________两大类。 2.企业经济统计主要有三个工作过程,即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产品数量。 4.产值指标如以生产对象为主体进行计算,称为__________法。 5.__________指标是用很多种质量参数采用打分的办法评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 6.为了避免企业间统计上的重复计算,企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原则上是__________. 7.将原材料实际利用率与原材料利用率定额相比较,其结果即为__________指标。 8.判断固定资产的两个标准是__________. 9.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__________等。 10.__________是某一具体经济实践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该过程的有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主要是指( )。 A.人力统计、物力统计、财力统计 B.人力统计、物力统计、资源供给统计 C.人力统计、财力统计、市场需求统计 D.市场需求统计、资源供给统计、价格统计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企业的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构成企业经济核算体系 B.企业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 C.企业业务核算又称为企业的业务技术核算 D.统计核算可以说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 3.企业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法 4.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B.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 C.必须严格按照度量衡单位的规定统计 D.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统计 5.计算商品库存量的方法有( )。 A.产品法和工厂法 B.实际盘点法和平衡推算法 C.购进价法和销售价法 D.原始实物量法和标准实物量法 6.工业商品产值不包括( )。 A.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 B.本期生产的准备销售和已经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C.对外企业已经完工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D.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企业工业总产值指标特点的是( )。 A.企业工业总产值着眼于经济收入,凡本期生产可供销售,取得经济收入者,才予以计算 B.企业工业总产值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 C.企业工业总产值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D.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动的影响 8.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指标计算时必须遵循( )。 A.工厂法原则 B.产品法原则 C.生产法原则 D.不抵补原则 9.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是( )。 A.产品平均等级 B.合格率 C.返修率 D.废品率 10.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上的劳动时间的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 A.实际工作工时数 B.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C.实际工作工日数 D.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11.职工工资总额包括( )。 A.国家星火奖 B.职工生活困难补贴费 C.安家费 D.工龄津贴 12.原材料库存量统计的范围不包括( )。 A.委托外单位代为保管的原材料 B.超过储备定额的原材料 C.在途和待验收原材料 D.清查出来的帐外原材料 13.计算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应受下列因素影响的是( )。 A.设备数量 B.设备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C.单位设备的生产能力 D.劳动力配备 14.降低变动成本应主要从( )。 A.降低单位产品的消耗 B.提高产量 C.提高设备利用率 D.减少固定成本的支出 15.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指标,其倒数称为( )。 A.投资效果系数 B.项目投资回收期 C.增长系数 D.投资系数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以归纳为( )。 A.自然环境 B.经济体制环境 C.思想文化环境 D.宏观经济环境 E.市场竞争环境 2.企业内部统计资料来源于( )。 A.企业内部车间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 B.企业内部各职能科室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 C.综合统计部门通过市场调查方式取得的市场动态资料 D.综合统计部门通过行业交流方式取得的行业内部相关资料 E.综合统计部门通过市场调查方式取得的企业产品现期市场拥有量资料 3.工业产品按照产品的完成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 A.成品 B.半成品 C.在制品 D.废品 E.废料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 )。 A.标准化工作 B.计量工作 C.质量信息工作 D.文明生产 E.质量教育工作 5.加速折旧法包括( )。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E.偿债基金折旧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企业原始记录 2.企业物质产品 3.全面质量管理 4.单耗 5.企业生产能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企业统计核算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统计指标有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3.原材料库存控制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4.企业销售商品时,应同时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 1.已知某企业某年工业总产值350万元,工业中间投入128万元,劳动者报酬1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5万元,生产税净额12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该年度工业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2.已知某企业某年六月份统计资料如下: 指 标 六月份实际数 产 量(件) 780000 月的平均工人数(人) 400 实际工作工日数(工日) 10000 实际工作工时数(工时) 78000 平均工作日长度(小时) 7.8 平均工作月长度(日) 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时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月劳动生产率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3.某企业2003年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如下: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权数 报告期实际值 标准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2 4500 3000 单位综合能耗提供的利税 元/吨 5 380 330 资金利税率 元/百元 5 80 70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次 3 3.2 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你在网上直接就能查到

统计基础自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 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 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 4.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A.真实、及时 B.准确、及时 C.准确、完整、及时 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 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 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 A.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B.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C.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 D.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 9.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B.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由国务院备案 C.报国务院备案 D.报国务院审批 10.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A.但在统计调查实施前,可以变更 B.但在统计调查中,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 C.非经批准,不得变更 D.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变更 11.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应当审查调查项目的()。 A.必要性、科学性 B.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C.可行性、科学性 D.合法性、科学性、必要性 1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 A.审核、签署等管理制度 B.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C.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D.公布、保管等管理制度 13.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负责其所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A.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B.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C.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D.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 14.国家统计数据以下列哪个机构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15.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应当予以保密?() A.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D.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 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下列哪个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A.本部门 B.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上级部门 D.本级人民政府 17.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A.可以设立统计机构 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统计机构 C.应当设立统计机构 D.应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18.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 B.为领导决策服务 C.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D.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19.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对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统计人员在收集、审核、录入时,要保证二者之间的()。 A.真实性 B.准确性 C.一致性 D.完整性 20.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A.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地市级统计机构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国家统计局 21.统计调查对象中,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是()。 A.法定代表人 B.统计负责人 C.会计人员 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2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统计调查对象因下列何种情况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即可被认定犯有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无意 B.不知情 C.故意或者过失 D.由于不可抗力 23.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A.没收违法所得 B.责令停产停业 C.警告和罚款 D.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24.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的个人 25.下列可作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适用对象的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所有统计违法者 C.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 26.统计监督检查的实施必须()。 A.遵循法定的时间和范围 B.局限于法定的对象 C.遵守一定的规律 D.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 27.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下列何种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A.警告B.罚款 C.较大数额罚款D.通报批评 28.在统计执法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 A.强制执行B.起诉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与相对人协商解决 29.统计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是()。 A.统计部门B.人民法院 C.法制部门D.监察部门 30.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统计违法行为实施罚款处罚的额度是()。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 1.政府统计的强制性体现为()。 A.对参与各方都具有约束力 B.调查对象的权利 C.调查者的法定职责 D.调查对象必须履行的义务 E.调查对象无偿提供调查资料 2.我国现行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地方性统计法规 D.统计行政规章 E.统计工作文件 3.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在统计法中体现为()。 A.调查对象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调查 B.尽可能减轻调查对象的负担 C.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D.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属于国家秘密 E.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非法定统计义务 4.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有()。 A.国家机关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C.涉外调查机构 D.个体工商户 E.个人 5.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有()。 A.义务性 B.自愿性 C.强制性 D.公益性 E.营利性 6.统计调查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A.调查主体 B.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 C.调查对象 D.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 E.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 7.统计调查证件的种类有()。 A.统计调查证 B.临时统计调查证 C.工作证 D.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 E.统计从业资格证 8.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 A.统计机构 B.统计人员 C.原始记录 D.统计台账 E.统计档案 9.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的密级分为()。 A.一般秘密级 B.保密级 C.秘密级 D.机密级 E.级 10.下列属于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公布统计资料的方式有()。 A.统计公报 B.统计年鉴 C.资信报告 D.分析文章 E.新闻发布会 11.下列属于我国政府统计机构的有()。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机构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国家统计局设立的派出调查机构 E.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内设统计机构 12.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有()。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析 C.统计报告 D.统计监督 E.统计发布 13.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A.不得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B.不得拒报、迟报统计资料 C.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D.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E.不得有其他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 14.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程序有()。 A.申请B.受理 C.审查D.决定 E.注册 15.在统计数据核查或者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对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它相关证明和材料,检查对象或者核查对象不得有下列哪些统计违法行为?() A.自行使用 B.转移、隐匿 C.篡改 D.毁弃 E.拒绝提供 16.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按照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规定执行,具体处分种类包括()。 A.警告 B.罚款 C.记过、记大过 D.降级、撤职 E.开除 17.统计法律责任分为()。 A.行政法律责任 B.赔偿责任 C.民事责任 D.经济责任 E.刑事法律责任 18.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有权对统计法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并有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的机关有()。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 B.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E.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19.下列属于统计行政复议决定的有()。 A.不予受理决定 B.维持决定 C.履行决定 D.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 E.和解协议 20.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有明确的行为人 B.违法情节较重 C.应追究法律责任 D.属于管辖范围内 E.违法情节较轻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 .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必须从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标准方面予以规范和保障。()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 .政府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都应由社会公众共同享有。() .定期发布统计资料是指公布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公布载体应当是公开、大众、官方和方便查找的。()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属于国务院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在规定期限之后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不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过失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不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对统计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 .统计行政复议以引起行政争议的抽象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时,可以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其中每组1分,4道题,共16分) 1.某县县委书记为达到争优创先指标,暗示县统计局长将该县的人均收入由1300元改为2300元。统计局长遂指示本单位业务骨干进行修改,遭到该统计人员的拒绝。于是,统计局长亲自修改了统计数据,并将该统计人员下放到乡镇统计站做报纸收发的工作。有关部门依法对此案进行了查处。请回答: (1)该县县委书记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统计资料 D.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 (2)该县统计局长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B.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它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D.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3)有权对该县涉案县委书记作出处分决定的机构是()。 A.所在县的上一级地市统计局 B.该县委书记的任免机关 C.该县人民政府 D.监察机关 (4)相关部门对该县涉案统计局长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何种处分?() A.记过 B.留职察看 C.罚款 D.撤职 2.某省辖市一事业单位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统计报表催报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市统计局认为该单位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单位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请回答: (1)该单位在此案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单位作出何种处罚?() A.停业整顿 B.警告 C.责令停业 D.20万元以下罚款 (3)该单位可以向哪些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省统计局 B.市统计局 C.省政府 D.市政府 (4)此案经行政复议后,该单位仍不服,应该向哪些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A.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市人民法院 3.县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请回答: (1)该企业违反了何种法律规范?() A.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B.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 C.统计调查制度规定 D.统计调查证管理规定 (2)该企业的统计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下列何种条件?() A.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B.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C.具备统计学类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 D.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该企业若改正自己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做?() A.让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接任统计工作 B.让原人员改为兼职从事统计工作 C.立即选派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D.让该统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4)该企业这位统计人员欲申请统计从业资格,首先必须要通过什么科目的考试?() A.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B.统计法基础知识 C.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 D.统计学原理 4.某单位收到一份本县统计局制发的没有批准文号的统计报表。请回答: (1)该县统计局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B.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 C.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统计资料 D.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2)依照统计法,这个单位应当如何应对?() A.按照要求填写报送该统计报表 B.有选择地填报该统计报表的部分内容 C.拒绝填报该统计报表 D.有权向有关单位检举县统计局的违法行为 (3)该县统计局制发统计报表应当依法由谁批准?() A.县统计局自身 B.县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4)有关部门对县统计局及其有关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如何处理?() A.给予县统计局罚款的行政处罚 B.给予县统计局中的主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处分 C.责令县统计局公开检查 D.给予县统计局通报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C7.C13.B19.C25.A 2.A8.D14.B20.C26.D 3.B9.D15.C21.D27.C 4.D10.C16.A22.C28.C 5.D11.B17.D23.C29.B 6.B12.C18.C24.C30.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 31.ACDE36.BCDE41.ABCD46.ACDE 32.ABCD37.ABCD42.ACD47.AE 33.BCE38.CD43.CDE48.ABC 34.ABDE39.CDE44.ABCD49.BCDE 35.BE40.ABE45.BCDE50.ABC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4分) 51.×53.×55.√57.√59.×61.√63× 52.√54.√56.√58.√60.×62.√64√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分,共16分) 65.B69.C73.B77.A 66.ABD70.BD74.AB78.CD 67.BD71.AD75.CD79.C 68.AD72.B76.B80.BD

你在网上直接就能查到

全国2013年4月自考真题: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企业的运行都应当有生产经营条件,一般来说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称之为 A.经济流量 B.经济存量 C.经济产出 D.经济效益 2.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可分为 A.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B.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C.内资企业 合资企业 外资企业 D.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3.产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表现为性能各异的商品和劳务,其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A.品种、用途、数量 B.数量、花色、型号 C.质量、数量、规格 D.品种、数量、质量 4.企业内部的统计资料来源于 A.车间和职能科室 B.统计科和计划科 C.信息科和生产科 D.综合统计部门 5.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与经常性调查 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与报告法 6.工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分母是 A.报告期期末工人人数 B.报告期期初工人人数 C.报告期平均工人数 D.报告期直接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 7.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主要标志是 A.通用化、标准化、普通化 B.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C.现代化、标准化、系列化 D.现代化、标准化、普通化 8.企业产品实物量表示方法有 A.原始实物量和自然实物量 B.标准实物量和度量衡单位实物量 C.复合单位实物量和自然单位实物量 D.原始实物量和标准实物量 9.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 A.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B.不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C.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管理生产工作量的变化 D.不能用来反映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10.工业性作业价值不包括 A.加工件本身的价值 B.对外承做的各种机器设备价值 C.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作业价值 D.金属制品的修理作业价值 11.若某企业产品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企业总产值为 2500万元,则其质量损失率为 A.0.08% B.0.32% C.0.4% D.0.72% 12.下列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生产工作质量的指标是 A.等级品率 B.合格率 C.优等品率 D.产品质量分 13.在劳动时间平衡表中,作为可能工作时间劳动资源的基础是 A.日历工时总数 B.制度工时总数 C.出勤工时总数 D.实际工时总数 14.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A.经常储备限度 B.经常储备最低限度 C.保险储备 D.季节性储备 15.原材料周转次数 A.是原材料周转天数的倒数 B.与报告期平均库存量成反比 C.与原材料周转天数成反比 D.与报告期平均每日实际消费量无关 16.固定资产总量统计,常用的计价方式不包括 A.按平均价值计算 B.按净值计算 C.按重置价值计算 D.按原始价值计算 17.企业应取得营业收入的预测方法主要是 A.指数分析法 B.量本利分析法 C.成本估算法 D.回归分析法 18.股票的价值通常包括 A.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B.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 C.市场价值与票面价值 D.票面价值、账面价值、市场价值 19.综合评价经济效益不加权的方法有 A.功效系数法 B.综合指数法 C.评分法 D.因素分析法 20.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又称为投资效果系数,其倒数称为 A.效果系数 B.投资系数 C.折旧系数 D.增长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 B.独立核算盈亏 C.编制独立的资金平衡表 D.有权与其它单位签订合同 E.在银行设有独立帐户 22.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构成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解释 E.统计分析 23.某省税务局对全省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进行调查,这个调查属于 A.专门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统计报表 E.全面调查 24.实物单位包括 A.自然单位 B.复合单位 C.度量衡单位 D.劳动量单位 E.价值量单位 25.工业商品产值中不包括 A.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B.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 C.自制半成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D.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E.用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26.反映企业服务质量的指标有 A.安全指标 B.准确指标 C.迅速指标 D.便利指标 E.满意指标 27.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指标有 A.劳动力平均人数 B.企业劳动成果 C.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企业规模 28.常规能源是广泛使用的能源,主要指 A.煤、石油 B.天然气 C.水 D.火、风 E.电 29.固定资产投资按其去向可分为 A.固定资产购置 B.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C.更新改造投资 D.新增设备投资 E.基本建设投资 30.我国第一大税种是流转税,包括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E.关税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称为________. 32.按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搜集资料形式称为________. 33.产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不同企业成果不同,区别表现在:________方面。 34.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或从生产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角度来计算企业增加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 35.新产品按其具备的新质程度可分为全新产品、改进新产品、仿制产品和________. 36.某企业报告期比基期工资增长10%,劳动力增长5%,产量增长15%,则工资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弹性系数________. 37.若以mi和mn分别表示报告期的实际单耗水平和单耗定额水平,以Q1表示报告期实际产量,则由单耗降低所引起的原材料节约量等于________. 38.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规定的折旧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称为________. 39.企业通过吸收投资方式筹集的资金按照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和________. 40.经济效益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劳动消耗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在制品 42.不变价格 43.全面质量管理 44.劳务产品 4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6.何为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7.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48.企业原材料消耗量和消费量有什么区别? 49.企业固定资产应如何计价?各种计算方法有何利弊?

  • 索引序列
  • 自考统计学基础考什么题
  • 自考统计基础题
  • 统计学基础自考真题
  • 自考统计学基础真题
  • 统计基础自考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