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美学选择题汇总

自考美学选择题汇总

发布时间: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高手帮我指点一下谁能给我解1、曹家样是画家曹仲达的这些遗存的古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屡遭破坏,小型造像则多数星散于国外。

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古代宫殿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轴对称”、左祖右社、三朝五门等格局特征。2.从作品的物质存在形态和旅游者观赏角度,中国画大致可以分为写意:工笔;兼工带写。3.古典园林中的雕塑,壁面、题咏等文字可以起到揭示景物特色、开拓景观境界、激发游者想象的作用。4.自然景观美的类型可以分为雄、奇、险、秀、幽、旷。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古代孔子提出的。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苏轼咏西湖诗云:“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说明观赏自然物不同的( D)会产生不同的效果A、时间B、角度C、距离D、心情2.人们把黄山的奇峰怪石称为“喜鹊登梅”、“猴子观海”,是基于:(B )A、审美直觉 B、类似联想 C、通感 D、审美动机3.长江漂流属于(B)旅游审美。A、崇拜型 B、征服型 C、功利型 D、观赏型4.岳麓书院在旅游景观中可归入:(B)A、自然景观 B、历史人文景观 C、现代人文景观D、风情人文景观5.苏轼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由人到月的联想是属于( C)A、接近联想B、随意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6.高架桥、隧道、地铁、磁悬浮等作为旅游景观可以归为:(D)A、街道景观B、建筑景观C、游乐景观D、交通景观7.中国古典园林在配植花木时,十分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谐调。例如梅花,宜配(D)A、峭壁奇峰B、疏篱修竹C、雕栏玉砌D、茅舍清斋8.“吉庆有余(鱼)”、“早(枣)生贵子”等菜名运用了(D )修辞手法。A、比喻B、典故C、夸张D、谐音9.如果一个旅游者来到长沙,他最想去的景点是湘江风光带、橘子洲、岳麓山,那么他的审美个性可以归为:(A)A、自然审美型B、艺术审美型C、社会审美型D、饮食审美型10.“唐三彩”是:(C )A、青铜器B、玉器C、陶器D、竹器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园林的空间对比包括:(Abe)A、虚实对比B、疏密对比C、大小对比D、开合对比E、明暗对比2.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体现出大自然的( Ade)A、色彩美B、朦胧美C、雄壮美D、动态美E、声音美3.诗歌属于:(Cd)A、时间艺术B、造型艺术C、语言艺术D、表演艺术E、综合艺术4.审美个性形成的后天因素有哪些?(ab)A、气质类型B、家庭影响C、记忆力D、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氛围5.商业景观主要通过(bce)得到展示。A、货币B、商店C、橱窗D、街道绿化、广告

自考美学选择题汇总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 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 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 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 2.美学之父是 A.康德 B.鲍姆加登 C.席勒 D.海德格尔 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 A.社会历史形态 B.自然客观形态 C.逻辑归类形式 D.理性抽象形式 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 A.崇高现象 B.悲剧心理 C.荒诞感 D.虚无感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自然 B.含蓄 C.隐秀 D.优美 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 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 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 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 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 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 A.哈奇生 B.休谟 C.康德 D.黑格尔 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 A.直观性 B.功利性 C.超越性 D.超验性 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 经验的构成要素是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 的 A.表现说 B.符号说 C.形式说 D.巫术说 11.“art” 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 A.思想 B.情感 C.技艺 D.智慧 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 A.审美功能 B.认识功能 C.干预功能 D..交流功能 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的形式特征 C.艺术的创作行为 D.艺术的功能体系 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 A.意蕴 B.意象 C.意义 D.意指 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 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 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 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 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 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A.“以美育代宗教”说 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 C.艺术可以“畅神” D.“性欲升华”说 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斯宾塞 B.歌德 C.席勒 D.康德 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 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目的 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 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 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 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 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 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 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C.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 D.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 E.有明确的研宄人员 22.下列关于喜剧的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 A.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B.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 C.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D.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 E.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 23.柏拉图认为迷狂状态的四种类型是 A.预言的 B.宗教的 C.寓言的 D.诗神凭附的 E.哲学的 24.意境的类型包括 A.道器同一之境 B.天人合一之境 C.默坐证心之境 D.有我之境 E.无我之境 25.关于艺术敏感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由对象引发的感触 B.它能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 C.它能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 D.它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能力 E.它是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分析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审美意识 27.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28.审美理解的多义性 29.以道制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析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31.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 32.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3.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34.简述美育的独特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结合下面两段话,谈谈对“审美是有限无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这一命题的 理解: (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2)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 36.试论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请举例说明。

这好像是....

历代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 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孤雁儿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梅花引. 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蝶恋花 欧阳修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解析题

搜索题目答案题目反馈下列哪项不是艺术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继承因素A.对社会思想的继承B.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的情感姻缘C.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蕴涵的精神品性的美学价值D.对前人思想的继承答案A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相关资料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1) - 百度文库A:主题思想就是政治思想 B:题材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 C:题材之间不存在意义上的差异,选材无关紧要 D: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的第二层是主题 【答案】:D 【解析】:A 项,主题即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主题可以是政治性的, 也可以...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2021年艺术设计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0) - 百度文库() A:审美 B:题材 C:主题 D:形式 E:风格 【答案】:BC 【解析】: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①题材就是 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经过选择乃至虚构而进入作品的生活内容。 题材的概念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指艺术...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2020年艺术与审美智慧树参考答案 - 百度文库2.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单选题] * A.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正确答案) B.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 C.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 3.以下关于书法...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艺术概论试题库 - 百度文库A.无阶级性的 B.有阶级性的 C.超阶级性的 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 B.再现 C.表现 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B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2021年艺术设计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 - 百度文库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 过程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答案】:B 【解析】: 15.艺术鉴赏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这决定了艺术鉴赏的()。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艺术概论试卷 - 百度文库A.实际生活B.劳动C.思想D.政治2.艺术具有阶级性是因为()。A.有统治阶级存在B.有被统治阶级的存在C.阶级社会的存在D.社会需要3.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A.经济基础B.社会意识C.政治法律制度D.科学文化4.艺术美感中最显著...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4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 百度文库A 艺术形式 B 艺术意象 C 艺术的思想内容 D 创作主体 分值: 2 答案:B 解析: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之中,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 也在于艺术意象,答案为 B。 17.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 ...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传媒2020年7月《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 百度文库B、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C、 合目的性与合实用性 D、 合目的性与合功能性 第 40 题,() 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是艺术家艺术造诣、 文 化修养、 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A、 意蕴 B、 风格 C、...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艺术概论历年试题 - 百度文库5.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 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生产表现活动。( ) 6。艺术思潮偏重于从社会历史方面来把握某种艺术思想和审美主张,而艺术流派则偏 重于从艺术史...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2022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预测试题及答案七 - 百度文库四、答案要点: 27.(1)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进展的重要因素。艺术的进展是有其 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 性。后一时代的艺术必定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根底上得以进展。 (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不挂科&百度文库联合提供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

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B )

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 )

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 )

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

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C )

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

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C. )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C )

A.毕达哥拉斯学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学派

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该是( C. )

A.鲍姆嘉登B.鲍桑葵C.维柯D.康德

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C )

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

18.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B )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

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B. )

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

20.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 B )

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答案

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 时代的美术。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 》,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 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 、 、 、 等四类。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 为代表。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 ”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之法。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 、 、 和 石窟。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 ,殉葬的 和驼、 动物是其中的精品。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 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 之笔,远望不离坐外。”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 ”,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 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的表现形式。14、明代“ 派”的代表画家时 和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 ,其中以 为最佳。16、清初“四僧”指的是 、 、 、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 等人。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 、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 的新画风。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的评价。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 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 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 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A、 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A、 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 )。A、 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A、 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A、 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三、名词解释:(15分)1、彩陶2、仕女画3、马踏匈奴四、简答题(20分)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2、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 15分)1、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中国美术史答案一、填空题(40分)1、石器 2、舞蹈纹彩陶盆 3、红山文化女神庙 4、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5、武梁祠 6、蒿岳寺塔 7、秀骨清象、张家祥 8、破墨、泼墨9、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10、唐三彩、俑、马11、李成、范宽 12、减笔画 13、马君祥、连环画 14、戴进、吴伟15、九歌图、屈子行吟图 16、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郑板桥、李鱓18、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雅俗共赏 20、吴有如二、单项选择题(10分)1、B 2、A 3、C 4、A 5、C 6、B 7、C 8、B 9、D 10、D三、名词解释(15分)1、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2、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3、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四、简答题(20分)1、(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2、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1、(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2、(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2020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19年10月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起来试试吧!

解析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寒波海澹起,白鸟悠悠下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D.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答案解析】

崇高艺术在内容上都反映了自然和社会中雄伟壮阔的事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为千古壮观”。这里他从外在形式上分析了崇高的内涵,也就是表现为语言的奔放、色影的强烈、画面的雄阔、线条的粗犷等特点。故而选D。参见教材P119。

【 点击咨询>>  】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解析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

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B )

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 )

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 )

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

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C )

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

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C. )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C )

A.毕达哥拉斯学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学派

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该是( C. )

A.鲍姆嘉登B.鲍桑葵C.维柯D.康德

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C )

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

18.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B )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

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B. )

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

20.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 B )

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

  • 索引序列
  •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
  • 自考美学选择题汇总
  •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解析题
  •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答案
  • 美学自考选择题汇总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