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在网上寻找具体的参考书上的答案是很难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还是自己多思考,不会的找同学询问 大家讨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在网上寻找具体的参考书上的答案是很难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还是自己多思考,不会的找同学询问 大家讨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不会。。。。。。。。。。

2D3B4A8B10A11A16D

自考美术鉴赏简答题及答案

理解两个概念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欣赏”与“鉴赏”:o 《辞海》对“欣赏”与“鉴赏”的解释o 欣赏:领略;玩赏。鉴赏:人们通过特定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o 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都是人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产生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o 区别:活动过程完成的不同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感知 —— 想象 —— 情感体验 —— 理解美术欣赏(感性)美术鉴赏(理性)“美术鉴赏”:o 《课程标准》中指出: 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o 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因此,美术鉴赏在具体要求上,比美术欣赏要更高一些。“美术鉴赏”的含义:o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的两种方法o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o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o 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1)、费德门四阶段分析模式:o 前面讲到,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o 美国乔治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门(Edmund Burke Feldman)提出了一种美术鉴赏程序。费德门的美术鉴赏程序分为四个步骤: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叙述o 用语言陈述被欣赏作品画面上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暂不顾其含义和价值判断。对具象作品,应指明作品表现了哪些东西,而对抽象作品,则应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和方向等。o 这一点不需要运用美术基础,只是如实地表述眼睛所看见的内容。要求学生观察“有什么”,它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叙述,引起学生对面面的注意,提起兴趣和好奇心。形式分析o 指探讨一件作品的造型关系,包括各种形状的相互依存及作用方式、色调处理、空间营造、构成原理的应用等,例如作品展示了什么视觉元素和组织原理、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构成的等等。o 要求学生观察那件物体是“什么样子”。对于形式的观察,少数学生能较快、较敏锐地发现物体形式上的差异,而大部分学生都无法自发地观察到。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运用对比的方法,同题材作品进行比较等。解释o 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或者说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想表达的观念。o 这也就是指让学生猜测艺术家为什么要画成这样?他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例如,莫奈为什么把睡莲画成色彩缤纷的小碎点?八大山人的荷花为什么画得那么简单,这样的形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o 在解释过程中,学生有阅历、审美趣味不同,解释会带由个人主观性,这是很自然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忠实的发表情绪感受。评价o 将上面各步骤的资料归纳,综合地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作品造型语言的效果是否适当地传达主题内容?作者技巧是否成熟?能否发挥材料的特性?o 当学生了解了作品的形式,并对作者的意图都有了 定的了解,就不难去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与统一了。这也就理所当然地比单纯用“好”与“坏”去套作品要全面、有依据得多,也比单纯用“喜欢”与“不喜欢”去评价作品要合理得多。例如:o 教材在第二单元的第6课《从传统到现代》分别设置了林风眠《白衣女》和法国杜尚《下楼梯的裸女第2号》两个个案分析。从“看到什么”—“哪些艺术语言”—“为什么这样画”—“有什么价值”进行鉴赏分析,其实就是费德门的美术鉴赏四个步骤: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o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资源开展美术鉴赏活动。(2)、比较教学法:o 比较鉴赏是指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作品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比较性的分析、解释、评价等研究,以达到深入理解作品的目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o 由于美术本来就不是个孤立的现象,它与其他艺术创造和精神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又不同于它们,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掘艺术间的规律。横向比较o 含义:在鉴赏过程中对与鉴赏对象有可比性的作品或事物进行一种空间平行性的比较分析。横向比较o 文化背景下的比较:每一件作品的创作完成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中的各类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作品中的物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往往具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o 如第三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题材作品比较横向比较o 风格流派间的比较:在美术史的长廊中,各种各样的风格流派异彩纷呈,不同的风格流派其造型形式和技巧各具特色,纯粹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也难理解。但如果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形成比较,则效果大相径庭。o 例如第三单元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横向比较o 艺术家间的比较:艺术家由于各自生活体验、受教育及时代背景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艺术观念,反映在作品上则是各有千秋。纵向比较o 含义:在鉴赏的过程中对作品有关的事物作时间性纵向的比较分析。每一种艺术,每一个流派,每一位艺术家乃至每一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在比较分析中认识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涵。纵向比较o 艺术种类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o 在欣赏某类艺术作品时,把不同发展时期的作品摆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容易把握这类艺术发展体系的总特征,对于理解单个作品有很大的帮助。纵向比较o 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o 每一个流派或思潮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会在该时期的作品上留下痕迹。例如印象派艺术,从印象主义莫奈的《日出·印象》到新印象主义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再到后印象主义塞尚的《苹果和橙子》、凡高的《向日葵》等,把这流派不同时期的作品摆在一起比较分析,就可清楚地呈现出该类流派艺术特色的发展线索,这无疑成为帮助学生窥探该类作品艺术境界的好向导。纵向比较o 艺术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纵向比较:o 如:如果纯粹欣赏毕加索的一幅作品,学生难以理解或似儿童画、或抽象、或拼贴的作品美在何处。因此有必要将毕加索一生历经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古典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创作风格作一定的比较,如果忽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多变的精神世界去孤立地理解作品,学生是难以领会的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起源于巫术,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视听艺术。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自考美术鉴赏真题及答案

2D3B4A8B10A11A16D

到西安美院北边的方圆书店就可以找到相关资料,挺不错,我已经过了12门,就差一门了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起源于巫术,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视听艺术。

西安美术学院。我认识个朋友他有复习资料都是以前的,我可以给你发一份。

美术鉴赏自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毕业审核无法通过的原因有:对新旧计划的衔接和课程替代的理解上出现错误、毕业申请表上的姓名与身份证上的不一致、没有按照专业计划完成所有课程等。材料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部分考生是对新旧计划的衔接和课程替代的理解上出现错误,例如需要考毛泽东思想概论和法律基础两科公共课的只考了一门;有的考生在毕业申请表上的姓名与身份证上的不一致,考生却没有按规定提供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出示的证明;有的考生虽然完成了论文,但却还没有按照专业计划完成所有课程,当然也不能通过审核。比如工商管理专业专科计划的毕业考核中要求完成3000字的调查报告,建工专业专科要求考生毕业前在市级以上的单位作8周以上的实习,写一份实习报告。很多考生认为只有本科生才必须实习,没有注意到考试计划中对“毕业考核”一项的要求,耽误了毕业。自考毕业审核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0年07月自考00744美术鉴赏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20.01KB 2010年04月自考00744美术鉴赏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26.1KB 2013年04月自考07008采购与仓储管理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6.54KB 2014年04月自考00900网页设计与制作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182.26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问:油画《梅杜萨之筏》的作者是 _______ 答:泰奥多尔·籍里柯问:法国浪漫主义大师______创作的《________》,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答:德拉克罗瓦,《希阿岛的屠杀》问: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 _,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答:旧石器时代晚期问:古埃及雕刻程式在 _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答:古王国问: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 式、_ _式和 _______式。答:多利亚、爱奥尼亚问: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_ ,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______ 》中。答:波留克列特斯、荷矛者问: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答:万神庙问:罗马式教堂是以 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 的特点。答:巴西里卡、封建城堡问: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 ,其代表作有壁画《 》等答:乔托、逃往埃及问: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 、 和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问: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 _ ,其代表画家是_____和 _____ 。答:团体肖像画、哈尔斯、伦勃朗问: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_____ 肖像,一类是 ___肖像,一类是 _____肖像。 答:宫廷、亲友、下层人民 问: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 _____、 ___、 ___________ 。答: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问:建造于公元532-537 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_______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答: 拜占庭拱形建筑形式问:古希腊古风时期的瓶画先后出现了三种风格:__、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答:东方风格问:梵蒂冈宫的三幅壁画:《雅典学院》和《圣典辩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__的作品。。 答:拉斐尔问:____是古希腊古风时期神庙建筑的典型形式。 答:围柱式问:_____竞技场是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 答:科罗西姆问: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__,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答:创造亚当问:17 世纪意大利波伦亚学院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是_____。 答:卡拉奇兄弟问:《沐浴的狄安娜》、《裸女》是18 世纪法国画家___的绘画作品 答:布歇问: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_____时期、_____时期、___时期___时期四个阶段。 答:荷马时期(又称几何风格时期)、古风时期(瓶画3种风格:东方风格、黑绘~、红绘~)、古典时期(围柱式建筑、雅典卫城主建筑:巴底农神庙)、希腊化时期(泛希腊时期)四个阶段。 问: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 )时代美术最典型的代表。 答:新石器时代问:现存苏美尔绘画的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 )。 答:D军旗问:哈夫拉金字塔前的( )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答:胡夫金字塔问: )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答:帕提农神庙问:古希腊古典盛期的雕刻家菲狄亚斯,撰写了( )一书,提出人的头与身体的比例为1∶7。答:法则问:万神殿是古罗马( )建筑的杰出代表。答:拱顶问:哥特式艺术开始于( ),而后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答:建筑问: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 )风格的建筑? 画家鲁本斯是欧洲美术史上( )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 油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19世纪( )国画家委拉斯贵兹的作品 答:哥特式 巴洛克 西班牙问:绘画《三个哲学家》和《田园合奏》,是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画家( )的作品。答:乔尔乔内问:乔托是( )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 答:佛罗伦萨问:罗可可艺术的特点的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些?答:纤巧、精美、浮华 华铎 布雪 弗拉哥纳尔 夏丹问: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区别和联系。答:答案太多了 你自己找下吧~!问: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堂,意大利米兰大堂,德国科隆大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堂。 问:解读《蒙娜丽莎》答:很值钱~!完毕~!以上属于个人辛苦成果~!请勿抄袭~!谢谢~!

答案是:“B”奔马(作者徐悲鸿);徐悲鸿的奔马是属于“写意”,而非“工笔”。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学位英语是各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实际上全名是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省统一考试,是非英语专业的成教、夜大、自考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的一项考试。学位英语尽管叫学位英语,但考试还包括别的语系,有5种:英文、日文、德语、法语、德语,不仅仅限于英文。从2005年开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省统一考试不再发放《合格证书》,各学校凭省学位办发放的考试成绩单对申请学士学位的成人本科毕业生进行审核。成人学位英语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7年04月自考00744美术鉴赏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30.36KB 201610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98.45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汇总

在网上寻找具体的参考书上的答案是很难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还是自己多思考,不会的找同学询问 大家讨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在网上寻找具体的参考书上的答案是很难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还是自己多思考,不会的找同学询问 大家讨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七2007年02月08日14: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 时期。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奴隶制前期D.奴隶制后期「」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 . A.商代B.春秋时代 C.西汉D.东汉「」 3.亚里斯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 A.《诗艺》B.《诗品》 C.《诗学》D.《论崇高》「」 4.审美的客体是 . A.鉴赏者B.艺术家 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 5.《石壕吏》属于 . A.抒情诗B.叙事诗 C.词D.散文诗「」 6.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 A.情节B.故事 C.语言D.结构「」 7.《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 的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 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 8.《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B.托尔斯泰 C.狄更斯D.雨果「」 9.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 . A.徐悲鸿B.刘海粟 C.傅抱石D.齐白石「」 10.立体派的人物是 A.毕加索B.马蒂斯 C.梵o高D.高更「」 11.建筑属于 .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 C.装饰D.造型「」 12.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 . 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 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 13.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 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14.楷书最早产生于 . A.汉代B.魏晋 C.唐代D.宋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历史上关于艺术产生问题的主要学说是 说、 说、 说 说及劳动说。 16.想像分为 性想像和 性想像,艺术创作主要依靠 性想像。 17. 是伊斯兰世界最美丽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18.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 ”,再到“ ”,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19.以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 艺术和 艺术。 20.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期待视野可分为 、和 三个方面。 2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 对唐代诗人 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 22.电影是将艺术与 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 为基础元素,并与 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23.雕塑分为 雕和 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摄曩艺术的主要特征。 25.何谓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26.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7.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 28.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30.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 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C 7.B 8.A 9.D 10.A 11.B 12.B 13.D 14.A 二、填空题 15.摹仿 游戏 表现 巫术 16.再造 创造 创造 17.泰姬陵 18.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19.视觉 视听 20.文体期待 意象期待 意蕴期待 21.苏轼 王维 22.科学 画面 声音 23.圆浮 三、简答题 2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 (1)特定的时空。摄影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特别注重纪实性。 (2)营造的真实。摄影艺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 (3)光影的结合。光线和影调是摄影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 25.(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就是密切联系的。侧重现现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反之,侧重于表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存在着比重差别。前者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后者以表现为主,再现为辅,彼此相辅相成。 26.(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 (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 (3)艺术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27.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8.(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咱主要的思维方式。(2)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创造性是指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 (1)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手脚的分工,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统与灵巧的双手,形成了人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劳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而人的审美能力同人的感觉器官一样,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人为物质生产劳动本身就是艺术的胚胎。在原始社会,某些劳动本身就伴有艺术性活动;原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产的内容或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事物;人类对诸如对称、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以及对色彩美的认识,也源于劳动生产实践。 30.答案要点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物化的过程。 (1)艺术体验。它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的特征: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展;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它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的成熟的过程。 (3)艺术表现。它是指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或称之为艺术传达活动。它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呈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如下特征: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艺术意蕴将在物化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成考教育网) (

自己去主考院校找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起源于巫术,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视听艺术。

  • 索引序列
  • 自考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
  • 自考美术鉴赏简答题及答案
  • 自考美术鉴赏真题及答案
  • 美术鉴赏自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自考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