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考试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自考考试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发布时间:

自考考试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1、如果是你想考试的两门课程安排在了同一个时间段,就当机立断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另外一门课程就等到下次考试安排;

2、如果是你想考的两门课在当次的考试日程表里没有,也就等下次再报名。

宗旨:遵循考试时间安排,提前做好考试科目报考工作!

扩展资料:

全国自学考试时间一般如下:自考每年开设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自2015年起大部分地区已将考试次数调整为4月和10月两次,详细情况请咨询所在地自考办。报考之初,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

一、考试月份安排:

4月自考:

每年4月第三个星期六及星期日

10月自考    :

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六及星期日

二、考试时间节点安排: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自考的含金量是最高的,你想报自考的想法是对的。 2、选好你要考的专业,且是修学分的。每个专业都有分必考科与选考科,必考科是每一科都必需考试60分通过,选考科就由你自己选择,达到门槛的学分就可以了,不需要每科都考。 3、自考分大小考,大考是每年的4月和10月,小考是每年的1月和7月,大考考试的科目多更多,小考更多为是公共课设置考试的。 4、每一年都会安排到每个专业的所有课程考试,课本几年才会变一次,变换科目的几率不大,但是存在这样的现象。所以你假如选好了哪一科目就专功哪一科,第一年不过,第二年还可以继续考这一科目的。 我也是一个自考生,我知道就这么多,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亲:如何选择课程考试不冲突,最好的方式先要有全年的开考计划,这样就可以对表安排考试课程,第一次应尽量多选择专业课考试,因公共课是每期有得开考的,只有专业课的开考计划不是每次都会有,所以第一次能全部的专业课就是最好的,当然也要与下次考试时间计划要基本吻合,这样就减少课程冲突的现象。

绝对不能一样。1、自学考试的课程,专科、本科一般都有15课程。自考办必须保证这些课程每年都要考一遍,以方便快要毕业的考生,能够每年都有一次申请毕业的考试机会。2、四月份有两个周末,共4天的时间,8个半天,只能考8科,那么另外8科必须安排在10月份考。这样才能保证1年能够把所有课程考1遍。3、比如一个考生参加自考法律,2016年他已经考完了14门课程,还差1门《经济法》没有考,那么2017年他就可以专门考《经济法》,考过了就可以申请毕业。如果15们课程2017年没有全部安排考试,那他就有可能无法考《经济法》,难道还要等到2018年?

自考省考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我是广州的自考,广州自考是有大小考之分的。

公共课全国考试科目一样,专业课、证书课不一样的。考试时间在报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这个4月和10月每个省事都有考试的,但是有的地方是1月和7月也有加考,你可以根据转考政策进行转考,但是如果同一个考期的话是来不及的。更多的自考信息、自考政策和历年试题可以百度我用户名。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都想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工作的空余时间提升自身的学历。而自学考试自由的学习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刚接触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自考怎么合理分配各科考试顺序?

自考怎么合理分配各科考试顺序?

自考的考试顺序是有窍门的,合理对考试科目进行安排,可以尽量地避免科目“断档”的情况出现。大家需要去查阅开考科目的年表,对每个考期开设的科目进行核对,以避免出现无需报考和个别的考期没有科目可报的情况。

一般来说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要知道科目考试顺序安排也对毕业时间有影响。考生在安排自己的学习时,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考虑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学的基础性课程,如公共政治课和一些基本的专业基础课,可以先避开一些学习起来较难的课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经济类专业的“高等数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第二学年再学习。

考生报考时,还应注意每次报考的课程不宜过多,可以参照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下半年的考试安排,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考试计划。有些科目1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上半年没复习好准备下半年再考,可能公布的单里就没有了。

自考一年可以考几门

自考每年考两次,而每次最多可以报考四门,因此自考一年最多可以考8门。自学考试在上半年4月份,下半年10月份,考试持续两天,通常会安排在两个周末,一天分上午与下午两场考试,一场考一门,两天考试考4门,一年总计可以考到8门。

关于每次报考的门数,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不要一味贪多。好多人准备不充分,平时又没时间学习,报考4门碰碰运气,但这真不是概率问题,四门都考,平均用力,结果四门都容易“摇摇欲坠”,很难全部一次性通过,因此报考不宜过多,选择2到3门课程更合适,确保对每门课程进行充分的学习、审查。

自考会计考试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不管自考什么专业,在四月份和十月份考试的时候不要报考公共课,要报专业课,七月和一月可以报考公共课。因为公共课一年有四次的考试机会,而专业课一年只有两次,所以要抓住四月和十月的这两次机会,好好考专业课,这样才不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一、考试课程(专科):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 基础会计学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中国税制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学 管理会计(一) 企业管理概论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二、学习顺序(建议):1、专业课:先学基础会计学再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2、专业基础课:没有先后顺序,自己按考试计划学就可以了。比如:中国税制、计算机应用基础、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企业管理概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3、公共课:放在最后考,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有些课不是上下半年都开考的,而公共课是上下半年都开考。比如: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我是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的,上面是自己的一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事可以给我留言。

自考报考安排课程,按照报考的课程学习,报考课程按照给出的考试计划安排选择,首要选择基础课程,马克思主义,近现代史,英语,在选择专业课程,难易搭配报考,学习效率高。总体上讲自考课程考试安排要先易后难,基础课程简单,专业课程难一些,一次考试最多报考4科,所以一次考试选择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难有易,提高备考效率与考试信心。此外,有自考免考的课程不需要再考。

自考法学考试科目与时间分配不对

自考是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学习时间灵活,但是每个专业的课程很多,湖北省一年有两次考试机会,每次最多报考四门,想要缩短拿证的时间,就要计划好每次报考的课程。优先安排自考考试次数少,难度较小的科目。自学考试有些自考专业所属科目是与其他科目有冲突的,自考生应该优先安排一年中考试次数最少的科目,否则很可能会耽误自考毕业。因为有些自考专业课程一年只考一次或两次,而公共课,每个考期都可以考,所以在此建议自考生先考自考专业课,然后公共课插缝安排,才能保证尽快考完所有自考考试,顺利毕业。自考生在安排自己的自考计划的时候,应该根据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安排每次的报考科目,才能做到高效地完成所有自考考试,早日拿到自考毕业证。自考出题还是以重要的考点为主。拿到教材你要对课本中重要的考点进行重点复习,你就取得了大部分的分值了。其实老实说,自考有些时候,并不是那么难,但前提是你要学会抓关键。对应试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历年的考试真题,如果每年的试题你都会做了,那你的水平应该已经达到了考核要求。所以如果你想通过一门课,前三年的卷子,做2次以上,是最重要的。当然做一些练习题模拟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选科目的时候就选好了,有考试时间参考的

1、如果是你想考试的两门课程安排在了同一个时间段,就当机立断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另外一门课程就等到下次考试安排;

2、如果是你想考的两门课在当次的考试日程表里没有,也就等下次再报名。

宗旨:遵循考试时间安排,提前做好考试科目报考工作!

扩展资料:

全国自学考试时间一般如下:自考每年开设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自2015年起大部分地区已将考试次数调整为4月和10月两次,详细情况请咨询所在地自考办。报考之初,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

一、考试月份安排:

4月自考:

每年4月第三个星期六及星期日

10月自考    :

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六及星期日

二、考试时间节点安排: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如果是一个专业的话(比如:本科:采购与供应管理),只是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在10月份考试的科目 ,你全都报名了,且是自己填写的报名地址的话,都会默认选择离你最近的我也自考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是在深圳的。。。。。

自考大专试卷时间分配不对

自考作为现在热门的继续教育形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考来提升自身的学历,但是对于初次参加自考的考生来说,不清楚自考过程中的事项。自考怎么合理分配报考科目?

自考怎么合理分配报考科目?

一、报考不宜过多

湖南自考的门数一般是十几门科目,一次考试可以报考四门,有些考生想要赶快拿证,每次都报考四门考试,但是在准备时压力过大,反而不能准备充分。只建议准备充分的同学一次报考四科。一次报考2-3科较为合适,每科科目都能认真准备。

二、报考科目次数

有些科目每年只考一次,这样如果考完成绩不理想,就只能等待下一年才能继续报考。白白浪费时间。开考次数少的科目一定要优先报考,避免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

三、实践课程提前考

一些专业是有实践考试的,实践考试在相应课程考试合格后就可进行,所以要尽早报考。如果在全部课程考试后才进行,会拉长毕业时间。实践考核一年安排2至4次,考核的具体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一般会提前3个月公布考试安排和有关要求,所以要多留意主考院校的官网信息。安排好考试时间,避免因安排不当拉长毕业时长。

四、科目搭配推荐

在科目报考前先查看报考专业当年或去年的课程名单,了解一下科目的难易程度,再进行合理的科目报考。

推荐报考一门公共课加一到两门专业课,此方法有两点优势:

①可以保证每次考试都有科目可选;②公共课难度比专业课低,复习时候难易搭配。

自考本科学历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吗?

自考本科学历是国家认可,学信网可查,是符合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的。

教师资格证笔试报考条件的学历要求:

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证,要求考生学历必须达到专科以上;

报考初中教师资格证,粤、闽、赣等地区要求考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浙、鲁、陕、沪等地区要求考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中和中职教师资格证,要求考生学历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自学考试的理论课程目前均采用笔试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一般为150分钟。

1、实践考核及论文答辩等按主考学校规定的方式进行,笔试每天考两门,通常安排在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

2、自考试卷命题并不是全国统一命题,它是由不同种类的命题方式相结合的,各省的试卷有它自己的特色,一般来讲自学考试考场设在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中、小学校,考生应提前一天到“课程考试通知单”指定的设置考场的学校看考场,以明确考场、考室的具体位置,计算好路途行程时间,防止因差20-30分钟到达考场。

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

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

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

3、专业课

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

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

5、实践性环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23年大专自考科目试卷今天我们的教务老师给同学来讲讲以下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收藏我们网站哦,我们专注于自学考试教材购买服务网哦,接下来一起来阅读下面的正文吧!2023年大专自考科目试卷是指为大专自考考生准备的各种课程考试,其中包括大专英语、大专数学、大专政治、大专历史等科目考试。一、考试科目2023年大专自考科目试卷包含了以下几种考试科目:1、大专英语:大专英语考试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2、大专数学:大专数学考试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3、大专政治:大专政治考试包括政治分析、政治理论、政治史等,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4、大专历史:大专历史考试包括世界史、中国史、欧洲史等,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二、考试时间2023年大专自考科目试卷的考试时间为2023年3月,考试时间安排如下:1、大专英语:3月1日上午9:00-11:002、大专数学:3月2日上午9:00-11:003、大专政治:3月3日上午9:00-11:004、大专历史:3月4日上午9:00-11:00三、考试准备1、熟悉大专自考科目考试大纲:大专自考科目考试大纲提供了考生应考的知识点,考生应该熟悉考试大纲,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2、复习科目知识:考生应该按照大专自考科目考试大纲,系统复习科目知识,熟悉考试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3、模拟考试:考生应该多做模拟考试,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考试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四、总结2023年大专自考科目试卷包括大专英语、大专数学、大专政治、大专历史等科目考试,考试时间安排在2023年3月,考生应该熟悉大专自考科目考试大纲,系统复习科目知识,多做模拟考试,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自考考试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 自考省考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 自考会计考试科目时间分配不对
  • 自考法学考试科目与时间分配不对
  • 自考大专试卷时间分配不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