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训诂学难考吗推荐

自考训诂学难考吗推荐

发布时间:

自考训诂学难考吗推荐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这些都比较难,语言类的这些需要理解能力很高,其他文学类就比较轻松点了。

选考科目里面现代汉语比较简单,文学方面的都必须要看过很多书才行,特别是比较文学,古今中外都有涉及,想要通过也不容易,但也要看考生的兴趣,考生如果很有兴趣,学习起来也会简单一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比机械式学习好:在自学考试中,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复习或刚接触学习教材的时候需要抱有新鲜感,同时也要利用好这种心态,进行全面的学习备考,注意圈重点、查资料、做笔记。而且全面学习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高的,主要认真点,考试的小伙伴基本都能掌握考试内容。

我是上海华师大汉语言文学的自学专业,已经毕业。如果说难易的话,语言学概论和美学应该算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别的都还算好。这个专业就是要多花时间没有诀窍。

自考会有难度考前多看书多做真题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你也可以追问

都差不多吧,你可以看下视频辅导教程挺有用

训诂学自考资料推荐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训诂学00819教材,四川省自考训诂学00819真题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河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考试科目有哪些主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考试方式备注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必考笔试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必考笔试300015英语14任选一门笔试00016日语14笔试00017俄语14笔试400037美学6必考笔试5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必考笔试6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7必考笔试7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7必考笔试800540外国文学史6必考笔试900541语言学概论6必考笔试101100321中国文化概论5任选两门免考外语增考三门笔试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4笔试00819训诂学5笔试0518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4笔试05183报刊编辑学4笔试05184汉语修辞学4笔试05185新闻采访学4笔试05186中学语文教材教法4笔试1206999毕业论文实践必做、不计学分毕业总学分66求问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考试科目有文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写作、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笔试的形式考,10月19号~20号考。北京的成人自考有个官方网站:北京教育考试院,成考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会有工作人员在线解答。一、以下是北京成人自考的报考时间:二、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个科目与其具体考试时间:三、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科考试所需要用到的教材:1、文学概论教材:《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王小川编写。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学习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由刘瑞复、左鹏编写。3、现代汉语教材:《现代汉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齐沪扬编写。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5、古代汉语教材:《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由王宁编写。6、写作教材:《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由徐行言编写。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8、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由刘建军编写。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孙蚌珠、冯雅新编写。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方智范编写。1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由方智范编写。参考资料: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关于公布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9年考试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什么是训诂学?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人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于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注重于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但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训诂学专著根据其体式分类,有单解语义的,有音义兼注的,有形音义结合的。其中音义兼注的代表著作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唐代的《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华严音义》等。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加载全文

1、比较著名的字书: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编著的文字工具书。按部首编排,并以六书理论解释字形、字义、字音及其互相关系的汉语字典,为中国最早的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字典。《说文》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133,441字,

《尔雅》:

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字书,是后世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的意思;"雅"本意为"正",引申为"雅言",指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3卷20篇。今本19篇。分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小尔雅》:

又名《小雅》,是中国雅学史上第一部增广《尔雅》之作,是中国的第二部训诂专书。《小尔雅》成书较早,《汉书·艺文志》就载有"《小尔雅》一篇"。《小尔雅》久以亡佚。现存的本子是从《孔丛子》第十一篇抄出别行。

《释名》:

东汉刘熙撰,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字书,是第一次为语词本身而编纂辞书。

《方言》:

又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重要著作。西汉扬雄撰。

————————————————————————————————————————————

比较著名的韵书:

《切韵》:

系韵书隋代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原书没有流传下来。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

《唐韵》:

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愐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之后。

《广韵》:

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集韵》:

《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集韵》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

————————————————————————————————————————

学习训诂学的参考书目:

古文字学: 中国文字学    唐兰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战国文字通论    何琳仪 甲骨文合集 殷周金文集成 卜辞通纂    郭沫若 殷契粹编    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郭沫若 积微居金文说    杨树达 甲骨文字考释    于省吾 朱德熙古文学论集    朱德熙 古文字论集    裘锡圭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 甲骨金文考释论集    陈剑 甲骨文编    孙海波 金文编    容庚 古文字类编    高明 望山楚简    裘锡圭    李家浩 九店楚简    李家浩

训诂学: 训诂学    洪诚 训诂学原理    王宁 广雅疏证    王念孙 读书杂志    王念孙 经义述闻    王引之 经传释词    王引之 小学答问    章太炎 文始    章太炎 量守庐群书笺识    黄侃 积微居金石小学述林    杨树达 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沈兼士 出土文献整理: 信阳楚简 包山楚简 郭店楚墓竹简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睡虎地秦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 张家山汉简 里耶秦简 居延汉简 尹湾汉简 其他: 音韵学概要    唐作藩 汉字古音手册    郭锡良 古字通假会典    高亨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 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商周考古 故训汇纂 史记 汉书·地理志 汉书·艺文志 中国历史地图册 水经注

“训诂 ” 一词在班固《汉书》里多写为“训故”。“故”就是古语。如《刘歆传》说:“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又《扬雄传》说:“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训故"与"训诂"同义。章句是分章析句,解释一章一句的意思,训诂是专指讲明文字的音义,两者不相同。训诂学就是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问。旧日只看作是“小学”的一个部门,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训诂学演变语言里的词因时代有变迁,而有古今之异,因地域有不同,而有方言之别。因此,后代的人读古代的著作不能懂,就要以今语释古语;同一事物,不同的方域称名或有不同,就要用通语释方言。语言总是在发展的,语词在使用中意义也常常会有改变。一个词由一个意义引申发展出别的意义,就成为一个多义词。多义词在使用时场合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为免去误解,也往往需要加解释。这些就是训诂所由起。久而久之,就有集中讲解字义词义的书,这种书就称为训诂书。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系统的。语音的声韵有系统,词汇的构词有系统,词的音与义和词与词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条理可寻的。因此由一字一词的解释进而有意识地从事联贯的、有系统的语义研究工作,创造出科学的理论,对汉语发展历史的理解,对解释古书,对编纂字典、词典,对语文教育都会有重要的贡献。研究内容任务训诂学既然是研究词义的学问,其研究的对象主体即是古代的书面上的语言材料,而现代方言的口语资料也在参考之列。要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应当具备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音史的基本学识,掌握语言文字一般的发展规律,才能从事整理研究前代的训诂资料,总结前人研究词义的理论和方法,并进一步开创新的途径,作深入广泛的研究。方法前代解释语词的资料极为丰富,研究工作者应当按照时代的先后,按照不同的性质,分别层次加以整理。前代的训诂学家解释语词时所应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训诂学上有所谓形训、义训、声训。形训是就字形本身的结构说明所表现的词义的。义训是用现代人所理解的词语解释字在书面上使用的含义。采用一个同义或义近的词或

训诂学自考资料书推荐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古代训诂、字书、韵书在现代来说非常不容易找,因为喜欢这方面的多是研究者比较多,也算是冷门的书籍资料,图书馆都不一定能找到

有幸寻到 古籍阁  才算发现了我十分需要的古代训诂、字书、韵书电子版的书,开拓了学这方面基础

推荐我所收集的中国古代训诂、字书、韵书目录如下:

《北词广正谱》研究

《别雅》训诂研究

《北魏音乐研究》

《从唐代墓志铭看初唐洛阳音的韵母系统》

《高本汉_汉文典_上古音研究_谢建娘》

《古乐筌蹄_乐器图考_的音乐文献学研究》

《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关中方言词汇研究》

《乐府杂录》校注

《类篇》与《集韵》《玉篇》比较研究

《六十种曲》

《南曲全谱》

《皇祐新乐图记研究》

《黄帝内经灵枢-音韵研究》

《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

《东亚汉文音乐》

《敦煌变文音韵研究》

《敦煌曲子词用韵研究》

《汉语方言见系二等文白读的几种类型_张光宇》

《基于方言地理学的魏晋南北朝韵部发展研究》

《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

《近代汉语声调的分化研究》

《两汉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_魏鸿钧》

《六朝道教典籍(上清、灵宝经)用韵研究》

《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

《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

《等韵精要》研究

《董解元西厢记》曲谱格律研究与曲乐文献辑录

《古今韵会举要小补》研究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

《洪武正韵》及相关韵书研究

《华严音义》研究

《集韵》及其词汇研究

《集韵》与《类篇》

《明清官话语音专题研究》

《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

《清至民国山东方志所录方言资料的方音研究》

《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

《日语上代、中古音韵与汉语中古音的比较研究》

《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

《唐五代敦煌语音研究》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研究》

《湘潭方言入声研究》

谚译《老朴》与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研究——《翻译老朴》声母系统》

《元明北方汉语入声研究》

《元散曲体格研究》

《元杂剧用韵研究》

《粤语吟诵的自然发声方法探索研究——以珠三角地区的粤语吟诵为例》

《中古道书语言研究

《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

《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中古以来的开合口研究》

《中古音韵对现代方言声韵母对应规律性程度的测度》

《中国昆曲腔词格律及应用》

《中上古汉朝语研究》

《中州全韵啸馀谱.十卷.明.程明善撰.明万历四十七年刊本.黑白版》

《论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

《日语拗_长_拨_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诗经_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

《说文解字_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

《元代汉语音系研究》

《战国文字谐声系统与古音研究》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琵琶记》

《切韵》

《钦定清汉对音字式》

《唐五代韵书集存》

《王韵与广韵训释比较研究》

《玄应音义》

《音韵日月灯》

《音韵日月灯》

《原本广韵》

《韵镜》

《韵学集成》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

《一切经音义》

《刊谬补缺切韵》

《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

《唐音统签_研究》

《刊谬补缺切韵》

《玄应音义反切考》

《元代汉语音系研究——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中心》

《早期韵图研究》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训诂学00819教材,四川省自考训诂学00819真题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河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考试科目有哪些主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考试方式备注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必考笔试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必考笔试300015英语14任选一门笔试00016日语14笔试00017俄语14笔试400037美学6必考笔试5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必考笔试6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7必考笔试7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7必考笔试800540外国文学史6必考笔试900541语言学概论6必考笔试101100321中国文化概论5任选两门免考外语增考三门笔试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4笔试00819训诂学5笔试0518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4笔试05183报刊编辑学4笔试05184汉语修辞学4笔试05185新闻采访学4笔试05186中学语文教材教法4笔试1206999毕业论文实践必做、不计学分毕业总学分66求问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考试科目有文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写作、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笔试的形式考,10月19号~20号考。北京的成人自考有个官方网站:北京教育考试院,成考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会有工作人员在线解答。一、以下是北京成人自考的报考时间:二、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个科目与其具体考试时间:三、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科考试所需要用到的教材:1、文学概论教材:《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王小川编写。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学习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由刘瑞复、左鹏编写。3、现代汉语教材:《现代汉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齐沪扬编写。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5、古代汉语教材:《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由王宁编写。6、写作教材:《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由徐行言编写。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8、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由刘建军编写。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孙蚌珠、冯雅新编写。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方智范编写。1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由方智范编写。参考资料: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关于公布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9年考试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什么是训诂学?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人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于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注重于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但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训诂学用什么教材,四川自考训诂学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1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2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版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30015英语14《大学英语自学教程》99/98版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课4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中国现代文学史》1999年版吴宏聪、范伯群武汉大学出版社5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7《中国古代文学史》2000年版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7《中国古代文学史》2000年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0540外国文学史6《外国文学史》2000年版金元浦、孟昭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0541语言学概论6《语言学概论》2000年版胡明杨语文出版社90037美学6《美学》2007年版朱立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4《巴金研究》1993年版胡永修、周芳芸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考生任选二门。免试英语者另选三门加考课程,学分不低于14学分。110819训诂学5《训诂学》2004年版宋子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20321中国文化概论5《中国文化概论》2000年版王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3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1993年版皮朝纲、蒲友俊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40815西方文论选读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005年版朱立元华东师大出版社150820汉字学概论5《汉语文字学概要》2004年版徐志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毕业论文不计学分基本上就是上述这些了,不同地区也不会变动太大。如果你有这些课程的教材和书籍卷子要购买你可以去百度一下自考图书馆,这是购买自考教材的网站。有了这些自考就很有保障了如果要自学的话这些好学吗?本回答由网友推荐哪位能人能指点一下山东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哪些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书:>赵家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邓小平理论概论学习书:>钱淦荣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书:>巩献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书:>罗正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学习书:>卫兴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日语学习书:>陈常好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俄语学习书:>钟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学习书:>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写作学习书:>李保初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概论学习书:>童庆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学习书:>王富仁、刘勇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学习书:>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学习书:>郭英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学习书:>郭英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作评选学习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习书:>杨陆、周一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习书:>李国英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学习书:>郭志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学习书:>朱金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书:>韩兆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书:>韩兆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学习书:>匡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言学概论学习书:>岑运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习书:>李运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汉字学概论学习书:>杨润陆主编长城出版社英语学习书:>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书:>赵鸿德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 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的意义。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知道什么是训诂学吗?狭义的训诂学指语义学,为小学的一个分支,广义的训诂学除了语义学外还包括音韵学、文字学。我们通常讲的训诂都是针对狭义而言,“训诂”也称作“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训诂指用当时的文字对古书字义做出解释,训诂的方法有形训、声训、义训、互训、反训等。形训指用字形说明字的意义和来源;声训指用同音或近音的字来解释字义;义训是不依借字形或字音而直接对字义进行解释;互训是指用同义的字词来互相解释;反训是用反义的字词来进行解释;递训是用几个字词进行连续的解释。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训诂工具书是研究古代汉语字词的工具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说文解字:是最早的一部字汇学方面的字典,由许慎编撰,记录了古代文字的意义和用法。2. 康熙字典:是清代敕撰的大型字典,收录了蒐集中国文化史料和各方面资讯的详细资料,为研究汉字和汉语的历史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3. 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进行演义、注释和校勘,增加了对文本的详细解释和讨论。4. 字林精舍:是隋代梁懋功编撰的字典,以言韵字形为主要编排原则,收集了大量的字词,是现代训诂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5. 重排康熙字典:是对康熙字典进行修订、整理和补充,增加了从康熙时代到清代末期期间的新字、新义和异体字,是研究汉字和汉语的基本文献之一。6. 说文解字新注:是清代许衡编撰的对说文解字进行校勘和注释的书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7. 集韵:是唐代韵书,以韵目为主要编排原则,全书虽称集韵,但实际上包括了互文、病药等多种内容,对研究唐代语言学和文化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训诂学自考资料推荐书

训诂学专著根据其体式分类,有单解语义的,有音义兼注的,有形音义结合的。其中音义兼注的代表著作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唐代的《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华严音义》等。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 等十四部经典的经文及其注文作音义,用采摘单字作注的方式来注音辨义,以释音明义为主,兼及辨析异文、句读和校勘。唐张参《五经文字·序例》云:“陆氏释文,自南徂北,徧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它既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又有很高的语言本体研究价值。我们将《经典释文》音注条目和原文的句子录入电脑做成音切资料数据库,作穷尽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排列表格、显示频率、寻找和归纳内在规律,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定性、定义,然后探求相关理论。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训诂学00819教材,四川省自考训诂学00819真题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河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考试科目有哪些主考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考试方式备注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必考笔试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必考笔试300015英语14任选一门笔试00016日语14笔试00017俄语14笔试400037美学6必考笔试5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必考笔试6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7必考笔试7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7必考笔试800540外国文学史6必考笔试900541语言学概论6必考笔试101100321中国文化概论5任选两门免考外语增考三门笔试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4笔试00819训诂学5笔试0518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4笔试05183报刊编辑学4笔试05184汉语修辞学4笔试05185新闻采访学4笔试05186中学语文教材教法4笔试1206999毕业论文实践必做、不计学分毕业总学分66求问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考试科目有文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写作、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笔试的形式考,10月19号~20号考。北京的成人自考有个官方网站:北京教育考试院,成考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会有工作人员在线解答。一、以下是北京成人自考的报考时间:二、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个科目与其具体考试时间:三、以下是成人自考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每一科考试所需要用到的教材:1、文学概论教材:《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王小川编写。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学习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由刘瑞复、左鹏编写。3、现代汉语教材:《现代汉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齐沪扬编写。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5、古代汉语教材:《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由王宁编写。6、写作教材:《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由徐行言编写。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陈思和编写。8、外国文学作品选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由刘建军编写。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由孙蚌珠、冯雅新编写。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由方智范编写。1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由方智范编写。参考资料: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关于公布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9年考试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什么是训诂学?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人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于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注重于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但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古代训诂、字书、韵书在现代来说非常不容易找,因为喜欢这方面的多是研究者比较多,也算是冷门的书籍资料,图书馆都不一定能找到

有幸寻到 古籍阁  才算发现了我十分需要的古代训诂、字书、韵书电子版的书,开拓了学这方面基础

推荐我所收集的中国古代训诂、字书、韵书目录如下:

《北词广正谱》研究

《别雅》训诂研究

《北魏音乐研究》

《从唐代墓志铭看初唐洛阳音的韵母系统》

《高本汉_汉文典_上古音研究_谢建娘》

《古乐筌蹄_乐器图考_的音乐文献学研究》

《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关中方言词汇研究》

《乐府杂录》校注

《类篇》与《集韵》《玉篇》比较研究

《六十种曲》

《南曲全谱》

《皇祐新乐图记研究》

《黄帝内经灵枢-音韵研究》

《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

《东亚汉文音乐》

《敦煌变文音韵研究》

《敦煌曲子词用韵研究》

《汉语方言见系二等文白读的几种类型_张光宇》

《基于方言地理学的魏晋南北朝韵部发展研究》

《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

《近代汉语声调的分化研究》

《两汉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_魏鸿钧》

《六朝道教典籍(上清、灵宝经)用韵研究》

《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

《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

《等韵精要》研究

《董解元西厢记》曲谱格律研究与曲乐文献辑录

《古今韵会举要小补》研究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

《洪武正韵》及相关韵书研究

《华严音义》研究

《集韵》及其词汇研究

《集韵》与《类篇》

《明清官话语音专题研究》

《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

《清至民国山东方志所录方言资料的方音研究》

《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

《日语上代、中古音韵与汉语中古音的比较研究》

《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

《唐五代敦煌语音研究》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研究》

《湘潭方言入声研究》

谚译《老朴》与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研究——《翻译老朴》声母系统》

《元明北方汉语入声研究》

《元散曲体格研究》

《元杂剧用韵研究》

《粤语吟诵的自然发声方法探索研究——以珠三角地区的粤语吟诵为例》

《中古道书语言研究

《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

《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中古以来的开合口研究》

《中古音韵对现代方言声韵母对应规律性程度的测度》

《中国昆曲腔词格律及应用》

《中上古汉朝语研究》

《中州全韵啸馀谱.十卷.明.程明善撰.明万历四十七年刊本.黑白版》

《论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

《日语拗_长_拨_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诗经_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

《说文解字_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

《元代汉语音系研究》

《战国文字谐声系统与古音研究》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琵琶记》

《切韵》

《钦定清汉对音字式》

《唐五代韵书集存》

《王韵与广韵训释比较研究》

《玄应音义》

《音韵日月灯》

《音韵日月灯》

《原本广韵》

《韵镜》

《韵学集成》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

《一切经音义》

《刊谬补缺切韵》

《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

《唐音统签_研究》

《刊谬补缺切韵》

《玄应音义反切考》

《元代汉语音系研究——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中心》

《早期韵图研究》

训诂学专著根据其体式分类,有单解语义的,有音义兼注的,有形音义结合的。其中音义兼注的代表著作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唐代的《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华严音义》等。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加载全文

训诂学自考资料书籍推荐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古代训诂、字书、韵书在现代来说非常不容易找,因为喜欢这方面的多是研究者比较多,也算是冷门的书籍资料,图书馆都不一定能找到

有幸寻到 古籍阁  才算发现了我十分需要的古代训诂、字书、韵书电子版的书,开拓了学这方面基础

推荐我所收集的中国古代训诂、字书、韵书目录如下:

《北词广正谱》研究

《别雅》训诂研究

《北魏音乐研究》

《从唐代墓志铭看初唐洛阳音的韵母系统》

《高本汉_汉文典_上古音研究_谢建娘》

《古乐筌蹄_乐器图考_的音乐文献学研究》

《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关中方言词汇研究》

《乐府杂录》校注

《类篇》与《集韵》《玉篇》比较研究

《六十种曲》

《南曲全谱》

《皇祐新乐图记研究》

《黄帝内经灵枢-音韵研究》

《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

《东亚汉文音乐》

《敦煌变文音韵研究》

《敦煌曲子词用韵研究》

《汉语方言见系二等文白读的几种类型_张光宇》

《基于方言地理学的魏晋南北朝韵部发展研究》

《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

《近代汉语声调的分化研究》

《两汉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_魏鸿钧》

《六朝道教典籍(上清、灵宝经)用韵研究》

《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

《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

《等韵精要》研究

《董解元西厢记》曲谱格律研究与曲乐文献辑录

《古今韵会举要小补》研究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

《洪武正韵》及相关韵书研究

《华严音义》研究

《集韵》及其词汇研究

《集韵》与《类篇》

《明清官话语音专题研究》

《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

《清至民国山东方志所录方言资料的方音研究》

《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

《日语上代、中古音韵与汉语中古音的比较研究》

《斯塔罗斯金与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统比较研究》

《唐五代敦煌语音研究》

《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研究》

《湘潭方言入声研究》

谚译《老朴》与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研究——《翻译老朴》声母系统》

《元明北方汉语入声研究》

《元散曲体格研究》

《元杂剧用韵研究》

《粤语吟诵的自然发声方法探索研究——以珠三角地区的粤语吟诵为例》

《中古道书语言研究

《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

《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中古以来的开合口研究》

《中古音韵对现代方言声韵母对应规律性程度的测度》

《中国昆曲腔词格律及应用》

《中上古汉朝语研究》

《中州全韵啸馀谱.十卷.明.程明善撰.明万历四十七年刊本.黑白版》

《论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

《日语拗_长_拨_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诗经_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

《说文解字_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

《元代汉语音系研究》

《战国文字谐声系统与古音研究》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

《琵琶记》

《切韵》

《钦定清汉对音字式》

《唐五代韵书集存》

《王韵与广韵训释比较研究》

《玄应音义》

《音韵日月灯》

《音韵日月灯》

《原本广韵》

《韵镜》

《韵学集成》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

《一切经音义》

《刊谬补缺切韵》

《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

《唐音统签_研究》

《刊谬补缺切韵》

《玄应音义反切考》

《元代汉语音系研究——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中心》

《早期韵图研究》

训诂工具书是研究古代汉语字词的工具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说文解字:是最早的一部字汇学方面的字典,由许慎编撰,记录了古代文字的意义和用法。2. 康熙字典:是清代敕撰的大型字典,收录了蒐集中国文化史料和各方面资讯的详细资料,为研究汉字和汉语的历史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3. 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进行演义、注释和校勘,增加了对文本的详细解释和讨论。4. 字林精舍:是隋代梁懋功编撰的字典,以言韵字形为主要编排原则,收集了大量的字词,是现代训诂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5. 重排康熙字典:是对康熙字典进行修订、整理和补充,增加了从康熙时代到清代末期期间的新字、新义和异体字,是研究汉字和汉语的基本文献之一。6. 说文解字新注:是清代许衡编撰的对说文解字进行校勘和注释的书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7. 集韵:是唐代韵书,以韵目为主要编排原则,全书虽称集韵,但实际上包括了互文、病药等多种内容,对研究唐代语言学和文化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训诂学专著根据其体式分类,有单解语义的,有音义兼注的,有形音义结合的。其中音义兼注的代表著作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唐代的《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华严音义》等。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 等十四部经典的经文及其注文作音义,用采摘单字作注的方式来注音辨义,以释音明义为主,兼及辨析异文、句读和校勘。唐张参《五经文字·序例》云:“陆氏释文,自南徂北,徧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它既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又有很高的语言本体研究价值。我们将《经典释文》音注条目和原文的句子录入电脑做成音切资料数据库,作穷尽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排列表格、显示频率、寻找和归纳内在规律,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定性、定义,然后探求相关理论。

训诂学专著根据其体式分类,有单解语义的,有音义兼注的,有形音义结合的。其中音义兼注的代表著作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唐代的《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华严音义》等。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加载全文

  • 索引序列
  • 自考训诂学难考吗推荐
  • 训诂学自考资料推荐
  • 训诂学自考资料书推荐
  • 训诂学自考资料推荐书
  • 训诂学自考资料书籍推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