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哪里买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哪里买

发布时间: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哪里买

从新华书店买吧,不好找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的科目教材从哪来,成人自考大专科目和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的科目有哪些,具体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课本都到哪儿买呢你报的专业不同,要考的科目不同。自考的教材可以到本地自考办去买,也可以查询好版本之后,到书店或者网上买。本回答由网友推荐云南自考的考生去哪里找教材来学?你好,自考教材可以根据课程代码和科目名称从网上购买。注意核对好具体版本。有关自学考试的问题请问辽宁自考会计都考哪些科目科目报考指南上有。教材最好是去自考办打听清楚准确,到也不一定要去招办买,也可以从考过的老生那里买或借二手教材这是经济之路,当然如果不在乎就算了!山东会计自考专升本会用到哪些教材,涉及到哪些科目?2014年4月份的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已经出来了,特地帮你查询如下:山东财经大学——会计专业自考专升本2014年4月份考试科目:00058市场营销学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审计学 00015英语烟台大学——会计专业自考专升本2014年4月份考试科目: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8资产评估 2014年10月份的暂时还没出来,如果需要详细考试时间,可以报考地点流程等可以直接百度“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里面可以查到的;另外麻烦朋友也帮忙采纳下,也谢谢你喽。。。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师大,财院周围的一些考试书店,比如诚章书店等等;或者去展览馆旁边的出版物批发市场看看,现在这个时候只能碰碰运气买剩下的今年的书了。

应该是商学院或者是东科院的学科,去问下他们的学工组。其他办法:第一,去农大的二手旧书店,能打折,便宜,农大的东湖小区的海洋书店最全面。第二,在农大的贴吧里和论坛里发帖子找人代购湖南农业大学农芒时节论坛 湖南农大论坛湖南农业大学吧第三。自己去教材科那里去买,红楼,一楼,(好像是第一教学楼,记不清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资产评估自考教材pdf,资产评估自考教材目录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关于财务方面的实用的书籍有哪些?会计|00158资产评估-11页|00158-资产评估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提取码:fkag会计.png00158资产评估-11页.pdf00158-资产评估.pdf00157管理会计(一)2016年4月复习资料.pdf00155自考中级财务会计讲义.pdf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计算题.pdf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1).pdf00089国际贸易名词解释.pdf如何自学资产评估,有哪些书籍可以推荐首先不赞成从cpa教材入手,难理解难上手,非会计专业或会计基础接近0的正常智商的人只靠看书我觉得都比较难以理解里面内容,如果非要从cpa入手,不如报网校。我本科会计,也认识学经济的同学,就他们的课程体系而言,涉及会计领域的也就一门会计学基础而已,而且所学内容实在太少,所以我不觉得学了经济算是有会计基础。我没有具体到书籍,但觉得题主还是从会计学基础看起,教材都差不多,会计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就像我在大三的学习帮我解决了大一没明白的部分知识。我的建议是报名会计从业考试,以考试参考书为框架,再选择一本会计学基础教材作为血肉补充,通过从业后,我觉得就算是有一定基础了,这时可以开始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也可以选择cpa教材,至于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都可以凭个人喜好学习了。这里我还要重点《会计准则案例讲解》这样的书籍,个人感觉比正式教材都要好理解一些,适合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血肉补充类学习。会计本来就不见得一开始就能理解,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查阅资料或先放下,在后面的学习中可能就对之前不懂的地方有所理解了,关键就是反复翻看。因为我自己就爱犯这样钻牛角尖太抠细节理解的问题,导致学习起来相当痛苦。最后祝题主学得顺利,顺便说下我也就是个学渣。总结性补充:题主目的是自学财务,而且近乎于零基础。所以我从”会计从业+任意一本本科会计学基础教材“开始,考试作为一种激励动力,同时会计从业我是大三考的,感觉框架相当宏大,加上会计学基础教材作为补充,可以算是入门了。CPA教材不是以教人入门财务的,而且我不认为有谁通过CPA教材学财会还能学出兴趣不受打击的。题主想自学财务,当然是要从简单、从基础、从容易让人理解的角度出发了,我所回答的方案是我觉得很不错的一个选择,之所以非要扯到CPA是因为看到有人它来入门,不是不可以,只是说这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好选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第 一 章总论 前言: 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最基本的概念性东西一定要把握住。从今年的考试来看,它的题型比前两年有一些改变,比较多的增加了一些主观题的内容,而对客观题的内容来说可能有一些删减,在分数上做了一些变化,这更要求考生们要特别注意这门课的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基本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资产评估及其特点 一、资产评估定义 (一)资产 所谓资产,是指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经济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 (2)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3)资产是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即可望给经济主体带来现金流入的资源。 2.作为资产评估客体的资产,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科学地进行资产评估,可对资产进行适当的分类。 (1)按资产存在形态分类,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按资产是否具有综合获得能力分类,可以分为单项资产和整体资产 (3)按资产能否独立存在分类,可以分为可确指的资产和不可确指的资产。 (4)按资产与生产经营过程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二)价格和价值 (三)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 (1)评估主体。 (2)评估客体。 (3)评估依据。 (4)评估目的。 (5)评估原则。 (6)评估程序。 (7)评估价值类型。 (8)评估方法。 二、资产评估的种类和特点 (一)资产评估的种类 目前国际上的资产评估主要分为三类,即评估、评估复核和评估咨询。 资产评估又可分为完全资产评估和限制性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还可具体划分为单项资产评估和整体资产评估。 (二)资产评估的特点 1.市场性。 2.公正性。 3.专业性。 4.咨询性。 三、资产评估的功能和作用 (一)评价及评估的功能 (二)管理的功能(作用) (三)鉴证的作用 第二节价值类型和评估目的 一、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及其表现形式。不同属性的价值类型所代表的资产评估价值不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数量上往往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第一种,以资产评估的估价标准形式表述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或变现价值)和清算价格四种。 第二种,从资产评估假设的角度来表述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具体包括:继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等三种。 第三种,从资产业务的性质,即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来划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第四种,以资产评估时所依据的市场条件,以及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来划分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 (一)关于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 在国际评估准则中,市场价值定义如下:“自愿买方与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的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当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资产评估价值存在形式,它是一系列不符合资产市场价值定义条件价值形式的总称或组合。 (二)明确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值以外价值的意义和作用 二、资产评估的目的 (一)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 资产评估所要实现的一般目的只能是资产在评估时点的公允价值。 (二)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 1.资产转让。 2.企业兼并。 3.企业出售。 4.企业联营。 5.股份经营。 6.中外合资、合作。 7.企业清算。 8.抵押。 9.担保。 10.企业租赁。 11.债务重组。 (三)资产评估特定目的在资产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资产评估的假设与原则 假设也可以这么说,很多东西是建立在假设之上,没有这种假设,很多活动事实上是无法进行的。所以,在资产评估的活动,会计的活动当中,对某些假设做出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假设的意思就是说,由于认识客体它的变化不可能被主体全部认识,这样的话,人们就不得不根据我已经知道的某些特征和事实,来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这种推断事实上就是一种假设。 一、资产评估假设 (一)交易假设 交易假设是资产评估得以进行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交易假设是假定所有待评资产已经处在交易过程中,评估师根据待评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估价。 (二)公开市场假设 公开市场假设是对资产拟进入的市场的条件,以及资产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接受何种影响的一种假定说明或限定。 (三)持续使用假设 持续使用假设也是对资产拟进入的市场的条件,以及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的资产状态的一种假定性描述或说明。 (四)清算假设 二、资产评估的原则 (一)资产评估工作原则 1.独立性原则。 2.客观公正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二)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 1.预期收益原则。 2.供求原则。 3.贡献原则。 4.替代原则。 5.估价日期原则。 第四节资产评估与会计和审计的关系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和审计的联系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二)资产评估与审计的联系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和审计的区别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区别 (二)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区别 第五节资产评估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及其发展 二、中国资产评估师职业法律规范 (一)法律形式的资产评估师职业法律规范 (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形式的资产评估师职业法律规范 第 二 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在全书中的作用: 它是集中的提炼,专门讲述资产评估的方法,把资产评估的三种方法具体进行说明。考生在复习此章时,先不要考虑具体对象的影响,先把三种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等特别记住。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节市场法 一、市场法的基本涵义 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说服力的评估方法之一。 市场法依据的原则是替代原则。 二、市场法的基本前提 通过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1)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 (2)公开市场上要有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 三、市场法的基本程序及有关指标 (一)选择参照物 (二)在评估对象与参照物之间选择比较因素 (三)指标对比、量化差异 (四)在各参照物成交价格的基础上调整已经量化的对比指标差异 (五)综合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1.资产的功能。 2.资产的实体特征和质量。 3.市场条件。 4.交易条件。 四、市场法中的具体评估方法 (一)直接比较法 直接比较法是指利用参照物的交易价格及参照物的某一基本特征直接与评估对象的同一基本特征进行比较而判断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类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评估对象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A特征/参照物A特征 1.现行市价法。 2.市价折扣法。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1-价格折扣率) 3.功能价值类比法。 (1)资产价值与其功能呈线性关系的情况,通常被称作生产能力比例法: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生产能力÷参照物生产能力) (2)资产价值与其功能呈指数关系的情况,通常被称作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生产能力÷参照物生产能力)X 4.价格指数法。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1+物价变动指数) 5.成新率价格调整法。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成新率÷参照物成新率) (二)类比调整法 该法并不要求参照物与评估对象必须一样或者基本一样。只要参照物与评估对象在大的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 1.市场售价类比法。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售价+功能差异值+时间差异值+…+交易情况差异值 资产评估价值=参照物售价×功能差异修正系数×…×时间差异修正系数 年限修正系数=[1-1÷(1+8%)30]÷[1-1÷(1+8%)35] =(1-0.0994)÷(1-0.0676) =0.9006÷0.9324 =0.9659 2.市价法。 资产评估价值=评估对象现行合理成本×(参照物成交价格÷参照物现行合理成本) 3.市盈率乘(倍)数法。 资产评估价值=评估对象(企业))收益额×参照物(企业)市盈率 第二节收益法 一、收益法的基本涵义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思路:通过估测被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判断被估资产的价值的一切方法。 典型的收益法是以利索本,即知道收益率然后反求本金。 二、收益法的基本前提 收益法是依据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经折现或本金化处理来估测资产价值的,它涉及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二是折现率或本金化率;三是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 1.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2.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三、收益法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参数 (一) 收益额 其一,收益额是资产未来预期收益额,而不是资产的历史收益额或现实收益额;其二,用于资产评估的收益额是资产的客观收益,而不是资产的实际收益。 (二)折现率 折现率就其构成而言,如不考虑通货膨胀,它是由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组成的。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可以利用国库率或者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近似代替。 (三)收益期限 四、收益法中的主要技术方法 公式中出现的符号的含义 三个最基本的公式 1.永续年金收益 评估值=收益/资本化率 2.有期限 3.分段收益法公式:是前两种公式的总和 (一)纯收益不变 1.在收益永续,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P=A/r 2.在收益年期有限,资本化率大于零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3.在收益年期有限,资本化率等于零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P=A×n (二)纯收益在若干年后保持不变 1.无限年期收益。其基本公式为: 2.有限年期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三)纯收益按等差级数变化 1.在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收益年期无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2.在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收益年期有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3.在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减,收益年期无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4.在纯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减,收益年期有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四)纯收益按等比级数变化 1.在纯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增,收益年期无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2.在纯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增,收益年期有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3.在纯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减,收益年期无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4.在纯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减,收益年期有限的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式: 第三节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涵义 成本法也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二、成本法的基本前提 1.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2.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成本法的应用是建立在历史资料基础上的,信息资料、指标需要通过历史资料获得。同时,现时资产与历史资产具有相同性或可比性。 3.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必须的。 三、成本法中的基本要素 (一)资产的重置成本 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二)资产的实体性贬值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 (四)资产的经济性贬值 四、成本法中的具体评估方法 (一)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1.重置核算法。 2.价格指数法。 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价格指数 或: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1+价格变动指数) 式中,价格指数可以是定基价格指数或环比价格指数。 注意:重置核算法和价格指数法的区别 1.用价格指数法算出来的重置成本只能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有可能是复原重置成本,也有可能是更新重置成本。 2.价格指数法是建立在不同时期某一种或某一类或全部资产的价格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成本核算是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建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3.功能价值类比法。 (1)生产能力比例法。 (2)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二)实体性贬值的测算方法 1.观察法,也称成新率法。 资产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实体性成新率) 2.使用年限法。 3.修复费用法。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测算方法 (四)资产经济性贬值的估算 第四节评估方法的选择 一、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 (一) 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各种方法是相通的,只不过路径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三种方法的逻辑出发点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1.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估目的、评估的市场条件、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由此决定的评估价值类型要相适应。 2.方法的选择要受到评估对象的类型、状态等的影响。 3.方法的选择还受到此方法的评估资料以及技术参数的约束 第 三 章资产评估程序 第一节资产评估程序概述 一、资产评估程序的定义和分类 资产评估程序是指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形成资产评估结论所履行的系统性工作步骤。狭义的角度上很多人认为资产评估程序开始于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终止于向委托人或相关当事人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广义的资产评估程序开始于承接资产评估业务前的明确资产评估基本事项环节,终止于资产评估报告书提交后的资产评估文件归档管理。 1.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2.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3.编制资产评估计划; 4.资产勘查与现场调查; 5.收集资产评估资料; 6.评定估算; 7.编制和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 8.资产评估工作档案归档。 二、资产评估程序的重要性 第二节资产评估具体程序 一、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1.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基本状况。 2.资产评估目的。 3.评估对象基本状况。 1.价值类型及定义。 2.资产评估基准日。 3.资产评估限制条件和重要假设。 4.其他需要明确的重要事项。 二、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三、编制资产评估计划 四、资产勘查与现场调查 五、收集资产评估资料 六、评定估算 七、编制和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 八、资产评估工作档案归档 第三节执行资产评估程序的基本要求(了解) 第四节资产评估中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 执行资产评估业务过程中需要收集的信息 二、执行资产评估业务过程中信息的来源 (一) 收集资产所有者或占有者内部的信息资料 (二)收集资产所有者或占有者外部的信息资料 1.市场信息。 2.政府部门。 3.证券交易机构。 4.媒体。 5.行业协会或管理机构及其出版物。 6.学术出版物。 三、资产评估过程中信息的初步处理 (一)资产信息资料的分析 (二)资产信息资料的筛选与调整 1.按可用性原则划分 2.按信息来源划分 (1)一级信息。 (2)二级信息。 四、评估过:程中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 (一)比较 (二)分析与综合 (三)推理 第 四 章机器设备评估 第一节机器设备评估概述 一、机器设备定义 二、机器设备的分类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使用的国家分类标准 (二)会计核算中使用的分类标准 1.生产用机器设备; 2.非生产机器设备; 3.租出机器设备; 4.未使用机器设备; 5.不需用机器设备; 6.融资租入机器设备; 第二节成本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应用 重置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 一、重置成本的计算 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包括购置或购建设备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费用、间接成本费用和因资金占用所发生的奖金成本。 (一)设备净价 1.直接法。 (1)市场询价。 (2)使用价格资料。 2.物价指数法。 (1)定基物价指数。 (2)环比物价指数。 3.重置核算法。 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是由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利润、税金组成。 (1)生产成本。 ①直接人工费(LD)。 直接人工费=∑实际工时消耗量×工资定额 ②直接材料费(MD) MD=MR+MP ③车间经费(EW)。 EW=(LD)×rEW ④企业管理费用(EM)。 EM=(LD)×rEM ⑤其他专项费用(EO) CM=MD+LD+EW+EM+ED+ET (2)销售费用(ES) 销售成本(CS) CS=CM+ES (3)利润(P)。 P=CS×rP (4)税金(T)。 T=RC×rT (5)设备重置成本(RC)。 RC=Cs+P+T =Cs+Cs×rp+RC×rT 4.综合估价法。 计算公式为: RC=(MRM÷Km+MPM)×(1+Kp)×(1+Kd/n)/(1-rT) 5.重量估价法。 计算公式为: RC=W×RW×K+P+T 6.类比估价法-―指数估价法。 RC/S2=(A1/A2)x (二)运杂费 1.国产设备运杂费。 国产设备运杂费=国产设备原价×国产运杂费率 2.进口设备的国内运杂费。 (三)设备安装费 1.国产设备安装费。 国产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设备安装费率 2.进口设备安装费计算。 (四)基础费 (五)进口设备从属费用 二、实体性贬值 (一)观察法 (二)年限法 (三)修复费用法 1.修复费用的含义是对可修复费用而言; 2.对一个设备而言,既有可修复的费用,也有不可修复的费用,要综合计算。 三、功能性贬值 设备的功能贬值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方面。 (一)第Ⅰ种功能性贬值 第Ⅰ种功能性贬值反映在超额投资成本上 (二)第Ⅱ种功能性贬值-超额营运成本,指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导致现在生产的新设备功能更强大,技术更先进。 四、经济性贬值 经济贬值是由于企业外部因素所导致的被估资产价值的损失。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由于使用寿命缩短 2.由于运营费用的提高 3.市场竞争的加剧 第三节市场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应用 一、比较因素 (一)个别因素 (二)交易因素 (三)时间因素 (四)地域因素 二、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具体方法 (一)直接匹配法 (二)因素调整法 (三)成本比率调整法 第四节收益法在机器设备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节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涵义 成本法也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二、成本法的基本前提 1.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2.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成本法的应用是建立在历史资料基础上的,信息资料、指标需要通过历史资料获得。同时,现时资产与历史资产具有相同性或可比性。 3.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必须的。 三、成本法中的基本要素 (一)资产的重置成本 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二)资产的实体性贬值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 (四)资产的经济性贬值 四、成本法中的具体评估方法 (一)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1.重置核算法。 2.价格指数法。 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价格指数 或: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1+价格变动指数) 式中,价格指数可以是定基价格指数或环比价格指数。 注意:重置核算法和价格指数法的区别 1.用价格指数法算出来的重置成本只能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有可能是复原重置成本,也有可能是更新重置成本。 2.价格指数法是建立在不同时期某一种或某一类或全部资产的价格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成本核算是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建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3.功能价值类比法。 (1)生产能力比例法。 (2)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二)实体性贬值的测算方法 1.观察法,也称成新率法。 资产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实体性成新率) 2.使用年限法。 3.修复费用法。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测算方法 (四)资产经济性贬值的估算 第四节评估方法的选择 一、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 (一) 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各种方法是相通的,只不过路径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三种方法的逻辑出发点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1.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估目的、评估的市场条件、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由此决定的评估价值类型要相适应。 2.方法的选择要受到评估对象的类型、状态等的影响。 3.方法的选择还受到此方法的评估资料以及技术参数的约束

自学考试资产评估讲义

一、材料的评估 (一)材料价值评估的内容与步骤 库存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外购半成品等。 1.进行实物盘点,使其账实相符。 2.根据不同评估目的和待估资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 3.运用存货管理的ABC分析法,突出重点。 (二)库存材料的评估 1.近期购进库存材料的评估。近期购进的材料库存时间较短,在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其账面值与现行市价基本接近。评估时,可采用成本法,也可以采用市场法。 (例9-1参照教材P372) 2.购进批次间隔时间长、价格变化较大的库存材料的评估,对这类材料评估时,可以采用最接近市场价格的材料价格或直接以市场价格作为其评估值。 (例9-2参照教材P373) 3.缺乏准确现行市价库存材料的评估。 4.呆滞材料价值的评估。 二、低值易耗品的评估 1.按低值易耗品用途分类,可分为: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其他低值易耗品等。 2.按低值易耗品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在库低值易耗品和在用低值易耗品。 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评估,可以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计算公式为: 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值=全新低值易耗品的成本价值×成新率 在对低值易耗品评估时,由于其使用期限短于固定资产,一般不考虑其功能性损耗和经济性损耗。其成新率计算公式为: (例9-3参照教材P375) 三、成产品的评估 (一)成本法在在产品的评估中的应用 1.根据价格变动系数调整原成本。 某项或某类在产品的评估价值=原合理材料成本×(1+价格变动系数)+原合理工资、费用×(1+合理工资、费用变动系数) 2.按社会平均消耗定额和现行市价计算评估值。 某在制品评估值=在制品实有数量×(该工序单件材料工艺定额×单位材料现行市价+该工序单件工时定额×正常工资费用) 3.按在产品的完工程序计算评估值。 在制品评估值=产成品重置成本×在制品约当量 在制品约当量=在制品数量×在制品完工率 (二)市场法在在产品的评估中的应用 某在制品评估值=该种在制品实有数量×市场可接受的不含税的单价-预计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某报废在制品评估值=可回收废料的重量×单位重量现行的回收价格 (例9-4参照教材P378-380) 四、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评估 (一)成本法在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评估中的应用 1.评估基准日与产成品完工时间接近。当评估基准日与产成品完工时间较接近,成本变化不大时,可以直接按产成品的账面成本确定其评估值。计算公式为: 产成品评估值=产成品数量×产成品单位成本 2.评估基准日与产成品完工时间间隔较长。 方法一:产成品评估值=产成品实有数量×(合理材料工艺定额×材料单位现行价格+合理工时定额×单位小时合理工时工资、费用) 方法二:产成品评估值=产成品实际成本×(材料成本比例×材料综合调整系数+工资、费用成本比例×工资、费用综合调整系数) (例9-5、例9-6参照教材P381) (二)市场法在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节资产评估的假设与原则 假设也可以这么说,很多东西是建立在假设之上,没有这种假设,很多活动事实上是无法进行的。所以,在资产评估的活动,会计的活动当中,对某些假设做出说明是非常必要的。 假设的意思就是说,由于认识客体它的变化不可能被主体全部认识,这样的话,人们就不得不根据我已经知道的某些特征和事实,来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这种推断事实上就是一种假设。 一、资产评估假设 (一)交易假设 交易假设是资产评估得以进行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交易假设是假定所有待评资产已经处在交易过程中,评估师根据待评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估价。 (二)公开市场假设 公开市场假设是对资产拟进入的市场的条件,以及资产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接受何种影响的一种假定说明或限定。 (三)持续使用假设 持续使用假设也是对资产拟进入的市场的条件,以及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的资产状态的一种假定性描述或说明。 (四)清算假设 二、资产评估的原则 (一)资产评估工作原则 1.独立性原则。 2.客观公正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二)资产评估经济技术原则 1.预期收益原则。 2.供求原则。 3.贡献原则。 4.替代原则。 5.估价日期原则。

第三节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涵义 成本法也是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二、成本法的基本前提 1.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2.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成本法的应用是建立在历史资料基础上的,信息资料、指标需要通过历史资料获得。同时,现时资产与历史资产具有相同性或可比性。 3.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必须的。 三、成本法中的基本要素 (一)资产的重置成本 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二)资产的实体性贬值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 (四)资产的经济性贬值 四、成本法中的具体评估方法 (一)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1.重置核算法。 2.价格指数法。 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价格指数 或: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1+价格变动指数) 式中,价格指数可以是定基价格指数或环比价格指数。 注意:重置核算法和价格指数法的区别 1.用价格指数法算出来的重置成本只能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有可能是复原重置成本,也有可能是更新重置成本。 2.价格指数法是建立在不同时期某一种或某一类或全部资产的价格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成本核算是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建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3.功能价值类比法。 (1)生产能力比例法。 (2)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二)实体性贬值的测算方法 1.观察法,也称成新率法。 资产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实体性成新率) 2.使用年限法。 3.修复费用法。 (三)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测算方法 (四)资产经济性贬值的估算 第四节评估方法的选择 一、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 (一) 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各种方法是相通的,只不过路径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三种方法的逻辑出发点不同 二、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1.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估目的、评估的市场条件、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由此决定的评估价值类型要相适应。 2.方法的选择要受到评估对象的类型、状态等的影响。 3.方法的选择还受到此方法的评估资料以及技术参数的约束

00158资产评估自考讲义考点

(2)确定每年分成额 第一、第二年:2000×10%=200万元 第三、第四年:1000×10%=100万元 第五年: 600×10%=60万元 (3)确定评估值=200÷(1+10%)+200÷(1+10%)2+100÷(1+10%)3+100÷(1+10%)4+60÷(1+10%)5=200×0.9091+200×0.8264+100×0.7513+100×0.6830+60×0.6209=527.784万元=528万元(允许有一定误差) 当然,所有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是相通的,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在其他资产评估中广泛应用。比如,对房地产评估运用收益法也可以在实际考试时涉及。 考例4、某商场的土地使用年限从1994年5月31日起40年,商场共有两层,每层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60%.一层已经于1996年5月31日出租,租期5年,月租金为180元/平方米。二层暂时空置。附近类似商场一、二层可出租面积的正常月租金分别为200元/平方米、120元/平方米,出租费用为租金的20%.折现率为10%.试估算该房地产1998年5月31日出售时的总价格。(带租约) 解答与分析:首先计算每层可出租面积=2000×60%=1200平方米。 该房地产出售后的前三年需要继续履行原租约,一层只能按照180元/平方米计算租金收入,二层需要按照正常月租金120元/平方米计算租金收入,带租约的前3年期间每年的出租收益=(180+120)×1200×12×(1-20%)=3456000元=345.6万元。 因为土地使用年限从1994年5月31日起40年,而到1998年5月31日已经经历了4年,还剩36年,再扣除必须履行租约的3年,所以,租约期满后,还可以继续按照正常租金出租33年,每年的出租收益=(200+120)×1200×12×(1-20%)=3686400元=368.64万元。 最后,计算带租约的出售价格=345.6万元×3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68.64万元×33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509.8万元。 考例5、评估机构于2002年1月对某公司进行评估,该公司拥有甲企量发行的非上市普通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经调查,由于甲企业产品老化,评估基准日以前的几年内,该股票的收益率每年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下降2%,2001年度的收益率为10%,如果甲企业没有新产品投放市场,预计该股票的收益率仍将保持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下降2%.已知甲企业正在开发研制一个新产品,预计2年后新产品即可投放市场,并从投产当年起可使收益率提高并保持在15%左右,而且从投产后第3年起,甲企业将以净利润的75%发放股利,其余的25%用作企业的追加投资,净资产利润率将保持在20%的水平。若折现率为15%,求公司所持甲企业股票2002年1月1日的评估值。 解答与分析:新产品投资以前两年的收益率分别为:10%× (1—2%) =9.8%以及9.8%× (1—2%) =9.6% 新产品投产以前两年内股票收益现值=100×1×9.8%/(1+15%)+100×1×9.6%/(1+15%)2=8.52+7.26=15.78(万元) 新产品投产后第一和第二年该股票收益现值之和=100×1×15%/(1+15%)3+100×1×15%/(1+15%)4=9.86+8.58=18.44(万元) 从新产品投产后第三年起股利增长率=20%×25%=5% 从新产品投产后第三年起到以后该股票收益现值=100×1×15%/(15%-5%)×1/(1+15%)4=150×0.5718=85.77(万元) 该股票评估值=15.78+18.44+85.77=119.99(万元) 四、核心考点之四——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的基本计算思路与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保持一致,但是考核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时,命题者更加侧重于收益折现的分段法和年金资本化法。运用分段法时一定要注意,前若干年的收益采取逐年折现的思路,从第某年开始的年金收益按照财务管理或者管理会计中学习过的延期年金,按照二次折现的思路计算。所谓二次折现的思路就是第一次按照普通年金折现,第二次按照复利现值系数折现。 考例1、某企业为了整体资产转让,需进行评估。经预测该企业未来5年净利润分别为100万、110万、120万、150万、160万,从第六年起,每年收益处于稳定状态,即每年均为160万。该企业一直没有负债,其有形资产只有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且其评估值分别为100万和500万,该企业有一项可确指无形资产,即一个尚有5年剩余经济寿命的非专利技术,该技术产品每件可获超额净利润10元,目前该企业每年生产产品8万件,经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分析预测,在未来5年,每年可生产10万件,经预测折现率和本金化率均为6%.请评估该企业的商誉价值 (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二位)。 解答与分析:该企业商誉价值评估应采用割差法进行。首先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整体价值,再运用加和法计算出企业各单项资产价值之和,再运用企业整体价值减掉企业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得到企业商誉价值。单项有形资产评估值为600万。 非专利技术的预期年净利润为100万元,在折现率和本金化率均为6%的情况下,各年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9434、0.8900、0.8396、0.7921、0.7473.采用收益法估算出非专利技术评估值=100×(0.9434+0.8900+0.8396+0.7921+0.7473)=421.24(万元) 当然采用收益法估算出非专利技术评估值也可以借助年金现值系数,而且采用年金现值系数是考生首先会想到的,这里之所以没有采用年金现值系数,是想培养考生的应变能力。 评出商誉价值=整体资产评估值-(有形资产评估值+非专利技术评估值)=2524.18-(600+421.24)=1502.94(万元)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考核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商誉的计算,商誉的计算又多半围绕着割差法。因此本例涉及的商誉的计算思路希望考生能举一反三。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收益法,往往还会联系折现率的计算,采用β系数法计算折现率的公式一定要记忆清楚,这应该不是什么困难问题。如果题目中要求计算折现率,但是又没有给出β系数,则可以利用无风险收益率加风险收益率的思路。 考例2:甲企业因股份制改制需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04年1月1日。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预计甲企业2004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10万元,120万元,120万元,130万元,从2009年起,甲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按2004年至2008年各年净利润计算的年金水平上。该企业有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67万元,评估基准日评估价值为916万元。该企业的可确指无形资产仅有一项专利技术。该项专利技术可改善企业现有产品的性能,从而能以更高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并且可维持三年的超额收益期,预计该专利产品第一年售价为300元/台,销量为4500台,第二年售价为250元/台,销量为5000台,第三年售价为210元/台,销量为6000台,同类产品的正常市场销售价格为200元/台,该专利产品的单位成本与同类产品大体相同。假设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如果不考虑流转税因素)。请评估甲企业的商誉价值(以万元为单位)。 解答与分析:采用收益法计算该项专利技术的评估值=(300-200)×4500×(1-33%)÷(1+10%)+(250-200)×5000×(1-33%)÷(1+10%)2+(210-200)×6000×(1-33%)÷(1+10%)3=450000×0.67÷1.1+250000×0.67÷1.21+60000×0.67÷1.331=274090.9+138429.75+30202.854=442723.5元=44.27万元 有形资产评估价值=916万元 采用收益法前五年的收益现值之和=100÷(1+10%)+110÷(1+10%)2+120÷(1+10%)3+120÷(1+10%)4+130÷(1+10%)5=100÷1.1+110÷1.21+120÷1.331+120÷1.4641+130÷1.6105=99.91+99.91+90.16+81.96+80.72=452.66万元 根据年金现值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可以计算出,5年10%对应的年金现值系数是3.7908,将前五年的收益换算成为年等额收益(年金)=452.66÷3.7908=119.41万元,此数据同时也是从2009年起的各年净利润水平。 企业评估值=452.66+119.41÷10%÷1.6105=452.66+741.45=1194.11万元 或者:企业评估值=119.41÷10%=1194.1万元 采用割差法计算的商誉价值=企业评估价值-专利评估价值-有形资产评估价值=1194.11-44.27-916万元=233.84万元 如果采用割差法思路计算的商誉价值为负数,那么此时不能以计算结果作为商誉价值,而应该指出该企业的整体资产评估价值低于单项资产评估价值汇总之和,因而该企业没有商誉。

折旧是指设备的物理状态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只是其使用性能、精度等方面逐步变差,最后导致报废。这种渐变过程中,损失的价值,就是折旧。损耗指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物理形态的变化,其本身数量的减少。比如,锻打过程中,钢铁的物理形态改变,自身氧化脱落,使数量减少,这就是损耗。综上所述,折旧,主要指固定资产性能变化损失的价值(或者说是转移的价值);损耗主要指材料数量上的减少所损失的价值。

第三章存货一、本章概述 (一)内容提要 存货是企业中重要的流动资产项目。本章阐述了存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方法,属于教材“会计要素”内容中的重点章节之一。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存货的计量,存货的计量在每年的试题中都会有所体现,考点主要集中在入账价值的计算、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存货发出计价的计算等内容。 考生应熟练地掌握: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投资者投入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 2.实际成本法下的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和计划成本法下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结余成本的计算;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4.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题量 分值 考点 2007 单项选择题 2 2 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计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论断的正误甄别; 多项选择题 1 2 存货减值迹象的判定 2008 单项选择题 2 2 原材料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减值准备的计提; 2009 单项选择题 3 3 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货发出计价与利润的关系;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计算 二、知识点精讲 3.1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3.1.1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备供销售:主要指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和商业企业的库存商品 备供消耗:主要指工业企业持有准备以供生消耗或日常经营中消耗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1.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3.1.2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入账价值基础 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 (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存货的入账价值构成 1.购入方式 (1)非商业企业 购入存货的入账成本=买价+进口关税+其他税费+运费(内扣7%形成进项税额)、装卸费、保险费 注:仓储费(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必要的仓储费)是计入当期损益的。 经典例题-1【单选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吨为1 200元,增值税额为1 020 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 000元,装卸费用20 000元,途中保险费用为18 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 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6 078 000B.6 098 000 C.6 093 800D.6 089 00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由于合理损耗列入存货的采购成本,而且运输费用要抵扣7%的进项税,所以,该原材料的入账成本=1 200×5 000+60 000×(1-7%)+20 000+18 000=6 093 8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6 093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24 200(=1 020 000+60 000×7%) 贷:银行存款7 118 000 (2)商业企业 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经典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D.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用 E.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选项C应计入管理费用。 2.委托加工方式 委托加工物资的入账成本=委托加工的材料+加工费+运费+装卸费+(如果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成本;如果收回后再加工而后再出售的,则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列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备注:详细解析见负债章节。 【要点提示】对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考生应重点掌握消费税与加工物资成本的关系。委托加工物资的入账成本计算是单选题的常见选材,委托加工物资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是多选题的常见选材。 3.自行生产的存货 入账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备注: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4.投资者投入方式 按投资各方的确认价值来入账,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经典例题-3【基础知识题】甲公司以一批商品对乙公司投资,该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双方认可此商品的公允价值。则双方的对应账务处理如下: 『正确答案』 甲公司应将该业务作非货币性交易处理,并视同销售计税: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17(100+100×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是双方约定价,而不是公允价,只是本题中约定价等于公允价)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实收资本117 5.债务重组方式换入的 按换入存货的公允价值入账 6.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入的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增值税的销项税额+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对应的进项税额; 2.交易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 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对应的进项税; 2.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7.盘盈的 按重置成本作为入账成本 【要点提示】存货的入账成本计价常见于单选题,考生应重点掌握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下入账成本的内容构成及数据推算。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王佑辉

第一题:原厂家已不再生产的设备了,更新重置成本应选择其代替设备的CIF价格*(70%-90%)得出结果,一般选择80%。第二题,原厂家还在生产,则应使用其他企业进口该设备的CIF价作为重置成本,因为还是原设备,设备的各方面都是一样的,与上题不同的是,上题求的是更新重置成本,而不是复原重置成本。本题中从条件可知原设备还在生产,不考虑更新重置问题。第三题:(1)的算法是正确的,即要考虑物价指数的变化,又要考虑成新率。(2)正确。分摊率与设计生产能力有关,而与实际生产能力无关。(3)正确。(4)错误。不应该是减的,应该是加上最低收费额的。评估价值=200×300×2%×(1-33%)×(P/A,10%,6)+107.7=3591.7(万元)考试的时候是不让带年金现值系数表进入考场的,要用计算器来算的,四月份就要考试了,我们一起加油吧,希望都能通过的。加油!太晚了,看到了题就打出来那么多了,以后有问题还可以再问的。好运。

第一题,没看明白,都是报价,只能用50万美元乘以70%-90%。第二题,应该是44万美元。第三题,(4)该资产的评估价值=200×300×2%×(1-33%)×(P/A,10%,6)-107.7=3393.96(万元)不对,这个算法是把销售收入按第6年年底一次性折现到基准日,而题目上是每年从买方的销售收入中一次分成2%,应该分年算折现再加和。请参考

这些问题还是贴到专业论坛上更好,在这儿估计没人回答你我大概的说下自己的意见,请参考前两题的基础价格应该参照国内同类企业的实际成交价格确定第三题的第四步,折现系数好像用的不对吧,具体记不清除了,应该是已知A,求现值的那个系数,没书,不知道简单表达式表达的对不对,你自己查查吧

《资产评估》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资产评估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公正性的社会中介服务行业,资产评估学是适应社会经济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资产评估是把资产评估思想和方法与会计融为一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叉学科,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新发展。是我国近年来高等院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以财务会计学、建筑学、机电设备等课程为基础,同时与企业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要求学生了解资产评估学的作用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解主要类型资产包括机器设备、房地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以及企业价值的性质及特征,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包括价值类型、评估原则、评估假设等;主要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的计算公式、应用范围;各类资产的评估特点和评估方法的应用,通过案例的介绍,基本掌握各类资产的评估程序及评估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常见资产类型评估的基本技能,树立资产评估观念,明确资产评估任务、目的和意义,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参与实际资产评估工作的技能,以备在实际工作中之用。想要报考自考会计专业的考生可以通过网上报名或现场报名的形式进行报考。详情可咨询猎考网

  • 索引序列
  •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哪里买
  •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
  • 自学考试资产评估讲义
  • 00158资产评估自考讲义考点
  • 自考资产评估讲义王佑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