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

发布时间: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

自考资料你可以多看看网上的,一般说的比较详细,有一些论坛也挺好的。是你学习的好地方。不过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自己搜集整理。本淘宝店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可以淘宝上搜索“自考资料便利店”。这里面有你想要的

1. 公共基础知识2000题 公共基础知识2000题 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买一本题库就够了吧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要看具体是什么考试了,事业单位一般是不知道考试教材的,可购买大型教育机构出版的参考教材。 事业单位考试一般都考《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更多相关信息请登录广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zgsydw/guangdong/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共基础知识判断题,求解答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A、B、C三类试卷侧重点不同,商法考察比重加大 通过对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A、B、C三类试卷的比对分析,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加大了对商法的考察力度,而历年主要考察民法、宪法,2013年商法和经济法在考题中频频出现,尤其是从人民细微的生活方面入手,从民生角度对经济法和商法进行考察,参加2014年江苏省考的考生要尤其注意,民生方面的复习。二、90%题目有时政背景,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 综观近五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时政热点一直是考察常青树,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题,无论是考查经济、体育、卫生、娱乐、文化,还是考查哲学、职业道德、历史等等范畴,都是以时政为考察背景出题目的。 在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A、B、C三类试卷以时政为背景的题目占90%比重,由此可见时政的重要性。在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中,十八大的考点比比皆是,同一知识点反复出现。 A类卷第一题、第六题、第三十八题,都考到了十八大的内容。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共基础知识是考什么题型?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判断题,主观性试题为案例分析题、公文改错、论述题。 考试满分100分,其中客观试题分60%,主观试题分40%。(二)题型介绍1,单项选择题。 例: 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B) A.意识的本质问题 B.世界的本原问题 C.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 D.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2、多项选择题。例:法律规范效力的终止包括以下情况(ABCD)。 A.因与新颁的宪法相抵触而失效 B.因法律规范本身规定的停止生效日期到期而终止 C.因新法的颁施行而失效 D.因发而特别决定而失效 3、判断题。例: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父债子还”。 ( )答:错误。 4、案例分析题。 例:1986 年10月8日出生的王某,在2000年10月1日前共盗窃、抢夺各类财物总计价值约8000元人民币。2000年10月8日,王某在饭店过完生日后,于 2000年10月9日零时30分返家。 途中见到一行拎包从身边经过,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拎包人刺伤后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机一部,现金人民币2000 元。 2000年10月25日,王某在一小区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桑塔纳轿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当日下午,王某即以4万元的价格将轿车卖出。 2000年12月20日,王某被抓获。(此题5小题共10分) 1、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的是:B A年满14周岁 B年满16周岁 C年满18周岁 D年满20周岁 2、王某2000年10月1日前的行为:A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盗窃罪与抢夺罪 3、王某2000年10月9日前的行为:D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抢劫罪 4、王某2000年10月9日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A A财产权 B人身权 C社会管理秩序 D财产权和人身权 5、王某2000年10月25日的行为:B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销赃罪 D构成盗窃机动车辆罪5、公文纠错题。 例:(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每一问题1分,共5分) ╳发[2004]13号 ╳╳乡 *** 关于禽流感会议紧急通知 各单位: 元旦刚过,与我市相邻的地区相继发现禽流感疑似病例,令人恐怖的禽流感正在逼近我市,人民生命财产和家畜性命受到极大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市上下闻鸡起舞,立即行动起来,一场拒禽流感于千里之外的人民战争拉开了序幕。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 *** 关于全民动员、预防禽流感侵入我市的战略部署,拟于本周三上午在乡 *** 礼堂召开预防禽流感工作紧急会议。 特此通知。 ╳╳市╳╳县╳╳乡 *** 二00三年╳月╳日 (1)该公文发文字号的不规范之处是:(A) A标识位置错误 B标识项目不全 C标识项目顺序错误 D标识项目写法错误 (2)该公文标题的主要错误是:(D )A缺少发文机关 B缺少介词 C缺少文种 D事由写法错误 6、论述题(一般来说,解答论述题应该抓住试题的中心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渐进深入地进行阐述)例: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答题要点:(1)解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3)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认识和实践,认识和真理,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商品与货币,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剩余价值,国民收入分配。第二部分 *** 思想概论(一) *** 思想的科学含义, *** 思想的体系, *** 思想的活的灵魂。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三)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 *** 理论。 *** 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二)“ *** ”重要思想“ *** ”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 ”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总体目标和措施。第四部分 法律知识(一)法理学。 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法与经济的关系,法与政治、政策的关系;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法的实施及其相关概念,法的效力,当代中国法律使用的要求和基本原则,法律关系。(二)宪法。 宪法的概念、特征及基本原则;国家性质的含义和特点,中国 ***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统一战线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司法机关。(三)行政法。 行政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内容和作用,行政法的渊源;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行政相对方;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 公共基础知识答题方法答题技巧,求解? 搜《夺冠行测,行测秒杀看选项知答案,行测绝杀,2012公务员行测技巧 》,淘宝有卖,才10个大洋。 对于蒙题还是可以的,还有多练习就行了。练反应速度。 比如:第一蒙:选项里有整数也有小数,小数多半是答案。见例5:64,24,44,34,39,()A.20 B。 32 C 36.5 D。19直接猜C!例23:2,2,6,12,27,()A.42 B 50 C 58.5 D 63.5猜:发现选项有整数有小数,直接在C、D里选择,出现“.5”的小数说明运算中可能有乘除关系,观察数列中后项除以前项不超过3倍,猜C。 2013长治的事业单位今年不多呀,不是教师岗就是医护岗,公共基础是 公共基础过关必做2000题这本书你可以买回来看看,值得推荐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试概论 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备考,重点要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一、公基考什么? 关于公基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具体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 *** 思想概论: *** 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理论、“ ***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 *** 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 *** 与地方 ***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二、公基怎么考? 公基怎么考实际上是考试题型的问题。 综合各省市的题型来看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纠错题、简答题、论述题、实务题、作文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具体题型可参考招考大纲及本地的历年真题。 三、公基如何复习备考? 综合各地的真题来看(因部分章节考点交差融合现象较为明显,故有些分值很难机械划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考点的主次:法律、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经济与科技、时政、职业道德、中国 *** 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哲、毛概、历史等。建议大家按考点的侧重,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备考建议 1、根据报考类别潜心研究历年真题,掌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并进行系统复习。 2、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重要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3、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呜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及答案

自考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如下: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2、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

培养能力:

培养能力通过学习,可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

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

4、运用现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公共政策问题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规划和抉择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评估能力。

1.D 2.C 3.B 4.A 5.C 6B 7c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B 19A20 A 21ABCE22.BCDE23ABC 24ACE25BCD26、简述大众传播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传播学教程》里有详细记载。 简单的说就是 由媒体设置舆论的切入点!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7、简述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不象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正在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2)积小变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可以形成大的变化。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3)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势必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定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因其所具有的固有缺陷,同样也遭?到了不少学者批评。人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28、简述危机决策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特点:1决策目标动态权变2决策环境复杂多变3决策信息严重不对称4决策步骤非程序化构成要素:(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倜然性、急剧性和高度威胁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2)可供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可能危及决策主体的根本利益(4)高度的不确定性:原因、过程及后果很难预料29、简述政策接续的含义及其在政策过程中的意义。答: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和组织所替代,政策连续是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与政策调整,创新的同意,即在政策变动或调整中保持政策的接续,在接续中进行政策的变动或调整,政策接续的经意义有(1)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2)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3)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30、试述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答: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下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将之称为“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它具有以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31、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答:一,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1,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1)公共政策中许多政策的目标无法量化(2)大多数政策都有多重目标,甚至有些事相互冲突,矛盾(3)政策目标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因政策问题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4)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可能人为 的用含糊的不确定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政策目标,以增加应变能力。(5)不少政策目标在冲突和拖鞋中达成无法全面分开和客观公正评价(6)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决策和实施政策是,往往难以明确确定和政策目标。32第一个问答:管制功能 1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2可以加大交管部门对高速公路的进出口,对驾车新手管控力度,使11号令对其有管制功能通过条文规定表现出来使违规情况得到惩处,建立合理的交通管理制度,加大交管部门的管制力度加强交通管制,整顿交通秩序,规划交通33 (1)第一,时间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第二,政治权威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预测性发动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与过程(2)首先,院士制度中的弊端日益严重,院士在媒体上进行披露然后后再院士大会的报告中多次提出问题之后再媒体中开始大幅度曝光再由院士们进行科学调研提出院士制度的报告最后进入决策议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顺便也请您帮忙采纳下,祝好人幸福一生!~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一、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1《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六条)方法是先上网查阅上述公共政策方案的内容,并认真阅读。然后结合教材第98页“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写出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很多,从你知道的例子中写1到2个就行。讨论后形成提纲。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二、作业提示:(一)个人讨论提纲(从下面的两个选一个)个人讨论提纲一: 1、选择的按例:《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完善社会救助)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由民政部门负责)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提出12条具体措施)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个人讨论提纲二:1、选择的案例:《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讨论提纲:1)按例目的是什么?(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稳定住房价格)2)基本的措施是什么?(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3)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购房不足5年转让须交营业税;商品房空置3年以上不得作为贷款抵押物;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三成;土地闲置2年将被收回使用权;未建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今年底以前必须建立 )4)实施时间?(2006年6月1日)二(二)小组讨论提纲(将上面两组或多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三)讨论后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决策方案应包括下面的具体内容:第一, 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 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第二,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第三, 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第四,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第五, 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形成性考核(二)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C )所做的分析。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A.四B.三C.二D.五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A.抵触型B.折扣型C.滞后型D.僵化型E.结构型2.(A、B、C、D )的评价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B、C)。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4.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和(A、D)。A、整体性、B、普遍性C、灵活性D、动态性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浴盆模型。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答: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具体见教材153页)2.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方案有:(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形成性考核(三)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可供参考的:1 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 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 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4 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5 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网吧管理的思考(供参考) 最近,在对我区网吧的日常管理调研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难道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它的"规律"呢?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症结"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扰了许久,也思考了很多。诚然,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得不令人关注,多少优秀的学子因此而消沉,多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因此而激愤,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而绝望!在"敬佩"那位"铁腕书记"的同时我又在想," 全部取缔"的做法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吗,网吧真的是一个恶魔吗,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看看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古人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被噎着了,他就大为恼火,发誓再也不吃饭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噎"着一次是偶然,经常"噎"着就一定有原因,下面,我想从网监管理的角度找找原因,探讨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广大网监民警共同关心此事,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一、 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二是"实名制"根本没有落实;三是不安装或屏蔽"网盾2000"。这三个问题,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就全部关停了。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明知这么重的处罚还依然"屡查屡犯、痴心不改"呢?二、 网吧的经营状况第一,"屡查屡犯、痴心不改"的网吧老板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全部把他们归为"黑心"是有失公平的。他们是因为"黑心"才来开网吧吗?还是因为开了网吧而变"黑心"了?他们开网吧是为了什么?是想教坏孩子吗?网吧为什么能把老板变"黑心"了?他们为什么要接纳未成年人?这后面到底有什么在操纵他们?通过走访我市的网吧,我感觉,是经济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们。以我区某某网吧为例,60台终端,在我区算是中等规模,那么它一年的开支有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电信5000/年,店租30000/年,水电费85000/年,工商15/机/月,一年是10800,地税15/机/月,一年是10800,公安 5/机/月,一年是3600,城管卫生2000/年,文化1200/年;工资:网管800/月,一年是9600,收银2人500/人,一年是12000,卫生员400/月,一年是4800,合计是174800/年,这还不包括电脑折旧,一般折旧期限是2年,每年还要近10万元的折旧费;而收入呢,普通网民上网1.5元/小时,会员1元/小时,而目前去网吧休闲的基本都是熟客,也就是会员,就以平均1.1元/小时来计算,一年将近要16万机时才勉强保本,那么平均每天要有438机时,平均每台机器每天要有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营业。现在家家经济都差不多,买台电脑在家上网又方便又便宜,真正会去网吧上网的人有多少?竞争如此激烈,客源从何而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然就"来的都是客,管你未成年"了。就这样,还有许多网吧在亏本经营。而网吧老板的身份又是什么样呢?不少都是下岗职工,拿着微薄的"买断费"不知干什么好,别的事又做不了,就想开个网吧指望赚点钱来维持生计。没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欲拨不能,骑虎难下。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落实"实名制"又谈何容易,假设自己是一个网民,每去一个网吧,老板就要你先花十块钱买一张上网卡,你乐意吗?你有可能一辈子只去一家网吧上网吗?所以现在的状况是,用"公卡"!不管谁来,网吧老板都用这张卡,公共使用,于是,"实名制"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没人去实行。第三,所有网吧都是安装"网盾2000"软件来进行监控的,也就是说,一旦没有安装,那么就会处于脱管的状态。而单就我县而言,"网盾2000"是由一家网络公司独家代理(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是怎样的状况),但是,因为网吧的机器极容易中毒,而一些游戏软件升级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经常更新系统,升级软件,但这项工作在白天是不可能做的(白天要做生意嘛),一般都在深夜进行,系统更新完后,如果这家代理公司没有及时安装"网盾2000",这些机器就都脱管了。这就让这家公司权力太大了,我不跟你装,你就别想营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铤而走险",没及时安装,也要营业,否则怎么赚钱?查到就托人找关系,说情。三、 有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说了这么多,好象在为网吧老板鸣不平,为他们的违法经营找说辞。其实不然,这就象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病根子,才好对症下药啊。那么,这个"药方子"是什么呢?第一,网吧合理布局,按周边人口比例规划,但这似乎已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停止申请,不要再批新网吧了,已经够多了,事实存在的就让他自生自灭,只要加强管理,让那些无利可图的小网吧主动退出,或者被兼并,或者转行,总之,用市场和管理调节到合理为止。这样,网吧老板不需要接纳未成年人也照样有得赚,他还会去冒这个险吗?第二,与学校进行沟通,现在学校的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上网的问题,并且经常会到各个网吧去巡查,我们可以在教师队伍中物色"信息员",一旦发现有学生上网,立即向我们通报,这就扩大了我们的队伍,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管理。甚至还可以招聘社会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心人担任"义务监督员",从社会面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第三,既然要求网民购买上网卡的做法行不通,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总没什么问题吧,网吧管理员在记录身份证号的同时也记录该网民是在什么时段使用哪张"公卡"在上网,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卡"查到相关责任人了,不也一样做到了"实名"上网吗?只要能达到目的,我看也未必是坏主意。第四,"网盾2000"由某家公司代理的做法确实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但同时又带来一个问题,他不可能光做这一项业务,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他就根本来不及维护,而且我前面也讲了,网吧更新系统的时间一般是在深夜,要人家深夜来给你安装"网盾2000"确实不现实,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与"网盾2000"代理公司签订责任状,规定他必须在接到网吧老板电话后多长时间内赶到,否则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处罚;二是干脆规定全县网吧只能用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由他代理,这样他在进行系统更新的同时"网盾2000"也安装好了。第五,如果发现有网吧老板擅自屏蔽或绕开"网盾2000"的监管,那就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形成性考核(四)题目要求对某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可以找一个公共政策案例并对它进行分析。只要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字数达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一、特别说明案例分析题没有标准答案,能应用相关原理、切中要点、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这里仅对相关案例作一些简单的提示。同学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相关理论,参照教材上的案例分析方法,抓住重点,有条理地深入分析有关问题,符合字数要求。二、提示案例一:南方某市近年外来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加上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偷窃团伙,甚至在一些偏僻路段,抢劫行为时有发生。市民对此普遍心存不满,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你认为南方某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进入政策议程。一项政策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南方某市的治安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引起了市民的普遍不满,该市政府应该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若不及时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歪风,其发展将更加猛烈、更加难以控制,因此,该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应进入政策议程。案例二:1999年6月,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1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媒体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反映学生、家长、教师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和有关专家呼吁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提纲):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是:(1)事件或者问题必须严重,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2)事件或者问题必须被政府有关部门察觉,引起其重视;(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如新闻媒体。该市在这方面应该吸取的教训:政府必须提高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能力和预测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觉察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做出回应。案例三:在某年汛期,南方某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该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不断上涨。该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比较稳妥的办法,最终作出炸坝泄洪的决议并当即电告在水库指挥抢险的张总指挥同志。张总指挥同志经实地考察、反复权衡后表示炸坝将会造成更大损失,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张总指挥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请问:你认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提纲):这是政策执行中的合理变通。要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必须注意如下三点: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质;(2)充分了解现实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张总指挥同志的作法是与以上三点相一致的。县委炸坝决定的精神实质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少受损失,张总指挥同志的保坝作法比炸坝更能实现这一点。因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抗洪现场对实际情况更了解,是把政策的基本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根据当时情况做出的决定,因此张总指挥同志做出的保坝决定是正确的。案例四:南方某县卫生局于2000年3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1000元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文件下发后,引起了个体、私营 医疗卫生机构的强烈不满,他们持着省卫生厅1998年2月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医疗卫生机构乱摊派、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根据该通知中有关禁止收取医 疗卫生保证金的规定,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县政府负责人找县卫生局局长调查了解,卫生局局长答复说,县卫生局之所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是要严把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关,不是乱收费。请运用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分析县政府应不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并详述理由。参考答案(提纲):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政策层次性原理告诉我们,政策具有不同的层次关系,高层次政策对低层次政策起支配作用,低层次政策主体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贯彻执行高层次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本案例中,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政策是高层次政策,县卫生局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政策是低层次政策,县卫生局要求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的做法直接违背了省卫生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规定,也不符合本地实际,对发展本地卫生事业没有好处,借口“严把审批关”而要求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交纳医疗卫生保证金实际上是变相抵制上级的政策。由此可见,县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案例五: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措。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提纲):导致该项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1)政策目标模糊。目标与执行措施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2)政策质量不高。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中提成,实际上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了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就不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3)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不高。政策执行者欠缺职业素养,受经济利益驱动,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4)政策对象观念落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对政策目标缺少认识和理解。(5)政策环境欠佳。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哪些

链接:

《公共政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步配套题解》是2005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纪德尚、于丽先。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自考题库网里的公共政策栏目里面都是往年的试题和答案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多少

1.D 2.C 3.B 4.A 5.C 6B 7c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B 19A20 A 21ABCE22.BCDE23ABC 24ACE25BCD26、简述大众传播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传播学教程》里有详细记载。 简单的说就是 由媒体设置舆论的切入点!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7、简述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不象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正在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2)积小变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可以形成大的变化。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3)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势必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定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因其所具有的固有缺陷,同样也遭?到了不少学者批评。人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28、简述危机决策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特点:1决策目标动态权变2决策环境复杂多变3决策信息严重不对称4决策步骤非程序化构成要素:(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倜然性、急剧性和高度威胁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2)可供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可能危及决策主体的根本利益(4)高度的不确定性:原因、过程及后果很难预料29、简述政策接续的含义及其在政策过程中的意义。答: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和组织所替代,政策连续是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与政策调整,创新的同意,即在政策变动或调整中保持政策的接续,在接续中进行政策的变动或调整,政策接续的经意义有(1)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2)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3)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30、试述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答: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下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将之称为“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它具有以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31、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答:一,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1,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1)公共政策中许多政策的目标无法量化(2)大多数政策都有多重目标,甚至有些事相互冲突,矛盾(3)政策目标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因政策问题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4)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可能人为 的用含糊的不确定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政策目标,以增加应变能力。(5)不少政策目标在冲突和拖鞋中达成无法全面分开和客观公正评价(6)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决策和实施政策是,往往难以明确确定和政策目标。32第一个问答:管制功能 1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2可以加大交管部门对高速公路的进出口,对驾车新手管控力度,使11号令对其有管制功能通过条文规定表现出来使违规情况得到惩处,建立合理的交通管理制度,加大交管部门的管制力度加强交通管制,整顿交通秩序,规划交通33 (1)第一,时间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第二,政治权威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预测性发动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与过程(2)首先,院士制度中的弊端日益严重,院士在媒体上进行披露然后后再院士大会的报告中多次提出问题之后再媒体中开始大幅度曝光再由院士们进行科学调研提出院士制度的报告最后进入决策议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顺便也请您帮忙采纳下,祝好人幸福一生!~

链接:

《公共政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步配套题解》是2005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纪德尚、于丽先。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呜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1.D 2.C 3.B 4.A 5.C 6B 7c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B 19A20 A 21ABCE22.BCDE23ABC 24ACE25BCD26、简述大众传播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传播学教程》里有详细记载。 简单的说就是 由媒体设置舆论的切入点!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7、简述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不象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正在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2)积小变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可以形成大的变化。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3)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势必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定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因其所具有的固有缺陷,同样也遭?到了不少学者批评。人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28、简述危机决策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特点:1决策目标动态权变2决策环境复杂多变3决策信息严重不对称4决策步骤非程序化构成要素:(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倜然性、急剧性和高度威胁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2)可供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可能危及决策主体的根本利益(4)高度的不确定性:原因、过程及后果很难预料29、简述政策接续的含义及其在政策过程中的意义。答: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和组织所替代,政策连续是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与政策调整,创新的同意,即在政策变动或调整中保持政策的接续,在接续中进行政策的变动或调整,政策接续的经意义有(1)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2)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3)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30、试述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答: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下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将之称为“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它具有以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31、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答:一,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1,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1)公共政策中许多政策的目标无法量化(2)大多数政策都有多重目标,甚至有些事相互冲突,矛盾(3)政策目标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因政策问题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4)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可能人为 的用含糊的不确定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政策目标,以增加应变能力。(5)不少政策目标在冲突和拖鞋中达成无法全面分开和客观公正评价(6)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决策和实施政策是,往往难以明确确定和政策目标。32第一个问答:管制功能 1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2可以加大交管部门对高速公路的进出口,对驾车新手管控力度,使11号令对其有管制功能通过条文规定表现出来使违规情况得到惩处,建立合理的交通管理制度,加大交管部门的管制力度加强交通管制,整顿交通秩序,规划交通33 (1)第一,时间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第二,政治权威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预测性发动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与过程(2)首先,院士制度中的弊端日益严重,院士在媒体上进行披露然后后再院士大会的报告中多次提出问题之后再媒体中开始大幅度曝光再由院士们进行科学调研提出院士制度的报告最后进入决策议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顺便也请您帮忙采纳下,祝好人幸福一生!~

政策学本书共分三篇系统介绍了公共政策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公共政策概论题目,希望你们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

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

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

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

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 )

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

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

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

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

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 ABCD )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

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

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BCD )。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

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 ABC )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

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BD )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

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

三、判断题

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 )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

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

4、政策影响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 )

5、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 )

6、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 )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 B )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2. A.经济学分析法 B.利益主体分析法 C.伦理学分析法 D.政治学分析法

2.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 A )。

A.利益 B.金钱 C.社会地位 D.名誉

3.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 A )。

A.资源 B.土地 C.利益纠纷 D.权力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

A.伟大人物的推动 B.生产关系 C.战争 D.生产力

5.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詹姆斯·布坎南 B.图洛克 C.诺斯 D.霍布斯

6.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 A )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A.《政府过程》 B.《自由、市场和国家》

C.《公共选择》 D.《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BC )

A.政治学分析法 B.经济分析法

C.阶级分析法 D.伦理学分析法

2.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 ABC )

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B.理性经济人假设

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D.政府的主要职能通过改革交易费用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

3.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BC)

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

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

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D.领导的个人利益

4.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 BCD )

A.公共利益 B.正常利益 C.超常利益 D. 失常利益

5.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D )

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 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

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 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

三、判断题

1、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 √ )

2、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 )

3、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 )

4、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再到利益分配和利

益落实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 )

5、“高级赢利”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考察个别的微观利益,

而且要考察整体的宏观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而且更要考虑长期利益。( √ )

6、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是两个基本的支柱,并由

此说明经济增长和衰退的根源。( × )

>>>下一页是2017年公共政策概论题目

公共政策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合议制 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 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 a.阶段性周期 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 d.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 a.学校 b.工会 c.行政机构 d.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 a.脚本写作 b.头脑风暴法 c.博弃论 d.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 d.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 a.沟通功能 b.管制功能一 c.监督功能 d.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德洛尔 d.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 d.社会问题的认定 1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20、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 d.社会议程 21、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 a.政策制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延续 d.政策评估 22、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 a.政府 b.功能 c.组织 d.政策 23、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 a.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 c.政策监控 d.非正式评估 24、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 a.政策均衡 b.政策终结 c.政策持续 d.政策调整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人大决定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e.宪法 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 a.政治政策 b.文化政策 c.经济政策 d.基本政策 e.元政策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 a.选民 b.立法机关 c.利益集团 d.行政机关 e.领袖人物 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 a.关联性 b.主观性 c.单一性 d.静态性 e.动态性 5、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a.政治环境 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e.生态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 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五、实例分析题(10分)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有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借。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外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起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b 5.d 6.c 7.d 8.d 9.c 10.c 11.c 12.b 13.c 14.d 15.a 16.b 17.c 18.a 19.b 20.b 21.d 22.a 23.c 24.d 25.c 二、1.abce 2.abc 3.bde 4.abe 5.acd 三、1、(1)它是有关民主主义的学问。(1分) (2)逻辑实证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1分) (3)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分) (4)它是学者与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l分) (5)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1分) 2、(1)管制功能。(2分) (2)引导功能。(1分) (3)调控功能。(1分) (4)分配功能。(1分) 3、(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3分) (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1分) 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1分) 4、(1)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l分) (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l分) (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1分) (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l分) (5)对公众进行公共政策教育。(1分) 5、主要原则: (1)突出主题。(1分) (2)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l分) (3)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l分) (4)创造自由讨论氛围。(1分) (5)发言简炼,即席发言,(1分) 四、1、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主要有: (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确定公共政策的框架和方向,通过任免、质询、视察等对政策过程实行监控。(2分) (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司法机关通过裁定制定政策的程序与原则、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是否合法,对各项政策内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及与政策有关的各种举措的违法行为进行强制纠正。(2分) (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行政机关通过上级主管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工作进行指示、检查、部署、监督、评估,以及通过行政监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2分) (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通过成员的参与,主导立法和行政决策,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通过所控制的大众传媒,制造社会舆论,达到监控的目的。(2分) (5)利益集团对政策的监控。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获取信息、动员等方式,在国家和社会间起中介作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2分) (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通过关注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是否到位,政策评估是否准确,监控公共政策过程。(2分) 评分细则(联系实际3分) 2、(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4分)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4分) (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4分) 评分细则(联系实际3分) 五、导致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 (1)政策质量:主要是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提成,实际是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诱导作用。(3分) (2)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者的思想觉悟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与原政策的根本目标资背道而驰。 (3)政策对象,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2分) (4)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2分) 评分细则(文字表述、综合组织等1分。

  • 索引序列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及答案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哪些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多少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