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年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年

发布时间: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年

自考资料你可以多看看网上的,一般说的比较详细,有一些论坛也挺好的。是你学习的好地方。不过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自己搜集整理。本淘宝店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可以淘宝上搜索“自考资料便利店”。这里面有你想要的

自考公共政策多项选择题(100题)[dayin】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现代管理自考2018教材,2018年4月人力资源管理自考真题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本科行政管理学用什么教材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赵家祥0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钱淦荣0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巩献田00010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徐中玉00012英语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高远00040法学概论法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吴祖谋00107现代管理学现代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刘熙瑞张康之00147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孙建敏00163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孔祥勇00182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廖为建00277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胡象明00292市政学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张永桃00312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王惠岩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饶士奇03350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关信平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赵鸿德张喆王鲁滨行政管理学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0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罗正楷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卫兴华00015英语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高远00016日语日语入门(上)(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上2006年版下李翠霞00017俄语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应云天00024普通逻辑普通逻辑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吴家国00034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刘豪兴00040法学概论法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吴祖谋00107现代管理学现代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刘熙瑞张康之00277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胡象明00312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王惠岩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包玉娥00316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曹沛霖00317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徐理明00318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宁骚00319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傅明贤00320领导科学领导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黄强00322中国行政史中国行政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虞崇胜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西方行政学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竺乾威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饶士奇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自考本科,行政管理专业书目谢谢!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科目设置如下: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版次1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0034社会学概论6社会学概论刘豪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6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包玉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50316西方政治制度6西方政治制度曹沛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0015英语(二)14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70318公共政策4公共政策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0319行政组织理论4行政组织理论倪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9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01848公务员制度4公务员制度李如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10320领导科学4领导科学黄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999毕业论文0课0067财务管理学6财务管理学王庆成李相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0277行政管理学6行政管理学胡象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0024普通逻辑4普通逻辑原理吴家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0144企业管理概论5企业管理概论刘仲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0312政治学概论6政治学概论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0321中国文化概论5中国文化概论王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0322中国行政史5中国行政史虞崇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6公文写作与处理饶士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0040法学概论6法学概论吴祖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0107现代管理学6现代管理学刘熙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4西方行政学说史竺乾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凡专科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2、必考课为61学分,选考课不低于10学分,总分不低于71学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尼古拉斯 .亨利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华夏出版社2002年启道考研提供,供参考采纳。

《公共行政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开设和讲授公共行政学,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政治学、管理学、理论教育发展趋势和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该专业学生构筑较为完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围绕基本理论体系,根据专业特点讲授行政职能,人事行政,公共行政领导,公共行政决策、公共行政实施,公共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信息,行政改革等主要理论内容,通过对于政府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揭示,培养学生一定的行政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从事行政学理论教学和科研,或从事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教学要求 公共行政学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通过讨论、教学互动、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课后练习等教学环节,掌握行政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程序,把握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活动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由此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公共行政学的教学,根据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主要讲授绪论、行政环境、公共行政职能、公共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机关管理、公共行政领导、公共行政决策、行政实施、行政公共关系、行政责任、行政道德、行政监督、行政信息、行政改革等基本理论内容,。 四、教学方法 公共行政学概论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基本理论讲授为主,同时灵活施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对某些实践性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在适当讲授后,让学生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课堂研讨;对于某些章节的理论内容课堂师生教学互动、在掌握一定基本理论后,学生对现实的行政实施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判断,阐述判断理由,由此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 五、参考书目 夏书章 主编 《行政管理学》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张国庆 主编 《行政管理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何颖 主编 《行政学》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一章 绪 论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涵义、性质、特征,中国行政管理的特殊性质、基本原则,行政管理学基本涵义及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分期,学科目标、特征等基本理论。 重 点、难 点 : 重点: 行政管理的本质 中国行政管理的性质 难点: 行政管理概念界定 行政管理特征 教学方法、手段 : 以教师讲授为主 思 考 题 : 1、行政管理的本质。 2、行政管理的特征。 3、中国行政管理的性质。 4、中国行政管理的特征。 5、行政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 一、公共行政的含义(概念界定) 二、公共行政的本质和特征 三、公共行政的一般目标 四、我国公共行政的性质和特征 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概述 一、 公共行政学定义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三、公共行政学特征 四、公共行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五、行政学的目的(任务) 六、行政学的产生发展 (一)行政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二)行政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式 (四)中国行政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学习研究行政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公共行政环境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行政环境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包含要素,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 重 点、难 点 : 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 难点: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关系。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 辅以社会调查 思 考 题: 1 、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2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辨证关系。 3 、行政环境包含的要素及各自涵义。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行政环境对于行政管理发展的要求。 第一节 行政环境概述 一、行政环境的定义 二、行政环境要素: 三、行政环境的特点 四、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 第二节 行政环境与政管理的关系 一、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 二、社会变迁与行政变革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 一、中国行政环境要素基本特征分析 二、现阶段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发展的要求: 第三章 公共行政职能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职能的概念、特征、分类,掌握行政管理基本职能、运行职能及实现行政职能的基本手段,由此了解行政管理的功能及其基本运行的理论。 重 点、难 点 : 重点: 行政管理基本职能 难点: 实现行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教学方法、手段: 教师讲授基本原理,指导学生案例分析 思 考 题: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3、实现行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4、我国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基本理论内容。 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述 一、 行政职能的涵义及其特点 二、行政职能的种类 三、行政职能的主体、客体 第二节 行政管理职能体系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二、 行政管理的层级职能 三、 行政管理运行职能 第三节 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手段 第五节 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 一、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 二、行政职能合理设定的理论尺度 三、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公共行政组织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行政组织构成要素、特征、机构类型及我国行政组织改革基本原则等理论,了解我国现行政府构架和机构改革相关问题,并通过互动式教学复习、研讨组织基本理论。 重 点、难 点: 重点:行政组织种类、构成要素 难点:机构类型、机构改革。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在互动式教学中复习、研讨有关组织的基本理论。 2、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 3、行政组织结构中的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及其相互关系。 4、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 5、行政组织设置的一般原则 6、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涵义 二、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三、行政组织的地位 四、行政组织的特征 五、行政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节 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结构划分和行政体制 一、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 二、行政组织机构的结构划分 三、行政组织体制 第三节 行政组织理论 (课堂研讨) 第四节 行政组织设置原则 (课堂研讨) 第五节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二、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 三、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四、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1999年) 第七节 中国现行各级政府的架构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 人事行政 教 学 目 标 :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事行政的职能、作用、历史发展、人事分类制度、运行机制等理论,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内容。 重 点、难 点: 重点:现代人事行政运行机制,公务员制度 难点:人事行政分类制度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 思 考 题: 1 、人事行政的职能。 2 、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3 、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4 、现代人事行政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 5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行政定义 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 三、人事行政的职能 四、人事行政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人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人事行政管理的历史发展与现代人事行政的趋向和特征 一、中国人事行政管理历史沿革 二、现代人事行政管理主要趋向和特征 第三节 现代人事行政分类制度与运作机制 一、人事行政分类制度 二、现代人事行政运作机制 第四节 现代人事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 二、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六章 公共行政领导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特征,行政领导权力理论,掌握行政领导者及行政领导制度的理论。 重 点、难 点: 重点:行政领导者理论、行政领导制度 难点:行政领导职位、职权与职责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并指导学生复习相关的领导理论。 思 考 题: 1 、行政领导的特点。 2 、行政领导职位、职权、职责理论的基本内容。 3 、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4 、行政领导管理职责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定义 二、行政领导定义 三、行政领导特征 四、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第二节 行政领导职位、职权与职责 一、行政领导职位: 二、行政领导职权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 一、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 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三、行政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艺术 第四节 行政领导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 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日常具体行政领导制度四、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七章 公共行政决策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行政决策特征、类型、体制、程序等基本理论,并了解现代公共政策制定理论。 重 点、难 点: 重点:行政决策的类型、体制 难点: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度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并指导学生复习相关理论。 思 考 题: 1 、行政决策的特征。 2 、行政决策的类型。 3 、行政决策的原则。 4、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定义 二、行政决策的特征 三、行政决策的作用 四、行政决策的类型 第二节 行政决策体制 一、行政决策体制定义 二、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 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特征 第三节 行政决策的程序和原则 一、行政决策程序 二、行政决策的原则 第四节 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定 一、政策问题的提出 二、政策议程的建立 三、政策规划的制定 四、政策方案合法化 第八章 公共行政实施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行政实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原则、影响实施因素及实施过程理论。 重 点、难 点: 重点:行政实施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 思 考 题: 1 、行政实施的特征。 2 、行政实施的原则。 第一节 行政实施概述 一、行政实施的定义 二、行政实施的特点 三、行政实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行政实施的原则 第二节 影响行政实施的因素 一、行政决策本身的因素 二、行政环境方面的因素: 三、行政实施主体方面的因素 四、行政实施客体方面的因素 : 五、行政组织因素 第三节 行政实施的过程 一、行政实施的准备阶段 二、行政实施的实质性工作阶段 第十章 行政监督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行政监督的性质、功能、原则,把握行政监督体系构成及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等基本理论。 重 点、难 点: 重点:行政监督体系 难点:行政监督的性质、原则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 思 考 题: 1 、行政监督的基本功能。 2 、行政监督的原则。 3 、行政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涵义 二、行政监督的性质和地位 三、行政监督的基本功能 四、行政监督的原则 第二节 行政监督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二、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监督 第三节 行政监督体系 一、什么是行政监督体系 二、内部行政监督体系: 三、外部行政监督体系 第四节 行政监督的方法和措施(内容详见教材) 第十一章 行政改革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概要了解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基本原则、基本方式,了解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概况,并掌握中国行政改革内涵、任务与主要内容。 重 点、难 点: 重点:中国行政改革任务与内容 难点:当代西方行政改革 教学方法、手段: 以教师讲授为主 思 考 题: 1 、行政改革的原则。 2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走向。 3 、中国行政改革的任务。 4 、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一、行政改革的定义 二、行政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行政改革的方式和内容 第二节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 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类型 二、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特色 四、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走向 第三节 中国行政改革 一、中国行政改革的内涵 二、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发展 四、中国行政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

2018年4月公共政策自考真题

你需要什么科目的?我帮你找下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你好,如果你是想在网上查看自考往年的真题,你可以登录或者下载往年真题。相信对于你的自考备考以及复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你可以登录这个网站去看历年真题,自考会计专业的真题也有,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满意请采纳。

自考问题先百度湖北自考生,更全面更专业读自考有全日制的高起本,和业余的高升专和专套本,周六周日上课的是业余的,一般一年拿大专,2年拿本科!第二大学通过自身努力,能毕业,自己喜欢的专业前进吧不管是全日制自考还是一定要去名校,湖北的什么华师,武大才行,特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和行政管理里面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题库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自考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复习试题库汇总(单选)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自考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复习试题库汇总(单选)》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简介:公共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协调经济社会活动及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具体包括: (1) 管理政策。以实施罚款、奖励、禁闭等规章为重点,保证公众对公共必需品的平等使用。(2) 分配政策。通过安排、部署各种公共计划,达到全体公民都能享受使用国家天然资源及智力资源,并通过直接津贴和保险来分配财政资金。(3) 再分配政策。以满足公民最低限度的物质需要为目标,把各种赋税收入引向各种援助计划。(4)立法政策。注意力在于运用它的权力和拥有的资源来改变整个环境。

链接:

《公共政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步配套题解》是2005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纪德尚、于丽先。

2018年10月自考本科公共政策真题

自考公共政策多项选择题(100题)[dayin】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本科行政管理学专业考什么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南京大学,一共需要考20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俄语、法语、英语(二)、日语、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学、社会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行政史、西方行政学说史、普通逻辑、企业管理概论、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自考本科考试科目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10月自考02998内科护理学(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402.81KB 2017年0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40.79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链接: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问题: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规划: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危机决策:一般要求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高度的逆境中(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为防止错失良机,而通常需要打破常规程序和方法,省去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做出的应急性非常规程序的决策。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 ,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正。1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答: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矛盾;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 。2公共政策的特点?答:①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 ②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性 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④过程性和阶段性 ⑤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⑥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⑦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⑧公共政策的时效性、整体性、多样性、明确性。3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答:①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破解需要; ③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4政策问题的特征(特点)?答:①政策问题的相互依赖性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工性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5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答: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性,方案切实可行。6政策转移对政策规划有什么作用?答:(1)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方案对于本国的方案制定具有启发性,也许会提供不同的思路。(2)其他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也能够给本国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3)其他国家成功的公共政策,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并且各主体会依据本的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7政策转移失败的原因?答:(1)信息不全的政策转移,是指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 (2)不完全的政策转移,是指虽然政策转移发生,但是使得该政策在原国家获得成功的某些重要因素却没有采纳。 (3)不当的政策转移是 指没有充分注意到政策借用国与政策输出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方面的不同。8政策可行性评估可从那几个方面着手?答: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9 政策可行性评估的内容有哪些?答:①适当②可能③可行的④可行性实验10政策法律化的条件?答:公共政策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为政策立法。通俗来讲就是公共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政策法律化的条件:①政策有立法的必要 ②政策成熟、稳定。11政策成熟,稳定的表现?答: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要求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是正确的,成熟的政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政策才能被有关行政机关认可,经一定程序上升为法律。12构成危机决策的三个要素?答:(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13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史密斯模式)答:第一,理想化的政策,指合理、正确的政策。第二,执行机构,指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第三,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政策的直接影响者。第四,环境因素,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的和售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14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主客观)答:(1)主观因素①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也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如计划不周,投入不足等往往造成执行偏差;信息传播受阻,没有得到政策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政策执行是无法顺利进行的。(2)客观原因①政策质量低劣; ④经费拨付、物质供给和人才的引进不到位;②政策环境的变化; ⑤监督机制不健全③因目标群体的压力;1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答:1、作为咨询性参政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作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 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 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 5、作为宣传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传播其思想和观点。论述题一 公共政策机制的构建?答:(一)信息沟通机制1.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2.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抓好政策信息宣传建设,提高政策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二)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1.公民参与执行计划2.公民参与执行监督3.公民参与执行评估(三)(1)激励机制 ①引入竞争机制 ②引入功绩制 ③创新职务晋升制(2)责任追究机制 ①首长负责制②目标责任制③岗位责任制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3)监督机制 ①过程监督②监督网络畅通③广泛2政策分析的全面理性模式?答:内容:(1)决策者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2)理性人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或要点,然后予以排列优先顺序(3)能够列出所有达成其目标的备选方案(4)调查每个备选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5)比较每个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6)选择最能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前提:人的本质是追求最大效益;(经济人)人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达到理性的分析结果;(全知理性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公共需求的无限性。缺陷:假设前提——受到“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挑战,认不是全知全能 信息收集——成本大,机会主义行为 决策者方面——专业背景,个人素质案例分析1关于政策执行1定义 2影响因素:第一,政策问题的特性a政策问题的性质b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c政策对象人数d目标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第二,政策本身的因素a政策的正确性b政策的具体明确性c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第三,政策以外的因素a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b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c执行机构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d政策环境2关于政策评估1定义 2(评估的意义):1.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2. 政策评估事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3.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4. 政策评估事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面临的困难:1政策评估的不确定性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4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5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6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评估的方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评估模式:效果模式(目标模式、结果模式、系统模式、顾客关心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经济模式(生产效率模式、效率模式) 职业模式

  • 索引序列
  •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年
  •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
  • 2018年4月公共政策自考真题
  • 公共政策自考真题2018题库
  • 2018年10月自考本科公共政策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