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公共管理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公共管理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发布时间:

公共管理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史中新近出现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简述题:

1、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答:含义: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2、行政与政治或立法司法的关系。

答:(1)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同是历史的范畴 ,蕴涵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观点。A、在西方,最早论述政治与行政的区别,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的是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和古德诺。B、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两者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C、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而行政正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D、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于政治,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2)行政与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结构形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尊重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不可分割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3、西方行政理论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答:西方行政学的产生是以威尔逊发表《公共行政研究》为标志的。 (1)第一阶段:形成时期(又称科学管理时期)

特征:运用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理论研究行政管理,探究了行政权力的配置、组织机构的健全、工作 方法 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制度化等问题。但这种注重“人与机”关系的理论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人的因素,把人视为机器的附属物。如: 1887年——威尔逊——《公共行政研究》

190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1912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1926年——怀特—《公共行政研究导论》、魏劳毕—《公共行政原理》。 (2)第二阶段:成长时期(又称行为科学时期)

特征:把行为科学运用于行政管理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人的本身、人的行为、人的作用、组织的作用及人与组织、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如: 梅奥——霍桑实验、巴纳德——动态平衡理论、西蒙——决策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3)第三阶段:发展时期(又称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时期)

特征:大量的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围绕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而交叉融合,为政府管理 研究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

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1986年获得诺贝尔奖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制度创新理论。

4、公共选择理论或新制度学派理论。

答:公共选择理论:(1)是一种新政治经济学,80年代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2)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3)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

新制度学派理论:(1)是新的、影响在不断加强的公共政策研究途径;(2)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

5、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及其体现。

答: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1)民主制:A、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B、一切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集中制:A、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具体表现:(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6、我国政府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1)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行政首长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应当在集体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或否定,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2)行政首长负责制是领导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一种形式。

(3)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有机结合。

7、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答:(1)动因不同。西方是为克服行政弊端,我国是改革的必然结果。

(2)基本原则不同。西方强调“政治中立”,我国公务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管理方式不同。西方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我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西方公务员是一独立的利益集团,二者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根本宗旨。

8、公共管理与法律的关系。

答:(1)公共权力与法律;(2)公共利益与法律;(3)公共管理与法治。

9、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或内容。

答:核心价值:(1)是“正当法律程序”;(2)个人应享有的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3)维护社会公平。

内容:(1)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2)把公告组织视为一种能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3)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4)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做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权利保障;(5)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

10、行政立法的含义与特征。

答:含义: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 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特征:(1)主体是行政机关;(2)必须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3)对象具有普遍性;(4)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11、行政执法原则或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答:行政执法原则:合法性、合理性、平等、责任、公开原则。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界定行政执法职责;(2)规范程序;(3)健全评议考核机制;(4)追究责任。

12、法治政府的含义及其体现的六个方面。

答:含义: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

体现的六个方面:

(1)法治政府应当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2)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3)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4)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5)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6)符合权责统一的要求。

13、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内容或取得的重要进步。

答:主要内容:

(1)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A、法律至上意识;B、服务意识;C、责任意识。

(2)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

(3)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A、职权立法;B、执行管理;C、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

取得的重要进步:

(1)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

(2)建设责任政府:制定《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

(3)建设有限政府:制定《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

(4)建设廉洁政府:制定《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法》。

(5)建设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机制。

(6)建设服务政府:确立信赖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

14、公共财政的涵义与特征。

答:涵义:指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基本特征:

(1)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2)为市场经济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非市场营利性。

(4)法治性。

15、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

答:三大目标:效率、公平、稳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6、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及其做法。

答:绩效预算模式是一种以绩效或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已成为西方国家主要的公共预算管理模式。

五个管理阶段:(1)公布绩效 报告 。(2)明确绩效目标。(3)将绩效报告提交审核。(4)订立绩效合同。(5)编制绩效预算。

17、公共预算编制的依据或执行的任务。

答:依据:(1)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上一年度的公共预算情况;(3)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4)公共预算管理体制的管理权限和收支范围。

执行的任务:(1)积极组织预算收入;(2)及时、足额拨付预算支出资金;

(3)实现预算收支平衡;(4)加强执行的管理和监督。

18、税收管理的核心。

答:核心:公平征税、税收效率。

19、政府收费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答:(1)确定课税还是收费。(2)如何有效收费。(3)合理确定收费水平。

(4)防止乱收费。

20、政府采购及其特点。

答:定义: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之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特点:(1)资金的公共性;(2)目标的非市场营利性;(3)行为的规范性;

(4)主体的特定性;(5)活动的政策性。

1、决策类型

(1)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2)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决策可以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3)根据决策条件(或称自然状态)的可控程度,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

策与非确定型决策。

①确定型决策面临的是一种比较确定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的预期结果是相对明确的,因而方案之间的比较和择优是不难做到的。

②风险型决策面临的是多种可能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不同,未来会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事前虽难以肯定,但却可以预测其出现的概率。决策虽然带有一定风险,但决策者对风险程度有基本的预知。

③非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条件基本相似,不同的只是不能预测未来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因而不确定因素更多,决策风险更大。

(4)根据决策权限的制度安排,决策可以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5)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可以分为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2、行政决策系统

行政决策系统是由参与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的一种组织体系。从政府组织体制上说,决策系统可从纵横两个方向划分为若干分系统。纵向上可分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权机关的决策分系统;横向上任何一级政权机关可大致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决策分系统、政党决策分系统和政府(狭义)决策分系统。每一个决策系统内部又可划分为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

3、行政决策程序

(1)问题界定;

(2)目标确立;

(3)方案设计;

(4)后果预测;

(5)方案抉择。

4、行政决策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1)头脑风暴法。又叫自由思考法,即通过小型会议的形式,鼓励与会人员进行创造性思考,自由发言,以相互启发,引起连锁反应和思维共振,形成新的设想的方法。

(2)对演法。即让不同方案的制定小组间展开 辩论 ,互相攻短,以充分揭露矛盾,或者拿出一个方案进行预演,人为设置对立而去评议、挑剔、反驳,由此可使各种方案逐步趋于完善的方法。

(3)综摄法。又称比喻法或集思广益法,即通过收集那些表面上看来带有情感或不合理的想法,并把它们同决策中的理性因素结合起来,或者用熟悉的方法来处理陌生的问题,或者用陌生的方法来处理熟悉的问题,通过“变陌生为熟悉”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方法。

5、后果预测的主要方法

(1)德尔斐法。即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分别向参与预测活动的专家提出问题,而后将其意见整理和综合并匿名反馈给有关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综合、反馈,经过多次反复循环之后得到一个可靠一致的意见的方法。

(2)会议法。即通过让预测专家集中开会,面对面交换意见,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和集思广益,形成创造性结论,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预测结果的方法。

(3)时间序列法。即假定预测对象的变化与时间有关,并根据其变化特征以惯性原理来推测其未来状态的方法。

(4)回归分析法。即根据预测对象及其相关因素的统计资料来近似地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这个函数模型来预测其未来状态的方法。

(5)趋势外推法。即根据预测对象的历史和现象资料,找出其变化发展规律,从而推测出事物的未来状况的方法。

6、方案抉择的主要环节

(1)确定标准。即确定一套对方案进行优选的价值准则。一般包括:符合国家和社会的总体战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目标;消耗的资源尽可能少;实现目标的风险尽可能低; 实施方案 所产生的副作用尽量小。

(2)可行性分析。对决策方案在现实中实施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和估量。一般包括:政治可行性,即可以动员来支持方案的政治资源及方案对政治价值的影响;经济可行性,即执行方案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支持程度;法律可行性,即方案是否符合一国的宪法和法律;行政可行性,即政府行政部门执行决策的能力大小和效率高低;技术可行性,即方案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能实现目标的程度。

(3)合法化。方案确定之后,提交给有权的立法或行政机关审批,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使之合法化,然后以法律、法令或政策的形式颁布,付诸实施。

看过“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2.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3. 公共管理学读书心得

4.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知识试题讲解

5. 公共行政常识考点总结

6.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之前给大家提到过,管理学考试难度并不大,但是重在理解,以及知识点也是考察得很细致,因此大家在学习决策得技术方法得时候也要深刻理解每种方法。在学习这一块知识时,大家首先要知道我们这里面一共有三大类方法,分别是针对确定型决策——盈亏平衡点发,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保守法、冒险法、折中法;其次要能够理解每种方法得含义,以及其考点考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以实际知识点给大家做一个具体说明。如:针对确定型决策——盈亏平衡点法1、含义:盈亏平衡点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它是根据对业务量(产量、销售量、销售额)、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分析,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一种数学分析法。对于含义,大家要知道其别称叫量本利分析法,以及“量本利”分别代表的时“业务量、成本和利润”2、核心:是确定盈亏平衡点,即通过找出盈亏平衡点,预先判定产量或销售量达到什么水平时才能保证企业不盈不亏,进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核心,大家得知道是什么,重点要理解盈亏平衡指的就是当利润刚好为零得时候。3、公式:利润=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可变成本)对于公式,大家主要是要记住公式,考试时能够根据给的数据计算出相应的盈亏平衡点即可。例:固定成本10万,单价1000元,单位可变成本500元,计算达到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量,最终计算得出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为200件。因此大家在学习这一块知识的时候主要是要理解每个方法如何计算,含义是什么,能区分属于哪种方法就可以了。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决策方法的备考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能有所帮助。

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解大概有五种经典理论观点:(一)皮瑞(Perry)和克莱姆(Kraemer)的观点公共管理是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以及一般管理之工具取向的结合体。公共管理的重点是将公共行政作为一种职业,并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而非政客或政治家。(二)卡尔森(Garson)和欧尔曼(Overman)的观点他们认为,公共管理是对行政的一般方面的学科间整合的研究,它将人力、财政、物资、信息和政治资源的管理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相融合。卡尔森和欧尔曼还说明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六点不同:(1)它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以替代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与民主的冲突;(2)对经济和效率标准认同的工具取向以替代公平、回应或政治特色;(3)以对中层管理者的使用关注,以取代政治或政策精英的观点;(4)倾向于视管理为类同管理,或者至少使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差异极小化,而不是夸大它们的差异;(5)像关注组织内部运作那样的理性态度,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而不是过分关注法律、制度和政治过程;(6)与科学管理传统的强有力的思辨联系,而不是与政治学或社会学紧密关联。(三)奥托(Otto)、海蒂(Hyde)和沙夫里茨(Shafritz)的观点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或公共事务的一部分,综合了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重建、政策与管理规划、通过预算制度进行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方法和艺术。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关注那些能够将理念、政策转化为行动规则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四)波兹曼(Bozeman)与史陶斯曼(Straussman)的观点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如果不考虑组织的性质,大部分管理工作和任务是具有共通性的。但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是在政治系统下,一旦政治权威进入管理戏局,管理的游戏规则就会改变。在他们看来,公共管理远比内部行政具有更广的含义;公共行政一词几乎与政府官僚组织相关联,而公共管理一词更具有弹性。(五)休斯(Hughes)的观点他认为,与管理相比,行政的范围更狭小、功能更有限,因此,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公共行政是服务公众的活动,公务员执行从其他方面产出的政策,公共行政关注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和机关管理;管理包括着行政,但同时意味着以最大化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以及对结果的责任;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过程、程序以及顺序性,而公共管理包括得更多;公共管理者不仅仅遵循知识,而且关注达成结果以及为达成结果而承担的责任。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管理、法律等方法,广泛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制定、执行公共政策和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增进公共利益和实现公民的利益诉求的过程。

公共管理学自考重点归纳总结

之前给大家提到过,管理学考试难度并不大,但是重在理解,以及知识点也是考察得很细致,因此大家在学习决策得技术方法得时候也要深刻理解每种方法。在学习这一块知识时,大家首先要知道我们这里面一共有三大类方法,分别是针对确定型决策——盈亏平衡点发,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保守法、冒险法、折中法;其次要能够理解每种方法得含义,以及其考点考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以实际知识点给大家做一个具体说明。如:针对确定型决策——盈亏平衡点法1、含义:盈亏平衡点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它是根据对业务量(产量、销售量、销售额)、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分析,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一种数学分析法。对于含义,大家要知道其别称叫量本利分析法,以及“量本利”分别代表的时“业务量、成本和利润”2、核心:是确定盈亏平衡点,即通过找出盈亏平衡点,预先判定产量或销售量达到什么水平时才能保证企业不盈不亏,进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核心,大家得知道是什么,重点要理解盈亏平衡指的就是当利润刚好为零得时候。3、公式:利润=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可变成本)对于公式,大家主要是要记住公式,考试时能够根据给的数据计算出相应的盈亏平衡点即可。例:固定成本10万,单价1000元,单位可变成本500元,计算达到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量,最终计算得出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为200件。因此大家在学习这一块知识的时候主要是要理解每个方法如何计算,含义是什么,能区分属于哪种方法就可以了。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决策方法的备考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能有所帮助。

社区的政权组织包括城镇社区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农村社区的村民委员,企事业单位等,目前中发挥着主体性和导向性作用。选择一项: 对错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并发展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区发展有不一样的时代特征,因此,两者的内容选择一项: 对错社区中介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类似于社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一项: 对错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自治型管理模式( A )A.新加坡 B.德国 C.美国 D.加拿大社区管理的主体是(ABD )A.社区基层的政权组织 B.小区物业管理部门 C.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 D.社区群众海外社区管理体制的几种模式( BCD )A.自治型管理模式 B.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C.混合型管理模式 D.行政推进型管理模式(B )将社区建设视为巩固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并使之成为四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A.沈阳 B.上海 C.青岛 D.武汉( B)作为执政党在农村中最基层的管理组织。A.乡镇党委 B.村党支部 C.以利用社区资源为主 D.以非市场化为主下列哪点不属于社区企业的特点( B )A.以服务业为主 B.以大型企业为主 C.以利用社区资源为主 D.以非市场化为主深圳市莲花北在全国首创“以精神文明促进物业管理”, 社区管理从“政府本位”向( B )过渡。A.市民本位 B.社会本位 C.企业本位 D.管理本位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全面发展阶段是? CA.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B.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C.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至今 D.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A )。A. 社区建设行政色彩浓厚B. 居民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C.居民委员会干部整体素质低D 社匡功能定位不科学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经验有( ABCDE )A.体现官民“协作”的美国社区管理 B.重视“自律”的日本社区管理C.注重“配套”的德国社区管理 D.讲究“和谐”的瑞典社区管理E.有章可循的新加坡社区管理“小区”规划理论,于 1956 年由( AD)首先提出。选择一项:A B C D在城市社区规划中,( B )处于中心环节。A.中央政府 B.地方政府 C.大型企业 D.社区自治组织进入 21 世纪之后,社区智能化的核心是建立社区的(),对各种信息实行全面、实时、有效的接收、采控( D)A. 智能管理系统 B.社区布线系统 C.宽带信息网络 D.信息业务接入平台 农村散居方式造成的问题有( ABCD) A.浪费土地B. 阻碍农业机械化进程C.污染点数量大D. 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E. 影响居住密度城市社区规划包含哪些方面的和谐( ABC )A.生态和庇 B.社会和谐 C.人工环境的和谐 D.管理和谐1933 年,美国建筑学家佩里主持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通过的《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 位”理论作为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思想。选择一项: 对错“小区”理论认为城市居住区应当以交通干道及其他天然或人工的界限(如河流、铁 路等)来划分,而一所小学的规模或用城市一般道路来界定。选择一项: 对错“可持续社区”理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被我国引进,结合国情加以不断完善与改进,几十年来作为我国本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选择一项: 对错党的领导在社区民主治理中主要体现为( B )。A.组织领导  B.政治领导 C.行政领导    D.工作领导当前,我们要坚持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 C )的关系不变。 A.相互监督 B.管理与服务 C.指导与被指导 D.领导与被领导 重新划分社区的区域范围。为促进社区认同与社区民主治理绩效,将社区定位于“大于居委会、小于街A.罗湖模式 B.上海模式 C.江汉模式 D.沈阳模式 社区民主治理的目标是实现社区的( ABCD )。A.自我教育 B.自我管理 C.自我服务 D.自我约束(  A )可以归纳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强调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并重。  A.上海模式  B.盐田模式 C、沈阳模式 D、江汉模式百步亭花园社区采取( ABC )三位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A. 社区管理委员会B. 物业管理公司C. 居民委员会 D.社区居民小组就如何确定候选人这一难题,我国农村选举中出现了( ABC )等制度创新。A.海选 B.两票制 C.预选 D.三上三下三公布( D )是村的最高权力机构。A.乡镇政府 B.村民委员会 C.农村党支部 D.村民会议( C )概括起来说是以居住小区为基础,居民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紧密结合的社区服务市场化模式A.盐田模式 B.江汉模式 C.罗湖模式 D.青岛模式我国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主体包括( ABCD )。  A.街道办事处 B.社区党组织 C.社区居民代表大会 D.社区居委会社区民主治理的客体只涉及到物质方面的内容,精神层面不涉及。选择一项: 对错两票制是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在农村选举中实施的确定候选人的方式。选择一项: 对错这些资源在网上都有很多,推荐你去百度文库或者电大题酷小程序看看,都不难的。

自考公共政策重点归纳汇总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自考资料你可以多看看网上的,一般说的比较详细,有一些论坛也挺好的。是你学习的好地方。不过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自己搜集整理。本淘宝店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可以淘宝上搜索“自考资料便利店”。这里面有你想要的

链接: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问题: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规划: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危机决策:一般要求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高度的逆境中(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为防止错失良机,而通常需要打破常规程序和方法,省去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做出的应急性非常规程序的决策。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 ,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正。1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答: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矛盾;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 。2公共政策的特点?答:①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 ②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性 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④过程性和阶段性 ⑤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⑥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⑦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⑧公共政策的时效性、整体性、多样性、明确性。3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答:①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破解需要; ③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4政策问题的特征(特点)?答:①政策问题的相互依赖性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工性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5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答: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性,方案切实可行。6政策转移对政策规划有什么作用?答:(1)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方案对于本国的方案制定具有启发性,也许会提供不同的思路。(2)其他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也能够给本国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3)其他国家成功的公共政策,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并且各主体会依据本的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7政策转移失败的原因?答:(1)信息不全的政策转移,是指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 (2)不完全的政策转移,是指虽然政策转移发生,但是使得该政策在原国家获得成功的某些重要因素却没有采纳。 (3)不当的政策转移是 指没有充分注意到政策借用国与政策输出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方面的不同。8政策可行性评估可从那几个方面着手?答: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9 政策可行性评估的内容有哪些?答:①适当②可能③可行的④可行性实验10政策法律化的条件?答:公共政策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为政策立法。通俗来讲就是公共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政策法律化的条件:①政策有立法的必要 ②政策成熟、稳定。11政策成熟,稳定的表现?答: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要求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是正确的,成熟的政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政策才能被有关行政机关认可,经一定程序上升为法律。12构成危机决策的三个要素?答:(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13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史密斯模式)答:第一,理想化的政策,指合理、正确的政策。第二,执行机构,指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第三,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政策的直接影响者。第四,环境因素,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的和售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14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主客观)答:(1)主观因素①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也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如计划不周,投入不足等往往造成执行偏差;信息传播受阻,没有得到政策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政策执行是无法顺利进行的。(2)客观原因①政策质量低劣; ④经费拨付、物质供给和人才的引进不到位;②政策环境的变化; ⑤监督机制不健全③因目标群体的压力;1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答:1、作为咨询性参政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作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 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 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 5、作为宣传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传播其思想和观点。论述题一 公共政策机制的构建?答:(一)信息沟通机制1.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2.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抓好政策信息宣传建设,提高政策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二)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1.公民参与执行计划2.公民参与执行监督3.公民参与执行评估(三)(1)激励机制 ①引入竞争机制 ②引入功绩制 ③创新职务晋升制(2)责任追究机制 ①首长负责制②目标责任制③岗位责任制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3)监督机制 ①过程监督②监督网络畅通③广泛2政策分析的全面理性模式?答:内容:(1)决策者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2)理性人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或要点,然后予以排列优先顺序(3)能够列出所有达成其目标的备选方案(4)调查每个备选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5)比较每个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6)选择最能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前提:人的本质是追求最大效益;(经济人)人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达到理性的分析结果;(全知理性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公共需求的无限性。缺陷:假设前提——受到“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挑战,认不是全知全能 信息收集——成本大,机会主义行为 决策者方面——专业背景,个人素质案例分析1关于政策执行1定义 2影响因素:第一,政策问题的特性a政策问题的性质b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c政策对象人数d目标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第二,政策本身的因素a政策的正确性b政策的具体明确性c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第三,政策以外的因素a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b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c执行机构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d政策环境2关于政策评估1定义 2(评估的意义):1.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2. 政策评估事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3.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4. 政策评估事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面临的困难:1政策评估的不确定性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4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5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6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评估的方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评估模式:效果模式(目标模式、结果模式、系统模式、顾客关心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经济模式(生产效率模式、效率模式) 职业模式

公共政策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问题: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规划: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危机决策:一般要求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高度的逆境中(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为防止错失良机,而通常需要打破常规程序和方法,省去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做出的应急性非常规程序的决策。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 ,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正。1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答: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矛盾;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 。2公共政策的特点?答:①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 ②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性 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④过程性和阶段性 ⑤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⑥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⑦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⑧公共政策的时效性、整体性、多样性、明确性。3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答:①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破解需要; ③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4政策问题的特征(特点)?答:①政策问题的相互依赖性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工性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5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答: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性,方案切实可行。6政策转移对政策规划有什么作用?答:(1)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方案对于本国的方案制定具有启发性,也许会提供不同的思路。(2)其他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也能够给本国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3)其他国家成功的公共政策,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并且各主体会依据本的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7政策转移失败的原因?答:(1)信息不全的政策转移,是指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 (2)不完全的政策转移,是指虽然政策转移发生,但是使得该政策在原国家获得成功的某些重要因素却没有采纳。 (3)不当的政策转移是 指没有充分注意到政策借用国与政策输出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方面的不同。8政策可行性评估可从那几个方面着手?答: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9 政策可行性评估的内容有哪些?答:①适当②可能③可行的④可行性实验10政策法律化的条件?答:公共政策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为政策立法。通俗来讲就是公共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政策法律化的条件:①政策有立法的必要 ②政策成熟、稳定。11政策成熟,稳定的表现?答: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要求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是正确的,成熟的政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政策才能被有关行政机关认可,经一定程序上升为法律。12构成危机决策的三个要素?答:(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13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史密斯模式)答:第一,理想化的政策,指合理、正确的政策。第二,执行机构,指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第三,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政策的直接影响者。第四,环境因素,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的和售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14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主客观)答:(1)主观因素①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也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如计划不周,投入不足等往往造成执行偏差;信息传播受阻,没有得到政策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政策执行是无法顺利进行的。(2)客观原因①政策质量低劣; ④经费拨付、物质供给和人才的引进不到位;②政策环境的变化; ⑤监督机制不健全③因目标群体的压力;1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答:1、作为咨询性参政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作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 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 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 5、作为宣传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传播其思想和观点。论述题一 公共政策机制的构建?答:(一)信息沟通机制1.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2.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抓好政策信息宣传建设,提高政策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二)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1.公民参与执行计划2.公民参与执行监督3.公民参与执行评估(三)(1)激励机制 ①引入竞争机制 ②引入功绩制 ③创新职务晋升制(2)责任追究机制 ①首长负责制②目标责任制③岗位责任制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3)监督机制 ①过程监督②监督网络畅通③广泛2政策分析的全面理性模式?答:内容:(1)决策者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2)理性人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或要点,然后予以排列优先顺序(3)能够列出所有达成其目标的备选方案(4)调查每个备选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5)比较每个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6)选择最能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前提:人的本质是追求最大效益;(经济人)人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达到理性的分析结果;(全知理性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公共需求的无限性。缺陷:假设前提——受到“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挑战,认不是全知全能 信息收集——成本大,机会主义行为 决策者方面——专业背景,个人素质案例分析1关于政策执行1定义 2影响因素:第一,政策问题的特性a政策问题的性质b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c政策对象人数d目标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第二,政策本身的因素a政策的正确性b政策的具体明确性c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第三,政策以外的因素a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b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c执行机构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d政策环境2关于政策评估1定义 2(评估的意义):1.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2. 政策评估事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3.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4. 政策评估事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面临的困难:1政策评估的不确定性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4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5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6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评估的方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评估模式:效果模式(目标模式、结果模式、系统模式、顾客关心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经济模式(生产效率模式、效率模式) 职业模式

自考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如下: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2、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

培养能力:

培养能力通过学习,可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

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

4、运用现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公共政策问题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规划和抉择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评估能力。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链接: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公共经济学原理是一个系列的概念,具体内容包括:资源配置中的公共理性市场配置效能与效果分析 公共物品及其提供 市场外部性及其矫正公共预算及其管理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政府间财政关系 公共资产管理 经济政策概要公共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两根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三大专业内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

四大理论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探讨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经济人假设。

政治领域的人和经济领域的人一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体利益不同,分别表现为获得选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选民)或预算最大化(官员)等。

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

如果只有两个被选方案,多数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个被选方案,就会出现“投票的悖论”。

投票的悖论——对多个被选方案进行投票,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的现象。 案例

单峰偏好理论拟通过修正阿罗五原则解决投票悖论。其内容是限定每个选民的偏好只能有一个峰值。

阿罗不可能定理与中位选民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

阿罗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义和在现实中的表现。

中位选民——将处于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博特“用脚投票”理论

“用脚投票”理论:居民在一国之内迁徙的本质是寻找公共产品提供水平与个人税负之间的均衡。

这一理论因其忽视了投票的悖论、地方公共产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评。

奥茨的分权定理

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

公共支出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社会经济越发展,公共支出越扩张。

用于维护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动规模扩大是公共支出扩张的两个重要原因。

增长引致论

此理论认为公共支出扩张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

公共收入增加则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为经济发展,外在为战争与灾难。

发展阶段论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重点不同。

劳动生产率论

此理论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政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同出发,分析认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税收的“横向公平”,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收的“纵向公平”,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受益原则,是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获得效益多者应多纳税,获得效益少者可少纳税,不获得效益者则不纳税。受益原则在解决税收公平问题方面具有局限性。支付能力原则,亦称“能力说”,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可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支付能力原则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比较合理也易于实行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怎样测度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测度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以客观标准测度的客观说和以主观标准测度的主观说。客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具体分为收入、财产和消费三种尺度。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定其纳税能力的尺度。而牺牲程度的i914定,又以纳税人纳税前后从其财富得到的满足(或效用)的差量为准,具体有均等牺牲、比例牺牲和最小牺牲三种尺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一国具体的公共支出结构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要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共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一国具体的公共支出结构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要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等,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职能、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规模、制度变迁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一、政府职能与公共支出结构政府职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职能,主要是运用政治手段(包括专政机关和军事手段),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基本利益,维护本国在国际上的主权和利益;(2)经济职能,主要是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实现国家宏观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统治阶级的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创造物质基础;(3)公共职能,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发展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事业,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从长期历史进程来看,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其基本特征是:政府的政治职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政府的经济职能、公共职能不断上升。也就是说,从广义上讲,政府的职能作用伴随时代节拍处于扩大化的趋势,这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生产关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政府职能的扩大,对于加速经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政府职能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公共支出结构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1.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三大理论体系支撑着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1)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因此市场经济不会发生需求不足问题,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会发生;(2)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三大机制的调节作用,会自动趋于充分就业均衡;(3)利息率能够自发调节储蓄和投资达到均衡。在这种背景下,市场机制被认为是万能的,政府的作用受到否定和排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被完全对立起来,政府职能范围被局限于极端微小的领域。廉价政府决定了财政的职能作用是弱小的、无足轻重的,因此,公共支出的范围和结构非常狭窄。在这一时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沦》中,对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和公共支出结构作了典型限定,政府职能仅限于以下三项:一是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二是保护个人,使其免受其他人的迫害或压迫;三是建设某些公共设施。与政府三项职能相对应的公共支出结构为:国防义务——国防支出,司法行政义务——司法支出,公共设备及土木工程义务——公共土木事业支出。从187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联邦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平均低于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1930年,联邦政府支出仍保持在接近3%的水平上。在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经济基本上能够依靠市场机制自身的调节保持经济的正常运行。2.1929年大萧条后的全面干预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制度演进产生的内在矛盾也在日渐累积和深化。到1929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爆发时,其严重程度已直接威胁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存。凯恩斯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定义为一种由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短期非均衡状态,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投资需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市场机制得以重新恢复。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核心在于消费倾向,其政策传导过程表现为财政政策手段→收入分配变化→社会总需求改变→财政政策目标实现。这一阶段“市场失灵”的范围除了传统内容外,更主要的是新出现的部分,包括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垄断、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信息不对称等。这些缺陷的弥补客观上需要政府介入,以效率准则为主导,加强收入再分配和宏观调控,通过政策调控稳定经济运行。公共财政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三大职能,即有效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宏观经济。财政活动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迅速扩大,政府支出随之急剧扩张,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从 1960年占GDP的28%迅速上升到1994年的 50%.随着对“市场失灵”认识的深化,以及公共产品理论的确立,政府行为与市场活动形成了一体化和相互替代的关系,公共支出广泛进入新的“市场失灵”领域,传统的支出结构随之发生演变。从美国联邦支出的变动情况来看,1945-1975年,国防支出占联邦支出的比重从89.49%下降到26.03%,而健康、医疗、收入保障、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却在不断上涨,其中收入保障从1.23%上升到15.09%,社会保障从0.29%上升到19.46%,整个转移性支出的比重从1.75%上升到42.21%.由此可见,联邦支出应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以上变动,尤其是转移性支出在公共支出中地位的上升,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实现职能目标的直接表现,也是政府直接实施公平社会收入政策的表现。

  • 索引序列
  • 公共管理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 公共管理学自考重点归纳总结
  • 自考公共政策重点归纳汇总
  • 公共政策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 公共经济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