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马原思维导图

自考马原思维导图

发布时间:

自考马原思维导图

如下:

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国高校都必须开设的一本必修课,是对大学生是政治素养进行培养的一本书,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两个成果,即第一个是毛泽东思想,第二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历史背景: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学习主旨: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内在联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深入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大二接触到马原,如果想要考到90多分的话就要认认真真听课,如果平时没有认真学习想偷懒的话 下面就是我的学习方法。

大学一般都有题库,把老师划得重点一定要记住,一般就可以过,如果追求更高的分数就需要期末前一两周好好的看课本,通读一遍把知识点给概括好然后背下来。我之前考的时候都没有看课本,只是看一些复习资料里面包括主观题选择题概念,考前一晚或者前几晚的话就刷刷题目背一下主观题就够了,错的选择题多看几遍。

大学生主要通过老师授课的方式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平均每周都会有两节课,学期末会组织期末考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展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观点,以及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每一人学习和思考的。

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有两个,分别是实践性和革命性这两个特征也是指导我国建国到现在发展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表达了马克思本人关于对未来社会的形态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这其中就有着我们耳熟能详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这些思想造成的影响基本覆盖了社会所有领域,无论是政治,经济,工业,还是我们所谈的学习。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在上课时间做好笔记,下课积极与同学老师交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理解。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再将它放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就是说实践的过程尤其重要。想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不光可以给你带来满意的分数和相应的学分。更重要的是学好这门课程将会改变你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精神世界让你收益终生。记得教我这门课程的大学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对我们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像其他科目那样需要背记和运算、只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实践它会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的去理解生活,把握幸福。

毛概思维导图:

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考本科马原思维导图

如下:

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国高校都必须开设的一本必修课,是对大学生是政治素养进行培养的一本书,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两个成果,即第一个是毛泽东思想,第二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历史背景: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学习主旨: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内在联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深入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毛概思维导图: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马原如何学习?

学习马原是一定要靠背的,马原内容含义抽象,重在理解,课上听课一定要着重在内容理解上面。并且注意老师讲课的侧重点,做笔记也是很重要的。复习时建议通过思维导图来辅助记忆。平时无论学习还是复习都要注重效率。“十个小时的勤奋,也比不上一个小时的专注”。

1,在平时学习中首先要做到对马原知识的最基本的识记,了解马原各种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在了解熟悉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逐渐掌握相关内容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深层次的领会;

3,接下来就要进行原理知识的简单应用了,要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地立场和方法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如何利用思维导图?

做思维导图先以章节标题作为母主题,再根据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设立子主题(一级知识点),接着在一级知识点的后面延伸出二级,三级知识点。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背诵,复习的时候更加快捷迅速地熟悉整个章节的内容。简答题出题范围一般在二级,三级知识点里。复习时着重重学习三级就可以,因为在学习三级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已经是把二级学了。论述题想要拿分就需要我们多去积累和背诵,多思考,总结拿分规律。

三,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p2(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科(从阶段属性讲)(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p5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三大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如何理解?p22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4.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p22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两个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我们关系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事实?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在于是世界的本源.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即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者则相反,认识世界的本源是意识.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前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情内部矛盾的存在作用

6.唯物主义经过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p24

答: 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和列宁提出的现代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

2.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原子3现代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7.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哲学意义是什么?p24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8.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p28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9.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p29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0.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p30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11.如何理解运动和发展的关系?p36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从内容上看,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1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是什么?p27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13.如何理解物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及其方法论意义?p371)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2)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环节的展开,包含并体现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基本规律。2)联系意义1.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3,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发展意义: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2.要求我们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3.要求我们知道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4.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分别是什么?p39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量变质变规律,揭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前进和曲折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5.矛盾及其基本属性是什么?p40(1) 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2) 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即斗争性;统一属性,即同一性16.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p40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1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p4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属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共性的个性。18.什么是质量度?p43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3)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1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4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20.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p44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意义: 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21.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p45即曲折性发展,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22.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有哪些?p59(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 基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新:虚拟实践23.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4.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p64分为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2)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25.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直观的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p651)实践观方面的区别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忽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被动、直观的反映。能动革命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强调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发展动力、根本目的和检验手段。2)辩证法方面的区别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否定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象照镜子一样是一次性完成的能动革命的反映论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多次反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肯定了正确认识对革命实践的能动指导作用。26.如何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7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27.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28.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与一元性?p741)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29.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p7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30.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82⑴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只有实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31.哲学上的价值涵义及特性?p851)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2)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32.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10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极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的发生变化和发展。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3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p108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3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111)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力。2)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3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p113.p118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6,人民群众的含义是什么?其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140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是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作用表现:.①人们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们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p158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38.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p152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39.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p155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积极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不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作用:1)导致社会资源浪费;2)导致收入两极分化;3)阻碍技术的进步.40.如何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p1691)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这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4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p176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4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及其意义?p175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依据: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意义: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43.什么是资本积累?其本质及历史趋势是什么?p179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4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p186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45.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及根本原因是什么?p189基本特征:生产过剩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6.垄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203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47.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何新特点?p204总: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2)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3)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无所不用其极4)竞争的范围由经济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5)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破坏性后果更加严重.4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统治的手段分别是什么?p2151)在经济领域,金融寡头实行全面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它在经济上的统治。49.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p217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总: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1)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2)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3)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消极的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50.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2281).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3)虽说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有方法的学习效率更高哦。

看下面几步:Step1:上网查找电子版教材全解,里面有课本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和知识要点划分。Step2根据教材全解的划分,在书上找到对应的内容画下来,并标注出相应的小标题。Step3:每课时的大标题和小标题用统一颜色的荧光笔标出。Step4:每个小标题具体的每个要点或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出。

Step5:把笔记做在书上而不是手抄到笔记本,节省了很多时间。不认同直接看资料书而不对课本做任何笔记,只有自己亲手划分了,才能跟好地理解内容。而且书上有更详细的解释,资料书是不能代替。Step6:最后根据自己划分后的内容,在大标题上写上小标题思维导图,本节的内容就一目了然。Step7:利用索引签标记好,各个单元所在位置,开卷考试就能快速翻到想要的位置了。毛概,思修,马原,近代史四本书方法通用,简单高效,吃透课本90+分不是问题!期末开挂。

而且像党史是不可错过考点之“数字毛概”。考前还不看等什么时候看!党史要学的东西可不止这么简单。还有毛概、四史教育、三大战役、政治路线、伟大决议等等。建议很多细碎的知识点分不清页容易搞混的话可以列一个表格,把容易记混的知识点按关键数字记忆,毛概之“一”毛概里的“第一”毛概之“二”毛概之”三“等等,把一放一类,二放一类,这样知识点集中而且也能对比记忆,学习的效率就高多了。因为在常识部分,为了减轻学习压力,可以把党史会议、历史、地理、人文,都是列成了表格的形式,一眼就能把知识点收到眼底了,学起来清晰也不会觉得头昏脑花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噢!

马原自学考试思维导图

如下:

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国高校都必须开设的一本必修课,是对大学生是政治素养进行培养的一本书,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两个成果,即第一个是毛泽东思想,第二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历史背景: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学习主旨: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内在联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深入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毛概的思维,导图????

1、通过目录做出思维导图,将其记忆在脑海当中根据目录列出思维导图,一边看书,一边把书上的内容在大脑里分类,一定要大致理清楚每一块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一章有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哪些是理解就可以了,哪些需要背诵,有序性是大量记忆的前提。真正的马哲是要靠理解的——暂时理解不了也可以先背着,但总要与现实结合来印证才能有所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2、找到重点归纳,专项突破标出老师强调过的,或者往年考过的重点。硬啃马原课本是极其痛苦而困难的。如果能找到一份实用的重点归纳,复习效率会高很多。3、选择题不用死记硬背,只需背关键词选择题可能会考的东西,不必死记硬背,注重理解,大题可能考的东西,背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连成句子。

4 、刷题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找一些相关题目来做,通过做题加深印象,最好是往年试题,不用犹豫直接刷两三遍,总结大题回答的常用角度。

5、考试前的时间也有用考试前的一两个小时,可以大致浏览一下书或者导图,有忘记的东西再记一下,往往有惊喜,也可以看一下做过的题,或者大题的答题思路,对于考前唤醒这两天的记忆很有效。

关于复习方法,这里给你一些思路: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关联,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关联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2、纠错整理:做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3、思维导图复习: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将知识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进行整理记忆,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识的脉络和重点,并且记得牢固。

自考本科马原第一章思维导图

学习马原是一定要靠背的,马原内容含义抽象,重在理解,课上听课一定要着重在内容理解上面。并且注意老师讲课的侧重点,做笔记也是很重要的。复习时建议通过思维导图来辅助记忆。平时无论学习还是复习都要注重效率。“十个小时的勤奋,也比不上一个小时的专注”。1,在平时学习中首先要做到对马原知识的最基本的识记,了解马原各种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在了解熟悉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逐渐掌握相关内容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深层次的领会;3,接下来就要进行原理知识的简单应用了,要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地立场和方法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二,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做思维导图先以章节标题作为母主题,再根据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设立子主题(一级知识点),接着在一级知识点的后面延伸出二级,三级知识点。

有方法的学习效率更高哦。

看下面几步:Step1:上网查找电子版教材全解,里面有课本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和知识要点划分。Step2根据教材全解的划分,在书上找到对应的内容画下来,并标注出相应的小标题。Step3:每课时的大标题和小标题用统一颜色的荧光笔标出。Step4:每个小标题具体的每个要点或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出。

Step5:把笔记做在书上而不是手抄到笔记本,节省了很多时间。不认同直接看资料书而不对课本做任何笔记,只有自己亲手划分了,才能跟好地理解内容。而且书上有更详细的解释,资料书是不能代替。Step6:最后根据自己划分后的内容,在大标题上写上小标题思维导图,本节的内容就一目了然。Step7:利用索引签标记好,各个单元所在位置,开卷考试就能快速翻到想要的位置了。毛概,思修,马原,近代史四本书方法通用,简单高效,吃透课本90+分不是问题!期末开挂。

而且像党史是不可错过考点之“数字毛概”。考前还不看等什么时候看!党史要学的东西可不止这么简单。还有毛概、四史教育、三大战役、政治路线、伟大决议等等。建议很多细碎的知识点分不清页容易搞混的话可以列一个表格,把容易记混的知识点按关键数字记忆,毛概之“一”毛概里的“第一”毛概之“二”毛概之”三“等等,把一放一类,二放一类,这样知识点集中而且也能对比记忆,学习的效率就高多了。因为在常识部分,为了减轻学习压力,可以把党史会议、历史、地理、人文,都是列成了表格的形式,一眼就能把知识点收到眼底了,学起来清晰也不会觉得头昏脑花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噢!

2018版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思维导图

如下:

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国高校都必须开设的一本必修课,是对大学生是政治素养进行培养的一本书,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两个成果,即第一个是毛泽东思想,第二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历史背景: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学习主旨: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内在联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深入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自考本科马克思思维导图

【 #自考# 导语】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无 为您提供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一起看看吧。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或者说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 3、其联系是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既要反对代替论,也要反对取消论。 三、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意识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它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这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的。 1、他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2、对它的解决决定着哲学派别的路线和方向; 3、它是一切哲学派别斗争的焦点; 4、他也是实路中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 1、在理论上对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在实践上,它可以指导我们自觉的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而正确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四、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含义:(简答或选择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义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一第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2、凡是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派别和形态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选择) 1、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是肯定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有一个是第一性另一个是第二性的学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2、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思维和存在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含义及三种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 1、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发展来的。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和原子的属性是世界的本原,也叫机械唯物主义。它有三个严重缺陷: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三、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其两种基本形态(或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的共同点和区别) 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决定物质,物质依赖精神。 1、主观唯心主义它们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是先于人类,先于事物的,客观精神产生了万事万物。 A、现代西方哲学包括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 B、其实质都是唯心主义 C、我们对它的态度都是批判的加以吸收。 以上ABC三个选项是书中的内容。会出选择题。 四、唯心主义和存在的根源:(简答或选择题) 1、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片面夸大主观,这是它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主观唯心主义和经验论。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理论;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 3、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是它产生和存在的阶级根源。 五、辨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辨证法; 2、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辨证法;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或马哲产生的历史条件)简答 1、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生产的阶级基础; 第三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一、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 在哲学,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 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 二元论——世界有两个本质,精神和物质彼此独立平衡 不可知论——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不可知的 实证主义——本体论问题是哲学应予拒斥的形而上学的假问题 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历史证明,只有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的认识才是正确可靠的。 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不完备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自己正确地理解物质概念的方法论原则。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显示、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建造全部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它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自然也在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这一意义,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 其次,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再次,马哲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 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这一规定,坚持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将其提高到现代唯物主义的水平。 三、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目前仍然有两个重要的领域,长期成为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相抗衡的阵地。这两个领域是: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的社会历史,现代科学所发现的微观粒子运动。 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 社会存在是由现实的人、自然环境以及人所创造的生产工具等物质实体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的本质内容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 微观领域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歪曲科学的成就,否认微观世界的客观实在 马哲——自然科学在当代的所有成就都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的证实,微观世界是客观物质世界整个大系统的一个层次、一个组成部分,同宏观世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哲学运动观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在运动,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 〈1〉唯心主义和宗教——只存在精神的运动,或者是精神产生了物质的运动,运动的主体是精神。 *“唯能论”的争论——一是主张“能量是的实在和物质与精神的本原”;二是否定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即主体。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贯彻始终的本质属性,认为事物本来是不运动不变化,后来即便有所变化,也只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引起数量上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宇宙热寂论”的争论——从终点上否认世界的运动。认为宇宙最后必将归于绝对静止。 〈3〉马哲——把运动理解为存在的根本方式,从物质和运动彼此统一的高度理解世界,坚持物质和运动彼此不可分割的观点。 B、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 〈1〉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泉源。夸大静止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静止(平衡、稳定)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都是片面、错误的。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一个过程,运动都有一定的速度。同时,事物运动的不同状态又以彼此存在的间隔长短、顺序先后表现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体积,活动都有一定的范围。同时,任何事物与它并村的事物之间都各占一定的位置和规模,表现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心主义——否认时间空间客观性 旧唯物主义——“绝对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关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和普遍特性的观点,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正确认识: 第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之间彼此不可分离。 第二,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表现为它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绝对性和具体形态的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 第三,割裂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之间具体的、辨证的联系,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时空观上的共同特征。 三、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中包含了对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及其运动变化的永恒性的肯定,它认为物质世界本质上是无限的,是由无数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限和无限的辨证统一所体现的无限。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着时空的无限性。有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科学已经证实物质不灭、质量和能量守恒与转化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二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扩展的。这两个基本事实为出发点和前提,必然引出物质运动和转化的无限性及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空的无限性的结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有限和无限不是彼此隔断、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性由无数具体物质运动的有空所构成,并且通过各种有空的不断生灭、转化表现出来。一方面,无限要以有限为前提。另一方面,有限也要以无限为前提。任何有空都是无空的环节和部分,有限包含着无限。 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 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几春,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也即——本体论问题。 2、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也即——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哲学中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总之,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和认识论的意义两个基本的方面。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 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党派性)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是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在哲学有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体。二元论试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结局。 1、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A: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时常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B: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中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必然导致唯我论。 2、唯物主义:总的特点是,肯定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所派生的、第二性的。在整个历,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按基本特征,大体可分为三种: A: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最初形态。基本特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B: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布道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或只承认机械的联系与运动。具有机械性与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C: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基本特征——有机统一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仅重视理论解释世界,而且强调实践地改造世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迄今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形态,科学性和革命性。 3、对两大派别的正确认识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路线是错误的,唯物主义路线是正确的。但不能只是简单地否定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阶级的根源、认识论根源。(不结果实的花) 4、对世界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两大派别。 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形成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观点。 第三节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哲学的历程 哲学这一独特的社会意识形式从萌芽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的哲学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形成的。在每个发展历史时期都交叉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古代——唯物:德谟克利特辩证法:赫拉克利特 唯心:柏拉图形而上学:巴门尼德 欧洲中世纪——哲学成立神学的婢女,形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经院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唯物:哥白尼培根斯宾诺莎费尔巴哈 唯心: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 二、科学的分化与哲学的发展 哲学与科学的分化 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辨证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共同点:二者一样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在实践经验的关系上,其不同点又是哲学比较间接、概括,具体科学比较直接、具体。除此,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源泉;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给哲学提供了新的知识源泉。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源泉的哲学,反过来又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是哲学所特有的功能。 三、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 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哲学是人类文明创造和演进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对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不可缺少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二者的惯技实际上也就是哲学与其时代特征的关系。有如下内涵: 第一,哲学理论地把握文明创造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辩证法。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活的灵魂,就是这种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它反过来又对于促进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哲学的批判推进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哲学的批判并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同时包含着建设、创造,是破与立的统一。因此,哲学的自我批判和对文明诸形态的批判,才能对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哲学与文明共同进步的机制。 第三,哲学为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提供指南。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的方向与进程,离不开哲学的指引。 总之,哲学的发展同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哲学是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过程中,通过对一定时代的文明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结晶的集中和提升而形成的,并作为文明的核心和灵魂而存在,反过来又对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促进、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初中学历自考本科难不难介绍如下:

初中毕业想要自考本科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好几年的努力。对于初中毕业生来说,有一些专业是比较有难度的,机械、计算机、机电之类的理工类专业通过的几率很小。

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文科类专业,比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还有一点就是要坚持到底,自考主要的难度不是题目本身,而是自考周期长,很多考生容易中途放弃,能够坚持下去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自考本科都考哪些科目

自考本科公共课考3-5门左右,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考这三门的。一般理工类的专业还会增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科目的考试。专业课考8-10门左右,专业课的设置都是由各主考学校对本校内此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的,考生可登录报考院校官网查询。

自考有什么技巧?

1、紧扣考试大纲,准备详细的考试资料。

紧跟考试大纲,师教学大发布教材,展现最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最科学的教学方法论,彰显鹰视品质。难点知识点可以仔细解读,难点知识点可以多种方式记忆,学习材料可以多种多样,灵活有趣。

2、提炼高频考点,绘制思维导图。

在资深教研专家的带领下,以教材和考试大纲为基础,以通过考试为导向,提取教材知识点,绘制成学科思维导图。

对照思维导图诊断学习难点、弱项、盲点,反复锤炼高频考点,让学生掌握最少的知识点,获得最高分。

3、优化题库储备,编制真题汇编。

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结合考试大纲,对海量题库和历年真题进行精准分析;评估每个知识点的数量和重要性,预测考点,形成鹰视独有的“真题库”和“模拟试卷”,可以辅助学生复习,提高学习效率。选题数量多,质量权威,分布合理。

4、集中科目考点,收集冲刺数据。

根据考试情况分析、历年真题调查频次等大数据,信息教研专家汇聚思维导图、知识点重要性星型分类、超高频高频知识点描述、经典真题精讲,浓缩常见考试知识点精华,收集冲刺数据,帮助学生考前复习。

考点: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表现为规模巨大的社会化生产企业。大量工人共同劳动,许多人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形成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劳动产品也是由许多人共同协作生产出来的社会化产品;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社会化分工协作关系;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再到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化的市场。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由整个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以便对社会化的生产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并按照社会需要配置社会资源和分配劳动产品。这样,生产关系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考点:单个资本的循环 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 — 购买阶段。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 — 生产阶段。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后,生产出一定数量的新商品。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决定性的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实现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就是资本的循环。 考点:单个资本的周转 产业资本家为了获取限度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价值不断增殖的目的,产业资本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生产资本的构成是生产过程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并非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投入,并随着商品销售,又以货币资本的形式一次全部收回。依据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特点,称为流动资本。 流动资本与流通资本不同,流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即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它同生产资本相对应。而流动资本是生产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越高。

  • 索引序列
  • 自考马原思维导图
  • 自考本科马原思维导图
  • 马原自学考试思维导图
  • 自考本科马原第一章思维导图
  • 自考本科马克思思维导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