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发布时间:

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七2007年02月08日14: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 时期。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奴隶制前期D.奴隶制后期「」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 . A.商代B.春秋时代 C.西汉D.东汉「」 3.亚里斯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 A.《诗艺》B.《诗品》 C.《诗学》D.《论崇高》「」 4.审美的客体是 . A.鉴赏者B.艺术家 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 5.《石壕吏》属于 . A.抒情诗B.叙事诗 C.词D.散文诗「」 6.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 A.情节B.故事 C.语言D.结构「」 7.《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 的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 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 8.《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B.托尔斯泰 C.狄更斯D.雨果「」 9.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 . A.徐悲鸿B.刘海粟 C.傅抱石D.齐白石「」 10.立体派的人物是 A.毕加索B.马蒂斯 C.梵o高D.高更「」 11.建筑属于 .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 C.装饰D.造型「」 12.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 . 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 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 13.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 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14.楷书最早产生于 . A.汉代B.魏晋 C.唐代D.宋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历史上关于艺术产生问题的主要学说是 说、 说、 说 说及劳动说。 16.想像分为 性想像和 性想像,艺术创作主要依靠 性想像。 17. 是伊斯兰世界最美丽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18.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 ”,再到“ ”,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19.以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 艺术和 艺术。 20.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期待视野可分为 、和 三个方面。 2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 对唐代诗人 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 22.电影是将艺术与 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 为基础元素,并与 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23.雕塑分为 雕和 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摄曩艺术的主要特征。 25.何谓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26.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7.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 28.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30.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 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C 7.B 8.A 9.D 10.A 11.B 12.B 13.D 14.A 二、填空题 15.摹仿 游戏 表现 巫术 16.再造 创造 创造 17.泰姬陵 18.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19.视觉 视听 20.文体期待 意象期待 意蕴期待 21.苏轼 王维 22.科学 画面 声音 23.圆浮 三、简答题 2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 (1)特定的时空。摄影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特别注重纪实性。 (2)营造的真实。摄影艺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 (3)光影的结合。光线和影调是摄影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 25.(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就是密切联系的。侧重现现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反之,侧重于表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存在着比重差别。前者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后者以表现为主,再现为辅,彼此相辅相成。 26.(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 (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 (3)艺术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27.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8.(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咱主要的思维方式。(2)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创造性是指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 (1)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手脚的分工,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统与灵巧的双手,形成了人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劳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而人的审美能力同人的感觉器官一样,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人为物质生产劳动本身就是艺术的胚胎。在原始社会,某些劳动本身就伴有艺术性活动;原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产的内容或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事物;人类对诸如对称、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以及对色彩美的认识,也源于劳动生产实践。 30.答案要点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物化的过程。 (1)艺术体验。它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的特征: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展;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它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的成熟的过程。 (3)艺术表现。它是指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或称之为艺术传达活动。它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呈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如下特征: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艺术意蕴将在物化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成考教育网) (

直接到zikao 365 上下载吧,上面的历年真题是最全的有一万多套。上面的真题串讲班有标准答案、解析,和专家音视频讲解。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起源于巫术,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视听艺术。

动漫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2015年10月自考试卷及答案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2015年10月自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10月自考复习攻略 16年4月考试试题和答案 外国文学史00540.docx 全国2016年04月网络工程.docx 全国2016年04月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和答案.docx 全国2016年04月05678《金融法》.docx 全国2016年04月05677《法理学》.docx 全国2016年04月03350《社会研究方法》.docx 全国2016年04月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662《新闻事业管理》.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642《传播学概论》.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541《语言学概论》.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docx

寄锦云课堂,自考专本真题都有答案的,还可以收藏,记录错题

自考真题答案可以登录中国教育在线查找。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中国教育在线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

你好,如果你是想在网上查看自考往年的真题,你可以登录或者下载往年真题。相信对于你的自考备考以及复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你可以登录这个网站去看历年真题,自考会计专业的真题也有,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满意请采纳。

电视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七2007年02月08日14: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 时期。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奴隶制前期D.奴隶制后期「」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 . A.商代B.春秋时代 C.西汉D.东汉「」 3.亚里斯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 A.《诗艺》B.《诗品》 C.《诗学》D.《论崇高》「」 4.审美的客体是 . A.鉴赏者B.艺术家 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 5.《石壕吏》属于 . A.抒情诗B.叙事诗 C.词D.散文诗「」 6.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 A.情节B.故事 C.语言D.结构「」 7.《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 的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 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 8.《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B.托尔斯泰 C.狄更斯D.雨果「」 9.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 . A.徐悲鸿B.刘海粟 C.傅抱石D.齐白石「」 10.立体派的人物是 A.毕加索B.马蒂斯 C.梵o高D.高更「」 11.建筑属于 .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 C.装饰D.造型「」 12.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 . 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 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 13.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 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14.楷书最早产生于 . A.汉代B.魏晋 C.唐代D.宋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历史上关于艺术产生问题的主要学说是 说、 说、 说 说及劳动说。 16.想像分为 性想像和 性想像,艺术创作主要依靠 性想像。 17. 是伊斯兰世界最美丽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18.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 ”,再到“ ”,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19.以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 艺术和 艺术。 20.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期待视野可分为 、和 三个方面。 2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 对唐代诗人 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 22.电影是将艺术与 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 为基础元素,并与 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23.雕塑分为 雕和 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摄曩艺术的主要特征。 25.何谓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26.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7.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 28.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30.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 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C 7.B 8.A 9.D 10.A 11.B 12.B 13.D 14.A 二、填空题 15.摹仿 游戏 表现 巫术 16.再造 创造 创造 17.泰姬陵 18.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19.视觉 视听 20.文体期待 意象期待 意蕴期待 21.苏轼 王维 22.科学 画面 声音 23.圆浮 三、简答题 2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 (1)特定的时空。摄影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特别注重纪实性。 (2)营造的真实。摄影艺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 (3)光影的结合。光线和影调是摄影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 25.(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就是密切联系的。侧重现现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反之,侧重于表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存在着比重差别。前者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后者以表现为主,再现为辅,彼此相辅相成。 26.(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 (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 (3)艺术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27.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8.(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咱主要的思维方式。(2)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创造性是指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 (1)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手脚的分工,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统与灵巧的双手,形成了人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劳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而人的审美能力同人的感觉器官一样,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人为物质生产劳动本身就是艺术的胚胎。在原始社会,某些劳动本身就伴有艺术性活动;原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产的内容或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事物;人类对诸如对称、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以及对色彩美的认识,也源于劳动生产实践。 30.答案要点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物化的过程。 (1)艺术体验。它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的特征: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展;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它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的成熟的过程。 (3)艺术表现。它是指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或称之为艺术传达活动。它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呈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如下特征: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艺术意蕴将在物化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成考教育网) (

直接到zikao 365 上下载吧,上面的历年真题是最全的有一万多套。上面的真题串讲班有标准答案、解析,和专家音视频讲解。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免考成绩单哪里打印?自考毕业生申请自考课程免考,提供毕业生登记表即可。如是毕业生且档案自行保管的可以拿案袋中到市自考办拆开复印后再密封;如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托管的,可以从人才交流中心处复印自己的登记表并加盖人才交流中心的公章。自考免考手续:(1)考生登录系统,通过考籍和转免考管理模块中的免考功能提交免考申请后,向县(区)考办提交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完整成绩表的原件及复印件。如成绩表须从本人档案中复印,档案所在单位劳动人事部门须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如成绩表须从原毕业学校复印,须由原毕业学校教务处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2)县(区)考办收集考生材料,打印《办理免考手续凭证》交考生,然后将考生材料统一集中报市考办。(3)市考办验核考生材料后,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原件交县(区)考办退回考生;打印《免考审核表》与复印件材料一并上报市考办。(4)市考办审核后,不返回书面结果,考生通过系统查询审核结果。自考免考成绩单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5年10月自考01178电视艺术概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84.41KB 2014年10月自考02308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489.3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艺术概论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网盘

去买一套题做做吧,外面有这种卷子,或者在网上淘宝或者其他的网店上也能买到的,别人给你的你不一定就能用上,还是自己做一套踏实。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起源于巫术,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视听艺术。

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七2007年02月08日14: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 时期。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奴隶制前期D.奴隶制后期「」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 . A.商代B.春秋时代 C.西汉D.东汉「」 3.亚里斯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 A.《诗艺》B.《诗品》 C.《诗学》D.《论崇高》「」 4.审美的客体是 . A.鉴赏者B.艺术家 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 5.《石壕吏》属于 . A.抒情诗B.叙事诗 C.词D.散文诗「」 6.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 A.情节B.故事 C.语言D.结构「」 7.《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 的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 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 8.《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B.托尔斯泰 C.狄更斯D.雨果「」 9.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 . A.徐悲鸿B.刘海粟 C.傅抱石D.齐白石「」 10.立体派的人物是 A.毕加索B.马蒂斯 C.梵o高D.高更「」 11.建筑属于 .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 C.装饰D.造型「」 12.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 . 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 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 13.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 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14.楷书最早产生于 . A.汉代B.魏晋 C.唐代D.宋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历史上关于艺术产生问题的主要学说是 说、 说、 说 说及劳动说。 16.想像分为 性想像和 性想像,艺术创作主要依靠 性想像。 17. 是伊斯兰世界最美丽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18.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 ”,再到“ ”,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19.以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 艺术和 艺术。 20.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期待视野可分为 、和 三个方面。 2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 对唐代诗人 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 22.电影是将艺术与 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 为基础元素,并与 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23.雕塑分为 雕和 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摄曩艺术的主要特征。 25.何谓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26.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7.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 28.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30.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 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C 7.B 8.A 9.D 10.A 11.B 12.B 13.D 14.A 二、填空题 15.摹仿 游戏 表现 巫术 16.再造 创造 创造 17.泰姬陵 18.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19.视觉 视听 20.文体期待 意象期待 意蕴期待 21.苏轼 王维 22.科学 画面 声音 23.圆浮 三、简答题 2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 (1)特定的时空。摄影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特别注重纪实性。 (2)营造的真实。摄影艺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 (3)光影的结合。光线和影调是摄影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 25.(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就是密切联系的。侧重现现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反之,侧重于表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存在着比重差别。前者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后者以表现为主,再现为辅,彼此相辅相成。 26.(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 (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 (3)艺术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27.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8.(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咱主要的思维方式。(2)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创造性是指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 (1)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手脚的分工,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统与灵巧的双手,形成了人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劳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而人的审美能力同人的感觉器官一样,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人为物质生产劳动本身就是艺术的胚胎。在原始社会,某些劳动本身就伴有艺术性活动;原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产的内容或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事物;人类对诸如对称、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以及对色彩美的认识,也源于劳动生产实践。 30.答案要点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物化的过程。 (1)艺术体验。它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的特征: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展;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它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的成熟的过程。 (3)艺术表现。它是指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或称之为艺术传达活动。它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呈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如下特征: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艺术意蕴将在物化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成考教育网) (

艺术概论自考题库及答案网盘

成考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七2007年02月08日14: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 时期。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奴隶制前期D.奴隶制后期「」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 . A.商代B.春秋时代 C.西汉D.东汉「」 3.亚里斯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 A.《诗艺》B.《诗品》 C.《诗学》D.《论崇高》「」 4.审美的客体是 . A.鉴赏者B.艺术家 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 5.《石壕吏》属于 . A.抒情诗B.叙事诗 C.词D.散文诗「」 6.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 A.情节B.故事 C.语言D.结构「」 7.《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 的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 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 8.《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B.托尔斯泰 C.狄更斯D.雨果「」 9.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 . A.徐悲鸿B.刘海粟 C.傅抱石D.齐白石「」 10.立体派的人物是 A.毕加索B.马蒂斯 C.梵o高D.高更「」 11.建筑属于 .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 C.装饰D.造型「」 12.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 . 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 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 13.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 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14.楷书最早产生于 . A.汉代B.魏晋 C.唐代D.宋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历史上关于艺术产生问题的主要学说是 说、 说、 说 说及劳动说。 16.想像分为 性想像和 性想像,艺术创作主要依靠 性想像。 17. 是伊斯兰世界最美丽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18.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 ”,再到“ ”,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19.以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 艺术和 艺术。 20.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期待视野可分为 、和 三个方面。 2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 对唐代诗人 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 22.电影是将艺术与 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 为基础元素,并与 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23.雕塑分为 雕和 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摄曩艺术的主要特征。 25.何谓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26.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7.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 28.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30.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 艺术概论命题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C 7.B 8.A 9.D 10.A 11.B 12.B 13.D 14.A 二、填空题 15.摹仿 游戏 表现 巫术 16.再造 创造 创造 17.泰姬陵 18.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19.视觉 视听 20.文体期待 意象期待 意蕴期待 21.苏轼 王维 22.科学 画面 声音 23.圆浮 三、简答题 2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 (1)特定的时空。摄影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特别注重纪实性。 (2)营造的真实。摄影艺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 (3)光影的结合。光线和影调是摄影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 25.(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就是密切联系的。侧重现现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反之,侧重于表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存在着比重差别。前者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后者以表现为主,再现为辅,彼此相辅相成。 26.(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 (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 (3)艺术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27.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8.(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咱主要的思维方式。(2)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创造性是指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 (1)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手脚的分工,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统与灵巧的双手,形成了人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劳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而人的审美能力同人的感觉器官一样,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人为物质生产劳动本身就是艺术的胚胎。在原始社会,某些劳动本身就伴有艺术性活动;原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产的内容或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事物;人类对诸如对称、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以及对色彩美的认识,也源于劳动生产实践。 30.答案要点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物化的过程。 (1)艺术体验。它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的特征: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展;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它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的成熟的过程。 (3)艺术表现。它是指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或称之为艺术传达活动。它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呈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如下特征: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艺术意蕴将在物化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成考教育网) (

答: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起源于巫术,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视听艺术。

1、19世纪末,德国美术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2、艺术门类的划分方法:根据作品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根据对作品感知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根据作品对客观世界反映方式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表现艺术。根据艺术作品物化形态可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3、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特征。4、艺术具有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等多重社会功能。5、艺术在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时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6、最早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是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他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诗艺》。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7、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8、艺术创作可分为体验、构思和传达三个重要阶段。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9、艺术作品从表层到深层可以分为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三个层次。10、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了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的表现和交流的需要。11、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接受美学,创始人是姚斯和伊瑟尔。12、艺术起源于巫术,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13、“席勒—斯宾塞理论”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14、在中外艺术史上出现过多种创作方法,其中影响深广,作品丰富,贯穿艺术史始终的两大主流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15、艺术风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以及多样化与同一性等特点。16、题材和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内容的两个要素。17、艺术语言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其一是塑造艺术形象,其二是创造形式美。18、文学形象最鲜明的特征是间接性,它是要通过语言的引导,凭借想象来把握的艺术形象。19、魏晋玄学的“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和《周易》。20、《毛诗序》提到诗有“六义”,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21、未来主义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他在1909年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该流派的诞生。22、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是对我国古代绘画实践的系统总结。23、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工艺典籍《考工记》诞生于春秋时期。24、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齐白石。25、“笔墨当随时代”是清代画家石涛的创作警句。26、我国现存最早的岩画,是江苏省连云港市郊锦屏山的将军崖岩画。27、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理论家是布封。28、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29、达•芬奇的美学理论著作是《论绘画》。30、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31、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32、世界三大剧种:中国戏剧、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33、古罗马时代建筑师维特鲁威曾提出建筑的坚固、实用、美观三个原则。34、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最具有实体感的美术类型。35、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主要有三大体系,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游戏说 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它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形象思维 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 灵感思维 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蒙太奇 是一种电影艺术语言。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的许多镜头,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的方式和手段。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艺术鉴赏的保守性 是接受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艺术鉴赏的变异性 是接受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而使得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变化。

  • 索引序列
  • 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 动漫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 电视艺术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 艺术概论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网盘
  • 艺术概论自考题库及答案网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