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及答案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及答案

考研还是干什么用?题目太多了

概念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权力的正当合理信赖应当予以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确需改变行政行为的,对于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信赖保护原则来源[信赖保护原则来源于民法的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双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以诚相待。西方民事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的历史始于古希腊、古罗马,中兴于13世纪左右,直到近代发展为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诚信原则经过岁月洗礼,已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如个人信用制度。随着诚信制度在经济领域中的发展完善,行政管理的诚信制度也在逐渐形成,信赖保护原则就是诚信原则在行政管理体制运用的重要体现。这个原则被移植到现代行政法,成了许多法治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原则。信赖保护原则二战后在联邦德国首先得到发展,现已成为许多国家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的基础是公众对自己国家及国家权力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公众安全性和其工作、生活行为有明确预期的基本前提。行政许可法第8条体现了信赖保护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信赖保护原则要求政府遵守和履行承诺,不能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政府不能以政策变化、工作失误或经验不足为由随意收回、变更或撤销已经做出的承诺。信赖保护原则的基础是公众对国家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政府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这种信任应受到保护。公众信任如果不能受到保护,公民权利、公共秩序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处于不稳定、无序、多变的状态。 行政管理中的信赖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行政相对人基于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合法性与有效性的信赖而与行政机关合作,这种对行政机关的信赖应当受保护。二是,行政相对人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应当受到保护。行政机关不能随意撤销自己的行政行为。一旦因撤销行政行为而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责任,否则行政机关将逐渐失去公众的信赖。三是,如有第三人因为不知道行政行为有瑕疵而与行政相对人发生某种法律关系,由于行政机关对相对人授益行为而给第三人带来的利益,也应当受到保护。四是,如果行政相对人怀有主观恶意,从行政机关取得授益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则不受保护。行政法中这些信赖保护的规则具体体现在行政许可制度上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许可的决定给被许可人带来利益,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该项许可,如果遇有必须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行政机关在撤销许可时,如果被许可人基于信赖行政许可决定的合法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生产经营活动,因行政许可的撤销而产生的损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应当以被许可人受到的实际损失为限。另一方面,被许可人以欺、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不受信赖保护原则保护。这种由于以欺、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其行为本身就违反了信赖保护原则,被许可人由于取得行政许可而获得的利益自然不受保护。行政机关依法撤销被许可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即使对被许可人造成损害,也不应当予以赔偿。 信赖保护原则的作用](一)有利于全面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权益信赖保护原则要求有权机关应保护行政相对人因信任行政主体的合法性、正当性、权威性而无过错参与其实施的授益性、合意性、指导性等行政行为所期望得到的合法和合理利益。这种观念涵盖了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要义,并突出了诚实信用原则未彰显的保护行政相对人可期望的合法或合理权益的内容。更有意义的是,为立法者规制自由裁量权,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为-运作行政权力,高度负责,依法行政,阐明了要旨;为司法者立足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全面衡平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确立了可行的准则。 (二)有利于营造“诚信政府”,改善人们与政府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信赖保护原则侧重于保护无过错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信赖,并通过法律救济的方式,确保这种合法或合理利益的实现。就是通过严格要求行政机关对其行为负责,以此迫使行政机关真诚守信,使行政机关认识到其使命是立足于公共利益,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是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增强二者的信任与合作,减少行政活动中的冲突与摩擦,提高行政效率,才是现代行政的精神。 (三)有利于营造“责任政府”,规制行政权,坚持依法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不但要求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负责,还要求其对不合理的行为负责。此原则不仅规范和制约羁束性行政权,还规范和制约自由裁量性行政权,从而使行政机关对其行为全面负责,以消除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管理特权。促使行政机关既在形式上依法行政,又在实质上依法行政。

因为试题太多,所以无法复制到这上面来,兄弟你自己上这个网站,自己再搜索你要的专业名称试题就出来了。证据法学主观题(北大燕园版)简答题:1、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1) 法定证据制度,是指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资格和证明力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裁判的一种证据法律制度。(2) 特征:(书上称为“主要内容”)① 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及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均由法律预先明确规定,法官不得自由裁量;② 证据的形式化和等级性。证据被根据其表现形式划分为完全证据和不完全证据。证据的等级性常常体现为根据证据者的社会地位等级确定其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③ 刑讯拷问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④ 对最终的事实认定,尤其是对罪责的认定和刑罚的宣告规定了严格的证据要件。2、民事、行政、刑事诉讼中证明的差异是什么?(1) 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不同。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主体一般为提起控诉的一方;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由原、被告分担;(2) 证明标准不同。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最高,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最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则居中。3、我国民事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有哪些?(1) 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2)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3) 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4)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5)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6) 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7) 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8)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4、简述物证的概念和特征。物证是指以自己的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或者痕迹等。(1) 物证是以实体物的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2) 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物证往往只能对案件事实起间接证明作用。5、简述司法认知的概念和特征。(1) 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直接确认特定事实的真实性,及时平息没有命题根据的争议,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事实认定方法;(2) 特征:①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法院;②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③司法认知是一种简便的事实认定方法;④司法认知减轻了一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6、简述视听资料的概念和特征。(1)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或录像资料储存的音像信息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2) 特征:①动态直观性;②高度科技性;③高度准确性。7、简述质证的方法。(1) 一证一质。即对单个证据材料的证据资料和证明力逐一质证;(2) 分类质证,即按照诉讼请求、指控的犯罪事实的不同要件事实,对证据材料进行归类,然后逐类质证;(3) 综合质证。即总结全案事实争议,明确焦点,进行质证。8、简述书证的概念和特征。(1)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2) 特征:① 书证是以材料所记载的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② 书证具有明确的思想内容,能够被人理解;③ 书证在形式上相对固定,稳定性较强,一般不受时间的影响,易于长期保存。9、简述证据的分类。(1) 按照证据与当事人证明责任的关系,可以分为本证与反证;(2) 按照证据的来源,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3) 按照单个证据与主要证明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4) 根据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10、简述最佳证据规则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1) 举证。当事人原则上应当提供原物或者原件,但在如下情形下可以提交复制品:① 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并且复制品经过核对无误;提供有关部门保存的书证的复制件,必须注明出处,并且经该部门核对无误后加盖其印章;② 提供原物确有困难,可以提供经核对无误的复制品,或者照片、录像等证据;③ 在确有困难时,可以提交数据资料或者视听资料原始载体的复制品。(2) 质证。原物原件应当在法庭上出示,但是原件或原物已不存在或者确有困难并且经法庭许可,可以出示复制件或复制品;(3) 认证。在有同等证明力的情况下,原件、原物的证明力优于复制件、复制品。11、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的具体规定。(1) 证明责任包括双重含义: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前者是指公诉人或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案件实体事实,有责任提出证据进行证明。后者是指在案件审理终结时,案件实体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提出或主张该事实的公诉人或当事人所承担的不利诉讼结果。(2)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12、简述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的区别。(1)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所赖以产生的法律根据不同;行为责任是诉讼法上的要求,结果责任是实体法上的要求;(2) 在诉讼过程中,能否发生责任转移的现象有所不同;结果责任来自预定的分配标准和原则,不会转移;行为责任则来自现实的诉讼状态和过程;(3) 两种责任存在的时间有所不同;行为责任表现为提供证据的实际行为,具体而直观;结果责任表现为承担败诉后果的风险,抽象而潜在;(4) 能否由律师和法院协助履行不同;行为责任允许律师和法院协助履行,而结果责任则不允许。13、简述鉴定人的权利义务。(1) 鉴定人的权利:① 有权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材料;② 合法拒绝鉴定的权利;③ 鉴定人发表独立见解的权利;④ 有获得必要的劳务报酬和费用补偿的权利;⑤ 有权请求司法保护。(2) 鉴定人的义务:① 在规定或约定的期限内客观、科学、公正地做出鉴定结论;② 依法主动回避;③ 鉴定人按时出庭接受询问;④ 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⑤ 合理使用并妥善保管鉴定的材料;⑥ 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14、简述传闻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 传闻证据,是指出庭作证的证人以外的人在本案法庭之外作出的陈述,而在法庭之内作为证据来证明该证据所涉及的事实的真实性。(2) 其特征主要有:① 提供传闻证据的主体是证人,在英美法系中,证人是指一切了解案情的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受害人、当事人和执法人员;② 传闻证据的表现方式多样。既可以是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也可以是手势或其他表达方式,例如表情、姿态等;③ 传闻证据是他人在本案法庭之外作出的,而由出庭作证的证人向法庭转述;④ 传闻证据是作为证据来证明其本身所涉及事实的真实性。15、简述证明对象的概念及特征。(1) 证明对象,是指由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辨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2) 特征:① 证明对象是与公诉人和当事人的诉辨请求相联系的概念;② 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③ 证明对象是与实体法律规范相联系的概念;④ 证明对象是指有必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16、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其理由是什么?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由被告承担,即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其原因主要在于:(1) 行政诉讼中所针对的诉讼标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该具体行政行为是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作出来的;(2) 被告相对于原告而言,有更优越、更现实、更充分的举证条件,让被告负责举证不会与公正、公平原则相冲突;(3) 让被告负证明责任,还有立法政策上的理由和行政导向方面的意义。17、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特征。(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就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述、辩解和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2) 特征是:①证明案件的直接性;②口供内容的不稳定性;③口供内容的复杂性。18、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对我国的启示是什么?(1) 诉讼职能划分是传闻证据规则产生的前提;(2) 对抗式审判制度是传闻证据规则得以确立、丰富和发展的动力;(3) 传闻证据本身的缺陷是传闻证据规则产生的直接原因;(4) 直接言词原则是传闻证据规则的核心思想。19、收集视听资料应当注意的事项。(1) 依照合法程序进行,不得侵害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2) 应当要求被收集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若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则可以提供复制品,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其来源的制作经过;(3) 妥善保存收集的视听资料,防止磁化或被删改;对于有关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资料,应当注意保密;对于淫秽视听资料要妥善封存。20、简述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征。(1)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在诉讼过程中向司法机关陈述的与案件情况有关的内容。(2) 其特征为:① 证人证言是由知晓有关案件情况的自然人所作的陈述;② 证人证言是证人就案件有关情况向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所做的陈述;③ 证人证言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21、简述调查收集证据(概念和特征)。(1) 调查收集证据,是指证明主体及法院依法调取证据材料的活动;(2) 主体分两类:一类是公安司法机关;另一类是当事人和律师;(3) 客体是指证据材料,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4) 目的是证明特定的案件事实。22、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是什么?(1) 众所周知的事实;(2) 自然科学定律;(3) 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4) 生效裁判、公证文书确认的事实和其他依法证明的事实;(5) 当事人承认(或自认)的事实;(6) 其他明显的、当事人不能提出合理争议的事实。23、简述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基本属性)(1) 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 关联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与待证的案件真实有内在的联系;(3) 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应当依法定程序取得并符合法律的要求。24、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什么?(1) 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权的事实;(2) 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的事实;(3) 行政机关采取具体行政行为的要件事实;(4) 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的事实;(5) 规范性文件。25、简述物证的意义。(1) 物证是查明案件事实的有效手段;(2) 物证是检验、鉴别其他证据真实性的客观依据;(3) 物证是促使当事人如实陈述案情的有力根据;(4) 物证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26、简述书证的意义。(1) 书证是在各种诉讼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证据之一;(2) 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往往能直接证明有关的案件事实;(3) 书证是审查其他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的重要依据。27、简述推定的概念和特征。(1) 推定,是指事实裁判者依据法律规定或者经验法则,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之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证明规则;(2) 特征:① 在性质上,推定本身并非证据,而是一种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事实认定方法;或者说,推定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身适用法则的事实认定方法;② 在适用上,推定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③ 在结果上,运用推定所认定的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拘束力的事实。28、如何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1) 证人是否与本案有利害关系;(2) 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客观环境和条件;(3) 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和表述力;(4) 证人作证的场所、环境及其是否受到外界干扰;(5) 证言的内容;审查证言内容应着重分析其有无矛盾、可疑之处和与案件有无关联;(6) 是否与其他证据协调一致。29、简述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1) 确定证明对象,即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2) 确定证明标准,即查明案件事实应当达到的程度;(3) 审查现有证据材料,确定定案证据;(4) 全案综合审查判断。30、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注意的问题。(1) 除对质外,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个别进行;(2) 讯问人员不得少于二人;(3) 拘捕后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4) 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5) 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6) 认真听取、正确对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实事求是的辩解也是重要的证据;(7) 正确对待“如实回答”与“拒绝回答”问题;(8) 正确对待、慎重使用书面供词;(9) 不得以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论述题:1、试论证据法学的学科特点。(1) 证据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专门性的法学学科,其专门性主要体现为诉讼证据和诉讼证明的法理、制度和适用构成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2) 证据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应用性的法学学科,其应用性主要体现为证据法学的发展来源于诉讼证明实践,并且为有关诉讼证明和证据的立法和适用提供参考性和指导性意见。2、试论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1) 动机。是指提供证据的意图。审判人员应当考虑提供证据人与本案是否存在利害关系、是否诚实等因素;(2) 当事人或者证人本身的情况。审判人员应当审查他们是否因生理、心理、认识或者表达上的原因,提供了不实的陈述;(3) 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客观环境包括距离、光线、天气、地形、温度、湿度等等,它们直接影响发现证据的效果;(4) 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不正确、不合法或者不科学的方法,直接影响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5) 证据的特性。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审判人员应当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查;(6) 证据能力。是指证据材料成为定案根据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等;(7) 证明力。审判人员应当在明确证据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其证明力。3、试述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有哪些?(1) 询问。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要求当事人、证人或者鉴定人陈述自己了解的案情或者有关鉴定情况;(2) 讯问。是指公安司法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3) 辨认。是指执法机关要求当事人或者证人在若干类似的物品、场所或者人中,挑选出自己曾经所见所闻者;(4) 勘验。是指公安司法人员亲临现场,发现和提取证据的专门活动;(5) 检查。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对与案件有关的人身进行检验的专门活动;(6) 搜查。是指公安司法机关依职权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或者人身进行强制性的寻查、寻找和提取证据材料的专门活动;(7) 鉴定。是指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利用其专业技术知识和科学技术设备,对有关的专门问题进行检测,并作出鉴定结论的活动;(8) 侦查实验。是指公安机关模拟再现犯罪现场、犯罪过程或者案件发生过程的专门活动。4、试论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的区别。(1) 主体不同。被害人陈述是合法权益受犯罪直接侵害的人,将其受犯罪侵害的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提供的;证人证言则是合法权益没有受犯罪直接侵害的案外人,将其所感知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提供的;被害人陈述可由自然人作出,也可以由法人作出;而证人证言只能由自然人作出;(2) 故意出假证的法律后果不同。被害人如果捏造事实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则构成《刑法》规定的诬告陷害罪;而证人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则构成《刑法》规定的伪证罪;(3) 能否转换不同。被害人陈述的性质决定其是不能转换的;证人证言则有些可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陈述演化而来。5、试论如何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 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收集程序是否合法;(2) 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是否符合情理;(3) 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口供的动机;(4) 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6、如何审查判断鉴定结论?(1) 对鉴定主体进行审查;① 审查鉴定主体是否具备法定的资格;② 对鉴定主体的鉴定能力进行审查;③ 对鉴定主体是否具备回避的情形进行审查;④ 审查鉴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影响。(2) 对鉴定过程进行审查;① 审查检材、样本或其他鉴定材料来源是否符合鉴定条件,是不是真实可靠,与案件联系的紧密程度,能否作为有关鉴定结论的基础等;② 审查鉴定技术设备、手段是否科学先进,是否符合鉴定的要求;③ 审查鉴定程序是否符合有关法定程序或者行业惯例。(3) 审查鉴定书的内容;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① 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② 委托鉴定的材料;③ 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④ 对鉴定过程的说明;⑤ 明确的鉴定结论;⑥ 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⑦ 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4) 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审查鉴定结论的论据是否充分,推理是否合理,论据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矛盾。(5) 判断鉴定结论的证明力。① 对于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定其证明力;对于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足够的证据反驳,应当承认其效力;② 一般情况下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③ 不能以鉴定机构的等级来给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划分等级。7、试论刑讯逼供的原因和危害。(1) 刑讯逼供的原因是:① 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影响;② 特权思想作怪;③ 有罪推定意识的影响;④ 不愿做深入细致艰苦的调查研究工作;⑤ 处罚偏轻,打击不力;⑥ 办案有指标,限期破案压力大。(2) 刑讯逼供的危害为:① 侵犯了公民的人权;② 损害公安司法机关的执法形象;③ 容易酿成错案;④ 容易造成积案、疑案。补充主观题1、 司法认知应当遵循的程序规则有哪些?(1) 采取司法认知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2) 采取司法认知时应当为不利一方当事人提供反驳的机会;(3) 人民法院依职权或者应申请采取司法认知;(4) 司法认知应当采取裁定的方式。2、 当事人自认的构成要件和撤销。(1) 构成要件:① 自认必须在诉讼中向本案审判人员做出;② 自认的对象限于对自认当事人不利的事实;③ 自认必须是自认人真实的意思表示;④ 自认的事实必须在当事人自由处分的范围内。(2) 撤销:(民事和行政)① 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② 当事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3、 简述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的联系。(1)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均是证明责任概念内涵的组成部分,它们在证明责任的外化过程中相继呈现出来;(2) 在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相互之间,结果责任是根本的和本质的责任;(3)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相互之间可能影响各自内容的设定。4、 简述被害人陈述审查判断的方法及应当注意的问题。(1) 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收集程序;(2) 要查明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被害人亲身感知的,还是由他人转告,或是自己想象、推测的;(3) 对被害人陈述进行情理审查判断;(4) 注意审查被害人陈述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5) 审查被害人的作证能力与品格。(6) 审查被害人陈述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5、 什么是质证?它有哪些法律效果?质证是指审判人员主持下,公诉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按照法定程序,针对证据材料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进行展示、说明、质疑和反驳的证明行为。法律效果为:① 质证是法官认定证据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依法质证的证据材料,才可以进入认证程序;② 当事人参与权的保障;质证是当事人程序参与权的组成部分,审判人员应当提供质证的便利;③ 违法的后果;未经质证或者违反质证程序规定采纳证据的,构成违反法定程序。6、 书证的审查判断应注意哪些问题?(1) 审查书证与待证事实有无相互关联;(2) 审查书证的制作人,确认该制作人是否有制作该种书证的资格;(3) 审查制作书证的手续是否完备;(4) 审查制作书证时的程序是否合法;(5) 审查书证有无被伪造、变造;(6) 审查书证的收集是否合法。7、 简述证据法与宪法的关系。(1) 证据法律制度的目的服从宪法的目的,或者是在宪法的目的框架内确立证据法律制度的目的;(2) 现代宪法充分肯定公民的法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证据法中必须肯定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3) 证据法律制度应将宪法有关原则具体化。8、 简述笔录的制作要求。(1) 必须由法定的制作主体予以制作;制作主体是公安司法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人员;(2) 应当到场的人员必须到场;参与人主要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的代表等;(3) 笔录的制作应当客观、全面、及时;(4) 笔录的制作可辅以视听技术,但文字记录不可忽略;(5) 诉讼笔录必须由主持勘验、检查和行政活动的人、记录人、见证人等有关人员签字或者盖章;(6) 笔录使用的语言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准确。9、 简述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区别。(1) 证人证言是证人就感知的案件事实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具有特定性,不可更换,亦不存在回避问题,也不需要专门知识;(2) 鉴定结论是对专门问题的鉴定后得出的判断性鉴定意见。鉴定人没有被特定化,可以更换,亦应回避,必须具有专门知识。10、试述证人的权利。(1) 有权要求司法机关或执法机关提供人身安全保障;(2) 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提供证言的权利;(3) 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侮辱其人格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4) 经济上得到补偿的权利;(5) 弱势证人享有特殊保护的权利。11、证明的意义。(1) 证明是判断案件事实的重要方法;(2) 证明是当事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方法;(3) 证明为法官准确适用法律提供事实基础;(4) 证明是诉讼程序的核心;(5) 证明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和基石。12、诉讼证明的特点。(1) 证明的主体是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的公诉机关和当事人;(2) 证明的相对人是具有审判权限的司法者;(3) 证明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审理案件的法官,追求有利的诉讼后果;(4) 证明的手段限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5) 证明的活动具有规范性;(6) 证明的过程具有对抗性。13、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什么?(1) 构成犯罪的要件事实;(2) 作为罪行轻重各种量刑情节的事实;(3) 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14、推定的意义。(1) 推定是一种便捷的事实认定办法;(2) 推定具有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的法律功能;15、简述证明力大小的规则。(1) 公文书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2) 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3)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4) 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的证明力一般大于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5) 由法定主体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证据证明力优于其他同类证据;(6) 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7) 多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孤证。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有:()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郑守过桥费的通知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第83号令3、下列的行政组织中,哪一个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A.派出所B.行政公署C.街道办事处D.区公所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5、下面所列组织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处B.县公安局所属的道路交通警察队C.某区街道办事处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6、某县公安局为了加强对辖下农村社会治安的管理,决定委托无公安派出所的甲乡人民政府裁决各种治安案件,试问乡人民政府应当以谁的名义实施裁决?()A.县人民政府B.县公安局C.县政府法制办公室D.甲乡人民政府7、派出机关是由地方行政机关所设立的派出组织,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有:()A.省级政府B.县级公安局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部门8、关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设立,下列那些说法不正确?()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直属机构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9、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称为()A.行政职权B.行政优益权C.行政职责D.行政权限10、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A.工商机关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D.公安机关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A.回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时效制度D.简易程序制度12、行政委托与授权是经常发生的行政活动。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产生的原因不同B.被授权与被委托的对象不尽相同C.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D.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13、行政机关是否是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标准加以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职权和职责B.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职权C.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物D.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14、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及现行有效法律的规定,下列那一选项并非行政委托的受委托组织一般必须具备的条件?()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C.能够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D.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15、下列选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A.县检察院检察长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C.公安局局长D.村委会主任 二、多项选择题1、行政主体是指承担一定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下选项中哪些是这种法律后果的体现?()A.在行政复议中作为被申请人B.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D.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2、下列关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选项中那些表述是正确的?()A.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B.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的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C.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3、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惩戒?()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C.公务员因达到年龄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暴力行为致人伤害而被判刑罚4、行政追偿制度是公务员机遇和国家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而对国家承担的一种行政责任,旨在确保职务关系。其所应具备的条件有()A.公务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损害行为必须是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B.追偿金额必须与公务员的过错程度相适应C.要充分考虑公务员承担赔偿的责任能力D.要符合时效和程序规则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是()A.街道办事处B.村民委员会C.区公所D.税务局所属的税务所 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2、行政授权3、行政主体4、国家公务员5、行政相对人 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 六、案例分析题[案情一]王某和李某系邻居,两家房屋紧连。1993年8月,王某乡市城建局提出将其原有房屋扩建二层楼房的申请,市城建局审查后同意并发放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为3.2米。王某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2月,李某也向城建局提出扩建房屋的神情,城建局予以批准,并且发放了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3.6米,在李某建房过程中,王某发现李某建房的高度超过自己房屋的高度,挡光挡风,违反国务院颁布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不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即上前阻止,但李某声称有城建局的建房许可,无人可以阻止。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城建局违法行政,许可李某建房高3.6米,违反省政府的建房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超过3.2米。在审理中城建局变成批准李某建房3.6米属个别情况,城建局有自由裁量权,拒绝说明理由。试结合行政法的一般原则,对此案加以评析。[案情二]某县卫生防疫站认为某饮食店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决定对其罚款2000元。饮食店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卫生防疫站为避免败诉,告之原告若能撤诉,可以减少罚款数额。在原告表示同意后,将罚款数额改为200元。随后,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问题:(1)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否作为本案的被告?为什么? (2)如果县卫生防疫站具备本案被告资格,人民法院应否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为什么?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ACA6-10BACCC11-15ADCC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5、BD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2、行政授权实际上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这里所说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还包括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它们与行政机关本身还是有所区别的。3、所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并对由此产生的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意味着: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法上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的组织,其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5、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也称行政相对方)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所指向的、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包括作为公民的自然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形态。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法律,也即多层次的法律规范)。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实体合法,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法定、职权法定、责任法定。程序合法,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落实这一原则的是回避制度;二是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争议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三是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决定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出于管理的需要,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另一行政主体或其他组织,以及特殊情况下委托给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行政委托的要件:(1)行政委托主体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是行政主体,否则不能称为行政委托。(2)行政委托权力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在行政主体职权范围内进行委托,越权委托无效,而且受委托者不得将自己接受委托的职权和事项再自行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3)行政委托对象是有限制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接受行政委托,代委托者行使某些行政管理职权和从事某些行政管理事务,从而成为受委托组织;松散的组织,如合伙组织、非正式组织,均不能接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而成为受委托组织。(4)行政委托的事项是限制的。例如,行政管理职权中影响较小、程度较轻的部分,例如行政处罚中的申诫罚或较低数额的财产罚,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而人身罚和能力罚以及数额较大的财产罚,则不能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1)这种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对等,又称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面性。(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本上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一般来说不能由当事人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当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但行政合同的出现,是此特征的一个例外。(4)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和统一性。在这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出现许多交叉重叠,难以截然分开,这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国家行政机关而言,这种相对性表现得更为明显。(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都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的许多优益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优益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便是行政优益权,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1)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即行政主体在紧急条件下,可以先行处置,如先行扣留、即时强制。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主体在从事紧急公务时,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执行或提供方便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者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如公安机关或消防机构在执行紧急公务时,有权要求其它交通车辆避让。推定有效权,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该行政决定的执行,这是为了保障行政秩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推定该行政决定只要未被依照法定程序加以撤销就一直是有效的。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2)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行政受益权是行政主体从国家所享受到的权益,而不是从相对方得到的,因此与行政优先权不同,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体现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行政优益权与行政职权密切相关,但不同于行政职权,也不属于行政职权,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行政优益权可以被行政主体放弃不用,但行政职权不能被放弃,否则将导致违法或失职。六、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本案涉及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的规定相抵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可以自由地裁量权力的行使方式与程度,即享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同时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即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立法的目的;基于正当的考虑;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同等事实同等对待等要求,以其行政权力的运作达到客观、公正。本案中城建局对李某的建房许可表面看并未违反省政府关于建房的有关规定,因为在省政府的规章中只是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得超过3.2米,由此观之,城建局对此向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及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许可超过3.2米,但是,城建局对许可李某建房3.6米的理由拒绝说明,既表明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许可李某建芳层高超过省政府规章规定的高度,不当地行使了权力,属于滥用职权的范畴,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案例二]: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作为本案被告,应为其为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因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对其所行使的国家权力无自由处分权。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

1、以下关于行政法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行政法可以制定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的数量多、内容繁杂 C行政法中的程序法与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D行政法如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政法学教材是:(A)A王珉灿、张尚骛主编的《行政法概要》 B罗豪才主编的《行政法学》 C应松年主编的《行政法教程》 D张焕光、胡建淼主编的《行政法学原理》3、下列不属于行政基本原则特征的是:(B)A普遍性 B强制性 C基础性 D特殊性4、行政合理性原则根源于:(C)A经济权力 B司法权 C行政自由裁量权 D立法权5、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是:(C)A四项基本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行政应急性原则 D为人民服务原则6、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属于行政法一般渊源的是:(D)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和规章 D党的政策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特征的是:(B)A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B具有充分的合议 C相应的优益性 D稳定组织与人员编制8、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指:(C)A监督行政关系 B普通行政关系 C行政法律关系 D行政关系9、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谁签署:(A)A总理 B主管部长 C秘书长 D国务院法制办主任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一般任用方式的是:(B)A选任 B借调 C聘任 D调任11、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作为可以划分为:(B)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12、行政主体依职权对行政相对方苛以一定义务,应属于:(A)A单方行政行为 B双方行政行为 C依申请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13、下列选项不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B)A.从属法律性 B无拘束性 C单方意志性 D强制性14.行政行为的生效时间不包括下列哪项时间:(D)A告知之时 B受领之时 C附条件规定之时 D执行之时15、行政立法的主体是:(C)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特定国家行政机关 D各级地方人大 16、根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应当在公布前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是:(C)A行政规章 B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C行政法规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17、行政立法的地位可描述为:(A)A属于权力机关所制定的法律之下 B等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 C等同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D行政立法直接来源于人民授权18、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的四个方面是:(A)A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B公定力、先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C确定力、拘束力、先定力和拟行力 D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即定力19、依行政主体立法的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A)A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C执行性行政立法和创制性行政立法 D全国人大立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19、行政许可的前提是:(A)A法律的一般禁止 B法律的普遍允许 C法律的不干预 D法律的绝对禁止20、下列属于行政机关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的许可的是:(D)A开业经营许可证 B生产许可证 C汽车驾驶证 D会计师证21、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的间接强制措施的是:(D)A查封、扣押 B强制检疫 C冻结、划拨 D执行罚22、《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不可设定行政许可的是:(A)A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等特定活动 B市场竞争可以平衡的领域 C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 D生态环境保护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许可特征的是:(D)A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B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C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D行政许可是一种依职权可以主动采取的行政行为24、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据行政强制的目的和程序的阶段性不同而分的行政强制种类的是:(D)A对人身的行政强制 B对财产的行政强制 C对行为的行政强制 D执行性行政强制25、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法定原则内容的是:(B)A主体法定 B内容法定 C依据法定 D程序法定26、下列不属于行政机关自行采取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阶段的是:(B)A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阶段 B告诫阶段 C审查立案阶段 D收取费用阶段27、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程序的是:(A)A审理辩论程序 B执行性行政强制的程序 C即时性行政强制的程序 D行政调查中强制的程序28、下面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A某县民政局建办公楼的行为 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约行为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约的建筑公司的行为 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29、违法的行政处理:(C)A无效 B可撤销 C无效或可撤销 D原则上无效30、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B)A行政征收 B行政没收 C行政征用 D查封、扣押31、运用行政指导最为典型的国家是:(D)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32、行政程序是指:(D)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B行政相对人行为、过程的总和C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 D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33、行政合同是一种:(B)A单方行政行为 B双方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执行行为34、根据行政法原理,行政合同纠纷应通过什么途径解决:(D)A民事救济途径 B经济法救济途径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35、行政指导的主体是:(B)A国家权力机关 B行政主体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36、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面而言:(A)A不具有强制力 B具有强制力 C部分有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37、 行政首长签署程序属于:(B)A外部行政程序 B内部行政程序 C抽象行政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38、行政不当是一种:(C)A合理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 B既不合法又不合理的行政行为C合法但不合理的行政行为 D既是程序违法又是实体违法39、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属于:(A)A.行政违法 B行政不当 C既不属于行政违法又不属于行政不当D.既是程序违法又是实体违法40、下列各项中,哪个属于行政监察机关:(A)A政府的监察局 B学校内部的监察室 C城市监察大队 D企事业的监察机构41、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是由下列哪种行政行为引起的:(B)A行政立法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内部行政行为41、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由下列哪个单位管辖:(C)A该派出机关 B该派出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C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42、行政复议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是:(C)A合法性 B适当性 C合法性与适当性 D申请人请求复议的部分43、行政监察的主体是:(D)A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B国家机关、人民团体C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D各级检察机关44、行政复议的结案方式应是:(A)A决定 B判决 C调解 D批复45、我国行政复议是:(A)A一级复议 B二级复议 C复议诉讼选择制度 D多级复议制度46、 行政机关确认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A)A相对人可以请求行政复议 B相对人不可以请求行政复议 C相对人必须有行政复议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规定才可以请求行政复议 D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47、如果两个法院对于案件都有管辖权,行政相对人向两个法院都提出了起诉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A)A先收到起诉书的法院为管辖法院 B先立案的法院为管辖法院C被告先递交答辩书的法院为管辖法院 D先进法庭审理的法院为关系法院48、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如果对案件管辖权有异议,应当在何时提出:(A)A提交答辩状之前 B提交证据之前 C收到答辩状之前 D法庭辩论结束以前49、下列哪种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不可以停止执行:(D)A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应该停止执行的 B人民法院在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认为应该停止执行的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被处罚的相对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50、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渊源不包括:(D)A宪法 B行政诉讼法典 C行政法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条例D省级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51、行政诉讼关系是行政诉讼当事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包括:(C)A行政诉讼当事人与行政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关系 B行政诉讼当事人与法院的诉讼关系 C行政诉讼参与人之间与案件之间的关系 D行政参与人与法院之间的关系52、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下列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事项的是:(D)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为53、共同管辖是几个人民法院对同一行政案件都拥有管辖权,这意味着:(C)A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共同审理同一行政案件B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可分别审理同一行政案件C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应依照规定确定行政案件由哪家法院审理D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依一定规划轮流审理不同的行政案件54、行政诉讼的裁定管辖是:(A)A根据人民法院的裁定而不是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确定的管辖B受理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C上级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D独立于法定管辖之外的管辖55、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相比:(A)A行政复议范围更大 B行政诉讼范围更大 C二者相同 D二者的范围基本上一致56、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有:(D)A合议制原则 B回避原则 C公开审理原则 D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57、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赔偿义务机关是:(A)A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B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中以一个机关为主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其中一个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D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机关的上级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58、国家依法应当负行政赔偿责任的是:(A)A市卫生局工作人员在检查卫生工作中违法吊销某企业的生产许可证造成的损害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害C非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部在履行其职权时造成某单位职工的财产损害D被违法拘留的人在拘留其间的自伤行为造成的损害59、《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违法行政行为是指违反了以下哪项的行政行为:(C)A法律 B法律和行政法规 C法律法规和规章 D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60、某市工商局与税务局共同委托的某工艺事业单位,在行使所委托的职权时造成某个体户合法利益的损失,该个体户应向下列哪个单位提出行政赔偿要求:(C)A该公益事业单位 B工商局与税务局的共同上级行政机关 C工商局或税务局 D工商局61、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D)A赔礼道歉 B返还财产 C恢复名誉 D支付赔偿金62、依据《国家赔偿法》,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案件受理费、勘验费、鉴定费等一切开支和费用的负担应由:(C)A赔偿请求人 B受害的其他组织 C赔偿义务机关 D败诉一方63、乡人民政府根据公安机关的委托所作的治安处罚,若发生错误,相对方有权要求谁给予赔偿:(B)A乡人民政府 B委托的公安机关 C县人民政府 D委托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64、某海关违法处罚给甲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则赔偿义务机关是:(A)A该海关 B该海关的上一级海关 C海关总署 D该海关所在地人民政府65、某市公安局民警杨某在执行巡逻任务时,非法殴打他人致残,受害人应当依法向谁提出赔偿请求:(B)A民警杨某 B市公安局 C民警杨某所在的公安派出所 D市政府66、不能辩识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龙某被执法车辆撞伤,该案中赔偿请求人是:(C)A龙某父母 B龙偶成年兄弟姐妹 C龙某本人 D 配偶6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是 (D)A.民航总局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C.宗教事务管理局 D.国家计划委员会68.下列各项中,______不属于行政合同。 (D) A.科研技术开发合同 B.行政机关与农民签订的粮食订购合同C.行政机关与被拆迁人签订的房屋补偿安置合同D.行政机关与某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69、行政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B)A.由被告承担 B.依照民诉法规定C.由法院调查举证 D.由原告单独承担 7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 (C)A.效力先定性 B.从属法律性 C.意思自治性D.裁量性7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公民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A) A.行政许可B.行政确认C.行政给付D.行政奖励7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司法权的是 (C)A.行政调解权 B.行政仲裁权 C.行政执行权 D.行政复议权73.行政复议是______行政行为。 (A) A.依申请的 B.不作为 C.内部 D.羁束74、以下各项中,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行政许可的事项是 (C)A.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的特定活动 B.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C.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D.对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资格的确定75、《行政诉讼法》67条规定:“赔偿诉讼______适用调解。” (D) A.不能B.应当C.必须D.可以76.行政确认属于______性行政行为。 (C) A.自由裁量B.非要式C.羁束D.抽象7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方式的是 (B) A.通报批评 B.承认错误 C.行政处分 D.赔偿损失78、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制定暂行条例和规定,其属于 (C)A.一般授权立法B.行政立法C.特别授权立法D.非立法行为 7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证范围的是 (A)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责令停产停业 D.较大数额的罚款 80、卫生行政机关对患有流行性传染病的人采取强制隔离和治疗的行为属于 (A)A.行政强制B.行政处罚C.行政处分D.违法行为 8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给付的是 (A)A.人民政府发给孤寡老人张×生活补助费B.国务院拨专款给云南省西部山区兴办教育C.中央财政拨出部分收入作为社会后备基金D.政府对到经济特区投资的外商给予各种优惠政策82、公民针对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公民又申请复议,则复议机关 (B) A.应当受理B.不予受理C.在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时可以受理D.可以受理83、“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一观点源于 (D)A.卢梭B.洛克C.萨佛里兹D.古德诺 84、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 (D)A.国家机关中所有的在编人员B.行政机关中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一般工作人员C.一切国家机关中从事管理的人员D.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担任公职的人员 85、行政立法必须依法进行,“依法”中的“法”一般不包括 (B)A.自治条例 B.行政规章 C.行政法规 D.单行条例 86、下列合同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参考答案为:AA.市政府为建设四环与拆迁户签订的补偿安置合同B.税务局与某文具商店签订的购买文具用品合同C.工商局与市煤气公司签订的供气合同D.市政府与市电力公司签订的供电合同 87、下列各项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参考答案为:BA.某县地税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征收所得税B.某县地税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订购办公用品C.某县工商局给个体工商户李某颁发营业执照D.某县工商局依法吊销个体户张某的营业执照88、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参考答案为:C A.罚金 B.拘役 C.劳动教养 D.管制89、外国人承担行政责任的特殊方式有 参考答案为:CA.赔偿损失B.罚款C.限期离境D.警告 90、主持行政裁决活动的机关是 参考答案为:BA.司法机关B.行政机关C.仲裁机关D.检察机关 91、“抚恤”在性质上是一种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为:CA.行政赔偿B.行政指导C.行政给付D.行政奖励92、烟草专卖许可属于 参考答案为:BA.排他性许可 B.非排他性许可C.核准 D.行政奖励 9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是 参考答案为:DA.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派出机关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94、关于行政指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为:DA.行政指导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 B.行政指导不具有法律强制力C.行政指导是对某些法律手段的替代 D.行政指导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95、以下四种情形,不属于公务员法定交流的为 参考答案为:DA.调任B.轮换C.挂职D.晋升 9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行政应急性原则 D行政规范原则)97、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ABD)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事先由法律规定 C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具有对等性 D解决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的方式有特殊性98、下列法律中属于基本法律的有:(AC)A《国务院组织法》 B《专利法》 C《行政诉讼法》 D《药品管理法》99、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是由总理、副总理以及下列哪些人员组成:(AD)A国务委员 B各部部长 C各委员会主任 D秘书长100、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法律关系,主要有如下哪些情形:(ABCD)A选任 B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C委任 D调任

概念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权力的正当合理信赖应当予以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确需改变行政行为的,对于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信赖保护原则来源[信赖保护原则来源于民法的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双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以诚相待。西方民事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的历史始于古希腊、古罗马,中兴于13世纪左右,直到近代发展为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诚信原则经过岁月洗礼,已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如个人信用制度。随着诚信制度在经济领域中的发展完善,行政管理的诚信制度也在逐渐形成,信赖保护原则就是诚信原则在行政管理体制运用的重要体现。这个原则被移植到现代行政法,成了许多法治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原则。信赖保护原则二战后在联邦德国首先得到发展,现已成为许多国家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的基础是公众对自己国家及国家权力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公众安全性和其工作、生活行为有明确预期的基本前提。行政许可法第8条体现了信赖保护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信赖保护原则要求政府遵守和履行承诺,不能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政府不能以政策变化、工作失误或经验不足为由随意收回、变更或撤销已经做出的承诺。信赖保护原则的基础是公众对国家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政府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这种信任应受到保护。公众信任如果不能受到保护,公民权利、公共秩序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处于不稳定、无序、多变的状态。 行政管理中的信赖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行政相对人基于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合法性与有效性的信赖而与行政机关合作,这种对行政机关的信赖应当受保护。二是,行政相对人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应当受到保护。行政机关不能随意撤销自己的行政行为。一旦因撤销行政行为而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责任,否则行政机关将逐渐失去公众的信赖。三是,如有第三人因为不知道行政行为有瑕疵而与行政相对人发生某种法律关系,由于行政机关对相对人授益行为而给第三人带来的利益,也应当受到保护。四是,如果行政相对人怀有主观恶意,从行政机关取得授益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则不受保护。行政法中这些信赖保护的规则具体体现在行政许可制度上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许可的决定给被许可人带来利益,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该项许可,如果遇有必须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行政机关在撤销许可时,如果被许可人基于信赖行政许可决定的合法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生产经营活动,因行政许可的撤销而产生的损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应当以被许可人受到的实际损失为限。另一方面,被许可人以欺、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不受信赖保护原则保护。这种由于以欺、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其行为本身就违反了信赖保护原则,被许可人由于取得行政许可而获得的利益自然不受保护。行政机关依法撤销被许可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即使对被许可人造成损害,也不应当予以赔偿。 信赖保护原则的作用](一)有利于全面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权益信赖保护原则要求有权机关应保护行政相对人因信任行政主体的合法性、正当性、权威性而无过错参与其实施的授益性、合意性、指导性等行政行为所期望得到的合法和合理利益。这种观念涵盖了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要义,并突出了诚实信用原则未彰显的保护行政相对人可期望的合法或合理权益的内容。更有意义的是,为立法者规制自由裁量权,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为-运作行政权力,高度负责,依法行政,阐明了要旨;为司法者立足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全面衡平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确立了可行的准则。 (二)有利于营造“诚信政府”,改善人们与政府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信赖保护原则侧重于保护无过错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信赖,并通过法律救济的方式,确保这种合法或合理利益的实现。就是通过严格要求行政机关对其行为负责,以此迫使行政机关真诚守信,使行政机关认识到其使命是立足于公共利益,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是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增强二者的信任与合作,减少行政活动中的冲突与摩擦,提高行政效率,才是现代行政的精神。 (三)有利于营造“责任政府”,规制行政权,坚持依法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不但要求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负责,还要求其对不合理的行为负责。此原则不仅规范和制约羁束性行政权,还规范和制约自由裁量性行政权,从而使行政机关对其行为全面负责,以消除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管理特权。促使行政机关既在形式上依法行政,又在实质上依法行政。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有:()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郑守过桥费的通知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第83号令3、下列的行政组织中,哪一个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A.派出所B.行政公署C.街道办事处D.区公所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5、下面所列组织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处B.县公安局所属的道路交通警察队C.某区街道办事处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6、某县公安局为了加强对辖下农村社会治安的管理,决定委托无公安派出所的甲乡人民政府裁决各种治安案件,试问乡人民政府应当以谁的名义实施裁决?()A.县人民政府B.县公安局C.县政府法制办公室D.甲乡人民政府7、派出机关是由地方行政机关所设立的派出组织,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有:()A.省级政府B.县级公安局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部门8、关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设立,下列那些说法不正确?()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直属机构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9、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称为()A.行政职权B.行政优益权C.行政职责D.行政权限10、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A.工商机关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D.公安机关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A.回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时效制度D.简易程序制度12、行政委托与授权是经常发生的行政活动。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产生的原因不同B.被授权与被委托的对象不尽相同C.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D.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13、行政机关是否是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标准加以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职权和职责B.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职权C.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物D.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14、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及现行有效法律的规定,下列那一选项并非行政委托的受委托组织一般必须具备的条件?()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C.能够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D.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15、下列选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A.县检察院检察长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C.公安局局长D.村委会主任 二、多项选择题1、行政主体是指承担一定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下选项中哪些是这种法律后果的体现?()A.在行政复议中作为被申请人B.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D.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2、下列关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选项中那些表述是正确的?()A.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B.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的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C.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3、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惩戒?()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C.公务员因达到年龄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暴力行为致人伤害而被判刑罚4、行政追偿制度是公务员机遇和国家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而对国家承担的一种行政责任,旨在确保职务关系。其所应具备的条件有()A.公务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损害行为必须是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B.追偿金额必须与公务员的过错程度相适应C.要充分考虑公务员承担赔偿的责任能力D.要符合时效和程序规则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是()A.街道办事处B.村民委员会C.区公所D.税务局所属的税务所 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2、行政授权3、行政主体4、国家公务员5、行政相对人 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 六、案例分析题[案情一]王某和李某系邻居,两家房屋紧连。1993年8月,王某乡市城建局提出将其原有房屋扩建二层楼房的申请,市城建局审查后同意并发放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为3.2米。王某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2月,李某也向城建局提出扩建房屋的神情,城建局予以批准,并且发放了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3.6米,在李某建房过程中,王某发现李某建房的高度超过自己房屋的高度,挡光挡风,违反国务院颁布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不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即上前阻止,但李某声称有城建局的建房许可,无人可以阻止。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城建局违法行政,许可李某建房高3.6米,违反省政府的建房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超过3.2米。在审理中城建局变成批准李某建房3.6米属个别情况,城建局有自由裁量权,拒绝说明理由。试结合行政法的一般原则,对此案加以评析。[案情二]某县卫生防疫站认为某饮食店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决定对其罚款2000元。饮食店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卫生防疫站为避免败诉,告之原告若能撤诉,可以减少罚款数额。在原告表示同意后,将罚款数额改为200元。随后,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问题:(1)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否作为本案的被告?为什么? (2)如果县卫生防疫站具备本案被告资格,人民法院应否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为什么?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ACA6-10BACCC11-15ADCC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5、BD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2、行政授权实际上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这里所说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还包括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它们与行政机关本身还是有所区别的。3、所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并对由此产生的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意味着: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法上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的组织,其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5、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也称行政相对方)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所指向的、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包括作为公民的自然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形态。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法律,也即多层次的法律规范)。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实体合法,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法定、职权法定、责任法定。程序合法,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落实这一原则的是回避制度;二是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争议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三是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决定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出于管理的需要,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另一行政主体或其他组织,以及特殊情况下委托给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行政委托的要件:(1)行政委托主体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是行政主体,否则不能称为行政委托。(2)行政委托权力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在行政主体职权范围内进行委托,越权委托无效,而且受委托者不得将自己接受委托的职权和事项再自行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3)行政委托对象是有限制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接受行政委托,代委托者行使某些行政管理职权和从事某些行政管理事务,从而成为受委托组织;松散的组织,如合伙组织、非正式组织,均不能接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而成为受委托组织。(4)行政委托的事项是限制的。例如,行政管理职权中影响较小、程度较轻的部分,例如行政处罚中的申诫罚或较低数额的财产罚,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而人身罚和能力罚以及数额较大的财产罚,则不能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1)这种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对等,又称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面性。(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本上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一般来说不能由当事人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当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但行政合同的出现,是此特征的一个例外。(4)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和统一性。在这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出现许多交叉重叠,难以截然分开,这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国家行政机关而言,这种相对性表现得更为明显。(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都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的许多优益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优益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便是行政优益权,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1)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即行政主体在紧急条件下,可以先行处置,如先行扣留、即时强制。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主体在从事紧急公务时,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执行或提供方便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者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如公安机关或消防机构在执行紧急公务时,有权要求其它交通车辆避让。推定有效权,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该行政决定的执行,这是为了保障行政秩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推定该行政决定只要未被依照法定程序加以撤销就一直是有效的。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2)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行政受益权是行政主体从国家所享受到的权益,而不是从相对方得到的,因此与行政优先权不同,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体现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行政优益权与行政职权密切相关,但不同于行政职权,也不属于行政职权,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行政优益权可以被行政主体放弃不用,但行政职权不能被放弃,否则将导致违法或失职。六、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本案涉及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的规定相抵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可以自由地裁量权力的行使方式与程度,即享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同时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即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立法的目的;基于正当的考虑;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同等事实同等对待等要求,以其行政权力的运作达到客观、公正。本案中城建局对李某的建房许可表面看并未违反省政府关于建房的有关规定,因为在省政府的规章中只是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得超过3.2米,由此观之,城建局对此向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及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许可超过3.2米,但是,城建局对许可李某建房3.6米的理由拒绝说明,既表明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许可李某建芳层高超过省政府规章规定的高度,不当地行使了权力,属于滥用职权的范畴,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案例二]: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作为本案被告,应为其为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因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对其所行使的国家权力无自由处分权。

《行政法学》模拟试题 (一)一、简答题 1.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 1)行为主体合法。 2)行为权限合法。 3)行为内容合法。 4)行为程序合法。 5)行为形式合法。 2.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 答: 1)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可将行政法律责任分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2)据行政法律责任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惩罚性行政法律责任和补偿性行政法律责任。 3)根据行政法律责任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 4)根据确认并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权力机关确认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机关确认的行政法律责任和司法机关确认的行政法律责任。 3.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 1)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作用对象是特定的,即行政行为的相对人。 3) 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 4) 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是要式行为,按照法定程序以特定的形式作出。 5) 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可救济性。 6) 具体行政行为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7)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具有一次性。 4.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 1)处罚法定原则. 2)合理处罚原则. 3)处罚公开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 6)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5.行政合同的原则。 答: (一)公开竞争原则 1.订立行政合同要求行政主体事先表示订立合同的意向及公布合同内容。 2.行政合同在签订过程中要求行政主体平等地对待行政相对各方,让参与的各方有均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和实力。 (二)全面履行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是私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的延伸。 2.因情况变更导致行政合同的订立基础丧失时,全面履行原则将不再发生法律效力,行政合同应当根据法定程序解除。 (三)公益优先原则 1.行政主体若认为行政合同的继续履行将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就有权变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 2.行政主体对行政合同的履行有监督权。 3.公益优先原则并不否定个人利益的存在和发展。 二、 论述题 1.试论依法行政原则。 答: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行政法律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权的获得、行使及对其监督的基本准则。其内容包括: 1.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由法律设定与依法授予。 2.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规范。 3.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行为无效。 4.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定程序。 5.行政主体违法行政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学》模拟试题 (二)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具有从属法律性。 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行为,具有单方性。 3)行政行为的强制性。 4)行政行为的无偿性。 5)行政行为的服务性。 2.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答: 1)行为主体享有行政职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为主体有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3)行为产生了法律效果。 4)行为已经作出并为相对人知晓。 3.行政处罚的种类。 答: 1)人身罚。 2)财产罚。 3)行为罚。 4)申诫罚。 4.行政复议的范围。 答: 1)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 2)对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的复议申请。 3)不能够提起行政复议的事项。 5.行政程序与行政实体的关系。 答: 1)行政程序是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限、顺序,而行政实体则是行政行为的目的和结果。 2)程序逻辑为实体服务。 3)程序又对实体起作用。 4)程序有其独立的价值。 5)行政法律实施过程就是行政程序与行政实体的统一过程。 二、 论述题 (50分) 试论行政合理原则。 答: 合理行政原则又称公正、公平原则,它要求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其具体含义包括: 1.行使行政权力的动机应当符合法律授予该权力的宗旨。 2.行使权力的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上。 3.行使权力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公平、适度,合理情理,具有可行性。 4.违反合理行政原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总结

(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通过法院的司法程序是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1)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重要的实施法; (3)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行政法的作用: (1)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 (2)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1)具有公定力,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2)具有确定力,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不可争辩的效力。 (3)具有拘束力,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服从。 (4)具有执行力,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须自觉履行相应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效力。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有:()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郑守过桥费的通知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第83号令3、下列的行政组织中,哪一个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A.派出所B.行政公署C.街道办事处D.区公所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5、下面所列组织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处B.县公安局所属的道路交通警察队C.某区街道办事处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6、某县公安局为了加强对辖下农村社会治安的管理,决定委托无公安派出所的甲乡人民政府裁决各种治安案件,试问乡人民政府应当以谁的名义实施裁决?()A.县人民政府B.县公安局C.县政府法制办公室D.甲乡人民政府7、派出机关是由地方行政机关所设立的派出组织,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有:()A.省级政府B.县级公安局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部门8、关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设立,下列那些说法不正确?()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直属机构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9、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称为()A.行政职权B.行政优益权C.行政职责D.行政权限10、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A.工商机关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D.公安机关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A.回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时效制度D.简易程序制度12、行政委托与授权是经常发生的行政活动。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产生的原因不同B.被授权与被委托的对象不尽相同C.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D.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13、行政机关是否是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标准加以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职权和职责B.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职权C.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物D.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14、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及现行有效法律的规定,下列那一选项并非行政委托的受委托组织一般必须具备的条件?()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C.能够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D.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15、下列选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A.县检察院检察长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C.公安局局长D.村委会主任 二、多项选择题1、行政主体是指承担一定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下选项中哪些是这种法律后果的体现?()A.在行政复议中作为被申请人B.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D.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2、下列关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选项中那些表述是正确的?()A.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B.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的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C.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3、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惩戒?()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C.公务员因达到年龄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暴力行为致人伤害而被判刑罚4、行政追偿制度是公务员机遇和国家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而对国家承担的一种行政责任,旨在确保职务关系。其所应具备的条件有()A.公务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损害行为必须是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B.追偿金额必须与公务员的过错程度相适应C.要充分考虑公务员承担赔偿的责任能力D.要符合时效和程序规则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是()A.街道办事处B.村民委员会C.区公所D.税务局所属的税务所 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2、行政授权3、行政主体4、国家公务员5、行政相对人 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 六、案例分析题[案情一]王某和李某系邻居,两家房屋紧连。1993年8月,王某乡市城建局提出将其原有房屋扩建二层楼房的申请,市城建局审查后同意并发放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为3.2米。王某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2月,李某也向城建局提出扩建房屋的神情,城建局予以批准,并且发放了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3.6米,在李某建房过程中,王某发现李某建房的高度超过自己房屋的高度,挡光挡风,违反国务院颁布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不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即上前阻止,但李某声称有城建局的建房许可,无人可以阻止。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城建局违法行政,许可李某建房高3.6米,违反省政府的建房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超过3.2米。在审理中城建局变成批准李某建房3.6米属个别情况,城建局有自由裁量权,拒绝说明理由。试结合行政法的一般原则,对此案加以评析。[案情二]某县卫生防疫站认为某饮食店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决定对其罚款2000元。饮食店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卫生防疫站为避免败诉,告之原告若能撤诉,可以减少罚款数额。在原告表示同意后,将罚款数额改为200元。随后,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问题:(1)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否作为本案的被告?为什么? (2)如果县卫生防疫站具备本案被告资格,人民法院应否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为什么?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ACA6-10BACCC11-15ADCC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5、BD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2、行政授权实际上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这里所说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还包括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它们与行政机关本身还是有所区别的。3、所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并对由此产生的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意味着: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法上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的组织,其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5、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也称行政相对方)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所指向的、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包括作为公民的自然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形态。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法律,也即多层次的法律规范)。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实体合法,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法定、职权法定、责任法定。程序合法,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落实这一原则的是回避制度;二是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争议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三是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决定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出于管理的需要,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另一行政主体或其他组织,以及特殊情况下委托给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行政委托的要件:(1)行政委托主体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是行政主体,否则不能称为行政委托。(2)行政委托权力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在行政主体职权范围内进行委托,越权委托无效,而且受委托者不得将自己接受委托的职权和事项再自行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3)行政委托对象是有限制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接受行政委托,代委托者行使某些行政管理职权和从事某些行政管理事务,从而成为受委托组织;松散的组织,如合伙组织、非正式组织,均不能接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而成为受委托组织。(4)行政委托的事项是限制的。例如,行政管理职权中影响较小、程度较轻的部分,例如行政处罚中的申诫罚或较低数额的财产罚,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而人身罚和能力罚以及数额较大的财产罚,则不能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1)这种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对等,又称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面性。(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本上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一般来说不能由当事人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当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但行政合同的出现,是此特征的一个例外。(4)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和统一性。在这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出现许多交叉重叠,难以截然分开,这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国家行政机关而言,这种相对性表现得更为明显。(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都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的许多优益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优益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便是行政优益权,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1)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即行政主体在紧急条件下,可以先行处置,如先行扣留、即时强制。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主体在从事紧急公务时,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执行或提供方便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者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如公安机关或消防机构在执行紧急公务时,有权要求其它交通车辆避让。推定有效权,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该行政决定的执行,这是为了保障行政秩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推定该行政决定只要未被依照法定程序加以撤销就一直是有效的。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2)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行政受益权是行政主体从国家所享受到的权益,而不是从相对方得到的,因此与行政优先权不同,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体现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行政优益权与行政职权密切相关,但不同于行政职权,也不属于行政职权,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行政优益权可以被行政主体放弃不用,但行政职权不能被放弃,否则将导致违法或失职。六、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本案涉及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的规定相抵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可以自由地裁量权力的行使方式与程度,即享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同时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即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立法的目的;基于正当的考虑;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同等事实同等对待等要求,以其行政权力的运作达到客观、公正。本案中城建局对李某的建房许可表面看并未违反省政府关于建房的有关规定,因为在省政府的规章中只是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得超过3.2米,由此观之,城建局对此向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及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许可超过3.2米,但是,城建局对许可李某建房3.6米的理由拒绝说明,既表明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许可李某建芳层高超过省政府规章规定的高度,不当地行使了权力,属于滥用职权的范畴,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案例二]: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作为本案被告,应为其为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因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对其所行使的国家权力无自由处分权。

行政法学自考重点内容有:行政、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分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等。考生可以按以下方法找重点:1、按照教材大纲确定重点;2、通过买辅导教材,做习题,确定自己不好掌握的难点。行政法自考如何复习?要真正掌握教材内容,光第一遍的泛读还不行,还应对教材进行复读,复读就是精读、深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难点,才能深入浅出,浓缩教材。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从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并非死记硬背,要抓住决窍,掌握概念的中心词,并旁推侧引。比如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应这样理解记忆:作为某一行为是一定社会主体实施的,就行政行为来说,肯定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而行政法所讲的行政行为是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并且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为,而非行政主体从事的与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职权无关的民事行为,行政主体实施的与法律意义无关的事实行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为。因此,这个概念的中心词就是:“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法律意义”。行政法上的行政应包括以下含义:(1)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主体)(2)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发生依据是依法享有的行政权(依据)(3)政府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4)行政并不是行政主体的所有活动。它限于指行政主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涉及)活动,行政主体的非管理活动(如借用、租赁、买卖等)不属于行政。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以下关于行政法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行政法可以制定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的数量多、内容繁杂 C行政法中的程序法与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D行政法如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政法学教材是:(A)A王珉灿、张尚骛主编的《行政法概要》 B罗豪才主编的《行政法学》 C应松年主编的《行政法教程》 D张焕光、胡建淼主编的《行政法学原理》3、下列不属于行政基本原则特征的是:(B)A普遍性 B强制性 C基础性 D特殊性4、行政合理性原则根源于:(C)A经济权力 B司法权 C行政自由裁量权 D立法权5、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是:(C)A四项基本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行政应急性原则 D为人民服务原则6、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属于行政法一般渊源的是:(D)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和规章 D党的政策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特征的是:(B)A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B具有充分的合议 C相应的优益性 D稳定组织与人员编制8、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指:(C)A监督行政关系 B普通行政关系 C行政法律关系 D行政关系9、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谁签署:(A)A总理 B主管部长 C秘书长 D国务院法制办主任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一般任用方式的是:(B)A选任 B借调 C聘任 D调任11、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作为可以划分为:(B)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12、行政主体依职权对行政相对方苛以一定义务,应属于:(A)A单方行政行为 B双方行政行为 C依申请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13、下列选项不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B)A.从属法律性 B无拘束性 C单方意志性 D强制性14.行政行为的生效时间不包括下列哪项时间:(D)A告知之时 B受领之时 C附条件规定之时 D执行之时15、行政立法的主体是:(C)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特定国家行政机关 D各级地方人大 16、根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应当在公布前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是:(C)A行政规章 B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C行政法规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17、行政立法的地位可描述为:(A)A属于权力机关所制定的法律之下 B等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 C等同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D行政立法直接来源于人民授权18、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的四个方面是:(A)A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B公定力、先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C确定力、拘束力、先定力和拟行力 D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即定力19、依行政主体立法的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A)A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C执行性行政立法和创制性行政立法 D全国人大立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19、行政许可的前提是:(A)A法律的一般禁止 B法律的普遍允许 C法律的不干预 D法律的绝对禁止20、下列属于行政机关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的许可的是:(D)A开业经营许可证 B生产许可证 C汽车驾驶证 D会计师证21、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的间接强制措施的是:(D)A查封、扣押 B强制检疫 C冻结、划拨 D执行罚22、《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不可设定行政许可的是:(A)A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等特定活动 B市场竞争可以平衡的领域 C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 D生态环境保护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许可特征的是:(D)A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B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C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D行政许可是一种依职权可以主动采取的行政行为24、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据行政强制的目的和程序的阶段性不同而分的行政强制种类的是:(D)A对人身的行政强制 B对财产的行政强制 C对行为的行政强制 D执行性行政强制25、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法定原则内容的是:(B)A主体法定 B内容法定 C依据法定 D程序法定26、下列不属于行政机关自行采取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阶段的是:(B)A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阶段 B告诫阶段 C审查立案阶段 D收取费用阶段27、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程序的是:(A)A审理辩论程序 B执行性行政强制的程序 C即时性行政强制的程序 D行政调查中强制的程序28、下面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A某县民政局建办公楼的行为 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约行为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约的建筑公司的行为 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29、违法的行政处理:(C)A无效 B可撤销 C无效或可撤销 D原则上无效30、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B)A行政征收 B行政没收 C行政征用 D查封、扣押31、运用行政指导最为典型的国家是:(D)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32、行政程序是指:(D)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B行政相对人行为、过程的总和C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 D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过程的总和33、行政合同是一种:(B)A单方行政行为 B双方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执行行为34、根据行政法原理,行政合同纠纷应通过什么途径解决:(D)A民事救济途径 B经济法救济途径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35、行政指导的主体是:(B)A国家权力机关 B行政主体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36、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面而言:(A)A不具有强制力 B具有强制力 C部分有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37、 行政首长签署程序属于:(B)A外部行政程序 B内部行政程序 C抽象行政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38、行政不当是一种:(C)A合理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 B既不合法又不合理的行政行为C合法但不合理的行政行为 D既是程序违法又是实体违法39、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属于:(A)A.行政违法 B行政不当 C既不属于行政违法又不属于行政不当D.既是程序违法又是实体违法40、下列各项中,哪个属于行政监察机关:(A)A政府的监察局 B学校内部的监察室 C城市监察大队 D企事业的监察机构41、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是由下列哪种行政行为引起的:(B)A行政立法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内部行政行为41、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由下列哪个单位管辖:(C)A该派出机关 B该派出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C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42、行政复议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是:(C)A合法性 B适当性 C合法性与适当性 D申请人请求复议的部分43、行政监察的主体是:(D)A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B国家机关、人民团体C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D各级检察机关44、行政复议的结案方式应是:(A)A决定 B判决 C调解 D批复45、我国行政复议是:(A)A一级复议 B二级复议 C复议诉讼选择制度 D多级复议制度46、 行政机关确认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A)A相对人可以请求行政复议 B相对人不可以请求行政复议 C相对人必须有行政复议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规定才可以请求行政复议 D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47、如果两个法院对于案件都有管辖权,行政相对人向两个法院都提出了起诉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A)A先收到起诉书的法院为管辖法院 B先立案的法院为管辖法院C被告先递交答辩书的法院为管辖法院 D先进法庭审理的法院为关系法院48、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如果对案件管辖权有异议,应当在何时提出:(A)A提交答辩状之前 B提交证据之前 C收到答辩状之前 D法庭辩论结束以前49、下列哪种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不可以停止执行:(D)A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应该停止执行的 B人民法院在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认为应该停止执行的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被处罚的相对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50、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渊源不包括:(D)A宪法 B行政诉讼法典 C行政法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条例D省级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51、行政诉讼关系是行政诉讼当事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包括:(C)A行政诉讼当事人与行政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关系 B行政诉讼当事人与法院的诉讼关系 C行政诉讼参与人之间与案件之间的关系 D行政参与人与法院之间的关系52、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下列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事项的是:(D)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为53、共同管辖是几个人民法院对同一行政案件都拥有管辖权,这意味着:(C)A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共同审理同一行政案件B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可分别审理同一行政案件C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应依照规定确定行政案件由哪家法院审理D几个有关的人民法院依一定规划轮流审理不同的行政案件54、行政诉讼的裁定管辖是:(A)A根据人民法院的裁定而不是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确定的管辖B受理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C上级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D独立于法定管辖之外的管辖55、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相比:(A)A行政复议范围更大 B行政诉讼范围更大 C二者相同 D二者的范围基本上一致56、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有:(D)A合议制原则 B回避原则 C公开审理原则 D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57、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赔偿义务机关是:(A)A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B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中以一个机关为主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其中一个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D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机关的上级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58、国家依法应当负行政赔偿责任的是:(A)A市卫生局工作人员在检查卫生工作中违法吊销某企业的生产许可证造成的损害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害C非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部在履行其职权时造成某单位职工的财产损害D被违法拘留的人在拘留其间的自伤行为造成的损害59、《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违法行政行为是指违反了以下哪项的行政行为:(C)A法律 B法律和行政法规 C法律法规和规章 D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60、某市工商局与税务局共同委托的某工艺事业单位,在行使所委托的职权时造成某个体户合法利益的损失,该个体户应向下列哪个单位提出行政赔偿要求:(C)A该公益事业单位 B工商局与税务局的共同上级行政机关 C工商局或税务局 D工商局61、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D)A赔礼道歉 B返还财产 C恢复名誉 D支付赔偿金62、依据《国家赔偿法》,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案件受理费、勘验费、鉴定费等一切开支和费用的负担应由:(C)A赔偿请求人 B受害的其他组织 C赔偿义务机关 D败诉一方63、乡人民政府根据公安机关的委托所作的治安处罚,若发生错误,相对方有权要求谁给予赔偿:(B)A乡人民政府 B委托的公安机关 C县人民政府 D委托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64、某海关违法处罚给甲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则赔偿义务机关是:(A)A该海关 B该海关的上一级海关 C海关总署 D该海关所在地人民政府65、某市公安局民警杨某在执行巡逻任务时,非法殴打他人致残,受害人应当依法向谁提出赔偿请求:(B)A民警杨某 B市公安局 C民警杨某所在的公安派出所 D市政府66、不能辩识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龙某被执法车辆撞伤,该案中赔偿请求人是:(C)A龙某父母 B龙偶成年兄弟姐妹 C龙某本人 D 配偶6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是 (D)A.民航总局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C.宗教事务管理局 D.国家计划委员会68.下列各项中,______不属于行政合同。 (D) A.科研技术开发合同 B.行政机关与农民签订的粮食订购合同C.行政机关与被拆迁人签订的房屋补偿安置合同D.行政机关与某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69、行政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B)A.由被告承担 B.依照民诉法规定C.由法院调查举证 D.由原告单独承担 7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 (C)A.效力先定性 B.从属法律性 C.意思自治性D.裁量性7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公民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A) A.行政许可B.行政确认C.行政给付D.行政奖励7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司法权的是 (C)A.行政调解权 B.行政仲裁权 C.行政执行权 D.行政复议权73.行政复议是______行政行为。 (A) A.依申请的 B.不作为 C.内部 D.羁束74、以下各项中,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行政许可的事项是 (C)A.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的特定活动 B.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C.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D.对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资格的确定75、《行政诉讼法》67条规定:“赔偿诉讼______适用调解。” (D) A.不能B.应当C.必须D.可以76.行政确认属于______性行政行为。 (C) A.自由裁量B.非要式C.羁束D.抽象7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方式的是 (B) A.通报批评 B.承认错误 C.行政处分 D.赔偿损失78、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制定暂行条例和规定,其属于 (C)A.一般授权立法B.行政立法C.特别授权立法D.非立法行为 7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证范围的是 (A)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责令停产停业 D.较大数额的罚款 80、卫生行政机关对患有流行性传染病的人采取强制隔离和治疗的行为属于 (A)A.行政强制B.行政处罚C.行政处分D.违法行为 8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给付的是 (A)A.人民政府发给孤寡老人张×生活补助费B.国务院拨专款给云南省西部山区兴办教育C.中央财政拨出部分收入作为社会后备基金D.政府对到经济特区投资的外商给予各种优惠政策82、公民针对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公民又申请复议,则复议机关 (B) A.应当受理B.不予受理C.在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时可以受理D.可以受理83、“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一观点源于 (D)A.卢梭B.洛克C.萨佛里兹D.古德诺 84、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 (D)A.国家机关中所有的在编人员B.行政机关中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一般工作人员C.一切国家机关中从事管理的人员D.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担任公职的人员 85、行政立法必须依法进行,“依法”中的“法”一般不包括 (B)A.自治条例 B.行政规章 C.行政法规 D.单行条例 86、下列合同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参考答案为:AA.市政府为建设四环与拆迁户签订的补偿安置合同B.税务局与某文具商店签订的购买文具用品合同C.工商局与市煤气公司签订的供气合同D.市政府与市电力公司签订的供电合同 87、下列各项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参考答案为:BA.某县地税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征收所得税B.某县地税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订购办公用品C.某县工商局给个体工商户李某颁发营业执照D.某县工商局依法吊销个体户张某的营业执照88、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参考答案为:C A.罚金 B.拘役 C.劳动教养 D.管制89、外国人承担行政责任的特殊方式有 参考答案为:CA.赔偿损失B.罚款C.限期离境D.警告 90、主持行政裁决活动的机关是 参考答案为:BA.司法机关B.行政机关C.仲裁机关D.检察机关 91、“抚恤”在性质上是一种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为:CA.行政赔偿B.行政指导C.行政给付D.行政奖励92、烟草专卖许可属于 参考答案为:BA.排他性许可 B.非排他性许可C.核准 D.行政奖励 9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是 参考答案为:DA.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派出机关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94、关于行政指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为:DA.行政指导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 B.行政指导不具有法律强制力C.行政指导是对某些法律手段的替代 D.行政指导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95、以下四种情形,不属于公务员法定交流的为 参考答案为:DA.调任B.轮换C.挂职D.晋升 9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行政应急性原则 D行政规范原则)97、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ABD)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事先由法律规定 C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具有对等性 D解决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的方式有特殊性98、下列法律中属于基本法律的有:(AC)A《国务院组织法》 B《专利法》 C《行政诉讼法》 D《药品管理法》99、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是由总理、副总理以及下列哪些人员组成:(AD)A国务委员 B各部部长 C各委员会主任 D秘书长100、在我国,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法律关系,主要有如下哪些情形:(ABCD)A选任 B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C委任 D调任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有:()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郑守过桥费的通知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第83号令3、下列的行政组织中,哪一个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A.派出所B.行政公署C.街道办事处D.区公所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5、下面所列组织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处B.县公安局所属的道路交通警察队C.某区街道办事处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6、某县公安局为了加强对辖下农村社会治安的管理,决定委托无公安派出所的甲乡人民政府裁决各种治安案件,试问乡人民政府应当以谁的名义实施裁决?()A.县人民政府B.县公安局C.县政府法制办公室D.甲乡人民政府7、派出机关是由地方行政机关所设立的派出组织,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有:()A.省级政府B.县级公安局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部门8、关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设立,下列那些说法不正确?()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直属机构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9、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称为()A.行政职权B.行政优益权C.行政职责D.行政权限10、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A.工商机关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D.公安机关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A.回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时效制度D.简易程序制度12、行政委托与授权是经常发生的行政活动。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产生的原因不同B.被授权与被委托的对象不尽相同C.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D.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13、行政机关是否是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标准加以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职权和职责B.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职权C.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物D.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14、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及现行有效法律的规定,下列那一选项并非行政委托的受委托组织一般必须具备的条件?()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C.能够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D.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15、下列选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A.县检察院检察长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C.公安局局长D.村委会主任 二、多项选择题1、行政主体是指承担一定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下选项中哪些是这种法律后果的体现?()A.在行政复议中作为被申请人B.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D.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2、下列关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选项中那些表述是正确的?()A.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B.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的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C.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3、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惩戒?()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C.公务员因达到年龄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暴力行为致人伤害而被判刑罚4、行政追偿制度是公务员机遇和国家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而对国家承担的一种行政责任,旨在确保职务关系。其所应具备的条件有()A.公务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损害行为必须是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B.追偿金额必须与公务员的过错程度相适应C.要充分考虑公务员承担赔偿的责任能力D.要符合时效和程序规则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是()A.街道办事处B.村民委员会C.区公所D.税务局所属的税务所 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2、行政授权3、行政主体4、国家公务员5、行政相对人 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 六、案例分析题[案情一]王某和李某系邻居,两家房屋紧连。1993年8月,王某乡市城建局提出将其原有房屋扩建二层楼房的申请,市城建局审查后同意并发放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为3.2米。王某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2月,李某也向城建局提出扩建房屋的神情,城建局予以批准,并且发放了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3.6米,在李某建房过程中,王某发现李某建房的高度超过自己房屋的高度,挡光挡风,违反国务院颁布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不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即上前阻止,但李某声称有城建局的建房许可,无人可以阻止。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城建局违法行政,许可李某建房高3.6米,违反省政府的建房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超过3.2米。在审理中城建局变成批准李某建房3.6米属个别情况,城建局有自由裁量权,拒绝说明理由。试结合行政法的一般原则,对此案加以评析。[案情二]某县卫生防疫站认为某饮食店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决定对其罚款2000元。饮食店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卫生防疫站为避免败诉,告之原告若能撤诉,可以减少罚款数额。在原告表示同意后,将罚款数额改为200元。随后,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问题:(1)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否作为本案的被告?为什么? (2)如果县卫生防疫站具备本案被告资格,人民法院应否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为什么?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ACA6-10BACCC11-15ADCC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5、BD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2、行政授权实际上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这里所说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还包括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它们与行政机关本身还是有所区别的。3、所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并对由此产生的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意味着: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法上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的组织,其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5、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也称行政相对方)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所指向的、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包括作为公民的自然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形态。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法律,也即多层次的法律规范)。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实体合法,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法定、职权法定、责任法定。程序合法,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落实这一原则的是回避制度;二是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争议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三是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决定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出于管理的需要,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另一行政主体或其他组织,以及特殊情况下委托给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行政委托的要件:(1)行政委托主体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是行政主体,否则不能称为行政委托。(2)行政委托权力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在行政主体职权范围内进行委托,越权委托无效,而且受委托者不得将自己接受委托的职权和事项再自行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3)行政委托对象是有限制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接受行政委托,代委托者行使某些行政管理职权和从事某些行政管理事务,从而成为受委托组织;松散的组织,如合伙组织、非正式组织,均不能接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而成为受委托组织。(4)行政委托的事项是限制的。例如,行政管理职权中影响较小、程度较轻的部分,例如行政处罚中的申诫罚或较低数额的财产罚,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而人身罚和能力罚以及数额较大的财产罚,则不能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1)这种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对等,又称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面性。(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本上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一般来说不能由当事人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当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但行政合同的出现,是此特征的一个例外。(4)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和统一性。在这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出现许多交叉重叠,难以截然分开,这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国家行政机关而言,这种相对性表现得更为明显。(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都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的许多优益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优益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便是行政优益权,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1)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即行政主体在紧急条件下,可以先行处置,如先行扣留、即时强制。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主体在从事紧急公务时,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执行或提供方便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者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如公安机关或消防机构在执行紧急公务时,有权要求其它交通车辆避让。推定有效权,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该行政决定的执行,这是为了保障行政秩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推定该行政决定只要未被依照法定程序加以撤销就一直是有效的。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2)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行政受益权是行政主体从国家所享受到的权益,而不是从相对方得到的,因此与行政优先权不同,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体现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行政优益权与行政职权密切相关,但不同于行政职权,也不属于行政职权,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行政优益权可以被行政主体放弃不用,但行政职权不能被放弃,否则将导致违法或失职。六、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本案涉及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的规定相抵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可以自由地裁量权力的行使方式与程度,即享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同时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即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立法的目的;基于正当的考虑;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同等事实同等对待等要求,以其行政权力的运作达到客观、公正。本案中城建局对李某的建房许可表面看并未违反省政府关于建房的有关规定,因为在省政府的规章中只是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得超过3.2米,由此观之,城建局对此向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及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许可超过3.2米,但是,城建局对许可李某建房3.6米的理由拒绝说明,既表明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许可李某建芳层高超过省政府规章规定的高度,不当地行使了权力,属于滥用职权的范畴,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案例二]: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作为本案被告,应为其为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因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对其所行使的国家权力无自由处分权。

《行政法学》模拟试题 (一)一、简答题 1.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 1)行为主体合法。 2)行为权限合法。 3)行为内容合法。 4)行为程序合法。 5)行为形式合法。 2.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 答: 1)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可将行政法律责任分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2)据行政法律责任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惩罚性行政法律责任和补偿性行政法律责任。 3)根据行政法律责任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财产性责任与非财产性责任。 4)根据确认并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权力机关确认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机关确认的行政法律责任和司法机关确认的行政法律责任。 3.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 1)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作用对象是特定的,即行政行为的相对人。 3) 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 4) 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是要式行为,按照法定程序以特定的形式作出。 5) 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可救济性。 6) 具体行政行为的形式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7)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具有一次性。 4.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 1)处罚法定原则. 2)合理处罚原则. 3)处罚公开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 6)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5.行政合同的原则。 答: (一)公开竞争原则 1.订立行政合同要求行政主体事先表示订立合同的意向及公布合同内容。 2.行政合同在签订过程中要求行政主体平等地对待行政相对各方,让参与的各方有均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和实力。 (二)全面履行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是私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的延伸。 2.因情况变更导致行政合同的订立基础丧失时,全面履行原则将不再发生法律效力,行政合同应当根据法定程序解除。 (三)公益优先原则 1.行政主体若认为行政合同的继续履行将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就有权变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 2.行政主体对行政合同的履行有监督权。 3.公益优先原则并不否定个人利益的存在和发展。 二、 论述题 1.试论依法行政原则。 答: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行政法律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权的获得、行使及对其监督的基本准则。其内容包括: 1.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由法律设定与依法授予。 2.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规范。 3.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行为无效。 4.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定程序。 5.行政主体违法行政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学》模拟试题 (二)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具有从属法律性。 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行为,具有单方性。 3)行政行为的强制性。 4)行政行为的无偿性。 5)行政行为的服务性。 2.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答: 1)行为主体享有行政职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为主体有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3)行为产生了法律效果。 4)行为已经作出并为相对人知晓。 3.行政处罚的种类。 答: 1)人身罚。 2)财产罚。 3)行为罚。 4)申诫罚。 4.行政复议的范围。 答: 1)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 2)对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的复议申请。 3)不能够提起行政复议的事项。 5.行政程序与行政实体的关系。 答: 1)行政程序是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限、顺序,而行政实体则是行政行为的目的和结果。 2)程序逻辑为实体服务。 3)程序又对实体起作用。 4)程序有其独立的价值。 5)行政法律实施过程就是行政程序与行政实体的统一过程。 二、 论述题 (50分) 试论行政合理原则。 答: 合理行政原则又称公正、公平原则,它要求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其具体含义包括: 1.行使行政权力的动机应当符合法律授予该权力的宗旨。 2.行使权力的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上。 3.行使权力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公平、适度,合理情理,具有可行性。 4.违反合理行政原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法学自考重点内容有:行政、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分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等。考生可以按以下方法找重点:1、按照教材大纲确定重点;2、通过买辅导教材,做习题,确定自己不好掌握的难点。 行政法自考如何复习? 要真正掌握教材内容,光第一遍的泛读还不行,还应对教材进行复读,复读就是精读、深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难点,才能深入浅出,浓缩教材。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从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并非死记硬背,要抓住决窍,掌握概念的中心词,并旁推侧引。比如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应这样理解记忆:作为某一行为是一定社会主体实施的,就行政行为来说,肯定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而行政法所讲的行政行为是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并且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为,而非行政主体从事的与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职权无关的民事行为,行政主体实施的与法律意义无关的事实行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为。因此,这个概念的中心词就是:“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法律意义”。 行政法上的行政应包括以下含义: (1)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主体) (2)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发生依据是依法享有的行政权(依据) (3)政府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4)行政并不是行政主体的所有活动。它限于指行政主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涉及)活动,行政主体的非管理活动(如借用、租赁、买卖等)不属于行政。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考研还是干什么用?题目太多了

行政法学自考简答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有:()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郑守过桥费的通知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第83号令3、下列的行政组织中,哪一个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A.派出所B.行政公署C.街道办事处D.区公所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5、下面所列组织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处B.县公安局所属的道路交通警察队C.某区街道办事处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6、某县公安局为了加强对辖下农村社会治安的管理,决定委托无公安派出所的甲乡人民政府裁决各种治安案件,试问乡人民政府应当以谁的名义实施裁决?()A.县人民政府B.县公安局C.县政府法制办公室D.甲乡人民政府7、派出机关是由地方行政机关所设立的派出组织,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有:()A.省级政府B.县级公安局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部门8、关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设立,下列那些说法不正确?()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直属机构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9、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称为()A.行政职权B.行政优益权C.行政职责D.行政权限10、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A.工商机关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D.公安机关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A.回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时效制度D.简易程序制度12、行政委托与授权是经常发生的行政活动。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产生的原因不同B.被授权与被委托的对象不尽相同C.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D.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13、行政机关是否是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标准加以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职权和职责B.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职权C.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物D.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14、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及现行有效法律的规定,下列那一选项并非行政委托的受委托组织一般必须具备的条件?()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C.能够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D.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15、下列选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A.县检察院检察长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C.公安局局长D.村委会主任 二、多项选择题1、行政主体是指承担一定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下选项中哪些是这种法律后果的体现?()A.在行政复议中作为被申请人B.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D.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2、下列关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选项中那些表述是正确的?()A.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B.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的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C.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3、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惩戒?()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C.公务员因达到年龄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暴力行为致人伤害而被判刑罚4、行政追偿制度是公务员机遇和国家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而对国家承担的一种行政责任,旨在确保职务关系。其所应具备的条件有()A.公务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损害行为必须是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B.追偿金额必须与公务员的过错程度相适应C.要充分考虑公务员承担赔偿的责任能力D.要符合时效和程序规则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是()A.街道办事处B.村民委员会C.区公所D.税务局所属的税务所 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2、行政授权3、行政主体4、国家公务员5、行政相对人 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 六、案例分析题[案情一]王某和李某系邻居,两家房屋紧连。1993年8月,王某乡市城建局提出将其原有房屋扩建二层楼房的申请,市城建局审查后同意并发放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为3.2米。王某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2月,李某也向城建局提出扩建房屋的神情,城建局予以批准,并且发放了建房许可证,注明每层高度3.6米,在李某建房过程中,王某发现李某建房的高度超过自己房屋的高度,挡光挡风,违反国务院颁布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不符合城镇规划要求,即上前阻止,但李某声称有城建局的建房许可,无人可以阻止。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城建局违法行政,许可李某建房高3.6米,违反省政府的建房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超过3.2米。在审理中城建局变成批准李某建房3.6米属个别情况,城建局有自由裁量权,拒绝说明理由。试结合行政法的一般原则,对此案加以评析。[案情二]某县卫生防疫站认为某饮食店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决定对其罚款2000元。饮食店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卫生防疫站为避免败诉,告之原告若能撤诉,可以减少罚款数额。在原告表示同意后,将罚款数额改为200元。随后,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问题:(1)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否作为本案的被告?为什么? (2)如果县卫生防疫站具备本案被告资格,人民法院应否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为什么?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ACA6-10BACCC11-15ADCC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5、BD三、名词解释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2、行政授权实际上是指法律、法规、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这里所说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还包括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它们与行政机关本身还是有所区别的。3、所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并对由此产生的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意味着: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法上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的组织,其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4、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5、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也称行政相对方)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所指向的、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包括作为公民的自然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形态。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法律,也即多层次的法律规范)。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实体合法,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法定、职权法定、责任法定。程序合法,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落实这一原则的是回避制度;二是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争议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三是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决定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2、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那些要件?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出于管理的需要,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另一行政主体或其他组织,以及特殊情况下委托给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行政委托的要件:(1)行政委托主体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是行政主体,否则不能称为行政委托。(2)行政委托权力是有限制的。委托者必须在行政主体职权范围内进行委托,越权委托无效,而且受委托者不得将自己接受委托的职权和事项再自行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3)行政委托对象是有限制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接受行政委托,代委托者行使某些行政管理职权和从事某些行政管理事务,从而成为受委托组织;松散的组织,如合伙组织、非正式组织,均不能接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而成为受委托组织。(4)行政委托的事项是限制的。例如,行政管理职权中影响较小、程度较轻的部分,例如行政处罚中的申诫罚或较低数额的财产罚,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而人身罚和能力罚以及数额较大的财产罚,则不能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代为行使。3、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1)这种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对等,又称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面性。(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本上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一般来说不能由当事人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当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但行政合同的出现,是此特征的一个例外。(4)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和统一性。在这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出现许多交叉重叠,难以截然分开,这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国家行政机关而言,这种相对性表现得更为明显。(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都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五、论述题1、论述行政优益权。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的许多优益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优益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便是行政优益权,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1)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即行政主体在紧急条件下,可以先行处置,如先行扣留、即时强制。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主体在从事紧急公务时,有关组织和个人有协助执行或提供方便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者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如公安机关或消防机构在执行紧急公务时,有权要求其它交通车辆避让。推定有效权,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该行政决定的执行,这是为了保障行政秩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推定该行政决定只要未被依照法定程序加以撤销就一直是有效的。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2)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行政受益权是行政主体从国家所享受到的权益,而不是从相对方得到的,因此与行政优先权不同,它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体现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行政优益权与行政职权密切相关,但不同于行政职权,也不属于行政职权,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行政优益权可以被行政主体放弃不用,但行政职权不能被放弃,否则将导致违法或失职。六、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本案涉及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的规定相抵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可以自由地裁量权力的行使方式与程度,即享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同时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即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立法的目的;基于正当的考虑;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同等事实同等对待等要求,以其行政权力的运作达到客观、公正。本案中城建局对李某的建房许可表面看并未违反省政府关于建房的有关规定,因为在省政府的规章中只是规定城镇居民建房一般不得超过3.2米,由此观之,城建局对此向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及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许可超过3.2米,但是,城建局对许可李某建房3.6米的理由拒绝说明,既表明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许可李某建芳层高超过省政府规章规定的高度,不当地行使了权力,属于滥用职权的范畴,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案例二]:属于事业单位的县卫生防疫站能作为本案被告,应为其为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相应法律责任。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原告的撤诉申请,因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对其所行使的国家权力无自由处分权。

这里是0710的试卷及答案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题课程代码:000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 )A.宗教规范 B.道德规范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3.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的社会作用的是(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C.强制作用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A.国务院以法律规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法律规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法律规定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结合在一起的。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A.劳动权 B.依法纳税C.依法服兵役 D.遵守宪法和法律7.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能证明两公司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定程序收集的,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A.客观性特征 B.关联性特征C.合理性特征 D.合法性特征8.甲因打架斗殴应被行政拘留。下列选项中,有权对甲进行行政拘留的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9.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行政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0.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有的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有的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下列企业形式中,应承担无限责任的是( )A.有限责任公司 B.国有独资公司C.股份有限公司 D.个人独资公司11.流转税是指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所征收的税。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是( )A.车船税 B.消费税C.土地使用税 D.证券交易税12.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其中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3.甲看中了乙的一套房屋,乙同意将此房屋以每月1000元的租金租给甲,为此甲付给乙200元定金,并约定3天后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但在甲、乙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之前,丙愿意每月出1300元租此房屋,乙便把房屋租给了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乙应返还给甲( )A.200元 B.400元C.600元 D.800元14.甲将自己的一辆汽车委托给乙保管。在保管期间,乙擅自将汽车租给了丙,获租金1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这1000元租金应当( )A.归甲所有 B.归乙所有C.追缴归国家所有 D.返还给丙,因租赁合同无效15.甲公司向乙公司提出购买15部手机,单价2000元。乙公司同意卖手机给甲公司,但认为价格偏低,要求每部手机增加100元,甲公司表示同意。乙公司的行为是( )A.要约 B.承诺C.要约邀请 D.撤销要约16.甲冒充著名记者乙之名,招摇撞。从民法的角度看,甲的行为侵害了乙的( )A.荣誉权 B.署名权C.姓名权 D.名称权17.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方面采取的原则是( )A.从重原则 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重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18.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刑的是( )A.罚金 B.拘役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19.甲因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中,甲主动供述了自己一年前曾盗窃一辆汽车。甲供述自己曾盗窃汽车的行为属于( )A.坦白 B.揭发C.自首 D.立功20.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但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 )A.应当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处罚C.应负刑事责任 D.不负刑事责任21.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充分表现了革命领袖志存高远,在年轻时就( )A.形成了正确的人生目的 B.完成了人生修养的过程C.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D.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22.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 )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D.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23.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 )A.要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B.只在领导干部中认真提倡C.只在服务行业中认真提倡 D.只在企业事业单位中认真提倡2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追求真理的精神C.廉洁奉公的精神 D.团结互助的精神25.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并( )A.以崇尚志向为重点 B.以诚实守信为重点C.以开拓创新为重点 D.以遵纪守法为重点26.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27.交往需要谈话,谈话促进交往。在交谈中正确运用语言技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下列交谈方式中,正确运用了语言技巧的是( )A.过分地恭维别人 B.善于倾听,礼貌待人C.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D.随意插言打断别人的谈话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学会宽容,善于原谅。原谅他人是( )A.有失体面的表现 B.软弱可欺的表现C.宽以待人的表现 D.好坏不分的表现29.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的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在现代社会中,对待竞争的正确态度是( )A.胜不骄,败不馁 B.单打独斗,拒绝合作C.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D.为求胜利,不择手段30.人们在为人处事中,应该培养较强的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不被情绪左右而使行为失调;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心理情绪,经常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态,显示出积极的情感特征。这是自我修养中( )A.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要求 B.形成正确审美观念的要求C.树立坚定政治信念的要求 D.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要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包括( )A.国家审判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检察机关E.人民代表大会32.行政法的渊源是按照制定行政法规范的国家机关不同,由此而决定其法律效力不同的各种行政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 )A.宪法 B.法律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E.地方性法规和规章3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下列对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有( )A.劳动合同必须明确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B.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C.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为固定期限,也可以为无固定期限D.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E.劳动合同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34.甲接受乙的委托,作为乙的代理人与丙签订了一份买卖电脑的合同。对于这个代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甲的代理是委托代理B.甲应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C.甲应以自己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D.买卖电脑合同的效力及于乙和丙E.买卖电脑合同的效力及于甲和丙35.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E.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6.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 )A.选择正确的做人标准B.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C.调节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D.形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E.在为人类创造幸福的同时,使自己感到并得到幸福37.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当社会主义发展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曲折时,也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这是因为( )A.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不能因为行动中的暂时失败而动摇B.科学信念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出现曲折和反复E.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自觉的选择38.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重视正当的个人利益。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当的个人利益的有( )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享受B.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据为己有C.以欺诈手段取钱财,挥霍享乐D.靠自己的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致富E.以侵害他人正当利益为代价满足个人欲求39.确立较高的人格目标,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因素,是培养交往能力,获得交往成功的前提,也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根本所在。下列选项中,能增强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B.加强道德修养,塑造良好品质C.增进心理健康,培养生活情趣 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增进智慧E.积极实践,经受锻炼,增长才干4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爱国主义思想集中表现在( )A.争取祖国统一 B.维护世界和平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E.抵制外国资本和商品的进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2、44每题5分,第43题4分,第45题6分,共25分)41.简述法律制裁的含义和种类。(5分)42.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解决争议的途径有哪些?(5分)43.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4分)44.怎样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5分)45.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46题12分,第47题13分,共25分)46.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结合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联系实际论述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4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联系实际论述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第一题 1.合理,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救人特殊情况下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本题就符合这种情形 2.C,因为A已经死去了,汽车属于夫妻共有财产,C享有财产权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3.市公安局,因为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机关,不符合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 第二题 1.合法,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许可证、处罚较大数额罚款可以公开听证。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都应当公开举行。 2.不合法,应该提前7日通知。3.不能,行政诉讼以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为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依据。 第三题 1.B区“拆迁办”发布公告的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是为了执行市政府的城市房屋拆迁改造而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是制定规章等抽象的行政行为,故是具体行政行为。 2.应由A市中级人民法院。属于本辖区内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案件,一方当事人至少5人以上,主要是农村土地承包案件,土地征用案件,城市规划拆迁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本案即属于此,故由A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题 1.复议机关是甲市烟草专卖局。乙区的专卖局的上级机关为复议机关,故为甲市烟草专卖局。 2.不合法,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也作了相应规定,即对同一行政争议,不能同时选择两种救济途径解决,不能在申请行政复议的同时再提起行政诉讼。

  • 索引序列
  •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
  •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总结
  • 行政法学自考知识点简答题汇总
  • 行政法学自考简答题及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