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总结汇总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总结汇总

发布时间: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总结汇总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100%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质量=密度×体积。例一个长方形铅块长Α宽Β高Ρ,查表得密度ρ,则质量m=Α×Β×Ρ×ρ。

质量管理体系里指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ppm是英文part per million的缩写,表示百万分之几,在不同的场合与某些物理量组合,常用于表示器件某个直流参数的精度。

PPM在品质体系中表示百万中的不良率

1PPM:就是百万分之一.ppm=不合格品个数*1000000/批量

它是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的单位,在电子行业统计焊接质量水平通常都是统计其DPMO,算出焊接质量的PPM值.

如某一PCB板的出错机会(电路板上元件的焊点数)为1000,生产量为1000,其不良故障点为2000,则其DPMO=(2000*1000000)/(1000*1000)=2000PPM.

在品质管理中PPM是(parts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的缩写.就是说每一百万个产品中的不良率的统计标准,如10PPM就是百万分之十的不良率.

保证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高度质量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 PPM原意表示化学浓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借用它作为产品质量检验水平的一个标准,即提供给用户的100万个零件中,不合格品不准超出一个。为实现PPM质量水平,必须确保工序质量能力。若工序质量能力不足,就要采取高精度的质量检查措施,即采用自动化检查装置在生产线上进行全数检查,必要时还得进行双重或三重检查。但从经济核算角度考虑,要尽可能避免上述三种检查以节省费用。1PPM:百万分之一。 ppm=不合格品个数*1000000/批量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第三章 统计整理a) 组距=上限-下限b) 组中值=(上限+下限)÷2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第四章 综合指标i. 相对指标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4.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5.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ii. 平均指标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 抽样推断1. 抽样平均误差: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 相关分析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 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 -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 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积增长量二、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质量管理科目平均值和极差控制图的界限的计算公式在教科书上都有。平均值,就是各测量点数值相加除以测量点数;控制限一般是3*标准差(西格玛);

保证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高度质量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 PPM原意表示化学浓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借用它作为产品质量检验水平的一个标准,即提供给用户的100万个零件中,不合格品不准超出一个。为实现PPM质量水平,必须确保工序质量能力。若工序质量能力不足,就要采取高精度的质量检查措施,即采用自动化检查装置在生产线上进行全数检查,必要时还得进行双重或三重检查。但从经济核算角度考虑,要尽可能避免上述三种检查以节省费用。1PPM:百万分之一。 ppm=不合格品个数*1000000/批量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100%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总结

质量管理科目平均值和极差控制图的界限的计算公式在教科书上都有。平均值,就是各测量点数值相加除以测量点数;控制限一般是3*标准差(西格玛);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第三章 统计整理a) 组距=上限-下限b) 组中值=(上限+下限)÷2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第四章 综合指标i. 相对指标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4.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5.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ii. 平均指标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 抽样推断1. 抽样平均误差: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 相关分析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 指数分数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 -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 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积增长量二、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x=(2=+5+7+8+8)\5=6M;中位数就是以上5个数值中位于中间的数,即 7R=MAX-MIN=8-2=6CPK 计算公式中这些都有的.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表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 一、对影响质量成本因素的分析 对质量成本水平分析要深入到质量成本构成的各要素中去,即从质量成本总额中各因素所占比重来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及其变化。如图表12-11所示。 图3成本与质量水平关系图 C1──预防成本,C2──鉴定成本 C3──事故成本,C4──基本生产成本 说明: 图表中C1为预防成本曲线,C2为鉴定成本曲线,C3为事故成本曲线。当产品质量为100%不合格时,其预防费用为零。随着质量升高,预防、鉴定费用逐渐增高;当质量为100%合格时,预防成本很高。事故成本曲线C3变动规律是:当产品质量较低时,事故损失大;当质量提高到100%合格时,事故损失为零。C4为基本生产成本线,不随质量成本而变化,属于不变成本。C为总成本曲线,任一点的总成本为C1、C2、C3、C4之和。当质量水平较低或较高时,总成本都比较高,在M点或M点附近区域总成本最低,它就是最佳质量水平。这里M点与图表12-10是吻合的。这两种分析方法,本质也是一致的,只是应用场合不同而需要提供不同成本信息。 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质量成本比例最佳值为C3占50%,C2为40%,C1占10%,即质量管理成本占50%,损失成本占50%为宜。 二、对质量成本效益的分析 质量成本效益分析亦称考核指标分析。通过产品总成本中质量成本占用率,可以看出质量成本是否下降;通过商品总产值中质量成本占用率和质量成本利润率, 三、对质量成本趋势的分析 质量成本本身并不能向管理部门提供足够的资料,以使它与其经营成本同样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通过计算一些基数与质量成本进行对比,从不同角度说明经营情况。这些资料有:工时资料、成本资料、销售资料、单位试验和检验费用资料以及增值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来计算各种基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提示: 只有保持质量基数的一致性才能成为一种比较的方法。如受到下述情况影响时应对它们进行调整:由自动化代替直接工人时;由于使用代用材料、方法或工艺,使制造成本有了变化;毛利、售价、运费和市场需要的变化;产品组成的变化;上述公式中分子的时间尺度不同于分母的时间尺度等等,都要进行调整,才好比较,比较趋势时,必须考虑和了解这些因素。 希望能帮上点忙!

(1)计算机差R=最大值---最小值=351克-302克=49克(2)计算组距H H=R/K=49/10=4.9≈5克(3)组的界值的确定原则:使最小值在第一组的中间,而且比测量值多一位小数,避免界值在两个组内,于是 确定第一组界限 下限:302-0.5=301.5 上限:301.5+5=306.5(4)给出工序调整措施 采取措施减少偏差s

质量管理AR PCR计算公式,哪位帮忙提供一下这个你要把它们的具体内容。看清楚才会算的。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主要内容:八大原则是开启IS09000:2000族标准的钥匙。IS0 9000:2000族标准的每一条文都是基于原则而制定的,要理解IS0 9000:2000族标准的条文内容,首先应理解和掌握这八大原则。八大原则是一把开启IS0 9000:2000族标准的钥匙,不仅当领导的要掌握,任何一个需要使用IS0 9000:2000族标准的人也要掌握。否则,对新标准条文的内容可能形式上理解了,却未必能掌握其实质内容。八大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要进行质量管理,就应该用八大原则来做指导思想,不能让任何一个管理项目或管理要求脱离八大原则,与八大原则背离。例如:制定质量方针就应当“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确定管理职责应当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提出任何一项管理要求就应当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等。八大原则是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基础。组织要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首先要使参与编写工作的所有人员充分认识、理解和掌握八大原则,并用八大原则作为指导思想,作为基础要求。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写得好不好,除了其他方面的要求外,是否体现了八大原则也应作为检查的标准。不能允许任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出现违背、否定、歪曲八大原则的条文。八大原则是对员工进行质量培训的重要内容。对员工进行质量培训,特别是进行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时,首先应深入理解八大原则。知道了这八大原则,员工才能充分认同组织质量方针,才能充分理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自己工作或活动的规定,也才能自觉执行。或许未来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会进一步发展为九大原则或十大原则,但无论如何,质量管理八大原则在质量管理史上,一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人们对它理解的深入以及它在组织中更广泛的应用,质量管理八大原则在企业管理中必将发挥越来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题

某建材的设计硬度为520~560kg/cm2,随机抽取100件样品,测得样本平均值()为530kg/cm2,标准偏差(s)为6.2kg/cm2。试求该制造过程的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等级和给出后续措施。

(1)计算机差R=最大值---最小值=351克-302克=49克(2)计算组距H H=R/K=49/10=4.9≈5克(3)组的界值的确定原则:使最小值在第一组的中间,而且比测量值多一位小数,避免界值在两个组内,于是 确定第一组界限 下限:302-0.5=301.5 上限:301.5+5=306.5(4)给出工序调整措施 采取措施减少偏差s

x=(2=+5+7+8+8)\5=6M;中位数就是以上5个数值中位于中间的数,即 7R=MAX-MIN=8-2=6CPK 计算公式中这些都有的.

  • 索引序列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总结汇总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总结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表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