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金匮要略自考本科教材

金匮要略自考本科教材

发布时间:

金匮要略自考本科教材

《金匮要略》(范永升 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金匮要略

作者:范永升 编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

页数:333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本教材采用公元1340年元代仿宋刻本《新编金匮方论》为蓝本,选取《金匮要略》前二十二篇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条文、方剂列入正文,其余则作为“附录”附后。各篇之首有学习该篇的目的要求、自学时数以及概述。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中医药自考教材,自考教材哪里买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考专科教材在哪里买自考教材各大网站都有出售,注意看是否符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怎么自学中医然后自考自学中医很好,实际上许多中医名家都是自学成才的。这个可以读一读«名老中医之路»这套书。网上有电子版,也可以到旧书网站上买。这对于我们初学中医的人很有指导意义。学中医我建议是:1.背。按”药”—–“方”——-“法”——“理”的顺序背中医歌诀。这方面的书网上很多,我推荐刘更生编的«中医必背红宝书»与«中医必背蓝宝书»。2.学。要多看中医视频讲座。这里推荐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录制的”中医传承系列讲座”,包括郝万山讲伤寒论,王雪华讲金匮要略,刘景源讲温病学,还有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黄帝内经推荐看徐文兵的。这些各大视频网站都有。当然网上中医讲座更多,名家也很多,如刘度舟,赵绍琴等。3.读。反复阅读中医四大经典与四小经典,特别是各种医案要多读。多浏览中医网站。4.用。生活中要敢于治病,先从自己开始,从小病开始。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自考会计有哪些教材?不同个省份,安排的科目是不一样的,但没有多大的差别,可以去省自考网官网去看看###你可以报一个专业的机构,他会提供给你所有的教材不用你费心找教材,我是在智岛启航报的资格证保过,提供教材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上海中医药大学。每个学校教材不一样,目前考研以第九版为主,tb应该有全套买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课主要课程是中综6门:《中医基础理论》(上中医这里是一套分化教材,分别是《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本,其他学校就一本)《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经选读》《中医各家学说》临床课程:《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眼科学》针灸相关(如果不搞针灸只要学一本《针灸学》就行):《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腧穴解剖学》《推拿学》

自学考试金匮要略

32.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的'方剂( )

A桑菊饮 B桑杏汤 C银翘散 D金沸草散 E香薷散

33.患者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宜选用(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麻黄汤 D银翘散 E桂枝汤

34.下例何项不是桑菊饮与银翘散组成中均有的药物( )

A芦根 B生甘草 C连翘 D桔梗 E牛蒡子

35.下列属于银翘散和桑菊饮所共有的药物有( )

A银花、桑叶 B 连翘、菊花 C 连翘、桔梗 D杏仁、荆芥 E竹叶、薄荷

36.麻杏石甘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

A清肺平喘 B清肺止咳 C宣肺泻热 D 止咳化痰 E 清胃宣肺

37.麻杏石甘汤的功用是( )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E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38.麻杏石甘汤中的君药是( )

A麻黄 B杏仁 C 石膏 D麻黄、杏仁 E麻黄、石膏

3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是( )

A 1:1 B 1:2 C 2:1 D 1:3 E 3:1

40.柴葛解肌汤的功用为( )

A解肌透疹 B解肌发表 C解肌清热 D解表散寒 E疏风清热

41.功用为解肌清热的方剂是( )

A大青龙汤 B消风散 C升麻葛根汤 D竹叶柳蒡汤 E柴葛解肌汤

42.用于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是( )

A升麻葛根汤 B柴葛解肌汤 C竹叶柳蒡汤 D普济消毒饮 E败毒散

43.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

A枳壳 B前胡 C柴胡 D黄芩 E人参

44.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作用论述,以下那一项是错误的( )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滋汗源,不致汗之无汗

D调补正气,防邪深入 E纯为补虚而设

45.败毒散的君药是( )

A羌活、川芎 B羌活、独活 C独活、川芎 D羌活 E独活

46.败毒散出自( )

A《金匮要略》 B《医学心悟》 C《千金方》 D《伤寒论》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7.体现“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

A 银翘散 B 麻杏石甘汤 C败毒散 D 麻黄汤 E桂枝汤

48.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治宜选用( )

A再造散 B生脉饮 C麻黄汤 D华盖散 E参苏饮

49.《伤寒论》中“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何方主之?( )

A四逆散 B麻黄细辛附子汤 C当归四逆汤 D一贯煎 E生脉饮

50.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之证而设的方剂是( )

A桑菊饮 B当归六黄汤 C葱白七味饮 D加减葳蕤汤 E仓廪散

(四)X型题(每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要求应试者将正确答案准确全部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

1.下列不能使用麻黄汤的情况有( )( )( )( )( )

A外感表虚自汗 B外感表实无汗 C疮家 D衄家 E尺脉微或迟

2.麻黄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 )

A麻黄 B桂枝 C芍药 D杏仁 E甘草

3.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两对药物是( )( )( )( )( )

A桂枝与芍药 B桂枝与生姜 C芍药与大枣 D芍药与生姜 E大枣与生姜

4.止嗽散的配伍特点( )

A温而不燥 B润而不腻 C散寒不助热 D解表不伤正 E散中有补

5. 银翘散中配伍的辛温药是( )( )( )( )( )

A 银花 B连翘 C荆芥穗 D淡豆豉 E竹叶

6.银翘散的用药特点有( )( )( )( )( )

A表里同治 B散中有收 C辛凉之中配少量辛温之品

D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药相配 E扶正驱邪

7. 桑菊饮的君药是( )

A 菊花 B 连翘 C 桑叶 D 薄荷 E 杏仁

8. 银翘散与桑菊饮共有的药物有( )( )( )( )( )

A 桔梗 B薄荷 C连翘 D甘草 E苇根

9.组成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 )( )( )( )(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小青龙汤 D麻杏甘石汤 E九味羌活汤

10.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有( )( )( )( )( )

A 柴胡 B黄芩 C葛根 D白芷 E羌活

11. 九味羌活汤与柴葛解肌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

A羌活 B细辛 C白芷 D黄芩 E甘草

12.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用意是( )( )( )( )( )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补中益气 D大补元气 E以上均不是

13. 败毒散的功效有( )( )( )( )( )

A散寒祛湿 B理气化痰 C益气解表 D发汗祛湿 E解肌清热

能自学的,但是非常的深奥,光靠两三年绝对不够的,如果你自学的话,国家认可的相对要麻烦一点,还是学校里学的好,时间也会比较长,以后自己通过师承关系会进步非常快。

你是读中医的吗?我现在是读中医的二年级学生,我感觉中医可以自学,但是必须有人点拨,因为中医文献都是古文比较难理解,而且学生还需要有一定悟性,如果要读好中医,学好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很有用,它们都是想通的,而且学中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想自学更需要比别人下更多的功夫,很辛苦的,呵呵,我见过很多从事中医稍有成就的医生也是原来是西医学生,后来跟了个师傅有自己自学中医的!你如果不是读中医的学生就需要自己找到中医学校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的科目,然后再看你是想要学中医系的,针灸系的,中药系的还是别的系的,再强化学习这方面的古籍!关键还得有个好师傅带,因为中医还是经验大于理论的,光看书是不行的,最后就是有毅力,持之以恒,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学习中医真的很辛苦,这是我学了两年的切身体会,毫不夸张,但是确实博大精深啊,很有用的!

你好,这个自考类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可能会比较难找到,只有公共课的可能网上会找到一些,但是专业课的真的是基本上没有。不过做为自考行政管理专科的毕业生,个人学习给你以下建议:1、行政管理专科的教材基本上都可以买到习题的,一般只要看完一遍教材,然后买一套一考通或者自考通的试卷做一遍,基本上考试是没有问题的。2、其实个人感觉行政管理专科的课程可能还是偏文科些的,不需要像英语一样掌握特别多的知识点和面,一般根据考试大纲去看书基本上都没有问题的。 个人建议,虽然没有办法提供你想要的东西,但做为一个自考分类下的知道达人,可能在这个平台你是真心难找到的。 满意请采纳下,谢谢

金匮要略自学考试

可以自学。关键是你抱有什么样的想法!你只是感兴趣,还是将来想从事中医事业。我是中医院上班的医生,现在来我们单位实习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基本上都考研。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有的年纪不大,但却是电脑奇才,年纪轻轻,可以是作家。但是没有少年医学家。如果你已经读大学,还是安心学好自己的专业,学医就业很难,成才也很难。需要平时不断的学习积累。有的需要看书,有的在给患者治疗疾病当中去学。在说现在也没有纯中医,学中医的同事也要学习很多西医的知识。大概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想靠中医赚钱,呵呵,等老了以后。患者才信任你。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大专教材全套中医,中医大专自考可以考医师证吗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学中医学需要哪些书籍比较适用中医入门级,不知道题主是怎么理解这个中医之“门”的。从中医在这个角度讲,入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看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中医忙活了一辈子,却是成就有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进入了旁门而已。中医入门级的书,我会推荐《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味几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够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张仲景写这本书籍序时的心境,你就开始朝着真正的中医之门迈步了。注意看上面中医书籍图片的左上角,不管需要什么样的中医书籍都能找到你想要的,内中收集了大五万多册中医书籍,学习中医非常值得参考的地方中医书籍《伤寒论》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理解、效仿的经典。《伤寒论》全书全称应该是《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的《伤寒论》原名《卒病论》。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来的意思,原意为治外感诸病立法示范,至于内伤杂病的治法,则记录在《金匮要略》中。作者是医圣张仲景,书中不借用《内经》一语,而水火相胜之义,阴阳进退之理,天地与人的诸多联系无不言及。中医书籍《外经微言》《外经微言》,简称《外经》,有人称为《黄帝外经》。中医特别重视理论,儿科鼻祖钱仲阳、大临床家张锡纯等都强调医理的重要性。中医的理论书籍最好的应该是《黄帝内经》和《外经微言》。金元四大家、黄元御等的医理解说可资参考、帮助理解,慎不可偏听一家之言。中医书籍《内经》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领会的经典《内经》又名《黄帝内经》,内容分二大块:《灵枢》和《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以前,我们见到的《内经》,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王太仆编订的。王太仆研究的是中医学术理论、整理古籍、探求医理根源。中医书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给人以无穷智慧的源泉,在这灵泉的灌溉下,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学医之人必须阅读其中一部分名家的著作!世人都说中医爱珍藏独家秘方不外传,这说的应该是乡里之小医,那些胸有大爱的名医无不著书苦口婆心畅述医理医法医方。以下是我认识到的上乘大医:傅青主,著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等;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雷丰,著有《时病论》;程国彭,著有《医学心悟》;李翰卿,著有《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等。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等,张路玉的《张氏医通》皆可一观。后世医家多称“温病学诸书是《伤寒论》之翼”,因《伤寒论》的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热”。叶天士的《温热论》、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余师愚的《疫病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别的方面,外科有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王维德的《外证治全生集》等。杂病专著有:绮石的《理虚元鉴》、唐容川的《血证论》等。验方集萃的有《验方新编》等。要读完以上医书,三、五年时间都不够用,因为医书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好读,有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还需要反复阅读、玩味。今天的我们要想速学成用,必须阅读《内经》、《伤寒论》、《傅青主男科、女科》、《陈士铎医学全书》、《王旭高医学全书》、《医醇胜义》、《曹仁伯医案》、《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学全书》、《仿寓意草》、《时病论》等等,这些著作里所谈的民病情况与我们今天的民病情况十分类似,常常可以有“生搬硬套”的机会。读完这些书,你再选二本医案如何廉臣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考考自己,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对付一些常见的病情了。此中所有中医书籍都在图中左上角,非常丰富的约五万册中医书籍均出自于此其它的可推荐的中医书籍为:中医大学本科教材类《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首选)《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次选)《医学入门》–李梃《伤寒杂病论》–注释《黄帝内经》–注释《中医四大经典》–注释《针灸学》–石学敏教材(首选)《经络腧穴学》–教材《针灸大成》注释–杨继洲《针灸穴位名解》–注释高式国中国医学大成丛书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国古今医案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医林荟萃医经六书千家妙方历代本草精华丛书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名中医医案医论名医临证金鉴名医名方录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中医实用技术丛书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中医精华丛书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中医经典注评丛书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内经类书籍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医学入门医学图谱、图解医学图谱、图解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医方类聚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名师与高徒名师经方讲录名老中医之路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药精华读本中医证候学中医证候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中华传世医典中华养生百科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中国药典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藏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中药成方制剂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二续名医类案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伤寒类书籍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吕志杰著作吴中医集吴熙妇科溯洄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四季养生药膳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考专科教材在哪里买自考教材各大网站都有出售,注意看是否符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自考会计大专有哪些教材?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3、大学语文4、高等数学5、政治经济学(财经类)6、中国税制7、基础会计学8、国民经济统计概论9、经济法概论10、中级财务会计11、计算机应用基础1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13、财务管理学14、成本会计15、企业管理概论16、管理会计一共16科<自考英语大专的有网上课堂吗?请问哪里有自自考英语大专的视频教材呀?对。明年一月有招生。全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电话:010-88817912/13010-88811106邮箱:support@如果决定了,就赶快准备吧!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可以考,自考没有限制,都是自己学中药学(基础科段)(专科)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赵家祥 0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钱淦荣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巩献田 02932 方剂学(二) 方剂学(二)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1年版 尚炽昌 02972 中医基础理论(一)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李德新 02974 中药学(一) 中药学(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张廷模 02976 医古文(一) 医古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段逸山 03035 有机化学(四) 有机化学 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吉卯祉 03037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杨春澍 03038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0年版 陆蕴茹 03040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3年版 李家实 03042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年版 叶定江等 03044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6年版 曹春林 03046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4年版 徐秋萍 中医学(基础科段)(专科)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赵家祥 0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钱淦荣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巩献田 02838 诊断学基础 诊断学基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戴万亨 02899 生理学 生理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版 朱大年 02901 病理学 病理学(含病理生理学)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吴秉铨 02921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严振国 02938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年版 谭新华 02939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马宝璋 02940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年版 施 杞 02941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汪受传 02942 针灸学 针灸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郭诚杰 02972 中医基础理论(一)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李德新 02973 中医诊断学(一) 中医诊断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朱文峰 02974 中药学(一) 中药学(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张廷模 02975 方剂学(一)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段富津 02976 医古文(一) 医古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段逸山 02977 中医内科学(一) 中医内科学(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李明富 03171 西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版 孙颖立 中医学(本科段)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罗正楷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卫兴华 00015 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高 远 00016 日语(二) 日语入门(上) (下)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上2006年版下 李翠霞 00017 俄语(二) 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应云天 02903 药理学(一) 药理学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金有豫 02938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年版 谭新华 02939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马宝璋 02940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年版 施 杞 02941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汪受传 02942 针灸学 针灸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郭诚杰 02972 中医基础理论(一)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李德新 02974 中药学(一) 中药学(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张廷模 02975 方剂学(一)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段富津 02977 中医内科学(一) 中医内科学(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李明富 02978 温病学 温病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宋乃光 02979 内经选读 内经选读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庆其 02980 伤寒论 伤寒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庆国 02981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版 范永升 02982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版 鲁兆麟 好好努力吧!

中医博大精深,要是多些年轻人去学,很多病人就不用受病痛的折磨。

金匮要略自学考试书籍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大专教材全套中医,中医大专自考可以考医师证吗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学中医学需要哪些书籍比较适用中医入门级,不知道题主是怎么理解这个中医之“门”的。从中医在这个角度讲,入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看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中医忙活了一辈子,却是成就有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进入了旁门而已。中医入门级的书,我会推荐《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味几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够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张仲景写这本书籍序时的心境,你就开始朝着真正的中医之门迈步了。注意看上面中医书籍图片的左上角,不管需要什么样的中医书籍都能找到你想要的,内中收集了大五万多册中医书籍,学习中医非常值得参考的地方中医书籍《伤寒论》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理解、效仿的经典。《伤寒论》全书全称应该是《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的《伤寒论》原名《卒病论》。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来的意思,原意为治外感诸病立法示范,至于内伤杂病的治法,则记录在《金匮要略》中。作者是医圣张仲景,书中不借用《内经》一语,而水火相胜之义,阴阳进退之理,天地与人的诸多联系无不言及。中医书籍《外经微言》《外经微言》,简称《外经》,有人称为《黄帝外经》。中医特别重视理论,儿科鼻祖钱仲阳、大临床家张锡纯等都强调医理的重要性。中医的理论书籍最好的应该是《黄帝内经》和《外经微言》。金元四大家、黄元御等的医理解说可资参考、帮助理解,慎不可偏听一家之言。中医书籍《内经》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领会的经典《内经》又名《黄帝内经》,内容分二大块:《灵枢》和《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以前,我们见到的《内经》,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王太仆编订的。王太仆研究的是中医学术理论、整理古籍、探求医理根源。中医书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给人以无穷智慧的源泉,在这灵泉的灌溉下,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学医之人必须阅读其中一部分名家的著作!世人都说中医爱珍藏独家秘方不外传,这说的应该是乡里之小医,那些胸有大爱的名医无不著书苦口婆心畅述医理医法医方。以下是我认识到的上乘大医:傅青主,著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等;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雷丰,著有《时病论》;程国彭,著有《医学心悟》;李翰卿,著有《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等。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等,张路玉的《张氏医通》皆可一观。后世医家多称“温病学诸书是《伤寒论》之翼”,因《伤寒论》的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热”。叶天士的《温热论》、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余师愚的《疫病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别的方面,外科有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王维德的《外证治全生集》等。杂病专著有:绮石的《理虚元鉴》、唐容川的《血证论》等。验方集萃的有《验方新编》等。要读完以上医书,三、五年时间都不够用,因为医书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好读,有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还需要反复阅读、玩味。今天的我们要想速学成用,必须阅读《内经》、《伤寒论》、《傅青主男科、女科》、《陈士铎医学全书》、《王旭高医学全书》、《医醇胜义》、《曹仁伯医案》、《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学全书》、《仿寓意草》、《时病论》等等,这些著作里所谈的民病情况与我们今天的民病情况十分类似,常常可以有“生搬硬套”的机会。读完这些书,你再选二本医案如何廉臣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考考自己,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对付一些常见的病情了。此中所有中医书籍都在图中左上角,非常丰富的约五万册中医书籍均出自于此其它的可推荐的中医书籍为:中医大学本科教材类《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首选)《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次选)《医学入门》–李梃《伤寒杂病论》–注释《黄帝内经》–注释《中医四大经典》–注释《针灸学》–石学敏教材(首选)《经络腧穴学》–教材《针灸大成》注释–杨继洲《针灸穴位名解》–注释高式国中国医学大成丛书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国古今医案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医林荟萃医经六书千家妙方历代本草精华丛书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名中医医案医论名医临证金鉴名医名方录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中医实用技术丛书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中医精华丛书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中医经典注评丛书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内经类书籍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医学入门医学图谱、图解医学图谱、图解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医方类聚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名师与高徒名师经方讲录名老中医之路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药精华读本中医证候学中医证候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中华传世医典中华养生百科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中国药典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藏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中药成方制剂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二续名医类案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伤寒类书籍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吕志杰著作吴中医集吴熙妇科溯洄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四季养生药膳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考专科教材在哪里买自考教材各大网站都有出售,注意看是否符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自考会计大专有哪些教材?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3、大学语文4、高等数学5、政治经济学(财经类)6、中国税制7、基础会计学8、国民经济统计概论9、经济法概论10、中级财务会计11、计算机应用基础1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13、财务管理学14、成本会计15、企业管理概论16、管理会计一共16科<自考英语大专的有网上课堂吗?请问哪里有自自考英语大专的视频教材呀?对。明年一月有招生。全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电话:010-88817912/13010-88811106邮箱:support@如果决定了,就赶快准备吧!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你好,开始的话先不要去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要学跑先学走,要从基础学起,推荐依次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如果要买书的话买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分别是孙广仁、朱文峰、高学敏、邓中甲、周仲瑛主编的,绿色封面。把这几本书学扎实了再去学习四大经典,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内经选读。还有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等。都是和上面一个版本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封面一样。优酷也有同名视频教学,结合起来看。目前执业医师法规定自学是不能参加考试的,具体信息你百度搜索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如果感兴趣就学吧,多一项本领也好

可以自学。关键是你抱有什么样的想法!你只是感兴趣,还是将来想从事中医事业。我是中医院上班的医生,现在来我们单位实习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基本上都考研。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有的年纪不大,但却是电脑奇才,年纪轻轻,可以是作家。但是没有少年医学家。如果你已经读大学,还是安心学好自己的专业,学医就业很难,成才也很难。需要平时不断的学习积累。有的需要看书,有的在给患者治疗疾病当中去学。在说现在也没有纯中医,学中医的同事也要学习很多西医的知识。大概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想靠中医赚钱,呵呵,等老了以后。患者才信任你。

连建伟的 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个人认为思路不错,超过一般中医院校的老师,而且内容不深,广度可以,适合初学者。但是这个课程是中医专业提高课程,真正领悟需要在临床中去体会,去实践,不是一本书能解决的。祝福你好运!

自学考试金匮要略第2章

中医学基础复习大纲绪论掌握几本代表性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及在中医学方面的意义。一、《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分《素问》、《灵枢》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二、《难经》 秦越人所著,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解释了《黄帝内经》的一些疑难问题,并补充其不足三、《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 张仲景 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神农本草经》 东汉末年 共收集了365种药物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典籍五、《本草纲目》: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一部政府颁发的成药典籍掌握金元四大家各自代表的学术流派。(注意其各自观点P4)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概念:具体体现: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证”的含义:辩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了解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第一章 阴阳五行掌握阴阳的概念、特性特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属性的规定(P16表1-1***)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掌握五行的概念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P25表1-2***)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五行的生克关系:相生、相克、掌握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上的应用一、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注意各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解释人体生理活动:寤寐、物质代谢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一、阴阳偏盛二、阴阳偏衰三、阴阳互损四、阴阳转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防治:注意治疗原则的确立***归纳药物属性:注意药味的属性二.五行学说:注意:相生治法和相克治法的具体运用***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第二章 藏象1.掌握藏象的概念2.了解藏象学说的行成3掌握五脏的共性,以及各自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和系统联系注意:一、气的运行与哪些脏器有关二、血、水液的运行与哪些脏器有关掌握六腑的共性,以及各自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掌握奇恒之腑的共性,以及各自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和系统联系掌握脏腑之间的关系***注意:一、脏与脏关系的主要体现方面 二、脏与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了解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了解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第三章 气血津液1.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主要功能、运动、分类***主要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运动:注意气的运动形式、运动失调以及病态分类:(注意各气之间的比较记忆)元气宗气:注意其生成、功能营气卫气:注意其功能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主要功能、运行注意一、离经之血二、脾胃、肝、肾対血生成的作用三、生理功能:濡养作用、运载作用、四、血液正常运行的3个条件3.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主要功能4.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经络1.掌握经络的概念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注意其含义和流注次序(P98表4-3)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掌握经络的循行分布***(注意各自循行分布的部位)一、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P97图4-1)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三、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的循行分布4.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一、经络的基本功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阴阳感应与传递性息调节机能活动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络与沟通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阳参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三、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四、经别经筋、皮部的功能特点第五章 体质1.掌握体质的含义2.了解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注意体质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分类3.了解体质学说的应用注意从化的含义***病因掌握病因的概念了解病因分类和探求病因的方法陈无择 “三因学说”近代分类外感病因***六淫:概念、致病的共同特点*注意各自的性质、致病特点的论述(P140表6-1)风邪:寒邪暑邪(注意不能内生)*湿邪燥邪热(火)邪疫气:内感病因七情内伤:概念;形成因素:致病的特点饮食失宜劳逸过度: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逸: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注意形成因素、致病特点)痰饮瘀血结石其他病因病机发病的原理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影响发病的因素气候变化、地域特点、生活工作条件、体质特点、精神状态发病途径发病形式***感而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复发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邪正盛衰与疾病出入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邪去正虚阴阳失调(结合阴阳学说进行复习)精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第十章 养生、防治、康复1.了解养生的意义2.掌握养生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准则3.预防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掌握治则***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注意其具体运用调整阴阳调理气血标本先后:注意其具体运用一、急则治标二、缓则治本三、标本兼治*正治反治:理解其含义和治法三因制宜:基本概念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说明:本资料是依托教师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突出重点和难点;其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为复习重点(带***表示常考点),了解的内容要求理解。由于大纲内容较为粗略,各位同学应按此大纲进行课本的阅读、理解、背诵的系统复习。 Best wishes for you.

金匮要略分温再服意思是用温性、热性药物,振奋人体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寒证的治疗。在煎中药的时候煎过一服药,煎好了以后分几次服用的意思,等到下一次可以将药物热一下再继续的服用。指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

金匮要略重点难点第一章 绪论重点:《金匮要略》书名释义及性质、《金匮要略》基本内容及学术成就贡献难点:《金匮要略》脉学特点、《金匮要略》编写体例、《金匮要略》学术成就及贡献、《金匮要略》制方理论及用药特点服药法第二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重点:治未病、肝虚治法、虚实异治、发病与预防难点:“脾旺不受邪”、“治肝补脾之要妙”——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发病三条途径第三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重点:湿病的治疗原则及其机理、湿病的概念、证治难点:外湿治法为何“微发其汗”、内湿治法为何“利小便” 、防已黄芪汤是微汗法还是渗利法、三附子汤证治比较、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薏甘汤证治比较第四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重点:百合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主方、狐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内服方、外治法、阴阳毒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证治难点:百合病的病因病机、百合病命名有几种学说、“百脉一宗”含义、狐惑病的命名、本篇甘草泻心汤与《伤寒论》中甘草泻心汤的异同点、阴阳毒的分类特点第五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重点:中风历节病的概念和中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历节的证治难点:以脉象推论中风病的病因病机、《金匮》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第六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重点:血痹病概念及成因证治难点:脉象推论血痹轻证病因病机、虚劳的脉象有何特点第七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重点:肺痿证治、肺痿肺痈鉴别难点:虚热肺痿的证治、虚寒肺痿证治、麦门冬汤麦冬与半夏配伍意义第八章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难点:桂枝加桂汤与苓桂甘枣汤证比较、奔豚汤方义重点:奔豚气病的概念、肝气奔豚的证治第九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重点: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栝蒌薤白三方异同点、人参汤的组成、功效与主治证、胸痹急症证治、心痛证治难点:“阳微阴弦”含义?栝蒌薤白半夏汤与栝蒌薤白白酒汤证的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人参汤主治证为何迥异?“关上小紧数”之“数”字如何理解?心痛轻证与重证的证治、薏苡附子散方义、胸痹急症原文中“缓急”的注家不同认识第十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重点:腹满病虚实寒热的辨证要点、厚朴七物汤和大柴胡汤证治、厚朴三物汤、大承气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的证治、脾胃虚寒证、血虚寒疝的证候特点及方药难点:对“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的理解、实热性腹满病“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实热性腹满四方鉴别、大黄附子汤条之“发热”症、附子粳米汤与赤丸中有炮附子、炮乌头与半夏相反药物配伍、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与当归生姜羊肉汤同治寒疝区别是什么?大建中汤证“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第十一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重点:肝着、肾着的概念、旋覆花汤的证治、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的证治难点:旋复花汤如何体现活血化瘀法?肝着症状特点、肾着的病位第十二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重点:痰饮病的分类及概念、治则、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甘遂半夏汤的主症治法、下焦饮逆和痰饮冒眩的主症、方药、支饮重证的证治、葶苈大枣泻肺汤的证治难点:肺饮与四饮的关系、对同病异治具体体现、留饮优饮、甘遂半夏汤中相反相成配伍及煎服法、五苓散的方解及作用、大小青龙汤的异同、支饮重证—虚者、实者的含义和区别、木防己汤中石膏用量第十三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重点:消渴病概念之广义、狭义之分、白虎加参汤证治、消渴肾气亏虚证治、小便不利上燥下寒证治难点:《金匮》对消渴辨证与后世三消关系、消渴病与消渴症的鉴别、肾气丸与枯蒌瞿麦丸证治异同第十四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重点:水气病的分类及治法、血分、水分、气分概念、证治难点:五脏水与四水的关系、“血不利则为水”理论与临床意义、“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含义、越婢汤与防己黄芪汤的鉴别应用、防己黄芪与防己茯苓的鉴别应用、气分病证治第十五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重点:黄疸病分类与病因病机、谷疸病的病因病机、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茵陈五苓散小半夏汤、小建中汤的证治及临床应用难点:“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的深义、男子黄,但为何小便自利?虚黄的病机、女劳虚证治第十六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重点:吐衄下血证治、远血与近血的鉴别、瘀血脉证难点:泻心汤与柏叶汤的比较鉴别、黄土汤中黄芩的作用第十七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重点:呕吐治禁与治则、呕吐、哕证治、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半夏干姜三方证比较、下利证治难点:胃反概念与证治、茯苓泽泻汤主治之“胃反”与大半夏汤证有何不同、大黄甘草汤主治证与病机、下利气与气利有何不同?何方主治?第十八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重点:肠痈脓未成与脓已成辨证论治难点:薏苡附子败酱散与大黄牡丹汤证治鉴别和临床应用第二十章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重点:当归芍药散证治、胶艾汤证治、桂枝茯苓丸证治、妊娠养胎难点:桂枝茯苓丸证病机及用药特点、胶艾汤证病病机、附子汤证。第二十一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重点:产后腹痛证治、产后中风、产后血虚烦呕、下利及临床应用。难点:产后病机特点、竹叶汤与竹皮大丸二方鉴别。第二十二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重点:梅核气、脏躁的概念及辨证论治、温经汤与胶艾汤病机、主症及功效。难点:梅核气、脏躁的概念及辨证论治、对妇人杂病病因特点。满意此答案请立即采纳,谢谢!

  • 索引序列
  • 金匮要略自考本科教材
  • 自学考试金匮要略
  • 金匮要略自学考试
  • 金匮要略自学考试书籍
  • 自学考试金匮要略第2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