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食品营养学真题及答案

只有1到13个题么?我要考农产品加工,你是不是也考自考的啊,就把答案与你分享下,希望能帮到你!我把试题也贴上吧。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蔬菜腌制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是( ) A.丁酸发酵 B.乳酸发酵 C.醋酸发酵 D.乙醇发酵2.成熟稻谷籽粒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粗纤维3.橘子罐头加注的液汁应为( ) A.清水 B.调味液 C.盐水 D.糖液4.胚芽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精白米,要求保留胚芽的比例要达到(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5.面包制作要求选用的面粉应为( ) A.强力粉 B.中力粉 C.弱力粉 D.极弱力粉6.比重去石机主要用于清除稻谷中的( ) A.并肩石 B.重杂质 C.大杂质 D.小杂质7.下列淀粉颗粒中,糊化温度最高的是( ) A.马铃薯淀粉 B.玉米淀粉 C.甘薯淀粉 D.小麦淀粉8.使1千克油料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油料的( ) A.导热率 B.导热系数 C.热容量 D.比容9.下列酿造酱油工序中,经淋油操作以后进行的工序是( ) A.制曲 B.发酵 C.淋油 D.杀菌10.薯干生产淀粉工艺中酸处理可选用的酸是( ) A.亚硫苹 B.盐酸 C.硅酸 D.碳酸11.面包发酵过程中,采用鲜酵母作为发酵剂时其用量一般应为面粉量的( ) A.0.1—0.3% B.0.3—0.5% C.0.5—0.7% D.1%以上12.低酸性食品罐头杀菌所需要的温度是( ) A.85℃ B.95℃ C.100℃ 0.121℃13.为了破坏酶的活性,保证速冻食品的色泽风味,在速冻前必须进行的工序是( ) A.预冷 B.清洗 C.烫漂 D.切分14.果汁饮料指的是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经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其原果汁含量 应在( ) A.5%以上 B.10%以上 C.15%以上 D.20%以上15.用于生产酱油的微生物是( ) A.黄曲霉 B.米曲霉 C.红曲霉 D。毛霉16.离心分离法进行淀粉分离的依据是( ) A.比重不同 B.沸点不同 C.溶解度不同 D.颗粒大小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7.小麦经碾磨制成不同质量和不同大小的颗粒统称为再制品,利用筛理机械可将其分为( ) A.麸皮 B.麦渣 C.专用粉 D.麦心 E.粗粉18.根据酱醪含水量的多少可将酱油生产方法分为( ) A.稀醪发酵 B.固稀发酵C.固态发酵 D.液态发酵 E.半固态发酵19.植物油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 ) A.容重 B.散落性C.自动分级性 D.导热性 E.吸附性20.运用无菌原理对食品进行保藏的方法有( ) A.罐藏 B.辐照杀菌 C.腌制 D.微波杀菌 E.冷冻21.氧化淀粉的主要特点有( ) A.糊化温度低 B.粘度下降 C.不溶于冷水 D.色白 E.干燥后成膜强度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酱油浸出23.酸价24.酶褐变25.千粒重26.焦糖化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7.根据籼稻和粳稻的理化性质,简述它们的加工特性。28.简述生产挂面的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29.简述油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油脂质量的关系。30.农产品加工有哪些特点?31.简述交联淀粉的特点及用途。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2.分析引起罐头食品变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控制?33.从固态发酵法食醋生产工艺,说明应怎样提高食醋的质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A 2. C 3. D 4。C 5。A 6. A 7. B 8. C9.D 10。A 11. C 12. D 13. C 14。B 15。B 16。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7. ABDE 18。 ABC 19. ABCDE 20. ABD 21。ABC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酱油浸出:是指在酱醅成熟后,利用浸泡及过滤的方式,将有效成分从酱醅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23. 酸价: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4. 酶褐变: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颜色变褐的现象。 25. 千粒重:是一千粒稻谷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26. 焦糖化反应:糖在高温下发生聚合而焦化,生成有色物质,称为焦糖化反应。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7.答:籼稻,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可分为早籼稻谷和晚籼稻谷,早籼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晚籼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小,硬质粒较多。粳稻,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可分为早粳稻谷和晚粳稻谷,早粳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 在加工特性上,粳稻由于粒形短而宽,稻壳组织松而薄,且占籽粒的百分比小,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因此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籼稻由于籽粒长而细,稻壳组织紧而厚, 且占籽粒的百分比大,米粒强度小雪耐压性差,因此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28.答:配料—和面—熟化—压片—切条—干燥—切段—包装—成品 和面:加水量飞和面时间、和面温度是影响挂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熟化:静态和较低温度下进行,一般15分钟。 压片切条:直接压片和复合压片两种,使面片光滑、整齐、厚薄均匀。 干燥:使面条达到一定的含水量。29.答:(1)甘油酯类:三甘酯类,单甘油酯、双甘油酯类。(2)脂肪酸决: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脂肪酸决定着油脂的特点。游离脂肪酸增加油脂的酸度,因而会降低油脂的品质。(3)类脂:磷脂、甾醇、蜡。磷脂在油脂中起不良的影响;油脂中的甾醇对食用及保管均无害处;微量蜡能引起油脂的混浊而降低透明度。(4)酚类化合物:可以延长油脂的贮藏期限。(5)粘蛋白:对油脂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引起油脂混浊,颜色变暗以及微生物繁殖。(6)色素:它能使油脂色泽加深而降低油脂的等级。(7)维生素:维生素E能防止油脂的氧化败坏性变质。30.答:(1)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晶的产业。(2)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受生产水平的制约。(3)受原料来源分散、易腐的制约,生产带有季节性。(4)农产品加工生产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产销紧密结合。31.答:淀粉交联后爹形成有立体网络的极大分子(2分),因此,交联淀粉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耐热、耐酸、耐碱、耐剪切。可作为食品的增稠剂,用于布丁制作、婴儿食品加工以及造纸和石油钻井等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2.答:主要原因是:杀菌不足,罐头裂漏,杀菌前污染严重。 食品从原料进厂到装罐密封,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所污染的微生物 的种类和数量与原料状况、运输条件、工厂卫生飞生产操作工艺条件以及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等密切相关。原始活菌数愈多,污染愈严重,所需杀菌的时间愈长。 常出现的败坏现象有胀罐,平酸败坏,变黑,发霉。其中胀罐分为物理性胀罐2装量过多,排气不足等;化学性胀罐:高酸性罐头中有机酸使罐内腐蚀产生氢气;细菌性胀罐3腐败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气体。漏罐:即是从缝线或孔眼部分漏出部分内容物,引起的原因可以是罐头卷边角铁皮腐蚀生锈出现穿孔,或由于腐败微生物活动产生气体使罐头内压过大,损坏其卷线及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等原因。 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杀菌工艺,检查密封情况,减少装罐前污染。 33.答:固态发酵法制醋的特点是:发酵醅中配有较多的疏松料,发酵醅呈蓬松的固态,其中容纳着一定的空气和水,是一个由固、液、气三相构成的适合于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食醋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原料及配比。(2)原料处理。(3)糖化和酒精发酵:糖化和酒精发酵应做到低温下曲、低温人池、低温发酵。(4)醋酸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品温的变化总是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5)加盐后熟2醋酸发酵结束要及时加盐,防止成熟醋醅过度氧化。(6)淋醋5采用三套循环法。(7)陈酿:每隔1—2天揭盖晒一天,促进酯化。(8)灭菌585—90℃,30—40分钟。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营养、食品与健康本科专业考什么?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南京医科大学,一共需要考22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实践)、实用卫生统计学(实践)、实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实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营养学(一)(实践)、营养学(一)、临床营养学、食品毒理学(实践)、食品毒理学、新型食品概论、食品加工与保藏(本)(实践)、食品加工与保藏(本)、公共关系学、中国文化概论、医疗保险学、营养、食品与健康毕业论文。自考本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7年4月自考00012英语一真题 格式:PDF大小:3653.97KB 2013年04月自考00431教学设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5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自考要考哪些?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自考科目为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烹饪营养学(一)(实践)、实用卫生统计学(实践)、食品毒理学、食品加工与保藏(本)(实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临床营养学、流行病学(实践)、流行病学、食品毒理学(实践)、食品加工与保藏(本)、新型食品概论、烹饪营养学(一)、实用卫生统计学、营养学(一)(实践)、营养学(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区营养学、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实践)、英语(二)、中医营养学。自考报名条件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5、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报考专业。对某些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安管理、医学类专业等)将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限制报考对象。自考网上报名流程1、登录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新生需注册并填写相关资料,老生根据自己之前的账号进行登陆)。2、到自考办网站规定的指定银行办理一张缴费用银行卡。3、办理银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银行卡的老考生按照报名网站规定的报名流程完成网上报名。4、网上报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自考办指定的地点进行摄像制作准考证。小编整理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自考要考哪些的内容到此就结束了,针对自考的学员,可能介绍的信息还不够全面,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可以点击下方推荐话题,或者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也可以咨询24H人工在线客服!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只有1到13个题么?我要考农产品加工,你是不是也考自考的啊,就把答案与你分享下,希望能帮到你!我把试题也贴上吧。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蔬菜腌制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是( ) A.丁酸发酵 B.乳酸发酵 C.醋酸发酵 D.乙醇发酵2.成熟稻谷籽粒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粗纤维3.橘子罐头加注的液汁应为( ) A.清水 B.调味液 C.盐水 D.糖液4.胚芽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精白米,要求保留胚芽的比例要达到(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5.面包制作要求选用的面粉应为( ) A.强力粉 B.中力粉 C.弱力粉 D.极弱力粉6.比重去石机主要用于清除稻谷中的( ) A.并肩石 B.重杂质 C.大杂质 D.小杂质7.下列淀粉颗粒中,糊化温度最高的是( ) A.马铃薯淀粉 B.玉米淀粉 C.甘薯淀粉 D.小麦淀粉8.使1千克油料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油料的( ) A.导热率 B.导热系数 C.热容量 D.比容9.下列酿造酱油工序中,经淋油操作以后进行的工序是( ) A.制曲 B.发酵 C.淋油 D.杀菌10.薯干生产淀粉工艺中酸处理可选用的酸是( ) A.亚硫苹 B.盐酸 C.硅酸 D.碳酸11.面包发酵过程中,采用鲜酵母作为发酵剂时其用量一般应为面粉量的( ) A.0.1—0.3% B.0.3—0.5% C.0.5—0.7% D.1%以上12.低酸性食品罐头杀菌所需要的温度是( ) A.85℃ B.95℃ C.100℃ 0.121℃13.为了破坏酶的活性,保证速冻食品的色泽风味,在速冻前必须进行的工序是( ) A.预冷 B.清洗 C.烫漂 D.切分14.果汁饮料指的是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经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其原果汁含量 应在( ) A.5%以上 B.10%以上 C.15%以上 D.20%以上15.用于生产酱油的微生物是( ) A.黄曲霉 B.米曲霉 C.红曲霉 D。毛霉16.离心分离法进行淀粉分离的依据是( ) A.比重不同 B.沸点不同 C.溶解度不同 D.颗粒大小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7.小麦经碾磨制成不同质量和不同大小的颗粒统称为再制品,利用筛理机械可将其分为( ) A.麸皮 B.麦渣 C.专用粉 D.麦心 E.粗粉18.根据酱醪含水量的多少可将酱油生产方法分为( ) A.稀醪发酵 B.固稀发酵C.固态发酵 D.液态发酵 E.半固态发酵19.植物油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 ) A.容重 B.散落性C.自动分级性 D.导热性 E.吸附性20.运用无菌原理对食品进行保藏的方法有( ) A.罐藏 B.辐照杀菌 C.腌制 D.微波杀菌 E.冷冻21.氧化淀粉的主要特点有( ) A.糊化温度低 B.粘度下降 C.不溶于冷水 D.色白 E.干燥后成膜强度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酱油浸出23.酸价24.酶褐变25.千粒重26.焦糖化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7.根据籼稻和粳稻的理化性质,简述它们的加工特性。28.简述生产挂面的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29.简述油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油脂质量的关系。30.农产品加工有哪些特点?31.简述交联淀粉的特点及用途。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2.分析引起罐头食品变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控制?33.从固态发酵法食醋生产工艺,说明应怎样提高食醋的质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A 2. C 3. D 4。C 5。A 6. A 7. B 8. C9.D 10。A 11. C 12. D 13. C 14。B 15。B 16。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7. ABDE 18。 ABC 19. ABCDE 20. ABD 21。ABC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酱油浸出:是指在酱醅成熟后,利用浸泡及过滤的方式,将有效成分从酱醅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23. 酸价: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4. 酶褐变: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颜色变褐的现象。 25. 千粒重:是一千粒稻谷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26. 焦糖化反应:糖在高温下发生聚合而焦化,生成有色物质,称为焦糖化反应。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7.答:籼稻,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可分为早籼稻谷和晚籼稻谷,早籼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晚籼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小,硬质粒较多。粳稻,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可分为早粳稻谷和晚粳稻谷,早粳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 在加工特性上,粳稻由于粒形短而宽,稻壳组织松而薄,且占籽粒的百分比小,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因此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籼稻由于籽粒长而细,稻壳组织紧而厚, 且占籽粒的百分比大,米粒强度小雪耐压性差,因此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28.答:配料—和面—熟化—压片—切条—干燥—切段—包装—成品 和面:加水量飞和面时间、和面温度是影响挂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熟化:静态和较低温度下进行,一般15分钟。 压片切条:直接压片和复合压片两种,使面片光滑、整齐、厚薄均匀。 干燥:使面条达到一定的含水量。29.答:(1)甘油酯类:三甘酯类,单甘油酯、双甘油酯类。(2)脂肪酸决: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脂肪酸决定着油脂的特点。游离脂肪酸增加油脂的酸度,因而会降低油脂的品质。(3)类脂:磷脂、甾醇、蜡。磷脂在油脂中起不良的影响;油脂中的甾醇对食用及保管均无害处;微量蜡能引起油脂的混浊而降低透明度。(4)酚类化合物:可以延长油脂的贮藏期限。(5)粘蛋白:对油脂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引起油脂混浊,颜色变暗以及微生物繁殖。(6)色素:它能使油脂色泽加深而降低油脂的等级。(7)维生素:维生素E能防止油脂的氧化败坏性变质。30.答:(1)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晶的产业。(2)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受生产水平的制约。(3)受原料来源分散、易腐的制约,生产带有季节性。(4)农产品加工生产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产销紧密结合。31.答:淀粉交联后爹形成有立体网络的极大分子(2分),因此,交联淀粉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耐热、耐酸、耐碱、耐剪切。可作为食品的增稠剂,用于布丁制作、婴儿食品加工以及造纸和石油钻井等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2.答:主要原因是:杀菌不足,罐头裂漏,杀菌前污染严重。 食品从原料进厂到装罐密封,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所污染的微生物 的种类和数量与原料状况、运输条件、工厂卫生飞生产操作工艺条件以及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等密切相关。原始活菌数愈多,污染愈严重,所需杀菌的时间愈长。 常出现的败坏现象有胀罐,平酸败坏,变黑,发霉。其中胀罐分为物理性胀罐2装量过多,排气不足等;化学性胀罐:高酸性罐头中有机酸使罐内腐蚀产生氢气;细菌性胀罐3腐败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气体。漏罐:即是从缝线或孔眼部分漏出部分内容物,引起的原因可以是罐头卷边角铁皮腐蚀生锈出现穿孔,或由于腐败微生物活动产生气体使罐头内压过大,损坏其卷线及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等原因。 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杀菌工艺,检查密封情况,减少装罐前污染。 33.答:固态发酵法制醋的特点是:发酵醅中配有较多的疏松料,发酵醅呈蓬松的固态,其中容纳着一定的空气和水,是一个由固、液、气三相构成的适合于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食醋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原料及配比。(2)原料处理。(3)糖化和酒精发酵:糖化和酒精发酵应做到低温下曲、低温人池、低温发酵。(4)醋酸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品温的变化总是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5)加盐后熟2醋酸发酵结束要及时加盐,防止成熟醋醅过度氧化。(6)淋醋5采用三套循环法。(7)陈酿:每隔1—2天揭盖晒一天,促进酯化。(8)灭菌585—90℃,30—40分钟。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1)粮食、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 吸收; (2)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可与钙结合,以及未被消化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均影响钙的吸收;(3)一些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也影响钙的吸收。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食品营养学》(第三版),张泽生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20年。高纲184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286 食品营养学江南大学编(202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品营养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与食品加工业密切联系,掌握食品加工对各类营养素和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增进营养的措施和途径,同时对食品营养学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食品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食品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与食物和健康关系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营养,它是决定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们的社会、智力和身体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与人类生长发育、智力、延寿、康复以及下一代的成长密切相关,对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营养科学知识的指导。从实践上看,学好《食品营养学》理论和原理,有助于将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及人们合理营养需要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供应的合理规划、安排结合起来,达到不断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增进健康的目的。本课程还对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选用由张泽生主编的《食品营养学(第三版)》作为教材。本教材由中国轻工业出版出版,版次为2020年4月第3版,曾荣获中国轻工总会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适合于轻工高等学校食品专业。全书共包括13章,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第十三章《未来的食品营养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食品营养学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2.掌握营养学中能量的基本概念,人体的能量需要、加工食品中的能量变化、能量来源与供给量。3.掌握三类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组成分类、生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以及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了解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4.掌握维生素的特点、分类、各种易缺乏维生素的功能、缺乏时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以及在食品加工、储存中各种因素对维生素的影响。5.掌握矿物质的分类、功能,了解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掌握易缺乏的矿物质的功能、吸收特点,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6.掌握膳食纤维的分类、功能以及食物来源。7.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基本原则,了解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合理营养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8.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主要目的,掌握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的种类。9.了解功能食品的概念、原则、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先修课程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其后续课程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和功能食品及其评价等。该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一章。(二)学习要求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发展概况、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食品营养学研究的内容,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营养素、营养素密度、营养价值等概念,了解加工食品的分类和营养状况,了解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及发展目标。(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1食品营养学研究内容[1]领会 ⑴.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内容[2]掌握:⑴.食品营养学的概念1.2我国食品营养情况[1]领会 ⑴.我国食品生产加工概况⑵.我国从解放至今在提高人民营养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⑶.我国居民的营养现状与发展目标1.3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1]领会 ⑴.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⑵.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类型⑶.加工食品的分类和营养情况[2]掌握:⑴.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营养素、营养素密度、营养价值的定义⑵.食品的作用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二章。(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活动的特点,掌握食物中各大营养素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2.1消化系统的概况[1]领会:⑴.人体消化道活动的特点[2]掌握:⑴.消化、吸收的定义⑵.食物在人体中消化的方式⑶.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2 食品的消化[1]领会:⑴.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消化道消化的过程[2]掌握: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类大分子物质在人体消化道消化的全过程,消化酶的分解产物,以及上述营养物质主要的消化器官。⑵.胃液、胆汁、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2.3 吸收[1]领会:⑴.维生素、矿物质、水的吸收过程[2]掌握:⑴.小肠作为营养素主要吸收器官的原因⑵.营养素吸收的基本机制及特点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消化产物吸收的过程和特点⑷.重要矿物质钙、铁的吸收过程和特点第三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三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营养学中能值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的能量需要及其影响因素,熟悉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了解能量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3.1能量与能量单位[1]领会:⑴.食物能量的来源⑵.能量的作用和意义[2]掌握:⑴.能量的单位⑵.不同能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2能值及其测定[1]领会:⑴.几种食品、营养素的食物能值⑵.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2]掌握:⑴.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的定义⑵.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能值及系数⑶.食物能值的测定方法3.3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1]领会:⑴.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方法⑵.目前我国体力劳动的分级[2]掌握:⑴.决定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⑵.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的定义、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⑶.对食物代谢反应的定义3.4 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1]领会:⑴.导致体重增加及肥胖的原因及调控方法[2]掌握:⑴.能量平衡等式⑵.体质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划分标准3.5 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1]领会:⑴.食品加工的能量变化[2]掌握:⑴.能量密度的定义3.6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不同劳动强度的成年人每日膳食能量的需要量⑵.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的能量特点[2]掌握:⑴.三大产能营养素在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四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熟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掌握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了解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了解膳食纤维的组成分类,掌握膳食纤维的功能,熟悉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4.1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掌握:⑴.碳水化合物的功能4.2 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1]领会:⑴.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⑵.木糖醇的来源和代谢特点⑶.抗性淀粉的分类和作用[2]掌握:⑴.葡萄糖、果糖的来源和作用⑵.蔗糖、乳糖的来源和作用⑶.低聚糖的定义及常见的低聚糖⑷.多糖、改性淀粉的定义4.3 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1]领会:⑴.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的影响[2]掌握:⑴.淀粉糊化、老化、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的定义⑵.淀粉糊化、老化的过程⑶.焦糖化反应与美拉德反应的区别⑷.焦糖化反应与美拉德反应在营养学和食品加工中的特点4.4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1]领会: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过少对机体的影响⑵.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2]掌握:⑴.碳水化合物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⑵.食物血糖指数的概念及划分标准4.5 膳食纤维[1]领会:⑴.膳食纤维的分类及主要成分⑵.膳食纤维对微量营养素的影响⑶.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2]掌握:⑴.膳食纤维的定义⑵.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⑶.膳食纤维的摄取与食物来源第五章 脂类(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五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脂类的组成分类和功能,掌握脂肪酸的命名和必需脂肪酸的概念,掌握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熟悉脂类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了解脂类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5.1 脂类的功能[1]掌握:⑴.脂类的功能5.2 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1]领会:⑴.脂类的组成分类⑵.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不利影响⑶.胆固醇的利与弊[2]掌握:⑴.脂肪酸的编号系统⑵.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包含的种类⑶.植物固醇对健康的作用5.3 脂肪的代谢[1]领会:⑴.三酰甘油酯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过程⑵.磷脂代谢过程[2]掌握:⑴.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⑵.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及转化过程5.4 血浆脂蛋白[1]掌握:⑴.按密度法,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5.5 脂肪在精炼加工过程中的变化[1]领会:⑴.食品精炼加工过程中成分的变化5.6 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1]领会:⑴.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脂类的变化[2]掌握:⑴.脂类氧化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5.7 脂类的摄取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脂类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2]掌握:⑴.三类脂肪酸在膳食中的合理组成比例⑵.n-6与n-3脂肪酸的来源及合理比例⑶.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第六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六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掌握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熟悉蛋白质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及其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了解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6.1 蛋白质的功能[1]掌握:⑴.蛋白质对人体的功能以及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6.2 蛋白质的需要量[1]领会:⑴.总氮平衡、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⑵.成人蛋白质的需要量[2]掌握:⑴.氮平衡的定义6.3 必需氨基酸[1]领会:⑴.粮谷类、豆类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种类[2]掌握:⑴.必需氨基酸的定义、包括的种类⑵.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的定义、限制性氨基酸的定义6.4 蛋白质的代谢[1]领会:⑴.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过程[2]掌握:⑴.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的过程及脱氨基方式⑵.氨基酸代谢池的定义6.5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1]领会:⑴.完全蛋白质、部分完全蛋白质和半完全蛋白质的区别[2]掌握:⑴.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氨基酸分等定义⑵.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6.6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领会:⑴.实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方法[2]掌握:⑴.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定义6.7 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1]领会:⑴.蛋白质与亚硝酸盐的反应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掌握:⑴.热加工的有益作用⑵.热加工对氨基酸及蛋白质的有害作用6.8 蛋白质的摄取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蛋白质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2]掌握:⑴.食物蛋白质的来源及其特点6.9 多肽、氨基酸的特殊营养作用[1]领会:⑴.各类功能性多肽、氨基酸对健康的益处⑵.过量摄入蛋白质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第七章 维生素(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七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维生素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各种易缺乏维生素的功能以及缺乏时对人体的影响,了解各维生素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7.1 维生素概述[1]领会:⑴.维生素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⑴.维生素的定义7.2 水溶性维生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的生理功能、稳定性、缺乏的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7.3 脂溶性维生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⑵.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人体的不利作用[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稳定性、缺乏的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7.4 维生素在食品加工时的损失情况[1]领会:⑴.典型加工操作对维生素的影响第八章 矿物质和水(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八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矿物质的功能以及食品的成酸和成碱作用,掌握易缺乏的矿物质的功能、吸收特点,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矿物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8.1 矿物质概述[1]领会:⑴.矿物质的组成及分类⑵.人体内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⑶.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生物有效性[2]掌握:⑴.矿物质的定义⑵.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对改善食品感官性状与营养价值的影响⑶.食品的成酸、成碱作用的定义8.2 重要的矿物质元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元素的种类[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矿物质元素——钙、铁、锌、碘、硒的存在与功能、吸收状况与影响因素、缺乏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8.3 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1]领会:⑴.典型加工操作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8.4 水[1]领会:⑴.人体内水分的分布、水的排泄及需要量[2]掌握:⑴.水的生理功能及对改善食品感官性状的影响第九章 营养与膳食平衡(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九章。(二)学习要求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基本原则,了解合理营养以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熟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9.1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领会:⑴.由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代替RDA的理由[2]掌握:⑴.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的定义,包括的4项营养水平指标⑵.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定义9.2 膳食结构与膳食类型[1]领会:⑴.当今世界的三种膳食结构模式,各膳食结构模式的优缺点⑵.各膳食类型的特点[2]掌握:⑴.膳食概念⑵.平衡膳食的定义,平衡膳食中平衡的含义⑶.三大类产能营养素的理想供能比9.3 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1]掌握:⑴.膳食指南的定义⑵.中国居民(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内容及解读(2016版)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分层,各层代表的食物种类、含量及其各类食品的地位9.4 食品的方便化[1]领会:⑴.食品方便化的原因及潜在的营养问题第十章 营养与疾病防治(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营养缺乏造成的典型病症及其特征,熟悉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危害,理解膳食与代谢性疾病及癌症的关系及防治因素,掌握典型营养性疾病的膳食因素及膳食防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0.1 消化吸收不良[1]领会:⑴.消化吸收不良、脂肪痢的原因、表现及防治方法[2]掌握:⑴.乳糖不耐症的概念及引发的原因10.2 营养缺乏病[1]掌握:⑴.蛋白质-热能营养缺乏、佝偻病及骨质疏松、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克山病的原因、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3 营养过剩[1]掌握:⑴.肥胖、冠心病、高血压相关的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4 代谢性疾病[1]掌握:⑴.糖尿病、苯丙酮尿症、高半胱氨酸血症、通风症相关的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5 癌[1]领会:⑴.膳食中致癌、促癌物质[1]掌握:⑴.膳食中抑癌营养素及食物来源第十一章 食品的营养强化与营养标签(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一章。(二)学习要求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主要目的,掌握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熟悉常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的种类。了解特殊膳食用食品,熟悉预包装食品标签基本要求,掌握食品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要求及编制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1.1 食品的营养强化[1]领会:⑴.强化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概念⑵.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主要种类⑶.强化食品的主要种类⑷.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概念[2]掌握:⑴.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⑵.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或种类)⑶.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和作用⑷.食品营养强化的七项原则(即基本要求)⑸.提高营养强化剂在食品中稳定性的方法11.2 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1]领会:⑴.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⑵.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内容[2]掌握:⑴.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的定义⑵.食品营养标签的意义⑶.食品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要求和格式⑷.食品营养标签的编制第十二章 食品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二章。(二)学习要求了解功能食品的概念与原则,了解保健食品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熟悉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了解天然食品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2.1 功能食品的发展[1]领会:⑴.功能食品的特点⑵.健康、亚健康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⑴.功能食品的概念12.1 保健食品的发展[1]领会:⑴.保健食品的分类⑵.保健食品使用原则⑶.保健食品的原料及辅料[2]掌握:⑴.保健食品的概念⑵.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⑶.保健食品的特征12.3 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1]领会:⑴.目前已被确认的11类生物活性物质⑵.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功能12.4 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1]掌握:⑴.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12.5 天然食品中的某些功能性成分[1]领会:⑴.包含有大蒜素等功能性成分的天然食品种类⑵.各功能性成分的作用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等二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包括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食品营养学》(第三版),张泽生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20年。(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较多,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并存,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30%,“掌握”7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改错题、简述题、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 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分,共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干眼病是由于严重缺乏(▲)引起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2.生鸡蛋比熟鸡蛋的吸收率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空,每空1分,共1分。3.缺钙引起的疾病称为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4.必需氨基酸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5.简述预防维生素缺乏的措施。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6.试述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列举三种天然食品中的功能成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食品营养学真题答案

饪营养学试题 课程代码:025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B) A.硬脂酸 B.亚油酸 C.软脂酸 D.醋酸 2.脂肪在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主要部位是(C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3.一日三餐中,午餐提供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C ) A.10% B.20% C.30% D.40% 4.人体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能经日晒转化成(B ) A.维生素D B.胡萝卜素 C.维生素A D.维生素E 5.乳类特有的碳水化物是(D ) A.淀粉 B.乳糖 C.蔗糖 D.葡萄糖 6.脂肪有助于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B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B2 7.下列食物中,碱性食品是( C) A.大米 B.食醋 C.鸡蛋 D.猪肉 8.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共有( ) A.12种 B.14种 C.21种 D.7种 9.下列物质中,能作为重要自由基清除剂的是( D) A.维生素E B.维生素C C.烟酸 D.尼克酸 10.酵母发面可以大大增加面团中( A) A.淀粉含量 B.B族维生素的含量 C.蛋白质的含量 D.钙的含量 11.下列人群中,维持负氮平衡的是( A) A.正常成年人 B.孕妇 C.儿童 D.老年人 12.下列食物中,蛋白质生物价最高的是( C) A.鸡蛋 B.大米 C.大豆 D.鸡肉 13.常食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可有效预防( A) A.克汀病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脚气病 14.造成馒头、米饭冷却放置后变硬、干缩的原因是( C) A.淀粉发生了糊化 B.淀粉发生了老化 C.淀粉发生了氧化 D.淀粉发生了焦化 15.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可适当增加摄入的营养物质是(C ) A.淀粉 B.蔗糖 C.膳食纤维 D.脂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能够在正常人体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营养物质有(ABD ) A.纤维素 B.果胶 C.脂肪 D.淀粉 E.蔗糖 17.下列物质中,哪些具有苦味从而赋予了食品特有的风味?(ACD ) A.咖啡碱 B.纤维素 C.可可碱 D.茶碱 E.糊精 18.脂肪在烹饪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哪些变化?(BD ) A.水解 B.乳化 C.凝固变性 D.糊化 E.老化 19.与成年人相比,老年人生理机能发生的变化有( BCDE) A.基础代谢加快 B.运动能力下降 C.内分泌功能减弱 D.心脏功能下降 E.味觉功能减退 20.维生素C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容易损失?(AC ) A.溶解 B.加碱 C.氧化 D.加醋 E.加热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21.维生素不能提供热能,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身体组织与参与代谢。(V ) 22.蔗糖受热易发生糖焦化反应,可利用此性质改善食品的色泽。(X ) 23.食物脂肪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其来源及消化率。( X) 24.粮豆混食可以大大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X) 25.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均需从内脏、蛋类及乳类食品中直接获得。(X ) 26.脂肪酸与果酸都能溶解无机盐,故均有利于无机盐被人体的吸收。( V) 27.调整我国的膳食结构,首先应从减少粮食摄入量、增加肉类供给量做起。( X) 28.完整的营养调查应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V )

你好 自考真题及其答案可以网上看看有没有,自考答案是不好找的。一般自考辅导试卷有专门的历次考试试题的。自考书籍主要是教材、大纲和辅导书模拟题历次考试真题,可以网上试试,或是有卖那种历次考试真题的试卷的辅导资料的可以,或是模拟试题都是可以的。

只有1到13个题么?我要考农产品加工,你是不是也考自考的啊,就把答案与你分享下,希望能帮到你!我把试题也贴上吧。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蔬菜腌制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是( ) A.丁酸发酵 B.乳酸发酵 C.醋酸发酵 D.乙醇发酵2.成熟稻谷籽粒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粗纤维3.橘子罐头加注的液汁应为( ) A.清水 B.调味液 C.盐水 D.糖液4.胚芽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精白米,要求保留胚芽的比例要达到(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5.面包制作要求选用的面粉应为( ) A.强力粉 B.中力粉 C.弱力粉 D.极弱力粉6.比重去石机主要用于清除稻谷中的( ) A.并肩石 B.重杂质 C.大杂质 D.小杂质7.下列淀粉颗粒中,糊化温度最高的是( ) A.马铃薯淀粉 B.玉米淀粉 C.甘薯淀粉 D.小麦淀粉8.使1千克油料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油料的( ) A.导热率 B.导热系数 C.热容量 D.比容9.下列酿造酱油工序中,经淋油操作以后进行的工序是( ) A.制曲 B.发酵 C.淋油 D.杀菌10.薯干生产淀粉工艺中酸处理可选用的酸是( ) A.亚硫苹 B.盐酸 C.硅酸 D.碳酸11.面包发酵过程中,采用鲜酵母作为发酵剂时其用量一般应为面粉量的( ) A.0.1—0.3% B.0.3—0.5% C.0.5—0.7% D.1%以上12.低酸性食品罐头杀菌所需要的温度是( ) A.85℃ B.95℃ C.100℃ 0.121℃13.为了破坏酶的活性,保证速冻食品的色泽风味,在速冻前必须进行的工序是( ) A.预冷 B.清洗 C.烫漂 D.切分14.果汁饮料指的是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经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其原果汁含量 应在( ) A.5%以上 B.10%以上 C.15%以上 D.20%以上15.用于生产酱油的微生物是( ) A.黄曲霉 B.米曲霉 C.红曲霉 D。毛霉16.离心分离法进行淀粉分离的依据是( ) A.比重不同 B.沸点不同 C.溶解度不同 D.颗粒大小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7.小麦经碾磨制成不同质量和不同大小的颗粒统称为再制品,利用筛理机械可将其分为( ) A.麸皮 B.麦渣 C.专用粉 D.麦心 E.粗粉18.根据酱醪含水量的多少可将酱油生产方法分为( ) A.稀醪发酵 B.固稀发酵C.固态发酵 D.液态发酵 E.半固态发酵19.植物油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 ) A.容重 B.散落性C.自动分级性 D.导热性 E.吸附性20.运用无菌原理对食品进行保藏的方法有( ) A.罐藏 B.辐照杀菌 C.腌制 D.微波杀菌 E.冷冻21.氧化淀粉的主要特点有( ) A.糊化温度低 B.粘度下降 C.不溶于冷水 D.色白 E.干燥后成膜强度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酱油浸出23.酸价24.酶褐变25.千粒重26.焦糖化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7.根据籼稻和粳稻的理化性质,简述它们的加工特性。28.简述生产挂面的一般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29.简述油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油脂质量的关系。30.农产品加工有哪些特点?31.简述交联淀粉的特点及用途。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2.分析引起罐头食品变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控制?33.从固态发酵法食醋生产工艺,说明应怎样提高食醋的质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A 2. C 3. D 4。C 5。A 6. A 7. B 8. C9.D 10。A 11. C 12. D 13. C 14。B 15。B 16。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7. ABDE 18。 ABC 19. ABCDE 20. ABD 21。ABC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酱油浸出:是指在酱醅成熟后,利用浸泡及过滤的方式,将有效成分从酱醅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23. 酸价: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4. 酶褐变: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颜色变褐的现象。 25. 千粒重:是一千粒稻谷的重量,以克为单位。 26. 焦糖化反应:糖在高温下发生聚合而焦化,生成有色物质,称为焦糖化反应。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7.答:籼稻,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可分为早籼稻谷和晚籼稻谷,早籼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晚籼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小,硬质粒较多。粳稻,稻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可分为早粳稻谷和晚粳稻谷,早粳稻谷的糙米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 在加工特性上,粳稻由于粒形短而宽,稻壳组织松而薄,且占籽粒的百分比小,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因此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籼稻由于籽粒长而细,稻壳组织紧而厚, 且占籽粒的百分比大,米粒强度小雪耐压性差,因此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28.答:配料—和面—熟化—压片—切条—干燥—切段—包装—成品 和面:加水量飞和面时间、和面温度是影响挂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熟化:静态和较低温度下进行,一般15分钟。 压片切条:直接压片和复合压片两种,使面片光滑、整齐、厚薄均匀。 干燥:使面条达到一定的含水量。29.答:(1)甘油酯类:三甘酯类,单甘油酯、双甘油酯类。(2)脂肪酸决: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脂肪酸决定着油脂的特点。游离脂肪酸增加油脂的酸度,因而会降低油脂的品质。(3)类脂:磷脂、甾醇、蜡。磷脂在油脂中起不良的影响;油脂中的甾醇对食用及保管均无害处;微量蜡能引起油脂的混浊而降低透明度。(4)酚类化合物:可以延长油脂的贮藏期限。(5)粘蛋白:对油脂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引起油脂混浊,颜色变暗以及微生物繁殖。(6)色素:它能使油脂色泽加深而降低油脂的等级。(7)维生素:维生素E能防止油脂的氧化败坏性变质。30.答:(1)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晶的产业。(2)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受生产水平的制约。(3)受原料来源分散、易腐的制约,生产带有季节性。(4)农产品加工生产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产销紧密结合。31.答:淀粉交联后爹形成有立体网络的极大分子(2分),因此,交联淀粉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耐热、耐酸、耐碱、耐剪切。可作为食品的增稠剂,用于布丁制作、婴儿食品加工以及造纸和石油钻井等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2.答:主要原因是:杀菌不足,罐头裂漏,杀菌前污染严重。 食品从原料进厂到装罐密封,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所污染的微生物 的种类和数量与原料状况、运输条件、工厂卫生飞生产操作工艺条件以及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等密切相关。原始活菌数愈多,污染愈严重,所需杀菌的时间愈长。 常出现的败坏现象有胀罐,平酸败坏,变黑,发霉。其中胀罐分为物理性胀罐2装量过多,排气不足等;化学性胀罐:高酸性罐头中有机酸使罐内腐蚀产生氢气;细菌性胀罐3腐败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气体。漏罐:即是从缝线或孔眼部分漏出部分内容物,引起的原因可以是罐头卷边角铁皮腐蚀生锈出现穿孔,或由于腐败微生物活动产生气体使罐头内压过大,损坏其卷线及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等原因。 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杀菌工艺,检查密封情况,减少装罐前污染。 33.答:固态发酵法制醋的特点是:发酵醅中配有较多的疏松料,发酵醅呈蓬松的固态,其中容纳着一定的空气和水,是一个由固、液、气三相构成的适合于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食醋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原料及配比。(2)原料处理。(3)糖化和酒精发酵:糖化和酒精发酵应做到低温下曲、低温人池、低温发酵。(4)醋酸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品温的变化总是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5)加盐后熟2醋酸发酵结束要及时加盐,防止成熟醋醅过度氧化。(6)淋醋5采用三套循环法。(7)陈酿:每隔1—2天揭盖晒一天,促进酯化。(8)灭菌585—90℃,30—40分钟。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答案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1)粮食、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 吸收; (2)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可与钙结合,以及未被消化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均影响钙的吸收;(3)一些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也影响钙的吸收。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题目答案可以通过参考教材,考试辅导资料,在线资料找。1、参考教材:自考考试的题目大多数都是从教材中选出来的,因此在备考时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点,可以帮助更好地应对考试题目。2、考试辅导资料:市面上有很多自考辅导资料,这些资料中通常会提供一些历年的真题及其答案解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3、在线资料: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可以找到一些网站或论坛提供的相关资料。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1)粮食、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 吸收; (2)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可与钙结合,以及未被消化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均影响钙的吸收;(3)一些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也影响钙的吸收。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食品营养学》(第三版),张泽生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20年。高纲184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286 食品营养学江南大学编(202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品营养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与食品加工业密切联系,掌握食品加工对各类营养素和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增进营养的措施和途径,同时对食品营养学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食品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食品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与食物和健康关系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营养,它是决定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们的社会、智力和身体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与人类生长发育、智力、延寿、康复以及下一代的成长密切相关,对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营养科学知识的指导。从实践上看,学好《食品营养学》理论和原理,有助于将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及人们合理营养需要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供应的合理规划、安排结合起来,达到不断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增进健康的目的。本课程还对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选用由张泽生主编的《食品营养学(第三版)》作为教材。本教材由中国轻工业出版出版,版次为2020年4月第3版,曾荣获中国轻工总会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适合于轻工高等学校食品专业。全书共包括13章,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第十三章《未来的食品营养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食品营养学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2.掌握营养学中能量的基本概念,人体的能量需要、加工食品中的能量变化、能量来源与供给量。3.掌握三类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组成分类、生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以及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了解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4.掌握维生素的特点、分类、各种易缺乏维生素的功能、缺乏时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以及在食品加工、储存中各种因素对维生素的影响。5.掌握矿物质的分类、功能,了解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掌握易缺乏的矿物质的功能、吸收特点,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6.掌握膳食纤维的分类、功能以及食物来源。7.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基本原则,了解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合理营养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8.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主要目的,掌握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的种类。9.了解功能食品的概念、原则、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先修课程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其后续课程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和功能食品及其评价等。该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一章。(二)学习要求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发展概况、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食品营养学研究的内容,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营养素、营养素密度、营养价值等概念,了解加工食品的分类和营养状况,了解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及发展目标。(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1食品营养学研究内容[1]领会 ⑴.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内容[2]掌握:⑴.食品营养学的概念1.2我国食品营养情况[1]领会 ⑴.我国食品生产加工概况⑵.我国从解放至今在提高人民营养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⑶.我国居民的营养现状与发展目标1.3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1]领会 ⑴.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⑵.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类型⑶.加工食品的分类和营养情况[2]掌握:⑴.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营养素、营养素密度、营养价值的定义⑵.食品的作用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二章。(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活动的特点,掌握食物中各大营养素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2.1消化系统的概况[1]领会:⑴.人体消化道活动的特点[2]掌握:⑴.消化、吸收的定义⑵.食物在人体中消化的方式⑶.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2 食品的消化[1]领会:⑴.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消化道消化的过程[2]掌握: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类大分子物质在人体消化道消化的全过程,消化酶的分解产物,以及上述营养物质主要的消化器官。⑵.胃液、胆汁、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2.3 吸收[1]领会:⑴.维生素、矿物质、水的吸收过程[2]掌握:⑴.小肠作为营养素主要吸收器官的原因⑵.营养素吸收的基本机制及特点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消化产物吸收的过程和特点⑷.重要矿物质钙、铁的吸收过程和特点第三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三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营养学中能值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的能量需要及其影响因素,熟悉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了解能量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3.1能量与能量单位[1]领会:⑴.食物能量的来源⑵.能量的作用和意义[2]掌握:⑴.能量的单位⑵.不同能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2能值及其测定[1]领会:⑴.几种食品、营养素的食物能值⑵.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2]掌握:⑴.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的定义⑵.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能值及系数⑶.食物能值的测定方法3.3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1]领会:⑴.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方法⑵.目前我国体力劳动的分级[2]掌握:⑴.决定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⑵.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的定义、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⑶.对食物代谢反应的定义3.4 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1]领会:⑴.导致体重增加及肥胖的原因及调控方法[2]掌握:⑴.能量平衡等式⑵.体质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划分标准3.5 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1]领会:⑴.食品加工的能量变化[2]掌握:⑴.能量密度的定义3.6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不同劳动强度的成年人每日膳食能量的需要量⑵.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的能量特点[2]掌握:⑴.三大产能营养素在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四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熟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掌握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了解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了解膳食纤维的组成分类,掌握膳食纤维的功能,熟悉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4.1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掌握:⑴.碳水化合物的功能4.2 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1]领会:⑴.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⑵.木糖醇的来源和代谢特点⑶.抗性淀粉的分类和作用[2]掌握:⑴.葡萄糖、果糖的来源和作用⑵.蔗糖、乳糖的来源和作用⑶.低聚糖的定义及常见的低聚糖⑷.多糖、改性淀粉的定义4.3 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1]领会:⑴.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的影响[2]掌握:⑴.淀粉糊化、老化、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的定义⑵.淀粉糊化、老化的过程⑶.焦糖化反应与美拉德反应的区别⑷.焦糖化反应与美拉德反应在营养学和食品加工中的特点4.4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1]领会: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过少对机体的影响⑵.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2]掌握:⑴.碳水化合物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⑵.食物血糖指数的概念及划分标准4.5 膳食纤维[1]领会:⑴.膳食纤维的分类及主要成分⑵.膳食纤维对微量营养素的影响⑶.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2]掌握:⑴.膳食纤维的定义⑵.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⑶.膳食纤维的摄取与食物来源第五章 脂类(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五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脂类的组成分类和功能,掌握脂肪酸的命名和必需脂肪酸的概念,掌握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熟悉脂类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了解脂类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5.1 脂类的功能[1]掌握:⑴.脂类的功能5.2 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1]领会:⑴.脂类的组成分类⑵.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不利影响⑶.胆固醇的利与弊[2]掌握:⑴.脂肪酸的编号系统⑵.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包含的种类⑶.植物固醇对健康的作用5.3 脂肪的代谢[1]领会:⑴.三酰甘油酯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过程⑵.磷脂代谢过程[2]掌握:⑴.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⑵.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及转化过程5.4 血浆脂蛋白[1]掌握:⑴.按密度法,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5.5 脂肪在精炼加工过程中的变化[1]领会:⑴.食品精炼加工过程中成分的变化5.6 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1]领会:⑴.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脂类的变化[2]掌握:⑴.脂类氧化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5.7 脂类的摄取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脂类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2]掌握:⑴.三类脂肪酸在膳食中的合理组成比例⑵.n-6与n-3脂肪酸的来源及合理比例⑶.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第六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六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掌握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熟悉蛋白质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及其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了解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6.1 蛋白质的功能[1]掌握:⑴.蛋白质对人体的功能以及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6.2 蛋白质的需要量[1]领会:⑴.总氮平衡、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⑵.成人蛋白质的需要量[2]掌握:⑴.氮平衡的定义6.3 必需氨基酸[1]领会:⑴.粮谷类、豆类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种类[2]掌握:⑴.必需氨基酸的定义、包括的种类⑵.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的定义、限制性氨基酸的定义6.4 蛋白质的代谢[1]领会:⑴.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过程[2]掌握:⑴.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的过程及脱氨基方式⑵.氨基酸代谢池的定义6.5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1]领会:⑴.完全蛋白质、部分完全蛋白质和半完全蛋白质的区别[2]掌握:⑴.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氨基酸分等定义⑵.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6.6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领会:⑴.实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方法[2]掌握:⑴.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定义6.7 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1]领会:⑴.蛋白质与亚硝酸盐的反应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掌握:⑴.热加工的有益作用⑵.热加工对氨基酸及蛋白质的有害作用6.8 蛋白质的摄取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蛋白质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2]掌握:⑴.食物蛋白质的来源及其特点6.9 多肽、氨基酸的特殊营养作用[1]领会:⑴.各类功能性多肽、氨基酸对健康的益处⑵.过量摄入蛋白质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第七章 维生素(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七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维生素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各种易缺乏维生素的功能以及缺乏时对人体的影响,了解各维生素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7.1 维生素概述[1]领会:⑴.维生素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⑴.维生素的定义7.2 水溶性维生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的生理功能、稳定性、缺乏的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7.3 脂溶性维生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⑵.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人体的不利作用[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稳定性、缺乏的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7.4 维生素在食品加工时的损失情况[1]领会:⑴.典型加工操作对维生素的影响第八章 矿物质和水(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八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矿物质的功能以及食品的成酸和成碱作用,掌握易缺乏的矿物质的功能、吸收特点,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矿物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8.1 矿物质概述[1]领会:⑴.矿物质的组成及分类⑵.人体内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⑶.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生物有效性[2]掌握:⑴.矿物质的定义⑵.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对改善食品感官性状与营养价值的影响⑶.食品的成酸、成碱作用的定义8.2 重要的矿物质元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元素的种类[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矿物质元素——钙、铁、锌、碘、硒的存在与功能、吸收状况与影响因素、缺乏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8.3 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1]领会:⑴.典型加工操作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8.4 水[1]领会:⑴.人体内水分的分布、水的排泄及需要量[2]掌握:⑴.水的生理功能及对改善食品感官性状的影响第九章 营养与膳食平衡(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九章。(二)学习要求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基本原则,了解合理营养以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熟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9.1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领会:⑴.由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代替RDA的理由[2]掌握:⑴.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的定义,包括的4项营养水平指标⑵.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定义9.2 膳食结构与膳食类型[1]领会:⑴.当今世界的三种膳食结构模式,各膳食结构模式的优缺点⑵.各膳食类型的特点[2]掌握:⑴.膳食概念⑵.平衡膳食的定义,平衡膳食中平衡的含义⑶.三大类产能营养素的理想供能比9.3 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1]掌握:⑴.膳食指南的定义⑵.中国居民(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内容及解读(2016版)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分层,各层代表的食物种类、含量及其各类食品的地位9.4 食品的方便化[1]领会:⑴.食品方便化的原因及潜在的营养问题第十章 营养与疾病防治(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营养缺乏造成的典型病症及其特征,熟悉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危害,理解膳食与代谢性疾病及癌症的关系及防治因素,掌握典型营养性疾病的膳食因素及膳食防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0.1 消化吸收不良[1]领会:⑴.消化吸收不良、脂肪痢的原因、表现及防治方法[2]掌握:⑴.乳糖不耐症的概念及引发的原因10.2 营养缺乏病[1]掌握:⑴.蛋白质-热能营养缺乏、佝偻病及骨质疏松、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克山病的原因、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3 营养过剩[1]掌握:⑴.肥胖、冠心病、高血压相关的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4 代谢性疾病[1]掌握:⑴.糖尿病、苯丙酮尿症、高半胱氨酸血症、通风症相关的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5 癌[1]领会:⑴.膳食中致癌、促癌物质[1]掌握:⑴.膳食中抑癌营养素及食物来源第十一章 食品的营养强化与营养标签(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一章。(二)学习要求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主要目的,掌握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熟悉常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的种类。了解特殊膳食用食品,熟悉预包装食品标签基本要求,掌握食品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要求及编制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1.1 食品的营养强化[1]领会:⑴.强化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概念⑵.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主要种类⑶.强化食品的主要种类⑷.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概念[2]掌握:⑴.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⑵.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或种类)⑶.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和作用⑷.食品营养强化的七项原则(即基本要求)⑸.提高营养强化剂在食品中稳定性的方法11.2 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1]领会:⑴.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⑵.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内容[2]掌握:⑴.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的定义⑵.食品营养标签的意义⑶.食品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要求和格式⑷.食品营养标签的编制第十二章 食品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二章。(二)学习要求了解功能食品的概念与原则,了解保健食品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熟悉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了解天然食品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2.1 功能食品的发展[1]领会:⑴.功能食品的特点⑵.健康、亚健康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⑴.功能食品的概念12.1 保健食品的发展[1]领会:⑴.保健食品的分类⑵.保健食品使用原则⑶.保健食品的原料及辅料[2]掌握:⑴.保健食品的概念⑵.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⑶.保健食品的特征12.3 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1]领会:⑴.目前已被确认的11类生物活性物质⑵.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功能12.4 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1]掌握:⑴.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12.5 天然食品中的某些功能性成分[1]领会:⑴.包含有大蒜素等功能性成分的天然食品种类⑵.各功能性成分的作用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等二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包括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食品营养学》(第三版),张泽生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20年。(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较多,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并存,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30%,“掌握”7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改错题、简述题、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 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分,共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干眼病是由于严重缺乏(▲)引起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2.生鸡蛋比熟鸡蛋的吸收率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空,每空1分,共1分。3.缺钙引起的疾病称为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4.必需氨基酸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5.简述预防维生素缺乏的措施。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6.试述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列举三种天然食品中的功能成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 索引序列
  • 自考食品营养学真题及答案
  •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 自考食品营养学真题答案
  •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答案
  • 食品营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