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

发布时间: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

应该可以免考的,不过可能要申请。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专升本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大专业课的学习资源,适合想自考的学生,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专升本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自考难一点,而且麻烦,不如读成教,花费也不多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劳动社会学

3、组织行为学

4、社会保障学

5、现代公司管理

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7、人力资源统计学

8、现代人员测评

9、人事管理学

10、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11、英语(二)

12毕业论文

13、宏观劳动力置

14、国际劳务合作和海外就业

15、劳动争议处理概论

16、劳动经济学

17、劳动法

18、工资管理

19、劳动力市场学

20、人口与劳动资源

必考课程11门,共56学分;选考课程4门,共28学分;加考课程5门,共24学分;

扩展资料:

培养目标

1、养应用型人才。该学科充分结合物业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经过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高校教师和课程设计专家的综合论证,做到了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符合实际岗位的需求,同时也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增添后劲,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2、养能力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砌和叠加,更重要的是技能和工具的掌握。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个人觉得都是比较难的 自考的话 就是要多看书的 其他没有什么的 很多都是课本上面的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分析

劳动社会学(sociology of work)它是研究劳动者及其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以揭示劳动 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劳动社会学所研究的劳动社会 又称产业社会。它是劳动者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内含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要素 的综合体。劳动社会有其特殊的地位——角色结构,如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等;与 职业活动相适应的特殊文化,如企业文化等;特定的产业界限,包括工业、服务业中的 一切劳动者与劳动组织,而把农业劳动者与农业劳动组织排除在外。从社会学的观点来 看,农业劳动者居住在乡村社会,以家庭为活动中心,在乡村社会中,家庭组织与劳动组 织经常合而为一,劳动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难分难解,尚无可能将 农业劳动组织、农业劳动者业缘关系单独分离出来。唐海在《中国劳动问题》(1927)一 书中曾使用过“劳动社会”的概念。日本社会学家万成博、杉政孝主编的《产业社会学 》(1967)也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了“产业社会”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劳动社会学从普通社会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劳动社会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1959年被法国一家社会 学杂志用作刊名,促进了这一名称的流传。劳动社会学的前史,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劳动社会问题的研究。为这门学科做 出过奠基性贡献的学者有K.马克思和F.恩格斯,德国的M.韦伯,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 的T.B.凡勃伦、F.W.泰勒和G.E.梅奥等。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 级状况》(1845)、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1893)、韦伯的《经济与社会》(1921~1 922)、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1899)、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梅奥的《 工业社会中人的问题》(1939)和《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等,是劳动社会学研 究的重要文献。劳动社会学在西欧、美国和日本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在大多数欧美国家,这门学科 往往与“工业社会学”、“企业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等名称混用。比较有影响的 著作有美国社会学家W.E.穆尔的《劳资关系与社会秩序》(1946)、D.C.米勒与W.H.福 姆的《工业社会学》(1951)、E.V.施奈德的《工业社会学,工业及其群体中的社会关系 》(1957)、T.卡普洛的《职业社会学》(1954)、联邦德国R.达伦多夫的《工业—经营社 会学》(1956)、法国G.弗里德曼与P.纳维尔60年初主编的《劳动社会学文集》、日本万 成博、杉政孝主编的《产业社会学》(1967)。 70、80年代,苏联、东欧也相继出版了一批劳动社会学著作,影响较大的有:民主 德国R.施托伯格的《劳动社会学》(1978)、苏联瓦·彼·马赫纳雷洛夫的《劳动社会学 》、南斯拉夫M.马尔科维奇的《劳动社会学》(1981)。对劳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早已开始。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李剑华的《劳动 问题与劳动法》(1928),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1929)等一系列专门著作。80年代以 来,中国劳动社会学研究又逐步活跃起来。1984年,出版了赵履宽、王子平合著的《劳 动社会学概论》。 研究内容 劳动社会学对劳动社会的研究,具体有以下内容:①劳动者。包括工业 劳动者、服务业劳动者。②劳动者行为。即劳动者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如择 业、就业、生产、管理、怠工、罢工,等等。③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 的社会关系,如主雇关系、劳资关系、师徒关系、同事或工友关系,等等。④劳动组织 。包括工业劳动组织、服务业劳动组织等。⑤劳动制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为保证劳动组织的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各种法则、规章、程序的统称,主要包括劳动就 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劳动奖惩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和各种岗位责任制等。⑥劳动社 会过程。指劳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如劳动者之 间的竞争、协作、顺应、同化,以及劳动制度的改革与重建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劳动社会学与普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存在具体与一般的关系 。普通社会学研究一般社会人,研究各类人的一般社会行为;劳动社会学则把人当作劳 动者来研究,只研究劳动者行为。普通社会学研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血缘、地缘 、业缘等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研究一般社会组织、一般社会制度和社会过程;劳 动社会学只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以及劳动社会过程。劳动社会学与经济学,尤其是与劳动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 济学都研究劳动者行为、劳动组织、劳动制度,但两者观察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劳 动社会学把人当作劳动者来研究,关心的是劳动行为的社会效益,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劳 动者与各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诸如职业声望对劳动者择业的影响,人际关系对于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等;应用劳动社会学的知识,有助于获得劳动社会的最佳运行效果。 劳动经济学则把人当作劳动力来研究,侧重于劳动行为的经济效益,主要任务在于揭示 劳动力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诸如:劳动力配置与流动的规律,劳动工资与劳动生 产率之间的关系等;应用劳动经济学的知识,可以指导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获得最 大的价值产出。功能 劳动社会学的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劳动社会中的权力—地位结构,把握劳动领 域中的人际关系,发现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发展与变迁的规律。其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劳动 管理的科学性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认识与处理经常发生的一系列劳动社会问题 ,如劳资纠纷问题、女工问题、白领犯罪问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该可以免考的,不过可能要申请。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专升本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大专业课的学习资源,适合想自考的学生,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专升本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的学习,绩效管理,薪酬和福利,培训和发展,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规划,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百度地图

自考难一点,而且麻烦,不如读成教,花费也不多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分析总结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3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以( )A.简单劳动为基础 B.复杂劳动为基础C.体力劳动为基础 D.脑力劳动为基础2.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始终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和动力的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力C.劳动工具 D.劳动资料3.劳动者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必要条件是( )A.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和思想素养C.心理素质和思想素养 D.心理素质和智力水平4.下列选项中,已经成为我国增加就业提高人们收入主要障碍的是( )A.教育水平低 B.法制水平低C.政治水平低 D.医疗水平低5.发展的本质是( )A.人的变化 B.经济的变化C.文化的变化 D.社会的变化6.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货币政策最常用的工具是( )A.存款准备金 B.公开市场业务C.变更贴现率 D.利率7.适用于一切能够用劳动定额表示生产工作量的工种或岗位的定员方法是( )A.劳动效率定员计算法 B.设备定员计算法C.岗位定员计算法 D.比例定员计算法8.技术测定法的第一步是( )A.分解工序 B.分析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状况C.实地观测和分析计算 D.分析设备工具状况9.定员标准的主要部分是( )A.企业标准 B.各行业通用标准C.部门或行业标准 D.事业标准10.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并进行有效实施的活动是( )A.工资制度 B.工资管理C.工资形式 D.工资政策11.企业不同等级工资之间的差异程度是( )A.工资项目 B.工资水平C.工资级差 D.工资形式12.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生活费用学说”的时间是( )A.1807年 B.1817年C.1827年 D.1837年13.用人单位在招收新职工时签订的合同是( )A.任命合同 B.录用合同C.借调合同 D.竞业合同14.在集体合同中,有关实现集体工作目标的主要措施的条款,称为( )A.标准性条款 B.目标性条款C.运行规则条款 D.保障性条款15.多个职工当事人基于共同理由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是( )A.个别争议 B.团体争议C.多人争议 D.集体合同争议16.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l7.实行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负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C.意大利 D.德国18.制定实施有关社会保险法令,并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C.意大利 D.德国19.我国养老保险规定,职工退休后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的,是由于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 )A.5年 B.10年C.15年 D.20年20.我国失业保险规定,失业人员要享受失业保险的,所在单位和本人应当履行缴费义务满( )A.1年 B.2年C.5年 D.8年21.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中,属于自愿储蓄形式的是( )A.国家养老保险基金 B.基本养老保险基金C.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D.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金22.职工在生产和其他工作中因意外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或者死亡的,被称为( )A.工伤救助 B.工伤人员C.工伤 D.工伤保险23.据我国相关规定,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其所在单位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自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 )A.10日内 B.15日内C.20日内 D.30日内24.在我国,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其时限为该职工受伤害之日起( )A.1年内 B.2年内C.3年内 D.4年内25.一般来说,缺乏维持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条件不能得到满足的状态,被称为( )A.地缘贫困 B.相对贫困C.资源贫困 D.绝对贫困26.一般来说,我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 )A.二部分人员 B.三部分人员C.四部分人员 D.五部分人员27.一般来说,我国社会救助的范围分为( )A.二个部分 B.三个部分C.四个部分 D.五个部分28.根据相关规定,我国政府对义务兵家属普遍发放( )A.互助金 B.优惠券C.救济金 D.优待金29.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制度中规定,职工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工资的( )A.5% B.8%C.18% D.20%30.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个人缴费比例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A.5%左右 B.8%左右C.18%左右 D.20%左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有( )A.正常 B.先进C.合理 D.合情E.公平32.设计员工福利应把握的原则有( )A.需要原则 B.公正性原则C.生活原则 D.经济实效原则E.量力而行原则33.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有(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C.及时处理原则 D.调解原则E.三方机制原则34.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径有( )A.投资于外汇市场 B.投资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C.投资信誉好和收益好的基金 D.投资于债券市场E.投资于信贷市场35.从各国实行补充养老保险的经验看,经办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主要有( )A.间接保险形式 B.直接保险形式C.直接承诺形式 D.直接经办形式E.共同基金形式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6.定员37.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38.扶贫工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9.选择工资形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40.简要回答劳动争议的预防措施。41.简要回答社会保障的原则。4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什么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43.(本题9分)试论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44.(本题10分)试论述我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调控的重点。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4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陈某受聘为某酒店的服务员,一日酒店另一服务员李某不慎将一桶油洒到地上,十几分钟后陈某端菜路经此地时滑倒,将脚踝部扭伤,膝盖摔成粉碎性骨折,医疗费共花去人民币2万余元。陈某要求酒店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酒店以陈某来酒店工作仅19天,还未签订劳动合同,且致

试题答案见第12页。

05151劳动与社会保障,我找了好久好久,真的一点点真题都没看到,奇了怪了,别的科目都有那么多!!!!!!!!!!都不知道怎么考,哭泣!!!!!!

网上这些是没有的,主管部门也不公布的,我也找了很久,也咨询过很多人,得出结论就是:自己看书吧,好好努力考试!祝你好运!自考的孩子伤不起啊!!!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与方法

有自考劳动社会学的精讲串讲以及历年真题 网盘Hhilaryhappy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的学习,绩效管理,薪酬和福利,培训和发展,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规划,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百度地图

个人觉得都是比较难的 自考的话 就是要多看书的 其他没有什么的 很多都是课本上面的

劳动与社会保障考研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1、中国人民大学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2、《劳动经济学》 赵履宽 中国劳动出版社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山东大学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华中科技大学设在社会学系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 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初试: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形式为口试。3、南开大学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参考书目:1、 《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董克用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2、 《社会学概论》杨心恒 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3、 《社会学概论教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4、 《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5、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4、厦门大学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 2、综合考试:参考书目:1、《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版;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苏州大学设在社会学院考试科目:初试:1、管理学原理 2、西方经济学复试:社会保障原理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张彦、陈红霞编,南大出版社2、《管理学原理》孙慧中主编,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3、《西方经济学》(笫二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现代社会学》(第二版),吴增基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保险学》,陈继儒主编,立信出版社。16、陕西师范大学设在国际商学院考试科目:1、管理学 2、西经参考书目:1、《西方经济学》厉以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斯蒂格利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管理学》(第四版)斯蒂芬.P.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北京师范大学设在管理学院考试科目:1、公共管理概论 2、社会保障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2、《公共管理导论》(澳)欧文.E休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7、西北大学设在公共管理学院,考试科目:初试:1、西经 2、社会学(含社会研究方法)复试:社会保障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齐海鹏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现代社会心理学》周小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3、《社会学》 【美】戴维·波谱诺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4、《现代社会学》 吴增基 上海人民出版社5、《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杨小卿、刘星海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版6、《经济学原理》【美】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吉林大学设在哲学社会学院考试科目:初试:1、社会保障理论 2、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复试:综合(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政策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2、《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穆怀中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社会政策与法规》叶海平、李冬妮,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劳动社会学教程》刘艾玉(袁方审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9、南京大学设在社会学系考试科目:初试: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2、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复试:社会保障综合考试参考书目:1、《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二版;3、《社会保障与管理》童星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0、华东理工大学设在社会学院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与社会学理论 2、社会学研究方法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社会保障概论》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范伟达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1、四川大学设在公共管理学院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 2、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复试: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与实务研究参考书目:1、《社会保险》邓大松,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林义,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3、《劳动经济学》杨河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胡君辰、郑绍濂,复旦大学出版社12、沈阳师范大学设在社会学系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 2、社会保障综合知识参考书目:1、《社会学概论新修》 郑杭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西方经济学教程》 梁小民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3、《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在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运行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10月版,赵曼。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赵曼。3.《西方经济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厉以宁。4.《政治经济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逄锦聚。5.《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周三多。6.《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伦渠。14、同济大学设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 2、管理学概论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学》,郑成功,商务印书馆,2000;2、《管理学概论》,尤建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15、复旦大学设在人口研究所考试科目:1、社会统计学或卫生综合2、社会保障或卫生统计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等中国人民出版社2、《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王东进 法律出版社3、《社会统计学》卢淑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社会研究的统计分析》李沛良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16、西安交通大学设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考试科目:1、社会学 2、现代管理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 董克用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现代管理学》李景平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1年版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劳动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学.现代公司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统计学.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现代人事管理学.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毕业论文.你是哪里的,每个学校还是有点不同的,看具体学校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力资源专科专业代码:1020205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2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3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4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2+25 00020 高等数学(一) 任选一门6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66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7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58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69 00163 管理心理学 510 00164 劳动经济学 611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 612 00166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613 27007 应用文写作 414 00167 劳动法 任选一门4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5 27015 创业教育 4 学分合计 不少于68学分

扩展资料:

自考专升本其官方名称是独立本科段,就是说由专科升本科的阶段,由于其灵活性,所以被称之为专套本、自考衔接本、自考专升本等名词。即专科升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参考资料:自考专升本-百度百科

2011自考,我公司直接提供答案,关于“2010年1月全国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答案”,有需要的朋友百度一下关键词"chinazhukao",找到一家叫做中华zhu考的网站,这是一家专业做押题服务的机构,100%一次过。关于“2010年1月全国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答案”,希望楼主满意,谢谢大家。

各地区设置略有不同,先以北京为例:考试课程与学分(专业代码:01B0221)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方式 说明 1 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笔试 必考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笔试 必考 3 15 英语(二) 选考 16 日语(二) 14 笔试 (三选一) 17 俄语(二) 4 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 笔试 必考 5 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6 笔试 必考 6 5969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5 笔试 必考(证书) 7 41759 工作分析与评价 4 笔试 必考(证书) 8 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6 笔试 必考(证书) 9 5963 绩效管理 4 笔试 必考(证书) 10 6091 薪酬管理 6 笔试 必考(证书) 11 6089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6 笔试 必考 12 41760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 5 笔试 必考 13 41761 人力资源管理高级实验 6 非笔试 必考 40222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不考外语的考生必须选考以下3门课程,不考外语的考生不能申请学位。 1 34 社会学概论 6 笔试 选考 2 277 行政管理学 6 笔试 选考 3 182 公共关系学 4 笔试 选考 总学分 74学分 上述课程设置介绍也可参看我的百度空间或者百度我的用户名浏览相关介绍;;;

  • 索引序列
  •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
  •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分析
  •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分析总结
  •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结构与方法
  • 劳动社会学自考题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