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医学统计学自考真题

医学统计学自考真题

发布时间:

医学统计学自考真题

1D2A3D4C5C6D7B8D9B10B11C12A13B14D15C

1d2a3d4c5c6d7b8d9C10b11a12a13b14d15c

医学统计学 自考,是哪里的啊。如果是学校学习自考,可以去学校周边的小书店问问,如果可以话,是可以花点钱 ,,,。后面的大家都懂。也可以去其他学校问问。最次的,搞点小抄,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自己学习的话,提前一天去你考试的周边,有些是可以问的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多看看

@MDWANI@MDWANI一、论述题某种菌苗通过皮下注射,对20名观察对象进行免疫,21天后观察结果,分别采用三种原始记录形式,结果如下表:1 以上三种记录各属何种类型的统计资料?2 怎样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以有助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用某菌苗对20名对象作皮下注射免疫结果观察 抗体 目测判断 免疫效果 对象 滴度 抗体水平 分 类 观察 抗体 目测判断 免疫效果 对象 滴度 抗体水平 分 类1 1:40 ++ 有效 2 1:20 + 无效 3 1:160 ++++ 有效 4 1:40 ++ 有效 5 1:320 +++++ 有效 6 1:80 +++ 有效 7 <1:20 ± 无效 8 <1:20 ± 无效 9 1:40 ++ 有效 10 1:40 ++ 有效 11 1:80 +++ 有效 12 1:160 ++++ 有效 13 1:160 ++++ 有效 14 1:80 +++ 有效 15 1:40 ++ 有效 16 1:40 ++ 有效 17 1:20 + 有效 18 1:80 +++ 有效 19 1:40 ++ 有效 20 1:160 ++++ 有效

2017年自考医学统计学真题

中西医师、医药销售�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眼科医生、儿科医生及牙医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三是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相信4年之后会有一个更好的薪金水平。

1.u分布是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t分布当自由度足够大的时候近似与u分布,n→∞时,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完全一致。2.单样本或两样本时用t检验,3样本或者3组以上用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效,F=t^2。3.卡方检验一般有2*2,2*C,R*C和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注意理论频数不能太小,如有小于1或者1/5以上的格子小于5,则要考虑合并,或者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配对资料b+c>40时,卡方=(b-c)^2/(b+c),当b+c<=40时,用(|b-c|-1)^2/(b+c)。4.非参数检验对数据的分布没有要求5.假设检验基本思想就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建议你还是参考相关的书籍吧,回答的不够准确

医学统计学自考本科真题

1D2A3D4C5C6D7B8D9B10B11C12A13B14D15C

1. 如果直线相关系数r = 0,则一定有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0。 A. 错误 2. 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右偏态分布。 B. 正确 3. 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将构成比当作率看待。 B. 正确 4.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变异系数较好。 B. 正确 5. 计算某年某地乳腺癌的死亡率,其分母应为该地当年的年终人口数。 A. 错误 6.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A. 错误 7. 在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中,无效假设是两总体率不等。 A. 错误 8. 四格表的自由度等于样本含量n-1。 B. 正确 9. X2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A. 错误 10. 分组资料计算合计率或平均率时应将各组率相加或平均。 A. 错误

一、频数与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表是对样本量较大的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常用方法。(一)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1)求极差(Range) R=Xmax-Xmin (29.64-7.42=22.22) 2)确定组数和组距、划分组段 组数确定需根据样本大小决定,一般取10组左右。(22.22/12=1.85) 3)频数统计,列频数表 (二)频数表的用途 1)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和特征,以便于进一步分析计算a)集中趋势:即高峰组段的位置; b)离散趋势:即观察值的分布范围;c)对称情况:对称/正偏态(左)/负偏态分布;d)变动趋势:即是单峰还是多峰。 2)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离群值 3)提供分组数据,以计算频率、累计频数等。二、统计描述指标 (一)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指标 1 算术均数,简称均数 总体均数用μ表示, 样本均数用 表示。 计算方法: 直接法 加权法(大样本分组资料) 适用条件: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 2 几何均数,记为G计算方法:直接法/加权法(略)适用条件: 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等比)资料水平的指标。 观察值中不能有0(不能取对数); 一组观察值中不能同时有正、负值。3 中位数,用M表示 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观察值;n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观察值的平均值。适用条件:适用于各种分布类型的定量资料。尤其是偏态分布资料、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资料以及分布类型不清的资料。4 百分位数,用Px表示 意义 多个百分位数的结合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的分布特征; 用于确定非正态分布资料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注意:样本含量应足够大。(二)离散趋势的统计描述指标 1 极差 用R表示,又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 不足:不灵敏、不稳定、抽样误差较大,样本含量悬殊时不宜采用。 2 百分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四分位数间距Q=P75-P25常与中位数一起使用,描述偏态分布以及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资料的分布特征,比极差稳定。 3 方差用于描述数据平均离散程度 4 标准差 是方差的平方根,常用标准差替代方差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自由度ν=n-1标准差s的用途在比较组间的均数相近甚至相等,计量单位相同时,说明各组变量值的离散程度。s大,表明离散程度(变异度)大;结合均数可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并计算医学参考值;结合样本例数可计算标准误;结合均数可计算变异系数。 5 变异系数,用CV表示。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或多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 无单位,无量纲。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趋势指标分别反映资料的不同特征,作为资料的描述指标,两类指标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三、统计表与统计图1 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概念2 统计表的结构与制作要求 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纵横)、线条和数值构成。列表原则: 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符合逻辑。制作要求: 标题; 标目; 线条;表值;注释。3 统计图 1) 制图的基本要求 2) 常用统计图及其选择图表类型意义直条图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代表参与对比按质分类资料的大小。百分条图和圆图用于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线图用线段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或某一现象随着另一现象的变化情况,线图适用于连续资料。半对数线图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对变化速度和趋势。直方图直方图是用矩形面积来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或频率)分布。3)统计图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按质分组的资料,如疾病分类、性别、治疗效果等,常选用直条图表示;按量分组的资料,如果是离散性资料,可选用百分条图或圆图表示,若是连续性资料,如时间、身高、体重、血压等,通常选用线图、直方图表示只有这些了,可能不太对

@MDWANI@MDWANI一、论述题某种菌苗通过皮下注射,对20名观察对象进行免疫,21天后观察结果,分别采用三种原始记录形式,结果如下表:1 以上三种记录各属何种类型的统计资料?2 怎样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以有助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用某菌苗对20名对象作皮下注射免疫结果观察 抗体 目测判断 免疫效果 对象 滴度 抗体水平 分 类 观察 抗体 目测判断 免疫效果 对象 滴度 抗体水平 分 类1 1:40 ++ 有效 2 1:20 + 无效 3 1:160 ++++ 有效 4 1:40 ++ 有效 5 1:320 +++++ 有效 6 1:80 +++ 有效 7 <1:20 ± 无效 8 <1:20 ± 无效 9 1:40 ++ 有效 10 1:40 ++ 有效 11 1:80 +++ 有效 12 1:160 ++++ 有效 13 1:160 ++++ 有效 14 1:80 +++ 有效 15 1:40 ++ 有效 16 1:40 ++ 有效 17 1:20 + 有效 18 1:80 +++ 有效 19 1:40 ++ 有效 20 1:160 ++++ 有效

医学统计学自考真题试卷

医学统计学 自考,是哪里的啊。如果是学校学习自考,可以去学校周边的小书店问问,如果可以话,是可以花点钱 ,,,。后面的大家都懂。也可以去其他学校问问。最次的,搞点小抄,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自己学习的话,提前一天去你考试的周边,有些是可以问的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多看看

1d2a3d4c5c6d7b8d9C10b11a12a13b14d15c

1D2A3D4C5C6D7B8D9B10B11C12A13B14D15C

1.完全随机设计的 SS总=SS组间+SS组内,随机区组设计的 SS总=SS区组+SS处理+SS误差。2.A 除t检验属于参数检验。3.D 4.C 5.C 6.D 7.B 8.D 9.C 10.B 11.A 12.A 13.B 采用秩和检验会使检验效能下降,所以二类错误增大。14.D 要使二类错误减小,要增大a。15.C 计算平均潜伏期,要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2,3,5,8,20 (3+5)/2=4.

自考医学统计学历年真题

你好,自考历次真题和答案可以网上看看有没有,一般自考辅导试卷有专门的历次考试试题的。自考书籍主要是教材、大纲和辅导书模拟题历次考试真题,可以网上试试,或是有卖那种历次考试真题的试卷的辅导资料的可以,或是模拟试题都是可以的。

1.完全随机设计的 SS总=SS组间+SS组内,随机区组设计的 SS总=SS区组+SS处理+SS误差。2.A 除t检验属于参数检验。3.D 4.C 5.C 6.D 7.B 8.D 9.C 10.B 11.A 12.A 13.B 采用秩和检验会使检验效能下降,所以二类错误增大。14.D 要使二类错误减小,要增大a。15.C 计算平均潜伏期,要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2,3,5,8,20 (3+5)/2=4.

这16名脂肪肝患者的尿素氮的均值是5.980667(mmol/L),标准差为:1.986661(mmol/L)这16个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服从正态分布我们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H0:u小于等于4.882 H1:u大于4.882寻找枢轴量:t=(x均值-u)/(s/n的开方)H0成立的情况下,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进行计算得:x的均值应该的拒绝域为: [ 6.849831,正无穷)而答案没有落在拒绝域内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患者尿素氮测定值的均数不能认为高于健康人。解答完毕。

1D2A3D4C5C6D7B8D9B10B11C12A13B14D15C

  • 索引序列
  • 医学统计学自考真题
  • 2017年自考医学统计学真题
  • 医学统计学自考本科真题
  • 医学统计学自考真题试卷
  • 自考医学统计学历年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