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11期49岁妈妈自考本科

11期49岁妈妈自考本科

发布时间:

11期49岁妈妈自考本科

42岁的黄妹芳是深圳电子厂的一名流水线女工。三年前,为了让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继续留在深圳升学,她参加了深圳市总工会的“圆梦计划”,拿到大专文凭,获得60分落户基础分。因为距离最后落户年龄期限45岁仅剩三年,所以她决心同时争取社工资格证和本科文凭,向落户资格冲刺,为家庭和未来争取一份机会!

42岁的黄妹芳来深圳6年了,是深圳电子厂的一名流水线女工。三年前,为了让儿子继续留在深圳升学,她参加了深圳市总工会的“圆梦计划”,拿到大专文凭,获得了60分的落户基础分。

同时,按时缴纳社保可以每年获得3分,封顶30分。

黄妹芳称自己老乡的小孩因为没有深圳户口,回老家读书参加中考,成绩并不理想。

为了让儿子走得更远一点,她希望孩子能留在深圳读书。“我希望他能上深圳大学,然后大一或者大二的时候去当兵,两年后回来接着把大学上完,然后找个好工作。”

要想落户深圳,必须积满100分,但是40岁之后每年要扣掉2分,而且落户年龄的期限是45岁,黄妹芳只剩下三年。

于是,她同时争取社工资格证、本科文凭,冲刺落户资格,为家庭和未来争取一份机会,让孩子有个更好的教育环境,未来能够更开阔,过得更好。

网友们也纷纷赞叹母爱的伟大,还有网友评论:“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潜力无穷。”“为这样的妈妈点赞!”

自考本科不难。自考本科没有入学考试,只需经过报名即可参加考试。就本身而言,在掌握一定知识后考试不难,每一门只需要60分即可。因此,自考本科其实是对学习态度的考察,一般在14门-16门课程,需要全部考试及格才可拿证。每年可以报考两次,每次最多报4门科目,一般2年-3年即可考完拿证。想要参加自考本科推荐选择北区教育。 自考的难度取决于考生所选择的专业的难度,而专业的难度是由所学课程决定。自考本科不难还因为毕业周期可以由考生自己决定,考生越早报考越有利,而且自考本科可以选择的专业多,像一些艺术类专业,实践类科目少,自然好考。 自考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如果考生认为学习起来吃力可以选择报考社会培训班,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领一起复习,自然能够事半功倍。报考自考本科是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和现有学历的限制,自考可考研、考公务员、考相关职业资格证等,与统招文凭一样的待遇。

背后有着非常励志的故事,这个母亲为了能够让孩子留在好的地方上学,自己还去提升学历。

这位妈妈为了儿子的前途,能够在这个年龄还自学本科,非常努力。可能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就是母爱的力量。

她身上具有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的闪光点,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这名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没有深圳户口,她并没有逼着孩子去提高成绩,而是凭自己努力为孩子争夺留在深圳上学的机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她深知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大,为了让孩子能够坐落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就算自己没有读过书,也要试着去改变命运,这或许就是母爱,与生俱来,永远无法改变。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这名母亲名叫黄妹芳,今年42岁了,在深圳电子厂已经工作了6年,三年前为了让儿子能够留在深圳升学,她参加了深圳圆梦计划,获得了专科文凭。因此拿到了60分基础分,然而想要在深圳落户一定要达到100分,每年按时缴纳社保,可获得三分,封顶30分。落户资格最迟申请年龄为45岁,还有三年时间,留给黄妹芳的时间并不多了。所以她一次性做了两手准备,一边争取社工资格,一边参加本科文凭考试,为孩子的未来,争取最后一次机会。

对于这件事我有何看法?

现在一些农村城市教育水平太差了,都是9年义务教育,但有些学校孩子在里面压根就学不到多少东西,最多识得几个字,到中考时,成绩远比一线城市的孩子差了一大截。中考成绩不好意味着不能去重点高中上学,直接影响了未来人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毕业之后只能去工厂做流水线,这名母亲也一样。其实这种现象在大城市非常常见,为了争取落户资格,大家争个头破血流,最终能拿到资格的没有几个。而那些没有获取资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努力,只是概率让她们打下来了而已。

49岁妈妈自考本科

最后的故事就是这个母亲为了陪伴自己的儿子一起上学,所以在提高自己的学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和孩子待在深圳发展。

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真的很多,其实很多母亲都可以做到,但是更多的妈妈希望你们也要爱自己

这个妈妈身上有特别多的闪光点,不仅能够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而且为了孩子也能够特别勇敢,能够下定决心,也能够有特别好的机会,让人觉得非常敬佩,应该要向她学习。

她身上具有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的闪光点,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这名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没有深圳户口,她并没有逼着孩子去提高成绩,而是凭自己努力为孩子争夺留在深圳上学的机会。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她深知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大,为了让孩子能够坐落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就算自己没有读过书,也要试着去改变命运,这或许就是母爱,与生俱来,永远无法改变。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这名母亲名叫黄妹芳,今年42岁了,在深圳电子厂已经工作了6年,三年前为了让儿子能够留在深圳升学,她参加了深圳圆梦计划,获得了专科文凭。因此拿到了60分基础分,然而想要在深圳落户一定要达到100分,每年按时缴纳社保,可获得三分,封顶30分。落户资格最迟申请年龄为45岁,还有三年时间,留给黄妹芳的时间并不多了。所以她一次性做了两手准备,一边争取社工资格,一边参加本科文凭考试,为孩子的未来,争取最后一次机会。

对于这件事我有何看法?

现在一些农村城市教育水平太差了,都是9年义务教育,但有些学校孩子在里面压根就学不到多少东西,最多识得几个字,到中考时,成绩远比一线城市的孩子差了一大截。中考成绩不好意味着不能去重点高中上学,直接影响了未来人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毕业之后只能去工厂做流水线,这名母亲也一样。其实这种现象在大城市非常常见,为了争取落户资格,大家争个头破血流,最终能拿到资格的没有几个。而那些没有获取资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努力,只是概率让她们打下来了而已。

40岁妈妈自考本科

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妈妈,曾经是一位流水线的女工,为了让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继续能够留在深圳上学,他拿到了大专文凭,获得了落户基础分,然后就想要争取本科文凭,为未来的家庭争取机会。

她是一位既坚韧又聪慧的妈妈,为了让儿子可以在大城市里升学,付出了很多心血。

在央视网《人生第2次》栏目的最后一期节目中,讲述了一位42岁妈妈自考本科的励志故事。她名叫黄妹芳,是深圳电子厂的一名流水线女工。三年前,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可以参加中考并顺利留在深圳升学,她参加了深圳市总工会的“圆梦计划”,并在“圆梦计划”中拿到了大专文凭,还获得了60分的落户基础分。

想要在深圳落户,仅大专文凭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满100积分。除了60分的落户基础分以外,按时缴纳社保,也可以每年获得3分,封顶为30分。但是40岁之后,每年就要扣掉两分。而且落户年龄的期限是45岁,黄妹芳距离45岁只剩下了三年。所以她自从决定落户后,便开始加紧步伐努力学习,一边争取社工资格,一边自考本科文凭,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40岁的年龄再从头开始学习是非常难的,黄妹芳的家人们也并不看好她。有一次清明回家祭祖时,黄妹芳站在自己曾经的学校中,坚定的对丈夫说,“我自己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希望将来孩子不要吃这么多苦,未来能够开阔,能够过得更好”。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很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但对于母亲们而言,她们自从当了妈妈后,就开始承担起了养育子女的责任,大多数的母亲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牺牲了很多。

希望黄妹芳的孩子长大之后,可以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孝顺妈妈的好孩子

她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妈妈,对孩子特别的好,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真的是女子本为弱,为母则强。

首先是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只要孩子好,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妈妈都是愿意的,只要孩子能够幸福。

31岁全职妈妈自考本科

作为过来人的经验。这个情况考全日制本科已经意义不大了等拿到毕业证35岁左右也考不了公务员了。一般的企业求职并不会太在意是不是全日制,只要网上能查到学籍信息的本科都承认,还不如考个成人类本科,工作学习两不误。

33-35岁刚好处于人生的辉煌阶段,有压力有动力,重能力想改变阶段。所以去参加自考本科很合适。因为自考本科在法律上是支持的,证书在学信网上可以查到,是仅次于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并且社会认可度也挺高的,一般大公司招聘学历只要不是要求是全日制的,都可以投简历去面试,并且机会也很多。选择专业的话,可以在报名时根据老师的推荐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选择,虽然每年得通过率不高,但是只要用心备考,多刷题,加强知识点的记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考过。

在职考研真的不容易,每天下班,意志力早就被消磨殆尽。还要坚持着找院校,找资料,看书,听课,背书。 如此不易,但总会有人上岸。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位上岸985的宝妈学姐,洋洋洒洒五千八百多字,道出这段坎坷却光芒万丈的上岸之路。 2019年1月,产生考研想法; 2月,买书; 3月,开始看书; 12月21、22日,初试。2020年2月20日,查出初试成绩; 5月14日,复试; 5月17日,出结果:拟录取。这一年多的时光虽然艰难,却难能可贵;身体会累,但心里幸福,终于还是做了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梦想还是要趁早追,不然它会一直在心里发酵的。 一、考研动机 本科期间就读应用心理学专业,越学越喜欢,成绩优异,英语六级,三好学生,但当时缺乏人生规划和决断,放弃了考研,选择了回家工作结婚生子。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常难释怀。工作之后,参加干部公开选拔、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参加硕士考试,每次都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却没有发自心底的成就感,不外乎是迎合别人的期望、随大流、看见一扇门就过去敲敲。从没有为一个目标真正努力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写硕士论文期间,爱上了熬夜搜文献、码字,为某件事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实在够酸爽,走科研道路的想法愈加强烈,一发不可收拾。答辩过后,咨询考博无望,顶多读个在职混个博士文凭,没有意义。心里摇摇摆摆:要不再考个研究生?在一次网上查询华东师大研究生招生信息中,偶然接触到了勤思,顾问老师声音温柔动听,并且给我提供了具体备考科目、历年录取情况等信息,让我变得坚定:考!考最喜欢的城市、最向往的学校、最热爱的专业!考上最好(还是有希望滴),考不上也不再后悔了,安心相夫教子和工作。就这样,老母亲又愉快的踏上了考研路。 二、家庭、工作与学习平衡术 (一)攻克心因 作为一个十年经验丰富孩奴,期间还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做过全职妈妈,减少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并克制这种减少所带来的愧疚和不安,并且最大程度降低可能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这是我投身备考面临的最大心理障碍。两个孩子对我而言就像唐僧取经路上遇到的女儿国国王,不凶险,却最艰难。首先,说服自己。“育儿先育己”,陪伴重在质量,何况老二也要入园了。其次,科学定位。我主要负责“教”,让家人多承担“养”。再次,循序渐进。在6月底止之前,基本正常照顾孩子,下班、周末和节假日都给了他们;进入暑假,不再辅导老大写作业了,让他上了两个兴趣班,送他去手工店做陶器或者单独去和同学玩,又报了夏令营;送满三岁的老二上了月托,看她第一次去幼儿园却那么乖乖的给我再见,老母亲忍不住眼泪吧嗒吧嗒的掉。总之,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出去,给自己争取更多时间,并且避免了很多两人在一起打闹带来的“鸡飞狗跳”。9月份以后,两个孩子正式开学,但老二总是感冒咳嗽,不停请假,在园时间顶多一个月,我俩都在家时,我在楼上学习、老二在我旁边看绘本或玩玩具,一个小人儿坐在一堆绘本中念念有词、津津有味,然后挑出几本最喜欢的让我给她讲,讲完之后下楼找奶奶玩。现在回忆起来也是蛮静好的。 (二)压榨自己 “平衡”的核心还是压榨自己开辟更多时间。一是改变作息。我是超爱睡觉的一个人,开始备考后,每天基本6点起床,11点睡觉,午睡30分钟之内,每周自然醒补眠一次,生理期适当放纵一点,上午普洱,下午黑咖啡。二是改变习惯。5月份以后关闭了朋友圈,停止强迫性刷刷刷;手机调静音,学习累的时候查看有没有微信短信电话需回复,感觉掌控了个人社交,心里倍儿清爽;不再看我一向沉迷的知乎、小说和电影,沉迷学习,不可自拔。工作上戒掉了拖延症,有任务第一时间完成,完成后安下心来学习。三是“另类休息”。 换换活动内容就是休息,于是陪孩子(讲故事、做手工、做游戏、一起运动等)、做家务(洗晒衣服、收拾房间等),就成了我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四是优化时间配置。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上下班路上、做家务、哄孩子睡、洗澡的时间,听听网课,普心、发展、教育、社心和政治就这样被我听完了。合理安排时间,早上和中午刚睡醒时背英语单词,精力最好的时候看专业课,状态不好或者办公室很吵的时候听网课或学政治,专业课学累了就学英语。我特别喜欢主动学习,听课是比较被动的方式, 个人感觉耗费精力较少,并且不想学习的时候,一听老师们幽默风趣的授课,很快就会重燃学习热情,我就特别喜欢他们对心理学那种喜爱,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听课对我来说是愉快的享受和放松,比高票房电影更能吸引我。五是坚持运动。10月份之前,一直瑜伽,和大宝一起骑单车、游泳,身心状态越来越好,保证了高效率学习,并为10月份以后的冲刺储备了足够能量。 (三)获取支持 考研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如果没有家人和单位的支持,任我三头六臂、上天入地也只能作困兽之斗。首先是家人的支持。这是我最大的杠杆。他们的支持不仅让我能够在30多岁高龄义无反顾的追求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固执荒谬的梦想,更让我从多数家务活和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中解放出来,虽说也有一些困顿的时期,内心焦急忧愁,但还是磕磕绊绊挺了过来。这一路走来,对家人除了感恩还是感恩。其次是单位的支持。9月份俩孩子一起生病、单位忙碌,学习进度极度缓慢艰难,左思右想之后鼓足勇气、声情并茂向领导坦陈我的决心和难处,取得共情和支持(领导也是很爱学习的人),请假获批,国庆之后就一袭睡衣开始了卧室、厨房、厕所的三点一线生活。 三、具体学习安排 (一)政治 我自恃从小到大都很有学习政治的天分(简直莫名其妙),公务员工作又让我蒙受党的教育多年,政治的学习对我不在话下,所以9月份之前就在上下班路上听相声一样听了听基础网课,9月下旬才正式开始政治的学习,书本完整看了一遍,挑重点看了二遍,考前两周开始背诵,做了真题的所有选择题,论述全部忽略,模拟题做了一套!仅一套!但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然后就带着蜜汁自信上了考场,出乎意料又自然而然的考了高分(选择还犯了两个弱智错误,巧妙避开了正确答案,好想扇脸),政治没有经验好分享,只有坑可以提醒! 1、一定要提早准备! 2、千万不要对任何科目盲目自信,你功夫下了多少,直接体现在你的分数里! 3、多次模拟!唯有如此,上了考场才能迅速组织好论述题答案! (二)英语 语法知识模糊,四六级都靠语感。曾经拿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考第一个研究生时是英二,基本裸考。6月份之前零碎时间听了语法课和单词课,那感觉就像打通了任督六脉,6月份以后才开始正式背单词,爽溜溜,凌波微步一般轻捷。早上背一课,第二天早上回顾一下第一天的,再背新的一课。直到考前,单词一共背了3轮。8月份开始听各种题型课(太愉悦了),而后开始做05年-19年的阅读真题,第一轮简单做一遍,第二轮精读每一篇,认识每个单词,明白每个句型,翻译得出每句话。阅读之后,看完型—新题型—翻译—写作,逐个击破,背了十几篇真题中的大作文和几篇小作文,也自己练习了一些。坚持“每日一句”,积累短语、句型,练手感。 考英语时,前30分钟都心跳过速,砰砰砰砰像要跳出来,平时休息不好或喝了浓咖啡之后也有过这样,把我紧张的,赶紧使用腹式呼吸和冥想放松,做到第3篇阅读时勉强平静下来,后来自己估分,心跳最猛烈时做的完形填空,居然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总分,也算对得起自己啦! (三)专业课 1、书目 核心书目如下(依照学习顺序排列)(精读):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主编,第4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 著,第1版(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 著,第4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 主编,第三版(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5)《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主编,第三版(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6)《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主编,第2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编著,第四版(201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辅助书目如下(泛读、跳读): (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罗杰•霍克 著,白学军 等译,第7版,全球版(201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朱滢 主编,第四版(201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心理学》金盛华 主编,第2版(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 著,第2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 等编著,第1版(201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6)《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张锋 主编,第四版(2018年),暨南大学出版社; (7)《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第19版(2018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8)《行为科学统计精要》弗雷德里克•J•格雷维特、拉里•B•瓦尔诺 著,第8版(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进度 (1)热身期(3月初——7月中旬) 成果:通读核心书目一遍。 学习时长:上班时间没活儿干的时候就看书,so,每天0-7小时不等,半争取半随缘了! 心理状态: 2月份就买了书,可惦念着几本小说没有看完,孩子也在放寒假,直到小说看到想吐、孩子送到学校,才开始学习。安慰自己:毕竟“放浪形骸”多年,习惯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吖!开始看书后,就完全停不下来了,每打开一本书,就像进入一个阔别已久的瑰丽花园,迫不及待地去探秘、去玩耍,不存在科目之间的交替,一科一科来。 身体状态:超爱生病,感冒、腹泻交替进行,6月初还发烧了一个星期,差点瓦解我的意志,估计是身体一下子不太适应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吧! (2)攻坚期(7月下旬——9月中旬) 成果:整理出各章节知识体系,手绘思维导图,总结重难点。 学习时长:晚上给二宝洗过澡讲过故事之后就开始看书,周末也会留出一定时间学习。每天5-8小时不等,努力和时间赛跑。 心理状态:基本停止了一切外出游玩活动,最耗费心力的时期。我喜欢画图,以核心书目为基础,结合大纲、网课、讲义、辅助书目,形成了非常个人化的7本笔记,强迫症犯了,总想做的尽善尽美,以至于爱死了自己的笔记(自恋了)。内心愈加笃定,在办公室一口气学上4个小时都不会焦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是这个时期的写照了。 身体状态:保持锻炼,生机勃勃。 (3)强化期(9月下旬——11月中旬) 成果:完成第一轮背诵。 学习时长:狠狠心把照顾孩子的事更多的交给了家人,周末学习时间继续延长,每天6-9小时不等,思虑如何保证学习时间。 心理状态:9月份基本没学多少习,荒废的让人心焦。10月份重整旗鼓,逐渐进入背诵状态,中间也因为遇到背诵瓶颈、被俩孩子缠着没法学习、不懂拒绝饭局、爱看八卦新闻、天天都忍不住网购等原因导致内心沮丧不安,但及时调整,从每一个能够学习的 “当下”重新出发,随着第一轮背诵的完成,深居简出的外壳也有了“内心安稳”这一内核。 身体状态:运动渐停,每到生理期头痛欲裂,但依然不敢停下咖啡。 (4)冲刺期(11月下旬——12月中旬) 成果:做完了10年的312真题和重点院校自命题,做了4套模拟题,循环背诵,选择性默写。 学习时长:努力向读高中的小侄女看齐,每天7-11小时不等,拼命挣时间。 心理状态:秉持“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的理念,保持自己的节奏,不焦不躁,稳扎稳打,像练瑜伽那样,在放松中不断调动更多的能量,保持平和、强韧、专注和坚持。既有点害怕又很是期待考试的来临。 身体状态:考前四天生理期,头疼的根本坐不下来,枸杞、红糖、桑葚水+早睡晚起和漫长午觉+热水泡脚+看一些电影片段,终于强撑下来,到考试那天,万幸的不再头疼,谢天谢地! 专业课考的还比较满意,有些小自豪,也有些小遗憾,因为有两道选择在交卷子前一咬牙放弃了最初的答案(正确的),心痛肉疼,这种低级错误在平时是不可能犯的,唤醒水平太高,脑子就容易犯迷糊。另外312真的挺简单,要是把看辅助书目的时间用来看政治,结果会更好。 (四)复试 学校指定参考书目如下: (1)《心理学导论》梁宁建 主编,第2版(201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2)《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 主编,第1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等 编著,第1版(2000年)(影印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吴庆麟 主编,第1版(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个人补充书目: (5)《心理学研究方法》黄希庭、张志杰 主编,第2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遇上疫情=一个忐忑的老母亲+两个困在家里无法撒欢的孩子,画风诡谲多变,说多了都是眼泪,持续性一地鸡毛,间歇性歌舞升平,是对心理学强烈的热爱让老母亲夹缝中求生存,把参考书泛读了一遍,看了一众中英文文献,两个月时间流利说从3级冲到了6级。复试前一晚过于激动,外加二宝整夜翻腾,不幸通宵失眠了,上午一杯浓咖啡、露齿八颗微笑上阵,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太多具体描述,造成整体不够完整,很是影响分数。还好老师们和蔼可亲,后来发挥的还算不错。总结教训: 1、凡事平常心 2、初试内容不要丢(而我初试之后就没再看过) 3、参考书目和英文文献要平衡好(我前期看的参考书,后来就一直看文献,顾此失彼了) 四、个人心得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研是个持久战,最好选自己真正喜欢的,因为喜欢,所以乐此不疲。快乐学习最高效。 2、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想象不出一天14个小时的学习是如何做到的,在职带娃备考,我能拼的只能是效率和方法。找准自己的节奏,弄清楚自己的优势何在(我记忆力还不错,所以背诵较晚),然后制定自己的专属规划,打好组合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学习是个逐渐发力的过程。不要指望自己一开始不学习,到了9月份直接每天10小时的狂拼。就像练习平板撑一样,正是从最初的15秒、一分钟、一分半的日积月累,才能实现随后一次坚持5分钟的强悍。 4、接受不能十足自律的自己。考研全程爱网购,三天两头收快递,学个史纲就百度领导人传记去了,看个新闻却跑到了顾城情史,诸如此类,千万不要和自己拧巴,看就看吧,全当给生活加点佐料,过度自律人会崩溃。意志力就是不断的用劣势反应抑制优势反应,没有反复的斗争怎能体现顽强的意志? 五、最后抒怀: 虽说考上理想的学校开心的大声唱歌,但在30多岁这样尴尬的年龄,要养自己要养孩子,要辞去稳定工作直面未知的风风雨雨,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个脑子搭错筋的决定,可是人生短暂,如果从没有做过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当垂垂老矣,又怎么说自己真正的活过?要做一个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焦虑老母亲吗?要做一个佝偻着背终日坐门口唉声叹气的老太太吗?不!世界这么大,我不要做一只自鸣得意或者自怨自艾的青蛙,更拒绝被井底的癞蛤蟆欺压。我想要且必须努力的向着井口爬,让自己的井口更大,去看到更多的星星,嗅到更浓的花香,感受更多的雨露和阳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十年前错过了,现在想重新抓住,就算亡羊补牢吧!迟到总比未到好。我要的是人生,而不是苟活。不管前路多么艰辛,心向往之,无问西东。

40岁妈妈可以自考本科吗

可以的,学无止境~

为儿子留深上学42岁妈妈自考本科,这样的母爱是非常为大的,我们都知道,纵然是让年轻人再重新参加一次高考也不见得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已经四十二岁的黄妹芳,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留在深圳继续上高中,选择了厂里的圆梦计划,决定自考本科,这种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每一个妈妈都是不容易的,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母爱点赞。

已经四十二岁的黄妹芳是深圳市一个电子厂的员工,为了儿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黄妹芳将儿子带在身边,以便于随时督促儿子的学习情况。但是随着儿子的升学,因为户口不在深圳,黄妹芳的儿子有可能要回到老家继续念书,为了让儿子能够留在深圳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黄妹芳就选择报考厂里的圆梦计划,争取拿到深圳的户口。

对于一个普通的电子厂女工来说,要想拿到深圳的户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落户深圳,实行的是积分制,满分是一百分,而且超过四十岁之后,每年还要扣掉两分,这对于已经四十二岁的黄妹芳无疑是一个挑战,但是为了给儿子争取到学习机会,黄妹芳毅然决然的决定自考本科。

除了自考本科之外,黄妹芳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社工资格证,本科证,等等的,都是黄妹芳努力的方向。为了能够顺利的拿下这些成就,黄妹芳放弃了每一个可以回老家团聚的机会,自己走出大山不不容易,所以一定要为儿子创造一个优秀的学习条件。众人提到黄妹芳的这种努力,也是赞不绝口,这种拼搏的母爱,是值得我们点赞的。

可以,有成人自考,百度上面一搜就有网站可以报名。不好意思,多嘴一下,40岁并没有什么必要去考本科呀,自我增值有很多办法,读本科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升本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含金量,再者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需要,还是不建议去上学的,大学真的学不到什么的,有心还不如自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没有必要在这个没啥含金量的证书上浪费时间。

初中学历的40岁妈妈还能提升学历。

成人继续教育总共分为四种,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和成人高考,这四种模式都是可以高升专,专升本的。

自考

这种方式是省钱的方式,如果你自学能力强,你可以考虑这种方式,每个地区都有自考办,同学可以到当地的自考办报名,网上能查到当地自考办的电话,很方便,想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直接到当地自考办现场报名几百块钱就搞定了,之后就是自己买书,自己去考试就可以了。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在做这方面的培训挣钱,比如很多教育机构,做的就是自考的培训,机构去个个学校请老师,利用业余的时间给学生上课,或者让老师提前录制好课程给学生,这样就能多收取学生的费用。

优点费用低,自己不用找机构,找自考办就可以报名。时间短,学的快的话一年半就能毕业。缺点考试难度大。

二、 成人高考

这个最好理解,就是参加统一的入学考试,学习有面授课程,一般是周末或者平时的晚上,和我们之前上学的形式类似,但是学习都是业余时间。

优点是有面授,授课老师一般都是本院的老师,缺点就是费用贵。

三、 网络教育

也叫网络远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考试,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有的是笔试,有的是通过网络考试,学制2.5年。

优点是学习形式方便,相对来说网络教育最好毕业的。缺点没有面授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

拿到专科毕业证之后就要开始考虑报考本科了,我们的宗旨是如何快速提升学历,虽然要考虑到稳妥性,但是快速的原则也不能忘了,自考本科是最好的选择,短线自考一般只需要本人参考3-6科,考1-2次就能考完,最快1.5年就能毕业了,这样加上国家开放大学的2.5年加起来就是四年,虽然自考难度大,不能确保考试一次性通过,不过通过助学班报考小自考都会有相应协助,所以不用担心,既然现在报考的是本科段,也没有之前的担心考不过会影响下一阶段的报考,所以只要你用心复习,认真配合,快速拿到毕业证还是有保障的,实在不放心就可以继续选择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这样是最稳妥的,5年拿到本科毕业证。

虽然选择短线自考可能是最快的方式,但是因为自考难度大,你不能确保毕业时间,如果一直考不过毕不了业就会影响你本科的报考,所以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再看费用,国家开放大学费用相对于网络教育是便宜很多的,专科段只是作为你后期报考本科来过渡的,所以选择一个费用便宜的学校经济上要划算一些,国家开放大学是最好的选择。

  • 索引序列
  • 11期49岁妈妈自考本科
  • 49岁妈妈自考本科
  • 40岁妈妈自考本科
  • 31岁全职妈妈自考本科
  • 40岁妈妈可以自考本科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