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参加自学考试都不是干部

参加自学考试都不是干部

发布时间:

参加自学考试都不是干部

自考本科是学历呀,不是干部,你如果考了公务员是可以的

国家干部身份的来源:1,国家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以派遣证为标志,包括计划内统招、定向、自费、委培)2,2001年以前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的人员(以<录用干部审批表>为标志.3,军队转业干部(以军队任职\转干材料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为标志)4,解放前参加革命的担任干部职务的人员.(以相关档案材料为标志).5,解放初自然形成的干部(以任职材料为标志)6,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7,被转为公办的原民办教师(以民办转公办审批表为标志)8,70年代末经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招录的教师(以教师录用审批表为标志)凡是没有经过以上程序,那么你就不具有干部身份,你即便是自学取得博士学位也是个工人身份!

自考属于国民教育序列,应该是被承认的啊,你怎么会没有干部身份?而且你考上公务员了的话,自然就是干部身份了。(成为干部身份的途径之一就是: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有 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除非你考的公务员属于驾驶员一类的工勤人员。945

参加高教自考本科的考生可以是大中专国家统招毕业生,也符合转干身份的条件~档案在自己手里大部分是死档,所以要先转入户籍所在街道后办理招工。和你老公的学历与学位没有任何关系。

参加自学考试的不都是干部

据我的了解,你老公是北京户口的话,可以不用走高学历人才引进的途径,可以走北京市直系亲属投靠,等夫妻关系存续一定年数以上(这个自己去公安局的网站去看一下,具体几年我忘记了),可以直接调到北京。

参加高教自考本科的考生可以是大中专国家统招毕业生,也符合转干身份的条件~档案在自己手里大部分是死档,所以要先转入户籍所在街道后办理招工。和你老公的学历与学位没有任何关系。

国家干部身份的来源:1,国家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以派遣证为标志,包括计划内统招、定向、自费、委培)2,2001年以前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的人员(以<录用干部审批表>为标志.3,军队转业干部(以军队任职\转干材料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为标志)4,解放前参加革命的担任干部职务的人员.(以相关档案材料为标志).5,解放初自然形成的干部(以任职材料为标志)6,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7,被转为公办的原民办教师(以民办转公办审批表为标志)8,70年代末经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招录的教师(以教师录用审批表为标志)凡是没有经过以上程序,那么你就不具有干部身份,你即便是自学取得博士学位也是个工人身份!

自考不是干部身份。不过自考一样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试合格后,参加公务员面试被录用一样可以是公务人员。 自考相关 自学考试,简称自考,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成人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学考试学历的含金量高,但也有考生反映考试有点难——难以坚持。其实,自学考试的备考和其他的考试的备考一样,除了努力坚持,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这也是很多学生需要老师带领的原因。 一般来说,自考成功拿证的人很厉害,不过不是说他学的好,而是毅力强!自考的复习范围广,考试重点很难抓住,学习起来“工程浩大”,所以自考成功的人真的是太有毅力了! 而聪明的自考人会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时间,选择自学或者是找老师教导,快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掌握考试重点。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鼓励干部参加自学考试

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开展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规划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党建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他们直接面对群众,传达党的声音,开展党的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单位、和谐校园等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施工队”。党务干部队伍状况如何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对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一、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的加强,党务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党务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一是有些党务干部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科学理论研学的不深,理解的不透;二是一些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热情不高,认为“搞党务工作任务软、内容虚,发展机会少,难有大作为”,不安心本职工作,千方百计找门路“跳槽”。 (二)在知识结构方面。一是一些党务干部知识结构“单一”,对法律、科技特别是市场经济新知识知之甚少,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有一些党务干部不熟悉本单位本科室中心业务工作,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致使党建工作不能围绕中心“转”,常常是“自转”和“空转”;三是一些党务干部知识结构老化,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总是照搬老经验,套用老框框,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局面,工作流于形式、被动应付。 (三)在业务能力方面。一些党务干部对单位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认为“党建工作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工作中既找不准方向,也把握不住重点;部分党务干部缺乏调查研究能力,不能准确了解基层党建工作实情,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致使基层党组织缺乏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四)在管理水平方面。一是不会管。一些党务干部不知道党员管理如何定位,不知道该“管”什么,怎么去“管”,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不愿管。有的党务干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不强,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多,存在党员干部素质相对较高,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的思想。三是不敢管。有的党务干部不能严格按党纪党规进行监督管理,怕伤情面、影响关系。 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重业务轻党建。一是有些单位的主要领导认识不到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党的建设纳不上全盘规划,排不上工作日程;二是个别单位主要领导对单位党建工作过问少,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党务干部缺乏施展能力的平台,存在“叫马儿跑,不让马儿吃饱”的情形;三是有的单位不按规定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对党务干部随意裁减,致使一些基层党组织由于人手不够而无法开展工作;四是有的单位对机关党组织建设漠不关心,多年不进行换届选举,致使机关党建工作多年打不开局面。 (二)重说教轻提高。有些单位对党务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而对帮助党务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措施和培训办法少。一是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一些部门对党务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缺乏系统的分析,致使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二是教育培训标准过于笼统。对不同层次的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标准没有区别,效果不明显。三是教育培训的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培训的的形式主要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内容单一,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培训目标需求的多样性。 (三)重安排轻提拔。一是有的单位把党务部门当做安排照顾性岗位,在选择安排党务干部时往往习惯把那些年龄偏大、工作能力不强、其它岗位无法安排的人放在党务工作岗位上,致使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二是有的单位不重视对党务干部的培养、提拔和使用,党务干部不能及时进行轮岗交流,这对多数党务干部的心态产生消极影响。 三、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领导,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领导重视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是因为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对党组织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党员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关系到单位党建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党务干部受尊重、受重用的程度。加强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把手工程”。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妥善解决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办事经费等问题的同时,要切实为机关党务干部的培训、交流和使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提升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坚持领导带头抓、带头干,带头参加各项党建活动,为党务干部有效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解决党务干部队伍中的进出口问题,是时代和现实赋予党务干部重大使命,他们必须具备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必须抓住“三个口子”。选拔配备好专兼职机关党务干部,是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精干高效、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格干部调配,切实解决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进出问题。一要抓充实,严把入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党务干部,把热爱机关党务工作,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懂政策、会管理,一专多能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逐步建立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等措施,确实把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好、作风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党务岗位上来。二要抓交流,多口锻炼。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逐步推进、有利工作”的原则,在保留一定骨干的前提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步有计划推进交流任职。安排党务干部在党务系统内不同岗位间的“内部交流”,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使党务干部全面掌握党建业务;安排部分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使党务干部系统掌握本部门的业务知识,提高党务干部围绕业务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三要抓调整,敞开出口。改变传统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的状况,对那些不想干或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党务干部要通过轮岗转岗、换届选举等措施及时调整,切实铺就党务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抓好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方位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增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对象、培训重点等方面的针对性,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一是要抓好政治理论培训。政治理论是党务干部的基本功,要采取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培养哲学头脑,提高理论素质。二是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党务干部到先进地区、优秀基层党组织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三是要鼓励参加在职培训。积极选派党务干部到高校进修深造,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水平。鼓励党务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历教育等在职培训的党务干部。四是要加强实践培训.要敢于、善于给年轻党务干部布任务、压担子,要吸收他们参加单位组织的重大经济、业务活动,使他们在工作中锻炼、提高。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 党务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体量基层党务干部的辛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机关党务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要突出“三个关心”。一是政治上关心。对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要大胆提拔重用;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应优先考虑党务干部方面的人选;评选劳模、先进工作者时,要给予党务干部队伍一定的比例。二是工作上关心。要把机关党务工作岗位,当作培养锻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的舞台,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敢于放手让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特别是遇到挫折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要为他们主持公道。三是生活上关心。要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生活难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四、健全激励机制,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经费补助问题,如我校将党务干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在州直党工委、校党委验收合格的基础上,为党务干部的核算工作量: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每周记0.5个课时,支部委员每周记0.3个课时。 (五)推行监管结合,建立健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党务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打铁先得自身硬”,党务干部没有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是做不好党务工作的。因此,要根据党务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党务岗位,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各类党务干部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建立科学的党务干部管理制度。既要明确党务干部的责任、义务及工作要求,又要根据每个党务干部的才能、知识、兴趣、品德、资格、身体等条件,合理安排使用,使他们的专长和能力与承担的任务和职位相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各自优点,扬长避短。二是要科学制定党务干部履职的“考评”标准。把党务干部的考评指标量化为经常性工作和随机性工作两大类进行,以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和“不干又能怎么样”的问题,提高党务干部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以文件形式明确党务干部的作用、地位和待遇等,规定党员行政主要领导必须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尤其要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党员主要领导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党务干部的政绩。突出考核结果的利用,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对考核不称职或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等安排。四是要建立监督保障体系。加大“阳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上级组织纵向监督、党员群众横向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农村后备干部是拟提拔到上一级领导班子担任领导职务或拟提拔到上一级(或更高层次)领导岗位的预备人选。

后备干部按层次可分为省部级后备干部、地厅级后备干部和县处级后备干部;按岗位培养目标可分为正职后备干部和副职后备干部;按成熟程度可分为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和中长期培养的后备干部。

扩展资料

1、农村后备干部选培是建强农村基层组织、优化村级干部队伍、助推农村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选培思想素质好、品德修养高、发展办法多、为民服务实的优秀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对于提升村级班子战斗力、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后备干部是村级领导班子的重要来源,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是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打造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的保险杠,要保持农村的长治久安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备干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农村后备干部培养应突出“三结合”

领导注意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动力。这是因为各级党组织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要性, 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党员干部心目中的地位, 关系到单位党建工作的质量,并在事务中尊重和再利用官员的程度。

严格党员干部的 "匹配" 提高党员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有效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进出口问题, 是时代赋予党员干部的重要使命。现实中, 谁必须有高质量的积极作风、较强的能力和优良的经营能力。

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党员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了解党员需求,及时反映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认真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发展党员。

扩展资料:

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支持和协助本单位负责人完成工作任务。

2、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知识。

3、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4、对党员进行监督,督促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一)加强领导,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领导重视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是因为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对党组织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党员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关系到单位党建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党务干部受尊重、受重用的程度。加强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把手工程”。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妥善解决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办事经费等问题的同时,要切实为机关党务干部的培训、交流和使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提升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坚持领导带头抓、带头干,带头参加各项党建活动,为党务干部有效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解决党务干部队伍中的进出口问题,是时代和现实赋予党务干部重大使命,他们必须具备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必须抓住“三个口子”。选拔配备好专兼职机关党务干部,是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精干高效、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格干部调配,切实解决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进出问题。一要抓充实,严把入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党务干部,把热爱机关党务工作,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懂政策、会管理,一专多能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逐步建立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等措施,确实把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好、作风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党务岗位上来。二要抓交流,多口锻炼。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逐步推进、有利工作”的原则,在保留一定骨干的前提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步有计划推进交流任职。安排党务干部在党务系统内不同岗位间的“内部交流”,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使党务干部全面掌握党建业务;安排部分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使党务干部系统掌握本部门的业务知识,提高党务干部围绕业务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三要抓调整,敞开出口。改变传统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的状况,对那些不想干或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党务干部要通过轮岗转岗、换届选举等措施及时调整,切实铺就党务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抓好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方位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增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对象、培训重点等方面的针对性,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一是要抓好政治理论培训。政治理论是党务干部的基本功,要采取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培养哲学头脑,提高理论素质。二是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党务干部到先进地区、优秀基层党组织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三是要鼓励参加在职培训。积极选派党务干部到高校进修深造,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水平。鼓励党务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历教育等在职培训的党务干部。四是要加强实践培训.要敢于、善于给年轻党务干部布任务、压担子,要吸收他们参加单位组织的重大经济、业务活动,使他们在工作中锻炼、提高。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 党务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体量基层党务干部的辛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机关党务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要突出“三个关心”。一是政治上关心。对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要大胆提拔重用;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应优先考虑党务干部方面的人选;评选劳模、先进工作者时,要给予党务干部队伍一定的比例。二是工作上关心。要把机关党务工作岗位,当作培养锻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的舞台,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敢于放手让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特别是遇到挫折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要为他们主持公道。三是生活上关心。要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生活难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四、健全激励机制,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经费补助问题,如我校将党务干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在州直党工委、校党委验收合格的基础上,为党务干部的核算工作量: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每周记0.5个课时,支部委员每周记0.3个课时。 (五)推行监管结合,建立健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党务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打铁先得自身硬”,党务干部没有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是做不好党务工作的。因此,要根据党务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党务岗位,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各类党务干部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建立科学的党务干部管理制度。既要明确党务干部的责任、义务及工作要求,又要根据每个党务干部的才能、知识、兴趣、品德、资格、身体等条件,合理安排使用,使他们的专长和能力与承担的任务和职位相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各自优点,扬长避短。二是要科学制定党务干部履职的“考评”标准。把党务干部的考评指标量化为经常性工作和随机性工作两大类进行,以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和“不干又能怎么样”的问题,提高党务干部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以文件形式明确党务干部的作用、地位和待遇等,规定党员行政主要领导必须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尤其要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党员主要领导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党务干部的政绩。突出考核结果的利用,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对考核不称职或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等安排。四是要建立监督保障体系。加大“阳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上级组织纵向监督、党员群众横向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鼓励干部通过参加自学考试

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开展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规划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党建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他们直接面对群众,传达党的声音,开展党的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单位、和谐校园等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施工队”。党务干部队伍状况如何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对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一、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的加强,党务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党务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一是有些党务干部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科学理论研学的不深,理解的不透;二是一些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热情不高,认为“搞党务工作任务软、内容虚,发展机会少,难有大作为”,不安心本职工作,千方百计找门路“跳槽”。 (二)在知识结构方面。一是一些党务干部知识结构“单一”,对法律、科技特别是市场经济新知识知之甚少,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有一些党务干部不熟悉本单位本科室中心业务工作,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致使党建工作不能围绕中心“转”,常常是“自转”和“空转”;三是一些党务干部知识结构老化,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总是照搬老经验,套用老框框,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局面,工作流于形式、被动应付。 (三)在业务能力方面。一些党务干部对单位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认为“党建工作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工作中既找不准方向,也把握不住重点;部分党务干部缺乏调查研究能力,不能准确了解基层党建工作实情,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致使基层党组织缺乏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四)在管理水平方面。一是不会管。一些党务干部不知道党员管理如何定位,不知道该“管”什么,怎么去“管”,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不愿管。有的党务干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不强,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多,存在党员干部素质相对较高,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的思想。三是不敢管。有的党务干部不能严格按党纪党规进行监督管理,怕伤情面、影响关系。 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重业务轻党建。一是有些单位的主要领导认识不到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党的建设纳不上全盘规划,排不上工作日程;二是个别单位主要领导对单位党建工作过问少,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党务干部缺乏施展能力的平台,存在“叫马儿跑,不让马儿吃饱”的情形;三是有的单位不按规定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对党务干部随意裁减,致使一些基层党组织由于人手不够而无法开展工作;四是有的单位对机关党组织建设漠不关心,多年不进行换届选举,致使机关党建工作多年打不开局面。 (二)重说教轻提高。有些单位对党务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而对帮助党务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措施和培训办法少。一是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一些部门对党务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缺乏系统的分析,致使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二是教育培训标准过于笼统。对不同层次的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标准没有区别,效果不明显。三是教育培训的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培训的的形式主要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内容单一,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培训目标需求的多样性。 (三)重安排轻提拔。一是有的单位把党务部门当做安排照顾性岗位,在选择安排党务干部时往往习惯把那些年龄偏大、工作能力不强、其它岗位无法安排的人放在党务工作岗位上,致使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二是有的单位不重视对党务干部的培养、提拔和使用,党务干部不能及时进行轮岗交流,这对多数党务干部的心态产生消极影响。 三、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领导,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领导重视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是因为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对党组织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党员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关系到单位党建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党务干部受尊重、受重用的程度。加强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把手工程”。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妥善解决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办事经费等问题的同时,要切实为机关党务干部的培训、交流和使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提升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坚持领导带头抓、带头干,带头参加各项党建活动,为党务干部有效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解决党务干部队伍中的进出口问题,是时代和现实赋予党务干部重大使命,他们必须具备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必须抓住“三个口子”。选拔配备好专兼职机关党务干部,是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精干高效、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格干部调配,切实解决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进出问题。一要抓充实,严把入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党务干部,把热爱机关党务工作,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懂政策、会管理,一专多能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逐步建立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等措施,确实把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好、作风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党务岗位上来。二要抓交流,多口锻炼。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逐步推进、有利工作”的原则,在保留一定骨干的前提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步有计划推进交流任职。安排党务干部在党务系统内不同岗位间的“内部交流”,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使党务干部全面掌握党建业务;安排部分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使党务干部系统掌握本部门的业务知识,提高党务干部围绕业务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三要抓调整,敞开出口。改变传统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的状况,对那些不想干或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党务干部要通过轮岗转岗、换届选举等措施及时调整,切实铺就党务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抓好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方位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增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对象、培训重点等方面的针对性,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一是要抓好政治理论培训。政治理论是党务干部的基本功,要采取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培养哲学头脑,提高理论素质。二是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党务干部到先进地区、优秀基层党组织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三是要鼓励参加在职培训。积极选派党务干部到高校进修深造,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水平。鼓励党务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历教育等在职培训的党务干部。四是要加强实践培训.要敢于、善于给年轻党务干部布任务、压担子,要吸收他们参加单位组织的重大经济、业务活动,使他们在工作中锻炼、提高。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 党务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体量基层党务干部的辛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机关党务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要突出“三个关心”。一是政治上关心。对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要大胆提拔重用;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应优先考虑党务干部方面的人选;评选劳模、先进工作者时,要给予党务干部队伍一定的比例。二是工作上关心。要把机关党务工作岗位,当作培养锻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的舞台,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敢于放手让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特别是遇到挫折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要为他们主持公道。三是生活上关心。要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生活难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四、健全激励机制,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经费补助问题,如我校将党务干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在州直党工委、校党委验收合格的基础上,为党务干部的核算工作量: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每周记0.5个课时,支部委员每周记0.3个课时。 (五)推行监管结合,建立健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党务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打铁先得自身硬”,党务干部没有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是做不好党务工作的。因此,要根据党务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党务岗位,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各类党务干部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建立科学的党务干部管理制度。既要明确党务干部的责任、义务及工作要求,又要根据每个党务干部的才能、知识、兴趣、品德、资格、身体等条件,合理安排使用,使他们的专长和能力与承担的任务和职位相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各自优点,扬长避短。二是要科学制定党务干部履职的“考评”标准。把党务干部的考评指标量化为经常性工作和随机性工作两大类进行,以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和“不干又能怎么样”的问题,提高党务干部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以文件形式明确党务干部的作用、地位和待遇等,规定党员行政主要领导必须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尤其要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党员主要领导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党务干部的政绩。突出考核结果的利用,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对考核不称职或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等安排。四是要建立监督保障体系。加大“阳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上级组织纵向监督、党员群众横向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领导重视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是因为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对党组织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党员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关系到单位党建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党务干部受尊重、受重用的程度。加强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把手工程”。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妥善解决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办事经费等问题的同时,要切实为机关党务干部的培训、交流和使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提升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坚持领导带头抓、带头干,带头参加各项党建活动,为党务干部有效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解决党务干部队伍中的进出口问题,是时代和现实赋予党务干部重大使命,他们必须具备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严格党务干部的选配,必须抓住“三个口子”。选拔配备好专兼职机关党务干部,是单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精干高效、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格干部调配,切实解决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进出问题。一要抓充实,严把入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党务干部,把热爱机关党务工作,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懂政策、会管理,一专多能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逐步建立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等措施,确实把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好、作风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党务岗位上来。二要抓交流,多口锻炼。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逐步推进、有利工作”的原则,在保留一定骨干的前提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步有计划推进交流任职。安排党务干部在党务系统内不同岗位间的“内部交流”,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使党务干部全面掌握党建业务;安排部分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使党务干部系统掌握本部门的业务知识,提高党务干部围绕业务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三要抓调整,敞开出口。改变传统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的状况,对那些不想干或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党务干部要通过轮岗转岗、换届选举等措施及时调整,切实铺就党务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增强党务干部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抓好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方位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增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对象、培训重点等方面的针对性,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一是要抓好政治理论培训。政治理论是党务干部的基本功,要采取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培养哲学头脑,提高理论素质。二是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党务干部到先进地区、优秀基层党组织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三是要鼓励参加在职培训。积极选派党务干部到高校进修深造,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水平。鼓励党务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历教育等在职培训的党务干部。四是要加强实践培训.要敢于、善于给年轻党务干部布任务、压担子,要吸收他们参加单位组织的重大经济、业务活动,使他们在工作中锻炼、提高。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 党务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体量基层党务干部的辛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机关党务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的力度,要突出“三个关心”。一是政治上关心。对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要大胆提拔重用;党代会、人代会代表应优先考虑党务干部方面的人选;评选劳模、先进工作者时,要给予党务干部队伍一定的比例。二是工作上关心。要把机关党务工作岗位,当作培养锻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的舞台,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敢于放手让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特别是遇到挫折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要为他们主持公道。三是生活上关心。要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生活难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四、健全激励机制,切实为党务干部解决一些经费补助问题,如我校将党务干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在州直党工委、校党委验收合格的基础上,为党务干部的核算工作量: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每周记0.5个课时,支部委员每周记0.3个课时。 (五)推行监管结合,建立健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党务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打铁先得自身硬”,党务干部没有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是做不好党务工作的。因此,要根据党务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党务岗位,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各类党务干部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建立科学的党务干部管理制度。既要明确党务干部的责任、义务及工作要求,又要根据每个党务干部的才能、知识、兴趣、品德、资格、身体等条件,合理安排使用,使他们的专长和能力与承担的任务和职位相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各自优点,扬长避短。二是要科学制定党务干部履职的“考评”标准。把党务干部的考评指标量化为经常性工作和随机性工作两大类进行,以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和“不干又能怎么样”的问题,提高党务干部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以文件形式明确党务干部的作用、地位和待遇等,规定党员行政主要领导必须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尤其要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作为党员主要领导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党务干部的政绩。突出考核结果的利用,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对考核不称职或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等安排。四是要建立监督保障体系。加大“阳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上级组织纵向监督、党员群众横向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新闻回顾 8月12日新华网报道:今年是广东实行自学考试20周年,本来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由于生源日趋减少,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一向人满为患的自考产业沦落到“快揭不开锅了”的凄惨境地,丝毫没有喜庆气氛。如此下去,自考产业如何生存?以自考“龙头老大”著称的广州各自学考试辅导学校的许多人“都准备转行了”。 本刊8月21日讯: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招生咨询服务大会8月21日上午在天津市体育中心举办。天津市自考办在现场为广大考生讲解高自考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宣传新开考的专业;该市主考院校及数十家助学机构也在现场设置展位,宣传本校的助学专业及招生情况,同时为考生办理参加助学的报名手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考试项目,素有“中国第一考”之美誉。然而,最近几年,在高校扩招、成人高教和网络教育快速发展的“三重压力”之下,自学考试的空间是否真的变得越来越小呢?“中国第一考还能够走多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考宣传热 自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项创新正在以其根深蒂固的优势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人投入,同时我们也看到,在高校扩招和教育形式、途径多样化的今天,自考原本的生存优势正在面临各种考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已经取得了较大的飞跃,当高校扩招、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形式都成为目前教育市场的生力军时,自考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社会各界需要面临的新的问题。与此同时,各地自考办,包括自考助学机构、自考同仁纷纷趁着高考招生进行时争相举起自考这面大旗为自学考试摇旗呐喊。于是热烈的场面不断: 湖南 高考后自学考试明显升温 8月1日,湖南省各地的数百名考生及家长汇聚湖南百花人才市场,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名校的专家教授咨询自考方面的问题。是上一般的专科学校,还是读自考本科,或者干脆复读,明年再来?据了解,湖南省今年自考明显升温,成为广大学子深造的又一条阳光大道。 浙江 自考大军热赶咨询大会 8月1日,浙江省、市自考办携部分主考院校、助学单位,在武林广场举办了“自学考试——托起百万学子的大学”大型咨询活动。咨询活动现场人流络绎不绝。 天津 自考咨询火热进行中 8月21日,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招生咨询服务大会举行。天津市自考办工作人员在现场和该市主考院校及数十家助学机构都在现场设置展位,宣传自学考试政策及助学方面相关信息。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加咨询活动的有正在参加自学考试的在职人员,也有准备参加自考的犹豫者,还不乏有许多家长领着孩子现场咨询助学服务的情况的。 …… 各省市纷纷举行了不同主题的自考咨询活动,及时解决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忧虑的问题,各地自考办公室还联合助学机构共同参与,受到了各界人士广泛好评。天津市自考咨询活动现场,考生与主考学校、助学单位、自考办之间的互动使三方都获得了满意的交流,天津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津每年举行两次这种类型的咨询活动,旨在以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更好地为广大考生服务,掀起高自考宣传新高潮。同时,也为各助学机构宣传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助学优势,提高招生工作质量,搭建一个有效平台,面对面直接与工作人员沟通,动员、吸引更多的求学者参加到自学考试中来,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终身教育,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形成。天津市某助学单位招生负责人参加完此次活动后不由地感慨,一年两次的咨询活动未必能在现场就达成多少人报名参考的效果,但是这种影响却是深远的,学生通过这种途径对于我们的助学性质也更为了解。 一位刚从自考办咨询台前拥挤的人群中走出的老人携着他还不更世事的孩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孩子今年高考只上了大专分数线,早就听说有个高自考,不知道能不能弥补孩子的遗憾,现在我塌实了,他若是努力的话,等他大专毕业时本科也能同时毕业了,嘿,这可比花四年读出来还实际呀!”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人与儿子说笑着离开了,不难看出那个儿子已经在给他年迈的老父构筑他未来的美好了。 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高教自考这一高等教育形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自学考试的历史使命还没有终结,虽然自考已经为相当一大部分人的进步提供了载体,为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人的终身学习和不间断的参加考试提供服务将是自学考试长期的发展方向。 “中国第一考”遭遇生源减少 资料显示,从1981年自考推行至今,我国已经有4200万人参加过自学考试,而广东省作为自考的“龙头老大”,自考人数一直以来都高居全国之首。但近几年,自考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势头,全国参加自考的人数平均每年下降20-30万,2003年的情况更为严重,比2002年减少了50-60万人。而在这五六十万人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广东减少的考生占了1/10,而且这种减少的趋势还在继续。 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的减少直接影响着自考助学机构的生存,8月8日,广州部分自学考试培训学校的有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对自考培训的出路进行了初步探讨,探讨中各校纷纷流露出各自难处,自1995年开始,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1999年后,报考人数锐减。在鼎盛时期,一所辅导学校每一期的培训班都大概有3000多人,可到了现在,每期的培训班报名人数已经不足1000人。 应该承认在高校扩招、成人教育、电大、网络教育等教育形式的并进发展下,自学考试单纯在学历文凭上的优势意义正在逐渐减弱。首先对自考冲击最大的首推高校扩招,1999年高校扩招,当年自考人数就急剧下降,自考生源随扩招的加剧而迅猛流失,因为高考落榜生是自学考试的主力。“这两年的高考录取率已达70%,我们还能有多少戏?”自考辅导院校们都有些无可奈何。其次成人高考实行教考不分离,对考生的入学要求较低;电大实行免试入学的开放式教育;网络远程教育也势头强劲。再者,自考通过率也致使部分考生对他望而生畏,考生们对自考的一个普遍反应是“太难了!”的确,这些年自考人数锐减除了外在因素外,自考本身难度大也成为许多考生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而此恰恰也正是自考文凭过硬的一个重要指标。 “自考的‘滑坡’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广东省考试中心自学考试相关负责人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说,“虽然自考作为‘中国第一考’的地位产生了动摇,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项创新,自考依然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的确,自学考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其文凭的含金量在国际上也是得到认可的。 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国家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人才向高素质发展的一个表现。高等教育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单纯学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才的需求,自考也同样呼唤的在保证文凭含金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打造自考品牌。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大力发展非学历证书教育;发展面向农村的自考教育是目前自考发展所呈现的三大趋势,同时也是自学考试与时俱进的调整创新的表现。 自考办:寻找地方特色的发展 自学考试自开考以来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从上世纪80年代解决干部学历达标问题到90年代解决高考落榜生的深造问题,到如今又将担当起解决低学历者就业问题和终身教育之大任,自考始终还是我国教育体制创新的教育方式。而在这个方向的调整中全国及各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在其中的作用显然是不容忽视的。从天津市自考办近期举行的自考咨询活动现场我们不难看出地方特色也是规范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自1981年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来,天津市的自考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专业设置灵活,开考间隔合理,不仅来自天津本市的学生,很多上海、东北等地的学生也纷纷到天津报名参加考试。近几年来,在多重压力下,天津市的自学考试工作仍然开展得如此红红火火,是什么特色为自考带来了如此生机呢?为此本刊记者特走访了天津市自考办相关负责人。 天津市自考办葛处长告诉记者,天津市8月21日举行的咨询活动,只是自考宣传周活动的内容之一。天津自考办在每天的春秋两季,都将配合自考报名,举行两次大型的宣传周活动,鼓励助学机构参加,为准备参加自学考试和已经参加考试的考生解答各种疑问,促进自考发展。在宣传周活动中,尽管鼓励助学机构参加,但要求其有一定规模,并且规范办学。助学机构提供上来的资料要经过详细审核,没有合法身份绝对不会被批准。宣传周活动的举办,不仅为了服务于考生,对于助学机构来说,通过与考生沟通,才能够更大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服务于考生与社会。 采访中,谈到天津市自考的工作成绩,葛处长用四个字来总结:“规范·发展”,并且强调说,自考工作中,规范与发展是并重的,不存在偏重哪个的问题。 规范篇 对于自考工作来说,首先是要规范,包括完善组织结构,设立信赖的考区考点,聘请负责任的老师,组织高质量的考试,开办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等等。 针对各地助学机构的发展现状,葛处长重点谈到了对助学机构的规范,这里所说的“规范”,不再是对助学机构的管理,而是指对它们的服务,监督和指导,有特点、有方法地把对助学机构的服务落到实处。考办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服务的角色。 在这方面,天津的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前两年,新疆考办准备为自学考试建章立制时,曾找到全国考办,希望能够提供全国各省市考办有关助学机构管理的经验,以供参考,全国考办的负责人则给他们特别推荐了天津。谈到此处,天津市自考办人员是自豪并且欣慰的,因为天津考办在助学机构的管理上,也是从试点到正式启动的一个实践过程,期间坎坷和障碍不断,当试点的工作成绩最终证明,他们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他们才走出了沼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开新的一步。 早在1997年,天津自考办就提出了要在自考助学中发挥高校的作用,发挥主考院校的优势,发展“以高校为龙头的助学服务体系”。而在那个时候,普遍观点是:主考院校不得参与与其主考专业相同的辅导班。 但天津自考办认为,如果单纯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他们所组织的考前辅导班,大部分的师资仍然需要从各个高校和主考院校中聘请。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仍然不允许高校参与助学,教师接受聘请授课就将属于个人行为,缺乏有效的制度来管理。而且不允许主考院校参与助学的做法,反而导致主考院校缺乏动力,不利于自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于是天津自考办开创先河,进行试点工作,将主考院校纳入到助学服务中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发掘主考院校的潜力,不仅为高校带来经济利益,有利于其环境的改善和硬件的建设,同时也调动了高校对主考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 虽然天津将主考院校纳入到了助学体系中来,但“教考分离”的原则不能变。在这方面,天津的具体做法是,在命题过程中,除了主考院校的考题外,还要从外省市采集一部分考题,在考试成绩下来后,对两部分考题的得分率进行统计,以此来约束主考院校。如果一旦发现某个主考院校的某一门课程出现问题,整个院校的课程都将被叫停。 正是由于天津试点的成功,在2002年举行的全国第五届二次考委会上,明确提出了主考院校可以参与考前辅导,要充分重视主考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说,天津自考办的具体做法是,不违背国家的原则、政策,但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要考虑到持续发展,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权衡和探索自学考试的发展道路。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天津自考办仍在不断追求更高,天津自考办的乔丽娟院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专业标准问题,课程命题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葛处长谈到自考办的发展战略时说,如果单纯为了近两、三年的参考率提高,也能提出一些做法,但这种提高意味着将来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所以不能将眼光局限在人数和金钱的方面,更多的是要稳定、持续发展。 天津自考办一直强调天津考办对于助学单位方面,考虑得主要是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起到切实的监督指导作用,而不是单纯的管理就是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也正是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得力的工作方法,天津的自考工作得到了国家考办的认可,成为地方考办中的佼佼者。 规范方面,天津市考办在考务方面也是同样狠抓不误的:“在规范上,特别是在考风考纪上,任何人不得将自考当儿戏。考试院的考试,包括社会考试和中考、高考等,都要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规定把握尺度,在这一点上,不存在高考和自考的分别。” 发展篇 天津自考生人数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8万人,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2000年的每次考试均能突破十万,2002年的全年参考人数为46万。谈到今后的发展,葛处长说,自学考试强调的是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从长远发展眼光来看自学考试不能单纯局限在解决学历问题。天津市自学考试目前正朝四个发展方向发展。 一、加大本科开考力度。 专业设置是自学考试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干部通过自学考试来解决学历达标问题,当时在辽宁,一个专业有二十七万人参加,这样的事情在今天就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的,这样的情况在今天当然是不可能发生了,但是专业设置是否合理还会直接影响考生对自学考试的信任度。就天津而言,天津市自考办的葛处长告诉记者,在天津一个专业能有四、五千人参加,已经是大专业了。他说,如果一个专业总是上万人来参加,那么毕业后社会是否真的就需要这么多人?这些专业的自考生就业将是个大问题。 所以在专业设置方面,天津自考办也是开全国之先,采取了专业细化的办法,即主干科目不变,增加分支科目。这样做的目的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考院校的专业优势。比如英语专业,天津大学的科技英语和南开大学的贸易英语均是实力较强的专业,所以自考的英语专业有科技英语,贸易英语,金融英语等不同的方向;再比如中文专业,也加开了戏剧方向。通过这样的专业设置,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在今后的就业上也比较明确。就业方向明确了,再加上考办对考生毕业后的完善服务,自考生的心理隐患也从根本上消除,目前,天津自考办已在寻求与各省市教委就业指导办和人力资源公司的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自考毕业生纳入其人才资源库,利用他们的优势,拓宽自考毕业生的就业面。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筹备中,今年年底基本方案就可以出台。 天津自考办的这种专业细化的尝试,是从2002年开始试点工作的。当时,对专业细化方面的诸多问题都没有先例可依,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专业细化的形式、把握程度、规则等问题完全靠自己的慢慢摸索。所以在2002年的试点工作中,只对国际贸易、金融、会计、管理、法律等五个专业在南开大学进行了不同方向的细化。当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该专业是否是主考院校的强项专业,能否体现专业的方向性,社会是否需要这种专业设置,该专业里的课程是否成熟,教考分离是否能做到等等。 在这种严密的指导思想下,当时五个专业共十几门课的试点工作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在试点成功后,以后的专业细化工作进程就加快了。截止到今年,天津自考办已设有将近200个专业,极大地满足了考生的需要。也是因为专业设置的特点,才吸引了很多外地的考生来天津参加自学考试。 同时,天津自考办在开专业问题上也非常谨慎,尽管有的院校某些专业非常强,但因为其“垄断”地位,以及市场问题和师资问题,也不会开这个专业,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将没有可以替换的院校。 二、加强与各种高等教育形式的衔接,构建高等教育的立交桥。 自学考试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最大程度整合社会资源。自198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二十年来,自考一直以其难度大、含金量高而著称,同时,也拥有了一批熟悉考试的主考队伍,这种无形资产对于自考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葛处长举了个例子,比如各个高校的机房、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包括各个高校的教师等无形资产,很少有两个高校之间能够彼此互相使用,而只有自学考试能够做到这一点。虽然自学考试没有自己固定的设施,但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是自学考试可以利用的。 对于已有本、专科学历的学生来说,需要复合型的知识;而对于高职学生,需要在学历上提高层次,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两类人都是自学考试生源的主要来源。自考可以进一步为提高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能力搭建学习平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天津自考办在高校中的宣传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四十名自考生中有八名考上了硕士,在名为“自考助我成功”的自考沙龙活动中,十七名同学受到鼓励,当场决定参加自学考试。天津理工大学则将自考科目与在校的辅修科目的学分挂钩,学生在通过每一门自考科目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学校的学分。 三、大力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 天津市在去年开考了卫生事业管理、餐饮管理两个“职业资格证书+自学考试专业”,在此基础上,今年又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开考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 同时,天津自考办还将与国家信息产业部教育中心合作,联合推出物流信息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这将是地方与国家部级单位的首次合作,在本类专业的考试中,能够获得证书的课程将按照行业标准来制定。 四、加大面向农村开考自学考试专业的力度。 天津自考已被纳入天津市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即三年时间实现五大工程,使一百万人受益,为天津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有知识、留得住、应用型人才。 大胆尝试、严谨作为,使天津自考办的自考工作取得了不菲成效,也为各地的自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自考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转变自己的职能,寻找新的契机,逐步发展成为有地方特色的考试。 自考之路脚下延伸 从1981到2004,自学考试在中国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创办之初解决干部学历达标问题,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解决高考落榜生深造问题,再到今天解决低学历者就业问题,直到解决终身教育、继续教育问题,中国的自考之路走得曲折但却成功。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一考”的考试,如今仍在不断探索中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自学考试将会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下去。

一是消除“党务工作靠实践锻炼”的观念,树立加强培训、科学培训的理念。

党务工作有其独特之处,它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程序。如果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认为党务工作谁都能做,一边干一边学,没有专门、系统的培训,仅靠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将造成党务干部理论思维水平低,抓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等问题。不但影响党务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还直接制约着党组织的活力和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

二是克服“将党务干部培训简化为办几天培训班”的做法,树立长期培训、系统性培训的理念。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工作精,工作作风实,奉献精神强的党务干部队伍,是一项基础性建设,也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两、三天的培训班或者几次外出参观调研实现。短期培训无法根据基层党务干部知识现状、能力水平、队伍结构和现实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培训内容也只能蜻蜓点水,无法做到全面深入,培训效果一般,很难实现党务干部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三是转变“为培训而培训”的观念,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培训理念。

党务干部培训不是目的,而是打造一直素质高、业务精的党务干部队伍,为做好党建工作打下组织基础,提供坚实保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党务干部培训中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面临新的形势,要围绕着中心工作,从大局出发,不断赋予党务干部培训新的内容,创新党务干部培训方式,开拓党务干部培训渠道。

自学考试不是干部身份

自考属于国民教育序列,应该是被承认的啊,你怎么会没有干部身份?而且你考上公务员了的话,自然就是干部身份了。(成为干部身份的途径之一就是: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有 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除非你考的公务员属于驾驶员一类的工勤人员。945

自考本科是学历呀,不是干部,你如果考了公务员是可以的

国家干部身份的来源:1,国家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以派遣证为标志,包括计划内统招、定向、自费、委培)2,2001年以前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的人员(以<录用干部审批表>为标志.3,军队转业干部(以军队任职\转干材料以及<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为标志)4,解放前参加革命的担任干部职务的人员.(以相关档案材料为标志).5,解放初自然形成的干部(以任职材料为标志)6,经公务员考试录用为公务员的原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人员(以<公务员录用审批表>为标志.7,被转为公办的原民办教师(以民办转公办审批表为标志)8,70年代末经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招录的教师(以教师录用审批表为标志)凡是没有经过以上程序,那么你就不具有干部身份,你即便是自学取得博士学位也是个工人身份!

  • 索引序列
  • 参加自学考试都不是干部
  • 参加自学考试的不都是干部
  • 鼓励干部参加自学考试
  • 鼓励干部通过参加自学考试
  • 自学考试不是干部身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