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本科真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本科真题

发布时间: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行政管理专科专业考试课程有哪些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南京大学、 河海大学,一共需要考17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社会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市政学、政治学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创业教育。自考专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20年10月自考02493印刷色彩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61.84KB 2020年08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88.1KB 201604自考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 格式:PDF大小:555.77KB 2017年10月自考01666金属工艺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573.11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出生时就有() A.情绪 B.情感 C.成就感 D.美感 2.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发现,最难辨认的表情是() A.怀疑 B.悲哀 C.惊讶 D.恐惧 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4.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 A.反应快,精确性强 B.反应慢,精确性强 C.反应慢,精确性差 D.反应快,精确性差 5.心理学家把类似燕青的气质,如聪明过人、灵活善变,情绪丰富且外露叫做()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去个体化 D.群体极化 7.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舒茨 D.奥尔波特 8.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转移 B.升华 C.文饰 D.补偿 9.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是()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10.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行动刻板性开始明显增强的年龄是() A.60岁 B.65岁 C.70岁 D.75岁 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11.认知心理学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获取了很大成功,所采取的方法是() A.反省法 B.口语报告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12.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 A.性别 B.年龄 C.受暗示性 D.智力 13.四色说的四种原色是指() A.红、黄、蓝、绿 B.红、蓝、绿、紫 C.黄、蓝、黑、白 D.黄、绿、蓝、紫 14.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编码、保持和() A.遗忘 B.注意 C.提取 D.联想 15.关于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内隐记忆 16.心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概念形成的方法是() A.抽象概念 B.具体概念 C.人工概念 D.科学概念 17.想象处理的主要信息是() A.表象 B.符号 C.语词 D.语义 18.提出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g因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瑟斯通 C.斯皮尔曼 D.吉尔福特 19.反映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的是()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难度 20.成人与儿童对一幅图画的知觉有很大的差别,年龄较小的儿童只能说出图画中主要的部分,而成人能把握整个图画的意义,这说明了()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意识 22.适应 23.创造性思维 24.挫折 25.气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7.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28.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9.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0.群体的主要功能。 3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定向的认知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结合实际运用认知与期望理论阐述人类行为的动机。 33.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尽管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但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却是因人而异,试用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对此现象做出解释。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2.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意义学习 3.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4.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又称之为() A.信息源 B.通道 C.目标靶 D.反馈 5.“个体心理发展”内涵的恰当表述是() A.心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B.心理功能获得和丧失有序变化过程 C.贯穿于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的全过程 D.在环境教育影响下,神经系统发育健全的过程 6.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有自我实现需要。这是哪个心理学派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7.人在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主要是() A.α波 B.θ波 C.β波 D.δ波 8.在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属于() A.元成分 B.操作成分 C.经验性智力 D.情境智力 9.达斯等人认为右优势脑的个体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表现出的认知风格是() A.系列型 B.同时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0.应对压力的策略有两大类:改变压力源和改变自己。下列选项中,属于改变压力源的是() A.依赖药物 B.抽烟酗酒 C.攻击 D.分散注意力 11.某人对同一产品设计了两则广告,观察并分别记录观看广告的人次。此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访谈法 D.调查法 12.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是几十到几百毫秒 B.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 C.短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D.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视觉代码的形式储存 13.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属于() A.常规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聚合思维 14.偏重测量潜在能力的心理测验是() A.性向测验 B.成就测验 C.智力测验 D.创造力测验 15.个体被高级需要所驱使并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称之为() A.成就动机 B.成长动机 C.交往动机 D.外在动机 16.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其气质属于() A.多血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17.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 B.从众 C.去个体化 D.服从 18.由飞行时差导致的暂时性失眠称之为() A.失律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情境失眠 D.急性失眠 19.由声波的振幅,即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所决定的声音属性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20.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思考回答的工具,是用来研究儿童() A.道德理解水平 B.道德判断水平 C.道德推理水平 D.道德认知水平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认知 22.角色扮演理论 23.绝对感觉阈限 24.场独立性 25.心理健康(狭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7.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2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29.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0.人际沟通的类型。 31.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33题任选1题,第34题必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请谈一谈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训练的启示。 33.试述成就动机的结构并举例说明怎样激发与培养人的高成就动机? 34.大学生李某常常光顾学校附近的小书店,渐渐地喜欢上了营业员王某。热恋三个月后,王某以李某无经济实力为由与李某分了手,李某觉得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跳楼自杀。请结合本案例谈谈我们应如何面对及应对挫折。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2 分)1.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的科学。2.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3.依学习内容划分,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大类。4. 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 可以把思维划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5.几种主要的认知类型:(一)冲动型与沉思型;(二)系列型与同时型;(三)____________。6.两种著名的投射测验:(一)____________;(二)主题统觉测验。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30 分)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谢切诺夫 B.罗杰斯C.华生 D.弗洛伊德2.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3.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的研究方法是( )。A.谈话法 B.测验法C.实验法 D.观察法4.一些鸟类的季节性迁徙,一些动物的冬眠春晓,一些鱼类的季节性巡游,这些周期性变化称为( )。A.年节律 B.日节律C.月节律 D.90分钟节律5.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A.感觉 B.知觉C.思维 D.想像6.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称(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7.由于人的两眼之间约有65 毫米的距离,因此在注视同一非平面物体时,两眼网膜上所得映象不完全重合,这种现象称为( )。A.运动视差 B.双眼视轴辐合C.双眼视差 D.双眼视轴分散8.信息在头脑中能保持一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称为(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 D.遗忘9.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这称为( )。A.判断 B.概念C.演绎推理 D.归纳推理10.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的是( )。A.斯皮尔曼 B.瑟斯顿C.加德纳 D.卡特尔11.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C.应激 D.热情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10.压力四、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1.举例说明知觉的恒常性。简要说明知觉恒常性的主要种类。2.什么是动机?动机具有哪几种主要功能?五、问答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1.用斯坦福—比内(1960 年)量表测一个实足年龄10 岁儿童的智力,他通过了10 岁组的全部条目,又通过11 岁组的全部条目,他的智龄(心理年龄)是多少?他的智商是多少?(要求列出智商计算公式)2.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3.什么是人际沟通?它有何基本功能?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本科真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辅导及历年试卷答案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740)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提高应考者关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培养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本课程是在基础心理学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应考者比较系统地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深刻理解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心理规律以及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学习运用这些知识分析人的发展,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概论考核要求(一)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1、识记:(1)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2)研究对象与内容2、领会:(1)儿童发展心理的问题源头(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识记:(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发展2、领会:(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意义;(2)儿童心理发展中关键期的意义(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识记:(1)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意义;(2)跨文化研究的意义2、领会:(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第二章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1、识记:(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2)儿童视觉与听觉发展特点2、领会:(1)儿童知觉发展特点(二)儿童观察力发展的基本特点1、识记:(1)儿童观察力的主要方面2、领会:(1)儿童观察力的水平;(2)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第三章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考核要求(一)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1、识记:(1)思维结构的特点;(2)思维的机制2、领会:(1)思维起源的各种观点意义(二)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与特点1、识记:(1)思维发展阶段划分;(2)思维发展的特点2、领会:(1)皮亚杰理论的评价(三)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的主要观点1、识记:(1)认知单元的构成;(2)信息加工基本阶段2、领会:(1)儿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变化;(2)元认知的基本概念;(3)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的评价第四章 儿童的语言与智力的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语言准备期与发展期1、识记:(1)儿童语言准备期的概念;(2)儿童语言发展期的概念2、领会:(1)儿童语言准备期发展阶段;(2)儿童词义发展的特点(二)语言获得理论的主要观点1、识记:(1)语言获得理论中环境论主要观点;(2)先天决定论的主要观点2、领会:(1)语言获得理论中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三)对智力的理解1、识记:(1)对智力概念理解的主要观点;(2)智力商数概念2、领会:(1)智力成长曲线的意义;(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四)智力的发展与变化1、识记:(1)智力成长曲线及其意义;(2)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2、领会:(1)智力发展因素分析的假设;(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第五章 儿童的情绪与个性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的情绪发展与情绪获得理论1、识记:(1)情绪的构成;(2)情绪获得理论2、领会:(1)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二)儿童情绪障碍与克服1、识记:(1)害怕的发展特点;(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2、领会:(1)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三)儿童高级情绪的发展1、识记:(1)高级情绪的类型;(2)高级情绪发展的特点2、领会:(1)培养儿童道德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儿童个性发展主要理论及其影响原因分析1、识记:(1)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主要观点;(2)家庭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2、领会:(1)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意义(五)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识记:(1)自我意识的概念;(2)自我意识的构成2、领会:(1)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第六章 儿童性别角色与交往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性别角色定型化与产生因素分析1、识记:(1)性别角色界定;(2)性别角色定型化发展2、领会:(1)性别差异的表现;(2)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3)性别差异的理论解释(二)儿童依恋发展与成因分析1、识记:(1)依恋的界定;(2)依恋的类型2、领会:(1)依恋的发展阶段;(2)依恋产生的原因;(3)依恋的理论(三)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1、识记:(1)同伴的作用;(2)同伴关系的发展2、领会:(1)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2)游戏的作用第七章 学习与现代学习理论考核要求(一)学习的概念及其意义1、识记:(1)学习的界定;(2)学习的准备;(3)学习的类型2、领会:(1)怎样理解学习概念;(2)学生学习的特征(二)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识记:(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2)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3)观察学习过程2、领会:(1)学习理论的功能;(2)有效学习的条件3、应用:(1)结合教育如何运用发现学习理论;(2)分析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1、识记:(1)建构主义知识观;(2)建构主义学习观2、领会:(1)建构主义改变学习概念的意义;(2)生成学习基本思想与教学含义(四)学习与教学的相互关系1、领会:(1)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关系;(2)认知学习理论对学习与教学关系的观点第八章 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考核要求(一)知识的概念与知识学习机制1、识记:(1)知识的定义;(2)表征的定义;(3)知识分类理论的基本假设2、领会:(1)知识分类观的比较;(2)不同类型知识习得机制(二)知识的表征类型与作用1、识记:(1)命题的概念;(2)语义与表象编码;(3)图式;(4)产生式系统2、领会:(1)命题网络的意义;(2)图式的功能;(3)模式识别程序3、应用:(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2)知识的作用(三)概念与规则的学习1、识记:(1)概念的定义;(2)概念的属性;(3)规则的定义;(4)认知技能的定义2、领会:(1)概念的结构;(2)概念的功能;(3)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4)规则学习的方式3、应用:(1)结合教学实际应用三种同化模式;(2)分析影响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第九章 解决问题与创造性培养考核要求(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性质1、识记:(1)问题的定义与成分;(2)解决问题的特点;(3)解决问题一般过程模式2、领会:(1)奥苏伯尔解决问题模式;(2)格拉斯解决问题模式3、应用:(2)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奥苏伯尔解决问题模式;(2)解决问题模式研究的新发展(二)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1、识记:(1)问题表征的意义;(2)耶基斯—多德森法则;(3)功能固着2、领会:(1)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2)心理定势的主要表现;(3)有效的解决问题者具有的条件3、应用:(1)结合教学谈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技能培养;(2)结合教学谈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三)创造性概述与创造性培养1、识记:(1)创造性的定义;(2)当代创造性理论的主要观点2、领会:(1)创造性活动中的核心创造性思维;(2)学生创造力发展规律与特点3、应用:(1)结合教育谈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2)创造性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 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考核要求(一)态度与品德的性质1、识记:(1)态度与品德的界定;(2)态度的特征与功能2、领会:(1)态度成分的意义;(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3、应用:(1)结合教育谈品德结构的实践意义(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识记:(1)他律与自律概念;(2)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2、领会:(1)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2)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3、应用:(1)结构教育谈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教育实践的意义(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心理过程与条件1、识记:(1)依从、认同和内化概念;(2)认知失调2、领会:(1)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化理论要点;(2)改变品德不良学生的过程;(3)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主要因素意义3、应用:(1)结合教育谈当前青少年品德培养的主要方式第十一章 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考核要求(一)认知结构概念与发展1、识记:(1)认知结构的界定;(2)认知结构的发展2、领会:(1)认知结构的发展意义(二)学习迁移概念与类型1、识记:(1)学习迁移概念;(2)学习迁移类型2、领会:(1)学习迁移争论的教育意义;(2)学习迁移在教育上的作用3、应用:(1)设计一例说明学习迁移的测量模式(三)现代学习迁移理论1、识记:(1)认知结构变量;(2)两类知识的迁移分类2、领会:(1)先行组织者概念及教育意义;(2)比较两种组织者(四)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领会:(1)影响学习迁移的个体因素;(2)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因素2、应用:(1)结合教育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第十二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考核要求(一)学习动机概述1、识记:(1)动机与学习动机概念;(2)学习动机分类及意义2、领会:(1)动机功能;(2)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和效果的关系3、应用:(1)结合教育谈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分类的实践意义(二)学习动机理论与发展1、识记:(1)强化说、驱力说;(2)需要层次论、归因论;(3)自我效能论;(4)动机作用2、领会:(1)成就动机论的意义;(2)个体自我效能形成原因(三)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对学习的影响1、识记:(1)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征;(2)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征2、领会:(1)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2)学习动机的形成因素(四)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则与教学策略1、识记:(1)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原则;(2)控制学习焦虑2、领会:(1)内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2)外部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3)目标设置的要求3、应用:(1)结合教学谈谈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基本方式;(2)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关于考核目标的几点说明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的考试内容基础上,对各章具体内容还规定了考核目标,这样考生自学与应考时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社会助学者也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进行辅导,使考生更有效地学习。命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不超出范围,同时安排好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内化成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教育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二)自学与课程考试所用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现代教育心理学》,丁家永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由于内容较多,同时有一定难度,应考者在自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本课程的考试大纲以及每章的第一部分考核知识点的有关内容。2 、认真学习考核知识的具体要点和内容,注意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学习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3 、在自学时要注意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进行学习,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要牢固掌握。(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学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要求,对应考者进行切实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应考者的分析和综合能力。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附录 题型示例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小题20分)1、最近发展区2、学习3、认知结构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中小学生利用头脑中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和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小题30分)1、简述学生掌握概念的主要功能。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小题20分)1、谈谈你对学习与教学的关系的理解。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概括作用,二是()A.归纳作用B.调节作用C.分化作用D.推理作用2.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教育D.心理发展3.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A.霍尔B.华生C.伍德沃斯D.高尔顿4.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是()A.需要B.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C.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D.个体的实践活动5.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以下说法与其观点不符的是()A.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而学习则依赖于强化B.印刻是可逆的,而学习则是不可逆的C.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D.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6.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登记D.长时记忆7.斯金纳认为,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是()A.强化B.教学C.学习D.同化8.主张把“S-R”改为“S-O-R”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托尔曼C.布鲁纳D.威特罗克9.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强化D.观察学习10.在以下观点中,不属于布鲁纳关于发现法作用的观点是()A.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B.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C.发现法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D.发现法有利于记忆11.在下列四种内驱力中,属于稳定的内部动机的是()A.继起内驱力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天津财经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国际贸易(本科)(专业代码:585)、会计(本科)(专业代码:589661)、金融(本科)(专业代码:587660)、金融管理(本科)(专业代码:570)、经济学(本科)(专业代码:382)、企业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代码:594)、市场营销(本科)(专业代码:593659)。自考本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11753金融管理综合应用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037.24KB 2016年0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45.1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上百度文库 各种真题都有 你是考试考研还是考博?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专科生如何自考本科?一是通过大专院校内设的自考办、成教办报名; 二是通过当地教育局的自考办公室报名。前者又可以叫做小自考,后者叫做社会化大自考。自考本科报名条件:1.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规定报名参加自学考试。2.考生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层次各专业开考的课程,申请毕业时必须提供国家承认的属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原件,否则不予受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通知,国发[1988]15号。第三十二条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工资待遇:非在职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的,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自考本科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0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432.37KB 2018年10月自考11743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76.7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本科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青海民族大学自考行政管理学专业一共需要考23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英语(二)、社会学概论、行政法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公务员制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毕业论文、普通逻辑、法学概论、财务管理学、现代管理学、企业管理概论、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行政史、西方行政学说史、公文写作与处理。自考专业自考课程自考科目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5年04月自考00840日语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470.56KB 2016年0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45.1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自考本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辅导及历年试卷答案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740)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提高应考者关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培养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本课程是在基础心理学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应考者比较系统地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深刻理解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心理规律以及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学习运用这些知识分析人的发展,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概论考核要求(一)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1、识记:(1)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2)研究对象与内容2、领会:(1)儿童发展心理的问题源头(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识记:(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发展2、领会:(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意义;(2)儿童心理发展中关键期的意义(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识记:(1)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意义;(2)跨文化研究的意义2、领会:(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第二章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1、识记:(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2)儿童视觉与听觉发展特点2、领会:(1)儿童知觉发展特点(二)儿童观察力发展的基本特点1、识记:(1)儿童观察力的主要方面2、领会:(1)儿童观察力的水平;(2)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第三章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考核要求(一)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1、识记:(1)思维结构的特点;(2)思维的机制2、领会:(1)思维起源的各种观点意义(二)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与特点1、识记:(1)思维发展阶段划分;(2)思维发展的特点2、领会:(1)皮亚杰理论的评价(三)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的主要观点1、识记:(1)认知单元的构成;(2)信息加工基本阶段2、领会:(1)儿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变化;(2)元认知的基本概念;(3)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的评价第四章 儿童的语言与智力的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语言准备期与发展期1、识记:(1)儿童语言准备期的概念;(2)儿童语言发展期的概念2、领会:(1)儿童语言准备期发展阶段;(2)儿童词义发展的特点(二)语言获得理论的主要观点1、识记:(1)语言获得理论中环境论主要观点;(2)先天决定论的主要观点2、领会:(1)语言获得理论中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三)对智力的理解1、识记:(1)对智力概念理解的主要观点;(2)智力商数概念2、领会:(1)智力成长曲线的意义;(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四)智力的发展与变化1、识记:(1)智力成长曲线及其意义;(2)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2、领会:(1)智力发展因素分析的假设;(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第五章 儿童的情绪与个性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的情绪发展与情绪获得理论1、识记:(1)情绪的构成;(2)情绪获得理论2、领会:(1)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二)儿童情绪障碍与克服1、识记:(1)害怕的发展特点;(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2、领会:(1)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三)儿童高级情绪的发展1、识记:(1)高级情绪的类型;(2)高级情绪发展的特点2、领会:(1)培养儿童道德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儿童个性发展主要理论及其影响原因分析1、识记:(1)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主要观点;(2)家庭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2、领会:(1)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意义(五)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识记:(1)自我意识的概念;(2)自我意识的构成2、领会:(1)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第六章 儿童性别角色与交往发展考核要求(一)儿童性别角色定型化与产生因素分析1、识记:(1)性别角色界定;(2)性别角色定型化发展2、领会:(1)性别差异的表现;(2)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3)性别差异的理论解释(二)儿童依恋发展与成因分析1、识记:(1)依恋的界定;(2)依恋的类型2、领会:(1)依恋的发展阶段;(2)依恋产生的原因;(3)依恋的理论(三)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1、识记:(1)同伴的作用;(2)同伴关系的发展2、领会:(1)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2)游戏的作用第七章 学习与现代学习理论考核要求(一)学习的概念及其意义1、识记:(1)学习的界定;(2)学习的准备;(3)学习的类型2、领会:(1)怎样理解学习概念;(2)学生学习的特征(二)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识记:(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2)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3)观察学习过程2、领会:(1)学习理论的功能;(2)有效学习的条件3、应用:(1)结合教育如何运用发现学习理论;(2)分析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1、识记:(1)建构主义知识观;(2)建构主义学习观2、领会:(1)建构主义改变学习概念的意义;(2)生成学习基本思想与教学含义(四)学习与教学的相互关系1、领会:(1)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关系;(2)认知学习理论对学习与教学关系的观点第八章 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考核要求(一)知识的概念与知识学习机制1、识记:(1)知识的定义;(2)表征的定义;(3)知识分类理论的基本假设2、领会:(1)知识分类观的比较;(2)不同类型知识习得机制(二)知识的表征类型与作用1、识记:(1)命题的概念;(2)语义与表象编码;(3)图式;(4)产生式系统2、领会:(1)命题网络的意义;(2)图式的功能;(3)模式识别程序3、应用:(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2)知识的作用(三)概念与规则的学习1、识记:(1)概念的定义;(2)概念的属性;(3)规则的定义;(4)认知技能的定义2、领会:(1)概念的结构;(2)概念的功能;(3)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4)规则学习的方式3、应用:(1)结合教学实际应用三种同化模式;(2)分析影响学生概念学习的因素第九章 解决问题与创造性培养考核要求(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性质1、识记:(1)问题的定义与成分;(2)解决问题的特点;(3)解决问题一般过程模式2、领会:(1)奥苏伯尔解决问题模式;(2)格拉斯解决问题模式3、应用:(2)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奥苏伯尔解决问题模式;(2)解决问题模式研究的新发展(二)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1、识记:(1)问题表征的意义;(2)耶基斯—多德森法则;(3)功能固着2、领会:(1)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2)心理定势的主要表现;(3)有效的解决问题者具有的条件3、应用:(1)结合教学谈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技能培养;(2)结合教学谈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三)创造性概述与创造性培养1、识记:(1)创造性的定义;(2)当代创造性理论的主要观点2、领会:(1)创造性活动中的核心创造性思维;(2)学生创造力发展规律与特点3、应用:(1)结合教育谈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2)创造性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 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考核要求(一)态度与品德的性质1、识记:(1)态度与品德的界定;(2)态度的特征与功能2、领会:(1)态度成分的意义;(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3、应用:(1)结合教育谈品德结构的实践意义(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识记:(1)他律与自律概念;(2)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2、领会:(1)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2)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3、应用:(1)结构教育谈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教育实践的意义(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心理过程与条件1、识记:(1)依从、认同和内化概念;(2)认知失调2、领会:(1)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化理论要点;(2)改变品德不良学生的过程;(3)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主要因素意义3、应用:(1)结合教育谈当前青少年品德培养的主要方式第十一章 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考核要求(一)认知结构概念与发展1、识记:(1)认知结构的界定;(2)认知结构的发展2、领会:(1)认知结构的发展意义(二)学习迁移概念与类型1、识记:(1)学习迁移概念;(2)学习迁移类型2、领会:(1)学习迁移争论的教育意义;(2)学习迁移在教育上的作用3、应用:(1)设计一例说明学习迁移的测量模式(三)现代学习迁移理论1、识记:(1)认知结构变量;(2)两类知识的迁移分类2、领会:(1)先行组织者概念及教育意义;(2)比较两种组织者(四)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领会:(1)影响学习迁移的个体因素;(2)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因素2、应用:(1)结合教育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第十二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考核要求(一)学习动机概述1、识记:(1)动机与学习动机概念;(2)学习动机分类及意义2、领会:(1)动机功能;(2)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和效果的关系3、应用:(1)结合教育谈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分类的实践意义(二)学习动机理论与发展1、识记:(1)强化说、驱力说;(2)需要层次论、归因论;(3)自我效能论;(4)动机作用2、领会:(1)成就动机论的意义;(2)个体自我效能形成原因(三)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对学习的影响1、识记:(1)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征;(2)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征2、领会:(1)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2)学习动机的形成因素(四)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则与教学策略1、识记:(1)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原则;(2)控制学习焦虑2、领会:(1)内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2)外部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教学策略;(3)目标设置的要求3、应用:(1)结合教学谈谈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基本方式;(2)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关于考核目标的几点说明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的考试内容基础上,对各章具体内容还规定了考核目标,这样考生自学与应考时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社会助学者也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进行辅导,使考生更有效地学习。命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不超出范围,同时安排好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内化成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教育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二)自学与课程考试所用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现代教育心理学》,丁家永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由于内容较多,同时有一定难度,应考者在自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本课程的考试大纲以及每章的第一部分考核知识点的有关内容。2 、认真学习考核知识的具体要点和内容,注意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学习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3 、在自学时要注意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进行学习,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要牢固掌握。(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学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要求,对应考者进行切实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应考者的分析和综合能力。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与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附录 题型示例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小题20分)1、最近发展区2、学习3、认知结构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中小学生利用头脑中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C 下位学习 D 上位学习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和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小题30分)1、简述学生掌握概念的主要功能。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小题20分)1、谈谈你对学习与教学的关系的理解。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概括作用,二是()A.归纳作用B.调节作用C.分化作用D.推理作用2.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教育D.心理发展3.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A.霍尔B.华生C.伍德沃斯D.高尔顿4.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是()A.需要B.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C.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D.个体的实践活动5.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以下说法与其观点不符的是()A.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而学习则依赖于强化B.印刻是可逆的,而学习则是不可逆的C.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D.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6.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登记D.长时记忆7.斯金纳认为,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是()A.强化B.教学C.学习D.同化8.主张把“S-R”改为“S-O-R”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托尔曼C.布鲁纳D.威特罗克9.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强化D.观察学习10.在以下观点中,不属于布鲁纳关于发现法作用的观点是()A.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B.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C.发现法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D.发现法有利于记忆11.在下列四种内驱力中,属于稳定的内部动机的是()A.继起内驱力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天津财经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国际贸易(本科)(专业代码:585)、会计(本科)(专业代码:589661)、金融(本科)(专业代码:587660)、金融管理(本科)(专业代码:570)、经济学(本科)(专业代码:382)、企业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代码:594)、市场营销(本科)(专业代码:593659)。自考本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11753金融管理综合应用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037.24KB 2016年0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45.1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上百度文库 各种真题都有 你是考试考研还是考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网上查询百度文库里下载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教师职称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6年9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在特定的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2006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 )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著名教育思想家柏拉图的国......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公共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大教学论》的作者为_______......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中选出1-4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师的职业特点有: 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B,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公共教育学试题库 ·一,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 )和( ),揭示( )的一门科学. 2,(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3,古罗马教育家( )的名著( ).该书集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 1.1939年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立. 2.教育的本质规定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 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 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 中华人......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国家实行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3,《中国儿童发展纲......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规试题及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复习指导: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复习指导:教育心理学的复习方法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93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628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提示:这些不是模拟题,更不是复习范围,只是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整理历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而搜集的一些练习题,仅仅作为平时练习用,是一种辅助学习的手......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52 推荐程度: 『心理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中测试试题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中测试试题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 《小学儿童......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31 推荐程度: 『心理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2) ·一,填空题:10分,每题02分 1, 人格差异有多种表现,其中最核心的是 和 差异. 2, 原理学习的两种形式是 和 . ...教师应让学生知道,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病",心......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906 推荐程度: 『心理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第五次作业)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第五次作业)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遗传 2,学习动机 3,发展 4,性格 5,记忆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小学儿童教育心......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795 推荐程度: 『心理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87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在学习的认知领域,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教育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 2.行为主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41 推荐程度: 『心理学』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试题 ·2当前,国家教委要求各类学校要把"加强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之中,请问,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在加强素质教育方面...游人知道你准备报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生.请你辅导某个在应用题......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12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要求考生初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对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自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3.了解教育心理学产生,发......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46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19,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 20,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 1,人的学习和动物的...1,教育心理学是从心理的角度去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现象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08 推荐程度: 『心理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自测题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小学儿童发展和教育领域里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兼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91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比如代表性著作和著名的心理学家, 1879年冯特,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教育心理学〉,186......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27 推荐程度: 『心理学』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1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 的交叉学科. 19,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和体验假设. 20,......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41 推荐程度: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提示:这些不是模拟题,更不是复习范围,只是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整理历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而搜集的一些练习题,仅仅作为平时练习用,是一种辅助学习的手......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41 推荐程度: 『心理学』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 ·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软件大小:50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15 推荐程度: 『心理学』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 ·课程代码:004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软件大小:30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27

有历年的真题及模拟题

  • 索引序列
  •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本科真题
  • 本科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
  • 自考本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