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答案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答案

发布时间: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答案

靠人不如靠自己,你还是自己好好复习吧~别作弊哦!~

相信自己,不需要别人!记住!不过你去海华书店会买到的!加油!

现在所有的试题答案都是保密的。

一些自考论坛有,不过都是自己做的,不是标准的答案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材料解析题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思想。 (2) 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3) 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何关系? (4) 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孔孟思想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何具体体现。【答案】(1)主张“德政”,反对暴政。 (2)“民本"“仁政”思想。 (3)孟子“仁政”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具体化和发展。) (4)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生活上,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政治较为清明。 2.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秦王正式宣布“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材料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够耕者不过百亩……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正德年 间京畿一带的皇庄土地就达37000多顷;江西临江府豪民“一见附近人民有好山园陆地,辄起谋心,将这 年钱债辗转违例取息,贫者无从纳还,只得将前项园地并房屋写作卖契。”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北宋苏洵) 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两种土地制度?(2分)根据材料指出前一种土地制度在秦 国被取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3分) (3)材料三表明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中国古代多次经济改革,主持者都是期望通过对赋 税制度的调整,来改善生产关系。试举出三例统治者所采取的调整生产关系的主要措施,说明封建国家对 农民人身控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及其趋势。(4分)【答案】(1)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分) (2)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3分)(3)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分) 举例:①汉代编户制度,人口税和更赋很重;②隋唐租庸调制,纳捐代役(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 税制度;宋代募役法向不愿服役的人户征免役线;明代一条鞭法纳银代役。)③清朝摊丁入亩,人头税废除。 趋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4分)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夜阖,盖东南之极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年-396年),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年-465年)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渔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隋唐手工业分布图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图图一:隋唐手工业分布 图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归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影响?⑵根据材料二图一,指出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反映了隋唐经济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⑶根据材料二图二,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手工业进步的典型表现?基础是什么?⑷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江南经济呈现了怎样的发展地位。【答案】⑴状况: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开垦出来,物资交换发展。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战争较少;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开明。影响: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⑵特点:呈现出南北大致平衡分布的局面;呈现出沿运河沿岸分布的特点。趋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运河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大的作用。⑶表现:资本主义萌芽。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⑷江南经济的中心地位逐渐形成,并得到巩固和发展。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侯寇浙东,命都督杨文、刘德、商篙吴巡视两浙。太祖下令:“禁民间用番货、番香。”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摘自《明太祖实录》卷23l 材料二:明代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阮有日本因内战失败而丧失军职的南朝武士,也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民间商人和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破产的沿海农 民、渔民、盐民等,甚至还有少数名落孙山的落魄书生、罢免职务的官吏等。 ——摘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材料三: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别寇转为商,市禁别商转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摘自唐枢《御倭杂著》 材料四: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海外贸易)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图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摘自《明神宗实录》卷262 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明朝的对外政策和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这种政策产生的后果。 (3)你如何评价明朝的这种对外政策。【答案】(1)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商人的对外贸易活动。原因是倭寇骚扰沿海地区,明朝政府企图通过禁绝中外交往,达到安定海防的目的。(2)海禁政策断绝了沿海渔民和从事海外贸易商人的生计,导致他们与侯寇相勾结,反而加剧了倭患。(3)明朝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国家,海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朝在对外政策上日益闭塞。明朝的对外政策阻滞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5、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 (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人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 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5分)分别归纳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二和材料四中对商鞅变法所持态度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后一种态度所说明的问题。(3分)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君(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其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加以简要评论。(5分) 【答案】(1)①实行连坐之法;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④废分封,行县制; ⑤废井田,开阡陌。(5分) (2)前者肯定了商鞅变法的进步历史作用,后者对商鞅变法有不满情绪。(1分)由惋惜奴隶 制度的崩溃和向秦王进献谗言可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要损害一部分社会阶层人士的利 益而遇到阻力,改革必然要经历曲折斗争。(2分) (3)重要经济思想:重农抑商。根本着眼点:使农民附着在土地上,保护地主土地私有制, 建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制度。 评论:从长远来讲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予以压制, 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水平上。但在当时把农 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加以重视是正确的,而且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之逐渐 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者,奠定了其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5分)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已二校尉。材料二 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课。诸国不堪命。建武中, 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材料三 章帝不欲废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已校尉,不复遣都护……时军司马班超留于窦,绥集诸国……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 材料四 九年,班超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出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 传其珍怪焉。 ——《后汉书·西域传》回答:(1)汉武帝是怎样使“西域内属”的?有何历史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西域与内地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归结起来实质性原因是什么?(2分)(3)谈谈材料三中“军司马班超”的来历。(1分)(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班超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3分)【答案】(1)汉武帝经过长期战争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意义: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6分)(2)是否尊重少数民族,是否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答案意思相近即可)。(2分)(3)班超投笔从戎,跟随窦固出击匈奴立功。(1分) (4)帮助西域摆脱匈奴束缚和奴役,加强了西域与内地联系,为中西交通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条件。(3分)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场帝意扰不足,征求无已,兼征讨东西,穷兵犊武,百性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肤目所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履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上三则材料选自《贞观政要》材料四 明代思想家李赞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谈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谈也。” —《史纲评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3分)(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2分)他说这番话的意图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对哪些方面比较重视?(2分)(4)材料四李蛰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你的依据是什么?(2分)【答案】(1)因果关系。(2分)“贞观之治”是在吸取隋亡教训的基础上出现的。(1分)(2)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2分)意图是要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或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2分)(3)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纳谏(2分)(4)封建君主专制。(2分)因为大臣的进谏能否被采纳取决于君主圣明程度,君主意志决定一切。(2分)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纪统可—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必废其—。” ——陈独秀请回答:(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2分)(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指出其目的和影响。(3分)(3)康有为为什么要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结合时代背景评论这一历史现象。(3分)(4)据材料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怎样看待儒家思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5)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学说,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案】(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2分)(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3分)(3)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变法图存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借孔子的权威为宣传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3分)(4)把孔子作为共和的敌人、专制的护符加以批判。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应予肯定,但对孔子绝对否定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认识上的片面。(3分)(5)孔子的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其优秀部分仍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借鉴和利用。 (言之有理即可) (2分)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郭沫若在《咏乾陵》一诗中写道:“岿然没字碑(见图1)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全能。黄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来传,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反案续新篇。” 材料二 诗人杜甫《忆昔》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图1) 材料三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l)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图1墓碑前立一块导游牌,对墓碑的人物作一简要介绍和评价。如果让你执笔,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3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社会风貌,透过这些材料和图片你获得哪些信息?(8分)(3)以上材料总体上反映出唐朝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1分)【答案】(1)要点包括:①无字碑的主人是武则天。(或乾陵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②武则天是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③武则天重视生产、重视人才,在她统治时期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被人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要点包括:①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盛世局面。(2分)②图2、4反映出唐朝对外关系发达。当时许多国家派使节来华,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中国和非洲已经有了交往。(2分)③图3、5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融洽。和周边少数民族友好交往,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节(2分)④图5、6反映出唐朝文化繁荣。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成就非凡。(2分)(3)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l分,或答“繁荣开放”)10、 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和2005年国际孔子文化节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 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六:“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文章选编》 回答:(1)阅读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6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6分)(3)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4)材料六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在?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6分)(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历史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6分)(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6分)(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3分)(4)真实用意:为复辟帝制服务;麻痹人民思想。积极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局限性:对东西文化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6分)(5)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4分)

阮籍

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本试卷为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神话是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 )

A.盘古开天辟地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

A.《鄘风·相鼠》B.《小雅·北山》C.《大雅·荡》D.《王风·黍离》

3.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

A.《尚书》B.《国语》C.《左传》D.《战国策》

4.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

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

5.先秦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

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

A.史传散文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D.志人小说

8.秦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

A.句句为韵B.二句为韵C.三句为韵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

A.“崇谶纬”B.“陵霄汉”C.“正是非”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

A.本纪B.书C.传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

A.《东都赋》B.《蜀都赋》C.《二京赋》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

A.应亨B.蔡邕C.夏侯宽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

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我只有08年10月份的一。BCBDA CBCDD BCABD DACAD ABADC BDACB二。1-abcde 2-abe 3-bde 4-bde 5-abc三。1.指杨万里的是个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的活泼自然风趣诙谐。以绝句最为出色。2、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以七言为体,以叙述故事为主。分为东城调和西城调,代表作家为罗松窗,韩小窗。3-明末清初小说 ,以青年爱情婚姻为题材,代表作品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4-是梁启超首先提出的,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三者兼备的衡量标准,后修订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或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纲领。1899-1903是诗界革命的盛期四1-蔡珪,骨力较为苍劲,清切雄健。党怀英,体物精细,寄兴高妙。王庭筠,诗律精严生新,无险怪生涩之病。2-贯云石性格旷达,归隐作品风格或慷慨豪放,或通俗自然,一些写恋情的作品具有民间俗谣俚曲的味道,颇具北曲的淳朴气息3-科场不幸,促使其对科举弊端加以揭露抨击,农村教书先生生活时期有机会研习学问和搜集民间传说。南方幕僚生活使其眼界开阔,有机会接触各阶层人物。4-天演论,原富,法意,名学,等译著,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严译精心撰述,形成渊雅风格,具有较高文学价值,使译文较原文更富于文学性。严复虽然用古文翻译书,但其文体仍有一定的自由度,对现代汉语的形成亦有贡献。五,1-陆游的诗歌创作贯穿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最显著的特征是善为悲壮,他的诗多感时伤世,悲愤激昂。他的诗诸体皆备,古体诗意气豪迈,律诗对仗工稳而流转圆美,绝句极有丰神,他的诗风格多样,除雄浑悲壮外,尚有清淡秀逸,简练自然之风。注:以上要点需结合作品展开论述。2-情节的幻想色彩。由题材,主题的理想型决定了牡丹亭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即富于幻想色彩的情节。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与意境。作者具有抒情诗人气质,他以抒情诗的手法,揭示人物内心的感情。曲词能够将抒情,写景与人物塑造融为一体,达到传神的境界。注:同上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大全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先秦古籍《周易•归妹》中记载的保存原始歌谣风貌的是( )A.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B.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C.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D.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2.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说和( )A.模仿说 B.宣泄说C.宗教说 D.游戏说3.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尚书》 B.《诗经》C.《孟子》 D.《楚辞》4.《论语》属于( )A.对话体 B.论辩体C.语录体 D.论述体5.《庄子》的文风特点是( )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6.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7.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 )A.大赋 B.骈赋C.骚体赋 D.散体赋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A.编年史 B.国别史C.纪传体断代史 D.纪传体通史9.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抒情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10.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 )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 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1.曹操诗的风格是( )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C.华丽壮大 D.峻切讦直12.建安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 )A.逐句押韵 B.隔句押韵C.三句押韵 D.四句押韵13.曹植在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诗体是( )A.四言诗 B.五言诗C.七言诗 D.杂言诗14.蔡琰著名诗句“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出于( )A.骚体《悲愤诗》 B.五言乐府诗C.五言《悲愤诗》 D.《胡笳十八拍》15.太康诗人左思最著名的诗作属于( )A.田园诗 B.游仙诗C.玄言诗 D.咏史诗16.陶渊明诗风的特点是( )A.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B.笔力雄迈,文典以怨C.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D.坎壈咏怀,意蕴深沉17.庾信著名的美文《哀江南赋》属于( )A.建安赋 B.正始赋C.南朝赋 D.北朝赋18.描写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属于( )A.汉代乐府民歌 B.南朝乐府民歌C.北朝乐府民歌 D.唐代新题乐府19.郦道元《水经注》主要记载的是( )A.地理 B.寺庙C.怪异 D.轶事20.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 )A.寻求诗律的新变 B.创造兴象鲜明的诗境C.述怀言志 D.复归风雅21.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最擅长的诗歌体裁是( )A.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B.五言古诗和五言绝句C.七言古诗和五言绝句 D.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22.选择古题抒写己怀并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是( )A.李白绝句的创作特色 B.李白七律的创作特色C.李白歌行体诗的创作 特色 D.李白乐府诗的创作特色23.代表白居易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是( )A.讽谕诗 B.闲适诗C.感伤诗 D.杂律诗24.“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自( )A.李商隐《无题》 B.李商隐《锦瑟》C.元稹《遣悲怀》 D.白居易《长恨歌》25.李贺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A.冷艳怪丽 B.奇僻晦涩C.浓郁低回 D.清新自然26.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这里的“道”指的是( )A.道家之道 B.佛家之道C.儒家六经义理 D.辅时及物之道27.晚唐文坛的流行文体是( )A.散体古文 B.骈文C.杂文 D.讽刺小品文28.文人词产生的时代大约是( )A.初唐 B.盛唐C.中唐 D.晚唐29.五代后期词的创作中心是( )A.后唐 B.南唐C.前蜀 D.后蜀30.传奇集的大量出现是在唐传奇的( )A.初兴期 B.兴盛期C.繁盛期 D.衰落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左传》又名( )A.《左氏春秋》 B.《春秋内传》C.《春秋左氏传》 D.《春秋谷梁传》E.《古文春秋左氏传》32.《吕氏春秋》的《察今》一文,接连用几个寓言故事说理,它们有( )A.循表夜涉 B.刻舟求剑C.庖丁解牛 D.引婴儿投江E.网开三面33.下列关于五言诗起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西汉中期的“苏李诗”,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B.先秦时期的五言民谣,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C.东汉前朝的文人五言诗,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D.五言诗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孕育E.王言诗的形成,是文人创作的结果34.以下关于酒的诗句属于陶渊明所作的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D.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E.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35.下列成语出自韩愈文章的有( )A.落井下石 B.坐井观天C.驾轻就熟 D.不平则鸣E.贪多务得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战国策》37.《过秦论》38.永明体39.武功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4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42.简述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43.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参照下列作品及其相关《诗经》名作,试论《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作品举例:《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 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45.试以下列诗歌为例,论述杜甫律体诗歌的艺术成就。《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不是这个???哈哈分加上我把这几年的都打包给你

阮籍

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本试卷为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神话是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 )

A.盘古开天辟地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

A.《鄘风·相鼠》B.《小雅·北山》C.《大雅·荡》D.《王风·黍离》

3.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

A.《尚书》B.《国语》C.《左传》D.《战国策》

4.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

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

5.先秦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

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

A.史传散文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D.志人小说

8.秦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

A.句句为韵B.二句为韵C.三句为韵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

A.“崇谶纬”B.“陵霄汉”C.“正是非”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

A.本纪B.书C.传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

A.《东都赋》B.《蜀都赋》C.《二京赋》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

A.应亨B.蔡邕C.夏侯宽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

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 《礼记·\u37066X特牲》中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蜡辞》的歌词是( ) A.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B.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C.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D.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狱? 答案:B 2. 《吕氏春秋·\u21476X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动作而歌舞的记载是( A. 履虎尾,不咥人 B.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答案:D 3. 《诗经》中的作品大致产生于( ) A. 西周以前 B. 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 西周初至春秋末 D. 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B 4. 《诗经·\u22823X雅·\u29983X民》是( ) A. 史诗 B. 情爱诗 C. 农事诗 D. 社会政治诗 答案:A 5. 《天问》的诗歌句式主要是( ) A. 七言 B. 五言 C. 四言 D. 杂言 答案:C 6. 下列作品中出自《九章》的一篇是( ) A. 《山鬼》 B. 《橘颂》 C. 《东君》 ) D. 《招魂》 答案:B 7. 《论语》的文风特点是( ) A. 语录体裁,辞约义丰 B. 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 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 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答案:A 8. 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 ) A.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答案:C 9. 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 A. 铺陈排比 B. 多用比喻 C. 质实无华 D. 婉转诙谐 答案:A 10. 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 A. 语言犀利,直说主题 B. 譬喻叠出,设辞委婉 C. 质朴无华,造语恳切 D. 铺排纵横,气势宏大 答案:B 11. 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 ) A. 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 B. 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 C. 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 D. 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 答案:D 12. 《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 ) A. 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 记述古今特殊人物的事迹 C. 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状况 D. 记述历代王朝的重要事件 答案:C 13.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是( ) A. 前者记载了真实的历史,后者更多荒诞离奇的故事 B. 前者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历史,后者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 C. 前者全面记述吴、越两国历史,后者只写越国的历史 D. 前者虚构了不少故事细节,后者则客观记述两国历史 答案:B 14.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 ) A. 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B. 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 C. 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 D. 从表达入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 答案:A 15. 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 A. B. C. D. 《娇女诗》 《艳歌行》 《悲愤诗》 《美女篇》 答案:C 16. 太康诗人潘岳最著名的诗作是( ) A. 《七哀诗》 B. 《秋胡行》 C. 《悼亡诗》 D. 《扶风歌》 答案:C 17. 左思诗风的特点是( ) A. 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B. 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C. 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D. 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答案:D 18. 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 A. 曹操 B. 阮籍 C. 郭璞 D. 曹植 答案:D 19. 下列诗人中属于“竟陵八友”的是( ) A. 江淹 B. 鲍照 C. 谢朓 D. 萧纲 答案:C 20. 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作者杨炫之 B. 属于历史笔记 C. 记载有佛教故事 D. 属于南朝文人风格 答案:D 21. “元嘉三大家”中,颜延之所追求的诗美是( ) A. 清水芙蓉之美 B. 典丽华赡之美 C. 热烈明畅之美 D. 平淡自然之美 答案:B 22.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 ) A. 《世说新语》 B. 《搜神记》 C. 《博物志》 D. 《幽明录》 答案:B 23. 由北齐、北周入隋的作家是( ) A. 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B. 杨素、薛道衡、江总 C. 江总、许善心、虞世基 D. 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答案:A 24. “初唐四杰”中长于歌行体的诗人是( ) ) A. 王勃、杨炯 B. 王勃、卢照邻 C. 杨炯、骆宾王 D. 卢照邻、骆宾王 答案:D 25. 诗句“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出自( A. 王翰的《凉州词二首》 B. 李颀的《古从军行》 C.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D. 高适的《燕歌行》 答案:C 26. 白居易闲适诗的特色是( ) A. 反映国事民生,发挥美刺作用 B. 表达知足常乐,情致温厚柔和 C. 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 写山水风光和友情 答案:B 27. 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 ) A. 五律 B. 七律 C. 五绝 D. 七绝 答案:D 28. 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是( ) A. 序文 B. 书信 C. 碑志 D. 杂著 答案:C 29. 下列作品中采用寓言形式的是( ) A. 《宋清传》 B. 《毛颖传》 C. 《柳毅传》 D. 《南柯太守传》 答案:B ) 30. 著名词人冯延巳属于( ) A. 花间词人 B. 前蜀词人 C. 后蜀词人 D. 南唐词人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 未选均无分。 1. 孟子是( ) A.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 B. 庄子的论辩对手 C. 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D. 孔子的学生 E. 齐国人 答案:A^C^ 2. 《庄子》的艺术特色是( ) A. 严密的逻辑推理 B. 奇幻诡谲的想象 C. 人物形象的传神刻画 D. 细腻逼真的描写 E. 谐趣和讥刺横生 答案:B^C^D^E^ 3. 下列辞赋中属于陶渊明的作品有( ) A. 《归去来兮辞》 B. 《感士不遇赋》 C. 《闲情赋》 D. 《芜城赋》 E. 《哀江南赋》 答案:A^B^C^ 4. 下列诗人属于“北地三才”的是( ) A. 高昂 B. 温子升 C. 庾信 D. 魏收 E. 邢绍 答案:B^D^E^ 解析:P236 5.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包括( ) A. 表现“无我”之境 B. 具有禅趣 C. 以动写静 D. 表现宁静心境 E. 具有空静之美 答案: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诗经》中的弃妇诗 答案:《诗经》中的弃妇诗: (1)是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咏唱。(1分) (2)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卑下及命运不幸。(1分) (3)代表作为《氓》或《谷风》。(1分) 2. 西曲 答案:(1)西曲是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民歌。(1分) (2)西曲今存一百余首,辑入郭茂倩《乐府诗集》,内容绝大多数是表现男女之情,风格清新 明丽。(2分) 3. 韩孟诗派 答案:(1)韩孟诗派是中唐诗歌流派。(1分) (2)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1分) (3)韩孟诗派诗尚怪奇,重主观。(1分) 4. “文从字顺” 答案:(1)“文从字顺”是古文运动中韩愈提出的文学主张。(1分) (2)“文从字顺”要求文字的表达流利畅达,合乎语法。(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离骚》的艺术特点。 答案:(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2分)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分) (3)比兴手法的拓展。(1分) (4)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1分) 2. 简述《荀子》的说理文特色。 答案:(1)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3分) (2)长于比喻,少用寓言。(2分) 3. 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答案:(1)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2分) (2)景物与情思相交融,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2分) (3)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1分) 4. 简述杜甫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 答案:(1)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采用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1分) (2)以叙事写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细微而真实。(2分) (3)用纪行方式写山川风物,精确而传神。(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 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也具备民歌的鲜明色彩。试 以《东门行》、《艳歌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鸡鸣》、《有所思》、《上邪》 、《陌上桑》等名篇为例,具体论说汉乐府民歌在情感内涵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色。 答案:(1)情感内涵: ①倾诉生存的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2分) ②表现对战争的厌倦。(2分) ③歌唱爱情。(2分) ④讽刺达官显贵。(2分) (2)艺术表现: ①叙事成分增加,有情节,甚至有人物形象的刻画。(2分) ②情感真挚,有直抒胸臆,也有借助比兴、描写抒情。(2分) ③语言浅白质朴,往往使用口语,富于表现力。(2分) 2. 试以《重过圣女祠》、《春雨·\u24581X卧新春白祫衣》、《夜雨寄北》等诗为例,论述李商隐 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1)李商隐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尤其是七律、七绝。(3分) (2)李商隐七律继承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 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4分) (3)李商隐诗是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3分) (4)感情细腻,意境幽约,朦胧含蓄,具有感伤色彩。(4分)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解析

现在所有的试题答案都是保密的。

靠人不如靠自己,你还是自己好好复习吧~别作弊哦!~

中国古代史材料解析题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思想。 (2) 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3) 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何关系? (4) 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孔孟思想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何具体体现。【答案】(1)主张“德政”,反对暴政。 (2)“民本"“仁政”思想。 (3)孟子“仁政”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具体化和发展。) (4)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生活上,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政治较为清明。 2.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秦王正式宣布“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材料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够耕者不过百亩……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正德年 间京畿一带的皇庄土地就达37000多顷;江西临江府豪民“一见附近人民有好山园陆地,辄起谋心,将这 年钱债辗转违例取息,贫者无从纳还,只得将前项园地并房屋写作卖契。”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北宋苏洵) 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两种土地制度?(2分)根据材料指出前一种土地制度在秦 国被取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3分) (3)材料三表明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中国古代多次经济改革,主持者都是期望通过对赋 税制度的调整,来改善生产关系。试举出三例统治者所采取的调整生产关系的主要措施,说明封建国家对 农民人身控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及其趋势。(4分)【答案】(1)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分) (2)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3分)(3)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分) 举例:①汉代编户制度,人口税和更赋很重;②隋唐租庸调制,纳捐代役(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 税制度;宋代募役法向不愿服役的人户征免役线;明代一条鞭法纳银代役。)③清朝摊丁入亩,人头税废除。 趋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4分)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夜阖,盖东南之极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年-396年),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年-465年)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渔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隋唐手工业分布图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图图一:隋唐手工业分布 图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归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影响?⑵根据材料二图一,指出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反映了隋唐经济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⑶根据材料二图二,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手工业进步的典型表现?基础是什么?⑷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江南经济呈现了怎样的发展地位。【答案】⑴状况: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开垦出来,物资交换发展。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战争较少;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开明。影响: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⑵特点:呈现出南北大致平衡分布的局面;呈现出沿运河沿岸分布的特点。趋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运河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大的作用。⑶表现:资本主义萌芽。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⑷江南经济的中心地位逐渐形成,并得到巩固和发展。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侯寇浙东,命都督杨文、刘德、商篙吴巡视两浙。太祖下令:“禁民间用番货、番香。”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摘自《明太祖实录》卷23l 材料二:明代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阮有日本因内战失败而丧失军职的南朝武士,也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民间商人和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破产的沿海农 民、渔民、盐民等,甚至还有少数名落孙山的落魄书生、罢免职务的官吏等。 ——摘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材料三: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别寇转为商,市禁别商转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摘自唐枢《御倭杂著》 材料四: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海外贸易)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图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摘自《明神宗实录》卷262 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明朝的对外政策和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这种政策产生的后果。 (3)你如何评价明朝的这种对外政策。【答案】(1)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商人的对外贸易活动。原因是倭寇骚扰沿海地区,明朝政府企图通过禁绝中外交往,达到安定海防的目的。(2)海禁政策断绝了沿海渔民和从事海外贸易商人的生计,导致他们与侯寇相勾结,反而加剧了倭患。(3)明朝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国家,海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朝在对外政策上日益闭塞。明朝的对外政策阻滞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5、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 (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人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 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5分)分别归纳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二和材料四中对商鞅变法所持态度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后一种态度所说明的问题。(3分)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君(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其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加以简要评论。(5分) 【答案】(1)①实行连坐之法;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④废分封,行县制; ⑤废井田,开阡陌。(5分) (2)前者肯定了商鞅变法的进步历史作用,后者对商鞅变法有不满情绪。(1分)由惋惜奴隶 制度的崩溃和向秦王进献谗言可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要损害一部分社会阶层人士的利 益而遇到阻力,改革必然要经历曲折斗争。(2分) (3)重要经济思想:重农抑商。根本着眼点:使农民附着在土地上,保护地主土地私有制, 建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制度。 评论:从长远来讲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予以压制, 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水平上。但在当时把农 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加以重视是正确的,而且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之逐渐 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者,奠定了其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5分)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已二校尉。材料二 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课。诸国不堪命。建武中, 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材料三 章帝不欲废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已校尉,不复遣都护……时军司马班超留于窦,绥集诸国……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 材料四 九年,班超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出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 传其珍怪焉。 ——《后汉书·西域传》回答:(1)汉武帝是怎样使“西域内属”的?有何历史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西域与内地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归结起来实质性原因是什么?(2分)(3)谈谈材料三中“军司马班超”的来历。(1分)(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班超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3分)【答案】(1)汉武帝经过长期战争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意义: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6分)(2)是否尊重少数民族,是否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答案意思相近即可)。(2分)(3)班超投笔从戎,跟随窦固出击匈奴立功。(1分) (4)帮助西域摆脱匈奴束缚和奴役,加强了西域与内地联系,为中西交通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条件。(3分)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场帝意扰不足,征求无已,兼征讨东西,穷兵犊武,百性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肤目所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履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上三则材料选自《贞观政要》材料四 明代思想家李赞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谈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谈也。” —《史纲评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3分)(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2分)他说这番话的意图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对哪些方面比较重视?(2分)(4)材料四李蛰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你的依据是什么?(2分)【答案】(1)因果关系。(2分)“贞观之治”是在吸取隋亡教训的基础上出现的。(1分)(2)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2分)意图是要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或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2分)(3)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纳谏(2分)(4)封建君主专制。(2分)因为大臣的进谏能否被采纳取决于君主圣明程度,君主意志决定一切。(2分)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纪统可—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必废其—。” ——陈独秀请回答:(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2分)(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指出其目的和影响。(3分)(3)康有为为什么要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结合时代背景评论这一历史现象。(3分)(4)据材料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怎样看待儒家思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5)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学说,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案】(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2分)(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3分)(3)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变法图存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借孔子的权威为宣传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3分)(4)把孔子作为共和的敌人、专制的护符加以批判。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应予肯定,但对孔子绝对否定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认识上的片面。(3分)(5)孔子的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其优秀部分仍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借鉴和利用。 (言之有理即可) (2分)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郭沫若在《咏乾陵》一诗中写道:“岿然没字碑(见图1)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全能。黄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来传,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反案续新篇。” 材料二 诗人杜甫《忆昔》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图1) 材料三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l)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图1墓碑前立一块导游牌,对墓碑的人物作一简要介绍和评价。如果让你执笔,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3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社会风貌,透过这些材料和图片你获得哪些信息?(8分)(3)以上材料总体上反映出唐朝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1分)【答案】(1)要点包括:①无字碑的主人是武则天。(或乾陵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②武则天是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③武则天重视生产、重视人才,在她统治时期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被人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要点包括:①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盛世局面。(2分)②图2、4反映出唐朝对外关系发达。当时许多国家派使节来华,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中国和非洲已经有了交往。(2分)③图3、5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融洽。和周边少数民族友好交往,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节(2分)④图5、6反映出唐朝文化繁荣。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成就非凡。(2分)(3)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l分,或答“繁荣开放”)10、 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和2005年国际孔子文化节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 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六:“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文章选编》 回答:(1)阅读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6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6分)(3)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4)材料六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在?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6分)(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历史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6分)(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6分)(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3分)(4)真实用意:为复辟帝制服务;麻痹人民思想。积极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局限性:对东西文化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6分)(5)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4分)

可以上百度上搜搜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详解

1. 中国历史常识小题目 中国历史常识小题目 1.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目20道(有答案)急求 1、十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尧B、舜C、禹D、启 4、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 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是 A、屈原 B、孔子 C、老子 D、墨子 6、成语“纸上谈兵”出自于下列哪个战役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7、我国测出24节气是在什么时期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8、狼狈为奸的成语,与秦二世和掌权的宦官_____有关系 A、李斯B、赵高C、胡亥D、秦桧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1、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提出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相互生态环境观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13、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①风声鹤唳;②纸上谈兵;③草木皆兵;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30年,吴国派万人乘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 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 15、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一座环形山都以我国南朝一位科学家 的名字命名的,这位科学家是( ) A、张衡;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16、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系的是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八王之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8、司马迁的史学名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19、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20、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该翻阅下列哪本书?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鼎是________________。 22、战国时期,在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其中效果最显著的是______变法。 23、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_______制。 24、他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他是_________________。 25、汉代“和亲”代表性的事件是____________。 1—5 ABCAB 6—10 CABAB 11—16 BCCBBD 17—20 BABB 21.司母戊鼎 22.商鞅 23.郡县 24.墨子 25.昭君出塞。 2.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 1、中国最早人类有哪些?答: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 2、中国人为什么叫炎黄子孙?答:因为黄帝与炎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3、中国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制度?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4、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答:由低级走向高级,从野蛮走向文明。5、统一中国的皇帝是谁?他统一了什么?答;秦始皇,他统一了国土、文字与度量衡。 6、中国历史上划分的九州指那些州?答;中国九州分作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7、中国历史上有哪几位最出色的帝王?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康熙皇帝等。 8、项羽为什么被司马迁列入史记本纪?答; 本纪本来是只有帝王才可归入的,但司马迁并未受到成王败寇窜通思想的拘束,他认为项羽在灭秦中有很大功劳,功劳可与刘邦相比,所以他并不因为刘邦将项羽打败而贬低他,将他归入了本纪。9、中国封建社会最兴旺的时期有哪几个?答: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 10、中国历史上有哪四大发明?答: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1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工历史工程?答:都江堰、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 12、中国历史上与外国交往最著名的是哪两次?答: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1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有哪些?答:苏武、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等。 14、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支成家的爱国军队?答: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15、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有哪几次?答: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黄巾起义,唐末黄巢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洪秀全金田起义。 16、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哪几位?答: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包括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洪仁\、李秀成、陈玉成等人。17、中英两次鸦片战争分别在什么时候?答:分别在1840年1856年。 18、八国联军是哪一年进攻中国?都是哪些国家?答:1900年,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的八国联军19、中日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答:1894年。20、日本是什么时候入侵我国东北并挑起“九一八”事变的答:1931年。 3.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目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1、春秋时代,以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 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A:春秋五霸 B:反战性质的弭兵运动 C:铁器、牛耕 答:C:铁器、牛耕 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地位没有受到严重冲击过,在五四之后,虽然很多人很多次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似乎效果也不怎么理想。 关于孔子的生平,最可信的当然是《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的思想,最能直接体现的恐怕也便是《论语》。我们讨论传统文化,从孔子和《论语》开始是比较恰当的,虽然我个人认为《周易》是比较早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们的思想传统。 A:在《论语》编辑成册以前 B:在五四之前 C:在文革期间 答:B:在五四之前 3、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A:周游列国 B:从事教育 C:在地方参政 答:B:从事教育 4、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子贡、颜渊等。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普及。 A:学在官府 B:因材施教 C:苏湖教法 答:A:学在官府 5、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他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断代历史。 从文学价值上讲,它不及《史记》,但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传》、《苏武传》等。一般来说班固不象司马迁那样于行文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而只是单纯地评述事实与人物的言行,但也能明确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张禹传》,只通过张禹自己的言行和生活表现他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苏武传》是可与《史记》名篇媲美的一篇,它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描写,突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的语言严密工整,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词藻,尚典雅。这与《史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汉书》 B:《外戚传》 C:《朱买臣传》 答:A:《汉书》 6、多年以来,中国重要的史书告诉人们,东汉时期蔡伦开始造纸。由于作者对这一事件的记录非常明确,而且在当时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所以在没有其它历史文献为证的情况下,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目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似乎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A:《史记》 B:《后汉书》 C:《通典》 答:B:《后汉书》 7、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 而是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三藩之乱” C:“藩镇割据” 答:A:“安史之乱” 8、杨贵妃 (719~756)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 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杨贵妃与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A: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 B:杨贵妃与西施、杜十娘、貂婵 C:杨贵妃与西施、杜十娘、李师师 答:A: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 9、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 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没有发生战争。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A:六百多年 B:六十多年 C:三百多年 答:B:六十多年 10、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峻法暴政的是 A. 夏桀 B. 商纣王 C. 秦始皇 D. 隋炀帝 答:B. 商纣王 11、我国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是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汉 答:B. 春秋 12、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 墨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D. 韩非子 13、中医沿用的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答:A. 扁鹊 14、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成语为 A. 十里埋伏、四面楚歌 B.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C.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D.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答:B.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15、促使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隋亡之鉴 B. 从谏如流 C. 善于用人 D. 励精图治 答:A. 隋亡之鉴 16、元朝最大的港口是 B. 泉州 C. 明州 D. 厦门 答:B. 泉州 17、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 A. 李善长 B. 刘基 C. 朱升 D. 胡惟庸 答:C. 朱升 18、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这条道路虽然主。 4.历史小知识 中国历史知识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商朝后期制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 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 盛起来。 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世界历史知识:1、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文明,空中花园。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国王美尼斯创建了第一王朝。 古印度:恒河流域;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2、古希腊:城邦制(雅典、斯巴达);奥运会;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数学: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学派;文学:《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 3、古罗马:西罗马帝国被雇佣军(日耳曼)灭亡4、封建社会:(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日耳曼人的法兰克王国,三分帝国,奠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的基础。5、资本主义社会:航海:麦哲伦环球首航,哥伦布最早到达美洲;欧洲文艺复兴:15至16世纪,意大利的达•芬奇、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最伟大:米开朗基罗 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工业革命: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萨拉热窝,以同盟国的投降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中、美、英、苏等2 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局势。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无产阶级: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5.一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题目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则国强, 出自《少年中国说》。 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周,道家,老子哲学,老子,老庄 蔎,茗,荈,《茶经》 纸,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等 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分为风 、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我感觉,他们卖从我们国家偷来的东西再卖给别人的话,是贼。 主人买贼偷来的、自己的家当。再用自己家的钱买回来。 我们中国人去欧洲必去的一个地方是法国,因为那里可以让我们赚的人民币花到品味上。现如今,他们卖我们自己国家的宝贝,换做欧元来花。 我是一名初中生,用我刚刚学到的知识,这叫非法渠道得来的。如果历史承认它是从大清 *** 手中花银元买来的,可以当作合法财产,这种强盗的方式抢来的,主人竞拍没付钱,结果想去诉讼主人,“贼喊抓贼”? 为什么他们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贩卖赃物? 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对自己造不成多大损失,中国 *** 和法国 *** 继续履行外交政策、中国人民还要继续观光“浪漫之都”、男人追求的醇美葡萄酒、女人追求的高档香水等等。他们统统没有被 *** 。 我不支持中国和哪国有矛盾,人民就一同 *** 哪国货,因为这是损人不利己。 但是无视中华人民的反华实力,是一定要斗争到底的。 其实这件事是很难解决的,因为中国 *** 和人民找到,自己没必要去用我们的人民币去购买我们的兽首。但是佳士得还不打算和解。 如果是我们火烧卢浮宫,他们还能如此得意吗? 因为我们国家还不够强盛,纸上谈兵是毫无用处的。 听了冯军在两会论坛会上说的,为什么法国人有钱,因为是有人养他们。 我们如果没人养,为何不自己支持自己的产业,支持国产的有时也很好。

中国古代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古代史超星尔雅答案不知如何解决,为此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古代史超星尔雅答案解决办法,感兴趣的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古代史超星尔雅答案1.1历史学是什么?1、【单选题】中国传统史学形成了以()为主的思想学派。A、思辨B、清谈C、考据D、批判我的答案:C2、【单选题】()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对文献本身进行整理。A、太谷考据学B、乾嘉考据学C、稷下考据学D、阳明考据学我的答案:B3、【单选题】东方传统学术是一种整体感,西方是个解剖,是个分解。是以下哪位学者说的。()A、季羡林B、斐文中C、李济D、郭沫若我的答案:A4、【多选题】汉代出现的经学分为()。A、今文经学B、五经正义C、郑玄D、古文经学我的答案:AD5、【判断题】古文经学是对儒家传统经典比较本分的解释,并不加以发挥。()我的答案:对6、【判断题】历史学研究的是人和器物的活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无法替代的作用。()我的答案:错7、【判断题】从历史学到历史科学的变化在中国是现代以来的变化。()我的答案:错1.2历史学研究的方法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A、《隋唐演义》B、《史记》C、《新唐书》D、《明史》我的答案:A2、【单选题】《资治通鉴》属于()。A、断代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纪事本末体D、编年体史书我的答案:D3、【多选题】以下哪些学者撰写过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性作品。()A、郭沫若B、傅斯年C、陈寅恪D、范文澜我的答案:AD4、【多选题】中国传统文献中三个主流分别是()。A、编年体B、国别体C、纪事本末体D、纪传体正史我的答案:ACD5、【多选题】清代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的私人笔记分别是()。A、《中国史稿》B、《廿二史考异》C、《十七史商榷》D、《廿二史》我的答案:BCD6、【判断题】我们学习历史学的只需要掌握传统中国的考据辞章义理这些方法和理论。()我的答案:错7、【判断题】《资治通鉴》记载的是从春秋三家分晋到北宋建国那年的事情。()我的答案:对2.1文献分类历史史料、纪传体、编年体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私人修史的是()。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明史》我的答案:D2、【单选题】以下关于《资治通鉴》说法错误的是()。A、资的意思是资助、赞助B、司马迁写这本史书是为了给百姓看的C、鉴的意思是镜子D、治是治理国家的意思我的答案:B3、【判断题】严格意义来讲,只有官方修撰的才能称为史料。()我的答案:错4、【判断题】从隋朝开始设立机构专门组织专业人士编修史书。()我的答案:错2.2文献分类政体书、典章制度等1、【单选题】关于白寿彝编写的《中国通史》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古代史材料解析题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思想。 (2) 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3) 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何关系? (4) 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孔孟思想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何具体体现。【答案】(1)主张“德政”,反对暴政。 (2)“民本"“仁政”思想。 (3)孟子“仁政”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具体化和发展。) (4)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生活上,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政治较为清明。 2.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秦王正式宣布“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材料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够耕者不过百亩……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正德年 间京畿一带的皇庄土地就达37000多顷;江西临江府豪民“一见附近人民有好山园陆地,辄起谋心,将这 年钱债辗转违例取息,贫者无从纳还,只得将前项园地并房屋写作卖契。”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北宋苏洵) 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两种土地制度?(2分)根据材料指出前一种土地制度在秦 国被取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3分) (3)材料三表明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中国古代多次经济改革,主持者都是期望通过对赋 税制度的调整,来改善生产关系。试举出三例统治者所采取的调整生产关系的主要措施,说明封建国家对 农民人身控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及其趋势。(4分)【答案】(1)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分) (2)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3分)(3)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分) 举例:①汉代编户制度,人口税和更赋很重;②隋唐租庸调制,纳捐代役(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 税制度;宋代募役法向不愿服役的人户征免役线;明代一条鞭法纳银代役。)③清朝摊丁入亩,人头税废除。 趋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4分)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夜阖,盖东南之极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年-396年),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年-465年)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渔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隋唐手工业分布图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图图一:隋唐手工业分布 图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归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影响?⑵根据材料二图一,指出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反映了隋唐经济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⑶根据材料二图二,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手工业进步的典型表现?基础是什么?⑷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江南经济呈现了怎样的发展地位。【答案】⑴状况: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开垦出来,物资交换发展。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战争较少;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开明。影响: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⑵特点:呈现出南北大致平衡分布的局面;呈现出沿运河沿岸分布的特点。趋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运河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大的作用。⑶表现:资本主义萌芽。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⑷江南经济的中心地位逐渐形成,并得到巩固和发展。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侯寇浙东,命都督杨文、刘德、商篙吴巡视两浙。太祖下令:“禁民间用番货、番香。”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摘自《明太祖实录》卷23l 材料二:明代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阮有日本因内战失败而丧失军职的南朝武士,也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民间商人和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破产的沿海农 民、渔民、盐民等,甚至还有少数名落孙山的落魄书生、罢免职务的官吏等。 ——摘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材料三: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别寇转为商,市禁别商转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摘自唐枢《御倭杂著》 材料四: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海外贸易)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图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摘自《明神宗实录》卷262 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明朝的对外政策和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这种政策产生的后果。 (3)你如何评价明朝的这种对外政策。【答案】(1)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商人的对外贸易活动。原因是倭寇骚扰沿海地区,明朝政府企图通过禁绝中外交往,达到安定海防的目的。(2)海禁政策断绝了沿海渔民和从事海外贸易商人的生计,导致他们与侯寇相勾结,反而加剧了倭患。(3)明朝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国家,海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朝在对外政策上日益闭塞。明朝的对外政策阻滞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5、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 (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人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 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5分)分别归纳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二和材料四中对商鞅变法所持态度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后一种态度所说明的问题。(3分)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君(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其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加以简要评论。(5分) 【答案】(1)①实行连坐之法;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④废分封,行县制; ⑤废井田,开阡陌。(5分) (2)前者肯定了商鞅变法的进步历史作用,后者对商鞅变法有不满情绪。(1分)由惋惜奴隶 制度的崩溃和向秦王进献谗言可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要损害一部分社会阶层人士的利 益而遇到阻力,改革必然要经历曲折斗争。(2分) (3)重要经济思想:重农抑商。根本着眼点:使农民附着在土地上,保护地主土地私有制, 建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制度。 评论:从长远来讲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予以压制, 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水平上。但在当时把农 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加以重视是正确的,而且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之逐渐 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者,奠定了其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5分)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已二校尉。材料二 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课。诸国不堪命。建武中, 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材料三 章帝不欲废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已校尉,不复遣都护……时军司马班超留于窦,绥集诸国……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 材料四 九年,班超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出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 传其珍怪焉。 ——《后汉书·西域传》回答:(1)汉武帝是怎样使“西域内属”的?有何历史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西域与内地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归结起来实质性原因是什么?(2分)(3)谈谈材料三中“军司马班超”的来历。(1分)(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班超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3分)【答案】(1)汉武帝经过长期战争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意义: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6分)(2)是否尊重少数民族,是否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答案意思相近即可)。(2分)(3)班超投笔从戎,跟随窦固出击匈奴立功。(1分) (4)帮助西域摆脱匈奴束缚和奴役,加强了西域与内地联系,为中西交通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条件。(3分)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场帝意扰不足,征求无已,兼征讨东西,穷兵犊武,百性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肤目所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履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上三则材料选自《贞观政要》材料四 明代思想家李赞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谈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谈也。” —《史纲评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3分)(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2分)他说这番话的意图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对哪些方面比较重视?(2分)(4)材料四李蛰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你的依据是什么?(2分)【答案】(1)因果关系。(2分)“贞观之治”是在吸取隋亡教训的基础上出现的。(1分)(2)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2分)意图是要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或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2分)(3)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纳谏(2分)(4)封建君主专制。(2分)因为大臣的进谏能否被采纳取决于君主圣明程度,君主意志决定一切。(2分)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纪统可—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必废其—。” ——陈独秀请回答:(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2分)(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指出其目的和影响。(3分)(3)康有为为什么要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结合时代背景评论这一历史现象。(3分)(4)据材料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怎样看待儒家思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5)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学说,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案】(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2分)(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3分)(3)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变法图存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借孔子的权威为宣传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3分)(4)把孔子作为共和的敌人、专制的护符加以批判。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应予肯定,但对孔子绝对否定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认识上的片面。(3分)(5)孔子的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其优秀部分仍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借鉴和利用。 (言之有理即可) (2分)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郭沫若在《咏乾陵》一诗中写道:“岿然没字碑(见图1)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全能。黄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来传,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反案续新篇。” 材料二 诗人杜甫《忆昔》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图1) 材料三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l)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图1墓碑前立一块导游牌,对墓碑的人物作一简要介绍和评价。如果让你执笔,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3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社会风貌,透过这些材料和图片你获得哪些信息?(8分)(3)以上材料总体上反映出唐朝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1分)【答案】(1)要点包括:①无字碑的主人是武则天。(或乾陵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②武则天是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③武则天重视生产、重视人才,在她统治时期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被人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要点包括:①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盛世局面。(2分)②图2、4反映出唐朝对外关系发达。当时许多国家派使节来华,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中国和非洲已经有了交往。(2分)③图3、5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融洽。和周边少数民族友好交往,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节(2分)④图5、6反映出唐朝文化繁荣。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成就非凡。(2分)(3)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l分,或答“繁荣开放”)10、 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和2005年国际孔子文化节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 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六:“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文章选编》 回答:(1)阅读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6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6分)(3)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4)材料六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在?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6分)(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历史信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6分)(2)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6分)(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3分)(4)真实用意:为复辟帝制服务;麻痹人民思想。积极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局限性:对东西文化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6分)(5)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4分)

  • 索引序列
  •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答案
  •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
  •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大全
  •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解析
  • 古代史自考本科试卷及答案详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