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古代汉语自考试卷百度文库下载

古代汉语自考试卷百度文库下载

发布时间:

古代汉语自考试卷百度文库下载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名、数、形用作动词名、动作状语使动用法:是指某些词作谓语时其意义是使令性的。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作出判断的句子。被动句:主语是谓语的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是对普通的非前置宾语而定的。音韵音韵学: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韵学分为: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古音学:研究汉语上古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上古主要指先秦两汉时期。今音学:研究汉语中古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中古主要指隋唐时期。等韵学:研究韵镜、七音略一类的等韵书,了解古音的音韵地位。北音学:北音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汉语近代北方音的语音系统,近代指元明清时期。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研究上古韵部的人: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阴阳对转)、王念孙、江有皓、夏x、朱骏声、章太炎、黄侃研究上古声母的人:钱大昕、章太炎、曾运乾、黄侃(陈澧:系联法;王力:上古音‘微部’;罗常培、周祖谟:全面解释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韵部的面貌和特点;瑞典高本汉:第一个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系统构拟出了汉语中古音音系)声纽:或简称‘纽’,即声母声类:对同类反切上字的称呼。(陈澧将《广韵》的425个切上字归纳为40类)字母:简称‘母’。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字母。(创制字母的人:唐末守温,30个汉字;宋初,36字母。三十六字母的重要意义:不仅代表唐末宋初汉语声母的实际情况,同时扮演着标音工具的角色。五音和七音:五音和七音是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名称。五音:是指唇舌齿牙喉五音七音:是指唇舌齿牙喉、半舌、半齿七音清浊:是古人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指清音和浊音。清音:就是气流通过声带时没有引起声带颤动而形成的音,即所谓不带音,如【p】【t】浊音:就是气流通过声带时引起声带颤动而形成的音,即所谓带音,如【b】【p】全清音: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及不带音的擦音。次清音: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全浊音: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浊音: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韵头:或称介音,现代汉语中有i u y三个,古代汉语中的韵头只有i u两个,y韵头到明代才出现韵腹:韵母中包含的主要元音韵尾:主要元音后面的音素,中古汉语韵尾除了n g,还有m p k t 四个韵部:简称“韵”,是从押韵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的结果。开口呼、合口呼:这是从韵母第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所作的分类。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这是从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入声韵从元代开始在北方话中消失了。反切: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大致起源于东汉末年中古音:中古音或称今音,主要指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也包括宋代音。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主要有三项:1。韵书,如隋代出现的《切韵》和宋代出现的《广韵》2。韵图,如宋代出现的《韵镜》和《七音略》3。这一时期的诗歌用韵、域外借音以及今天的方言等。韵书:韵书是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写作诗歌时查检的字典。切韵: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韵书。由隋代颜之推、萧该等八人所定,陆法言执笔。是我国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广韵:是第一部官修性质的韵书,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诏令对《切韵》进行了修改。分韵206部韵镜: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表。韵图是直接反映古代声韵系统的的书籍韵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中古音系。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重要变化:1.中古入声韵到北京音的变化2.中古精组、见组、晓组声母到北京音的变化3.中古声调到北京音的变化(平分阴阳、全浊变去、入派四声、尖音:音韵学上通常把精组五纽与细音韵母相拼的音叫尖音团音:把见、溪、群、晓、匣五纽与细音韵母相拼的音叫团音。上古音:上古音一般是指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语音,或称古音,相对隋唐时期的今音而言关于上古声母的结论:1.古无轻唇音2.古无舌上音3.娘日归泥4.喻3归匣5.喻4归定诗词格律近体诗:近体诗也叫做“今体诗”或“格律诗”,形成并盛行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对仗以及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近体诗共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大类。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四言为主)和《楚辞》(六言为主)近体诗对押韵的要求十分严格:1.韵位置固定,所有偶数句的末字都必须押韵2.必须一韵到底3.只押平声韵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本质区别在于平仄一首诗的平仄规则: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2.一联之内平仄相对3.两联之间平仄相粘4.押韵句末字用平生调,非押韵句末字用仄声。诗家大忌(特殊规定):犯孤平,三平调犯孤平:是指“平平仄仄平”或者“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式。这种句式除韵脚字为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生字,平仄声失去了平衡,故叫做“犯孤平”三平调:是指“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变成了“仄仄平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式,最后三字都成了平声。粘: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和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对: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是指同一联中对句和出句的平仄应当相对(尤其是双数字及句尾)。拗:近体诗在平仄方面的一个特点,指的是某些位置的字违背了应有的平仄格式,所造成的平仄格式拗口不通顺的情况。救:近体诗在平仄方面的一个特点,违背了应有的平仄格式造成的拗可以通过一定得方式来弥补。这种补救的手段叫做救。平水韵:唐代人做诗时依据的韵部有“同用”和“独用”之分,到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把“同用”的韵部合并起来,成107韵;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韵略又归并成106韵,这就是后来人所说的“平水韵”。训诂训诂:为了使更多的人学习并继承前代的文化遗产,一些学专门出来做古书的注释和研究工作,这种工作就叫做训诂古注可以根据内容分为以下两大类:1.以解释字句为主2.以增补资料、开发义理为主传:秦汉时期特指解说经文字词句并阐明其大意的注解。儒家的重要文献称“经”,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笺:对前人之注进行补充、订正或开发的一种注解,始于郑玄的《毛诗笺》注:东汉以后,人们将对经书的解说又称作“注”,后来扩大到对所有古籍的注解都称作“注”疏:不仅解释古书原文,同时对前人的释语进行解释的注称作“疏”(唐)正义:一般把官修的疏称作“正义”。章句:就是“离章辩句”的意思,除了解释字词句外,还要说明句义及全章大意、指出全篇的题旨、分析篇章结构等。集解:将各家的解说汇集在一起或者兼采诸家之说对经传进行通释都叫做集解。为 曰 谓之:可译为“叫做”。使用这组术语时,被释词均位于术语之后。谓:使用“谓”时,被释词位于“谓”之前,释词和被释词之间是比喻或指代等关系。意思是“指的是、说的是”。犹:用“犹”时,释词和被释词之间是同义或近义关系,意思是“等于说”“相当于”等。貌: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之言 之为言:均属“声训”术语。可译为“……的意思就是”等言:用来提示词或词组所表现出的特定语意,而非解释词义,可译为“是说、意思是说”读为 读曰:这两个字术语多用于指出假借字的本字读如 读若:这两个术语主要用于给被释词注音。

第一套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第一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 韵目2、 之为言3、 粘、对4、 疏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3、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4、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5、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6、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7、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8、 春日载阳,有名仓庚。9、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11、 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12、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13、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14、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15、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16、 英俊鸟集,秦失其鹿。17、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19、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三、 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1、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2、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3、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4、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5、 侣鱼虾而友麋鹿。四、 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3分,共6分)1、 东 坡 母 成 国 太 夫 人 程 氏 眉 山 著 姓 其 侄 之 才 字 正 辅 第 二 之 元 字 德 孺 第 六 即 楚 州子 邵 字 懿 叔 第 七 正 辅 初 娶 东 坡 女 兄2、 (佗)复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去 五 六 岁 亲 中 人 有 病 如 成 者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何忍 无 急 去 药 以 待 不 祥 成 与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无 药 可 服 以 至 于 死五、 简答(每题3分,共15分)1、 简述《诗经》韵例的特色。2、 介词“于” 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4、 近体诗有哪些特点?5、 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作者。六、 为下列一首诗划出平仄,说明该诗是否是律诗,为什麽?如果是律诗,有拗救要指出。(共10分)东 风 知 我 欲 山 行,吹 断 檐 间 积 雨 声。岭 上 晴 云 披 絮 帽,树 头 初 日 挂 铜 钲。野 桃 含 笑 竹 篱 短,溪 柳 自 摇 沙 水 清。西 崦 人 家 应 最 乐,煮 葵 烧 笋 饷 春 耕。七、 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共16分)(1) 哪几句话是毛传?(2分)哪些话是郑笺?(2分)(2) 哪些话是孔疏?(2分)孔疏是解释谁的话?(2分)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2分)(3)“如字”是什麽意思?(2分)(4) 文中“夭夭”释为:(2分)(5)翻译“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分)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一、 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顾炎武,段玉裁,292、 王先谦,郭庆藩3、 陆法言,206,陈彭年4、 流水对,借对5、 精清从心邪,知彻澄娘6、 仄仄平平平仄仄7、 颔联,颈联说明:答案中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二、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 每一个韵部选用一个字作为代表,(1分)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叫韵目。(1分)2、 古书释义术语之一。(1分)是通过声音关系解释词义的方法。(1分)3、 所谓“粘”,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1分)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1分)4、 又称“正义”,古书注解的体例之一。(1分)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叫“疏”。(1分)说明:需将每一得分点的主要内容答出,方可得分。三、 解释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1、 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2、 给…饭吃3、 获罪4、 送饭5、 用如名词,硬度6、 仰视的样子7、 禀告8、 开始9、 屋檐下10、 遗憾11、 急忙12、 拾取13、 水中高地14、 栽种;种植15、 务必16、 像鸟一样;帝位17、 曾经;不同18、 聚合19、 两杯20、 通“罹”,遭遇21、 无礼22、 悬赏征购说明:释义与所给答案相近也可得分。四、 指明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1、 代称2、 委婉3、 用典4、 稽古5、 互文说明:不答、答错、多答皆不得分。五、 为古文加标点(每题3分,共6分)1、 氏,姓。才,辅,第二;(1分)孺,第六,州;(1分)叔,第七。兄。(1分)2、 散。药,岁,者,(1分)曰:“健,死,药,祥?”(1分)之。岁,发,服,死。(1分)说明:每一给分处若答对半数以上,即可得分。六、 简答(每题3分,共15分)1、(1)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常见的形式。(1分)(2)从一章中韵数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1分)(3)从韵脚相互距离看,有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1分)说明:答案次序不论。2、(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1分)(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1分)(3)介绍比较的对象。(1分)(4)介绍主动者。(1分)说明:本小题满分3分,四项中答出3项即可,但每一项必须有相应的正确的例证,否则该项不得分。3、(1)解释词义 (2)阐述语法(3)说明修辞 (4)注明字音(5)校勘文字 (6)串讲文意说明:每两项1分,次序不论。4、(1)讲究平仄,一般只押平声韵。 (1分)(2)用韵要求严格,一韵到底,不许临韵通压。(2分)说明:(2)中“用韵要求严格”占1分,“一韵到底,不许临韵通压。”占1分。5、《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1分)《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1分)《春秋左转》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1分)说明:答案中的朝代可省去,其他要点缺一项或错一项该得分处不得分。七、 为下列一首诗划出平仄,说明是否是律诗,为什麽?如果是律诗,有拗救要指出。(共10分)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4分)是律诗。(1分)原因:讲究平仄,押平声韵;共八句, 56字,每两句一联,讲究粘对,中间两联对仗。(2分)说明:分号前后各给1分,或所答意思能指出律诗特点的酌情给分。有拗救,颈联出句第五字“竹”应平而仄,拗;对句第三字“自” 应平而仄,拗,第五字“沙” 应仄而平,既救本句第三字,又救出句第五字。(3分)说明:答出“有拗救”给1分;指出拗处给1分;指出救处给1分。八、 阅读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共16分)(1)“蓁蓁……形体至盛也”、“一家之人尽以为宜”为毛亨的传。(2分) 说明:指出1句给一分。“家人犹室家”为郑玄的笺。(2分)(2)“正义曰”至篇尾,为孔颖达等人的疏。(2分)孔疏是解释郑笺的。(2分)“蓁侧巾反”为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语。(2分)(3)“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2分)(4)茂盛的样子。(2分)(5)这位姑娘要出嫁,能使她的家庭和顺。(2分)说明:能译出“归”为“出嫁”,“宜”为“和顺”,并且语句通顺者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

把你邮箱给我好了,我发一份你。是不是我们学校的我不知道,不过据说今年的考题很多都是那份里的。可惜我没看。。。

1. 自考古代汉语课本是繁体字,考试可以写简体字吗

可以,试卷都是简体字,答题用简体字就可以了,而且难度不大,不用太担心。 哦,对了,我是河南的,我考试时是这样的,没有要求用繁体字,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2.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

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艺学

文艺学(050101)

01 文学基本原理

02 中国文论

03 西方文论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文艺学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01 汉语语法史 02 词汇学(含训诂学) 03 文字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

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 02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古文献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文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国学与汉学(050122) 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 02 域外汉学研究 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 04 出土文献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四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

0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

0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

④82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同等学力加试: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

拓展资料: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3. 自考古代汉语历年考题答案

2008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4juan/zixuekaoshi//wenxuelei/gudaihanyu/index 2008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古代汉语试卷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 ......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古代汉语全国试卷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 2007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试题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 2006年10月全国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 2006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历年试卷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 2005年10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真题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4.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课程都有哪些背诵篇目

《论语八章》 《老子二章》 《郑伯克段于焉》 《子产说范宣子轻弊》 《冯媛客孟尝君》 《田单列传》 《寡人之于国也》 《天论》 《逍遥游》 《七月》 教材文章后会指定要背诵的段落 祝考试顺利通过!

5. 自考现代汉语要怎么学习呢就要考试了,,还有古代汉语,教育学,古代文学选。。求详细的

《现代汉语》是自学考试中汉语言文学、文秘以及小学教育专业专科阶段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较多,表述较为抽象,系统较为复杂,对自学的考生来说,如何能在较为紧张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学习,把握并做到举一反三,最后顺利地通过本课程的考核呢?我们觉得,兼顾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与应试方法的恰当处理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收藏我吧! 一、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 1、基本知识的把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每一章都有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考试大纲》仔细揣摩、领会。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当然,我们还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准确地掌握相关难点和重点,从而增强应试效果。下面分章说明: "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②声母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 "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②词语的构造方式。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反义词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⑤同义词的区别。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 "语法"章本章在考核中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对考生来说,是全书的难点和重点。在本章内,除基本知识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①词类划分的依据及其结果,每类词的关键特征,以及在特征上有同异关系的词类的区别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动词与形容词、形容词与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助词与语气词(指"的"、"了")等②句法结构部分内容较多、较难,务必弄通。如句法结构的关系类型与功能类型、复杂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定语与状语的确定,宾语与补语的区别等。③句型划分的标准及结果,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在常见句式中重点把握存现句、兼语句和把字句的特征,复句要求能用化线法对多重复句进行分析。④语气部分主要掌握疑问句。⑤句子变化共有三种形式,其中"倒装"和"紧缩"是必须掌握的。⑥多义和歧义的区别以及多义的三种类型是难点。多义是针对句法结构而言的静态可能意义状态,是正常的句法现象,而歧义是针对句子来说的动态现实理解结果,是应该避免的。 "修辞"章我们从这样两个角度把握课本内容。①一、二节为规范修辞,即以正确、简洁、规范等为表达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主要了解色彩词语的使用以及词语、句子的加工和调整等内容,在"句式的选用"中尤其注意长、短句的适用语境和效果分析。②三、四节为超规范修辞,即以生动、形象等特殊表达效果为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常用修辞格的定义、结构及效果的掌握是必需的,另外也要注意某些有同异关系的辞相比较,如借代与借喻、比拟与比喻、顶真与回环、排比与反复、排比与对偶等。 "文字"章本章内容较零散,由于古汉语课也要涉及,故考核的比重不大,约为百分之十,且限以常识性了解。如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主要以古文字为主)、汉字的特点以及多音字和多音多义字的识别、汉字的构造方式(以前四种定义为主)。另外,汉字规范化(以汉字简化方式为主)、标准化等内容也是重点。 最后,需强调的是,考核中往往有"改病句"题,课本中似乎没有设专节讲,但稍加留意会发现,在每一章内都有相关内容,有的在正文中,有的则在练习中,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归纳。一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剖析造成病句的原因:首先是词语上的,如词语色彩误用、生造词等;其次是语法上的,如词性误用、词语(成分)搭配和关联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第三,修辞上的,如成分、句子的语序不当、语义歧解、表达不周密、前后不照应等问题。 二、考试须注意的问题 掌握了课本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些本课程考核及应答中的特点,无疑对提高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结合考核题型对此作简单介绍。 1、填空题。这类题在内容上关系到每章的基本知识点,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填出答案,属理解类题目,如"’他在考试。,一句中的’在’所属词类为一"(98下)等。 2、判断题。从内容上讲,这类题大多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甚至是常识性的,只是在形式上与填空题不同,要求考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若错还须改正。要注意的是,有的判断是整个内容错,如"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词。"(95下),有的是理论部分正确,举例说明有误,如"舌面元音发音时,主要有舌面起作用,由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不圆来决定。U是后、高、不圆唇元音。"(98上),有的则是判断不严密,如"’裤、鲸’二字的义符都能较准确地提示词义的义类。"(如上)但也有少量理解和分析性的,如"通常所说的褒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能表示贬斥的感 *** 彩。"(98上)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务必从多个侧面去考虑。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选择题不管答案数量多少,从内容上讲,也与上述两种题型同,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多属分类、定义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方面的,涉及每一章内容。限于篇幅,不作举例。 4、名词解释题。考核基本概念,一般每章一个,从内容上看,这些概念对于相关章节来说是基本的知识点,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此类题回答时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解释出其实质内容,有些需举例。’如"零声母",要求说出"指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并举例,而"笔画"只需说出"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是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即可。 5、归纳题。该类题型主要考核对材料的归类,多涉及声母的发音方法或部位、复韵母以及四呼、声调、单纯词类别、词义归纳、词类的归纳、汉字首笔的排序、汉字简化方式等。 6、分析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涉及到各部分内容,如词语的拼音、声韵母的认识、合成词结构划分、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句型判断、复句的分析以及修辞格的判断等。 7、改病句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和表达能力,可以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以及修辞表达三个方面去思考。拿到题目后可以采用先零后整逐级进行的方法寻找错误处。"先零后整逐级"指首先逐个查看单个词语的运用,若无问题,再看句子成分的搭配和结构,最后看修辞表达如语义是否周密、前后是否照应、语序是否得当、辞格是否合格等。所改理由,也可以来用针对所改的对象进行就事论事的直接解释,体现针对性。 8、简答题。属于理解和运用类。该类题主要测试考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各部分中重点内容的掌握,从内容上看,即前一部分所提到的。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答题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题目大多数是有明确答案的,回答时只需列出主要条目即可,如"倒装句"的四个特点、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等;另一种形式是要求自己根据课本知识组织答案,但实际上毋须惧怕,有的只需稍加归纳即可,如不同韵母的比较、调值与调类的关系等,有的则要求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如一些修辞现象的分析等。回答用语,尽可能简洁,避免技蔓,不需作详细解说。考试大收集整理

6. 自考古代汉语考试题,课外的文言翻译占多少

不多,具体的不好说,不同地区试卷结构可能不太一样的。考试时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东西,最后可能会有一篇古文阅读,一般也是选常见的篇目,难度也不大。其实古代汉语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门了,不用太担心的。

7. 求《古代汉语》上册(易国杰 姜宝琦编著)课后习题的答案(快考试了,很急)

8. 古代汉语到底怎么考试

《古代汉语》 考试大纲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古代汉语课程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自学考试特点编制而成的。自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和古文阅读实践。基础知识方面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献阅读的基本知识等部分,古文阅读实践方面包括古文阅读、古文句读、古文今译、古文背诵等部分。除绪论部分外,其他各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其中,凡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考者应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识记。凡要求“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都与考核点直接相关,应考者应熟知其概念和有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并能在语言环境中予以辨认。凡要求“应用”的内容,必须做到在了解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能力,即能运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对古书的阅读。 壹 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能较系统地掌握大纲所列出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同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有关的语言现象。 //wenku./view/1549297bf7ec4afe04a1dfc0?sfr_fb=0

9.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课程的背诵篇目考试时,如果要求写背诵段落要用繁体字写吗

不用,古汉语考试答题不要求写繁体字,你怕写错字的话,写成简化字就可以,默写段落也是如此。

10. 我是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这学期有【古代汉语教程-魏清源】这门课程,我想现在开始准备期末考试的东西

1、把其中重要的课文熟读甚至背过,这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 2、掌握一批实词、专虚词的用法,特别要属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敬词谦词的用法。 3、整理选文的古汉语特殊句式,按判断句、主谓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整理语法现象。 4、整理古代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计时方法等。

古代汉语自考试卷百度文库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 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p1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p8 4、游仙主题p8 5、隐逸主题p9 6、文学家族p10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 汉末建安 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 196 年到公元 589 年,它共经历了 394 年。P16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典论•论文 》始,有陆机的《文赋 》、刘勰的《 文心雕龙 》、钟嵘的《 诗品 》等,再加上肖统的《 文选 》、徐陵的《玉台新咏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生死主题 、 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玄学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蔡琰 ,“三曹”是指 曹操 、 曹丕 和曹植 ;“七子”是指 孔融 、 陈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应玚 和 刘桢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曹操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蒿里行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短歌行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观沧海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乐府古题 写时事。4、《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5、曹植的创作以 建安25年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理想和抱负 ,代表作有《 白马篇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 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野田黄雀形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赠白马王彪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浮萍篇 》、《 白马篇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王粲 和 刘桢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七哀诗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赠从弟 》3首。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3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悲愤诗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阮籍 和 嵇康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幽愤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 咏怀诗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 政治抒情组诗 的先河。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 。”四、简答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1)反映汉末东环的现实(以乐府古题写时事);(2)抒发个人政治理想抱负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答: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曹操将天下英才悉集帐下,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文学才华的机会。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五、论述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二章 两晋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二、解释:1、太康诗风 2、咏史诗 3、玄言诗 4、兰亭诗 5、潘陆 6、游仙诗三、填空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追求 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 》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 》三首。3、左思的代表作有《 》八首,其内容主要是 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的新路。4、刘琨的代表作是 ,郭璞的代表作是 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 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四、简答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五、论述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章 陶渊明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二、解释:1、田园诗 2、魏晋诗风 3、《五柳先生传》 4、《桃花源记》三、填空1、陶渊明,又名 ,字 ,号 ,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 首,赋、文、赞、述等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 、 、 、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 、 、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 ,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 ”。四、简答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五、论述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二、解释:1、“吴歌” 2、“西曲” 3、《西洲曲》 4、《木兰诗》 5、《敕勒歌》 6、“梁鼓角横吹曲”三、填空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 》,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 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 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 (今湖北江陵)、 (今江陵县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 中游和 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 、 、 的居多。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丝”双关“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四、简答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3、讲析《西洲曲》。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二、解释:1、山水诗 2、元嘉三大家三、填空1、谢灵运所开创的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 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楼》)等。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 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四、简答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五、论述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二、解释:1、二谢 2、永明体 3、宫体诗三、填空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 ,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 ,梁诗人 和陈诗人 等。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 ,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 (绿草蔓如丝)等。四、简答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五、论述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二、解释:1、《拟咏怀》 2、温邢 3、邢卫 4、《哀江南赋》三、填空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 ,由魏入齐,与温子升并称的 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 ,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 ,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 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 和 。四、简答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五、论述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二、解释:1、骈文 2、诗体赋 3、《别赋》 4、《水经注》 5、《洛阳伽蓝记》三、填空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异彩,有 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 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 》、王粲的《 》、陶渊明的《 》等。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 》,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 》,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 》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 》、吴均的《 》和陶宏景的《 》。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 》和杨炫之的《 》。四、简答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五、论述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一、解释:1、志怪小说 2、志人小说 3、《搜神记》 4、《世说新语》二、填空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第三是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 和 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 》。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 》。3、《世说新语》共分 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 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 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 。三、简答1、简述中国小说的渊源。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四、论述1、以《三王墓》、《韩凭妻》为例,试论述《搜神记》的批判性和现实性。2、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把你邮箱给我好了,我发一份你。是不是我们学校的我不知道,不过据说今年的考题很多都是那份里的。可惜我没看。。。

第一套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第一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 韵目2、 之为言3、 粘、对4、 疏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3、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4、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5、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6、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7、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8、 春日载阳,有名仓庚。9、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11、 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12、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13、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14、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15、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16、 英俊鸟集,秦失其鹿。17、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19、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三、 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1、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2、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3、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4、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5、 侣鱼虾而友麋鹿。四、 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3分,共6分)1、 东 坡 母 成 国 太 夫 人 程 氏 眉 山 著 姓 其 侄 之 才 字 正 辅 第 二 之 元 字 德 孺 第 六 即 楚 州子 邵 字 懿 叔 第 七 正 辅 初 娶 东 坡 女 兄2、 (佗)复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去 五 六 岁 亲 中 人 有 病 如 成 者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何忍 无 急 去 药 以 待 不 祥 成 与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无 药 可 服 以 至 于 死五、 简答(每题3分,共15分)1、 简述《诗经》韵例的特色。2、 介词“于” 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4、 近体诗有哪些特点?5、 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作者。六、 为下列一首诗划出平仄,说明该诗是否是律诗,为什麽?如果是律诗,有拗救要指出。(共10分)东 风 知 我 欲 山 行,吹 断 檐 间 积 雨 声。岭 上 晴 云 披 絮 帽,树 头 初 日 挂 铜 钲。野 桃 含 笑 竹 篱 短,溪 柳 自 摇 沙 水 清。西 崦 人 家 应 最 乐,煮 葵 烧 笋 饷 春 耕。七、 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共16分)(1) 哪几句话是毛传?(2分)哪些话是郑笺?(2分)(2) 哪些话是孔疏?(2分)孔疏是解释谁的话?(2分)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2分)(3)“如字”是什麽意思?(2分)(4) 文中“夭夭”释为:(2分)(5)翻译“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分)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一、 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顾炎武,段玉裁,292、 王先谦,郭庆藩3、 陆法言,206,陈彭年4、 流水对,借对5、 精清从心邪,知彻澄娘6、 仄仄平平平仄仄7、 颔联,颈联说明:答案中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二、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 每一个韵部选用一个字作为代表,(1分)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叫韵目。(1分)2、 古书释义术语之一。(1分)是通过声音关系解释词义的方法。(1分)3、 所谓“粘”,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1分)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1分)4、 又称“正义”,古书注解的体例之一。(1分)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叫“疏”。(1分)说明:需将每一得分点的主要内容答出,方可得分。三、 解释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1、 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2、 给…饭吃3、 获罪4、 送饭5、 用如名词,硬度6、 仰视的样子7、 禀告8、 开始9、 屋檐下10、 遗憾11、 急忙12、 拾取13、 水中高地14、 栽种;种植15、 务必16、 像鸟一样;帝位17、 曾经;不同18、 聚合19、 两杯20、 通“罹”,遭遇21、 无礼22、 悬赏征购说明:释义与所给答案相近也可得分。四、 指明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1、 代称2、 委婉3、 用典4、 稽古5、 互文说明:不答、答错、多答皆不得分。五、 为古文加标点(每题3分,共6分)1、 氏,姓。才,辅,第二;(1分)孺,第六,州;(1分)叔,第七。兄。(1分)2、 散。药,岁,者,(1分)曰:“健,死,药,祥?”(1分)之。岁,发,服,死。(1分)说明:每一给分处若答对半数以上,即可得分。六、 简答(每题3分,共15分)1、(1)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常见的形式。(1分)(2)从一章中韵数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1分)(3)从韵脚相互距离看,有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1分)说明:答案次序不论。2、(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1分)(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1分)(3)介绍比较的对象。(1分)(4)介绍主动者。(1分)说明:本小题满分3分,四项中答出3项即可,但每一项必须有相应的正确的例证,否则该项不得分。3、(1)解释词义 (2)阐述语法(3)说明修辞 (4)注明字音(5)校勘文字 (6)串讲文意说明:每两项1分,次序不论。4、(1)讲究平仄,一般只押平声韵。 (1分)(2)用韵要求严格,一韵到底,不许临韵通压。(2分)说明:(2)中“用韵要求严格”占1分,“一韵到底,不许临韵通压。”占1分。5、《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1分)《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1分)《春秋左转》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1分)说明:答案中的朝代可省去,其他要点缺一项或错一项该得分处不得分。七、 为下列一首诗划出平仄,说明是否是律诗,为什麽?如果是律诗,有拗救要指出。(共10分)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4分)是律诗。(1分)原因:讲究平仄,押平声韵;共八句, 56字,每两句一联,讲究粘对,中间两联对仗。(2分)说明:分号前后各给1分,或所答意思能指出律诗特点的酌情给分。有拗救,颈联出句第五字“竹”应平而仄,拗;对句第三字“自” 应平而仄,拗,第五字“沙” 应仄而平,既救本句第三字,又救出句第五字。(3分)说明:答出“有拗救”给1分;指出拗处给1分;指出救处给1分。八、 阅读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共16分)(1)“蓁蓁……形体至盛也”、“一家之人尽以为宜”为毛亨的传。(2分) 说明:指出1句给一分。“家人犹室家”为郑玄的笺。(2分)(2)“正义曰”至篇尾,为孔颖达等人的疏。(2分)孔疏是解释郑笺的。(2分)“蓁侧巾反”为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语。(2分)(3)“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2分)(4)茂盛的样子。(2分)(5)这位姑娘要出嫁,能使她的家庭和顺。(2分)说明:能译出“归”为“出嫁”,“宜”为“和顺”,并且语句通顺者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

1. 自考古代汉语课本是繁体字,考试可以写简体字吗

可以,试卷都是简体字,答题用简体字就可以了,而且难度不大,不用太担心。 哦,对了,我是河南的,我考试时是这样的,没有要求用繁体字,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2.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

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艺学

文艺学(050101)

01 文学基本原理

02 中国文论

03 西方文论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文艺学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01 汉语语法史 02 词汇学(含训诂学) 03 文字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

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 02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古文献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文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国学与汉学(050122) 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 02 域外汉学研究 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 04 出土文献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四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

0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

0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

④82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同等学力加试: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

拓展资料: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3. 自考古代汉语历年考题答案

2008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4juan/zixuekaoshi//wenxuelei/gudaihanyu/index 2008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古代汉语试卷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 ......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古代汉语全国试卷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 2007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试题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 2006年10月全国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 2006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历年试卷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 2005年10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真题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4.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课程都有哪些背诵篇目

《论语八章》 《老子二章》 《郑伯克段于焉》 《子产说范宣子轻弊》 《冯媛客孟尝君》 《田单列传》 《寡人之于国也》 《天论》 《逍遥游》 《七月》 教材文章后会指定要背诵的段落 祝考试顺利通过!

5. 自考现代汉语要怎么学习呢就要考试了,,还有古代汉语,教育学,古代文学选。。求详细的

《现代汉语》是自学考试中汉语言文学、文秘以及小学教育专业专科阶段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较多,表述较为抽象,系统较为复杂,对自学的考生来说,如何能在较为紧张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学习,把握并做到举一反三,最后顺利地通过本课程的考核呢?我们觉得,兼顾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与应试方法的恰当处理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收藏我吧! 一、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 1、基本知识的把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每一章都有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考试大纲》仔细揣摩、领会。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当然,我们还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准确地掌握相关难点和重点,从而增强应试效果。下面分章说明: "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②声母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 "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②词语的构造方式。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反义词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⑤同义词的区别。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 "语法"章本章在考核中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对考生来说,是全书的难点和重点。在本章内,除基本知识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①词类划分的依据及其结果,每类词的关键特征,以及在特征上有同异关系的词类的区别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动词与形容词、形容词与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助词与语气词(指"的"、"了")等②句法结构部分内容较多、较难,务必弄通。如句法结构的关系类型与功能类型、复杂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定语与状语的确定,宾语与补语的区别等。③句型划分的标准及结果,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在常见句式中重点把握存现句、兼语句和把字句的特征,复句要求能用化线法对多重复句进行分析。④语气部分主要掌握疑问句。⑤句子变化共有三种形式,其中"倒装"和"紧缩"是必须掌握的。⑥多义和歧义的区别以及多义的三种类型是难点。多义是针对句法结构而言的静态可能意义状态,是正常的句法现象,而歧义是针对句子来说的动态现实理解结果,是应该避免的。 "修辞"章我们从这样两个角度把握课本内容。①一、二节为规范修辞,即以正确、简洁、规范等为表达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主要了解色彩词语的使用以及词语、句子的加工和调整等内容,在"句式的选用"中尤其注意长、短句的适用语境和效果分析。②三、四节为超规范修辞,即以生动、形象等特殊表达效果为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常用修辞格的定义、结构及效果的掌握是必需的,另外也要注意某些有同异关系的辞相比较,如借代与借喻、比拟与比喻、顶真与回环、排比与反复、排比与对偶等。 "文字"章本章内容较零散,由于古汉语课也要涉及,故考核的比重不大,约为百分之十,且限以常识性了解。如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主要以古文字为主)、汉字的特点以及多音字和多音多义字的识别、汉字的构造方式(以前四种定义为主)。另外,汉字规范化(以汉字简化方式为主)、标准化等内容也是重点。 最后,需强调的是,考核中往往有"改病句"题,课本中似乎没有设专节讲,但稍加留意会发现,在每一章内都有相关内容,有的在正文中,有的则在练习中,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归纳。一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剖析造成病句的原因:首先是词语上的,如词语色彩误用、生造词等;其次是语法上的,如词性误用、词语(成分)搭配和关联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第三,修辞上的,如成分、句子的语序不当、语义歧解、表达不周密、前后不照应等问题。 二、考试须注意的问题 掌握了课本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些本课程考核及应答中的特点,无疑对提高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结合考核题型对此作简单介绍。 1、填空题。这类题在内容上关系到每章的基本知识点,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填出答案,属理解类题目,如"’他在考试。,一句中的’在’所属词类为一"(98下)等。 2、判断题。从内容上讲,这类题大多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甚至是常识性的,只是在形式上与填空题不同,要求考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若错还须改正。要注意的是,有的判断是整个内容错,如"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词。"(95下),有的是理论部分正确,举例说明有误,如"舌面元音发音时,主要有舌面起作用,由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不圆来决定。U是后、高、不圆唇元音。"(98上),有的则是判断不严密,如"’裤、鲸’二字的义符都能较准确地提示词义的义类。"(如上)但也有少量理解和分析性的,如"通常所说的褒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能表示贬斥的感 *** 彩。"(98上)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务必从多个侧面去考虑。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选择题不管答案数量多少,从内容上讲,也与上述两种题型同,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多属分类、定义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方面的,涉及每一章内容。限于篇幅,不作举例。 4、名词解释题。考核基本概念,一般每章一个,从内容上看,这些概念对于相关章节来说是基本的知识点,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此类题回答时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解释出其实质内容,有些需举例。’如"零声母",要求说出"指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并举例,而"笔画"只需说出"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是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即可。 5、归纳题。该类题型主要考核对材料的归类,多涉及声母的发音方法或部位、复韵母以及四呼、声调、单纯词类别、词义归纳、词类的归纳、汉字首笔的排序、汉字简化方式等。 6、分析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涉及到各部分内容,如词语的拼音、声韵母的认识、合成词结构划分、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句型判断、复句的分析以及修辞格的判断等。 7、改病句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和表达能力,可以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以及修辞表达三个方面去思考。拿到题目后可以采用先零后整逐级进行的方法寻找错误处。"先零后整逐级"指首先逐个查看单个词语的运用,若无问题,再看句子成分的搭配和结构,最后看修辞表达如语义是否周密、前后是否照应、语序是否得当、辞格是否合格等。所改理由,也可以来用针对所改的对象进行就事论事的直接解释,体现针对性。 8、简答题。属于理解和运用类。该类题主要测试考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各部分中重点内容的掌握,从内容上看,即前一部分所提到的。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答题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题目大多数是有明确答案的,回答时只需列出主要条目即可,如"倒装句"的四个特点、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等;另一种形式是要求自己根据课本知识组织答案,但实际上毋须惧怕,有的只需稍加归纳即可,如不同韵母的比较、调值与调类的关系等,有的则要求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如一些修辞现象的分析等。回答用语,尽可能简洁,避免技蔓,不需作详细解说。考试大收集整理

6. 自考古代汉语考试题,课外的文言翻译占多少

不多,具体的不好说,不同地区试卷结构可能不太一样的。考试时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东西,最后可能会有一篇古文阅读,一般也是选常见的篇目,难度也不大。其实古代汉语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门了,不用太担心的。

7. 求《古代汉语》上册(易国杰 姜宝琦编著)课后习题的答案(快考试了,很急)

8. 古代汉语到底怎么考试

《古代汉语》 考试大纲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古代汉语课程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自学考试特点编制而成的。自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和古文阅读实践。基础知识方面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献阅读的基本知识等部分,古文阅读实践方面包括古文阅读、古文句读、古文今译、古文背诵等部分。除绪论部分外,其他各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其中,凡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考者应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识记。凡要求“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都与考核点直接相关,应考者应熟知其概念和有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并能在语言环境中予以辨认。凡要求“应用”的内容,必须做到在了解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能力,即能运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对古书的阅读。 壹 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能较系统地掌握大纲所列出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同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有关的语言现象。 //wenku./view/1549297bf7ec4afe04a1dfc0?sfr_fb=0

9.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课程的背诵篇目考试时,如果要求写背诵段落要用繁体字写吗

不用,古汉语考试答题不要求写繁体字,你怕写错字的话,写成简化字就可以,默写段落也是如此。

10. 我是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这学期有【古代汉语教程-魏清源】这门课程,我想现在开始准备期末考试的东西

1、把其中重要的课文熟读甚至背过,这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 2、掌握一批实词、专虚词的用法,特别要属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敬词谦词的用法。 3、整理选文的古汉语特殊句式,按判断句、主谓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整理语法现象。 4、整理古代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计时方法等。

古代汉语自考资料下载百度云

古代汉语(第三册).mobi

链接: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3册)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古代汉语(第一册)》

链接:

古代汉语(第四册)

链接:

古代汉语(第三册)

链接:

古代汉语自考资料百度云下载

《古代汉语常识》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古代汉语(第三册).mobi

链接: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3册)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古代汉语(第四册)

链接:

《古代汉语(第三册)》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内容简介 · · · · · ·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3册)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题库下载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22%):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 说、 说。2、 和 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3、六书中, 、 、 、 是造字法, 、是用字法。4、 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扩大;(2)词义 ;(3)词义 ;(4)词义 。6、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式和 式。7、单一型的被动句主要有 字式、 字式、 字式。8、有些宾语可以依靠 、 、“焉”等字提前在动词或介词前。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1、豕: 2、字:3、荆: 4、刃:5、牧: 6、闽:7、车: 8、豫:9、本: 10、集: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6%):1、姜氏欲之,焉辟害?2、公赐之食,食舍肉。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4%)。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 ( )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 ) ( )3、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 ) ( )4、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 ( ) ( )5、多行不义,必自毙。 ( ) ( )6、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 ) ( )7、虽有甲兵,无所阵之。 ( ) (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6%)1、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2、甘其食,美其服。3、范增数目项王。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0%):1、庄公寤生,惊姜氏。2、姜氏何厌之有?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4、宋人有酤酒者。5、王忿然作色。6、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7、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9、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10、颍考叔为颍谷封人。11、大叔完聚……将袭郑,夫人将启之。12、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13、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还,次于召陵。1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15、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16、 有鸟焉,其名为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七、、简答题(6%):1、探求本义的方法?2、判断句活用的三种情况?八、标点并翻译(16%):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汉书?致都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1、结绳 八卦 仓颉造字2、记号 图画3、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4、古隶5、缩小 转移 感情色彩的演变6、链条 辐射7、“为” “见” “被” {或“於”(于)、“见”、“为”}8、“是” “之”每空1分二、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1、象形:象猪形。2、会意:从 从子。3、形声:从 刑声。4、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4、会意:从攴从牛。6、形声:从虫门声。7、象形:象车形。8、形声:从象予声。9、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10、会意:从雥(省)从木。每小题1分三、古今字:1、辟 避2、舍 舍 3、共 供5、闲 娴5、县 悬6、反 返四、解释词义,并指出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城墙 本义2、安抚 引申义3、官职 引申义4、源头 本义5、垮台 引申义6、水边 本义7、兵器 本义五、词类活用:1、小 寡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甘 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目 名作动4、船 名作状六、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啎、逆2、满足3、钱财4、卖5、脸色,特指怒色6、渐渐7、尽8、勉励9、带汁的肉食10、边疆11、开门12、优美13、到……去 临时驻扎14、城墙 护城河 15、土神、谷神,国家的象征 16、穿过,到……去七、简答题:1、一是分析字形对于象形、指事、会意字,可以直接以形见义。对于形声字,要凭借形旁来分析它们所属的事类,进而在若干义项中找出本义。二是依据文献资料,以证实对字形的分析。2、一是用于表示隐喻。二是用于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联系。三是用于表示原因。八、标点并翻译:郅都是河东大阳人,任郎官奉事汉文帝。汉景帝时,任中郎将。郅都敢于直言进谏,在朝廷上与大臣当面辩驳。他曾经有一次随从汉景帝到上林苑,贾姬在厕所,野猪也闯进厕所,景帝用眼睛向郅都示意,郅都不去救。景帝自己要拿兵器去救贾姬,郅都跪伏在景帝跟前说:“死了一个姬妾,再选进一个姬妾,天下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皇上纵使不重视自己,对祖宗对太后该怎么说呢?”景帝返回不去救了,野猪也没伤害贾姬。太后听说这件事,赏给郅都金百斤,皇上也赏了金百斤,从此重视郅都。因为无法添加附件 只能直接解答了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在哪儿可以找到答案?自考答案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公布,不过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答案可以登录猎考网查找,猎考网的备考资料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登录网址(https://zikao.eol.cn/npbkzdfl/index.html)。自考准备方法第一,要正确选择资料,特别是选对教材一般是一本教材和一本预测试卷,外加一本带讲解的同步过关资料也可。千万不要以为资料买得越多越好,这样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第二,教材为主自考不像其他考试,它考的全部是教材上的东西。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理解领悟透了,考试也会不攻自破。有的同学不看教材或者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浏览一二遍就开始做大量的预测试卷,舍本逐末,实不可取。看书时可以先看一看目录看这本书每一章节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各章节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然后看书时做到有的放矢,并经常做一下读书笔记和一些各章节的复习总结。第三,考前一个月做一下预测试卷预测试卷是对这种门课程起一个模拟测试的作用,通过测试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对没有复习到位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另外还要做一下近几年的真题,通过真题,可以把握住考试的题型,以及常考的和重要的知识点,哪些题目今年已经考过,对考试的题目做一个估计和预测,对可能要考的题目将做重点复习,该背的要背,该记的要记,不要认为这个知识点已经考过,不会再考,存在侥幸心理,有好多同学等到考试结果出来时五十多分才后悔莫及,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变换不同的题型,这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第四,自考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看书时要有恒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一遍,二遍,三遍甚至多遍,一遍比一遍细腻,直到摸清了本书的主干以及章节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为止。这样在做预测试卷时遇到不懂的就可以快速准确的翻到哪一章节,不要在做试卷时连这个知识点在哪一章哪一节都不知道。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把你邮箱给我好了,我发一份你。是不是我们学校的我不知道,不过据说今年的考题很多都是那份里的。可惜我没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字中,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只逐戒武 B.修腾徒切 C.曰亦甘刃 D.取莫狱祭 2.下列各组字中,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胜月誊 膝 B.地吐徒坠 C.嬴赢羸蠃 D.衷衰裹裏 3.下列各组字中,属繁简字的一组是( ) A.罢疲 B.避辟 C.煖暖 D.爱爱 4.《逍遥游》:“斥安鸟 笑之曰:‘彼且奚______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空格内应补入的词请从下列同义词中选一个( ) A.往 B.之 C.去 D.适 5.下列各句中加 词用其本义的一句是( ) A.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女桑。 B.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C.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6.《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句中“倡优”的用法是( ) A.名词作主语 B.名词作前置宾语 C.名词作状语 D.名词作谓语 7.《郑伯克段于鄢》:“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句中“以”的词性属( )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语气副词 8.《论语 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 ’”句中“盍”的意思是( ) A.同“盖” B.同“何不” C.同“何” D.同“曷” 9.下列各句中,含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 A.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B.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0.下列各句中,“请”用作表敬副词的一句是( ) A.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B.及庄子即位,为之请制。 C.王好战,请以战喻。 D.玄(谢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词中,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 ) A.江 B.臭 C.驰 D.色 E.丈夫 2.下列各组词在上古属同义词的有( ) A.皎皑皙 B.坐跪跽 C.给予与 D.侵袭伐 E.行走亡 3.《冯谖客孟尝君》:描写冯谖“倚柱弹其剑而歌”,紧接“长铗归来乎”后面的语句有 ( ) A.食无鱼 B.居无庐 C.出无车 D.无以为家 E.无以为宇 4.下列句子中加 的语词属联绵词的有( ) A.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B.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C.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D.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E.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5.《老子》:“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句中意动用法的词有( ) A.上 B.下 C.先 D.重 E.害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句中“党”是______的通假字:“常”是______的通假字。 2.《论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其中“归”的读音是_______,“诸”是_______的合音字。 3.《孟子》:“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其中“岁”指_______,“兵”指_______. 4.《报任安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其中“鼓”的词性属_______,“说”后来写作_______. 5.《田单列传》:“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其中“乐”的读音是_______,有“隙”的意思是_______. 6.《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其中“日”的意思是_______,“穷”的词性属_______. 7.《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其中“辄”的读音是_______,“曾”的词性属_______. 8.律诗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如七律首联出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其对句的平仄格式就是_______. 四、语词解释题(解释加______语词,每组语词2分,共20分) 1.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其又何尤: 曷其有极: 2.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人或说: 都以霸: 3.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疏属: 市掾: 4.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市贾不贰: 莫之或欺: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女弱女弱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愁予: 木叶下: 五、古文标点题(为下面一段古文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本大题10分)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六、古文今译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事亲孝,与士信……分别有让,恭俭下人。 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4.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5.[圣王]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本大题共20分)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 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 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一)解释文中加______语词:(10分) 1.蹴琨觉: 2.纠合骁健: 3.遭残贼: 4.命将出师: 5.击楫而誓: (二)指出文中的判断句(4分) (三)指出文中名词用作动词的语句(4分) (四)指出文中含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句(2分)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D 3.D 4.D 5.A 6.C 7.B 8.B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CD 2.ABD 3.ACD 4.ACE 5.D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傥 尝 2.kuì 之于 3.年成 兵器 4.动词 悦 5.yuè 有裂痕(有隔阂,不和睦) 6.每日(每天) 动词 7.zhé 语气副词 8.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语词解释题(每组语词2分,共20分) 1.其又何尤:难道又怨谁呢 曷其有极:哪里才有尽头 2.人或说:人们中有的劝说 都以霸:定都(建都)并建立霸业 3.疏属:远房亲属 市掾:管理市场的属员(辅助人员) 4.市贾不贰:市场上的价格不会两样 莫之或欺:没有人欺他 5.愁予:使我发愁 木叶下:树叶坠落 五、古文标点题(每错2处扣1分,扣完10分为止,不倒扣,共10分)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沛 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 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六、古文今译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事奉长辈亲人孝顺,交往士人讲信用……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为人恭敬约束对人谦虚逊让。 2.我听说掌管国家的君主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忧虑没有好名声。 3.因此圣人不期求学习古代,不效法那些一成不变的措施,研究社会的实际情况,据此对它采取措施。 4.燕国的军队被扰乱逃跑,齐人追击败逃的敌人,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国重回齐国怀抱。 5.〔圣王〕不是能耕种而供给他们吃的,织布而供给他们穿的,而是为百姓开发那物资财富的途径啊。 七、古文阅读题(共20分) (一)解释文中加______语词(每组语词2分,共10分) 1.蹴琨觉:用脚踢醒刘琨 2.纠合骁健:集合强壮的兵马 3.遭残贼:受残害 4.命将出师:命令将领出兵 5.击楫而誓:敲击船桨而发誓 (二)指出判断句(4分)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此非恶声也 (三)指出名词用作动词的语句(4分) 自相鱼肉 (四)指出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句(2分)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 索引序列
  • 古代汉语自考试卷百度文库下载
  • 古代汉语自考试卷百度文库
  • 古代汉语自考资料下载百度云
  • 古代汉语自考资料百度云下载
  •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题库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