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发布时间: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1、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 6、( ),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 8、( ),天下谁人不识君? 9、( ),孤帆一片日边来。 10、( ),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 12、野旷天低树,( )。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 16、人有悲欢离合,( )。 17、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河入海流。 18、日暮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屋贫。 19、飞流直下_______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天。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 答案: 1.笑问客从何处来。 2.缘愁似个长。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不知细叶谁裁出, 5.映日荷花别样红。 6.葡萄美酒夜光杯, 7.风雪夜归人。 8.莫愁前路无知己, 9.两岸青山相对出, 10.夕阳无尽好, 11.村庄儿女各当家。 12.江清月近人。 13.春风又绿江南岸, 14.春来江水绿如蓝。 15.霜叶红于二月花。 16.月有阴晴圆缺。 17.白日;黄河 18.苍;白 19.三千;九 20.梨花《喜月》(非格律) 透竹梅尖巧,映阶指甲新。玉宇一轮满,蓬瀛万象清。 皎洁千里共,婆娑十分侵。骚人伴夜彻,墨客常年经。 世上鸳鸯梦,尘寰蛱蝶吟。嫦娥多惠顾,岂能不留情。 《痴月》 欲梦清虚桂子飘,一杯浊酒向天邀。何人恁爱今宵月,也上楼头弄玉箫。 《伤月》 月序盈亏莫奈何,从来美满费蹉跎。嫦娥也破团圆镜,难怪人间别离多。 《月思》 素月明空最醉怀,诗书万卷压高台。多情骚客深钟爱,可见嫦娥玉阙来? 《感月》 良夜原宜月满时,情天冉冉寄相思。嫦娥若解怜知己,莫向人间照别离。 《杯中月》 嫦娥嗜酒更情深,惯向杯中自醉沉。我便连卿都咽下,教卿细细照侬心。 《月夜问梅》 为谁耐冷月明中,瘦骨甘禁永夜风。谅是罗浮香梦好,素心犹愿待师雄。 《月夜咏采莲》 红蕖披露夜生香,女伴轻舲趁月光。嘱咐采莲休击楫,恐惊花下宿鸳鸯。 人如韵,韵如声,这声里便有了一颗善感之心,多情之意 《竹夫人》 不妆不饰不温柔,百折微躯强配夫。篱下自怜空立节,世间因望觅封侯。 性生梗朴难邀宠,心太玲珑易感秋。早识人情分冷暖,故园合守旧风流。 《松》 夙世根株植岱宗,在山已博大夫封。清操久共严霜励,劲节端由浩气钟。 天半风声饶鹤唳,夜深月色隐仙踪。岁寒且自修鳞甲,只待春云好化龙。 《喜雨》 黍稷行看欲槁然,多情造物复垂怜。连朝好雨都盈浍,四境欢声直接天。 新吐晚霞红挂树,尚余残霭绿堆烟。砚田我本无凶岁,也与农书大有年。 《午睡后咏蝉》 寒蝉忽尔到山城,隔叶随风断续鸣。似为我来呼午梦,奈无人肯听秋声。 虽经溽暑心原冷,幸得晨餐露总清。栖隐好从高洁处,莫嫌一树碧无情。 《长夏偶成》 偶然得句莫思量,曦驭迟迟过草堂。放旷似嫌天地窄,清闲才觉日时长。 懒谙世事谙花事,不笑风狂笑柳狂。将暑欲先寻避处,野航期入海云乡。思乡之情的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福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诗歌竞赛试卷 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 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填写表格。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问答题 1.诗歌的分类方法有?( ) 2.唐宋八大家指谁?( ) 3.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指谁?( ) 4.“初唐四杰”指的是谁?( ) 5.《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 ) 六.填空题 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七、选择题 1.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 B.南京 C.扬州 D.镇江 3.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 B.青莲居士 C.易安居士 D.淮海居士 4.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 5.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国故址在今( )境内。 A.陕西 B.内蒙古 C.新疆 D.甘肃 6.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苏轼 D.陶渊明 7.古时候缠绵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人是( )。 A.李煜 B.秦观 C.李清照 D.柳永 8.古时候一边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是( )。 A.辛弃疾 B.陈亮 C.陆游 D.岳飞 9.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八、解释题 八 .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选自陆游《书愤》 ( ) 九.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 1.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2.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3.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十.请将下列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___。 (《汉乐府•上邪》)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3.风乍起,___。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南唐冯延巳《谒金门》) 4.沙上并禽池上暝,___。(宋张先《天仙子》) 5.____,老夫和泪写胭脂。(清赵翼《赠当筵索诗者》) 6.漫云女子不英雄,____。(近代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第1---4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1.两首诗作者感受的都是“___”,前者是指____,后者是指____。 2.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完全是不同的,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 3.解读两首诗的最关键的一个字,前者应当是“____”;后者应当是“____”。 4.下面各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和诗句解释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予以指出 A.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B.诗句“后不见来者”的“来者”是指像战国时燕昭王那样礼遇人才,招贤强国的明君。 C.王维的诗画都很有名,后人称赞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诗句“返景入深林”是说诗人禁不住美景的诱惑,又回到树林深处细细品味静谧优美的山林景色。 十二.阅读下面唐代诗歌,回答第1-4题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其一》) 1.上面诗歌中“千门”是“____”的代称;“长安”就是现今的陕西__;妃子则是指唐代__。(3分) 2.诗歌第三句的正确解释是:____(2分)。 3.下列选项中最能揭示这首诗主题的词语是( )(2分) A.次第开 B.一骑红尘 C.妃子笑 D.无人知 4.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联系晚唐时唐敬宗大兴土木、沉湎声色的现实,冀望统治者能改弦更张。有人评论说“红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实写道路上尘土飞扬,一层是暗喻,联系所给提示并加以想像,可以理解那暗喻的意义是:____。(2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3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3分)4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①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3分)②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1分)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2分) 答: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上;反衬。(3分) ②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1分) ③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2分)4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1分);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1分)(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4) 答:(1)①初夏的风光(或"初夏的景物");②清和"清新、和暖")。(各1分)(2)这首诗的"散"与"不散":就天气情况说,有雨景,有晴景;就距离情况说,有远景(南山),有近景(柳树、葵花);就自然情况说,有清风,有阳光。(2分)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二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二句虽然写柳树写葵花,但侧重点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诗人对晴朗风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2分)[评分标准]"散"与"不散"各2分:只概括说明(如答案的首句),未能结合伤口分析,只给1分。45、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①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②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2分) 答:①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用典;对比(拟人)。(4分,每空1分)②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是在鉴赏时应侧重于某一角度、集中于某一点具体来谈,不可谈得过于散乱。(2分) 46、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6分) 北斋雨后① 文 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中国诗与中国画本来密不可分,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北斋可赏奇,诗人曾在雨后看枝头好鸟,待到深秋还可赏玩彩蝶戏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 E.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野性",更令诗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从你所认定的第(1)题的答案中任选一项,说说它为什么"不恰当"?答:(1)B C(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2)第二句中的"放吏衙",是说免了下属的例行参见(恋北斋而推委公事),故B项不恰当。第三、四两中的"雨后"与"深秋"互文见义,诗人观鸟看蝶是同时(深秋雨后),故C项不恰当。(只就其中一项回答。意思对即可。)4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浴蚕,指古代时用盐水选蚕种。 前人这样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80字左右) 答:要点:(1)侧面落笔,以“闲”写忙,兴味尤绕。(2)牵入栀子花,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意象甚美。(3)含蓄不发,摇曳生姿。(6分。要求扣住前人评述的“心思巧词句秀”进行赏析,表达简明通顺。有欠缺酌扣。若另有创见且合理,酌情给分)4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___节的情景。(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4分) 答:(1)重阳(2)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4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1)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此小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5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答:不要。(1分)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2分)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3分)5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前人评论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无端,是没来由,也就是诗人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渡,就是再渡。(2分)(2)这四个字,十分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做客并州,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4分)5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原因:(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5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5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分)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3分) 答:⑴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1分,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2分,共3分) ⑵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找对句子给1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2分,共3分)55、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5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题。(6分)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1)对这首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梦抒情。B.诗题为“春兴”,通过对“柳”“雨”“花”“风”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早春图景。C.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与白居易诗中“莺语花底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D.全诗以“春”贯穿始终,构思巧妙。(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答:(1)B C(每答对一项1分,共2分) (2)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独特。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诗人在梦中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形象的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答出特点2分,分析正确2分,共4分)57、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瀑 布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5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2)“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想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3)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59、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田园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6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2)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给你几个例子:《终南山》、《登楼》、《书愤》的诗歌鉴赏!!! 要求如下: 按照这个格式——这是一首_________(内容、题材),通过__________等意象,运用__________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的画面),表现了___________(的情感)。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答案:写景 山、云、霞 夸张 互文 动静结合 高大磅礴、如画中景 热爱自然、陶醉山水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疑难点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③ 两句诗互文。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⑤人处:人家、村子。 赏析点拨: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答案:写怀诗 花、楼、浮云、庙、日 借景抒情、古今对比、用典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爱国、忧国忧民 【注解】: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 2、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3、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4、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5、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 6、西山寇盗:指吐蕃。同年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皆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后剑南西川诸州也入吐蕃。意谓朝廷终不因侵扰而稍改。故吐蕃也莫相侵。 7、《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但现存《梁父吟》歌词,系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事,与亮隐居时心情似不相涉,故学者疑之,一说亮所吟为《梁父吟》古曲。又一说吟者是杜甫自己。按:李白也曾作《梁甫吟》,此处之“聊为”,疑杜甫也欲作此曲以寄慨。 【韵译】: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 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 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评析】: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 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此诗抒写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春光浓艳、繁花似锦的三月,花近高楼,正好赏玩,而诗人登临却触景伤情,百感交集,不能自已。 “伤心原不在花,在于万方多难”(《金圣叹选批杜诗》)。盖此际兵戈未息,时事扰攘也。全诗以倒装句法开篇,语极顿挫。花伤客心,与《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一样,均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 颔联紧承“登临”,写所见之景。辽阔的成都平原上的烂漫春色,伴着锦江春水的涌动,充塞于天地之间。“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化如苍狗”(《可叹》)。玉垒山头飘忽起灭的浮云,使诗人联想到古今世势的纷纭变化。其中的“今”,暗含着“安史之乱”以来世事的苍黄反复。两句即景抒情,思接千载,宏丽奇幻,境界阔大。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气象雄伟,笼盖宇宙”(《唐诗别裁集》),主要就是针对这两句说的。腹联即由第四句生发开去,正面叙写“万方多难”的时局,也是登临所想。“万方多难”,不可能全写,故只重点写吐蕃陷京师扰四川等事,这是安史之乱后的大难。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也正因为作者坚信“朝廷终不改”,故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而告以“莫相侵”。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中透着坚定的信念。明人王嗣奭云: “‘北极朝廷’如锦江水源远流长,终不为改;而‘西山盗寇’如玉垒之云倏起倏灭,莫来相侵”(《杜臆》)。很好地阐明了腹联与颔联的内在联系。 尾联就登楼所见古迹以寄慨,遣辞委婉而讽刺深切。上句大意是说蜀后主刘禅如今仍然得享祭祀,但其人实为无道亡国之君,只令人感到其可怜罢了。这完全是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任用小人而亡国,,对唐代宗宠信宦官程元振、鱼朝恩以致酿成万方多难盗寇相侵的局面予以尖锐而深刻的讽刺。结句自伤寂寞。杜甫是一个“济时肯杀身”、“时危思报主”的人,而当此万方多难之际,自己却只能若躬耕陇亩时的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一样,于此登楼吟诗,而垂暮多病,志向莫伸,岂能不令人悲慨!这正是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的主要原因。 全诗即景抒怀,状山川雄丽且联系着古今世事之变,蒿目时艰又能把自然景物渗透其中,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于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是诗人沉郁顿挫艺术风格的很好体现。书愤 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答案:写怀 雪、秋风、长城 用典 山河破碎、国家南迁 爱国、为国担忧 译文: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鉴赏: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国仇未抱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回看整首诗歌,但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比较正点,不搞笑!这三个你瞧一瞧吧!

B C C A A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生

10★★三江小渡 杨万里【作者】 宋 杨万里【原文】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解】将:行,流过。【译文】溪水流过桥后就不再回来,小船还得靠短篙撑开。交情就是要像山溪渡那样恒久不变,不管风吹浪打永远还在。【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突出友情的恒久不变。此外,运用比喻,直接把“交情”比做“山溪渡”,借自然界的“风波”象征社会风浪,从而突出了诗的主旨。【阅读训练】1、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全诗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先判断,再分别结合原诗作答。)2、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答: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我们的友情将像这山溪渡一样经得起社会风云的考验。

第一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2)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以天相映,描绘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和神采等。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颈联写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突显;天气晴朗,闻其响 却若风雨声。尾联以赞叹作结: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突出。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1)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试以本诗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本诗中,叠字有三:寂寂,写出春雨初晴后农家春耕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而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妙,而且声韵和谐,具有音乐美。

(2)晚春是农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宁静之景,由宁静之景中见农忙之人。春雨下 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家抢耕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此诗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

诗歌鉴赏:贯休是晚唐诗僧,这首诗是他在农家为客时的题壁之作。前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后 两句写庭院中,水汽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叽叽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都是写春雨初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送客之江西

郑锡

乘轺①奉紫泥②,泽国渺天涯。

九派③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④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古人用泥封书信,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带,分成九条支流。④高唐:指父母。

(1)这首诗里有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没有。因为对于行人来说,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奉命出使江南,无疑是一次游历的好机会,况且又可以顺路探亲,一举两得,实乃好事。故这首诗里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

(2)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友人在大江中孤单行船的情景。春潮涌动,江水浩渺;而在这浩瀚无边的水的世界里,一叶孤舟正在暮雨中缓缓前行,江面的阔大正衬托出友人的孤单。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即将出使并省亲的友人所作。首联说明友人此行的使命和去向,说他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颔联设想友人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融入春潮孤帆暮雨这些景物中。颈联注重细节描写,状物入微,通过草深花落莺断续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江南春光的.美丽。尾联说到友人此行尚可顺道省觐父母,当不致因流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明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示长安君①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②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②期:约定重逢的日期。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颈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一联准确选取家庭生活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温暖亲昵的家庭气氛。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昏昏营造了一种神秘感,暗示了灯下兄妹推心置腹、促膝谈心的随意。供话二字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挑选,全句表达了相逢的快乐和手足之间的深情。

(2)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词入诗,一纵一横,一时间一空间,使离别悲情表现得更为浓烈。

诗歌鉴赏:抒写兄妹情深这一主题的诗并不多见,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纯朴而真挚的感情。首联娓娓道来,饱含深情,少年时已经伤离别,人到中年,对于这种离情别绪,更是不堪承受,何况在刚相逢的时候,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颔联写兄妹相聚,谈笑风生,畅叙亲情,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温馨的气氛。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分离,更为即将远赴他乡与亲人相别而伤情。尾联的出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诗人 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了一幅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残破的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2)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和百姓带来破坏的痛心,对侵敌的仇恨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首句写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战后的凄凉。次句写烟草茫茫,晓鸦聒噪,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蓄势。几处 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句,蕴意丰富。本来,这里原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可现在只剩下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战后荒村绘出了最典型真实的图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感人,有力地突出了反战这一主旨。

第二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次韵礼院孟子周佥院秋夜曲二叠

虞集

天阔秋高初夜长。浮尘消尽雾苍茫。澄澄孤月转危墙。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不闻人语只吟螀。

(1)澄澄孤月转危墙一句中澄澄一词用得很好,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渲染了怎样一种意境?不闻人语只吟螀对渲染这种意境起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澄澄,光明澄澈的意思。万里长空中,消尽了苍茫雾气,只有一轮孤月闪烁着明亮的清辉。运用澄澄一词,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渲染了环境的宁静。

(2)全词渲染了安宁清静的意境。不闻人语只吟螀对渲染这种意境起反衬作用。

诗歌鉴赏:此词境界清明高远,值得一读。首句以天阔秋高四字将大都秋高气爽的境界推向无限之高远。次句写入夜的大都,消尽了白日的喧嚣,但心中感觉缺少什么,一片茫然。直到那一轮明月从高高的宫墙上露出来,心里才感到一片安宁静谧。上片重点写出了秋月未显时的景象,为明月的出现作铺垫。下片着重写月亮出来时的情景。金井坠露,滴滴有声;玉阶有月,仿若凝霜;不闻人语,只闻秋虫低吟。渲染出一派宁静的氛围。全词纯然写景,无一情语,但句句含情,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安宁。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黄钟]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①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②,三生梦③,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注:①这首小令作于卢挚 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途中。②半夜心:夜深人静时油然而生的离愁别恨。③三生梦:佛家以去、来、今,即前生、来生、今生为三生。梦,梦中的幻境。

(1)此曲的最后一句闷倚篷窗睡些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前四句和后四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闷字用得好。此处着一闷字,一是对上文闷的两个原因的总结,远离京城,心怀离愁别恨,对自己前途命运难测的忧虑;二是画龙点睛,奠定本曲的感情基调。

(2)本曲前四句和后四句构成了反衬关系。前四句描绘了一幅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的美好情景。后四句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怨闷之情。以美景衬哀情,使哀情更哀,更易使人受到感染。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经吴松,遂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1)作者说画船愁过石塘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因何而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愁的原因是:风浪猛打船头,延缓了作者的归程。

(2)上片的写景基调惨淡沉重: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下片的写景基调欢快愉悦:春浦生绿,小梅长枝,充满生机;灯火催归,一片温馨。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构成对比,上片写得越愁苦伤感,越能突出作者 离家越来越近的欢欣愉悦。(或以上片惨淡景象反衬下片归家之欢欣亦可)

诗歌鉴赏:这首词写回家过年的欢欣之情。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此一画面,恰成作者归心似箭的写照。次句写出作者自己,句中着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春浦渐生迎棹绿, 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小梅应长亚门枝,揣想此时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以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既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又写出作者归心之急切。此是全词情感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以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 等淡语写想家的浓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注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①动静结合。明写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又和红蓼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泊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举出两种手法并简析即可)

诗歌鉴赏: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由湘江入洞庭湖所作。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的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物景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作者既写了远处一道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又写了似刀的双尾白鱼。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黄钟]人月圆

倪瓒注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注: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为一个汉族的知识分子,他始终不能忘记元兵南下、宋朝灭亡那段悲惨的历史。因此,他一生都没有在元政权下做官,隐逸山林。他晚年时常追忆旧事,缅怀故国,抒写愁思。

(1)这首元曲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的诗眼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元曲描绘了越王台上,鹧鸪哀婉啼叫,东风吹绿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青山峻冷依旧,满目乔木布满苍苔,头上明月柔和皎洁的图景。

(2)这首元曲的诗眼是伤心。上片起首句直接点明主旨,写登上越王台,引发伤心之情。次句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凄凉之情。下片怅然孤啸再次直抒胸臆,结句以问作结,表达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

诗歌鉴赏:此曲是作者重登绍光越王台时所写的怀古之作。包括江浙广大地区在内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践报仇雪耻的历史,又是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到这里尤其容易激起亡国的悲痛情感和恢复河山的愿望。今天作者重游前朝重地,登上当年勾践点兵复仇的越王台,感情不 能抑制。这首小令,开篇即已忧思满腹、感慨万千。从勾践卧薪尝胆,夫差昏庸亡国,直至赵宋王朝偏安一隅最后分崩离析,以及当朝(元朝)的由盛而衰,往事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回避。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所有这些外在景物,都染上浓重的凄凉色彩。怅然孤啸,他的心情是否就此平静下来了呢?此作由此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为夜色昏黄之后,作者的愤懑似乎有所开释,但心情依旧不能平静。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寒假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希望大家喜欢。

1 塞下曲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出塞 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注]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黄河曲:黄河河套一带。结束:装束打扮。(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慷慨豪情,但两首诗用以表现将士豪情的内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不同。(4分)(2)这两首诗在任务外貌和场面描写中都能用传神的文字透露出任务的精神风貌。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个具有这一特点的字词作简要分析。(4分)2 江城子 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4 [双调] 沉醉东风 白朴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补注:忘机友:古人称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傲杀:傲视(1)曲中刻画的烟波钓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4分)(2)开头两句和“点秋江白鹭沙鸥”句,皆为景物描写,试析其对刻画烟波钓叟这个艺术形象有何作用。(4分)5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请赏析“千里片时间”一句的妙处。(3分)(2)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5分)6 凤栖梧 无名氏①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注:①《全宋词》将其编为无名氏词。 (1)本词上阕在写景上具有怎样一些特点?(2分) (2)上下两阕表达了作者怎样一些情怀?结合有关词句,简要且合理地分析。(4分)7 蝶恋花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3分)答: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做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答: 8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1)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 朝词人 《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2分) (2)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2分) (3)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9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①(其五) [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②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注:○1此诗是绍熙三年(1192)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赚:。(1)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释悬念后,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你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答: 10.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⑴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作简要分析。(3分)⑵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3分)答 答案:1、(1)第一首诗以将士们进行艰苦军事训练的场景,以及大雁群飞,歌声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嘶鸣的人欢马叫的壮丽场面来表现将士豪情。第二首诗以将士在风雪中部锋陷阵的壮举,以及卷旗夜战、肉搏拼杀的血战场面来表现将士豪情。(评分说明:分层次解说,每一层2分。未分层次笼统解说者,酌情给分)(2)答案示例:第一首诗以“级结束”的“能”,赞美守边将士戎装打扮的英姿,透露出守边将士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豪迈自信的情怀。第二首诗以一个“金”字写战袍,传出将士的神采风姿。(以一个“冲”字,写出了将士在疆场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以一个“卷”字,写出了战事的紧急和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以一个“缺”字,状战场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夺取胜利之不易,表现了将士誓死守边的战斗豪情。)2.(8分)①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②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③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扣住音乐评论,点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3.(1)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4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鉴赏诗歌中景或物的形象时,一定要注意联系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本题就一定结合全诗的主旨。(2)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分)4、(1)刻画了一个宁静、淡泊、傲视官府,追求“桃花源”式生活的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2)黄、白、绿、红,着色明丽,烘托主人公对生活环境的满足心情,用“白鹭沙鸥”作景,暗示作者宁静淡泊的情怀。5、(1)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云、鸟的飞行之速,反衬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的惆怅之情(或:义与下文自己久留不得门还形成对比)。(3分,手法l分,作用2分) (2 )改动后的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虽然是抒情诗的通常写法,但景与情是游离的。原诗采取情景分写的写法,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米: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时伤逝的迟暮之惊。上下联之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景与情十分交融,全诗浑然一体。(6.(1)参考:①铺陈描写,色彩、形态、声音刻画得形象生动。(1分)上阕铺陈写了暮春初夏时节绿叶成荫,百花凋落,飞燕衔泥,杨柳飞絮,杜鹃声声的景象。②采用了烘托了悲凉气氛。(1分)暮春已至,燕子衔泥入垂杨,应是有巢可归;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犹如人漂泊无依;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不如归去”,更使人倍觉悲摧。③拟人手法;④……合理体会即可。(2)参考:上阕写暮春之景,睹物伤怀,可见作者漂泊无依之感。下阕跋涉山中,无心风月,更有见其客身在外、颠沛流离、孤独寂寞、羁旅无归之悲。(2分) “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漂泊之人,“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惆怅迷惘、寄身山水的心情。(2分)7.(1)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出其中一种即可。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给读者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2)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了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机,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是旷达之语。②不同意。起笔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人家绕,富于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8.(1)宋 李清照 [2分。朝代1分,名字1分。](2)自己(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或年华流逝)。 [2分。](3)曲的开头先怜秋,继而对黄花(菊花)怜惜,再到人的自怜(“自羞”),最后是花怜人(“花替人愁”),全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自叹惋惜人不如花(“人比黄花瘦”)的情感。 [4分。每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满4分止。]9.(1)“赚”字明显带有一种白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富有幽黙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诗人在此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3分) (2) “放”、“拦”两个字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行人从意外、惊诧,到恍然大悟的心理,也都在这一“放”、一“拦”中透露出来,诗人如实的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思考,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言之成理即可。4分)10.(6分)⑴(3分)恰当。暮云沉沉,似乎听到却又看不到传信大雁的身影,留下的是更深的寂寞。此句以简约的语言,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状、期待之情、失望之感,通过景物传达出来。 ⑵(3分)相同:都是借酒写愁,都言酒醒后愁思更深。 不同:周词实写眼前愁情,直接表达长夜难耐、寂寞无限的心境;柳词则是以设问虚拟未来愁状,借想象勾勒出一幅凄美图画,以景传情,表达离别的伤感。 【这是10个题目和答案,你仔细看个明白,就全都会做了。】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3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3分)4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①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3分)②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1分)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2分) 答: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上;反衬。(3分) ②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1分) ③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2分)4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1分);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1分)(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4) 答:(1)①初夏的风光(或"初夏的景物");②清和"清新、和暖")。(各1分)(2)这首诗的"散"与"不散":就天气情况说,有雨景,有晴景;就距离情况说,有远景(南山),有近景(柳树、葵花);就自然情况说,有清风,有阳光。(2分)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二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二句虽然写柳树写葵花,但侧重点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诗人对晴朗风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2分)[评分标准]"散"与"不散"各2分:只概括说明(如答案的首句),未能结合伤口分析,只给1分。45、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①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②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2分) 答:①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用典;对比(拟人)。(4分,每空1分)②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是在鉴赏时应侧重于某一角度、集中于某一点具体来谈,不可谈得过于散乱。(2分) 46、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6分) 北斋雨后① 文 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中国诗与中国画本来密不可分,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北斋可赏奇,诗人曾在雨后看枝头好鸟,待到深秋还可赏玩彩蝶戏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 E.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野性",更令诗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从你所认定的第(1)题的答案中任选一项,说说它为什么"不恰当"?答:(1)B C(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2)第二句中的"放吏衙",是说免了下属的例行参见(恋北斋而推委公事),故B项不恰当。第三、四两中的"雨后"与"深秋"互文见义,诗人观鸟看蝶是同时(深秋雨后),故C项不恰当。(只就其中一项回答。意思对即可。)4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浴蚕,指古代时用盐水选蚕种。 前人这样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80字左右) 答:要点:(1)侧面落笔,以“闲”写忙,兴味尤绕。(2)牵入栀子花,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意象甚美。(3)含蓄不发,摇曳生姿。(6分。要求扣住前人评述的“心思巧词句秀”进行赏析,表达简明通顺。有欠缺酌扣。若另有创见且合理,酌情给分)4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___节的情景。(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4分) 答:(1)重阳(2)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4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1)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此小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5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答:不要。(1分)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2分)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3分)5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前人评论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无端,是没来由,也就是诗人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渡,就是再渡。(2分)(2)这四个字,十分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做客并州,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4分)5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原因:(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5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5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分)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3分) 答:⑴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1分,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2分,共3分) ⑵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找对句子给1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2分,共3分)55、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5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题。(6分)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1)对这首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梦抒情。B.诗题为“春兴”,通过对“柳”“雨”“花”“风”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早春图景。C.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与白居易诗中“莺语花底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D.全诗以“春”贯穿始终,构思巧妙。(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答:(1)B C(每答对一项1分,共2分) (2)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独特。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诗人在梦中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形象的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答出特点2分,分析正确2分,共4分)57、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瀑 布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5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2)“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想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3)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59、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田园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6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2)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A、花 B、风 C、竹 D、水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第一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2)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诗歌鉴赏: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以天相映,描绘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和神采等。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颈联写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突显;天气晴朗,闻其响 却若风雨声。尾联以赞叹作结: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突出。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1)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试以本诗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本诗中,叠字有三:寂寂,写出春雨初晴后农家春耕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而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妙,而且声韵和谐,具有音乐美。

(2)晚春是农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宁静之景,由宁静之景中见农忙之人。春雨下 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家抢耕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此诗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

诗歌鉴赏:贯休是晚唐诗僧,这首诗是他在农家为客时的题壁之作。前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后 两句写庭院中,水汽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叽叽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都是写春雨初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送客之江西

郑锡

乘轺①奉紫泥②,泽国渺天涯。

九派③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④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古人用泥封书信,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带,分成九条支流。④高唐:指父母。

(1)这首诗里有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没有。因为对于行人来说,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奉命出使江南,无疑是一次游历的好机会,况且又可以顺路探亲,一举两得,实乃好事。故这首诗里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

(2)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友人在大江中孤单行船的情景。春潮涌动,江水浩渺;而在这浩瀚无边的水的世界里,一叶孤舟正在暮雨中缓缓前行,江面的阔大正衬托出友人的孤单。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即将出使并省亲的友人所作。首联说明友人此行的使命和去向,说他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颔联设想友人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融入春潮孤帆暮雨这些景物中。颈联注重细节描写,状物入微,通过草深花落莺断续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江南春光的.美丽。尾联说到友人此行尚可顺道省觐父母,当不致因流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明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示长安君①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②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②期:约定重逢的日期。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颈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一联准确选取家庭生活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温暖亲昵的家庭气氛。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昏昏营造了一种神秘感,暗示了灯下兄妹推心置腹、促膝谈心的随意。供话二字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挑选,全句表达了相逢的快乐和手足之间的深情。

(2)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词入诗,一纵一横,一时间一空间,使离别悲情表现得更为浓烈。

诗歌鉴赏:抒写兄妹情深这一主题的诗并不多见,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纯朴而真挚的感情。首联娓娓道来,饱含深情,少年时已经伤离别,人到中年,对于这种离情别绪,更是不堪承受,何况在刚相逢的时候,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颔联写兄妹相聚,谈笑风生,畅叙亲情,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温馨的气氛。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分离,更为即将远赴他乡与亲人相别而伤情。尾联的出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诗人 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了一幅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残破的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2)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和百姓带来破坏的痛心,对侵敌的仇恨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首句写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战后的凄凉。次句写烟草茫茫,晓鸦聒噪,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蓄势。几处 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句,蕴意丰富。本来,这里原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可现在只剩下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战后荒村绘出了最典型真实的图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感人,有力地突出了反战这一主旨。

第二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次韵礼院孟子周佥院秋夜曲二叠

虞集

天阔秋高初夜长。浮尘消尽雾苍茫。澄澄孤月转危墙。 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不闻人语只吟螀。

(1)澄澄孤月转危墙一句中澄澄一词用得很好,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渲染了怎样一种意境?不闻人语只吟螀对渲染这种意境起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澄澄,光明澄澈的意思。万里长空中,消尽了苍茫雾气,只有一轮孤月闪烁着明亮的清辉。运用澄澄一词,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渲染了环境的宁静。

(2)全词渲染了安宁清静的意境。不闻人语只吟螀对渲染这种意境起反衬作用。

诗歌鉴赏:此词境界清明高远,值得一读。首句以天阔秋高四字将大都秋高气爽的境界推向无限之高远。次句写入夜的大都,消尽了白日的喧嚣,但心中感觉缺少什么,一片茫然。直到那一轮明月从高高的宫墙上露出来,心里才感到一片安宁静谧。上片重点写出了秋月未显时的景象,为明月的出现作铺垫。下片着重写月亮出来时的情景。金井坠露,滴滴有声;玉阶有月,仿若凝霜;不闻人语,只闻秋虫低吟。渲染出一派宁静的氛围。全词纯然写景,无一情语,但句句含情,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安宁。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黄钟]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①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②,三生梦③,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注:①这首小令作于卢挚 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途中。②半夜心:夜深人静时油然而生的离愁别恨。③三生梦:佛家以去、来、今,即前生、来生、今生为三生。梦,梦中的幻境。

(1)此曲的最后一句闷倚篷窗睡些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前四句和后四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闷字用得好。此处着一闷字,一是对上文闷的两个原因的总结,远离京城,心怀离愁别恨,对自己前途命运难测的忧虑;二是画龙点睛,奠定本曲的感情基调。

(2)本曲前四句和后四句构成了反衬关系。前四句描绘了一幅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的美好情景。后四句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怨闷之情。以美景衬哀情,使哀情更哀,更易使人受到感染。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经吴松,遂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1)作者说画船愁过石塘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因何而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愁的原因是:风浪猛打船头,延缓了作者的归程。

(2)上片的写景基调惨淡沉重: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下片的写景基调欢快愉悦:春浦生绿,小梅长枝,充满生机;灯火催归,一片温馨。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构成对比,上片写得越愁苦伤感,越能突出作者 离家越来越近的欢欣愉悦。(或以上片惨淡景象反衬下片归家之欢欣亦可)

诗歌鉴赏:这首词写回家过年的欢欣之情。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此一画面,恰成作者归心似箭的写照。次句写出作者自己,句中着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春浦渐生迎棹绿, 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小梅应长亚门枝,揣想此时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以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既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又写出作者归心之急切。此是全词情感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以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 等淡语写想家的浓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注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①动静结合。明写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又和红蓼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泊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举出两种手法并简析即可)

诗歌鉴赏: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由湘江入洞庭湖所作。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的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物景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作者既写了远处一道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又写了似刀的双尾白鱼。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黄钟]人月圆

倪瓒注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注: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为一个汉族的知识分子,他始终不能忘记元兵南下、宋朝灭亡那段悲惨的历史。因此,他一生都没有在元政权下做官,隐逸山林。他晚年时常追忆旧事,缅怀故国,抒写愁思。

(1)这首元曲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的诗眼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元曲描绘了越王台上,鹧鸪哀婉啼叫,东风吹绿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青山峻冷依旧,满目乔木布满苍苔,头上明月柔和皎洁的图景。

(2)这首元曲的诗眼是伤心。上片起首句直接点明主旨,写登上越王台,引发伤心之情。次句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凄凉之情。下片怅然孤啸再次直抒胸臆,结句以问作结,表达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

诗歌鉴赏:此曲是作者重登绍光越王台时所写的怀古之作。包括江浙广大地区在内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践报仇雪耻的历史,又是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到这里尤其容易激起亡国的悲痛情感和恢复河山的愿望。今天作者重游前朝重地,登上当年勾践点兵复仇的越王台,感情不 能抑制。这首小令,开篇即已忧思满腹、感慨万千。从勾践卧薪尝胆,夫差昏庸亡国,直至赵宋王朝偏安一隅最后分崩离析,以及当朝(元朝)的由盛而衰,往事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回避。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所有这些外在景物,都染上浓重的凄凉色彩。怅然孤啸,他的心情是否就此平静下来了呢?此作由此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为夜色昏黄之后,作者的愤懑似乎有所开释,但心情依旧不能平静。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寒假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希望大家喜欢。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历史

根据考生的需要,教务老师搜集整理了浙江自考00422唐诗研究课程考试大纲的相关信息,以供考生查看。课程代码:00422课程名称:唐诗研究本大纲指定教材为:《唐诗研究》,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点击下载:浙江自考00422唐诗研究课程考试大纲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亮别称集锦 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玉蟾:方千《中秋月》:“良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有?”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亮别称集锦 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玉蟾:方千《中秋月》:“良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有?”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生物

相对的中国文化概论最容易通过,其他的都差不多,就看你对那些方面更熟悉,就先选哪个了。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亮别称集锦 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玉蟾:方千《中秋月》:“良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有?”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亮别称集锦 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玉蟾:方千《中秋月》:“良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有?”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浙江自考教育学教材,自考教育学本科科目表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小学教育都读些什么大家课程?1、小学教育要读些的课程,各地可能不是完全统一的。依浙江自考小学教育为例,要考的课程是:1.1、必考课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ZY基本原理概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实践)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1.2、选考课程: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儿童文学名著导读1.3、非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加考课程3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2、如果您是其他地方的自考生,以上课程可供参考,要考的课程也是基本大致相同的。3、参加自考的第一步是要去自考报名。您需要去当地自考办报名自考。有些地方要先进行网上报名,再到自考办的现场点确认。4、自考的整个流程是:自考报名——预订或买教材——拿到书,自己看书学习——按期参加考试…………全部课程考出——申请毕业——拿到自考本科学历。。今年7月杭州自考汉语言文学考的是哪几个科目该专业本科开考的科目有:00037)美学(00422)唐诗研究(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7409)宋词研究(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812)鲁迅研究该专业专科开考的科目有:00429)教育学(一)(00535)现代汉语(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31)心理学(00506)写作(一)(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以后,可以自己去浙江教育考试网,自己查。浙江7月和4月开考科目一样,1月和上年10月开考科目一样。二手自考书求购本人教育管理专业,《教育学二教材,马经》分成两《马经》0005吗不考了,你看看你们的自考课程,公共政治课换了为什么在自考办买不到自考教材教材目录:中小学教育学与教法,现代国你需要预订!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生
  •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历史
  • 唐诗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生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