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发布时间: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一、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考试大纲要求 1.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2. 了解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知识结构体系 (一)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城市的历史约有5000年,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东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儒家、道家和法家都自此形成并发展。 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变通 2. 中国古代城市中影响的典型 唐长安城——当时世界上的城市,人口达到近百万。 ① 中轴对称。 ② 东西两市。 ③ 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通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 ④ 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 元大都 ① 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 ②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借助京杭大运河舟车之利,促进了什刹海商业区的形成。 明清北京城 ① 北部收缩2.5km、南部扩展0.5km。 ② 突出8km中轴线。 ③ 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 ④ 皇城南形成商肆。 (二) 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 奴隶制社会 古希腊的城市 ① 公元前5世纪,经历奴隶制民主政体,形成城邦国家——民主、平等的城邦精神。 ② 代表城市——米立都城。 公元前五世纪中叶由希波丹姆(Hippodamus)所提倡与系统化了的方格网式街道网布局形式 ③ 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 古罗马的城市 ① 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② 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 ③ 城市成为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2. 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城市的有机发展 中世纪的欧洲——众多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城堡的出现 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城市中心位置,成为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10世纪以后,一些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 不少城市(如佛罗伦萨)突破封闭的城堡,不断向外扩张。 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 3.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14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意大利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 代表作品: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17世纪后半叶,新生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建立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巴黎——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宫殿、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成为当时典范。 二、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考试大纲要求 1.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3.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4. 熟悉战后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发展 知识结构体系 (一)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 社会经济背景 关键词:工业化 工业城市 城市问题 18世纪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 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病”——城市中住房短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导致传染病流行(19世纪三四十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 2. 知识背景 19世纪开始关注城市的未来发屉,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基础。 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代表人物——欧文、傅立叶。 “欧文181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协和村”方案。 博立叶1829年提出以“法郎吉”为单位及1 500-2000人组成的“大社会”。 戈定1859—1870年在法国的实践。 法律基础——英国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 实践基础——巴黎改建(豪斯曼)、城市美化。 英国公园运动——西谛。 奥姆斯特——纽约中央公园。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 (二) 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 2.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1933年)之中。 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 300万人口的城市。 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 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 最外围是居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 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 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 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思想集中体现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 3. 其他的理论探索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 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玛塔1882年提出。 ① 基本原则——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 ② 城市形态——由铁路和干道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长条形建筑地带。 ③ 目的——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 ④ 实践——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斯大林格勒等城市的规划实践中得到运用;哥本哈根(1948年)指状式发展、巴黎(1971年)轴向延伸等都是线形城市模式的发展。 戈涅尔的工业城市 法国建筑师戈涅20世纪初提出、1904年展出、1917年出版《工业城市》专著。 基本思路——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互相分割以便于各自的扩建,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的原则。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① 通过城市空间各个构成要素的研究,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入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② 在经济和艺术之间,他强调城市规划不能走向任一极端——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在次要地区则强调土地的最经济使用。 格迪斯的学说 生物学家格迪斯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 ① 通过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这一思想经美国学者芒福德等人的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② 提出城市规划的工作模式——调查—分析—规划。 (三)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都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1. 《雅典宪章》(1933年)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人手,对城市恬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城市看成丁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2.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入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3. 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四)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城市规划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仅凭感性认识是不适宜的,要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科学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城市规划理论涉及内容如下: 功能理论——城市形态和结构。 决策理论——系统分析(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方法论、科学决策。 规范理论——规划价值目标及其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1.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 分化为两种形式: ① 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形不成城市群; ② 城市郊区——只能促进大城市的无序蔓延。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 ① 1924年提出建设卫星城的概念。 ②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同时从属于某个大城市。 ③ 问题——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造成子母城之间交通压力,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 新城(20世纪50年代以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 ① 形成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② 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③ 对涌人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 有机疏散理论 ① 1942年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② 将城市分解成为一个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各部分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并用绿化地带隔离开来,以高速交通相联系。简言之,将城市各种功能适当集中,并将这些集中点做有机疏散。 2.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经济活动的聚集。 城市的集中发展——城市现象;大城市发展——世界城市。 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城市特征:政治、商业、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 世界城市指标: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其是港口与国际航空港)、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城市聚集区——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带——法国戈德曼1957年提出,指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2 500万人以上。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等。 3. 城镇形成网络体系的发展理论 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每个城市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所能提供的商品、服务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 不同规模的城市及其影响的区域组合形成城市的等级体系。 城镇之间交通、通信所组成网络的多少和方便程度,赋予了该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相对地位(引力模型)。 城市体系——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格迪斯、芒福德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架。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城市布局之间的现实关系。 贝利等人结合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等研究,逐步形成了城市体系理论。 城市体系内容——职能、规模和空间结构。 4. 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城市内部各类土地规划布局有一定的模式和运行规律,一般可归纳为三个理论,均与城市的经济地租密切关联。 同心圆理论——伯吉斯l923年提出,城市划分成为5个同心圆。 扇形理论——霍伊特1939年提出,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 多核心理论——哈里斯、乌尔曼1945年提出。 三、 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考试大纲要求 1. 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 2.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3.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知识结构体系 (一) 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1. 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 2. 城镇体系结构性变化 工业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二) 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 (三)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1987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全面阐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核心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2. 1992年联合国发布《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变革现行政策,改变贫穷国家和社区的生活水平;变革现行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3. 1994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其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 知识经济与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 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度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提出。 1. 知识经济四个特点 科技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资源; 信息技术——使知识以有限成本传播; 服务产业——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人力因素——空前重要。 2. 高科技园区四种类型 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以大学所提供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基础; 科学研究中心,与制造业无直接地域联系; 技术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作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项计划。 知识经济将催生各种高科技园区,它将是未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大的中心城市仍然是科技创新的最重要基地。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五) 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经济全球化——发展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 城镇体系结构性变化 1. 工业经济时代——产业的管理与控制、研究与开发和制造与装配三个层面集中在同一城镇——城镇体系水平结构。 2. 知识经济时代——三个层面的聚集向不同城镇分化,经济空间结构重组表现为制造与装配层面的空间扩散(众多的制造与装配基地)、管理与控制层面的空间集聚(少量的经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垂直结构。 (六) 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 1. 知识传播的信息化缩短了从知识产生到应用的周期,促进了知识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2. 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如亲近大自然、家庭内工作、中心区娱乐等。

大纲要求 掌握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二)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区域整体出发,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2、统筹安排和合理布置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3、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城市规划,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 3、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布局和用地安排。 4、适应科技、信息业迅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交通、通讯工程建设。 5、加强居住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 (四)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并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 2、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3、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要严格管制,防止乱占滥用。 4、严格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坚决依法收回违法用地。 5、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收益。 6、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城市规划统一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矛盾同时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和节约利用水资源。 1、把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好%考试大%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规划,要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2、依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3、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缺水城市要限制高耗水型工业的发展,对耗水量高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 4、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重视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5、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已超采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开采。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逐步降低大城市中心区密度,搞好旧城区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疏散中心区人口。重点解决基础设施短缺、交通紧张、居住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严格控制新项目的建设。 2、城市布局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选址要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市区污染严重的项目要关停或迁移。 3、加强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加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态绿地的建设,市区绿化用地绝对不能侵占。同时加强城市外围地区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 4、增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把解决水体污染放在重要位置。 (六)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和管制下进行,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1、依法保护各级政府确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古迹的修缮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 (2)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 (3)还要注意保存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以便完整的体现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保护好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3、历史文化名称都要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按照规划严加管理、妥善保护。 (八)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保护放在首位。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好。其中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因此: 1、要认真编制风景名胜保%考试大%护规划,根据生态保护和环境容量要求,合理确定开发利用的限度及旅游发展的容量,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则应当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 2、加强管理,认真实施规划,对风景名胜区内各类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 (九)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城市的风貌和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每个城市都应根据自身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塑造要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来实现。 (十)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城市防灾是保证城市安全,实现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防火,防洪,防爆,防震等。因此要加强消防编制,一定要按规划设置消防通道,配置消防设施。如:对于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仓储等设施,一定要慎重选址,要与其他建筑留出防火,防爆安全距离;要科学安排各种防汛、防洪设施,不能随意填平水面;位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城市,要在规划中留出必要的避难空间。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

学视频剪辑!理由很简单,容易学(不像其它行业学习成本高,难度大),适合短期3-4个月短期学习,而且行业缺口非常大,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在家里接私单,月收入轻松过万,两三万也是稀松平常。【点击进入】免费“短视频剪辑后期”学习网址: 因为现在短视频的崛起,任何企业,任何工作室或者个人都需要制作剪辑大量的短视频来包装品牌,发抖音,发朋友圈,发淘宝等自媒体渠道做展示。因为每天都要更新并发布新内容,所以剪辑师根本招不够,,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辑师高薪水。而且剪辑这个技术并不需要高超的电脑技术,也不需要美术音乐造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么风格的片要什么节奏,经过三四个月的培训都可以轻松掌握。但凡有点电脑基础会用鼠标拖拽,会点击图标,会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学,没有学不会的。但是要学好学精,就一定要找专业负责的培训机构了,推荐这个领域的老大:王氏教育。在“短视频剪辑/短视频运营/视频特效”处理这块,【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每个城市都是总部直营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0基础的学生。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看你要考哪些学校啊 每个学校开的课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最基本的课都是有的 我是安徽建筑大学的 我们学校大一学单体小房间设计入门,色彩以及素描入门 大二学单体建筑茶馆会所以及尺度感掌握 大三学大型建筑汽车站宾馆别墅还有水粉水彩下学期学一个小区设计 大四学总规+控规+分区规划 大五学规划实务 其他的例如城市经济学 城市生态学 工程系统规划 之类的就不例举了 之前例举的都是专业课学的东西 我们学校是通过专业评估的学校 外省接近一本线可以填填看 本省大概超一本线20分可以填填看

大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城市规划的背景知识与基本内容,熟悉城市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认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内容与方法;培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调查分析、初步设计、文字处理与语言表达等能力;训练学生树立区域观、生态观、文化观和环境观;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研究的能力,扩展建筑学学生知识面,为建筑市场培养全面的设计人才。(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1、认识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3、熟悉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的分析与确定;理解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4、掌握城市规划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城市用地适用性分析评定的方法;5、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概念、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形式。6、掌握不同用途用地规划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总体规划布局中的相互关系;7、重点掌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学会进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8、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了解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树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9、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原理与相关理论,学会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城市设计思维对当前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建筑设计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采用指定教材、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2)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2.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板书”进行教学。(2)讨论教学课采用“教师总结+分组讨论+自由讨论”方式进行教学。3.教学方法(1)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学习应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框架的梳理。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内容应注重精而非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有选取的讲解书中内容,并强调书中哪些知识点是建筑学学生应重点掌握的重点内容。(2)由于本课程章节较多,理论知识要点繁多,因此,在理论授课中应注重对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总结与复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在授课中采用阶段测试、阶段总结、讨论等教学环节解决如上问题。(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先修课程: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等;后续课程主要有:城市设计概论、居住区规划设计、场地设计、村镇规划设计等。(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本课程设“两次课堂习题讨论+一次随堂测验”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当前单元学习内容,梳理当前所学知识要点脉络,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课堂习题测试为开卷考试形式,测验中,学生可根据情况查找相关参考书籍,但要求测试中禁止交头接耳、互相借阅、大声喧哗等现象发生。(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2.考核目标(1)通过课堂提问与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阶段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辅以讨论、讲解等环节,巩固本阶段所学知识要点。(2)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检测学生本学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将作为学生本学期本门课程最终成绩得分的主要参考标准。(3)成绩构成课程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考勤及课上表现)(30%注:a.考试成绩为“期末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b.考勤得分根据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而定。c.学生课上表现得分根据学生课上听课状况、发言情况,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专业互动的积极性而定。(七)参考书目1、主要教材(1)吴志强.《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2、辅助教材(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2)谭纵波.《城市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3)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4)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5)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6)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3、主要参考书:(1)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2)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3)阮仪三.《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天津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4)全国城规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5)〔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6)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7)陈友华.《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7月;(8)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9)裴杭.《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二、中文摘要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讨论1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 2 ? 2 城市与城市规划 2 ? 3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2 ? 4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2 ? 5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 2 ? 6 城巾总体规划 2 ? 7 城市详细规划 2 ? 8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 6 ? 9 城巾设计 2 ? 10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2 ? 11 随堂测试+讨论 2 ?12 总结+讨论 4 ?13 总结+答疑 2 ?14 合计 32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城市与城市规划(1)教学内容:一、城市的产生于定义:城市的定义、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重点)城市的产生;二、城市的发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三、城镇化:城镇化定义、城镇化进程诺瑟姆曲线(重点)、中国城镇化进程(课堂讨论:中国城镇化问题及面临的挑战)(2)基本要求:明确城市的定义;掌握城市的产生于形成的必要条件;掌握城市发展的三种方式;重点掌握城镇化的定义、诺瑟姆曲线的含义、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发展阶段。(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教学内容: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欧洲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二、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的渊源2、现代城市规划早期主要思想3、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三、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2)基本要求:掌握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掌握古代欧洲城市规划思想;重点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早期主要思想及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三)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1)教学内容:一、编制城乡规划的原则和依据:1、城乡规划、2、编制城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3、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三、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四、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1、城市规划的层面2、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3、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2)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与依据;重点掌握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四)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1)教学内容:一、城市用地概述:1、城市用地概念2、城市用地属性3、城市用地价值4、城市用地区划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二、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1、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2、城市用地选择;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1、城市用地的分类2、城市用地的构成;四、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1、居住用地2、工业用地3、公共设施用地4、仓储用地5、城市绿地6、城市郊区用地。(2)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了解城市用地实用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内容;重点掌握新版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了解不同用途城市用地的特点与规划要点。(五)城市总体规划(1)教学内容: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1.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的特征及要点;2.战略性规划形成的过程。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三、城市总体布局: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四、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原则与内容。五、总体规划的编制:1.总体规划编制内容要求;2.总体规划的制定程序;3.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4.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关注的重点。(2)基本要求: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六)城市详细规划(1)教学内容: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常识: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2.基本原则3.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编制方法;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常识。(2)基本要求: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七)城市住区规划设计(1)教学内容:1)城市住区规划(一)一、城市住区规划概述:1.城市住区概述与类型2.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1.行列式2.周边式3.自由式4.混合式;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2)城市住区规划(二)一、住区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原则;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3)城市住区规划(三)一、住区规划的其他问题;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0180-93讲解: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0180-93概要讲解2.总则3.术语、代号4.用地与建筑布局5.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6.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2)基本要求:了解城市住区的概念、发展历程;掌握城市住区的规划结构、用地构成、用地平衡。重点掌握城市住区设计方法,包括:住宅建筑布局方式、住区道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等相关要点。(八)城市设计(1)教学内容:一、介绍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辨析城市与城市设计基本概念:1、吴良镭先生的理解2、讲解城市设计“交替发展”的规律3、辨析城市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概念与方法的异同4、梳理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二、城市设计类型;三、城市设计基本方法。(2)基本要求: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学会运用城市设计思维对当前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建筑设计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掌握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九)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1)教学内容: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1、《雅典宪章》2、《威尼斯宪章》3、《马丘比丘宪章》4、《内罗毕宪章》5、《佛罗伦萨宪章》;二、建筑保护;三、历史地段的保护;四、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1、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2、城市布局的调整3、城市外围空间环境的控制4、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五、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2、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百度文库VIP已帮您省87元现在续费最低仅需0.3元/天​​立即续费​城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1014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ofurbanplanning课程总学时:32讲课:24实践:0讨论:8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0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第 1 页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城市规划专业一般指城乡规划。城市规划专业学的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城市规划主干课程有哪些经济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美术与制图、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建筑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城市旅游与游憩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城市规划专业简介城市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等知识,具备城乡规划设计表达、小城镇城乡规划设计、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规划成果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专项规划、规划咨询、规划审核审批与监督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自考是考研还是考试 主要是哪个方面 哪个大学的 怎么发给你。。。

自考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大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城市规划的背景知识与基本内容,熟悉城市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认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内容与方法;培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调查分析、初步设计、文字处理与语言表达等能力;训练学生树立区域观、生态观、文化观和环境观;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研究的能力,扩展建筑学学生知识面,为建筑市场培养全面的设计人才。(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1、认识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3、熟悉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的分析与确定;理解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4、掌握城市规划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城市用地适用性分析评定的方法;5、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概念、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形式。6、掌握不同用途用地规划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总体规划布局中的相互关系;7、重点掌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学会进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8、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了解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树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9、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原理与相关理论,学会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城市设计思维对当前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建筑设计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采用指定教材、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2)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2.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板书”进行教学。(2)讨论教学课采用“教师总结+分组讨论+自由讨论”方式进行教学。3.教学方法(1)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学习应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框架的梳理。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内容应注重精而非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有选取的讲解书中内容,并强调书中哪些知识点是建筑学学生应重点掌握的重点内容。(2)由于本课程章节较多,理论知识要点繁多,因此,在理论授课中应注重对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总结与复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在授课中采用阶段测试、阶段总结、讨论等教学环节解决如上问题。(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先修课程: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等;后续课程主要有:城市设计概论、居住区规划设计、场地设计、村镇规划设计等。(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本课程设“两次课堂习题讨论+一次随堂测验”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当前单元学习内容,梳理当前所学知识要点脉络,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课堂习题测试为开卷考试形式,测验中,学生可根据情况查找相关参考书籍,但要求测试中禁止交头接耳、互相借阅、大声喧哗等现象发生。(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2.考核目标(1)通过课堂提问与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阶段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辅以讨论、讲解等环节,巩固本阶段所学知识要点。(2)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检测学生本学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将作为学生本学期本门课程最终成绩得分的主要参考标准。(3)成绩构成课程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考勤及课上表现)(30%注:a.考试成绩为“期末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b.考勤得分根据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而定。c.学生课上表现得分根据学生课上听课状况、发言情况,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专业互动的积极性而定。(七)参考书目1、主要教材(1)吴志强.《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2、辅助教材(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2)谭纵波.《城市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3)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4)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5)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6)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3、主要参考书:(1)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2)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3)阮仪三.《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天津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4)全国城规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5)〔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6)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7)陈友华.《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7月;(8)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9)裴杭.《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二、中文摘要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讨论1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 2 ? 2 城市与城市规划 2 ? 3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2 ? 4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2 ? 5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 2 ? 6 城巾总体规划 2 ? 7 城市详细规划 2 ? 8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 6 ? 9 城巾设计 2 ? 10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2 ? 11 随堂测试+讨论 2 ?12 总结+讨论 4 ?13 总结+答疑 2 ?14 合计 32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城市与城市规划(1)教学内容:一、城市的产生于定义:城市的定义、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重点)城市的产生;二、城市的发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三、城镇化:城镇化定义、城镇化进程诺瑟姆曲线(重点)、中国城镇化进程(课堂讨论:中国城镇化问题及面临的挑战)(2)基本要求:明确城市的定义;掌握城市的产生于形成的必要条件;掌握城市发展的三种方式;重点掌握城镇化的定义、诺瑟姆曲线的含义、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发展阶段。(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教学内容: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欧洲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二、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的渊源2、现代城市规划早期主要思想3、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三、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2)基本要求:掌握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掌握古代欧洲城市规划思想;重点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早期主要思想及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三)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1)教学内容:一、编制城乡规划的原则和依据:1、城乡规划、2、编制城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3、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三、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四、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1、城市规划的层面2、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3、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2)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与依据;重点掌握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四)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1)教学内容:一、城市用地概述:1、城市用地概念2、城市用地属性3、城市用地价值4、城市用地区划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二、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1、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2、城市用地选择;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1、城市用地的分类2、城市用地的构成;四、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1、居住用地2、工业用地3、公共设施用地4、仓储用地5、城市绿地6、城市郊区用地。(2)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了解城市用地实用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内容;重点掌握新版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了解不同用途城市用地的特点与规划要点。(五)城市总体规划(1)教学内容: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1.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的特征及要点;2.战略性规划形成的过程。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三、城市总体布局: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四、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原则与内容。五、总体规划的编制:1.总体规划编制内容要求;2.总体规划的制定程序;3.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4.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关注的重点。(2)基本要求: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六)城市详细规划(1)教学内容: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常识: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2.基本原则3.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编制方法;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常识。(2)基本要求: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七)城市住区规划设计(1)教学内容:1)城市住区规划(一)一、城市住区规划概述:1.城市住区概述与类型2.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1.行列式2.周边式3.自由式4.混合式;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2)城市住区规划(二)一、住区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原则;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3)城市住区规划(三)一、住区规划的其他问题;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0180-93讲解: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0180-93概要讲解2.总则3.术语、代号4.用地与建筑布局5.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6.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2)基本要求:了解城市住区的概念、发展历程;掌握城市住区的规划结构、用地构成、用地平衡。重点掌握城市住区设计方法,包括:住宅建筑布局方式、住区道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等相关要点。(八)城市设计(1)教学内容:一、介绍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辨析城市与城市设计基本概念:1、吴良镭先生的理解2、讲解城市设计“交替发展”的规律3、辨析城市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概念与方法的异同4、梳理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二、城市设计类型;三、城市设计基本方法。(2)基本要求: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学会运用城市设计思维对当前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建筑设计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掌握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九)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1)教学内容: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1、《雅典宪章》2、《威尼斯宪章》3、《马丘比丘宪章》4、《内罗毕宪章》5、《佛罗伦萨宪章》;二、建筑保护;三、历史地段的保护;四、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1、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2、城市布局的调整3、城市外围空间环境的控制4、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五、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2、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百度文库VIP已帮您省87元现在续费最低仅需0.3元/天​​立即续费​城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1014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ofurbanplanning课程总学时:32讲课:24实践:0讨论:8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0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第 1 页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城市规划专业一般指城乡规划。城市规划专业学的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城市规划主干课程有哪些经济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美术与制图、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建筑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城市旅游与游憩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城市规划专业简介城市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等知识,具备城乡规划设计表达、小城镇城乡规划设计、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规划成果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专项规划、规划咨询、规划审核审批与监督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大纲要求 掌握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二)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区域整体出发,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2、统筹安排和合理布置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3、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城市规划,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 3、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布局和用地安排。 4、适应科技、信息业迅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交通、通讯工程建设。 5、加强居住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 (四)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并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 2、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3、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要严格管制,防止乱占滥用。 4、严格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坚决依法收回违法用地。 5、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收益。 6、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城市规划统一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矛盾同时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和节约利用水资源。 1、把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好%考试大%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规划,要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2、依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3、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缺水城市要限制高耗水型工业的发展,对耗水量高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 4、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重视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5、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已超采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开采。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逐步降低大城市中心区密度,搞好旧城区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疏散中心区人口。重点解决基础设施短缺、交通紧张、居住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严格控制新项目的建设。 2、城市布局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选址要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市区污染严重的项目要关停或迁移。 3、加强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加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态绿地的建设,市区绿化用地绝对不能侵占。同时加强城市外围地区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 4、增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把解决水体污染放在重要位置。 (六)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和管制下进行,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1、依法保护各级政府确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古迹的修缮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 (2)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 (3)还要注意保存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以便完整的体现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保护好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3、历史文化名称都要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按照规划严加管理、妥善保护。 (八)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保护放在首位。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好。其中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因此: 1、要认真编制风景名胜保%考试大%护规划,根据生态保护和环境容量要求,合理确定开发利用的限度及旅游发展的容量,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则应当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 2、加强管理,认真实施规划,对风景名胜区内各类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 (九)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城市的风貌和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每个城市都应根据自身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塑造要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来实现。 (十)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城市防灾是保证城市安全,实现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防火,防洪,防爆,防震等。因此要加强消防编制,一定要按规划设置消防通道,配置消防设施。如:对于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仓储等设施,一定要慎重选址,要与其他建筑留出防火,防爆安全距离;要科学安排各种防汛、防洪设施,不能随意填平水面;位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城市,要在规划中留出必要的避难空间。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题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建筑经济法规教材,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自考重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需要哪些辅导资料? (专业建筑学) 考试科目是什么?筑学是一门艺术,但不是纯粹的艺术,是与国家的物质和技术资源发展水平紧密的联系。建筑设计在建筑师,但建筑作品花费是业主而不是建筑师,所以建筑设计是极受束缚的,面临中国特有的问题,那就是业主和政府意志过于强大,建筑师就是无法正常发挥创造性,无法进行正常的设计,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建筑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下降。在中国做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主导权并不是在建筑师。1.公共必修课画法几何、建筑制图、阴影透视、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一)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建筑设计基础(一)、建筑设计基础(二)、建筑构成、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一)、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中外建筑史(外建史部分)、中外城市建设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二)、建筑设计(三)、建筑设计(四)2.专业基础课城市设计概论、建筑绘画技法、专业外语阅读、风景园林建筑、建筑项目管理3.专业必修课建筑力学(二)、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法规与业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五)、建筑设计(六)、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建筑设备4.专业选修课工业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二)、智能建筑概论、生态建筑概论、水工建筑物景观设计、建筑防灾、古建筑保护、建筑与城市摄影老师成考院校有没有这些必修课成考的话,我们这里一般是发书籍给你,然后,我们自己网站上有老师讲课的视频,都是根据老师上课计划来录制的,别的学校有没有这我就不清楚了一建建筑自学,四本教材该从哪本教材开始学习?烦请排列个先后顺序。一级建造师科目学习顺序的建议:一、先看公共课:1、先看容易掌握的,后看难掌握的;2、先看分数多的重点章节,后看分数少的次要章节;3、先看三门课(项目管理、法规、实务)都要考的,后看本科目独有的。因此,建议先看《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质量管理条例》的内容。还要记得二八法则,80%的分数,一定是你在20%的时间里挣到的,所以要把最重要、分数最多的章节,放在第一时间学习。考试的重点,必定反映在历年真题里,所以第一时间做真题。d关于实务案例的复习建议1、实务案例占120分(总分160分),与案例有关的内容占教材篇幅不超过100页。每道案例通常有若干小问,每问通常4-6分,这就说明要高度重视教材中那些还没考过的短小精干的段落,特别容易出多选或案例。2、案例先看一级真题,后看二级真题;先看本专业,后看外专业。3、案例务必要做一遍,让自己的答题有章法。4、对重要段落,学会找到关键词来背。考场上记得住关键词就够了,印象模糊不清的地方就发挥一下,一个小问只要关键词答到了,即使回答不够准确,最多丢个1、2分。5、实务考试有10道多选题,20多个案例小问,至少要准备背7、80段才能游刃有余吧。要想背的段落比别人多,就只有一个办法:注重点、记关键词。从教材出发,从传统重点出发,加强训练,多动笔,多抄写重要段落多研究去年的真题试卷,看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5一级建造师考生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一级建造师考试复习讲求方法,光有一股子蛮劲是不行的,很多考生为此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才能成功,有没有捷径可走。其实,偷懒耍滑、一步登天的复习捷径是没有的。但所有的成功大抵都是共通的,有些成功经验却是一建考生可以复制的,只要考生利用的好,离成功也就不远了。了解各科难度建设工程法规应该是最容易通过的,书上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内容,但应该注意部分内容必须要重点掌握,记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多是概念性的问题,如果记忆力好的话会有很大优势。建设工程经济和案例是建造师考试比较难的科目,因为出现了大量平时工程人员很少接触的东西,看书时重要的是把那些概念名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专业工程管理与务实包括法律法规、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以上三科的内容,综合性很强,应该来说是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考生不仅需要书上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考生如果对一级建造师考试了解不深,不擅长于记一些文科类的知识,可以先上网查各种资料,尤其是历年真题和视频课件。每天利用工作之余的各种时间播放视频课件,看完后在拿历年真题来练习研究,边做边查书,边记边理解,同时把做错的题整理成笔记,每天抽时间反复复习记忆。当然教材也不能忘,要学会精简教材知识点,做到全面掌握,重点攻克,不浪费时间在偏僻知识点上。把握复习节奏不管是一建考试还是一建复习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在规划复习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往大的方面说要分成四阶段:预习、基础、强化、冲刺。往小的方面说,每天看完几页书,几天看完一本书,都得有明确规划。考生不要人云亦云,盲目和别人比进度,要主动掌握自己的复习节奏,避免前松后紧,临阵慌乱。其次考生要明白有了相关工作经历的加成,一级建造师考试并没有那么难,要对自己有信心。其次,考试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所以答应我,别花什么时间和心思去研究什么深奥的问题。书上的内容看两遍你就能记住大概意思的,千万要把它拿下,花半个月都搞不懂的请放过它,一建考试看得是合格标准而不是满分,去确保有把握的地方多得点分。一级建造师考生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知识的储备,学习方法和习惯也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更加要注意纠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只有掌握了合理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才能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效率。建筑法规项目管理建筑经济实务是什么考试的科目?这是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的考试科目。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不同学校考试侧重点不同,最好的是根据老师上课的内容总结... 2009-12-23 同济2003年城市规划原理试题答案 8 2011-05-15 天津自考城市...

自考是考研还是考试 主要是哪个方面 哪个大学的 怎么发给你。。。

大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城市规划的背景知识与基本内容,熟悉城市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认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内容与方法;培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调查分析、初步设计、文字处理与语言表达等能力;训练学生树立区域观、生态观、文化观和环境观;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研究的能力,扩展建筑学学生知识面,为建筑市场培养全面的设计人才。(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1、认识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3、熟悉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的分析与确定;理解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4、掌握城市规划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城市用地适用性分析评定的方法;5、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概念、主要内容以及成果形式。6、掌握不同用途用地规划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总体规划布局中的相互关系;7、重点掌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学会进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8、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了解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树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9、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原理与相关理论,学会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城市设计思维对当前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建筑设计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三)实施说明1.教学条件(1)采用指定教材、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2)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2.教学手段(1)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板书”进行教学。(2)讨论教学课采用“教师总结+分组讨论+自由讨论”方式进行教学。3.教学方法(1)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学习应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框架的梳理。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内容应注重精而非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有选取的讲解书中内容,并强调书中哪些知识点是建筑学学生应重点掌握的重点内容。(2)由于本课程章节较多,理论知识要点繁多,因此,在理论授课中应注重对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总结与复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在授课中采用阶段测试、阶段总结、讨论等教学环节解决如上问题。(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先修课程: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等;后续课程主要有:城市设计概论、居住区规划设计、场地设计、村镇规划设计等。(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本课程设“两次课堂习题讨论+一次随堂测验”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当前单元学习内容,梳理当前所学知识要点脉络,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课堂习题测试为开卷考试形式,测验中,学生可根据情况查找相关参考书籍,但要求测试中禁止交头接耳、互相借阅、大声喧哗等现象发生。(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2.考核目标(1)通过课堂提问与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阶段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辅以讨论、讲解等环节,巩固本阶段所学知识要点。(2)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检测学生本学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将作为学生本学期本门课程最终成绩得分的主要参考标准。(3)成绩构成课程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考勤及课上表现)(30%注:a.考试成绩为“期末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b.考勤得分根据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而定。c.学生课上表现得分根据学生课上听课状况、发言情况,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专业互动的积极性而定。(七)参考书目1、主要教材(1)吴志强.《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9月2、辅助教材(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2)谭纵波.《城市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3)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4)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5)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6)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3、主要参考书:(1)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2)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3)阮仪三.《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天津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4)全国城规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5)〔美〕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6)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7)陈友华.《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7月;(8)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9)裴杭.《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二、中文摘要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讨论1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 2 ? 2 城市与城市规划 2 ? 3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2 ? 4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2 ? 5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 2 ? 6 城巾总体规划 2 ? 7 城市详细规划 2 ? 8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 6 ? 9 城巾设计 2 ? 10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2 ? 11 随堂测试+讨论 2 ?12 总结+讨论 4 ?13 总结+答疑 2 ?14 合计 32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城市与城市规划(1)教学内容:一、城市的产生于定义:城市的定义、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重点)城市的产生;二、城市的发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三、城镇化:城镇化定义、城镇化进程诺瑟姆曲线(重点)、中国城镇化进程(课堂讨论:中国城镇化问题及面临的挑战)(2)基本要求:明确城市的定义;掌握城市的产生于形成的必要条件;掌握城市发展的三种方式;重点掌握城镇化的定义、诺瑟姆曲线的含义、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发展阶段。(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教学内容: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欧洲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二、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的渊源2、现代城市规划早期主要思想3、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三、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2)基本要求:掌握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掌握古代欧洲城市规划思想;重点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早期主要思想及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三)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1)教学内容:一、编制城乡规划的原则和依据:1、城乡规划、2、编制城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3、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三、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四、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1、城市规划的层面2、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3、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2)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与依据;重点掌握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四)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1)教学内容:一、城市用地概述:1、城市用地概念2、城市用地属性3、城市用地价值4、城市用地区划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二、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1、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2、城市用地选择;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1、城市用地的分类2、城市用地的构成;四、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1、居住用地2、工业用地3、公共设施用地4、仓储用地5、城市绿地6、城市郊区用地。(2)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了解城市用地实用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内容;重点掌握新版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了解不同用途城市用地的特点与规划要点。(五)城市总体规划(1)教学内容: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1.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的特征及要点;2.战略性规划形成的过程。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三、城市总体布局: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四、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原则与内容。五、总体规划的编制:1.总体规划编制内容要求;2.总体规划的制定程序;3.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4.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关注的重点。(2)基本要求: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六)城市详细规划(1)教学内容: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常识: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2.基本原则3.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编制方法;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常识。(2)基本要求: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编制内容、编制方法、成果表现形式。(七)城市住区规划设计(1)教学内容:1)城市住区规划(一)一、城市住区规划概述:1.城市住区概述与类型2.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二、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置:1.行列式2.周边式3.自由式4.混合式;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2)城市住区规划(二)一、住区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原则;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3)城市住区规划(三)一、住区规划的其他问题;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0180-93讲解: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0180-93概要讲解2.总则3.术语、代号4.用地与建筑布局5.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6.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2)基本要求:了解城市住区的概念、发展历程;掌握城市住区的规划结构、用地构成、用地平衡。重点掌握城市住区设计方法,包括:住宅建筑布局方式、住区道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等相关要点。(八)城市设计(1)教学内容:一、介绍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辨析城市与城市设计基本概念:1、吴良镭先生的理解2、讲解城市设计“交替发展”的规律3、辨析城市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概念与方法的异同4、梳理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二、城市设计类型;三、城市设计基本方法。(2)基本要求:掌握城市设计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学会运用城市设计思维对当前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建筑设计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掌握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九)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1)教学内容: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1、《雅典宪章》2、《威尼斯宪章》3、《马丘比丘宪章》4、《内罗毕宪章》5、《佛罗伦萨宪章》;二、建筑保护;三、历史地段的保护;四、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1、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2、城市布局的调整3、城市外围空间环境的控制4、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五、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2、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百度文库VIP已帮您省87元现在续费最低仅需0.3元/天​​立即续费​城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0131014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ofurbanplanning课程总学时:32讲课:24实践:0讨论:8适用专业:建筑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0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第 1 页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大三学生的必修课,是继建筑学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课后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城市规划专业一般指城乡规划。城市规划专业学的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城市规划主干课程有哪些经济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美术与制图、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建筑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城市旅游与游憩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城市规划专业简介城市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等知识,具备城乡规划设计表达、小城镇城乡规划设计、小城镇城乡规划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规划成果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专项规划、规划咨询、规划审核审批与监督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内容汇总

《城市规划原理》是2011年6月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主要讲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

阐述清楚了《城市规划原理》的地位,这门科目设置的主要内容就有大致框架了,它应该是阐述什么是城市规划、为什么要编制城市规划或者城市规划的作用、怎么编制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怎么实施等主要内容。把这些问题阐述清楚了,也就把《城市规划原理》这门科目的主要内容的边界限定清楚了。

本书由经纬注考(北京)教研中心编写,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年考试真题及解析,包括了2010-2014年,2017年、2018年全部真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答,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有些题目还给出了相同考点的对比和辨析。第二部分为2019年3套模拟题,共考生复习后进行练习,检验复习效果。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是城规考研最重要的一本书,现在建议先整体看一遍,有个大致的框架,特别是你是跨考的。然后再仔细琢磨,这个最好在暑假完成。考研的时候这本书要翻烂,有人甚至拿来背,可见有多重要。总之,一遍遍看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不同学校考试侧重点不同,最好的是根据老师上课的内容总结... 2009-12-23 同济2003年城市规划原理试题答案 8 2011-05-15 天津自考城市...

1 城镇化水平的概念及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现特征: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2 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1)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2)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3)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要降低旧区的 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4)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 (5)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引起。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3 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城乡规划法全面定义与界定了城乡规划行政的各个维度:城乡规划的制定,主要界定了各类法定规定的编制主体与审批主体、主要编制内容,以及各自的审批程序;城乡规划的实施,不仅强调了新区开发和建设,旧城区改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中的城乡规划实施要点,还详细界定了“一书两证”的使用条件及审批与受理程序;城乡规划的修改,主要规定了各类法定城乡规划修改的前提和审批程序;监督检查,主要阐述了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主体以及有权采取的相应措施;法律责任,主要阐述了违反本法相关规定的组织和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永续发展的概念,永续为什么是城市发展的生存底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指出:“永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感念:(1)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求,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2)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觉得这个稍微像点,书上屁屁踢上都找不着明确答案)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的永续发展对实现全人类永续发展,关系重大。城市规划正是着眼于长远、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地、综合权衡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贯彻、落实永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5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1)、增长极模式增长极是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2)、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来相互连接,从而形成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会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3)、梯度模式与反梯度模式梯度是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过渡的空间演变过程梯度发展模式: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从发展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起步,并尽快接过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的产业。反梯度发展模式:在承认和接受高新技术、资本和产业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梯度转移扩散的过程中,落后地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条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改变被动地被辐射、被牵引发展的态势,改变三次产业渐次发展的顺序,可跨越某些中间发展阶段,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自身具有优势的高端产业,形成相对较高的产业分工梯度,成为新的“次极化”经济核。(4)、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6 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市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1)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是估算未来居住、零售办公空间需求、工业生产空间需求以及城镇设施空间需求,甚至一些类型开放空间(如公园)需求的基础。(2)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人口结构可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如单身、有子女)、种族/文化、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组。(3)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7 不同性质的城市规划工作内容的侧重点。答:性质不同的城市,其规划的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如在工业为主的城市规划中,要着重于原材料,劳动力的来源,能源,交通运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情况工业布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的分析研究。而在风景旅游城市中,风景区和风景点的布局,城市的景观规划,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设施的布置及旅游路线的组织等都是规划工作要特别注意的。历史文化名城更要充分考虑有价值的建筑街区的保护盒地方特色的体现。尤其应当特别重视影响城市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的研究,每个城市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存在着不同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妥善解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关键。社会因素也是城市规划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少数名族地区的城市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业岗位的安排。老年人问题的解决及城市中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团体间的协调等社会发展条件也应高度重视。8 用地评定的分类。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最先受到重视,至今依然应当重视的建筑适宜性评价,即评价城市建设的工程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一般分为三类:一类用地,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乎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即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用地,这取决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9 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答:1,建设现状和使用。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如现有村,镇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设施。2,重大基础设施。指限制或促进城市发展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和重大水利,能源措施。3,区域关系。指一个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或者地区的关联程度。4,市政设施配套。指可能选择用地周边区域的水,电,气,热等供应网络及道路桥梁等状况,即市政设施环境条件。5,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指国土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指所在区域自然环境背景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7,文化遗存。指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已发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及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与规定等。10 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及其特点。大体上分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可进一步划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分散式布局的城市,主要特征是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包括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11 城市道路横截面的形式及其特点。一块板:所有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两块板: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四块板:-------(书上或PPT上有的,自己找呵)

  • 索引序列
  •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
  • 自考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总结题
  •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重点内容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