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城市规划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城市规划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发布时间:

城市规划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重庆大学建筑类学院(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被重庆大学并了,现在是重庆大学建筑类三个学院了,而且现在是重庆大学里最好的三个学院。重庆建筑大学学校概况:建校时间为1952年10月,校名是重庆土木建筑学院。1954年4月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94年1月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力学、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及其应用、工业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会计学、英语、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交通土建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化学、市场营销、电子气技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物理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艺术、建筑历史与理论、景园规划与设计、结构力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土木·水利施工、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热能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机械、建筑经济与管理重庆建筑大学于2000年5月31日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重庆大学。原2001年重庆建筑大学介绍:重庆建筑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隶属于建设部。学校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经院系调整组建的第一所建筑工程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教育体系。是一所以工为主,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以土木建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专业特色,兼有管理、理学、文学、法学等学科的多科性理工大学。学校现设5个学院、6个直属系,以及研究生部和成人教育学院。有28个本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工程和建筑材料两个学科有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校有科研机构26个,各类专业实验室43个,其中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大型结构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现有教职工2300人,其中博士导师27人,教授127人,副教授356人。在校各类学生1214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78人,全日制本、专科生7062人,成人教育学生4600人。现重庆大学建筑类学院(三个学院)介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合并而成,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1994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城规学院;2000 年新重庆大学组建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学三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创办于 20 世纪 30 年代,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是国内最早创办的专业学科之一。1994 年建筑学本科教育国家评估获优秀级通过, 1995 年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国家评估获优秀级通过, 1998 年城市规划本科教育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2000 年建筑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2004 年城市规划本科与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建筑城规学院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设计艺术学七个硕士点;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包括一级学科所含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 ,自主建设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两个博士点;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是学校“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经过 5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项目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的前身是创立于1981年2月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创办建筑管理工程专业(现工程管理专业)的院系之一,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2000 年 5 月 31 日新重庆大学成立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学院现设有“工程管理”、“财务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造价”4个四年制本科专业。1999年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首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2004年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再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第二次复评估),目前该专业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处于前列。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区域经济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土木水利施工”等六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经向国务院学位办备案,在该授权点下自主设置了“工程与项目管理”(二级)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建设行政管理、房地产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公共管理硕士(MPA),招收建设与土木工程领域、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院与境外及国外名牌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分别与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培养“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学院还与英国里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合作培养“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建设部在西部地区唯一的“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也设在该学院。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院现设有“工程管理”、“房地产”、“财务管理”三个教学系,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师73人。教师中有正教授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此外,还有外聘兼职教授8人。学院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杂交优势”。学院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1335人,硕士学位研究生340人,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276人、博士学位研究生106人。经过24年艰苦不懈的努力,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在培养工程建设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建筑会计、工程财务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区域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方面优势独特、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专业性综合型学院,并在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水平、学生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等方面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重庆市精品课程工程财务管理,重庆大学校级工程管理专业核心专业平台课程教学团队。学院是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单位,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学院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经济、建筑技术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国际工程承包、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会计、建筑工程法律等学科、专业领域业已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稳定且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分别与英国里丁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东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了良好、长期而稳定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是重庆大学对外教学与学术交流合作活动最多的学院之一。同时,学院还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第十八冶金建设公司等十家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建立了旨在培养研究生、青年教师并为学院本科学生提供实习条件的稳定的国内和国外实践教学基地。常用联系电话:65120840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由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应用科学与技术系测量教研室和原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三部分组成。学院成立于1952年,现有土木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下设建筑工程、基础工程与地下结构、城市道路桥梁和安装工程四个方向。土木工程专业已连续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学院始终坚持由学术上有一定知名度、作风正派、管理能力强的教授主持本院工作,目前由国内有知名度的岩土工程年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兴主持工作。学院各学科均有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师资队伍始终保持了学术优势和优良教风,而且延续情况良好,未出现过明显“断层”现象。学院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所覆盖的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水利施工、工程力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导师12人。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已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人。学院现有硕士学科点七个,即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地质工程。其中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为建设部及重庆市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为建设部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师16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51人,讲师及以下职称91 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为84人;现有职工62人,其中实验室人员36人。总体上能满足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后从数量和质量上对师资的要求。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4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4人、硕士研究生98人、本科生2285人。学院成立以来共为国家培养毕业生近万人。 学院现有七个实验室,除装备有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各门实验课所需要的各种常规实验仪器、仪表、设备外,还拥有1986年经世界银行贷款装备的美国MTS电液伺服实验系统、美国HP3562动态信号分析系统、日本7V08及7V13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英国INSTRON电液伺服材料实验系统(带岩石试样三轴仪),以及国产10000kN电液伺服长柱试验机和5000kN长柱试验机等较先进的试验设备,能满足学院各学科科学研究及培养研究生的需要。其中结构工程实验室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学院学生计算机用机条件较好,建有专门的CAI计算中心为学生提供上机服务,学院还专门设有专供博士生、研究生及教师进行科研和学科建设现代化网络室,配有先进的微机和快速、方便的网络服务。学院图书资料室现有各类图书、科技资料及图集近30000册,中外文期刊共162种,其中外文期刊34种,供学院师生查阅。 1995年以来学院先后完成了包括国家九五科研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8项,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其中王正霖教授完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三峡工程中,张永兴教授负责或参与完成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方案优化、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非线性力学分析研究、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宏观参数研究、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监测控制等一系列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学院另有多项成果获国家以及部、省级科研奖励。在白绍良教授被推选为国际混凝土协会抗震设计委员会中方委员以及几位教授、副教授完成了在国外的合作研究工作或博士后研究计划回国任教后,学院的国际联系渠道进一步拓宽。学院教师出席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活动的人次逐年增加,研究工作正在进一步朝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推进。 作为“土木工程师的摇篮”,学院在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ICE学会”“建新学会”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艺术团”让学生展示他们多方面才华,“青年志愿者协会”走出校园,将爱心奉献给社会。已连续举办13年的大型系列活动“冬之声”则更是给了学生一个提高自我、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学院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指导委员会的评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宽口径、厚基础、高能力”的要求。同时,对新并入我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借鉴国内著名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学院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采取多项改革措施,以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如加强了多媒体教学和CAI课件的研究,对各门课程,均按其发展要求,作了改革,删去陈旧的内容,吸收现代科学知识,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学院重视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争取明年申报土木工程的远程招生资格,目前,已着手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自考本科招生学校有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68所院校。每年自考主考院校都会有—些变动,目前自考本科招生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

自考本科的学校有:

1、深圳大学:学校有后海、西丽2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校园建筑总面积154.3万平方米。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

2、华南农业大学:简称华农,坐落在广州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

3、暨南大学:简称“”暨大(JN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

4、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

5、广东商学院:一般指广东财经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司法部共同建设,是一所以法律和商科为教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定点高校之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自考学院

在当今社会,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学历越大,可以选择的机会就越多,很多在职人员都想通过自考学历提升自己的优势,那么自考本科哪些学校好?

自考本科院校有很多,如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青岛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自考选择院校要注意什么

1、看历史:要看这个自考班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招生的规模怎么样,必要时可以索要学生毕业的合影等核验。

2、看环境:有条件的考生可以实地考察所要报考学校的办学情况,实地访问招生办公室,核实是不是在校内办公等。

3、看性质:报考高校自考班,首先要考察办学性质是什么?是公办还是私立,一般来说,办自考班的一般都是公办院校,都是一些地方的高校。

4、看文凭:文凭是读书成果的认证,要在报考时询问和核实以后文凭是否国家承认,在校期间是否可以考取其他的资格证书等,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5、看费用:高校招生(包括自考招生)收取学费比较正规,一般不会派人到地方收取费用,交纳学费书费也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

6、看实力:一般来说,一批、二批高校的办学实力还不错,同时这些学校因为名声较大,多被人们所关注,不会乱来。

城市规划自考专科学校推荐

自考大专的院校有: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大学。自考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传播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根据学校的不同,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也有变化。

这些院校就是湖南信息科学业学校,还有湖南同德职业学校。需要考核的科目有电视采访,电视艺术片创作,还有电视片结构以及电视摄像基础。

重庆大学建筑类学院(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被重庆大学并了,现在是重庆大学建筑类三个学院了,而且现在是重庆大学里最好的三个学院。重庆建筑大学学校概况:建校时间为1952年10月,校名是重庆土木建筑学院。1954年4月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94年1月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力学、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及其应用、工业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会计学、英语、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交通土建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化学、市场营销、电子气技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物理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艺术、建筑历史与理论、景园规划与设计、结构力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土木·水利施工、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热能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机械、建筑经济与管理重庆建筑大学于2000年5月31日与重庆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重庆大学。原2001年重庆建筑大学介绍:重庆建筑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隶属于建设部。学校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经院系调整组建的第一所建筑工程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教育体系。是一所以工为主,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以土木建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专业特色,兼有管理、理学、文学、法学等学科的多科性理工大学。学校现设5个学院、6个直属系,以及研究生部和成人教育学院。有28个本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工程和建筑材料两个学科有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校有科研机构26个,各类专业实验室43个,其中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大型结构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现有教职工2300人,其中博士导师27人,教授127人,副教授356人。在校各类学生1214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78人,全日制本、专科生7062人,成人教育学生4600人。现重庆大学建筑类学院(三个学院)介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合并而成,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1994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城规学院;2000 年新重庆大学组建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学三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创办于 20 世纪 30 年代,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是国内最早创办的专业学科之一。1994 年建筑学本科教育国家评估获优秀级通过, 1995 年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国家评估获优秀级通过, 1998 年城市规划本科教育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2000 年建筑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2004 年城市规划本科与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建筑城规学院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设计艺术学七个硕士点;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包括一级学科所含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 ,自主建设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两个博士点;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是学校“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经过 5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项目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的前身是创立于1981年2月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管理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创办建筑管理工程专业(现工程管理专业)的院系之一,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2000 年 5 月 31 日新重庆大学成立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学院现设有“工程管理”、“财务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造价”4个四年制本科专业。1999年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首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2004年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再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第二次复评估),目前该专业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处于前列。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区域经济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土木水利施工”等六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经向国务院学位办备案,在该授权点下自主设置了“工程与项目管理”(二级)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建设行政管理、房地产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公共管理硕士(MPA),招收建设与土木工程领域、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院与境外及国外名牌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分别与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培养“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学院还与英国里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合作培养“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建设部在西部地区唯一的“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也设在该学院。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院现设有“工程管理”、“房地产”、“财务管理”三个教学系,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师73人。教师中有正教授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此外,还有外聘兼职教授8人。学院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杂交优势”。学院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1335人,硕士学位研究生340人,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276人、博士学位研究生106人。经过24年艰苦不懈的努力,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在培养工程建设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建筑会计、工程财务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区域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方面优势独特、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专业性综合型学院,并在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水平、学生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等方面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重庆市精品课程工程财务管理,重庆大学校级工程管理专业核心专业平台课程教学团队。学院是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单位,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学院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经济、建筑技术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国际工程承包、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会计、建筑工程法律等学科、专业领域业已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稳定且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分别与英国里丁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东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了良好、长期而稳定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是重庆大学对外教学与学术交流合作活动最多的学院之一。同时,学院还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第十八冶金建设公司等十家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建立了旨在培养研究生、青年教师并为学院本科学生提供实习条件的稳定的国内和国外实践教学基地。常用联系电话:65120840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由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应用科学与技术系测量教研室和原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三部分组成。学院成立于1952年,现有土木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下设建筑工程、基础工程与地下结构、城市道路桥梁和安装工程四个方向。土木工程专业已连续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学院始终坚持由学术上有一定知名度、作风正派、管理能力强的教授主持本院工作,目前由国内有知名度的岩土工程年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兴主持工作。学院各学科均有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师资队伍始终保持了学术优势和优良教风,而且延续情况良好,未出现过明显“断层”现象。学院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所覆盖的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水利施工、工程力学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导师12人。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已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7人。学院现有硕士学科点七个,即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地质工程。其中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为建设部及重庆市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为建设部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师16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51人,讲师及以下职称91 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为84人;现有职工62人,其中实验室人员36人。总体上能满足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后从数量和质量上对师资的要求。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4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4人、硕士研究生98人、本科生2285人。学院成立以来共为国家培养毕业生近万人。 学院现有七个实验室,除装备有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各门实验课所需要的各种常规实验仪器、仪表、设备外,还拥有1986年经世界银行贷款装备的美国MTS电液伺服实验系统、美国HP3562动态信号分析系统、日本7V08及7V13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英国INSTRON电液伺服材料实验系统(带岩石试样三轴仪),以及国产10000kN电液伺服长柱试验机和5000kN长柱试验机等较先进的试验设备,能满足学院各学科科学研究及培养研究生的需要。其中结构工程实验室为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学院学生计算机用机条件较好,建有专门的CAI计算中心为学生提供上机服务,学院还专门设有专供博士生、研究生及教师进行科研和学科建设现代化网络室,配有先进的微机和快速、方便的网络服务。学院图书资料室现有各类图书、科技资料及图集近30000册,中外文期刊共162种,其中外文期刊34种,供学院师生查阅。 1995年以来学院先后完成了包括国家九五科研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8项,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其中王正霖教授完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三峡工程中,张永兴教授负责或参与完成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方案优化、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非线性力学分析研究、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宏观参数研究、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监测控制等一系列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学院另有多项成果获国家以及部、省级科研奖励。在白绍良教授被推选为国际混凝土协会抗震设计委员会中方委员以及几位教授、副教授完成了在国外的合作研究工作或博士后研究计划回国任教后,学院的国际联系渠道进一步拓宽。学院教师出席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活动的人次逐年增加,研究工作正在进一步朝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推进。 作为“土木工程师的摇篮”,学院在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ICE学会”“建新学会”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艺术团”让学生展示他们多方面才华,“青年志愿者协会”走出校园,将爱心奉献给社会。已连续举办13年的大型系列活动“冬之声”则更是给了学生一个提高自我、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学院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指导委员会的评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宽口径、厚基础、高能力”的要求。同时,对新并入我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借鉴国内著名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学院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采取多项改革措施,以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如加强了多媒体教学和CAI课件的研究,对各门课程,均按其发展要求,作了改革,删去陈旧的内容,吸收现代科学知识,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学院重视现代远程教育,正在争取明年申报土木工程的远程招生资格,目前,已着手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自考本科城乡规划可以报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型小自考,学生需具有城乡规划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该专业面向国家国土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新工科为引领,秉承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培养掌握城乡规划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的技术能力,能够在规划编制单位和地方政府,从事规划设计、咨询与管理的新型卓越人才。 二、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考试时间安排:统考:每年4月、10月 省考:每年1月、7月 统考课由国家组织考试,省考课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委托四川农业大学组织考试。 三、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能学到哪些知识能力? 1.思维能力: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设计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并能在设计实践中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协调各相关工作的能力﹔ 3 .表达技能:具有扎实的基本表达技能,包括熟练的绘图表现技巧和模型制作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备准确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综合技能:较好地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将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于设计中;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具备基本外语运用能力。 四、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实践性环节及要求: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实践(2学分分)、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实践)(4学分)、城市规划原理(实践) (2学分)。 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国土空间规划等内容进行一定的生产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专业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在答题前先科普一下,以前的城市规划是个二级学科,隶属于一级学科“建筑学”;在几年前才升级为一级学科,成为一个单独的专业,并且改名为“城乡规划”,但大多数仍是偏重设计,所以还是属于建筑学院。

不过有些学校的城市规划是是属于与地理相关的学院的,这些学校的教学偏重各种地理类或政策类的研究,关于设计的教学占的比重就比较小,属于这类的名校有北大、南大、中大。

在正式答题前先放上一张图,这是百度百科给出的排名。(相信大家在报考高校前肯定都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定会看到网络上很多来源不同的排名图,每份排名依据的标准都不同所以排名自然也不同,所以大家参考参考就好不必过于较真)

在这份排名中,前八位对应的恰恰就是建筑老八校(业内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并且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毕竟年龄阅历就在那,这几所学校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肯定是国内前几,也肯定有自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所以这几所高校的城乡规划自然是国内较好的。

接下来再来看一份官方一点的数据,这是教育部对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评估(学科评估可以算是比较权威的排名了,同一评级里的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想报考城乡规划的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分数权衡一下,如果成绩允许,尽量在列表中选择双一流的大学,这对未来的就业或者深造肯定会有不少好处。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报上自己的理想大学理想专业!

目前我国共有114所高校开设有城市规划专业,以下是前10名的详细介绍 第一名:同济大学A++原同济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同年,同济大学由金经昌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创办了城市规划专业(四年制),当时的名称为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并设立都市计划教研室。1956年该专业分为城市规划专业和城市建设工程专业(五年制)。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规划系。1986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土点,含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住房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开发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八个研究方向;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点,并设有一个博土后流动站第二名:华中科技大学A++城市规划专业沿袭于当初的建设部直属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届共5班城市规划专业学生170人。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市规划系,成立新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2000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三名:天津大学A++天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1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于2000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并于2004年获得优秀资格认证。1998年学院的建筑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自主申请设置的建筑环境设计博士点,共有5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国家批准又设立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顺利通过复评,是该学科目前全国仅有的3个重点学科之一。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与海内外许多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米兰工业大学、那波利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亚琛应用科学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神户大学、九州产业大学,韩国釜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中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开展师生互访、学生作业互展、联合教学和合作科研项目等活动;每年都有师生派往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深造,并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第四名: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合并而成,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 1994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城规学院; 2000 年新重庆大学组建后,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城市规划专业创办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是国内最早创办的专业学科之一。 1998 年城市规划本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2000 年建筑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2004 年城市规划本科与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第二次国家评估优秀级通过。 建筑城规学院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设计艺术学七个硕士点;有建筑学以及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包括一级学科所含的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 ,自主建设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两个博士点;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是学校“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传统的老八校,不强都不行啊,再加上今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可以预见重大前程似锦啊,2008年排名可以和东南大学有的一拼啊,祝福重大越走越好...呵呵,还有那美味的麻辣火锅:) 第五名: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学系之一,学科形成于1932年的勷勤大学,1938-1952年并入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经院系调整与其它院校同专业合并形成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筑学系设有五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在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博士点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及景观建筑设计等5个硕士点。2002年、2004年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也分别通过了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于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地理位置好,地方又有MONEY,后劲十足哦,8错8错,可惜光芒被老大中山大学给遮掩了,不过还是大有可为哦) ] 第六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原地理学系) 素有中国地理学摇篮的美誉,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地理学系之一,源于1921年竺可桢先生在东南大学创建的地学系,该系设地理气象和地质矿物两个专业。1930年东南大学由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央大学后,地学系也分成地理学系和地质学系,地理学系设地理、气象两个专业。1945年气象专业独立成系。1949年南京解放,改为南京大学地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原浙江大学地理系(地质地理系)、四川大学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部分师生并入南京大学地理系。1954年在国内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专业。1960年代后,又先后率先成立地图学、陆地水文、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1987年易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设有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陆地水文)、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1995年易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设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旅游规划与管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等专业。2006年4月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南京大学批准成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下设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旅游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四个系。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拥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理科培养基地——地理学专业点和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点及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院还是教育部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是国内最重要的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海洋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学院现设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经济学)、城市规划与设计(5年制工科)等5个本科生专业.本院具有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证书 嬄~霁奂磉? (比较特别的一所学校,因为他把城市规划划分到了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院,这是如此,使得城市规划专业获得了不少专业素养和历史积淀,该专业进步明显,由最初的十名开外,踊跃飞跃到前六,前景不可低估哦....再加上南大响当当的牌子,吼吼) J第七名: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1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于2000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并于2004年获得优秀资格认证。1998年学院的建筑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自主申请设置的建筑环境设计博士点,共有5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国家批准又设立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顺利通过复评,是该学科目前全国仅有的3个重点学科之一。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与海内外许多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米兰工业大学、那波利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亚琛应用科学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神户大学、九州产业大学,韩国釜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中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开展师生互访、学生作业互展、联合教学和合作科研项目等活动;每年都有师生派往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深造,并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又是一所鼎鼎大名的好大学,这可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啊,悠久的历史塑造了其持久的人气,城市规划专业也沾了建筑的光,扶摇直上....呵呵,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据说不错)第八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于 1956 年由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等四所院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学科的精华,为我国著名的土建类院校之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原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科(1923年)和原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年由梁思成先生创立),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南北两所古老的建筑系迁移至西安,合并成为我校建筑学院前身。在继续办好建筑学专业的基础上,1956年,开办总图运输设计(原称工业运输与总图)专业;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在建筑学专业增设城市规划方向;1986年正式开办城市规划专业,并开始招生;1996年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50年代,在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建筑学院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我国设立学位制度以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981年)、建筑历史与理论(1983年)、建筑技术科学(1983年)、城市规划与设计(1986年)相继获得硕士授予权。1993年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获得博士授予权。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古城西安,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再加上其城市规划专业可是吸取了当时全国的精华而成,想必也是好的一塌糊涂啊....呵呵,西安素以小吃品种多、口味全著称,不可错过哦)第九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是建立在1955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经济地理专业。在文革后期,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教员率先在国内突破原来的框框,把城乡规划作为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应用领域。到80 年代前期围绕着城市研究,又在国内倡导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土地分等定级、风景资源评价与规划等新的研究和应用方向。19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地理系改称城市与环境学系,其中经济地理专业又称"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1997年,城市与环境学系设区域经济与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规划教研室,共同担当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的教学。1999年,根据国家建设部行业要求,又由教育部特批设立五年制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并从2000级起开始正式招收。2002年6月,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被编入新成立的环境学院,原城市与环境学系的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规划教研室组建成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正以丰富的研究方向、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学术地位和丰硕的实践成果而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和规划界。本系下设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两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讲师7名。下设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土地经济学(含房地产开发与研究)、风景区规划与世界遗产研究、景观规划设计、旅游与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等8个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城市规划(5年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4年制)两个本科专业和人文地理硕士点以及人文地理博士点。城市规划的硕士、博士点也正在申请中。现有在校本科生120余人,硕士生40人,博士生30人。早在1988年,就是国家教委评选的国内唯一的人文地理重点学科点。在2001年的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该专业再次以绝对的首位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学科。近五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完成区域城镇体系、城市总体及分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城市土地利用、旅游发展等各类规划70余个。有国家奥运中心、中关村西区等6个重大项目在国际规划设计招标中中标或获奖。(貌似不出名的北大规划专业有了北大的王牌,岂不是有"鸡犬升天"的感觉呢,所以呢,呵呵....实力还是不错的,前景也是不错的,去北京看08奥运也不错....)第十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早期建立的建筑院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与哈工大诞生同年的1920年。当时为隶属于中长铁路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科;1922年学校改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设铁路建筑系和电机系;1927年铁路建筑系改为建筑工程系。1928年,学校由东省特区与中东铁路共管,校名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当时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采用建筑结构和施工并重的教学模式。1958年起设立建筑学专业,实行6年学制。1959年国家实行院系调整,土建类专业从哈工大分离出来成立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科纳入土木工程系。1977年恢复建筑学专业本科高考招生,1979年恢复设立建筑系。1985年增设本科城市规划专业。1995年增设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999年成立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始于1952年,当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办含有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班。1959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文革”后1978年恢复招收导师制研究生。 200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校后,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艺术设计系、建筑系并入,组建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4年3月成立了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和艺术设计系。下设建筑设计(一、二、三室)、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产品与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10个教研室,并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和城市设计等九个研究所,此外还设有实验中心、数字信息中心、建筑图书分馆、资料档案中心等教学和研究辅助机构。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成立于1985年,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较早创办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之一。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于1998年以A级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并于1999年被评为建设部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再次以A级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城市规划专业经过多年奋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本专业拥有国家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是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良好基地。(拥有80多年的历史积淀,荟萃众多大家,可是就是好远哦.....如果地理位置好点,肯定会红很多哦....不过俄国风情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呵呵)暂时只收集到10个,将就看看吧

自考本科城乡规划可以报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型小自考,学生需具有城乡规划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该专业面向国家国土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新工科为引领,秉承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培养掌握城乡规划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的技术能力,能够在规划编制单位和地方政府,从事规划设计、咨询与管理的新型卓越人才。 二、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考试时间安排:统考:每年4月、10月 省考:每年1月、7月 统考课由国家组织考试,省考课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委托四川农业大学组织考试。 三、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能学到哪些知识能力? 1.思维能力: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设计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并能在设计实践中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协调各相关工作的能力﹔ 3 .表达技能:具有扎实的基本表达技能,包括熟练的绘图表现技巧和模型制作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备准确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综合技能:较好地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将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于设计中;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具备基本外语运用能力。 四、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实践性环节及要求: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实践(2学分分)、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实践)(4学分)、城市规划原理(实践) (2学分)。 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国土空间规划等内容进行一定的生产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目前国内的城规专业主流是偏重建筑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些老牌的建筑强校的城市规划都是不错的。特别说明一下,清华城规专业虽然开设时间不长,但过硬的建筑背景使其已经冲到了第一。除了建筑偏重的学校之外,以地理为基础的学校也有开设城市规划专业,这些学校的教学什么的也偏重各种地理类政策类研究,设计不是强项。举例说明,比如北大,南开大,中山。2019的榜单可以提供参考

偏重地理和偏重设计的城乡规划专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也算是各有利弊。因为城乡规划专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需要读书的学科,我们专业课的老师常常吐槽我们的偏设计的城乡规划同学读书没有偏地理的城乡规划同学读书多。

相对来说,在大城市学习城乡规划,好处还是比较多的。至少身边会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可以参考,有什么不懂的东西可以随时出门学习。毕竟所在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城市设计样本。

城市规划需要重视的东西太多了,自问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大概不会有很精准的答案,期待更专业的解答。不同尺度、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侧重的要点不同,需要的经验和能力也不同。而且, 规划局,设计院还是专业的人多一些,所谓领导,所谓关系,可能只是现阶段局部现象。中国的城市规划会越来越有体系,越来越成熟。

城乡规划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目前国内的城规专业主流是偏重建筑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些老牌的建筑强校的城市规划都是不错的。特别说明一下,清华城规专业虽然开设时间不长,但过硬的建筑背景使其已经冲到了第一。除了建筑偏重的学校之外,以地理为基础的学校也有开设城市规划专业,这些学校的教学什么的也偏重各种地理类政策类研究,设计不是强项。举例说明,比如北大,南开大,中山。2019的榜单可以提供参考

偏重地理和偏重设计的城乡规划专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也算是各有利弊。因为城乡规划专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需要读书的学科,我们专业课的老师常常吐槽我们的偏设计的城乡规划同学读书没有偏地理的城乡规划同学读书多。

相对来说,在大城市学习城乡规划,好处还是比较多的。至少身边会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可以参考,有什么不懂的东西可以随时出门学习。毕竟所在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城市设计样本。

城市规划需要重视的东西太多了,自问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大概不会有很精准的答案,期待更专业的解答。不同尺度、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侧重的要点不同,需要的经验和能力也不同。而且, 规划局,设计院还是专业的人多一些,所谓领导,所谓关系,可能只是现阶段局部现象。中国的城市规划会越来越有体系,越来越成熟。

在答题前先科普一下,以前的城市规划是个二级学科,隶属于一级学科“建筑学”;在几年前才升级为一级学科,成为一个单独的专业,并且改名为“城乡规划”,但大多数仍是偏重设计,所以还是属于建筑学院。

不过有些学校的城市规划是是属于与地理相关的学院的,这些学校的教学偏重各种地理类或政策类的研究,关于设计的教学占的比重就比较小,属于这类的名校有北大、南大、中大。

在正式答题前先放上一张图,这是百度百科给出的排名。(相信大家在报考高校前肯定都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定会看到网络上很多来源不同的排名图,每份排名依据的标准都不同所以排名自然也不同,所以大家参考参考就好不必过于较真)

在这份排名中,前八位对应的恰恰就是建筑老八校(业内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并且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毕竟年龄阅历就在那,这几所学校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肯定是国内前几,也肯定有自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所以这几所高校的城乡规划自然是国内较好的。

接下来再来看一份官方一点的数据,这是教育部对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评估(学科评估可以算是比较权威的排名了,同一评级里的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想报考城乡规划的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分数权衡一下,如果成绩允许,尽量在列表中选择双一流的大学,这对未来的就业或者深造肯定会有不少好处。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报上自己的理想大学理想专业!

自考本科城乡规划可以报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型小自考,学生需具有城乡规划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该专业面向国家国土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新工科为引领,秉承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培养掌握城乡规划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城乡规划设计的技术能力,能够在规划编制单位和地方政府,从事规划设计、咨询与管理的新型卓越人才。 二、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考试时间安排:统考:每年4月、10月 省考:每年1月、7月 统考课由国家组织考试,省考课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委托四川农业大学组织考试。 三、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能学到哪些知识能力? 1.思维能力: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设计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并能在设计实践中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协调各相关工作的能力﹔ 3 .表达技能:具有扎实的基本表达技能,包括熟练的绘图表现技巧和模型制作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备准确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综合技能:较好地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将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于设计中;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具备基本外语运用能力。 四、2023年四川省自考本科城乡规划(专升本)实践性环节及要求: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实践(2学分分)、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实践)(4学分)、城市规划原理(实践) (2学分)。 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国土空间规划等内容进行一定的生产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般来说,现在国内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较好的应该是"建筑老八校":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 “建筑新八校”: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这些院校的城市规划实力都比较强.像建筑老八校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训练都是偏重于建筑设计,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大一大二大三跟建筑学一样的内容,比如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构造 建筑力学,大四大五则开始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比如城市经济学、社会学、道路交通等等,而且会有许多绘图设计之类的训练,为规划设计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对以后的职业帮助应该比较大.有些国内的大学城市规划则是偏重地理政策的,比如中山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自考学校推荐

根据第四轮城乡规划学学科评估排名,排名前十的院校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清华大学。

作为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位列985211所高等院校之列,其综合实力有目共睹。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创建。学科历史悠久,作为一种建筑,城乡规划的力量不可低估。

2、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典型的工科强校,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该校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都是同济的名片。

该校在全国最早开设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至今,城乡规划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第四轮的学科评估,同济大学的城乡规划被评为A+,位居全国第一,在业界颇具盛名。

3、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也是国内工科方面卓著的高校,建筑老八校之一,一直在土木、建筑、城乡规划方面有着不俗的实力,学习拥有城乡规划博士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无论在专业教育和科研领域成果,天津大学都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好评。

4、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城乡规划专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第一批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五所院校之一。

专业本科教育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四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得分A-,排名并列全国第3。

5、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也是知名高校,在城乡规划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办学实力全国领先,承担了国内多项城市规划重任,在国内也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影响力。

6、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也是国内最早兴办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之一,也是该校的优势学科之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本科生都配有专业导师。南大也是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国家一级学会4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7、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先后经历了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现华中科技大学共三个学校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城市规划系的国际合作办学力度不断扩大,注重与欧美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8、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的城乡规划学(包含城市规划)实力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是很厉害的,2012年教育部官方学科评估中,该学科并列国内第四名。广东省级重点学科,肯定也是华工的重点专业。

9、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在城乡规划专业上国内领先,重大的城乡规划专业是柜内最早创办的两个城市规划专业学科点之一,也是全国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作为老八校成员之一,在建筑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

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在全国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2021年度评估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位列前七。

城乡规划专业还是“陕西省王牌专业”、“陕西省特色级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博士点、“陕西省一流专业”其专业教师人数是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教师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其中大部分教师长期参加城市规划和设计实践,有着极其丰富实践知识和经验。

在开设城乡规划学学科的大学中,比较好的学校有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是具体排名前15名的榜单。

城乡规划学专业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将国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列为重要的领域。近30 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未来的发展中,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都急需城乡规划学科的专门人才。快速城镇化提出对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跨学科的专业人才需要,关系到我国城镇化的质量水平,涉及经济运行的可持续化、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重要领域的综合方面。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答题前先科普一下,以前的城市规划是个二级学科,隶属于一级学科“建筑学”;在几年前才升级为一级学科,成为一个单独的专业,并且改名为“城乡规划”,但大多数仍是偏重设计,所以还是属于建筑学院。

不过有些学校的城市规划是是属于与地理相关的学院的,这些学校的教学偏重各种地理类或政策类的研究,关于设计的教学占的比重就比较小,属于这类的名校有北大、南大、中大。

在正式答题前先放上一张图,这是百度百科给出的排名。(相信大家在报考高校前肯定都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定会看到网络上很多来源不同的排名图,每份排名依据的标准都不同所以排名自然也不同,所以大家参考参考就好不必过于较真)

在这份排名中,前八位对应的恰恰就是建筑老八校(业内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并且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毕竟年龄阅历就在那,这几所学校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肯定是国内前几,也肯定有自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所以这几所高校的城乡规划自然是国内较好的。

接下来再来看一份官方一点的数据,这是教育部对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评估(学科评估可以算是比较权威的排名了,同一评级里的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想报考城乡规划的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分数权衡一下,如果成绩允许,尽量在列表中选择双一流的大学,这对未来的就业或者深造肯定会有不少好处。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报上自己的理想大学理想专业!

城乡规划专业排名如下:

1、清华大学。2、同济大学。3、天津大学。4、哈尔滨工业大学。5、东南大学。6、南京大学

7、华中科技大学。8、华南理工大学。9、重庆大学。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乡道路交通规划、城乡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乡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索引序列
  • 城市规划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 城市规划自考专科学校推荐
  • 城市规划专业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 城乡规划自考本科学校推荐
  • 城乡规划专业自考学校推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