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

发布时间: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

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目标及内容(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2)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学前卫生学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主要任务。(3)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健康与健康促进;疾病与预防;膳食与营养;保护与照料。2.结合书中有关学前儿童健康促进的内容,思考幼儿园教师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应重点做哪些工作或开展哪些活动?(1)有规律地生活。(2)合理安排膳食。(3)保证睡眠充足。(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6)疾病预防。(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9)养成健康行为。3.简述健康促进的五项行动策略。(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发展个人健康的技能。(3)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4)重新确定健康服务的方向。(5)加强社区行动。4.简述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促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体,是影响、教育人们健康的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组成要素之一。政策、法规、组织以及其它环境的支持都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但它需要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徒有虚名的概念。另一方面,如果健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支持,健康教育尽管能成功地帮助个体为改变某些行为作出努力,但明显是软弱无力的。5.简述对学前儿童而言,在卫生服务中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1)健全的医疗服务机构。(2)完备的卫生保健网络。(3)充足的疫苗供应。(4)足够的医务人员。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是什么?(1)智力发育正常,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2)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积极情绪多于负面情绪。(3)乐于与人交往,能较快适应新环境。(4)性格良好,表现为乐观、自信、热情、勇敢等。(5)行为统一、协调,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7.学前儿童为什么常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互换状态?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善,机体功能不稳定,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病原体罹患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学前儿童机体代谢旺盛,修复能力强,病后康复快。生活中的幼儿经常处于健康与生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很少有幼儿一直不生病。8.学前儿童有规律生活的好处是什么?(1)保障机体各项活动的时间,使各器官有张有弛。(2)有规律的生活还可以起到节约能量、提高效率的作用。(3)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按时吃饭、每天适当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是促进人体健康的有利囚素。9.试述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00年提出的十条健康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10.健康、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的概念1)健康:20世纪90代,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2)健康行为: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主要包括喜欢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爱清洁讲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吃健康食品、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按时睡觉和起床等个人卫生行为、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健康行为的养成对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其受益终生。(3)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健康的全过程,以达到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确保个体或群体能确定和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改变或处理周围环境。11.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长发育、衰老等。(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健康。(3)行为和生活方式。(4)卫生服务。12.简述骨组织的生长发育方式。(1)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的骨质,使骨骼变粗。(2)长骨两端的骺软骨细胞不断生长、骨化,使骨骼变长。13.简述学前儿童牙齿的发育特点。牙齿的生长分三个阶段,即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乳牙在胎儿56个月已开始钙化,出生68个月萌出(1岁内均属正常),2岁左右长齐;恒牙在乳牙期开始钙化,67岁萌出。因此,o6罗期间钙磷等营养素供给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牙齿的坚固程度和出牙时间。学前儿童因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容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患龋齿。14.简述大脑皮质的保护性抑制功能。大脑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

卫生的知识点你可以买那种教材和资料去看,上面有的是重点

学前卫生学主要内容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人体的基本概况;第二章阐明人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叙述学前儿童各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三章介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重点叙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方法;第四章阐述了学前儿童生活制度及保健制度;第五章讨论了有关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及学前儿童营养需求的相关常识,提出学前儿童合理的膳食制度及饮食卫生要求;第六章介绍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第七章重点叙述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简单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其他常见病的有关知识以及常用的护理技术;第八章阐述了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各章节重点内容第一章 1、重点掌握什么是运动系统及小孩运动系统的特点。 2、重点掌握什么是呼吸系统及小孩呼吸系统的特点。 3、重点掌握什么是循环系统,了解小孩循环系统的特点。 4、重点掌握什么是消化系统及小孩消化系统的特点。 5、掌握什么是泌尿、输尿、贮尿、排尿系统。 6、了解皮肤的功能。 7、掌握什么是内分泌系统,了解小孩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8、掌握什么是免役系统,了解小孩免役系统的特点。 9、了解眼睛、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和小孩眼睛耳朵的特点。 10、了解什么是神经系统和小孩神经系统的特点。掌握左脑的开发。 11、了解幼稚的生殖系统。 第二章 1、重点掌握什么是心理卫生、儿童生理卫生的标志。 2、重点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3、了解儿童身体形态特征 4、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 1、重点掌握全面评价儿童健康的三个方面 2、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发育力差评价法常用的方式。 3、重点掌握粗略的评价方法。 4、掌握健康检查的目的和种类。 5、掌握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的方法。 第四章 1、重点掌握儿童热能消耗的几个方面及与成人有什么不同。 2、重点掌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的生理意义。 3、重点掌握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4、了解锌、铁、碘的生理意义。 5、掌握维生素A、C的生理意义。 6、掌握什么叫胡萝卜素、食物的来源。 7、掌握水的生理意义。 8、掌握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都包括那些内容。 9、了解制订儿童食谱的原则。 第五章 1、掌握如何做好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 2、了解摄食的生理调节机制 3、了解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病因。 4、了解小儿肥胖症的危害。 第六章 1、重点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2、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的三种性病。 3、了解区分风疹和幼儿急疹的方法。 4、了解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与黄疸性肝炎的关系。 5、了解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危害 第七章 1、了解“口对口吹气法”的操作要领。 2、了解“胸外心脏挤压法”的操作要领。 3、掌握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第八章 1、重点掌握健康教育的含义、“2000年人人健康”的含义。 2、掌握世界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3、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前儿童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

自考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考试科目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等。加考课程针对的对象是非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该课程规定,非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必须加考《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三门课程,及必须通过6周学前教育毕业实习,才可申请毕业,获得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毕业文凭。一般情况每门专业都有3~5门左右的公共基础课需要学习,也就是说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考这三门的。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是这是所以自考专业都必须考的。一般理工类的专业还会增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科目的考试,偏应用性质的专业还会开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者《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要想了解更多关于自考本科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师大教育。师大教育是国内专业致力于职业资格证与成人学历考试培训的互联网教育机构。不仅有成人大专学历,而且有本科学历等学历证书、上班族必备职业证书,还是在职备考的最佳选择,证书高含金量,学信网可查,专业性值得信赖和选择。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7门选考课程为《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4学分;《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4学分;《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4学分;《英语(二)》,14学分;《普通逻辑》,4学分;《美育基础》,4学分;《儿童文学名著导读》,6学分。

如果英语基础过关的自考生,可以选考《英语(二)》,一门课程就达到了14学分的要求。如果是英语基础不过关的自考生,可以选考《儿童文学名著导读》,及其他两门课程,也可达到14学分的要求。

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5、实践性环节。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广告称的1年自考是夸大其词,并非国家承认的全国统一自学考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考

自考本科学前教育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英语(二)、普通逻辑、美育基础、儿童文学名著导读、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毕业实习。

其中必考课12门54学分;选考课7门40学分;加考课4门16学分。自考学前教育本科规定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三门课程中须选考一门课程,其他选考课程须选考不低于14学分的课程。

学前教育自考重点是什么?1、必考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前游戏论、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比较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毕业论文。2、选考科目儿童文学名著导读、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英语(二)、美育基础、普通逻辑。3、加考科目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注,考生报考的院校不同,其考试科目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考试科目以当地考试院或报考院校公布为准。自考学前教育如何备考?一、熟读自考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学习以教材为主,这是无疑的。新学一门课程应先通看教材,用笔勾划自认为重点的句子和内容。有时间的话尽量看得细一些,这一阶段不必一定要作记忆,而是理解为主。在学习自考课程时,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考试内容都在教材里。拿到教材后,考生要通过翻看目录、大纲等,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二、利用学前教育自考专业复习资料理解教材之后看看复习题、做做模拟试题,通过记忆力。三、利用学前教育自考专业真题真题对于自学考试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不是为了找重合的题目,而是从历年真题中掌握出题的规律,而且通过练习真题大家也能够更明白自己哪里没有复习到位,然后才能够有的放矢,更好的抓紧有限的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另外进行真题练习时最好是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来做,这样的话能够模拟考试时的压力,以求客观的反映自己的水平。通过模拟测试来判断自己的水平是否已经到达了考核标准。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学前卫生学自考本科重点内容

自考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考试科目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等科目。学前教育本科自考科目有什么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科目和学前教育本科自考参考教材,不同的院校的学前教育本科自考科目考试不一样,以主考院校为准,仅供参考。自考本科学前教育公共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等;自考本科学前教育必考科目: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学前教育自考本科选考科目: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普通逻辑、美育基础、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等。学前教育专业自考本科学历的用处晋升职位:拥有本科学历可以提高职业发展空间,帮助更快地晋升到更高的职位。拓展职业领域:通过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开拓职业领域,例如担任幼儿园教师、教育咨询师、教育机构管理人员等职位。提高竞争力:学前教育专业自考本科学历的持有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学历背景和专业知识,增强竞争力,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满足个人成长需求:学前教育专业自考本科学历的获得不仅是一份证书,更代表着对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满足个人成长的需求。总之,学前教育专业自考本科学历具有诸多优点和用处,能够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带来帮助和促进。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考试学习这些东西,那么给他一个人有一个考试大纲啊,你去报考的时候就可以把校长打刚拿到来看一下

自考前学生会上的重点知识来说,老大就是自考的时候,学习他的知识。

学前卫生学主要内容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人体的基本概况;第二章阐明人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叙述学前儿童各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三章介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重点叙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方法;第四章阐述了学前儿童生活制度及保健制度;第五章讨论了有关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及学前儿童营养需求的相关常识,提出学前儿童合理的膳食制度及饮食卫生要求;第六章介绍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第七章重点叙述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简单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其他常见病的有关知识以及常用的护理技术;第八章阐述了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总结

《学前卫生学》是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学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学前卫生学》围绕学前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了论述和讨论,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保护学前儿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全书共分八章,包括学前儿童的健康与促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学前儿童身体疾病与预防、学前儿童的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和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和掌握重点,每章内容前均列有本章摘要和学习目标,在章节后附有主要概念、学习延伸、学习与实践、推荐书目等内容,以使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拓展知识范围。《学前卫生学》是供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学习的专业教材,同时适用于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也可作为与幼教相关的其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幼儿家长的参考读物。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学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第一章1、重点掌握什么是运动系统及小孩运动系统的特点。2、重点掌握什么是呼吸系统及小孩呼吸系统的特点。3、重点掌握什么是循环系统,了解小孩循环系统的特点。4、重点掌握什么是消化系统及小孩消化系统的特点。5、掌握什么是泌尿、输尿、贮尿、排尿系统。6、了解皮肤的功能。7、掌握什么是内分泌系统,了解小孩内分泌系统的特点8、掌握什么是免役系统,了解小孩免役系统的特点。9、了解眼睛、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和小孩眼睛耳朵的特点。10、了解什么是神经系统和小孩神经系统的特点。掌握左脑的开发。11、了解幼稚的生殖系统。第二章1、重点掌握什么是心理卫生、儿童生理卫生的标志。2、重点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3、了解儿童身体形态特征4、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第三章1、重点掌握全面评价儿童健康的三个方面2、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发育力差评价法常用的方式。3、重点掌握粗略的评价方法。4、掌握健康检查的目的和种类。5、掌握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的方法。第四章1、重点掌握儿童热能消耗的几个方面及与成人有什么不同。2、重点掌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的生理意义。3、重点掌握影响钙吸收的因素。4、了解锌、铁、碘的生理意义。5、掌握维生素A、C的生理意义。6、掌握什么叫胡萝卜素、食物的来源。7、掌握水的生理意义。8、掌握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都包括那些内容。9、了解制订儿童食谱的原则。第五章1、掌握如何做好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2、了解摄食的生理调节机制3、了解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病因。4、了解小儿肥胖症的危害。第六章1、重点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2、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的三种性病。3、了解区分风疹和幼儿急疹的方法。4、了解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与黄疸性肝炎的关系。5、了解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危害第七章1、了解“口对口吹气法”的操作要领。2、了解“胸外心脏挤压法”的操作要领。3、掌握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第八章1、重点掌握健康教育的含义、“2000年人人健康”的含义。2、掌握世界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3、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

自考前学生会上的重点知识来说,老大就是自考的时候,学习他的知识。

各章节重点内容第一章 1、重点掌握什么是运动系统及小孩运动系统的特点。 2、重点掌握什么是呼吸系统及小孩呼吸系统的特点。 3、重点掌握什么是循环系统,了解小孩循环系统的特点。 4、重点掌握什么是消化系统及小孩消化系统的特点。 5、掌握什么是泌尿、输尿、贮尿、排尿系统。 6、了解皮肤的功能。 7、掌握什么是内分泌系统,了解小孩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8、掌握什么是免役系统,了解小孩免役系统的特点。 9、了解眼睛、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和小孩眼睛耳朵的特点。 10、了解什么是神经系统和小孩神经系统的特点。掌握左脑的开发。 11、了解幼稚的生殖系统。 第二章 1、重点掌握什么是心理卫生、儿童生理卫生的标志。 2、重点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3、了解儿童身体形态特征 4、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 1、重点掌握全面评价儿童健康的三个方面 2、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发育力差评价法常用的方式。 3、重点掌握粗略的评价方法。 4、掌握健康检查的目的和种类。 5、掌握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的方法。 第四章 1、重点掌握儿童热能消耗的几个方面及与成人有什么不同。 2、重点掌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的生理意义。 3、重点掌握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4、了解锌、铁、碘的生理意义。 5、掌握维生素A、C的生理意义。 6、掌握什么叫胡萝卜素、食物的来源。 7、掌握水的生理意义。 8、掌握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都包括那些内容。 9、了解制订儿童食谱的原则。 第五章 1、掌握如何做好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 2、了解摄食的生理调节机制 3、了解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病因。 4、了解小儿肥胖症的危害。 第六章 1、重点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2、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的三种性病。 3、了解区分风疹和幼儿急疹的方法。 4、了解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与黄疸性肝炎的关系。 5、了解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危害 第七章 1、了解“口对口吹气法”的操作要领。 2、了解“胸外心脏挤压法”的操作要领。 3、掌握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第八章 1、重点掌握健康教育的含义、“2000年人人健康”的含义。 2、掌握世界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3、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汇总

学前卫生学主要内容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人体的基本概况;第二章阐明人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叙述学前儿童各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三章介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重点叙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方法;第四章阐述了学前儿童生活制度及保健制度;第五章讨论了有关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及学前儿童营养需求的相关常识,提出学前儿童合理的膳食制度及饮食卫生要求;第六章介绍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第七章重点叙述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简单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其他常见病的有关知识以及常用的护理技术;第八章阐述了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目标及内容(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2)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学前卫生学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主要任务。(3)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健康与健康促进;疾病与预防;膳食与营养;保护与照料。2.结合书中有关学前儿童健康促进的内容,思考幼儿园教师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应重点做哪些工作或开展哪些活动?(1)有规律地生活。(2)合理安排膳食。(3)保证睡眠充足。(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6)疾病预防。(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9)养成健康行为。3.简述健康促进的五项行动策略。(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发展个人健康的技能。(3)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4)重新确定健康服务的方向。(5)加强社区行动。4.简述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促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体,是影响、教育人们健康的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组成要素之一。政策、法规、组织以及其它环境的支持都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但它需要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徒有虚名的概念。另一方面,如果健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支持,健康教育尽管能成功地帮助个体为改变某些行为作出努力,但明显是软弱无力的。5.简述对学前儿童而言,在卫生服务中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1)健全的医疗服务机构。(2)完备的卫生保健网络。(3)充足的疫苗供应。(4)足够的医务人员。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是什么?(1)智力发育正常,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2)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积极情绪多于负面情绪。(3)乐于与人交往,能较快适应新环境。(4)性格良好,表现为乐观、自信、热情、勇敢等。(5)行为统一、协调,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7.学前儿童为什么常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互换状态?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善,机体功能不稳定,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病原体罹患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学前儿童机体代谢旺盛,修复能力强,病后康复快。生活中的幼儿经常处于健康与生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很少有幼儿一直不生病。8.学前儿童有规律生活的好处是什么?(1)保障机体各项活动的时间,使各器官有张有弛。(2)有规律的生活还可以起到节约能量、提高效率的作用。(3)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按时吃饭、每天适当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是促进人体健康的有利囚素。9.试述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00年提出的十条健康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10.健康、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的概念1)健康:20世纪90代,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2)健康行为: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主要包括喜欢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爱清洁讲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吃健康食品、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按时睡觉和起床等个人卫生行为、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健康行为的养成对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其受益终生。(3)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健康的全过程,以达到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确保个体或群体能确定和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改变或处理周围环境。11.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长发育、衰老等。(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健康。(3)行为和生活方式。(4)卫生服务。12.简述骨组织的生长发育方式。(1)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的骨质,使骨骼变粗。(2)长骨两端的骺软骨细胞不断生长、骨化,使骨骼变长。13.简述学前儿童牙齿的发育特点。牙齿的生长分三个阶段,即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乳牙在胎儿56个月已开始钙化,出生68个月萌出(1岁内均属正常),2岁左右长齐;恒牙在乳牙期开始钙化,67岁萌出。因此,o6罗期间钙磷等营养素供给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牙齿的坚固程度和出牙时间。学前儿童因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容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患龋齿。14.简述大脑皮质的保护性抑制功能。大脑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全书共分八章。 1、第一章简要介绍人体的基本概况; 2、第二章阐明人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叙述学前儿童各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3、第三章介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重点叙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方法; 4、第四章阐述了学前儿童生活制度及保健制度; 5、第五章讨论了有关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及学前儿童营养需求的相关常识,提出学前儿童合理的膳食制度及饮食卫生要求; 6、第六章介绍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7、第七章重点叙述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简单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其他常见病的有关知识以及常用的护理技术; 8、第八章阐述了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学前教育自考重点是什么?1、必考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前游戏论、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比较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毕业论文。2、选考科目儿童文学名著导读、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英语(二)、美育基础、普通逻辑。3、加考科目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注,考生报考的院校不同,其考试科目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考试科目以当地考试院或报考院校公布为准。自考学前教育如何备考?一、熟读自考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学习以教材为主,这是无疑的。新学一门课程应先通看教材,用笔勾划自认为重点的句子和内容。有时间的话尽量看得细一些,这一阶段不必一定要作记忆,而是理解为主。在学习自考课程时,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考试内容都在教材里。拿到教材后,考生要通过翻看目录、大纲等,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二、利用学前教育自考专业复习资料理解教材之后看看复习题、做做模拟试题,通过记忆力。三、利用学前教育自考专业真题真题对于自学考试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不是为了找重合的题目,而是从历年真题中掌握出题的规律,而且通过练习真题大家也能够更明白自己哪里没有复习到位,然后才能够有的放矢,更好的抓紧有限的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另外进行真题练习时最好是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来做,这样的话能够模拟考试时的压力,以求客观的反映自己的水平。通过模拟测试来判断自己的水平是否已经到达了考核标准。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
  • 学前儿童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
  • 学前卫生学自考本科重点内容
  •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总结
  • 学前卫生学自考重点内容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