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工作分析列题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列题自学考试

发布时间:

工作分析列题自学考试

1.舒勒认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可以分为( A ) A.累积型、效用型、协助型B.分层型、累积型、双向型 C.细分型、协助型、累积型D.协作型、效用型、灵活型 2.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是( B) A.人事管理阶段的要求B.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要求 C.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要求D.人力资源管理初级阶段的要求 3.同一职系中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称为( A ) A.职级B.职等 C.职务D.职业 4.在工作设计中,工作扩大化是指( D ) A.工作内容的纵向扩展B.工作内容的专业化 C.工作时间的延长D.工作内容的横向扩展 5.在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专家评估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技术,又叫( B ) A.经验判断法B.德尔菲法 C.趋势分析法D.散点分析法 6.通过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来推测人力资源需求量变化的方法是( D ) A.趋势分析法B.散点分析法 C.比率分析法D.回归预测法 7.外部招募具有以下优点( C ) A.会提高员工的士气B.会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 C.可得到更多的人才D.员工候选人很了解公司 8.以了解企业员工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是( D ) A.选拔性测评B.配置性测评 C.开发性测评D.诊断性测评9.评价一项测验可靠与否的指标是( B ) A.误差B.信度 C.效度D.常模 10.具体而言,绩效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 B ) A.绩效沟通与过程辅导B.绩效沟通与数据收集 C.确定考核者与计划跟进D.发现优秀绩效与激励 11.全方位反馈评价或多源反馈评价的绩效考核方法是( D ) A.平衡记分卡B.关键事件法 C.交替排序法D.360度反馈评价 12.反映员工所在岗位或所具备技能的价值中较为固定的价值的薪酬部分是( D )- 2 A.激励工资B.绩效工资 C.福利D.基本工资 13.通过计算与一项工作有关的各要素总分值来确定该工作相对价值的方法是( C ) A.工作排序法B.要素比较法 C.要素计点法D.工作分类法 14.测定受训者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的改变,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属于培训效果评估中的( A ) A.行为评估B.反应评估 C.成果评估D.学习评估 15.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是( D ) A.角色扮演法B.案例分析法 C.讲授法D.研讨法 16.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性质类似的职务的总和是( B) A.职称B.职业 C.职级D.职位 17.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是( C) A.一般工龄B.工作经历 C.职业生涯D.连续工龄 18.员工福利的发展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发展阶段是指( B ) A.市场经营管理时期B.企业自我管理时期 C.政府介入时期D.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时期19.国家规定在法定节假日,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员工加班的,其加班工资应不低于( C ) A.100%的劳动报酬B.200%的劳动报酬 C.300%的劳动报酬D.400%的劳动报酬 20.根据企业文化的“三层次说”,员工的行为规范属于企业文化的( C) A.外层物质文化B.中层制度文化 C.内层精神文化D.表层行为文化 21.企业的大小不同、行业不同、历史不同、管理不同都会给企业文化造成不同的影响,它反映的企业文化特征是( B ) A.综合性B.独特性 C.稳定性D.时代性 22.人力资本理论兴起的时间是( B) A.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3.小李因在工作中受伤住院三个月,公司为他报销了全部医疗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部分费用属于( B ) A.福利费用成本B.劳动事故保障成本 C.健康保障成本D.失业保障成本 24.强制性福利又称为法定福利,是国家通过立法来强制实施的员工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的两大类是( D )- 3 A.养老保险和人寿保险B.医疗保险和财产保险 C.教育保险和病假工资D.社会保险和休假制度 25.在组织初创阶段,其薪酬构成的特点体现为( C) A.基本工资低 福利高 绩效奖金高 B.基本工资高 福利低 绩效奖金低 C.基本工资低 福利低 绩效奖金较高 D.基本工资高 福利高 绩效奖金低 26.员工培训的两大内容是( B ) A.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B.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 C.职业品质和职业行为D.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27.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其他的一些个性特征的目录清单称为( B) A.工作说明书B.工作规范 C.劳动合同D.职位说明书 28.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养老保险制度是( B ) A.由个人自行承担的养老保险制度 B.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C.由社会保险机构提供补偿的养老保险制度 D.由国家负担的养老保险制度 29.将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实际发生的支出和利益牺牲计入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称为( A ) A.历史成本法B.重置成本法 C.机会成本法D.实支成本法 30.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指( C) A.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B.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 C.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D.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一般又可细分为( ABCE ) A.招聘成本B.选拔成本 C.录用成本D.空职成本 E.安置成本 32.通过工作分析,在组织层面上对工作进行纵向划分形成( CD ) A.职组B.职系 C.职级D.职等 E.职位 33.针对误差的不同来源,一般常用以下几种信度衡量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ABC ) 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 C.样本信度D.评分者信度 E.被测者信度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工作分析难吗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想问一下自学考试难不难呢?你好,自学考试难度大不大因人而异,如果你知识储备量大,相对来说肯定会觉得简单,如果说了解的知识比较少,那就会觉得有难度。总体来说的话自学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所学专业的考试课程较多,所有科目合格通过后才能毕业。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基础较巩固,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好过的。自考本科出来的,找工作怎么样一般吧得看你找什么工作首先自考本科是属于高等成人教育的一种除了统招本科,自考本科的确是含金量最高的但是自考本科考试难度比较大,10个人里,有八九个都可能过不了我自己是二本学历,之前有兴趣了解过自考本科现在社会上统招本科生一抓一大把,自考本科确实在一些热门工作岗位上没有竞争力像很多大中型企业公司都更侧重录用统招本科学生,当然如果人没录满,才会考虑自考成人等本科学生但是也不是说自考本科学生就找不到工作,只是说想要去和统招本科学生去竞争热门岗位是很困难的尤其是薪酬高,待遇好的单位企业自考本科基本都会被刷下来,所以名义上自考本科和统招本科具有同等效力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并不是国家教育部门一句话,一些规定,就能调整国内对自考学历的看法你想啊,人家单位公司择优录取,没错吧,人家不录你,你能告人家吗?人家承认你自考本科是本科学历,但是人家偏偏要择优录取,比如先录取名校本科生在录取普通大学本科生,到你了基本就没戏了,人家也没说你不能应聘是吧只是说择优录取,录满了不好意思,你能怎样呢?考公务员的话基本没啥区别,毕竟是国家主办的考试有教育部的规定,一视同仁是没问题的可是你想过没,人家说升官靠学历,我认为并不完全对,可是它又有一定的道理你工作表现好,但是因为学历因素有点不足,上级部门就不太可能给你太高职位我认为是存在的不然为何很多人工作那么久了,还要继续去考研呢所以自考本科虽然是本科学历,也能去找一些不错的工作,但是去应聘好的企业公司单位基本没戏的,升高官可能性也非常小,除非你有关系门路,不然只能先去找一些适当的工作做做,毕竟也是本科学历,有些地方也是认可愿意录用的不然为何那么多自考本科的人想继续深造学历,而去考研呢总之,非名校毕业的,又没有关系门路,家庭条件又不是很好的,想找份好工作,考研是唯一的选择了只有考上了研究生才有机会去和名校本科生竞争好的工作岗位自考的找工作难吗?找工作难不难跟自考没系统,靠能力好么自考本科找工作难吗?展开全部关系很重要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你好,自考历次试题可以网上找找 或是有辅导书里面有历次试题普通自考学习要教材大纲、练习题、历年真题、网上一些学习资料综合复习才可以。自考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你的时间考试计划来安排你的考试,时间多学习就快一些,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学习,按照教材与考试大纲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毕竟自考需要靠自己的真实力才可以。此外就是多做一些历次的真题。自考学习以自己学习为主,主要参考教材和考试大纲加上一些网上学习资料,此外就是历年的考试真题。重点就是吃透考试大纲,用好教材,这是出题的根本,最好是在买一套模拟题做做,巩固学习成果,要制定计划花时间好好学习的。自考要靠真知识才能通过的,多努力吧总体上讲自考课程考试安排要先易后难,基础课程简单,专业课程难一些,一次考试最多报考4科,所以一次考试选择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难有易,提高备考效率与考试信心。此外,有自考免考的课程不需要再考。

你好,你留下QQ或联系方式,我加你进我的群,群里有1/3的人力资源专业考生;群共享有人力资源的各科资料,一起交流学习、共同上进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工作分析自学考试题

全国2009年1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20世纪80—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  D    )A.产业模式       B.参与模式C.投资模式       D.高灵活性模式2.现代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    B  )A.英国       B.美国C.法国       D.德国3.在工作分析中,集中于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问卷称为(   C )A.人员定向问卷      B.职位定向问卷C.结构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4.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职业规划一般指(   C  )A.个人层次的职业规划  B.家庭层次的职业规划C.组织层次的职业规划  D.国家层次的职业规划5.人力资源战略职能在今天所扮演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是组织的(   A   )A.战略伙伴       B.协助角色C.参谋助手       D.执行部门6.在招聘广告中不出现企业名称的广告,称为( B  )A.简易广告       B.遮蔽广告C.匿名广告       D.隐藏广告7.最终决定雇佣应聘者,并分配给他们职位的过程是(   D   )A.人员招募       B.人员甄选C.人员测评       D.人员录用8.人才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是(   A   )A.甄别和评定功能  B.反馈功能C.诊断功能       D.预测功能9.把测评内容转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的过程是指测评内容的( C )A.具体化   B.操作化C.定量化    D.定性化10.绩效管理的重心在于(  A    )A.绩效提升       B.绩效总结C.绩效考核       D.绩效反馈11.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   B   )A.书面通知       B.绩效面谈C.口头通知       D.工作告示12.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提出的一种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计划和程序提升系统是( D   )A.流程改造       B.全方位反馈评价C.六个西格玛   D.平衡计分卡13.影响薪酬中基本工资部分设计的因素主要是(   B   )A.战略       B.职位C.绩效       D.资质14.如果一个企业有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过硬的产品,这个企业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那么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它可以采取(   D   )A.0分位策略    B.25分位策略C.50分位策略   D.75分位策略15.为了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职业教育的权利,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定于(  )A.1994年   B.1995年C.1996年   D.1997年16.人员培训中采取角色扮演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员工(  C    )A.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B.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C.提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D.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17.职业生涯表示的是一个(   B   )A.静态过程       B.动态过程C.价值体系       D.生活方式18.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阶段是(  C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C.确立阶段       D.维持阶段19.从1929年至1975年,美国企业的福利支出占劳动成本的比重上升了(  )A.五倍       B.十倍C.十五倍    D.二十倍20.基本医疗保险费中,个人缴纳额约为其工资收入的(    B  )A.1%  B.2%C.3%  D.4%21.以企业因职工离职、管理混乱、人员怠工等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的计价依据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是( C  )A.历史成本法   B.重置成本法C.机会成本法   D.作业成本法22.人们对于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是一种( D  )A.消费性投资   B.创业性投资C.支出性投资   D.资本性投资23.在组织人才测评中,以了解员工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是(  D    )A.选拔性测评   B.配置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24.在创业阶段,组织的薪酬体系应该是( B     )A.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大,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小B.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小,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大C.基本薪资处于平均水平,资金所占比例较高,福利处于中等水平D.较低的基本工资之上,将奖金发放与成本控制相结合25.将培训重点放在培养管理技能和有效工作的方法适用于(   B   )A.上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人员C.专业人员       D.一般员工26.福利应以全体员工为对象,这体现了员工福利管理的 (  D    )A.合理原则       B.量力而行原则C.统筹规划原则      D.公平的群众性原则27.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理论是(   B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经验积累理论28.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企业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本身的人伦文化,这反映的企业文化特征是(   C )A.时代性   B.独特性C.人本性    D.可塑性29.用一个能够在既定的职务上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来替代该职务上的人员而必须招致的牺牲是(   C   )A.原始成本       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       D.实际成本30.下列适应科层制组织需要的薪酬模式是(   A   )A.职位工资制   B.技能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  ABCDE    )A.获取       B.整合C.保持       D.评估E.控制与调整32.以下属于外部招聘渠道的有(  ABCD    )A.猎头公司       B.校园招聘C.报纸招募       D.人才交流会E.工作告示33.影响组织薪酬体系设计的因素包括(   ABCE   )A.战略       B.职位C.资质       D.能力E.市场34.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又可细分为(  ABCD    )A.招聘成本       B.选拔成本C.录用成本       D.安置成本E.培训成本35.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包括(   BCE  )A.单方缴纳       B.双方缴纳C.个人账户       D.单位账户E.成本列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37.简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38.什么是管理评价中心?39.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步骤。40.简述如何理解学习的含义。41.企业文化维系与传承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42.试述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3.案例:        制样师杨军在深圳市某运动鞋企业工作五年了,月工资固定3500元,他技术水平高,工作努力,深得领导重用。考虑到领导对自己不错,几次5000元月薪的跳槽机会他都放弃了。最近得知,另外一个新来的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元,杨军呆不下去了,马上找公司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书。杨军很快在另外一家运动鞋企业找到了工作,月薪6000元,还有月奖、年终奖。杨军走后,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其中几个人到了杨军所在的企业。问题:(1)试分析该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2)试述薪酬管理的作用。

你好,自考历次试题可以网上找找 或是有辅导书里面有历次试题普通自考学习要教材大纲、练习题、历年真题、网上一些学习资料综合复习才可以。自考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你的时间考试计划来安排你的考试,时间多学习就快一些,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学习,按照教材与考试大纲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毕竟自考需要靠自己的真实力才可以。此外就是多做一些历次的真题。自考学习以自己学习为主,主要参考教材和考试大纲加上一些网上学习资料,此外就是历年的考试真题。重点就是吃透考试大纲,用好教材,这是出题的根本,最好是在买一套模拟题做做,巩固学习成果,要制定计划花时间好好学习的。自考要靠真知识才能通过的,多努力吧总体上讲自考课程考试安排要先易后难,基础课程简单,专业课程难一些,一次考试最多报考4科,所以一次考试选择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难有易,提高备考效率与考试信心。此外,有自考免考的课程不需要再考。

一、单选题 1、工作分析的思想来源已久,其系统研究最早产生于(美国 )的工业企业中 2、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 )思想。 3、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4、被称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 )。 4、1950 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 )”理论 5、工作分析系统的研究开发始于 20 世纪(40~50 年代)在 20 世纪(70~80 年代 )年代趋于成熟,获得了广泛应用。 6、(工作分析 )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7、(任务 )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8、(职位 ),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负担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9、(职业 ):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的职位集合。 10、(职系 ):又被成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的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11、(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 12、(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工作分析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 13、( 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也是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 14、工作分析的客体就是( 工作岗位)。(P26) 15、( 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它是工作分析人员进行工作分析的依据。(P26) 16、工作信息分析从管理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七个问题,即(6W1H )。(P27) 17、工作分析是以(岗位 )为基本出发点的。 18、在对职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某个职位的特征和任职资格,还应分析这个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职位的工作联系,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这个职位的全部特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系统原则 )(P30) 19、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工作分析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广泛参与,工作分析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所有业务部门及员工的大力支持才能成功。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参与原则 )。 20、在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因此,应本着节约、 经济的原则来选择工作分析方法就显得很重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经济性原则 )。(p31) 21、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及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的问题。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 岗位原则)。(P31) 22、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工作分析 )是最为基础的工作。(p32) 23、(访谈法 )既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4、( 管理职位描述法)是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而设计的定量化的工作系统,是所有工作分析系统中最有针对性的一种系统,它涉及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所承担的责任、所受的限制以及管理者的所有具备的各种特征。(P82)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是以工作者应发挥的职能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一般能覆盖工作全部内容的 95%以上。(p90) 26、适用于比较常见、正规且有一定历史的工作,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与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资料分析法 )。(p94) 27、用于收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体力要求等相关信息;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短、 有标准化工序的工作;不适用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长且主观性强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法 是( 观察法)。(P94) 28、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使用与周期较短、 状态稳定、繁杂琐碎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工作日志法)(P94) 29、 30、适用于对目标职位的功能性要素分析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职能工作分析法 )。(p95) 31、(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P104) 32、(技术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以及与该要素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结合,它包括国家的科技体质、科技政策、现有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发展速度等。(p104) 33、(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P105) 34、(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p107) 35、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P107) 36、(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最低要求,它常常是对胜任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水平、工作经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描述。(p114) 37、(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 目。(p117) 38、( 活动)是构成业务流程的最基本要素。(P120) 39、( 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是决定流程的关键因素。(P120) 40、按照(输入输出对象 )划分是指根据输入输出对象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有形的实物流程和无形的信 息流程。(P121) 41、按照( 跨组织的范围)划分,是指根据业务流程的各活动承担者层级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个人间流程、部门间流程和组织间流程。(P121) 42、按照( 组织活动性质)划分是指根据组织活动性质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营运流程(基本流程)和 管理流程(辅助流程)。(P121) 43、根据( 业务流程实现功能)的不同,可将业务流程划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P122) 44、( 现场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人员在工作现场运用感官或其他工具,对调查对象的实际工作动作和工作方式进行观察,并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P132) 45、( 问卷调查法)即工作分析人员直接约见任职人员,并了解其所在岗位的有关情况的方法。 46、( 岗位设置):是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及岗位任职人员需要,配合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 按照一定的原则将组织内性质相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合并设为一个岗位,最后通过组织总的岗位数量来进行定员编制的动态过程。(P132) 47、( 岗等)是指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轻重程度相近的岗位群。(P133) 48、( 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协调组织中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顺利完成。 49、( 专业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例如工程师、 会计师等。技术岗位的设置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明确专业岗位的任务。 50、(执行岗位 )是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工作要求而设置的操作性岗位,具体是指专门从事行政或服务性工作的岗位。由于执行岗位是组织的基础性岗位,主要根据领导安排执行任务,因此,它的自主性较弱,灵活性较差,带有较强的程序性和操作性。(p134) 51、(生产岗位 )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制造、安装、维护及为制造做辅助工作的岗位。 52、岗位设置应以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中心。在岗位设置过程中,应将组织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为部门、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的职责,使各岗位能有效配合,确保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有效配合原则 )。 53、在岗位设置时应坚持(有效管理幅度原则),即确保上级岗位与下级岗位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 54、岗位设置应给予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一般性原则)C 55、( 定编定员)是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根据对组织的结构设计及职能的分解,对岗位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确定组织编制和配置岗位执行人员的系统过程。(P138) 56、以工作为中心所强调的是( 人与工作的融合)。(P138) 57、( 效率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其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出勤率等因素来计算定编定员人数的方法。(P140) 58、(设备定编定员法 )是指根据组织任务确定必须看管的设备数量,再依据设备条件、岗位区域、劳动负荷量及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等来确定定编定员的方法,是效率定编定员的方法。 59、( 比例定编定员法)主要适用于组织内部各种辅助生产或服务性部门的定编定员。(P140) 60、( 职责分工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经营规模、管理方式、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按照组织机构、 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来确定的定编定员方法。(P140) 61、(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的目的是工作分析的首要问题。(p148) 62、(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P149) 63、( 必备的心里素质)是指工作执行人员的职业倾向、运动心理能力、气质取向等。(p151) 64、企业的劳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经营者和员工代表的关系 )的关系。(p154) 65、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大类(8 个)、中类(66 个)、小类(413个)和细类 (1838个)四个层次,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型。 66、( 工作关系分析)是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分析。 67、( 工作描述)是指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岗位的工作名称、工作目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以及工作环境等所做的描述。(p172) 68、(工作标识)是指某一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标识。(p173) 69、(工作名称)是工作标识中最重要的项目,是一组在重要职责上相同的岗位的总称。(p174) 70、在编写工作关系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经常性和重要性)原则。(P176) 71、( 工作职责)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72、( )是工作描述的主体,是在前面工作标识与工作概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位的内容加以细化的部分。(p176)C 73、( 工作权限)是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组织赋予该职位的权限范围、层级和控制力度。 74、SMART 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R代表相关性(Relevant)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中 S 是(具体 ) 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概括。 75、SMART 原则中 M 是(可量度) 指绩效考核指标是数量花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 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76、SMART 原则中 A 是( 可实现) 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 的目标。 77、SMART 原则中 R 是(现实性) 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78、SMART 原则中 T 是(有时限 ) 指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P179) 79、( 岗位名称)是区分某一岗位与其他岗位的首要因素。(P209) 80、(排序法 )是使用较早同时也是操作最简单,非定量的岗位分析方法。 81、一股来说,( )是指由评价人员按照自己的判断,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加工作复杂程度、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等)进行整体比较,从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进行排列的一种方法。(p220)C 82、在选择和确定标杆岗位时,通常可选取总岗位的( 10%~15% )作为标杆岗位。 83、( 分类法)又称等级描述法,是指建立一个具有不同级别标准的岗位级别体系,然后将每一个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将其纳入合适登记的岗位评价方法。(P222) 84、(上山型)岗位的应负责任比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P227) 85、( 平路型)岗位中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类岗位终于应负责任并重。(P227) 86、( 下山型 )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应付责任重要。(P228) 87、岗位评价的(准备阶段 )是整个岗位评估活动的基础性环节。(P230) 88、岗位评价的( 评价阶段)是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P232) 89、(工作设计 )又称岗位设计,是指为了有效的达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 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P240) 90、工作设计的( 工作专业化)时期是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 40 年代。 91、工作设计的工作轮换和( 工作扩大化)时期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 在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 表现为为解决个人对工作的不满而采取的一些临时性管理措施。 92、工作设计的 (工作丰富化 )及其特征再设计时期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主要采取降低工作专业化程度,改变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反馈形式等措施来提高工人工作的满意感。这个时期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工作丰富化和工作特征再设计。(p242) 93、工作设计的 (运用社会技术系统 )方法时期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工作设计主要是在系统理论指导下, 运用工作特征模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对工作进行再设计。(P242) 94、(工作内容的设计 )是工作设计的重点,它确定了工作的一般性质。(p244) 95、(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 )理论,强调对任职者的心理意义以及激励产生影响的那些工作特征,同时,把一些态度变量视为工作设计的最重要结果。 96、工作设计原理中,(科学管理原理 )强调功能效果,提高岗位工作效率,效益优先。(P252) 97、工作设计原理中,( 人际关系理论)和(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强调人本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和岗位满意度。 98、工作设计方法中,( 机械型工作设计法)强调按照任务专门化、技能简单化以及重复性的基本思路来进行工作设计,从而使得工作本身不再具有任何显著的意义。(P253) 99、工作设计方法中,( 生物学型工作设计法)通过使设施、工具、环境等与人的工作相协调,从而减少个人的 生理压力和紧张感,提高员工的舒适度。(p253) 100、工作设计方法中,(知识运动型工作设计法 )是在设计工作时,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确保工作的要求控制在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之内,从而降低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来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反应性。 101、(工作专业化)是最传统的一种工作设计方法,它是指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进行基本改变,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在流水线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 102、(工作扩大化)是指通过增加工作内容,是工作本身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103、扩大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加其工作职责、权利、裁量权和自主性的是(纵向工作扩大化 ) 104、增加属干同阶层责任的工作内容,扩展工作范围和自主性的是(横向工作 扩大化) 105、试图避免过度专业化造成的缺乏多样性,但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只是简单地增加员工所从事的同类任务数目,并没有给员工的活动提供多少挑战性和意义的是(工作扩大化) 106、(多功能型)工作团队:一系列的任务被分派给个小组,小组然后决定给每个成员务派什么具体的任务,并在任务需要时负责在成员之间轮换工作。 107、(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具有更强的纵向一体化特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给自我管理工作团队确定了要完成的目标以后,它就有权自主地决定工作分派、工间休息和质量检验方法等。这些团队甚至常常可以挑选自己的成员,并让成员相互评价工作成绩,其结果是团队主管的职位变得很不重要,甚至有时被取消。 108、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扁平式结构)适合于注重研究与开发、灵活型的组织 109、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 锥形结构)适合与传统行业的组织。锥形结构组织层次较多,管理幅度小。 110、管理层次的设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和限制,通常情况下,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与管理幅度成(反比)。(P262) 111、在工作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112、工作设计的错误中,(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少出现,但它是大型企业的一种流行病。 (A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  B 缺乏工作内容 C 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D 工作量过大) 113、(内容效度)是衡量某工作说明书所列举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要项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该工作岗位的程度。 114、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与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主客体的特点保持一致,这是我们在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时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个原则是(目标一致性原则)。 115、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的明确性是指不同评估主体对工作分析质量的认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致性, 也就是说评估标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评估人员明白其含义,达成一致理解 ,实现不同评估者根据相同评估标准对工作分析质量做出基本一致的认定结果。这体现的是(明确性原则)。 116、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评估的人员一定要认真调查分析,真实地反映工作分析的客观效果和工作说明书的质量程度,切记主观臆断。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里的(实事求是原则)。 117、(历史研究法)就是通过查阅企业各种已有相关数据资料来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 118、(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为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 119、(调查法)是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某种工具从随机选出的或非随机认定的对象那里获取效果评估所需的资料。 120、(试验法)是将研究客体置于一种人为控制的情境中,通过测试或了解研究客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有关情况,为效果评估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

人力咨询自考题可以网上查询一些历年真题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你也可以追问

自学考试试题工作分析

你好,你留下QQ或联系方式,我加你进我的群,群里有1/3的人力资源专业考生;群共享有人力资源的各科资料,一起交流学习、共同上进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1)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书》甲公司与王某于2006年10月5日签订劳动合同时确立劳动关系。(2)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甲公司应当对王某工作进行培训或者调岗后,认为王某依然不能胜任,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关系。(3)王某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与公司达成的和解协议,因为和解协议是双方协商签订的,不具备强制性。(4)法院处理该案的准则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2(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若刘某接受培训后回厂工作。工作2年后,刘某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刘某最多应当承担12000元违约金。而且,刘某不需退回培训期间的工资。(2)若刘某接受培训后未回厂工作,而是去了另一家公司,是明显的不诚信行为,用人单位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可以要求刘某和新公司赔偿损失,但需要举证证明损失是因为刘某而造成的,要求二者承担连带责任。注:第一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因为《劳动合同法》是2008.1.1实施的。

教务老师,听见很多自考的同学在问自考工作分析难吗相关问题,那么今天教务老师来告诉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解答!想问一下自学考试难不难呢?你好,自学考试难度大不大因人而异,如果你知识储备量大,相对来说肯定会觉得简单,如果说了解的知识比较少,那就会觉得有难度。总体来说的话自学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所学专业的考试课程较多,所有科目合格通过后才能毕业。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基础较巩固,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好过的。自考本科出来的,找工作怎么样一般吧得看你找什么工作首先自考本科是属于高等成人教育的一种除了统招本科,自考本科的确是含金量最高的但是自考本科考试难度比较大,10个人里,有八九个都可能过不了我自己是二本学历,之前有兴趣了解过自考本科现在社会上统招本科生一抓一大把,自考本科确实在一些热门工作岗位上没有竞争力像很多大中型企业公司都更侧重录用统招本科学生,当然如果人没录满,才会考虑自考成人等本科学生但是也不是说自考本科学生就找不到工作,只是说想要去和统招本科学生去竞争热门岗位是很困难的尤其是薪酬高,待遇好的单位企业自考本科基本都会被刷下来,所以名义上自考本科和统招本科具有同等效力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并不是国家教育部门一句话,一些规定,就能调整国内对自考学历的看法你想啊,人家单位公司择优录取,没错吧,人家不录你,你能告人家吗?人家承认你自考本科是本科学历,但是人家偏偏要择优录取,比如先录取名校本科生在录取普通大学本科生,到你了基本就没戏了,人家也没说你不能应聘是吧只是说择优录取,录满了不好意思,你能怎样呢?考公务员的话基本没啥区别,毕竟是国家主办的考试有教育部的规定,一视同仁是没问题的可是你想过没,人家说升官靠学历,我认为并不完全对,可是它又有一定的道理你工作表现好,但是因为学历因素有点不足,上级部门就不太可能给你太高职位我认为是存在的不然为何很多人工作那么久了,还要继续去考研呢所以自考本科虽然是本科学历,也能去找一些不错的工作,但是去应聘好的企业公司单位基本没戏的,升高官可能性也非常小,除非你有关系门路,不然只能先去找一些适当的工作做做,毕竟也是本科学历,有些地方也是认可愿意录用的不然为何那么多自考本科的人想继续深造学历,而去考研呢总之,非名校毕业的,又没有关系门路,家庭条件又不是很好的,想找份好工作,考研是唯一的选择了只有考上了研究生才有机会去和名校本科生竞争好的工作岗位自考的找工作难吗?找工作难不难跟自考没系统,靠能力好么自考本科找工作难吗?展开全部关系很重要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工作分析试题

你好,自考历次试题可以网上找找 或是有辅导书里面有历次试题普通自考学习要教材大纲、练习题、历年真题、网上一些学习资料综合复习才可以。自考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你的时间考试计划来安排你的考试,时间多学习就快一些,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学习,按照教材与考试大纲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毕竟自考需要靠自己的真实力才可以。此外就是多做一些历次的真题。自考学习以自己学习为主,主要参考教材和考试大纲加上一些网上学习资料,此外就是历年的考试真题。重点就是吃透考试大纲,用好教材,这是出题的根本,最好是在买一套模拟题做做,巩固学习成果,要制定计划花时间好好学习的。自考要靠真知识才能通过的,多努力吧总体上讲自考课程考试安排要先易后难,基础课程简单,专业课程难一些,一次考试最多报考4科,所以一次考试选择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难有易,提高备考效率与考试信心。此外,有自考免考的课程不需要再考。

全国2009年1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20世纪80—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  D    )A.产业模式       B.参与模式C.投资模式       D.高灵活性模式2.现代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    B  )A.英国       B.美国C.法国       D.德国3.在工作分析中,集中于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问卷称为(   C )A.人员定向问卷      B.职位定向问卷C.结构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4.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职业规划一般指(   C  )A.个人层次的职业规划  B.家庭层次的职业规划C.组织层次的职业规划  D.国家层次的职业规划5.人力资源战略职能在今天所扮演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是组织的(   A   )A.战略伙伴       B.协助角色C.参谋助手       D.执行部门6.在招聘广告中不出现企业名称的广告,称为( B  )A.简易广告       B.遮蔽广告C.匿名广告       D.隐藏广告7.最终决定雇佣应聘者,并分配给他们职位的过程是(   D   )A.人员招募       B.人员甄选C.人员测评       D.人员录用8.人才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是(   A   )A.甄别和评定功能  B.反馈功能C.诊断功能       D.预测功能9.把测评内容转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的过程是指测评内容的( C )A.具体化   B.操作化C.定量化    D.定性化10.绩效管理的重心在于(  A    )A.绩效提升       B.绩效总结C.绩效考核       D.绩效反馈11.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   B   )A.书面通知       B.绩效面谈C.口头通知       D.工作告示12.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提出的一种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计划和程序提升系统是( D   )A.流程改造       B.全方位反馈评价C.六个西格玛   D.平衡计分卡13.影响薪酬中基本工资部分设计的因素主要是(   B   )A.战略       B.职位C.绩效       D.资质14.如果一个企业有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过硬的产品,这个企业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那么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它可以采取(   D   )A.0分位策略    B.25分位策略C.50分位策略   D.75分位策略15.为了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职业教育的权利,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定于(  )A.1994年   B.1995年C.1996年   D.1997年16.人员培训中采取角色扮演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员工(  C    )A.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B.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C.提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D.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17.职业生涯表示的是一个(   B   )A.静态过程       B.动态过程C.价值体系       D.生活方式18.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阶段是(  C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C.确立阶段       D.维持阶段19.从1929年至1975年,美国企业的福利支出占劳动成本的比重上升了(  )A.五倍       B.十倍C.十五倍    D.二十倍20.基本医疗保险费中,个人缴纳额约为其工资收入的(    B  )A.1%  B.2%C.3%  D.4%21.以企业因职工离职、管理混乱、人员怠工等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的计价依据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是( C  )A.历史成本法   B.重置成本法C.机会成本法   D.作业成本法22.人们对于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是一种( D  )A.消费性投资   B.创业性投资C.支出性投资   D.资本性投资23.在组织人才测评中,以了解员工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是(  D    )A.选拔性测评   B.配置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24.在创业阶段,组织的薪酬体系应该是( B     )A.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大,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小B.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小,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大C.基本薪资处于平均水平,资金所占比例较高,福利处于中等水平D.较低的基本工资之上,将奖金发放与成本控制相结合25.将培训重点放在培养管理技能和有效工作的方法适用于(   B   )A.上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人员C.专业人员       D.一般员工26.福利应以全体员工为对象,这体现了员工福利管理的 (  D    )A.合理原则       B.量力而行原则C.统筹规划原则      D.公平的群众性原则27.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理论是(   B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经验积累理论28.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企业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本身的人伦文化,这反映的企业文化特征是(   C )A.时代性   B.独特性C.人本性    D.可塑性29.用一个能够在既定的职务上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来替代该职务上的人员而必须招致的牺牲是(   C   )A.原始成本       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       D.实际成本30.下列适应科层制组织需要的薪酬模式是(   A   )A.职位工资制   B.技能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  ABCDE    )A.获取       B.整合C.保持       D.评估E.控制与调整32.以下属于外部招聘渠道的有(  ABCD    )A.猎头公司       B.校园招聘C.报纸招募       D.人才交流会E.工作告示33.影响组织薪酬体系设计的因素包括(   ABCE   )A.战略       B.职位C.资质       D.能力E.市场34.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又可细分为(  ABCD    )A.招聘成本       B.选拔成本C.录用成本       D.安置成本E.培训成本35.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包括(   BCE  )A.单方缴纳       B.双方缴纳C.个人账户       D.单位账户E.成本列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37.简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38.什么是管理评价中心?39.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步骤。40.简述如何理解学习的含义。41.企业文化维系与传承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42.试述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3.案例:        制样师杨军在深圳市某运动鞋企业工作五年了,月工资固定3500元,他技术水平高,工作努力,深得领导重用。考虑到领导对自己不错,几次5000元月薪的跳槽机会他都放弃了。最近得知,另外一个新来的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元,杨军呆不下去了,马上找公司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书。杨军很快在另外一家运动鞋企业找到了工作,月薪6000元,还有月奖、年终奖。杨军走后,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其中几个人到了杨军所在的企业。问题:(1)试分析该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2)试述薪酬管理的作用。

D.《就业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B.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C.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D.劳动一开始并不是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逐渐成为社会活动 E.劳动不仅改变了劳动对象,同时在劳动中也改变了人本身及其人类的社会状况 2.劳动行为的动机系统所包含的因素有( ) A.结果 B.需要 C.目标 D.动机 E.行为 3.下列选项中的描述属于劳动者行为的是( ) A.劳动分工 B.劳动竞争 C.劳资谈判 D.劳动者的罢工行为 E.劳动协作 4.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其中,工作说明书包括的内容有( ) A.生理要求 B.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 C.工作岗位所处的自然条件 D.心理要求 E.知识技能要求 5.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经典理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制度学派特别强调市场要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B.新古典学派特别强调社会性要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C.制度学派非常强调工会、大型企业、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作用 D.新古典学派源自于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19世纪早期经济学家为代表人物的古典经济学 E.制度学派乐于使用案例研究,乐于运用归纳法 6.就业的基本特征有( ) A.社会性 B.经济性 C.流动性 D.变动性 E.计划性 7.工会作为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工人群众的代表者,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受法律保障。下列属于工会权利的是( ) A.工会有参与管理国家和企业、参政议政的权利 B.工会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利,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形式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C.工会有调解劳动争议和代表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的权利 D.工会有监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权利 E.工会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资率是指某人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货币工资收入所对应上升的比率 B.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的机会成本的高低 C.工资率越高,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增大 D.工资率越低,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增大 E.工资率的高低是决定劳动者是否提供劳动力和提供多少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劳动行为具有系统性,包含动机系统、行动系统、______和______,体现为多要素、多层次的内在结构。 2.劳动力供给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劳动力数量、______和______。 3.求职信一般有标题、称呼、______、______、附件五个部分组成。 4.劳动行为的行动系统包括______、______、劳动实施、劳动行动方式或手段等四个因素。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晕轮效应误差 2.计件工资 3.职业声望 4.简单劳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劳动关系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2.简述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3.简述计时工资的含义及其具体形式。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论述职业的功能。 2.论述使绩效评估有效性化的措施。

工作分析自学考试例题

你好,你留下QQ或联系方式,我加你进我的群,群里有1/3的人力资源专业考生;群共享有人力资源的各科资料,一起交流学习、共同上进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下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 【 】 A.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析法和 【 】 A.趋势分析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 C.德尔菲法 D.回归预测法 5.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是 【 】 A.20% B.10% C.15% D.25% 6.我国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 】 A.人力资源过剩 B.人力资源浪费 C.人力资源不足 D.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而且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以下哪种招募形式 【 】 A.报纸 B.广播电视 C.杂志 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8.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之为 【 】 A.能力测试 B.人格测试 C.成就测试 D.兴趣测试 9.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为了保持组织在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称为 【 】 A.人力分配规划 B.调配规划 C.晋升规划 D.招聘规划 10.世界上第一个兴趣测验量表是 【 】 A.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库德职业兴趣测验 11.用轻的秤砣冒充重的秤砣会造成 【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信度变化 D.效度升高 12.下图反映的是 【 】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C.信度低效度低 D.信度低效度高 13.考核绩效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工具是 【 】 A.图表评定法 B.交替排序法 C.配对比较法 D.强制分布法 14.360度考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 】 A.信度 B.效度 C.可接受度 D.完备性 15.失业保险所属的员工福利类型是 【 】 A.企业福利 B.法定福利 C.生活福利 D.有偿假期 16.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企业有义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 ,并要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 【 】 A.能力 B.知识 C.工作时间 D.积极性 17.将人的资质作为确定等级结构主要依据的薪酬模式为 【 】 A.计件工资制 B.绩效工资制 C.技能工资制 D.职位工资制 18.目前在激励员工方面应用最普遍的员工所有权形式是 【 】 A.员工持股计划 B.股票期权计划 C.收益分享计划 D.利润分享计划 19.作为决定培训需求起始依据的是 【 】 A.任务分析 B.绩效分析 C.培训计划制定 D.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 20.成人学习的最好方式是 【 】 A.老师传授 B.老师传授为主,自学为辅 C.被动学习 D.自我学习 21.巴甫洛夫通过教会狗听到铃声后做出分泌唾液反应的研究得出的理论是 【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有限条件反射理论 22.人与职业相匹配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霍兰德 D.帕森斯 23.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是 【 】 A.控制行为 B.尊重人 C.提高绩效 D.品牌认同 24.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 【 】 A.绩效面谈 B.绩效辅导 C.绩效沟通 D.绩效改进 25.企业文化的灵魂和企业的旗帜是 【 】 A.企业哲学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精神 D.企业目标 26.第一个把人力看做资本的经济学家是 【 】 A.舒尔茨 B.阿奎那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强调通过制度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 进行管理。 【 】 A.文化 B.方法 C.思想 D.政策 E.技术 28.下面的表述中哪些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 】 A.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战略规划的核心部分 B.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适应静态发展需要的重要条件 C.人力资源规划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起点和重要依据 D.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控制人工成本 E.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9.选拔性测评的特点有 【 】 A.强调区分性 B.强调客观性 C.带有调查性 D.具有概括性 E.结果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等级 30.影响组织中员工福利的因素很多,除政府的政策法规及医疗费的增加外,还有 【 】 A.社会的物价水平 B.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C.竞争对手的福利状况 D.人员保护的必要 E.企业的经济实力 31.员工业余自学主要指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的 【 】 A.自费学历教育 B.自费进修 C.外派培训 D.自费培训 E.自费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考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2.人力资源 33.工作分析 34.绩效辅导 35.薪酬调查 36.案例分析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7.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 38.简述一个良好的绩效计划的内容。 39.简述绩效信息的收集方法。 40.简述榜样对个体产生影响的过程。 41.简述员工福利计划的实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2.试述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 43.论述绩效考核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避免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一)》预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B 5.A 6.A 7.B 8.C 9.D 10.A 11.B 12.C 13.A 14.A 15.B 16.A 17.C 18.A 19.A 20.D 21.A 22.D 23.B 24.A 25.C 26.C 二、多项选择题 27.ABCE 28.ACDE 29.ABE 30.ABCDE 31.ABDE 三、名词解释 32.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该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以下七个特点:不可剥夺性、时代性、时效性、生物性、能动性、再生性以及增值性。 33.工作分析是运用科学方法收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该项工作应该承担的职责以及承担该项工作需要的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信息,工作分析的最终产出表现为职位说明书。 34.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持续沟通和信息收集。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绩效实施阶段主要通过沟通完成两方面的工作:计划跟进与调整、过程辅导与激励;信息收集主要是为了下一步的绩效考核积累信息,主要的收集方面有观察法、工作记录法、关键事件法、相关人员反馈法。 35.薪酬调查就是某些权威机构通过抽样的办法,针对某个地区或行业的薪酬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查,以提供关于某个职位的薪酬数据。 36.案例分析法是把实际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编写成供学员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四、简答题 37.人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与自然资源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不可剥夺性。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所特有,具有不可剥夺性。这是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 (2)时代性。人力资源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他们只能在时代为他们提供的条件前提下,努力发挥其作用。 (3)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用都受到时间的制约和限制。与自然资源不同,由于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要用当其时。 (4)生物性。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 (5)能动性。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人力资源则不同,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可能性、自身的条件和愿望,有目的地确定活动的方向,创造性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6)再生性。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大部分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力资源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之后,还能够再生产出来。 (7)增值性。人力资源不仅具有再生性的特点,而且其再生过程也是一种增值的过程。 38.通常,一个良好的绩效计划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1)员工在本次考核期间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 (2)达到目标的结果是怎样的?期限有何安排? (3)如何评价这些结果是好是坏? (4)如何收集员工工作结果的信息? 39.绩效信息在绩效考核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息收集是一项细致、系统的工作,收集方法包括: (1)观察法:即管理人员直接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并形成记录。 (2)工作记录法:员工在完成工作的时候常常需要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员工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3)关键事件法:就是对员工在工作中的特别突出或异常失误的情况进行记录。关键事件的记录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下属的突出业绩进行及时的激励,对下属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4)相关人员反馈法:管理人员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观察留意收集信息,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相当多的时间是和其他的相关人员接触,因此要注意让相关人员提供信息,比如客户、项目小组成员、相关部门的主管和员工等。 需要注意,所有的数据记录和收集都一定要以绩效为核心。 40.榜样对个体的影响包括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只有当人们认识并注意到榜样的重要特点时,才会向榜样学习。人们倾向于最受那些有吸引力、反复出现、人们认为重要或者与自己相似的榜样的影响。 (2)保持过程:榜样的影响取决于当榜样不再真正出现时,个体对榜样活动的记忆程度。 (3)动力复制过程:个体通过观察榜样而看到一种新行为后,观察必须转化为行为。这一过程表明个体能够执行榜样的活动。 (4)强化过程:如果提供了积极的诱因和奖励,将会激发个体从事榜样的行为。人们对被强化的行为将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习得的更好,表现的更频繁。 41.员工福利计划的实施,主要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员工福利计划的宣传及沟通:在向职工介绍和宣传福利政策和内容时,可以通过印发福利手册的方式,详细讲述本企业福利的基本内容、享受福利待遇的条件和费用的承担等问题。应有专门的机构(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定期开展讨论会,收集员工中对福利管理的不解之处,并及时给予解答,避免由于沟通不畅而出现的矛盾。同时,要注意收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福利制度,完善本企业的福利计划,结合其他企业的现实向员工介绍本企业的福利制度,扩大关于企业薪酬竞争力的讨论范围。要充分利用企业可用资源,如企业网等及时掌握员工的看法、意见,并给予合理的答复,帮助员工理解福利安排和选择的细节等问题。 (2)审查和帮助员工获得福利待遇:员工申请享受规定的福利待遇时,福利管理者应该按照既定的福利政策和计划,审查员工资格,向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做出解释;对审查合格的申请者,应为其或协助其办理相关手续,帮助员工获得自己应享有的福利待遇。 (3)节约开支,降低福利成本。为了提高福利服务效率,减少浪费,许多企业进行了改革。采取的手段主要有:①由员工自己承担一个规定数额的费用,只有员工的支出超过这个规定数额时合理性,或将计划实施方案进行竞争性投标。 五、论述题 42.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包括职位分析问卷法(PAQ)、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程序和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具体来讲: (1)职位分析问卷法(PAQ)。职位分析问卷是由麦考密克、珍纳尔和米查姆设计的。它围绕任职者进行信息收集,以对任职者从事工作需要进行的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为基础。①职位分析问卷的项目。职位分析问卷由194个项目或者职位要素构成,这些项目可分为六个方面:信息输入、心理过程、工作输出、人际活动、工作情景与职务关系以及其他方面。②职位分析问卷的评分标准。PAQ给出了6个评分标准:信息使用度、耗费时间、适用性、对工作的重要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特殊计分。③职位分析问卷的优缺点。它真正的优势在于,问卷的实施者可以根据是否负有决策/沟通/社会方面的责任、是否执行熟练的技能性活动、是否伴随有相应的身体活动、是否操纵汽车/设备和是否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这五个基本维度对工作进行等级划分,对于每一项工作可以分配到一个量化的分数。职位分析问卷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职位的特定工作活动进行描述,且可读性不强。 (2)美国劳工部工作分析程序。它是由美国劳工部所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核心是对于每一项工作都按照任职者和信息、人、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等级划分。其基本程序为①清理出任职者在信息、人、物这三个维度上有哪些基本活动,并予以归纳总结;②根据目标职位的任职者在理论上需要哪个层次的活动,并赋予相应的分数;③这三项的分的总和就成为此项工作的等级划分的基础。 (3)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不仅仅是依据信息、人、物三方面来对工作进行分类,它还考虑以下四个因素:①在执行工作时需要得到多大程度的指导;②在执行工作时需要运用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③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数字能力有多高;④执行工作时所要求的口头及语言表达如何。 43.1.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下列一些问题: (1)工作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 (2)晕轮效应。 (3)居中趋势。 (4)偏松或偏紧倾向。 (5)评价者的个人偏见。 (6)员工过去的绩效状况。 2.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弄清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意识地加以避免; 其次,要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绩效评价工具,考虑到各个工具分别有其优缺点,可以考虑几种工具的综合使用; 再次,要慎重挑选考核者并对考核者进行相关培训,比如要挑选正直、公正的考核者,同时要对考核者如何避免晕轮效应、居中趋势以及偏松偏紧倾向进行培训。 最后,要排除一些外部因素对绩效评价的影响,比如时间约束的强度、员工流动率的高低等。

一、单选题 1、工作分析的思想来源已久,其系统研究最早产生于(美国 )的工业企业中 2、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 )思想。 3、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4、被称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 )。 4、1950 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 )”理论 5、工作分析系统的研究开发始于 20 世纪(40~50 年代)在 20 世纪(70~80 年代 )年代趋于成熟,获得了广泛应用。 6、(工作分析 )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7、(任务 )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8、(职位 ),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负担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9、(职业 ):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的职位集合。 10、(职系 ):又被成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的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11、(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 12、(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工作分析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 13、( 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也是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 14、工作分析的客体就是( 工作岗位)。(P26) 15、( 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它是工作分析人员进行工作分析的依据。(P26) 16、工作信息分析从管理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七个问题,即(6W1H )。(P27) 17、工作分析是以(岗位 )为基本出发点的。 18、在对职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某个职位的特征和任职资格,还应分析这个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职位的工作联系,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这个职位的全部特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系统原则 )(P30) 19、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工作分析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广泛参与,工作分析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所有业务部门及员工的大力支持才能成功。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参与原则 )。 20、在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因此,应本着节约、 经济的原则来选择工作分析方法就显得很重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经济性原则 )。(p31) 21、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及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的问题。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 岗位原则)。(P31) 22、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工作分析 )是最为基础的工作。(p32) 23、(访谈法 )既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4、( 管理职位描述法)是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而设计的定量化的工作系统,是所有工作分析系统中最有针对性的一种系统,它涉及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所承担的责任、所受的限制以及管理者的所有具备的各种特征。(P82)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是以工作者应发挥的职能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一般能覆盖工作全部内容的 95%以上。(p90) 26、适用于比较常见、正规且有一定历史的工作,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与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资料分析法 )。(p94) 27、用于收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体力要求等相关信息;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短、 有标准化工序的工作;不适用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长且主观性强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法 是( 观察法)。(P94) 28、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使用与周期较短、 状态稳定、繁杂琐碎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工作日志法)(P94) 29、 30、适用于对目标职位的功能性要素分析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职能工作分析法 )。(p95) 31、(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P104) 32、(技术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以及与该要素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结合,它包括国家的科技体质、科技政策、现有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发展速度等。(p104) 33、(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P105) 34、(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p107) 35、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P107) 36、(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最低要求,它常常是对胜任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水平、工作经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描述。(p114) 37、(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 目。(p117) 38、( 活动)是构成业务流程的最基本要素。(P120) 39、( 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是决定流程的关键因素。(P120) 40、按照(输入输出对象 )划分是指根据输入输出对象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有形的实物流程和无形的信 息流程。(P121) 41、按照( 跨组织的范围)划分,是指根据业务流程的各活动承担者层级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个人间流程、部门间流程和组织间流程。(P121) 42、按照( 组织活动性质)划分是指根据组织活动性质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营运流程(基本流程)和 管理流程(辅助流程)。(P121) 43、根据( 业务流程实现功能)的不同,可将业务流程划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P122) 44、( 现场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人员在工作现场运用感官或其他工具,对调查对象的实际工作动作和工作方式进行观察,并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P132) 45、( 问卷调查法)即工作分析人员直接约见任职人员,并了解其所在岗位的有关情况的方法。 46、( 岗位设置):是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及岗位任职人员需要,配合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 按照一定的原则将组织内性质相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合并设为一个岗位,最后通过组织总的岗位数量来进行定员编制的动态过程。(P132) 47、( 岗等)是指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轻重程度相近的岗位群。(P133) 48、( 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协调组织中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顺利完成。 49、( 专业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例如工程师、 会计师等。技术岗位的设置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明确专业岗位的任务。 50、(执行岗位 )是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工作要求而设置的操作性岗位,具体是指专门从事行政或服务性工作的岗位。由于执行岗位是组织的基础性岗位,主要根据领导安排执行任务,因此,它的自主性较弱,灵活性较差,带有较强的程序性和操作性。(p134) 51、(生产岗位 )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制造、安装、维护及为制造做辅助工作的岗位。 52、岗位设置应以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中心。在岗位设置过程中,应将组织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为部门、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的职责,使各岗位能有效配合,确保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有效配合原则 )。 53、在岗位设置时应坚持(有效管理幅度原则),即确保上级岗位与下级岗位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 54、岗位设置应给予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一般性原则)C 55、( 定编定员)是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根据对组织的结构设计及职能的分解,对岗位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确定组织编制和配置岗位执行人员的系统过程。(P138) 56、以工作为中心所强调的是( 人与工作的融合)。(P138) 57、( 效率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其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出勤率等因素来计算定编定员人数的方法。(P140) 58、(设备定编定员法 )是指根据组织任务确定必须看管的设备数量,再依据设备条件、岗位区域、劳动负荷量及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等来确定定编定员的方法,是效率定编定员的方法。 59、( 比例定编定员法)主要适用于组织内部各种辅助生产或服务性部门的定编定员。(P140) 60、( 职责分工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经营规模、管理方式、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按照组织机构、 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来确定的定编定员方法。(P140) 61、(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的目的是工作分析的首要问题。(p148) 62、(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P149) 63、( 必备的心里素质)是指工作执行人员的职业倾向、运动心理能力、气质取向等。(p151) 64、企业的劳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经营者和员工代表的关系 )的关系。(p154) 65、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大类(8 个)、中类(66 个)、小类(413个)和细类 (1838个)四个层次,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型。 66、( 工作关系分析)是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分析。 67、( 工作描述)是指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岗位的工作名称、工作目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以及工作环境等所做的描述。(p172) 68、(工作标识)是指某一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标识。(p173) 69、(工作名称)是工作标识中最重要的项目,是一组在重要职责上相同的岗位的总称。(p174) 70、在编写工作关系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经常性和重要性)原则。(P176) 71、( 工作职责)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72、( )是工作描述的主体,是在前面工作标识与工作概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位的内容加以细化的部分。(p176)C 73、( 工作权限)是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组织赋予该职位的权限范围、层级和控制力度。 74、SMART 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R代表相关性(Relevant)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中 S 是(具体 ) 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概括。 75、SMART 原则中 M 是(可量度) 指绩效考核指标是数量花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 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76、SMART 原则中 A 是( 可实现) 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 的目标。 77、SMART 原则中 R 是(现实性) 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78、SMART 原则中 T 是(有时限 ) 指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P179) 79、( 岗位名称)是区分某一岗位与其他岗位的首要因素。(P209) 80、(排序法 )是使用较早同时也是操作最简单,非定量的岗位分析方法。 81、一股来说,( )是指由评价人员按照自己的判断,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加工作复杂程度、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等)进行整体比较,从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进行排列的一种方法。(p220)C 82、在选择和确定标杆岗位时,通常可选取总岗位的( 10%~15% )作为标杆岗位。 83、( 分类法)又称等级描述法,是指建立一个具有不同级别标准的岗位级别体系,然后将每一个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将其纳入合适登记的岗位评价方法。(P222) 84、(上山型)岗位的应负责任比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P227) 85、( 平路型)岗位中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类岗位终于应负责任并重。(P227) 86、( 下山型 )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应付责任重要。(P228) 87、岗位评价的(准备阶段 )是整个岗位评估活动的基础性环节。(P230) 88、岗位评价的( 评价阶段)是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P232) 89、(工作设计 )又称岗位设计,是指为了有效的达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 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P240) 90、工作设计的( 工作专业化)时期是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 40 年代。 91、工作设计的工作轮换和( 工作扩大化)时期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 在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 表现为为解决个人对工作的不满而采取的一些临时性管理措施。 92、工作设计的 (工作丰富化 )及其特征再设计时期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主要采取降低工作专业化程度,改变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反馈形式等措施来提高工人工作的满意感。这个时期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工作丰富化和工作特征再设计。(p242) 93、工作设计的 (运用社会技术系统 )方法时期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工作设计主要是在系统理论指导下, 运用工作特征模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对工作进行再设计。(P242) 94、(工作内容的设计 )是工作设计的重点,它确定了工作的一般性质。(p244) 95、(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 )理论,强调对任职者的心理意义以及激励产生影响的那些工作特征,同时,把一些态度变量视为工作设计的最重要结果。 96、工作设计原理中,(科学管理原理 )强调功能效果,提高岗位工作效率,效益优先。(P252) 97、工作设计原理中,( 人际关系理论)和(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强调人本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和岗位满意度。 98、工作设计方法中,( 机械型工作设计法)强调按照任务专门化、技能简单化以及重复性的基本思路来进行工作设计,从而使得工作本身不再具有任何显著的意义。(P253) 99、工作设计方法中,( 生物学型工作设计法)通过使设施、工具、环境等与人的工作相协调,从而减少个人的 生理压力和紧张感,提高员工的舒适度。(p253) 100、工作设计方法中,(知识运动型工作设计法 )是在设计工作时,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确保工作的要求控制在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之内,从而降低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来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反应性。 101、(工作专业化)是最传统的一种工作设计方法,它是指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进行基本改变,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在流水线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 102、(工作扩大化)是指通过增加工作内容,是工作本身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103、扩大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加其工作职责、权利、裁量权和自主性的是(纵向工作扩大化 ) 104、增加属干同阶层责任的工作内容,扩展工作范围和自主性的是(横向工作 扩大化) 105、试图避免过度专业化造成的缺乏多样性,但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只是简单地增加员工所从事的同类任务数目,并没有给员工的活动提供多少挑战性和意义的是(工作扩大化) 106、(多功能型)工作团队:一系列的任务被分派给个小组,小组然后决定给每个成员务派什么具体的任务,并在任务需要时负责在成员之间轮换工作。 107、(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具有更强的纵向一体化特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给自我管理工作团队确定了要完成的目标以后,它就有权自主地决定工作分派、工间休息和质量检验方法等。这些团队甚至常常可以挑选自己的成员,并让成员相互评价工作成绩,其结果是团队主管的职位变得很不重要,甚至有时被取消。 108、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扁平式结构)适合于注重研究与开发、灵活型的组织 109、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 锥形结构)适合与传统行业的组织。锥形结构组织层次较多,管理幅度小。 110、管理层次的设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和限制,通常情况下,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与管理幅度成(反比)。(P262) 111、在工作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112、工作设计的错误中,(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少出现,但它是大型企业的一种流行病。 (A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  B 缺乏工作内容 C 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D 工作量过大) 113、(内容效度)是衡量某工作说明书所列举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要项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该工作岗位的程度。 114、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与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主客体的特点保持一致,这是我们在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时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个原则是(目标一致性原则)。 115、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的明确性是指不同评估主体对工作分析质量的认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致性, 也就是说评估标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评估人员明白其含义,达成一致理解 ,实现不同评估者根据相同评估标准对工作分析质量做出基本一致的认定结果。这体现的是(明确性原则)。 116、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评估的人员一定要认真调查分析,真实地反映工作分析的客观效果和工作说明书的质量程度,切记主观臆断。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里的(实事求是原则)。 117、(历史研究法)就是通过查阅企业各种已有相关数据资料来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 118、(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为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 119、(调查法)是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某种工具从随机选出的或非随机认定的对象那里获取效果评估所需的资料。 120、(试验法)是将研究客体置于一种人为控制的情境中,通过测试或了解研究客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有关情况,为效果评估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

工作分析是以单选的形式出的,为什么要简答?、

  • 索引序列
  • 工作分析列题自学考试
  • 工作分析自学考试题
  • 自学考试试题工作分析
  • 自学考试工作分析试题
  • 工作分析自学考试例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