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幼儿园课程自考活动设计题

幼儿园课程自考活动设计题

发布时间:

幼儿园课程自考活动设计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心理当家是( ) A.佛洛伊德 B.马斯洛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2.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无意注意逐渐发展,有意注意未发现 D.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未出现 3.洗手时,东东突然叫了起来:“洗手液溅进眼睛里了!”这时老师首先应该做的是( ) A.用流动水冲洗眼睛 B.用干净的纸或软布擦眼睛 C.找保健医生 D.拉开眼皮吹一吹 4、幼儿时期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是( ) A意义记忆 B.形象记忆 C.词语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幼儿自我评价特点的是( ) A.依从性 B.表面性 C.主观情绪性 D.全面性 6.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最应该强调的是( ) A.画面干净、美观 B.画得和教师的一样 C.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表达 D.画得越像越好 7下列选项中属于实施正面教育原则方法的是( ) A.树立榜样 B 只表扬不批评 C.纠正错误 D.对幼儿的错 8.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根本目的是( ) A.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B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 C.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D.完成园长交给的任务 9新入园时,如果班里有个幼儿哭了,其他幼儿也会跟着哭。这是( ) A.情绪的动机作用 B.情绪的信号作用 C.情绪的组织作用 D.情绪的感染作用 10.从生活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原因是( ) A.教师容易制作教具 B.便于教师教 C.符合家长的希望 D.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二、简答题 11.简述种植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2.根据右图说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缺图) 三、论述题 13.有家长说:“这家幼儿园天天让孩子玩,什么都没教。不教拼音,不教写字,孩子连字都认不了几个。”为什么说该家长的说法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 14.材料: 毛毛是个活泼的孩子。这学期体检时,毛毛被检查处弱视,需要戴眼镜治疗李老师发现毛毛戴眼镜后变得沉默了,还时不时把眼镜摘下来。李老师关心地问毛毛,毛毛说怕被小朋友笑话,所以不想戴。于是李老师组织了一次“眼睛生病怎么办”的集体活动。活动后,幼儿都知道了眼睛生病要治疗,毛毛戴眼镜也是为了治疗,毛毛又戴上了眼镜,又和往常一样活泼好动了。 问题: (1)李老师组织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李老师的做法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15.材料: 新入职的王老师第一次带大班小朋友做操时,发现大象的动作有些混乱,有的胳膊向左伸,有的向右伸,这是为什么呢?昨天老教师带操时,明明大家动作很整齐啊! 问题: (1)请从幼儿左右概念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幼儿动作混乱的原因。 (2)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五、活动设计题 16.菊花开了,枫叶红了。幼儿园准备组织大班幼儿去秋游。园里已经联系好和车辆。要求各班老师写出自己班的工作计划。 要求:假设你要是大二班的老师,请写出你班的工作计划,包括内容、目的和方法等。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 D. 维果斯基 2.【参考答案】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3.【参考答案】 A. 用流动水冲洗眼睛 4.【参考答案】 B. 形象记忆 5.【参考答案】 D. 全面性 6.【参考答案】 C. 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表达 7.【参考答案】 A. 树立榜样 8.【参考答案】 C. 家园合作,形成校园合力 9.【参考答案】 D. 情绪的感染作用 10.【参考答案】D. 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简答题 11.【参考答案】 1.种植活动对幼儿教学的意义 种植是孩子们实践、探索的好活动,好奇和探究种植活动强调真实和体验,它为孩子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本色,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的一小块“种植园地”,组织幼儿开展科学种植活动。让种植活动成为幼儿的教育资源,从而开拓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2.种植活动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1)在种植中习得管理能力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让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参与播种管理。动员大家一起收集各种种子,把收集的种子一并呈现在幼儿们面前,让他们充分讨论:“我们班的种植园地应该种些什么?种植园地上要种各种蔬菜应该怎样划分呢”?幼儿们各抒起见,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合理安排种植了芹菜、蚕豆、油菜、土豆、大蒜、萝卜等。并请幼儿的奶奶(老农)一起参与指导种植园地,使幼儿们了解到要让蔬菜长的好,要经常去管理,施肥、浇水、锄草。在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时常有幼儿提醒老师一起管理种植园地,参与管理已融入幼儿们每天的生活。 (2)在种植中培养观察能力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需要耐心照料与等待的过程。各种植物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在观察种植园地时,孩子们养成了习惯,总要人手一本带好种植记录本,记录本中记录着植物的点滴变化,在记录中孩子们惊喜的发现了植物生长的有趣现象:萝卜开的是大大的白色花,油菜、青菜开的是黄花,蚕豆开的是粉色的花;花谢了,有的结籽、有的结豆荚。我们平时吃的土豆是在泥土里挖出来的,这些又都是蔬菜的种子。同时,结合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开展绿色菜篮子和种植园地的活动中,找到了主题活动和种植园地的结合点,发挥了种植园地的作用。 (3)在种植中提高语言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表现非常积极,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都充满自信。首先,利用口头交流的传统表达方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如“我的空心菜长得绿油油的”“我的西红柿可真红”“我的茄子多长”等这些表达带有幼儿观察成功的愉快体验,为幼儿表达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其次,运用图示记录法等科学表达方式,引导幼儿用图画的形式将每天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画在自己的图画本上,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多种形式的种植活动不仅满足幼儿这一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幼儿从小爱生活、爱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参考答案】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论述题 【答案解析】 家长不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 小学倾向的坏处:讲课则一味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等,由于教学内容背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使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小学化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不符合新世纪育人的需要,对幼儿形成负面影响。 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内容不了解。 幼小衔接工作第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第三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解析】 (1)李老师组织这次活动解决的是毛毛怕别人笑话而不戴眼睛的问题。 ①依据教育目标,满足幼儿发展的整体需要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由教育目标决定,教育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和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现为 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首要标准,是对于幼儿来说是有用的,能够满足幼儿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基础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基础的学习内容是有效的学习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 实施的有效性。幼儿具有特定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过程与个性,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行为习惯等,这些都是制约教育活动内容的有效性及有效性大小的重要因素。 (2)以下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 ①遵循幼儿生活的逻辑,而非学科知识的逻辑 遵循幼儿生活的逻辑,这是幼儿园课程设计与编制的一大特征。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以幼 儿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从幼儿生活中发掘有教育价值的事件、现象、问题等,将之转化为课程内容和 有意义的课程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②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非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活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特征。因为幼儿需要游戏,游戏反映了幼儿的需要,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幼儿园不能像中小学那样主要通过“上课”来实施课程,而必须以游戏作为课程的基本形式。如果幼儿园用上课来代替幼儿游戏,以上课为主要形式,那就是“小学化”了,幼儿园课程也就不称为幼儿园课程了。幼儿园课程常常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幼儿的游戏又常常生成课程。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经常会生成新的活动,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幼儿的游戏与课程是难以分开的。 【答案】 (1)幼儿左右概念发展如下: ①大班幼儿只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指南》中数学认知:5-6岁幼儿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材料中,幼儿园大班认识左右,是以自身为中心认识左右,所以会出现动作混乱的特点。 ②教师要进行镜面示范 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 如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舞蹈、体操等动作时,应该面对幼儿做示范动作,示范左右方位的动作需要和幼儿学做的动作正好相反,如同照镜子时做出的动作一样。材料中,教师没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镜面示范进行带操,故出现动作混乱的现象。 (2)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①请幼儿取放物体时,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位词。 ②和幼儿一起识别熟悉场所的位置。 ③在体育、音乐和舞蹈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 ④和幼儿玩按指令找宝的游戏。对年龄小的幼儿要求他们按语言指令寻找,对年龄大些的幼儿可要求按照简单的示意图寻找。

【第一篇】 (B)1.是儿童通过主动地阅读书籍和各种形式的读物,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的行为。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D.游戏

(B)2.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是教师同时组织和指导全班儿童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C)3.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A)4.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6.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7.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C)8.把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个体的有关各个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9.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0.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C)11.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2.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

(D13.认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A.杜威B.维果斯基C.马拉古兹D.蒙台梭利

(A)14.“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戴自俺

(D)15.“五指活动”的提出者是。

A.戴自俺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二、多项选择题

(AB16.根据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ABCD)17.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

A.基础性B.综合性C.活动性D.游戏性

(ABCD)18.幼儿园课程内部的基本要素有。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ABC)19.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

A.基础性B.广泛性C.生活性D.游戏性

(AB)20.根据关注的内容重点不同,可将课程目标分为。

A.行为目标B.表现性目标C.预成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

(ABCD)21.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多种层次,一般可分为。

A.领域目标B.学年目标C.单元目标D.活动目标

(ABCD)2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和保育目标包括。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ABCD)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包括。

A.健康B.语言C.社会D.科学和艺术

(CD)24.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课程目标分为。

A.认知领域B.健康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ABC)25.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

A.研究儿童B.研究社会C.研究人类知识D.研究课程本身

(ABCD)26.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有。

A.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B.系统性原则C.时代性原则D.缺失优先原则

(ABC)27.人们对课程内容的界定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分别将课程内容界定成。

A.教材B.学习活动C.学习经验D.教学

(ABCD)28.全域性的课程内容应包含。

A.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常识;B.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C.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D.人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ABCD2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趣味性B.基础性和生活性C.系统性D.活动性或可操作性

(ABCD)30.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第二篇】 (ABD)1.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有。

A.课程的目标B.社会生活C.教师的意愿D.幼儿的发展

(AB)2.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策略有。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领域顺序D.学科顺序

(CD)3.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都是常见的组织课程内容的策略。

A.前组织B.后组织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

(ABC)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原则。

A.顺序型原则B.连续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跳跃性原则

(ABCD)95.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对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B.幼儿C.课程方案D.家长和幼儿园

(ABC)6.从现存的课程实施的实践分析,主要的实施方式根据课程方案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可以大致分。

A.预成性方案的实施B.动态性方案的实施C.生成性方案的实施D.静态方案的实施

(ABCD)7.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实施途径有。

A.教学活动B.环境创设和利用C.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D.家、园、社区合作

(ABCD)8.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有。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理解D.游戏

(ABC)9.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有。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集体教学D.班级教学

(ABC)10.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中期计划D.即时计划

(AB)11.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来分。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结构性环境D.非结构性环境

(ABCD)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A.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内容C.评价的主体和对象D.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ABD)13.按评价的参照体系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BCD)14.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目的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D.总结性评价

(ACD)105.按评价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行政评价D.他人评价

(ABCD)1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ABCD)17.幼儿园课程评价活动收集资料的手段也就往往是多样,主要有等方法。

A.观察B.听取被评价者的汇报C.访问D.调查

(ABCD)18.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模式有。

A.知识系统化模式B.认知学派模式C.活动区活动模式D.项目活动模式

(ABCD)19.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幼教法规有。

A.《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B.《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ABCD)20在蒙台梭利方案中,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

A.日常生活练习B.感官训练C.语言教育D.数学教育

(ABCD)21.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有。

A.刺激的孤立性B.操作的顺序性C.工作的趣味性D.教育的自动性

(ACD)22.对瑞吉欧教育影响较大的理论人物有。A.杜威B.马拉古兹C.皮亚杰D.维果斯基(ABCD)23.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

A.弹性计划B.合作教学C.档案支持D.小组工作

(ABCD)24.单元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A.课程内容综合性B.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C.教学方法的活动性D.教学过程的操作性(ABCD)25.区域活动的教育原则有。

A.自主性原则B.探索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层进性原则

(ABCD)26.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用各种材料来布置不同的活动区,布置时要注意。

A.儿童自理问题;B.心理气氛问题C.规则问题D.安全问题

【第三篇】 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3.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6.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7.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8.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就是对某种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进行鉴定或评判的活动。

9.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

10.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教学

14.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15.诊断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

16.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适时调节控制,以缩小工作过程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评价研究工作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

17.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objectives)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18预成性目标——所谓预成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19.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20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和蕴含在幼儿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自考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应该是() A.活动课程 B.悬缺课程 C.隐性课程 D.学科课程 2.显性课程常规存在的形式是() A.校园建筑 B.学校管理制度 C.学校各种课程 D.师生关系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幼儿园课程性质的是() A.基础性 B.系统性 C.非义务性 D.适宜发展性 4.“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其典型的课程形式是()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分科课程 D.广域课程 5.在下列各项中,处于课程核心位置,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评价标准的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组织 D.课程模式 6.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3~4岁 B.3~5岁 C.3~6岁 D.3~7岁 7.维果茨基认为,3~7岁儿童的教学属于何种教学?() A.“自发型” B.“反应型” C.“自发—反应型” D.“反应—自发型” 8.瑞吉欧在教学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合作研究 B.档案支持 C.图像语言 D.集体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9.当幼儿园课程被理解为_____________时,它突出了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 10.教师常根据幼儿的_____________和发展需要,决定区域活动区的种类。 11.选择单元主题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有:从_____________出发;从幼儿兴趣、需要出发;从现有的内容和材料出发。 12.幼儿园课程目标有许多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_____________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四个层次。 13.从学习者参与活动的规模来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可分为集体活动、_____________活动和个别活动。 14.我们把教师教的方法大体归为_____________和间接教学两大类。 1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三大部分。 16.针对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等现状,陈鹤琴提出并建立了_____________理论体系。 17.在凯米—德芙里斯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独自操作物体的活动、_____________、小组规则游戏和实验。 18.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理论认为,儿童知识的系统化应根据_____________原则来建立。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9.适宜性发展即适应发展,指的是课程要迎合、迁就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 20.悬缺课程即是潜在课程。() 21.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是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的特征。() 22.幼儿园课程就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各种课的总和。() 23.课程内容的均衡性指的是构成课程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平均。() 24.在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中,把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感性活动放在核心的地位。() 25.作业教学的独特功能在于平行地扩大幼儿的经验、增加全新的知识内容。() 26.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7.活动课程 28.幼儿园课程组织 29.区域活动 30.“自发—反应型”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哪几种? 32.项目活动和单元主题活动有何不同? 33.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4.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其特征、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35.简述皮亚杰式学前课程的一般特点。 36.简述HIGH/SCOPE课程内容中“兴趣区”创设、安排的原则及主要功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有人说,课程计划就像是一幢建筑的详细设计图,而课程实施则是具体而严格地按图施工。这种看法对吗?请你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角度进行分析。 38.阐述“五指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 七、案例分析(本大题8分) 39.小班单元主题活动“好玩的沙” 单元总目标:1、认识沙的颜色、性质及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2、认识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一:认识沙 活动目标:1、观察后能说出沙与石头的不同; 2、能认出沙的颜色。 活动二:漏沙与量沙游戏 活动目标:1、知道筛过后的沙不含杂质,可使漏斗的沙流畅; 2、能利用小量杯量沙,说出两个粗细不同的杯子哪个装得多,哪个装得少。 活动三:沙箱设计 活动目标:1、能以自己的构想设计沙箱的内容; 2、能与别人共同合作设计。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设计的单元总目标和活动目标违背了哪些原则?为什么? 八、活动设计(本大题8分) 40.设计一个学科教学活动的某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要求: (1)从日常生活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 (2)运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3)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

【第一篇】 (B)1.是儿童通过主动地阅读书籍和各种形式的读物,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的行为。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D.游戏

(B)2.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是教师同时组织和指导全班儿童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C)3.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A)4.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6.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7.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C)8.把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个体的有关各个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9.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0.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C)11.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2.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

(D13.认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A.杜威B.维果斯基C.马拉古兹D.蒙台梭利

(A)14.“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戴自俺

(D)15.“五指活动”的提出者是。

A.戴自俺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二、多项选择题

(AB16.根据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ABCD)17.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

A.基础性B.综合性C.活动性D.游戏性

(ABCD)18.幼儿园课程内部的基本要素有。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ABC)19.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

A.基础性B.广泛性C.生活性D.游戏性

(AB)20.根据关注的内容重点不同,可将课程目标分为。

A.行为目标B.表现性目标C.预成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

(ABCD)21.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多种层次,一般可分为。

A.领域目标B.学年目标C.单元目标D.活动目标

(ABCD)2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和保育目标包括。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ABCD)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包括。

A.健康B.语言C.社会D.科学和艺术

(CD)24.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课程目标分为。

A.认知领域B.健康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ABC)25.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

A.研究儿童B.研究社会C.研究人类知识D.研究课程本身

(ABCD)26.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有。

A.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B.系统性原则C.时代性原则D.缺失优先原则

(ABC)27.人们对课程内容的界定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分别将课程内容界定成。

A.教材B.学习活动C.学习经验D.教学

(ABCD)28.全域性的课程内容应包含。

A.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常识;B.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C.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D.人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ABCD2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趣味性B.基础性和生活性C.系统性D.活动性或可操作性

(ABCD)30.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第二篇】 (ABD)1.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有。

A.课程的目标B.社会生活C.教师的意愿D.幼儿的发展

(AB)2.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策略有。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领域顺序D.学科顺序

(CD)3.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都是常见的组织课程内容的策略。

A.前组织B.后组织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

(ABC)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原则。

A.顺序型原则B.连续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跳跃性原则

(ABCD)95.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对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B.幼儿C.课程方案D.家长和幼儿园

(ABC)6.从现存的课程实施的实践分析,主要的实施方式根据课程方案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可以大致分。

A.预成性方案的实施B.动态性方案的实施C.生成性方案的实施D.静态方案的实施

(ABCD)7.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实施途径有。

A.教学活动B.环境创设和利用C.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D.家、园、社区合作

(ABCD)8.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有。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理解D.游戏

(ABC)9.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有。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集体教学D.班级教学

(ABC)10.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中期计划D.即时计划

(AB)11.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来分。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结构性环境D.非结构性环境

(ABCD)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A.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内容C.评价的主体和对象D.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ABD)13.按评价的参照体系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BCD)14.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目的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D.总结性评价

(ACD)105.按评价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行政评价D.他人评价

(ABCD)1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ABCD)17.幼儿园课程评价活动收集资料的手段也就往往是多样,主要有等方法。

A.观察B.听取被评价者的汇报C.访问D.调查

(ABCD)18.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模式有。

A.知识系统化模式B.认知学派模式C.活动区活动模式D.项目活动模式

(ABCD)19.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幼教法规有。

A.《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B.《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ABCD)20在蒙台梭利方案中,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

A.日常生活练习B.感官训练C.语言教育D.数学教育

(ABCD)21.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有。

A.刺激的孤立性B.操作的顺序性C.工作的趣味性D.教育的自动性

(ACD)22.对瑞吉欧教育影响较大的理论人物有。A.杜威B.马拉古兹C.皮亚杰D.维果斯基(ABCD)23.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

A.弹性计划B.合作教学C.档案支持D.小组工作

(ABCD)24.单元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A.课程内容综合性B.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C.教学方法的活动性D.教学过程的操作性(ABCD)25.区域活动的教育原则有。

A.自主性原则B.探索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层进性原则

(ABCD)26.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用各种材料来布置不同的活动区,布置时要注意。

A.儿童自理问题;B.心理气氛问题C.规则问题D.安全问题

【第三篇】 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3.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6.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7.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8.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就是对某种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进行鉴定或评判的活动。

9.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

10.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教学

14.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15.诊断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

16.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适时调节控制,以缩小工作过程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评价研究工作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

17.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objectives)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18预成性目标——所谓预成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19.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20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和蕴含在幼儿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幼儿园课程自考本活动设计题

1.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一

1、了解换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害怕、知道乳牙和恒牙的分别。

2、学习刷牙的正确步骤,养成刷牙的好习惯,知道如何保护牙齿。

3、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换牙的过程.

2、牙刷及牙齿模型。

3、牙刷、漱口杯人手一份,牙膏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导入课题。

2、鼓励幼儿大胆在同们面前讲述自己的换牙经历。

(1)换牙时你们心里害怕吗,为什么,没有换牙的小朋友,你想换牙吗,为什么。

(2)人为什么要换牙,换牙好不好,老师小结。

3、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初步了解换牙的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换牙过程。

(2)结合挂图向幼儿介绍换牙的知识。

4、共同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恒牙长得时候,小朋友千万不要用舌头添,摇,那样会长的不齐很难看。不要用牙签剔牙。

(2)你们平时是怎样刷牙的,正确的刷牙方法是怎样的。

(3)出示牙刷和牙齿模型配合挂图进行讲解

5、巩固经验,鼓励幼儿动手尝试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刷牙。

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小结:要保护牙齿,我们就要天天刷牙漱口。刷牙一定要早晨一次,晚上一次,用正确的方法认真的刷牙齿才能更健康。

2.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二

1、让幼儿感受参加体育游戏的乐趣,尝试自制器械流行球的多种玩法。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培养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难点:能创造出流星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流星球若干、大型玩具活动区、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以游戏形式在音乐声做准备动作。(爬山、跨河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己想办法,用走、爬、滚、纵跳、攀登或其它动作技能,取下悬挂或搁放在大型玩具上的流星球。

2、自由尝试流星球的多变玩法。

3、集中讨论、交流玩法。并帮助他们将有趣的玩法推广。

4、引导幼儿合作玩流星球游戏《飞向地球》

幼儿按标志分组,用流星球搭成一串山洞。然后手持一个流星球,钻过山洞,向距离5米远的“地球”投去。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随教师做放松动作下山,走出场地,结束活动。

3.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三

1、引导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满足幼儿想飞的愿望。

2、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翅膀"能尝试解决制作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1、白纸、挂历纸、牛皮纸、塑料纸、报纸、卡纸、布、沙巾、剪刀等材料。

2、用于固定连接的材料:夹子、双面胶、回形针、牛皮筋、透明胶、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录像,激发创作渴望。

师:你们看,这里有一群想飞的小朋友。(放录像)

1、她们用什么飞?(翅膀)

2、小朋友们想不想有一对会飞的翅膀?(想)

3、有了翅膀你想干什么?(飞向蓝天、摘朵白云)

4、你想有一对什么样的翅膀?(小鸟、蜜蜂、蜻蜓)

二、制作翅膀

那我们就来动手制作自己想要的翅膀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材料,放到旁边的桌子上,你需用什么就自己去挑选,如果还不够,就向我要。我们就开始动手吧!

三、安装翅膀

1、请已经玩成翅膀的幼儿和他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样让翅膀长到身上?(用夹子夹住、曲别针别住、双面胶粘住……)

2、谁能把你们想到的好办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材料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赶快行动,比比谁先成功。

(提醒幼儿如果一个人安装不上,就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一定想办法让翅膀牢牢的'长在自己的身上。)

四、体验飞翔

现在,想飞的孩子们,让我们张开翅膀,开始飞行吧!

延伸:分享体验

4.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四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5.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五

1、了解种植的过程与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幼儿能独自种植,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并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感受种子生长的神奇,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快乐。

4、满足幼儿的探索渴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空的容器(瓶子、花盆、饮料瓶等),做好标签;各种农作物(小麦、大豆、花生、玉米)种子若干。

2、活动前准备大盆的细碎土壤。

3、种子发芽的录像。

4、活动前请家长引导幼儿了解种植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觉得神奇吗?你们想不想也来亲自动手种植一盆植物,看看种子是怎样发芽、长大的?(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2、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讲述种子的种植过程。

教师提问:谁知道怎样把种子种到瓶子里?种子种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经验,明确种植方法。

种植过程:在容器里放入三分之二的细碎土壤,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种子不能放得太多),再用细土将种子完全覆盖,最后给种子浇适量的水(水要将容器内的土壤全部润透)。

3、幼儿分组到盥洗室或适宜的场所进行种植活动,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

(2)教师引导幼儿在种植的过程当中思考:种子种在土壤的什么位置最合适?为什么?”(种子不能太深,太深发不了芽;也不能太浅,太浅会干枯)

(3)引导幼儿给种植好的植物插上标签,选择合适的地方放置,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教师提问:种子放在什么地方最有助于它的成长?(窗台上、植物角)为什么?”(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好,阳光充足,浇水方便)

4、分享交流——亲亲我的种植宝贝。

(1)教师组织幼儿分享种植后的感受。

(2)教师鼓励幼儿给自己种植的作物取名字。

(3)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种植的宝贝说一句悄悄话,使幼儿对自己种植的宝贝日后的成长充满期待。

6.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六

1、能听到2拍子、4拍子的音乐节奏跟老师做动作。

2、对音乐活动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手铃、脚铃人手一副。

2、欢快且节奏明显的律动音乐磁带一盒。

3、请大班幼儿排练简短的舞蹈。

活动过程:

1、大班幼儿戴着手铃、脚铃跳舞,幼儿欣赏,可跟着拍手或扭动身体。

2、给想要参与的幼儿戴上手铃、脚铃,让他们跟随大班幼儿一起跳舞。

3、请大班幼儿把自己的手铃、脚铃送给弟弟妹妹,并帮助他们戴上。

4、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请你跟我跺跺脚,一二三,跺跺脚;请你跟我转转手,一二三,转转手),边做动作。

7.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七

1、学习双手、双膝着地倒退爬。

2、敢于尝试各种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遥控汽车一辆。

活动过程:

1、出示遥控汽车,引起托班课本的教案—开心宝宝幼儿的兴趣。

2、示范遥控汽车,让汽车倒开,同时反复说“倒车请注意”。

3、请一位动作发展比较好的幼儿表演倒退爬,其他幼儿一起说“倒车请注意”。

4、鼓励每位幼儿尝试倒爬,边爬边说“倒车请注意”。

8.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八

1、学习较平稳地拖拉着玩具走。

2、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学说“我要”。

活动准备:

1、拖拉玩具人手一件。

2、请配班老师把玩具放在活动室门外。

活动过程:

1、主班教师通过简短谈话中集中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2、主班教师把幼儿的视线引向活动室门口,此时配班教师边念儿歌,边拖着玩具进来: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我的小小鸭。谁要小小鸭?

3、配班教师把小鸭拖拉玩具交到一个能说出“我要”的幼儿手里,带领他边念儿歌,边拖拉着玩。

4、与此同时,主班教师边念儿歌边从活动室外拉进一个玩具,交给另一个幼儿。

5、同上形式,两位教师把所有拖拉玩具一一交到每一个幼儿手里,并带领他们边念着儿歌,边拖拉着玩。

9.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九

1、增强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圆珠滚画的方法,学会用滚画装饰衣服,并从中感受色彩美。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欣赏洋娃娃鲜艳的衣服,感受其丰富的颜色。

2、每组一套水粉颜料(红、黄、栏、绿、紫),玻璃弹球,棉签,托盘,剪好的纸衣服、裙子或裤子足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纸衣服,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这是娃娃的衣服,它漂亮吗?”

“如果我在这件衣服上添点小花会不会更漂亮呢?”

“老师今天请来了小弹珠帮忙,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让衣服变得漂亮的。”

2、教师示范讲解滚画的方法与要求。

(1)引导幼儿观察作画材料,向他们介绍其名称。

(2)教师请幼儿把玻璃弹球放在托盘里。左右倾斜托盘,观察玻璃弹球会怎样。

(3)教师用棉签给弹球涂上颜色,问:“现在涂上颜色的小弹球在托盘里滚来滚去会怎样?”

教师任意上下左右倾斜托盘,让幼儿欣赏弹球滚动时在纸衣服上形成的图案。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把纸衣服放在托盘里,玻璃弹球放在托盘的边角上,然后用棉签蘸点自己想要的颜色点在玻璃弹球上,再让这个弹球在托盘里滚动,把颜色都滚在衣服上。玻璃弹球如果滚不出颜色了,可以拿起来再蘸一种颜色继续滚。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用手摇晃托盘时不要过猛,以免把弹球晃到托盘外面。

(2)提醒幼儿要将弹球上的颜色用完才能涂上另一种颜色。

(3)要求幼儿用完弹球后要放回原处。

(4)鼓励幼儿尽量尝试多种颜色,从中感受各种色彩的美。

(5)帮助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制作。

4、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1)教师出示用不同色彩滚出的衣服,让幼儿欣赏、感受色彩搭配、深浅变化给人带来的视觉美。

(2)表扬积极作画,态度认真的小朋友。

10.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 篇十

让幼儿体验用一种方法作画的方式,并享受与同伴共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好汽车城停车场地,有比较多的汽车。

2、各种调好的颜料。

3、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经过幼儿参观汽车城引起兴趣。

1、播放音乐,教师:"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到汽车城去玩,你们做小司机,好吗"

2、到达目的地,教师:"哇,汽车城里的汽车真漂亮,你们想看一看、玩一玩吗"

3、"每个小司机拿一辆汽车,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去开一开、玩一玩,然后再动动小脑筋,小汽车是怎样动的"

二、幼儿自由探索、观察。

1、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地玩,教师参与其中,问一问,说一说,与幼儿亲切的交谈。

2、"请小司机们带着玩具汽车坐下来吧。"(将他们带到预先布置好的场地)

3、提问:你们玩的开心吗今日教师还要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更趣味的游戏,叫"彩色噗噗车"。

三、幼儿玩彩色噗噗车的游戏。

1、教师示范:出示一辆玩具汽车,一盆颜料。教师把这辆车的轮子轻轻在颜料盆里滚一下,然后在铅画纸上慢慢地滚动。

2、"谁愿意上来试一试,把你的小汽车带上来,沾另一种颜料在纸上慢慢地滚动,看看有什么变化。"

3、小结:"哟,滚得真好看,你们也想来玩吗好,带着你的小汽车在颜料盆里轻轻滚一下,然后在铅画纸上慢慢滚动,看一看滚出来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貌的。滚完以后能够和小伙伴交换着玩。"

4、幼儿操作幼儿,教师指导(播放音乐)

提醒幼儿不把脚踩在纸上,不把颜料弄在地板上。

五、欣赏作品,结束活动。(放音乐)

六、"小司机们真能干,把汽车开出了一道到美丽的纹路,真漂亮。好了,我们把汽车开回家去玩这个游戏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应该是() A.活动课程 B.悬缺课程 C.隐性课程 D.学科课程 2.显性课程常规存在的形式是() A.校园建筑 B.学校管理制度 C.学校各种课程 D.师生关系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幼儿园课程性质的是() A.基础性 B.系统性 C.非义务性 D.适宜发展性 4.“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其典型的课程形式是()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分科课程 D.广域课程 5.在下列各项中,处于课程核心位置,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评价标准的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组织 D.课程模式 6.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3~4岁 B.3~5岁 C.3~6岁 D.3~7岁 7.维果茨基认为,3~7岁儿童的教学属于何种教学?() A.“自发型” B.“反应型” C.“自发—反应型” D.“反应—自发型” 8.瑞吉欧在教学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合作研究 B.档案支持 C.图像语言 D.集体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9.当幼儿园课程被理解为_____________时,它突出了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 10.教师常根据幼儿的_____________和发展需要,决定区域活动区的种类。 11.选择单元主题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有:从_____________出发;从幼儿兴趣、需要出发;从现有的内容和材料出发。 12.幼儿园课程目标有许多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_____________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四个层次。 13.从学习者参与活动的规模来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可分为集体活动、_____________活动和个别活动。 14.我们把教师教的方法大体归为_____________和间接教学两大类。 1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三大部分。 16.针对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等现状,陈鹤琴提出并建立了_____________理论体系。 17.在凯米—德芙里斯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独自操作物体的活动、_____________、小组规则游戏和实验。 18.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理论认为,儿童知识的系统化应根据_____________原则来建立。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9.适宜性发展即适应发展,指的是课程要迎合、迁就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 20.悬缺课程即是潜在课程。() 21.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是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的特征。() 22.幼儿园课程就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各种课的总和。() 23.课程内容的均衡性指的是构成课程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平均。() 24.在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中,把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感性活动放在核心的地位。() 25.作业教学的独特功能在于平行地扩大幼儿的经验、增加全新的知识内容。() 26.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7.活动课程 28.幼儿园课程组织 29.区域活动 30.“自发—反应型”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哪几种? 32.项目活动和单元主题活动有何不同? 33.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4.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其特征、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35.简述皮亚杰式学前课程的一般特点。 36.简述HIGH/SCOPE课程内容中“兴趣区”创设、安排的原则及主要功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有人说,课程计划就像是一幢建筑的详细设计图,而课程实施则是具体而严格地按图施工。这种看法对吗?请你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角度进行分析。 38.阐述“五指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 七、案例分析(本大题8分) 39.小班单元主题活动“好玩的沙” 单元总目标:1、认识沙的颜色、性质及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2、认识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一:认识沙 活动目标:1、观察后能说出沙与石头的不同; 2、能认出沙的颜色。 活动二:漏沙与量沙游戏 活动目标:1、知道筛过后的沙不含杂质,可使漏斗的沙流畅; 2、能利用小量杯量沙,说出两个粗细不同的杯子哪个装得多,哪个装得少。 活动三:沙箱设计 活动目标:1、能以自己的构想设计沙箱的内容; 2、能与别人共同合作设计。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设计的单元总目标和活动目标违背了哪些原则?为什么? 八、活动设计(本大题8分) 40.设计一个学科教学活动的某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要求: (1)从日常生活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 (2)运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3)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

自考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应该是() A.活动课程 B.悬缺课程 C.隐性课程 D.学科课程 2.显性课程常规存在的形式是() A.校园建筑 B.学校管理制度 C.学校各种课程 D.师生关系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幼儿园课程性质的是() A.基础性 B.系统性 C.非义务性 D.适宜发展性 4.“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其典型的课程形式是()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分科课程 D.广域课程 5.在下列各项中,处于课程核心位置,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评价标准的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组织 D.课程模式 6.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3~4岁 B.3~5岁 C.3~6岁 D.3~7岁 7.维果茨基认为,3~7岁儿童的教学属于何种教学?() A.“自发型” B.“反应型” C.“自发—反应型” D.“反应—自发型” 8.瑞吉欧在教学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合作研究 B.档案支持 C.图像语言 D.集体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9.当幼儿园课程被理解为_____________时,它突出了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 10.教师常根据幼儿的_____________和发展需要,决定区域活动区的种类。 11.选择单元主题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有:从_____________出发;从幼儿兴趣、需要出发;从现有的内容和材料出发。 12.幼儿园课程目标有许多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_____________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四个层次。 13.从学习者参与活动的规模来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可分为集体活动、_____________活动和个别活动。 14.我们把教师教的方法大体归为_____________和间接教学两大类。 1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三大部分。 16.针对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等现状,陈鹤琴提出并建立了_____________理论体系。 17.在凯米—德芙里斯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独自操作物体的活动、_____________、小组规则游戏和实验。 18.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理论认为,儿童知识的系统化应根据_____________原则来建立。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9.适宜性发展即适应发展,指的是课程要迎合、迁就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 20.悬缺课程即是潜在课程。() 21.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是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的特征。() 22.幼儿园课程就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各种课的总和。() 23.课程内容的均衡性指的是构成课程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平均。() 24.在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中,把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感性活动放在核心的地位。() 25.作业教学的独特功能在于平行地扩大幼儿的经验、增加全新的知识内容。() 26.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7.活动课程 28.幼儿园课程组织 29.区域活动 30.“自发—反应型”教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哪几种? 32.项目活动和单元主题活动有何不同? 33.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4.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其特征、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35.简述皮亚杰式学前课程的一般特点。 36.简述HIGH/SCOPE课程内容中“兴趣区”创设、安排的原则及主要功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有人说,课程计划就像是一幢建筑的详细设计图,而课程实施则是具体而严格地按图施工。这种看法对吗?请你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角度进行分析。 38.阐述“五指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 七、案例分析(本大题8分) 39.小班单元主题活动“好玩的沙” 单元总目标:1、认识沙的颜色、性质及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2、认识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一:认识沙 活动目标:1、观察后能说出沙与石头的不同; 2、能认出沙的颜色。 活动二:漏沙与量沙游戏 活动目标:1、知道筛过后的沙不含杂质,可使漏斗的沙流畅; 2、能利用小量杯量沙,说出两个粗细不同的杯子哪个装得多,哪个装得少。 活动三:沙箱设计 活动目标:1、能以自己的构想设计沙箱的内容; 2、能与别人共同合作设计。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设计的单元总目标和活动目标违背了哪些原则?为什么? 八、活动设计(本大题8分) 40.设计一个学科教学活动的某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要求: (1)从日常生活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 (2)运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教学方式; (3)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

【第一篇】 (B)1.是儿童通过主动地阅读书籍和各种形式的读物,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的行为。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D.游戏

(B)2.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是教师同时组织和指导全班儿童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C)3.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A)4.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6.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7.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C)8.把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个体的有关各个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9.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0.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C)11.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2.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

(D13.认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A.杜威B.维果斯基C.马拉古兹D.蒙台梭利

(A)14.“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戴自俺

(D)15.“五指活动”的提出者是。

A.戴自俺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二、多项选择题

(AB16.根据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ABCD)17.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

A.基础性B.综合性C.活动性D.游戏性

(ABCD)18.幼儿园课程内部的基本要素有。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ABC)19.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

A.基础性B.广泛性C.生活性D.游戏性

(AB)20.根据关注的内容重点不同,可将课程目标分为。

A.行为目标B.表现性目标C.预成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

(ABCD)21.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多种层次,一般可分为。

A.领域目标B.学年目标C.单元目标D.活动目标

(ABCD)2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和保育目标包括。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ABCD)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包括。

A.健康B.语言C.社会D.科学和艺术

(CD)24.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课程目标分为。

A.认知领域B.健康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ABC)25.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

A.研究儿童B.研究社会C.研究人类知识D.研究课程本身

(ABCD)26.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有。

A.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B.系统性原则C.时代性原则D.缺失优先原则

(ABC)27.人们对课程内容的界定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分别将课程内容界定成。

A.教材B.学习活动C.学习经验D.教学

(ABCD)28.全域性的课程内容应包含。

A.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常识;B.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C.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D.人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ABCD2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趣味性B.基础性和生活性C.系统性D.活动性或可操作性

(ABCD)30.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第二篇】 (ABD)1.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有。

A.课程的目标B.社会生活C.教师的意愿D.幼儿的发展

(AB)2.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策略有。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领域顺序D.学科顺序

(CD)3.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都是常见的组织课程内容的策略。

A.前组织B.后组织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

(ABC)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原则。

A.顺序型原则B.连续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跳跃性原则

(ABCD)95.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对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B.幼儿C.课程方案D.家长和幼儿园

(ABC)6.从现存的课程实施的实践分析,主要的实施方式根据课程方案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可以大致分。

A.预成性方案的实施B.动态性方案的实施C.生成性方案的实施D.静态方案的实施

(ABCD)7.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实施途径有。

A.教学活动B.环境创设和利用C.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D.家、园、社区合作

(ABCD)8.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有。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理解D.游戏

(ABC)9.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有。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集体教学D.班级教学

(ABC)10.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中期计划D.即时计划

(AB)11.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来分。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结构性环境D.非结构性环境

(ABCD)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A.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内容C.评价的主体和对象D.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ABD)13.按评价的参照体系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BCD)14.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目的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D.总结性评价

(ACD)105.按评价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行政评价D.他人评价

(ABCD)1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ABCD)17.幼儿园课程评价活动收集资料的手段也就往往是多样,主要有等方法。

A.观察B.听取被评价者的汇报C.访问D.调查

(ABCD)18.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模式有。

A.知识系统化模式B.认知学派模式C.活动区活动模式D.项目活动模式

(ABCD)19.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幼教法规有。

A.《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B.《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ABCD)20在蒙台梭利方案中,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

A.日常生活练习B.感官训练C.语言教育D.数学教育

(ABCD)21.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有。

A.刺激的孤立性B.操作的顺序性C.工作的趣味性D.教育的自动性

(ACD)22.对瑞吉欧教育影响较大的理论人物有。A.杜威B.马拉古兹C.皮亚杰D.维果斯基(ABCD)23.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

A.弹性计划B.合作教学C.档案支持D.小组工作

(ABCD)24.单元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A.课程内容综合性B.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C.教学方法的活动性D.教学过程的操作性(ABCD)25.区域活动的教育原则有。

A.自主性原则B.探索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层进性原则

(ABCD)26.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用各种材料来布置不同的活动区,布置时要注意。

A.儿童自理问题;B.心理气氛问题C.规则问题D.安全问题

【第三篇】 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3.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6.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7.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8.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就是对某种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进行鉴定或评判的活动。

9.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

10.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教学

14.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15.诊断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

16.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适时调节控制,以缩小工作过程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评价研究工作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

17.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objectives)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18预成性目标——所谓预成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19.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20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和蕴含在幼儿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自学考试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题

活动设计题在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的最后一题30分的题,分值高,难度比较大,时常使考生感到无从着手。 究竟活动设计题应该去设计?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下面将从活动设计题的设计框架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分析。 一、活动设计框架 活动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 这五个方面是考试过程中经常会明确指出考生在写活动设计题目时必须撰写的,也是活动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 比如:请你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年段和领域,以“动物穿新衣”为内容,进行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包括目标和过程)。 所以,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这五个方面: 活动名称:班级+领域+名称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经验准备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开始部分)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等。 撰写活动设计题时,可以根据这五个方面去撰写。当然,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所讲的是某一领域的活动设计,而不是主题活动的设计。 提醒:主题活动设计题呈现出出题频率越来越高的趋势。关于主题活动设计,近几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中均做了要求,将在下次进行讲解,请持续关注莉莉老师的后续更新! 目前,某一领域的活动设计目前还是占据主流地位,也是主题活动设计的基础。 现在我们了解了活动设计的主要框架,那么,在撰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二、活动设计注意事项 (一)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在活动设计撰写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审卷过程中,首先要看的就是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包括班级、领域和名称。 例如:大班语言活动《动物穿新衣》,这个题目就是非常全面的,班级和领域比较容易定位,名称的撰写就是突出亮点的地方。所以,名称撰写的时候要注意切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能够引发幼儿兴趣的名称,这样比较容易出彩。 例如:中班健康活动《少吃冰淇淋》,这个题目一方面浅显易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另一方面生动具体。 (二)活动目标 具体的活动目标是健康教育总目标和年龄段目标的细化。目标条目不宜过多,一般2-3条。为了更加清晰明了,一般我们写成3条。 1.知识目标:“了解”“掌握”... 2.能力目标:“能够”“可以”... 3.情感目标:“喜欢”“愿意”...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目标表述的时候是 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表述,在表述中应简洁清晰、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还应该注意: (1) 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 (2)不要写重复和无效的目标,目标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 以中班的健康活动“小蚂蚁运粮”为例: 认知目标:能遵守游戏规则,听信号学习单臂匍匐爬行的基本动作; 技能目标:掌握单臂匍匐爬行的基本动作要领,锻炼身体四肢的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在体育游戏中感受匍匐爬行合作游戏的快乐,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为经验准备、教学设备准备、材料准备等。 经验准备指在上这堂课之前幼儿已经具备的经验。教学设备指音像播放设备、投影仪等。材料准备指绘本、塑料瓶、卡片等上课需要的材料。 (四)活动过程 这步应该写详细的上课流程,在格式上可以用到1、(1)进行过程排序。中间可以插入课堂中教师会用到的激发性语言,以及设想幼儿会作为反应并想好应对措施。 (1)导入环节 导入方式有很多,比如游戏导入,故事情节导入,音频动画导入等,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设想出自己的独特创意。 如:游戏导入,先设计一个联系活动主题的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游戏引出活动主题。故事导入,幼儿总会对各种各样的故事着迷,在活动之前为幼儿创编一段小小的故事情节会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充满探索欲。如果语言活动的主题是讲述我们如何过新年,那么在活动之前先播放一段过年时热闹喜庆的音乐一定会是一个不错的导入方法。 (2)活动展开环节 活动展开中,可按照 整体感知,练习提高和巩固创新三步走 。比如故事活动,首先讲述故事,让幼儿听故事整体感知故事情节;练习提高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巩固创新再次体现新意的地方,可引导幼儿讲述或进行改编创编等。若是弹唱活动,我们先进行完整弹唱,再帮助幼儿感知歌曲的内容或曲调等,最后可以对幼儿进行教唱。 (3)活动结束环节 结束部分常常容易被考生所忽略,导致一个活动虎头蛇尾。在撰写教学活动设计时,一定要保证活动的完整性,结束部分必不可少。幼儿园活动设计结束部分要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而然地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撰写注意事项: 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置。 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标,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标。 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 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知——理解——应用。 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 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 (五) 活动延伸, 包括对已有活动进行补充和提高,以及实施个别教育的措施等。 (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 (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成。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 三、活动设计实例:有趣的影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设计《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发现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认知) 2、 尝试用多种方法感知影子的特征,学会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技能) 3、 对探索影子产生兴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索的乐趣。(情感) 二、活动准备 1、 空间较大的暗房和室外活动场地;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2、 录音机、音乐磁带;布娃娃、粉笔。 三、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 在暗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戏 (1) 教师:说一说在哪里见过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 (2)教师:在暗房找影子:先不开灯--没有影子 开灯 ---有影子 教师开灯、关灯,幼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戏,知道有灯光的地方会有影子。 (3)听《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做手影游戏。 2、 在阳光下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阳光下什么东西有影子,幼儿结伴探索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1、 创设游戏情景,引出探究问题。 (1) 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样的? A、幼儿在阳光下站立不动,观察影子的形状、颜色。 B、幼儿在阳光下不断变换动作,观察影子的形状、颜色。 教师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的的形状会变;影子是跟着我们的,你走他也走,你停它也停。 2、 比较娃娃和它的影子的不同。 布娃娃漂亮--金色的头发、花裙子、大眼睛。。。。。 布娃娃的影子不漂亮--黑黑的、看不清它的大眼睛、也没有花裙子。。。。。 3、 观察比较自己和自己影子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边观察边讲,如:我衣服上有扣子,影子上没有;我头上有汗,影子上没有。。。。。 教师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三)通过幼儿之间合作画影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1、 幼儿互相合作,摆自己喜欢的造型画影子。 2、 找一找,阳光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帮他们画影子,如:书、玩具、楼房等。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子只是一个物体的轮廓,但影子很有趣,会变、会动。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四)游戏"踩影子":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追捉玩踩影子的游戏,进一步丰富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活动在有趣的游戏、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五、活动延伸 1、 找影子: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有影子。 2、 教师或家长给幼儿提供绳子、布、透明胶、椅子、纸等物品,引导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分开? 3、 画影子:请幼儿分别把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画下来,比一比,影子的形状、位置有什么变化?

【第一篇】 (B)1.是儿童通过主动地阅读书籍和各种形式的读物,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的行为。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D.游戏

(B)2.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是教师同时组织和指导全班儿童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C)3.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A)4.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6.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7.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C)8.把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个体的有关各个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9.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0.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C)11.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2.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

(D13.认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A.杜威B.维果斯基C.马拉古兹D.蒙台梭利

(A)14.“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戴自俺

(D)15.“五指活动”的提出者是。

A.戴自俺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二、多项选择题

(AB16.根据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ABCD)17.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

A.基础性B.综合性C.活动性D.游戏性

(ABCD)18.幼儿园课程内部的基本要素有。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ABC)19.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

A.基础性B.广泛性C.生活性D.游戏性

(AB)20.根据关注的内容重点不同,可将课程目标分为。

A.行为目标B.表现性目标C.预成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

(ABCD)21.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多种层次,一般可分为。

A.领域目标B.学年目标C.单元目标D.活动目标

(ABCD)2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和保育目标包括。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ABCD)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包括。

A.健康B.语言C.社会D.科学和艺术

(CD)24.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课程目标分为。

A.认知领域B.健康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ABC)25.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

A.研究儿童B.研究社会C.研究人类知识D.研究课程本身

(ABCD)26.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有。

A.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B.系统性原则C.时代性原则D.缺失优先原则

(ABC)27.人们对课程内容的界定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分别将课程内容界定成。

A.教材B.学习活动C.学习经验D.教学

(ABCD)28.全域性的课程内容应包含。

A.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常识;B.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C.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D.人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ABCD2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趣味性B.基础性和生活性C.系统性D.活动性或可操作性

(ABCD)30.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第二篇】 (ABD)1.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有。

A.课程的目标B.社会生活C.教师的意愿D.幼儿的发展

(AB)2.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策略有。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领域顺序D.学科顺序

(CD)3.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都是常见的组织课程内容的策略。

A.前组织B.后组织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

(ABC)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原则。

A.顺序型原则B.连续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跳跃性原则

(ABCD)95.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对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B.幼儿C.课程方案D.家长和幼儿园

(ABC)6.从现存的课程实施的实践分析,主要的实施方式根据课程方案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可以大致分。

A.预成性方案的实施B.动态性方案的实施C.生成性方案的实施D.静态方案的实施

(ABCD)7.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实施途径有。

A.教学活动B.环境创设和利用C.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D.家、园、社区合作

(ABCD)8.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有。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理解D.游戏

(ABC)9.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有。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集体教学D.班级教学

(ABC)10.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中期计划D.即时计划

(AB)11.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来分。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结构性环境D.非结构性环境

(ABCD)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A.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内容C.评价的主体和对象D.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ABD)13.按评价的参照体系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BCD)14.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目的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D.总结性评价

(ACD)105.按评价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行政评价D.他人评价

(ABCD)1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ABCD)17.幼儿园课程评价活动收集资料的手段也就往往是多样,主要有等方法。

A.观察B.听取被评价者的汇报C.访问D.调查

(ABCD)18.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模式有。

A.知识系统化模式B.认知学派模式C.活动区活动模式D.项目活动模式

(ABCD)19.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幼教法规有。

A.《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B.《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ABCD)20在蒙台梭利方案中,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

A.日常生活练习B.感官训练C.语言教育D.数学教育

(ABCD)21.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有。

A.刺激的孤立性B.操作的顺序性C.工作的趣味性D.教育的自动性

(ACD)22.对瑞吉欧教育影响较大的理论人物有。A.杜威B.马拉古兹C.皮亚杰D.维果斯基(ABCD)23.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

A.弹性计划B.合作教学C.档案支持D.小组工作

(ABCD)24.单元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A.课程内容综合性B.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C.教学方法的活动性D.教学过程的操作性(ABCD)25.区域活动的教育原则有。

A.自主性原则B.探索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层进性原则

(ABCD)26.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用各种材料来布置不同的活动区,布置时要注意。

A.儿童自理问题;B.心理气氛问题C.规则问题D.安全问题

【第三篇】 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3.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6.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7.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8.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就是对某种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进行鉴定或评判的活动。

9.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

10.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教学

14.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15.诊断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

16.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适时调节控制,以缩小工作过程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评价研究工作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

17.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objectives)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18预成性目标——所谓预成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19.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20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和蕴含在幼儿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 索引序列
  • 幼儿园课程自考活动设计题
  • 自考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题
  • 幼儿园课程自考本活动设计题
  • 自考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题目
  • 自学考试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