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幼儿园课程自考阶段测评

幼儿园课程自考阶段测评

发布时间:

幼儿园课程自考阶段测评

幼儿园课程评价

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系统、全面的相关资料,科学地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功能

(1)课程诊断。

(2)课程比较。

(3)成效的判断。

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分类

从评价的作用和进行时间来划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从评价指向的对象、关注的问题和评价的方式来划分:内在评价、效果评价。

从评价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处理技术来划分:量化评价、质化评价。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1)幼儿园课程评价主体的内容

评价主体即评价者。行政人员、幼儿园管理人员、教师、幼儿以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者。评价过程是他们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教师和幼儿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2)幼儿园课程评价客体的内容

评价客体即评价的对象。课程评价的对象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课程效果。

5.幼儿园课程评价准则的类型

(1)指标体系:一致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可测性原则。

(2)概括性问题:针对实际的原则、简洁明了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

6.幼儿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提出初拟指标。

①描述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

②描述事物变化后的效应。

③列出事物的全部属性或相关属性,描述与被评事物有关的属性。

(2)对初拟指标进行归纳、筛选(数学方法、经验方法)。

①数学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②经验方法:头脑风暴法、因素分解法、理论推演法、典型研究法、调查统计法。

(3)论证修订。

【第一篇】 (B)1.是儿童通过主动地阅读书籍和各种形式的读物,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的行为。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D.游戏

(B)2.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是教师同时组织和指导全班儿童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C)3.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A)4.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6.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7.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C)8.把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个体的有关各个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9.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0.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C)11.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2.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

(D13.认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A.杜威B.维果斯基C.马拉古兹D.蒙台梭利

(A)14.“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戴自俺

(D)15.“五指活动”的提出者是。

A.戴自俺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二、多项选择题

(AB16.根据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ABCD)17.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

A.基础性B.综合性C.活动性D.游戏性

(ABCD)18.幼儿园课程内部的基本要素有。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ABC)19.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

A.基础性B.广泛性C.生活性D.游戏性

(AB)20.根据关注的内容重点不同,可将课程目标分为。

A.行为目标B.表现性目标C.预成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

(ABCD)21.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多种层次,一般可分为。

A.领域目标B.学年目标C.单元目标D.活动目标

(ABCD)2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和保育目标包括。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ABCD)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包括。

A.健康B.语言C.社会D.科学和艺术

(CD)24.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课程目标分为。

A.认知领域B.健康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ABC)25.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

A.研究儿童B.研究社会C.研究人类知识D.研究课程本身

(ABCD)26.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有。

A.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B.系统性原则C.时代性原则D.缺失优先原则

(ABC)27.人们对课程内容的界定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分别将课程内容界定成。

A.教材B.学习活动C.学习经验D.教学

(ABCD)28.全域性的课程内容应包含。

A.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常识;B.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C.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D.人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ABCD2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趣味性B.基础性和生活性C.系统性D.活动性或可操作性

(ABCD)30.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第二篇】 (ABD)1.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有。

A.课程的目标B.社会生活C.教师的意愿D.幼儿的发展

(AB)2.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策略有。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领域顺序D.学科顺序

(CD)3.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都是常见的组织课程内容的策略。

A.前组织B.后组织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

(ABC)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原则。

A.顺序型原则B.连续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跳跃性原则

(ABCD)95.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对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B.幼儿C.课程方案D.家长和幼儿园

(ABC)6.从现存的课程实施的实践分析,主要的实施方式根据课程方案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可以大致分。

A.预成性方案的实施B.动态性方案的实施C.生成性方案的实施D.静态方案的实施

(ABCD)7.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实施途径有。

A.教学活动B.环境创设和利用C.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D.家、园、社区合作

(ABCD)8.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有。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理解D.游戏

(ABC)9.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有。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集体教学D.班级教学

(ABC)10.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中期计划D.即时计划

(AB)11.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来分。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结构性环境D.非结构性环境

(ABCD)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A.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内容C.评价的主体和对象D.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ABD)13.按评价的参照体系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BCD)14.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目的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D.总结性评价

(ACD)105.按评价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行政评价D.他人评价

(ABCD)1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ABCD)17.幼儿园课程评价活动收集资料的手段也就往往是多样,主要有等方法。

A.观察B.听取被评价者的汇报C.访问D.调查

(ABCD)18.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模式有。

A.知识系统化模式B.认知学派模式C.活动区活动模式D.项目活动模式

(ABCD)19.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幼教法规有。

A.《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B.《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ABCD)20在蒙台梭利方案中,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

A.日常生活练习B.感官训练C.语言教育D.数学教育

(ABCD)21.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有。

A.刺激的孤立性B.操作的顺序性C.工作的趣味性D.教育的自动性

(ACD)22.对瑞吉欧教育影响较大的理论人物有。A.杜威B.马拉古兹C.皮亚杰D.维果斯基(ABCD)23.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

A.弹性计划B.合作教学C.档案支持D.小组工作

(ABCD)24.单元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A.课程内容综合性B.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C.教学方法的活动性D.教学过程的操作性(ABCD)25.区域活动的教育原则有。

A.自主性原则B.探索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层进性原则

(ABCD)26.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用各种材料来布置不同的活动区,布置时要注意。

A.儿童自理问题;B.心理气氛问题C.规则问题D.安全问题

【第三篇】 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3.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6.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7.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8.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就是对某种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进行鉴定或评判的活动。

9.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

10.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教学

14.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15.诊断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

16.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适时调节控制,以缩小工作过程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评价研究工作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

17.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objectives)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18预成性目标——所谓预成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19.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20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和蕴含在幼儿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

《幼儿园课程评价(第2版)》第一次提出了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案评价、过程评价、成效评价三个基本维度,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进行深入且形象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说明。《幼儿园课程评价(第2版)》既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幼儿园课程评价(第2版)》吸收了当代学前教育原理研究的成果和评价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借鉴了西方幼儿发展评价领域的新经验,经过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系统实践,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反映中国当前幼儿园课程评价实践水平的幼儿园课程评价系统。

虞永平,学前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点学科“学前教育学”学前课程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学前课程、学前教育原理和学前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著有《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观新论》《学前课程价值论》《学前教育管理》等。曾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①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② 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形成性平均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幼儿园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有:形成性评价关注课程问题的起因,总结性评价关注课程问题的程度;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编制者改进课程所用,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计划的改进,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评定课程计划的整体效果------ 摘自:幼儿园课程论复习题 ③ 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原则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 (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④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是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确定目的,即课程评价人员要确定他们要评价什么,并由此决定如何设计评价方案。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详细说明评价的目的,要识别评价是在哪些政策和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要决定评价在哪个课程范围(如整个课程计划,还是某个课程领域,等等)中进行以及如何安排评价...的时间,要认定在实施评价后所达成的决策程度,等等。 2、搜集信息。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认清评价所需的信息来源,以及能用于搜集这些信息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3、组织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储存和提取,使之有效地运用于评价。 4、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经由处理的材料进行解释。 5、报告结果。课程评价人员要根据课程评价的初衷,决定课程评价报告的性质,包括报告的阅读对象、报告的形式(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是描述性的,还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等)以及有关报告的其他事项。 ⑤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什么和教师工作两大方面 幼儿园课程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平常的管理过程,这两大方面因为幼儿的孩子主要是与玩耍中学习为主,而不是一教授知识为主。 ⑥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评价课程的价值, 可以诊断课程、 修正课程、 对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进行比较、 预测教育的需求, 或者确定课程目 标达成的程度等。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 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 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一)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可以满足教师、 课程专业人 员、 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 通过课程评价, 检 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 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 其二是可以满足 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 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 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制订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 由于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功能, 因此, 它能被用于及时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 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使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更为完善;或者从根 本上改革课程, 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 作为编制课程的教师、 幼儿园课程 专业人员、 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其他课程编制人员, 有可能通过课程评价 的过程, 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准, 从而更有利于原有课程的完善或新课程的开发和 发展。 在课程管理的层面上, 幼儿园课程政策制定者、 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 社会其他成员需要获得有关课程方面的信息, 以此作为对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鉴定 或推广的依据。 由于课程评价具有鉴定功能, 因此, 可以通过对课程中各种成分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或者可以通过对不同课程的比较, 对课程的实际 效果进行评定, 对课程是否值得推广、 在什么范围内推广以及如何推广等做出结 论。 幼儿园课程评价可被用于 3 个方面: 其一是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 其二是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其三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对幼儿园课程的每一种评价 都有可能涉及这 3 个方面,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和评定幼儿园课程所持有的基本理念以 及所强调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否与幼儿园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契合, 是否与幼儿 园教育实际状况相契合; 考察和评定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内容、 方法和评价等课 程的各种成分是否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并发挥其总体的 功能。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和评定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动态因 素, 如师生互动的质量、 幼儿和教师在课程运行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 幼儿园环 境的创设和利用,以及动态变化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等。 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功用。 课程效果, 有的是显性的, 有的是隐性的; 有的是长效的, 有的是短效的; 有的是预期的, 有的是非预期的。 对课程效果的考察和评定,会涉及什么是效果以及如何去衡量效果的问题。 (二)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人员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人员由谁承担, 取决于课程评价的目的、 种类、 评价人员 与被评价者的利益关系等因素。例如,如果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总结性的(如:向 教育行政部门做有关课程发展的报告、决定课程的优劣等) ,那么课程评价人员 应从那些不受评价对象制约和影响并具有评价知识和经验的人中去选择; 如果课 程评价的目的是形成性的 (如: 为课程编制和改进提供指导意见、 发现课程实施 中存在的问题等) ,那么课程评价人员应从那些接近评价对象并具有评价知识和 经验的人中去挑选。 (三)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在评价课程时, 都需要有能衡量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状况和课程效果的标尺。 课程评价的标准就是这种衡量的标尺,而评价指标则是评价标准的具体化。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 课程评价理当客观、 公正和标准化, 课程评价的标准和 指标也应规范化。 但是, 课程评价是极为复杂的事, 它是对课程的价值做出判断, 而价值观是相对的, 不同的价值观会对同样的课程做出不同的判断, 由是, 从不 同的价值观出发, 就有可能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作为课程评价标尺; 以不 同的目的、 用不同的方式所作的课程评价也会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作为课 程评价标尺。 例如, 在对以目标模式设计的幼儿园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价时, 常以课程确定 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评价指标, 这些课程目标本身比较行为化和具体化, 从上一 级指标到下一级指标, 多层次的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课程目标中所确 定的许多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都是评价这种课程效果的指标。 又如, 在对某一以幼儿经验为主展开的主题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时, 评价指 标就不会十分具体, 常常会采用无记名方式, 让一些评价人员根据其经验, 运用 等级评定方式, 评估各要素在评价指标中的重要程度, 并进行加工, 以此作为评 价该课程效果的依据。 在对同一主题活动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时, 则可在课程评 价专家的指导下,由教师为评价主体,由幼儿园园长、其他教师、家长以及其他 人员参与评价, 分析、 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使课程的实施得以改 进。 项宗萍 ( 1995 ) 根据因果关系模型及一些相关因素分析, 提出对教育过程进 行评价的一些指标: 1 、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 ( 1 )让儿童使用玩具材料的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 2 )让儿童自选玩具材料与操作内容的时间占学与玩时间的比重; ( 3 )伙伴可交往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让; ( 4 )安静、纪律与等待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 5 )非学前技能的学与玩时间与玩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 6 )无目的、无材料、无教师差异的自由活动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2 、教师行为: ( 1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对儿童亲切温和与尊重儿童人格的态度与用语; ( 2 )教师听儿童说、关注儿童情绪态度变化的频度; ( 3 )教师对儿童积极肯定的评价频度; ( 4 )教师参与儿童学与玩的频度; ( 5 )教师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行为取向; ( 6 )教师完全脱离儿童活动的时间占非餐点时间的比重。 3 、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 1 )儿童在园的言语伴随频度; ( 2 )儿童在园时的伙伴交往频度; ( 3 )儿童在园的无所事事的行为频度。她认为,运用这些指标, " 能使评价 所致力于改进的方向与促进儿童发展的方向一致。 " 二、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在对幼儿园课程做出评价时, 必然会表现出某种基本的取向, 反映出课程评 价者关注的是幼儿园课程的哪些方面的价值。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 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 析和判断, 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 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形成性评价可 以在课程设计阶段和早期试验阶段进行, 通过评价, 使课程设计和编制者获得有 关信息, 在教育理论探讨、 课程框架构思、 教育目标确立等方面发现问题和诊断 问题,及时加以修正;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实施阶段进行,通过评价,检查课 程在实施中的有效性, 逐步修正或改革, 逐步使课程定型; 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在 课程推广过程中进行, 通过评价, 使课程的示范和推广过程由于调整和巩固而更 切合课程采纳者的教育实践。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 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但是,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中,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非是非此即彼 的, 例如, 在为课程发展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过程中, 可包含对某个阶段教育的 短期效果做估计的总结性评价; 在以评定课程效果而进行的总结性评价中, 也可 包含一些形成性评价,作为课程判断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 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评价模式和方法, 如目标评价模式,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 价模式,等等。 (一)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主要是在泰勒的 " 评价原理 " 和 " 课程原理 " 的基础上形成的。 泰勒的 " 评价原理 " 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大致可以分为 7 个步骤: ( 1 )确定目标; ( 2 )根据行为和内容界定目标; ( 3 )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 4 )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 5 )设计获得记录的方式; ( 6 )确定评价时使用的计量单位; ( 7 )设计获得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目标评价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确定课程预设的目标与课程实施的结果之间 的契合程度。 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评价从目标入手, 因此, 明确地阐述目标是课程评价的重 要一环, 因为这是课程评价者要能知道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基本保证。 其次, 要确定课程评价的情境, 使儿童有机会表现出课程目标指向的行为。 第三, 目标 评价模式也特别强调评价的工具和手段, 因为它们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 度。 目标评价模式因为便于操作而又直接见效,曾在课程评价中占领主导地位。 但是, 目标评价模式强调了预期的课程目标, 而相对忽视课程实施的前提和过程 ⑦ 能够结合实际分析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包括哪些评价指标(幼儿园课程) (一)幼抄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外部评价 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外部评价的作用 2.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外部评价的方法 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外部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反思 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反思的含义与作用 2.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反思的内容 ⑧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一.观课形式 1.领导和教师随时进教室观课,对其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回. 2.每位教师每答月出一节公开课,村小学以校为单位,中心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评价. 3.每学期选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上观摩课,全镇小学教师参与听课和评价.听课教师认真填写<课堂评价表>在会上进行交流,以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二.评价办法 1.评价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 2.实行多向评价.除领导,专业人员外,更强调同行的参与,在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家长.学生参与,以全面了解各种信息. 3.评价方法多样,采取研讨.访谈.观察.问卷.测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评价不但要评教,而且要评学,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5.评价不但要对现状作出诊断,而且要关注改进和发展,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6.出公开课的教师,在听取听课教师的评价后,要在两天之内写出教学反思交于主管领导. 三.评价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评价标准要客观,不带随意性. 评价学生要客观,不带偶然性. 评价态度要客观,不带主观性. 2整体性原则

看教材和考试大纲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题

2017年幼儿园教师专业基础知识题目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基础知识题目,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单项选择题

1.儿童在游戏时没有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尽情显露内在的潜力,说明了儿童游戏是( )。

A.自发自愿的 B.自由自在的 C.愉快的 D.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答案】B。解析:自发自愿是指儿童自己组织游戏、选择游戏内容等,自由自在是指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而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做出及时而智慧的反应,即具有教育机智。这主要体现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专业性

【答案】C。

3.关于幼儿园课程,以下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幼儿园课程内容须具备系统性 B.幼儿园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施

C.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D.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素

【答案】A。解析: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学前教育机构安排下所进行的一切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的学习经验或活动。

4.幼儿园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重要的依据是( )。

A.学科知识 B.社会需要 C.教师特长 D.幼儿发展

【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幼儿发展。

5.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 )。

A.全神松弛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自信训练 D.系统脱敏法

【答案】D。解析:概念:通过系统训练,采取一定步骤,按照敏感事物,将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而逐渐训练其心理承受力,增强适应力,从而最后达到对敏感事物不产生“过敏”反应。适用范围:焦虑症、恐怖症。

6.幼儿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属于影响幼儿发展的( )因素。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B。

7.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一生发展的重要两个加速期,这个现象反映了心理发展的( )。

A.连续性和阶段性 B.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不是等速前进的。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一生中发展的重要加速期,体现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8.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儿童会逐渐形成自我能力的认知;反之,儿童则会怀疑自己对自我和外界环境的控制能力,这一观点属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阶段。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基本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答案】A。解析:儿童早期18个月到4岁,人格发展任务为: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如果这一阶段发展不良就会造成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的现象。

9.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从整体到分化 B.从小肌肉到大肌肉C.从上部到下部 D.从无意到有意

【答案】B。解析:婴儿动作发展从四肢动作看,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所谓“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以称为“大小规律”。

10.3岁以前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

A.幼年健忘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记忆容量不足

【答案】A。解析:幼年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3~4岁后才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填空题

1. 是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部分。

2.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 和 ,尊重幼儿 和 ,以 为基本活动, 并重, ,促进每个幼儿

的发展。

3.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 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 。

4.为贯彻 、 和 ,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 ,特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5.为加强幼儿园的 ,提高 ,依据 ,制定《幼儿园工作规程》。

6.幼儿园老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依据国家规定的 结合本班幼儿的 ,制定和执行

不能上传文件,只能这样给你了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8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数学语言所追求的是()A.精确性 B.发散性C.启发性 D.个性化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了()A.直觉行动思维 B.表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 D.辨证思维3.随着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质的理解,事物的具体特征对儿童的干扰会()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C.很快消失 D.没有变化4.在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数学教育原则是()A.发展儿童思维结构 B.让儿童动手操作C.联系儿童生活 D.重视个别差异5.从儿童的认识、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一分类的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 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 D.社会发展要求6.数学教育内容应是幼儿所熟悉的、所理解的,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 B.启发性C.生活性 D.可探索性7.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就是要将数学概念的属性或运算技能的要素转化为()A.区角活动 B.师生交互活动C.幼儿独立操作学习活动 D.家园配合活动8.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采取的形式是()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 D.集体与小组结合活动9.以下选项中,属于小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A.探索物体的特征,学习讲述物体的异同B.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C.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D.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10.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A.自然数 B.集合C.序列 D.对应11.幼儿可以从一组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几何图形中,拿出大的红色的圆形片,说明幼儿已具备了()A.简单的分类能力 B.比较能力C.集合的感知能力 D.多角度分类能力12.按一般发展趋势看,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是()A.5~6岁 B.4~5岁C.3~4岁 D.2~3岁1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A.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B.感知和体验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D.认识阿拉伯数字1~1014.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A.教师讲解示范 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15.“认识时钟”的教育活动属于()A.托班教学内容 B.小班教学内容C.中班教学内容 D.大班教学内容16.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时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与思考是凭借()A.表象 B.动作C.实物 D.概念17.研究表明,幼儿辨认形状的关键在于()A.配对 B.指认C.掌握形状名称 D.拼合18.“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能正确说出名称。”这一教育要求适于()A.小小班 B.小班C.中班 D.大班19.量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A.操作性 B.守恒性C.可测量性 D.可感知性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排序比分类难 B.分类比排序难C.比较比排序难 D.辨别比分类难21.“我在老师的后面,我在黑板的前面”,这句话体现了空间概念的()A.可变性 B.相对性C.连续性 D.抽象性22.儿童在等待时,会说“时间怎么这么长,我急死了”,说明儿童时间概念具有()A.主观性 B.周期性C.流动性 D.含糊性23.教师在进行某一内容的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儿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具有()A.鉴别作用 B.导向作用C.诊断作用 D.改进作用24.“临床法”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 B.布鲁姆C.布鲁纳 D.蒙台梭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5.数的组成实质是数群与子群之间的()A.逻辑关系 B.等量关系C.互补关系 D.互换关系E.包含关系26.数学思维的主要成分包括()A.集合 B.排序C.计量 D.分类E.对应27.目前在幼儿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有()A.个别活动形式 B.小组活动形式C.集体活动形式 D.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E.师幼互动形式28.比较物体数量关系教育的要求包括()A.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知道哪组多,哪组少或一样多B.会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语表示两组数量比较的结果C.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D.要求幼儿用动作与语言配合E.学习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影响,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相等还是不相等29.量的守恒包括()A.长度守恒 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 D.体积守恒E.数的守恒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31.简述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3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哪些?33.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步骤。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4.试述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35.举例说明如何引导幼儿感知和认识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6.研究人员曾问一个儿童,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片片多。直到研究人员向他解释,片片是指的所有的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绿片片,他才做出正确的回答。但回答的方式是一一点数,得出红片片是8个,片片是19个,因此片片比红片片多。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反映了幼儿的什么特点?(2)对学前儿童进行分类活动的教育有何意义?37.给幼儿口述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动物园里有2只大熊猫,1只小熊猫,动物园里一共有几只熊猫?”有的幼儿马上就说:“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也看见了大熊猫。”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2)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有何作用?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38.按照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以“用目测或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教学活动。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题目

幼儿数学学习,主要分六大模块:1、集合:教孩子学会分类,帮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义,逐步形成关于具体事物的集合概念,这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为孩子数学能力做准备。2、数:孩子总是先口头数数开始,到结合实物数数。从无意义的数字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认识数字,理解数字,运用数字,最终形成数的概念。3、量:通过对集合和数的学习,孩子从不精确的集合感知到确切的数量,这是数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过渡,为加减概念打下基础。4、形:在儿童早期数学启蒙的阶段,除了加减法,还有几何图形的学习。几何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比例,对孩子空间立体思维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5、时:孩子对时钟的认识,可以帮助其形成时间概念,有助于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沟通6、空:空间思维是指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关系,通过想象与视觉化形成新的视觉关系的能力。空间思维对于孩子在学习几何等类型题时能起到有效帮助,对孩子大脑起到开发作用。具备空间思维的孩子能跳出点、线、面的限制,多个角度"立体思考",对其未来社会性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课程代码:0039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现代学前教育的最重要实施形式是 A.社区学前教育 B.托幼机构教育 C.家庭学前教育 D.大众传媒教育 2.学前教育具有“公有公育”特点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是 A.现代社会 B.工业社会 C.原始社会 D.农业社会 3.罗伯特·欧文于1809年开办的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为 A.人格形成学园 B.品格形成学园 C.体格形成学园 D.性格形成学园 4.儿童最早的社会交往对象,也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 A.幼儿园教师 B.产院的护士 C.幼儿的父母 D.幼儿的保姆 5.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概括为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能手、专家五个阶段的是 A.布鲁纳 B.伯林纳 C.贝尔纳 D.加德纳 6.已有研究发现,5—6岁是幼儿 A.口语学习的敏感期 B.掌握词汇最快的时期 C.语言学习的敏感期 D.掌握数概念的期 7.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青春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学前期 8.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内涵是 A.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 B.托幼机构中受教幼儿的数量 C.托幼机构经济效益的提高 D.托幼机构办园成本的降低 9.现代(当前)我国的托幼机构一般包括 A.托儿所、幼儿园 B.托儿所、幼儿班 C.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 D.托儿所、幼儿班和学前班 10.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家庭教育主要对象是初生到 A.10岁的孩子 B.14岁的孩子 C.16岁的孩子 D.18岁的孩子 11.儿童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 A.大自然 B.家庭 C.社区 D.托幼机构 12.我国托幼机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明显的是 A.小学化、成人化 B.小学化、专业化 C.贵族化、专业化 D.贵族化、成人化 13.决定幼儿园班级活动运行特征的主要是 A.幼儿的游戏活动 B.幼儿园领导的指示和计划 C.幼儿教师的活动 D.幼儿的兴趣活动 14.我国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始于 A.唐朝末年 B.明末清初 C.清朝末年 D.民国初年 15.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等解放区创办的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机构,名为 A.育婴堂 B.保育院 C.幼稚园 D.保养所 16.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尚的动机是 A.对幼儿有爱心 B.喜欢在幼儿园工作 C.对教师职业向往 D.忠诚于人民的幼儿教育事业 17.“全纳式教育”的兴起始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8.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是 A.经验型教师 B.专家型教师 C.家长型教师 D.知识型教师 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40平方米 B.50平方米 C.60平方米 D.80平方米 20.教师对幼儿影响的是在 A.师幼互动的教学活动中 B.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C.幼儿的游戏活动中 D.幼儿的体育活动中 21.目前,从多数国家来看,幼儿班级的编班基本上是 A.按兴趣编班 B.按年龄编班 C.按能力编班 D.按性别编班 22.以分组活动为主,满足不同年龄幼儿活动和发展的需要,这种生活指导方法适合于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混合班 23.现代的行为辅导观点认为,幼儿行为辅导应当是一种 A.矫正性教育 B.治疗性教育 C.发展性教育 D.干预性教育 24.幼儿园课程这个词,被我国幼教界普遍使用的时间是 A.20世纪上半叶 B.本世纪初 C.20世纪下半叶 D.上世纪末 25.建国以来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种关于幼儿园课程的一般看法是 A.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 B.幼儿园课程即教育计划 C.幼儿园课程即教学进度 D.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 26.20世纪80年代,全美早期教育协会提出的0—8岁儿童教育方案,即 A.“皮亚杰课程模式”方案 B.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 C.确保“提前开端”计划方案 D.早期教育适宜发展性方案 27.创办燕子矶幼稚园、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28.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 A.“个别差异” B.“智力差异” C.“兴趣差异” D.“气质差异” 29.在获得师幼交往、教育活动、物质环境的使用情况等资料的最基本方法是 A.与幼教人员交谈 B.向幼教人员发放问卷 C.在活动室进行观察 D.查阅托幼机构保存的材料 30.整个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的中心环节是 A.评价组织准备 B.评价方案准备 C.评价实施 D.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幼儿教育观 32.幼儿园物质环境 33.整个教学法 34.小组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 36.简述专业化幼儿教师的特征。 37.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实践要点。 38.简述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集中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论述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40.评述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体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1.为了迎合幼儿家长“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而要使孩子“多才多艺”、及早成材、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权的心理、愿望,这些年,一些社会教育机构纷纷推出了“超前学前教育”、“神童学前教育”计划、“0岁方案”、“英才学前教育工程”等等,而一些家长对这些“计划”、“方案”、“工程”乐此不疲、趋之若骛。每逢周末和假期,就送孩子去超前识字班、幼儿书法班、幼儿美术班、早教英语班、“神童”数学班、少儿电脑班、少儿钢琴班等。结果,几年下来,不少家长大失所望。当然有些孩子通过这些“超前”培养和训练,某些方面的能力确实超常,能认上千字、背数百首古诗,会做小学数学题,但有更多的幼儿在性格上缺陷明显:不合群、不会与人交往(交际)、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包括趣味游戏活动;升入到小学后,不少幼儿对参加过“早教”的项目缺乏兴趣,大多数孩子学科学习成绩在同学中属于中等水平,有的甚至还不如没有接受过这种早期或超前教育的同龄者。 从功能论角度分析上述学前早教现象,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正确的做法或思路。

【第一篇】 (B)1.是儿童通过主动地阅读书籍和各种形式的读物,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的行为。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D.游戏

(B)2.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是教师同时组织和指导全班儿童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C)3.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A)4.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

(B)6.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7.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C)8.把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个体的有关各个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

(A)9.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0.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的评价。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C)11.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中性评价

(B)12.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

(D13.认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A.杜威B.维果斯基C.马拉古兹D.蒙台梭利

(A)14.“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戴自俺

(D)15.“五指活动”的提出者是。

A.戴自俺B.张雪门C.张宗麟D.陈鹤琴

二、多项选择题

(AB16.根据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ABCD)17.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

A.基础性B.综合性C.活动性D.游戏性

(ABCD)18.幼儿园课程内部的基本要素有。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ABC)19.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

A.基础性B.广泛性C.生活性D.游戏性

(AB)20.根据关注的内容重点不同,可将课程目标分为。

A.行为目标B.表现性目标C.预成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

(ABCD)21.幼儿园课程目标有多种层次,一般可分为。

A.领域目标B.学年目标C.单元目标D.活动目标

(ABCD)2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和保育目标包括。

A.体育目标B.智育目标C.德育目标D.美育目标

(ABCD)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包括。

A.健康B.语言C.社会D.科学和艺术

(CD)24.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课程目标分为。

A.认知领域B.健康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ABC)25.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

A.研究儿童B.研究社会C.研究人类知识D.研究课程本身

(ABCD)26.选择和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有。

A.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B.系统性原则C.时代性原则D.缺失优先原则

(ABC)27.人们对课程内容的界定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分别将课程内容界定成。

A.教材B.学习活动C.学习经验D.教学

(ABCD)28.全域性的课程内容应包含。

A.幼儿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常识;B.幼儿参加社会活动所必须的活动技能;

C.幼儿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D.人在社会生活对人对事的情感和态度。

(ABCD2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趣味性B.基础性和生活性C.系统性D.活动性或可操作性

(ABCD)30.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第二篇】 (ABD)1.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依据有。

A.课程的目标B.社会生活C.教师的意愿D.幼儿的发展

(AB)2.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策略有。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领域顺序D.学科顺序

(CD)3.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都是常见的组织课程内容的策略。

A.前组织B.后组织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

(ABC)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原则。

A.顺序型原则B.连续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跳跃性原则

(ABCD)95.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对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B.幼儿C.课程方案D.家长和幼儿园

(ABC)6.从现存的课程实施的实践分析,主要的实施方式根据课程方案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可以大致分。

A.预成性方案的实施B.动态性方案的实施C.生成性方案的实施D.静态方案的实施

(ABCD)7.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实施途径有。

A.教学活动B.环境创设和利用C.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D.家、园、社区合作

(ABCD)8.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有。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理解D.游戏

(ABC)9.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有。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集体教学D.班级教学

(ABC)10.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中期计划D.即时计划

(AB)11.根据环境内容的性质来分。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结构性环境D.非结构性环境

(ABCD)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A.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内容C.评价的主体和对象D.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ABD)13.按评价的参照体系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标准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BCD)14.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目的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D.总结性评价

(ACD)105.按评价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行政评价D.他人评价

(ABCD)1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ABCD)17.幼儿园课程评价活动收集资料的手段也就往往是多样,主要有等方法。

A.观察B.听取被评价者的汇报C.访问D.调查

(ABCD)18.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模式有。

A.知识系统化模式B.认知学派模式C.活动区活动模式D.项目活动模式

(ABCD)19.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幼教法规有。

A.《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B.《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ABCD)20在蒙台梭利方案中,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

A.日常生活练习B.感官训练C.语言教育D.数学教育

(ABCD)21.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有。

A.刺激的孤立性B.操作的顺序性C.工作的趣味性D.教育的自动性

(ACD)22.对瑞吉欧教育影响较大的理论人物有。A.杜威B.马拉古兹C.皮亚杰D.维果斯基(ABCD)23.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

A.弹性计划B.合作教学C.档案支持D.小组工作

(ABCD)24.单元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A.课程内容综合性B.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C.教学方法的活动性D.教学过程的操作性(ABCD)25.区域活动的教育原则有。

A.自主性原则B.探索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层进性原则

(ABCD)26.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用各种材料来布置不同的活动区,布置时要注意。

A.儿童自理问题;B.心理气氛问题C.规则问题D.安全问题

【第三篇】 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3.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6.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7.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8.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就是对某种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所具有的价值进行鉴定或评判的活动。

9.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

10.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某一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它是特定的教育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身的性质和任务,针对所培养的对象所设定的,经过若干期限的教育之后应有的身心发展状态。

1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教学

14.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15.诊断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

16.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适时调节控制,以缩小工作过程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评价研究工作进程,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

17.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objectives)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18预成性目标——所谓预成性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19.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20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和蕴含在幼儿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怎么写

幼儿园班本课程评价。1、在工作中,该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于开拓、锐意创新,能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与教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效果。2、该老师热情有能力有耐心,是和谐氛围的神奇调剂师。和同事相处,她温和开朗,是大家的好朋友;和学生相处,她耐心细致,是他们的好妈妈;和家长相处,她随和贴心,是他们的好军师。工作上,陈老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政治学习中,她积极严肃,自觉自律;业务学习中,她主动投入,学以致用;教学实践中,她严谨有序,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提升;班主任工作中,她循循善诱,细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因此,该老师所带的班级活泼中不失稳重踏实,陈老师所教的课生动有实效。学生老师都喜欢。3、该老师有心用心且有一颗巧心。她不仅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践行上级精神,还用心学习各种专业书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面对性格各异,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她耐心想办法,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互助互学,实施分类教学。面对学校的一次次接待任务,她静心接受,细心准备,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接待课,尽显聋校师生在面点专业的风采,使得一批批来宾喜笑颜开。面对副班主任工作,她主动配合班主任协调好各项工作,灵活到位,使得班级的日常教育工作秩序井然,班级氛围积极和谐。

健康领域:我班幼儿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会系鞋带,能独立穿各种样式的衣服,会整理衣服。认识基本的安全标识,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疫情防护知识。知道遇到火灾、与父母走失、发生外伤等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但在动作发展方面有所欠缺,在投掷和10米往返跑目标达成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也将作为下学期体能发展重点目标

幼儿园课程评价评语参考1. 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 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4. 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5. 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6.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7. 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8. 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9. 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10.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在听完老师的讲课后,作为听课老师的你,也要对这个老师进行评价了,那么评语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听课评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教师听课评语(一)1、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2、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课堂活动开展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然后老师来描述,然后学生再通过回忆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授课老师的表情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了。3、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4、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5、x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的信息,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幼儿教师听课评语(二)1、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故事中的对话。难点是感受小房子的情绪变化和家的甜蜜与快乐。活动中,以ppt图片的出示和分段讲述故事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及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幼儿也能根据故事情节积极回答问题、积极用语言表述故事中的对话,通过看、听、说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最后让幼儿自主表达体验情绪的变化以及拥有家的甜蜜和快乐。2、既为实现第一目标奠定基础,又为下面几段的学习做好铺垫。感受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了甜蜜的意义。幼儿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孩童都愿意用语言表述故事。甜蜜这个问题来源于生活, 幼儿对此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符合孩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现实中孩童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甜蜜的家。所以说这个话题离他们很近。讲述过程中结合重点突出、逻辑清楚的图片帮助幼儿记录故事内容,在本次故事的重点段落“小房子的情绪转变”中,教师结合图片,巧妙的提出设问,体现了二个目的,一是帮助幼儿理解小房子情绪转变的过程,二是让幼儿感受小房子最终拥有一个甜蜜的家的过程。3、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能主动地表达、思考着图片中的内容,幼儿听了故事后明白原来甜蜜的家就是拥有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与幸福。图画内容很自然地被幼儿所理解和掌握,最后完整欣赏讲述故事时,边看图片边讲述故事,让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个完整的印象,加深认识和理解。4、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课堂活动开展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然后老师来描述,然后学生再通过回忆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要是授课老师的表情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了。5、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幼儿教师听课评语(三)1、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较好,过程操作符合学生实际,注重分层教学,课堂整体结构的安排、环节的处理、作业的设置,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符合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智发展规律。教学过程清晰,能引导学生先想再算,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语言简练,平时扎实有效的教学工作在本课中初显成效。2、x老师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3、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操作演示正确规范,课堂容量、密度适当,符合认知与发展规律。能有效地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启发得当,发问有利于学生思考,学生练习充分,作业量适当。4、老师对新授课的课堂授课模式掌握的很好,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导入)和知识掌握的过程。教师激励评价学生语言精练、亲切、得体,过渡自然,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新旧知识迁移)学数学的方法,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如果能联系实际,丰富多媒体内容,会更精彩。5、教师授课仪态大方、声音清晰洪亮。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年龄大小、知识接受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因素,教师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循序渐进的获得新知学生能够按照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活动,思考、交流、合作、演示、实验等活动,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够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幼儿教师听课评语(四)1、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节重过程、重发现、重生活、重主体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启发教育的课,让人耳目一新,感触颇多。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2、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预习要求适当、贴合学生实际,有一定自学要求,高而不高。学生思考积极,课堂气氛非常好,回答踊跃;教师讲授环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完成目标情况良好,课堂效率较高;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教学中在设计、实施、内容符合课程目标,包含若干有效教学的要素,有目的性。环节设计合理,知识衔接自然,严谨流畅,疏密有致。能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积极推进学生自主活动。教学经过了认真的设计,教师能较好地实施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和技能训练,注重能力培养。4、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点、难点突出,课堂容量适当,符合学生认知;能有效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师生、生生互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参与性强,气氛融洽。5、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教学过程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了学生。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课堂反馈渠道畅通无阻,形式多样,方向多维,矫正及时有效。

  • 索引序列
  • 幼儿园课程自考阶段测评
  •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
  •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题
  •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题目
  • 自考幼儿园课程阶段测评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