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历年真题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历年真题

请问有江苏自考课目28956《20世纪欧美文学史》的资料吗?历年真题试卷?

2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序号 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 00015 英语(二)◆ 任选一门 14 27016 日语◆ 14 27017 法语◆ 14 27018 俄语◆ 14 4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5 00541 语言学概论◆ 6 6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7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8 00540 外国文学史 6 9 00037 美学 6 10 - 12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考外语者任选三门,不考外语者全选 5 27038 红楼梦研究 4 27039 鲁迅研究 4 28956 20世纪欧美文学史 4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 0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加考课程 6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6 13 06999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学分合计 不少于70学分 说明: 1、关于公共政治课的调整及替代关系请参照《》(08版)第11条。 2、按原计划加考通过的“306现代汉语”和“312写作”两门课程可以替代新计划中的“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选考课中的任意一门;通过其中任意一门的,只能替代“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按原计划通过选考课中任意一门的,可以替代新计划选考课中的任意一门,但不得重复选考。 4、非自学考试的中文专科,按原计划加考通过的“305古代汉语”、“31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31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含当代)”三门课程,可以替代新计划中的“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选考课10-12中的任意两门课程;通过其中任意两门的,只能替代“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选考课10-12中的任意一门课程;通过其中任意一门的,只能替代“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5、凡在本专业考试并取得“27007应用文写作”课程合格证书的考生,可将其作为选考课计算课程门数和学分。在其他专业通过的“27007应用文写作”课程,一律不计算课程门数和学分。 6、以上课程替代关系均不得重复替代。 条件: 1、凡属国民教育系列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专业(含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及以上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时,需加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和“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两门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的代表作是() A. 《理想国》 B. 《伊安篇》C. 《诗学》 D. 《诗艺》答案:C2.古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传说的汇编《变形记》的作者是() A. 奥维德 B. 维吉尔C. 贺拉斯 D. 阿普列尤斯答案:A3.中世纪法国骑士抒情诗中最著名的是() A. 牧歌B. 破晓歌 C. 夜歌 D. 怨歌答案:B4.欧洲中世纪的后期英雄史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 《罗兰之歌》 B. 《熙德之歌》 C. 《尼伯龙根之歌》D. 《伊戈尔远征记》答案:A5.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采用的结构形式是()A. B. C. D.答案:D拱形结构 单线结构 双线结构 框形结构6.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的作者是()1A.B.托马斯·\u33707X尔罗伯特·\u26684X林C. 约翰·\u26446X利 D. 马洛答案:A7.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走向成熟的作家是() A. 高乃依 B. 拉辛 C. 布瓦洛D. 拉封丹答案:B8.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是() A. 《强盗》 B. 《阴谋与爱情》C. 《华伦斯坦》 D. 《浮士德》答案:B9.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中心,最早的一个是()A. B. C. D.答案:A耶拿派 海德堡派 柏林派 湖畔派10.法国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欧那尼》上演 B. 《克伦威尔》上演C. 《伪君子》上演 D. 《茶花女》上演答案:A11.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裴多菲是() A. 波兰人 B. 罗马尼亚人C. 匈牙利人 D. 保加利亚人答案:C12.代表19世纪英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家是()2A. 萨克雷B.狄更斯C. 盖斯凯尔夫人 D. 哈代答案:B13.巴赫金认为创造了“复调小说”的作家是() A. 拉伯雷 B. 福楼拜 C. 大仲马D. 陀思妥耶夫斯基答案:D14.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是() A. 《白鲸》 B. 《汤姆大伯的小屋》C. 《汤姆·\u32034X亚历险记》 D. 《哈克贝利·\u36153X恩历险记》答案:B15.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是()A. B. C. D.答案:B龚古尔兄弟 左拉 都德 莫泊桑16.“为中国题材小说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是()A. 杰克·\u20262X敦 B. 马克·\u21520X温 C. 赛珍珠 D. 索尔·\u36125X娄答案:C17.高尔基早期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是() A. 《伊则吉尔老婆子》 B. 《少女与死神》C. 《切尔卡什》 D. 《在底层》答案:C18.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的作者是()3A. 乔伊斯B. C.答案:C福克纳 沃尔夫D. 普鲁斯特 19.“他 人就是地狱”出自于萨特的作品,该作品是() A. 《禁闭》 B. 《苍蝇》 C. 《恶心》D. 《死无葬身之地》答案:A20.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u39532X尔克斯是() A. 墨西哥作家 B. 危地马拉作家C. 古巴作家 D. 哥伦比亚作家答案:D21.《旧约》中《雅歌》主要表现的是()A. B. C. D.答案:A爱情主题 和平主题 战争主题 复仇主题22.印度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是() A. 首陀罗迦 B. 广博仙人C. 迦梨陀娑 D. 蚁垤仙人答案:C23.波斯文学史上被称为“诗歌之父”的是() A. 鲁达基 B. 菲尔多西C. 哈菲兹 D. 萨迪答案:A24.日本近代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是()4A. B. C. D.答案:A芥川龙之介 菊池宽 志贺直哉 岛崎藤村25.《先知》的作者纪伯伦是() A. 埃及现代派作家 B. 白桦派作家 C. 叙美派作家D. 唯美派作家答案:C26.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尼日利亚作家是() A. 桑戈尔 B. 戈迪默C. 阿契贝 D. 索因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伊利昂纪》中塑造的主要英雄人物有() A. 雅典娜 B. 阿佛洛狄忒 C. 阿喀琉斯 D. 阿伽门农E. 赫克托耳答案:C^D^E^2.英国诗人弥尔顿创作的以《圣经》为题材的长诗有() A. 《失乐园》《士师记》 答案:A^C^D^B. C. D. E.《创世记》 《复乐园》 《力士参孙》3.18世纪法国的启蒙作家有()5A. 伏尔泰B.狄德罗C. 笛福D. 菲尔丁E. 卢梭答案:A^B^E^4.巴尔扎克将《人间喜剧》分成几个部分,它们是() A. 风俗研究 B. 哲学研究C. 分析研究 D. 政治研究 E. 军事研究答案:A^B^C^5.对意识流小说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柏格森 答案:A^C^E^A. B. C. D. E.詹姆斯 尼采 弗洛伊德 萨特6.古代东方文学主要有() A. 古希腊文学希伯来文学 巴比伦文学 答案:B^C^D^E^B. C. D. E.古埃及文学 古印度文学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市民文学 答案:市民文学:是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而产生的文学。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 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1.2.“三一律”答案:“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3.“多余人”6答案:“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大多受到启蒙思想的影 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 代表人物有奥涅金、毕巧林等。4.“战壕真实派” 答案:“战壕真实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苏联的一个文学流派。作家根据自己的切身 体验描绘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们在战场上的遭遇和真实感受,尽力突出战壕真实。代表作家有邦 达列夫等。 新感觉派 答案:新感觉派:是日本现代文坛上的一个文学流派。其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 文学的影响,企图以新感觉、新认识、新表现来革新文学。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简述希腊神话的特点。 答案:(1)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2分) (2)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2分) (3)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2分)1.简述《荒原》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答案:(1)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1分) (2)典故典义的使用、意象的营造与象征的使用密切结合。(2分) (3)长诗的题目、各章的标题以及题词有一定的象征性,作品的神话学框架、中心意象荒原以及 水、火、雷霆等意象,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3分)2.简述《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 答案:(1)赞颂人民在与邪恶势力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惊人智慧和才能。(2分) (2)揭露了统治者贪婪丑恶的本质。(1分)3.(3)讴歌青年男女之间正当、纯洁的爱情。(1分) (4)反映广大人民普遍置身其中的艰苦环境。(1分) (5)描写商人经商冒险的生活。(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分析哈姆莱特形象。 答案:(1)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2分) (2)他曾经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快乐王子,但严酷的现实打破了他的理想和信念。他在复 仇行动上的犹豫显示出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势力之间力量的悬殊;他的复仇及其悲剧具有深刻的 社会意义。 (6分) (3)他是一个深沉的思想家,他从人文主义的立场考察、思考现实,对人性的深沉思考,成为近 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开端。 (4分)1.7注:要求结合作品进行阐述。8论述《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答案:(1)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根据现实社会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 ,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实际,提出艺术上丑恶滑稽和典雅高尚2.相结合的美学原则。(2分) (2)人物形象的对照,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精髓,主要通过人物自身的对比以及对爱情 的态度构成对比表现出来。作家还通过人物的相互关系的描写,形成彼此间的强烈对照。(6分) (3)对照艺术还体现在情节、场景对照方面。(4分) 注:要求结合作品进行阐述

可以参考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真题

你去买书吧,我以前的自考书都送人了,外国文学史难度一般,我都没看书,直接做题,看题,考试。 论述题前面还有简答题。

请问有江苏自考课目28956《20世纪欧美文学史》的资料吗?历年真题试卷?

中国古代文论选没有一考通的,而且别的辅导资料也没有。我也报的这门,杯具了

如果你专科毕业,本科要考以下科目:公共课: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英语(二)(如不考英语,可以选法语、日语、俄语)专业课: 1, 中国现代文学 2,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3,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 4,外国文学史 5,美学 6,中国文化概论 7, 语言学概论选修课:考外语者任选三门,不考外语者全选 1,红楼梦研究 2,鲁迅研究 3,20世纪欧美文学史 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5,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如果你专科不是本专业,还要加考两门: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个人觉得加考的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文论都很难,可能是古文功底不好的缘故。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真题题型

选修课一般是主考学校出题,资料在自考办应该有,或者你可以去主考学校打听。

估计那些试题再出的可能不大,希望复习一下比较好外国文学史(电大)(5286)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在专科阶段专业基础课《外国文学史》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欧美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进行学习。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20世纪外国文学在总体外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派的基本特征。理解20世纪外国文学中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掌握重点作家的创作特点和重点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和鉴赏能力。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除《外国文学史》之外,还有《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西方文论选》、《比较文学概论》等。要求学生能够调动所学过的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学知识,在比较文学的大框架内,更全面地认识20世纪外国文学。 二、课程内容和考试目标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第一节 时代的先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卡夫卡的生平及创作概况。理解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主潮地位;《变形记》的“异化”主题。把握卡夫卡在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地位。 (二)课程内容 1.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主潮地位。 2.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 3.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卡夫卡的重要作品。 2.理解: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主潮地位。《变形记》的“异化”主题。 3.掌握: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表现主义的缘起、发展过程。把握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并结合卡夫卡的创作进行深入的阐释。 (二)课程内容 1.表现主义的缘起与艺术特征。 2.卡夫卡小说创作上的表现主义特征。 3.《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特点。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表现主义的缘起及发展过程。 2.理解:表现主义。《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特点。 3.掌握:卡夫卡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 第三节 《城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堡》的基本内容。把握“城堡”的象征寓意和《城堡》的“复义性”。 (二)课程内容 1.《城堡》的基本内容。 2.“城堡”的象征寓意。 3.对《城堡》的多重解释。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城堡》是卡夫卡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城堡》的人物。 2.理解:“城堡”的象征意义。 3.掌握:《城堡》的“复义性”及艺术上的“未完成性”特征。 第二章 意识流小说 第一节 意识流的哲学心理学背景及表现技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意识流小说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意识流”的心理学解释及作为文学术语的三层含义。把握意识流小说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主要技巧。 (二)课程内容 1.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2.意识流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的学说。 3.意识流的心理学解释及文学解释。 4.意识流小说表现人物心理与意识活动的主要技巧。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2.理解:意识流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意识流小说。 3.掌握:意识流小说的主要技巧。 第二节 代表作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普鲁斯特、伍尔芙、福克纳等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的创作概况。理解普鲁斯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他的代表作《追忆逝水年华》的意识流特征;《到灯塔去》的主题思想。把握《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特征及所采用的“白痴叙事”手法。 (二)课程内容 1.普鲁斯特的创作;文学史地位;《追忆逝水年华》的意识流特征。 2.伍尔芙的创作;《到灯塔去》的思想内容。 3.福克纳的创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普鲁斯特、伍尔芙、福克纳的重要作品。 2.理解:普鲁斯特的文学史地位。《到灯塔去》的主题思想。 3.掌握:《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特征与“白痴叙事”手法。 第三节 乔伊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乔伊斯的生平与创作情况。理解《尤利西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尤利西斯》的意识流特征。把握《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二)课程内容 1. 乔伊斯的生平与创作。 2. 《尤利西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尤利西斯》的结构、人物、艺术特征及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乔伊斯的创作;《尤利西斯》的人物、结构。 2.理解:《尤利西斯》的意识流特色及文学史地位。 3.掌握:《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第三章 存在主义文学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主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分类(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意义及基本哲学主张。把握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二)课程内容 1.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 2.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 2.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3.掌握: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和艺术特征。 第二节 萨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萨特的生平与创作。理解戏剧《间隔》与《魔鬼与上帝》的思想内容。把握《恶心》的哲学内含。 (二)课程内容 1.萨特的生平与创作。 2.小说《恶心》。 3.戏剧《间隔》、《魔鬼与上帝》。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萨特的重要作品。 2.理解:《间隔》中“他人就是地狱”的思想。 3.掌握:《恶心》的哲学内含。 第三节 加缪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加缪的生平与创作;理解《局外人》中默尔索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把握加缪对“荒谬”的理解及《鼠疫》中“鼠疫”这一意象的象征含义。 (二)课程内容 1.加缪的生平与创作。 2.《西西弗的神话》及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3.《局外人》及默尔索形象。 4.《鼠疫》及“鼠疫”意象的象征含义。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加缪的主要作品。 2.理解:默尔索形象。 3.掌握:《西西弗的神话》所阐发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鼠疫》中“鼠疫”意象的象征含义。 第四章 新小说派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小说派产生的背景;理解萨特对“反小说”的论述;把握新小说派的革命性及其思想艺术特征。 (二)课程内容 1.新小说派产生的背景;萨特论新小说。 2.新小说派是二战后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流派。 3.新小说派的创作特征。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新小说派的理论著述。 2.理解:萨特的“反小说”概念。 3.掌握:新小说派的革命性;新小说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第二节 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作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萨洛特、布托尔、西蒙、罗卜-格里耶的创作概况。理解他们各自在小说创作上的创新;罗卜-格里耶的文学地位。 (二)课程内容 1.萨洛特的创作:“潜对话”的含义。 2.布托尔的创作;《时间的运用》;《变》对第二人称的运用。 3.西蒙的创作;《风》对诗画结合的追求;《农事诗》与“叙述的探险”。 4.罗卜-格里耶的创作及文学地位;《窥视者》对“物”的表现。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萨洛特、布托尔、西蒙、罗卜-格里耶的代表作品。 2.理解:萨洛特、布托尔、西蒙、罗卜-格里耶对新小说的贡献,萨洛特的“潜对话”,布托尔对第二人称的运用,西蒙的“叙述的探险”;罗卜-格里耶的文学地位。 第三节 罗伯-格里耶的《嫉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嫉妒》的内容梗概。在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对比中理解《嫉妒》对传统小说准则的背离;小说的表面化风格。把握小说的“物化”主题及小说里“两个罗卜-格里耶”的存在。 (二)课程内容 1.《嫉妒》对传统小说准则的背离。 2.《嫉妒》内容梗概。 3.《嫉妒》的“物化”主题与“隐藏”艺术、表面化风格(对比喻的排斥)。 4.《嫉妒》中有两个罗卜-格里耶,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理解:《嫉妒》对传统小说准则的背离;表面化风格及对“比喻”的排斥。 2.掌握:《嫉妒》的“物化”主题;小说里的“两个罗卜-格里耶”。 第五章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爆炸”时期拉美文学的代表作家;理解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贡献;把握“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二)课程内容 1.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2.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3.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及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贡献。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文学爆炸”时期拉美文学的代表作家;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概况。 2.理解: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特色及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贡献。 3.掌握:魔幻现实主义。 第二节 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与拉美现实及印第安人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把握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艺术手法,特别是要理清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魔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1.幻想与现实、虚构与写实融为一体,体现了印第安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2.陌生化技巧的运用。陌生化是使现实事物魔幻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3.神话化。魔幻现实主义对“整体性象征”的追求。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与拉美现实及印第安人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魔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百年孤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马尔克斯的生平与创作;《百年孤独》的情节与人物。理解《百年孤独》的艺术成就。把握《百年孤独》的主题思想。 (二)课程内容 1.马尔克斯的生平与创作。 2.《百年孤独》的情节与人物。 3.《百年孤独》的主题思想与艺术成就。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百年孤独》的人物。 2.理解:《百年孤独》的艺术成就。 3.掌握:《百年孤独》的主题思想。 第六章 黑色幽默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及代表作家;理解黑色幽默的具体含义及与传统幽默的区别;把握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二)课程内容 1.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黑色幽默的内含。 2.传统意义下的幽默与黑色幽默。 3.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 4.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2.理解: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传统幽默与黑色幽默的区别。 3.掌握: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代表作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唐纳德?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翰.巴思的创作概况;理解他们各自的创作特色;把握他们创作中突出表现出来的“杂糅”特征。 (二)课程内容 1.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创作;《白雪公主》的杂糅特征。 2. 托马斯.品钦的创作;《万有引力之虹》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大百科全书式的野心”。 3. 小库尔特.冯尼格的创作;《五号屠宰场》、《顶刮刮的早餐》对人类生存危机和“物化”趋势的忧虑。 4. 约翰.巴思的创作;《羊童贾尔斯》与“元小说”。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唐纳德.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翰.巴思的代表作品。 2.理解:唐纳德.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翰.巴思的创作特色。 3.掌握:黑色幽默的“杂糅”特征。 第三节 海勒及其《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海勒的创作概况。理解《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特色。把握“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 (二)课程内容 1.海勒的生平与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背景。 2.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 3.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4.《出了毛病》简介。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海勒的主要作品。 2.理解:《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3.掌握:“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 第七章 后现代主义写作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纳博科夫的创作概况。理解“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写作”;后现代写作的特征。把握“元小说”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1.“后现代主义”释义。文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 2.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元小说”与“元叙述”;文类与文体的杂糅性。 3.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纳博科夫的创作。 2.理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写作的特征。 3.掌握:什么是“元小说”? 第二节 博尔赫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博尔赫斯的创作。理解博尔赫斯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把握博尔赫斯对小说学的贡献。 (二)课程内容 1.博尔赫斯的生平与创作。 2.博尔赫斯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玄学;杂糅;对幻想性题材的高超处理手法。 3.《交叉小径的花园》。 4.博尔赫斯的小说学。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博尔赫斯的重要作品。 2.理解:博尔赫斯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交叉小径的花园》的艺术特点。 3.掌握:博尔赫斯对小说学的贡献。 第三节 卡尔维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卡尔维诺的创作。理解其文学地位;《寒冬夜行人》的艺术特征。把握《我们的祖先》的童话与寓言特征。 (二)课程内容 1.卡尔维诺的生平、创作及文学地位。 2.《我们的祖先》的神话思维与寓言形式。 3.《寒冬夜行人》的实验追求:“时间零”、“套盒结构”及其“元小说”特征。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卡尔维诺的重要作品。 2.理解:卡尔维诺的文学地位;《寒冬夜行人》的实验追求。 3.掌握:《我们的祖先》的童话和寓言特征。 第八章 现实主义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理解现实主义小说在20世纪文学中的地位及其特征。 (二)课程内容 1. 现实主义小说在20世纪文学中的地位;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与作品。 2. 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多元化趋向与对现代主义的借鉴、融合。 3. 托马斯·曼的《魔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2.理解: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托马斯·曼和海明威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帕斯捷尔纳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帕斯捷尔纳克的生平与创作。理解《日瓦格医生》的艺术特色。把握《日瓦格医生》的精神内含。 (二)课程内容 1. 帕斯捷尔纳克的生平与创作。《日瓦格医生》的出版与获奖。 2. 《日瓦格医生》的思想内容。 3. 《日瓦格医生》的艺术特色。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概况。 2.理解:《日瓦格医生》的艺术特色。 3.掌握:《日瓦格医生》的精神内含。 第三节 索尔·贝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索尔·贝娄的生平与创作。理解其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含。把握其文学成就。 (二)课程内容 1. 索尔·贝娄的生平与创作。 2.《赫索格》、《雨王汉德森》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洪堡的礼物》对“洪堡精神”的弘扬。 3. 索尔·贝娄的文学成就: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吸收及“贝娄式风格”。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 识记:索尔·贝娄的重要作品。 2. 理解:《赫索格》、《雨王汉德森》、《洪堡的礼物》的思想内容。 3. 掌握:索尔·贝娄的文学成就。 第九章 后期象征主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其作品的象征之义。把握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1.什么是“象征”?前期象征主义及其代表诗人。 2.后期象征主义。 3.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豹-在巴黎植物园》、叶芝《当你老了》、艾略特《普鲁弗洛克情歌》、《荒原》等诗歌的象征意义。 3.掌握: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第十章 意象主义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意象主义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意象主义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理解意象主义的背景;庞德在意象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握意象主义诗歌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1.意象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的三个阶段。 2.意象主义诗歌的理论与实践及影响。 3.意象主义的代表诗人。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意义主义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意象主义的代表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意象主义运动的背景。庞德在意象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掌握:意象主义诗歌的特点。 第十一章 超现实主义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理解超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把握超现实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二)课程内容 1.超现实主义的产生;超现实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2.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 3.拉美超现实主义诗人:帕斯、博尔赫斯、特朗斯特罗姆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 2.理解:超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 3.掌握:超现实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第十二章 女性主义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女性主义诗歌的发展脉络;重要的女性主义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理解伍尔芙等人关于女性主义诗歌的论述。把握女性主义诗人里奇的理论观点与创作特点。 (二)课程内容 1.欧美女性主义思潮中的妇女诗歌。 2.女性文学批评实践及女诗人研究。 3.女性主义诗人。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女性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家与诗人。 2.理解:伍尔芙关于女性诗歌创作的论述。 3.掌握:里奇的女性主义诗歌理论与创作特点。 第十三章 后现代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金斯伯格、布罗茨基的生平与创作。理解他们的创作特点及布罗茨基对语言的崇拜。 (二)课程内容 1.金斯伯格的生平与创作;创作特点;代表作《嚎叫》。 2.布罗茨基的生平与创作;创作特点;布罗茨基对语言的崇拜。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金斯伯格和布罗茨基的诗歌作品。 2.理解:两位诗人的创作特点;布罗茨基对语言的崇拜。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编写体例上对小说和诗歌作了区别处理,以小说为重点学习内容。因此,涉及到小说的1-8章,分节编写大纲;涉及到诗歌的9-13章,只分章不分节。 本大纲对每个单元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并分层次一一列举了考核知识点。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应考者努力记忆,并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理解”部分的内容,要求应考者不仅熟知相关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联系有关作家作品作简要分析。要求“掌握”的内容,则必须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要能体现出应考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大纲的实施要求 1. 本大纲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应考者个人自学的依据。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要求,在“识记”、“理解”和“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除教材外,可借助必读书和参考书来辅助学习,但指定的考试与参考用书,如果内容与本大纲有出入,要以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考核要求为准。 2. 本大纲是本课程社会助学的依据。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开展助学活动。应把重点放在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梳理上。同时,根据“识记”、“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对相关知识展开讲解,并注重方法上的指导,以加深应考者对教材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本课程考试命题的内容范围、能力层次和考试重点均以本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为依据,其他必读书和参考书内容与本大纲不一致时,以本大纲为准。命题时,每份试卷中“识记性”试题的比例应占40%:“理解性”试题应占30%:“掌握性”试题应占30%.三者所占比例可以5%上下浮动。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要分布合理,但是要注意,试题的难度与应试者的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任何一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不同的难度。 (三)试题类型举例 1.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变形记》的作者是( ) ①斯特林堡 ②里尔克 ③卡夫卡 ④艾略特 (2)帕斯捷尔纳克的代表作是( ) ①《地洞》 ②《静静的顿河》 ③《洪堡的礼物》④《日瓦格医生》 2. 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列诗人属于后期象征主义的有( ) ①拉马丁 ②艾略特 ③魏尔伦 ④里尔克 ⑤瓦雷里 (2)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有( ) ①加缪 ②萨特 ③波伏瓦 ④卡彭铁尔 ⑤鲁尔福 3. 名词解释(每题4分) (1)魔幻现实主义 (2)元小说 4. 简答题(每题5-8分)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5. 分析论述题(每题12-16分) 分析论述《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提供以下试题,仅供参考,预祝你考出好成绩。一、名词解释 伊阿宋清新诗派 玛卡梅百喻 经诗艺 日本战后派 俄国自然派 席勒式非个人化(艾略特) 陌生化二、问答 1,比较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比较欧洲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西方现代文学中有哪些思潮流派,作家作品是受到中国文学影响的?请举两个以上(含两个)例子说明. 一、名词解释 1往事书 2谣曲 3拜伦式英雄 4古典主义 5解冻文学 6魔幻现实主义 7流浪汉小说 8新喜剧二、问答题(共28分,每题14分) 1,印度古典文学中有没有悲剧?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悲剧,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在欧洲文学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浪漫主义为何会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艺思潮? 2,请举出英,法,俄,美,日,印等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悲剧主人公,并从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的角度分析人物的民族特征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 1,印度两大史诗 2,俳句 3。狂飚突进运动 3,14行诗 5,湖畔派 6,多余人 7,黑色幽默二、请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有人说,“中国人研究外国文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外国人对本国文学的研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你细读过哪些外国文学名著?哪部作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请以英国的王而德和日本的谷崎润一郎为例,谈谈惟美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根本对立论述题(27分) 请以文学传统比较悠久,文学比较发达的几个国家(如英,法,德,俄,印,日)为例,从宏观的,比较文学的角度,论述宗教文化,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学面貌. 一、 名词解释 1 英雄传说 2 人文主义 3 狂飙突进运动 4 《克伦威尔》序言二、 简答 1 1848年革命后,法国文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 什么是巴尔扎克的人物再现法,它的意义是什么 3 19世纪40年代的俄国出现的自然派是怎样是文学流派 4 惠特曼的《草叶集》在形式上有那些创新5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赋予主人公这样的品质三、 论述题 1结合具体的作品论述表现主义的创作倾向 2论《尤利西斯》在写作技巧上的创新 1999年欧美文学史:(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本专业所有方向)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4题,共20分) 1、荷马史诗 2、多余人 3、自然主义 4、《等待戈多》二、简答题(每题8分,5题,共40分) 1、《神曲》的历史价值何在? 2、《哈姆雷特》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3、华兹华斯诗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如何理解契诃夫《樱桃园》中樱桃园形象的象征意蕴? 5、海明威的文体风格有什么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2题,共40分)1、试谈歌德《浮士德》的主要艺术特点。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去这里试一试, 要不买本外国文学史,只看欧美那两章就行了.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

1050114 汉语言文学(专科)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00024 普通逻辑 00506 写作(一) 00529 文学概论(一)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5 现代汉语 00536 古代汉语

欧美文学史好考。只要自己努力,好好学习这门课就可以取得高分。从20世纪西方文学和俄罗斯文学发展演变的史实出发,辟三编分别论述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俄罗斯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所开设课程如下:

woshizhuolei,自考本科报考条件必须要有专科毕业证或者学生证,没有专科证的,毕业时需要拿专科毕业证申请自考本科毕业证。想获得自考本科学历就上自考163网!

自考本科20世纪欧美文学史真题

这个题不是很清楚,应该说是哪所大学的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马克思称之为“永久的规范和高不可及范本”的文学是( ) A.古希腊文学 B.古罗马文学 C.文艺复兴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2.古希腊人对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所做的神话性解释是( ) A.潘多拉的诅咒 B.不和的金苹果 C.诸神争当神王 D.诸神争当雅典城的保护神 3.中世纪城市文学的代表作是( ) A.《神曲》 B.《罗兰之歌》 C.《列那狐传奇》 D.《伊戈尔远征记》 4.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是( ) A.《堂·吉诃德》 B.《巨人传》 C.《坎特伯雷故事集》 D.《老实人》 5.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创始人是( ) A.莎士比亚 B.本·琼生 C.马洛 D.乔叟 6.英国革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塑造的反抗者形象是( ) A.亚当 B.夏娃 C.撒旦 D.参孙 7.代表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A.《鲁滨逊飘流记》 B.《格列佛游记》 C.《汤姆·琼斯》 D.《感伤的旅行》 8.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的法国启蒙作家是( ) A.伏尔泰 B.卢梭 C.狄德罗 D.孟德斯鸠 9.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是( ) A.毕巧林 B.罗亭 C.奥涅金 D.奥勃罗摩夫 10.长篇小说《红字》的作者是( ) A.霍桑 B.华盛顿·欧文 C.库柏 D.爱伦·坡 11.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是( ) A.“白桦派” B.“自然派” C.“旅美派” D.“唯美派” 1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是( ) A.《红与黑》 B.《高老头》 C.《红与白》 D.《巴马修道院》 13.创造了“自由诗体”的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是( ) A.爱默生 B.马克·吐温 C.惠特曼 D.威廉·豪威尔斯 14.屠格涅夫在《前夜》中塑造的保加利亚革命者形象是( ) A.叶琳娜 B.拉夫列茨基 C.罗普霍夫 D.英沙罗夫 15.法捷耶夫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的著名作品是( ) A.《青年近卫军》 B.《日日夜夜》 C.《前线》 D.《瓦西里·焦尔金》 16.1958年,因小说《日瓦戈医生》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是( ) A.肖洛霍夫 B.索尔仁尼琴 C.帕斯捷尔纳克 D.艾特玛托夫 17.英国小说家毛姆以一位法国印象派画家为原型创作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其主人公原型是( ) A.莫奈 B.高更 C.塞尚 D.德加 18.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开创美国文学中美国梦幻灭题材先河的自传体小说是( ) A.《铁蹄》 B.《美国的悲剧》 C.《马丁·伊登》 D.《幻灭》 19.卡夫卡以格里高尔·萨姆沙为主人公的小说是( ) A.《在流放地》 B.《判决》 C.《饥饿艺术家》 D.《变形记》 20.印度古代杰出诗人迦梨陀娑的戏剧代表作是( ) A.《云使》 B.《优哩婆湿》 C.《沙恭达罗》 D.《时令之环》 21.波斯文学史上的“诗歌之父”是( ) A.哈菲兹 B.内扎米 C.萨迪

估计那些试题再出的可能不大,希望复习一下比较好外国文学史(电大)(5286)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在专科阶段专业基础课《外国文学史》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欧美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进行学习。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20世纪外国文学在总体外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派的基本特征。理解20世纪外国文学中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掌握重点作家的创作特点和重点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和鉴赏能力。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除《外国文学史》之外,还有《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西方文论选》、《比较文学概论》等。要求学生能够调动所学过的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学知识,在比较文学的大框架内,更全面地认识20世纪外国文学。 二、课程内容和考试目标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 第一节 时代的先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卡夫卡的生平及创作概况。理解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主潮地位;《变形记》的“异化”主题。把握卡夫卡在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地位。 (二)课程内容 1.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主潮地位。 2.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 3.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卡夫卡的重要作品。 2.理解: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主潮地位。《变形记》的“异化”主题。 3.掌握: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表现主义的缘起、发展过程。把握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并结合卡夫卡的创作进行深入的阐释。 (二)课程内容 1.表现主义的缘起与艺术特征。 2.卡夫卡小说创作上的表现主义特征。 3.《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特点。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表现主义的缘起及发展过程。 2.理解:表现主义。《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特点。 3.掌握:卡夫卡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 第三节 《城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堡》的基本内容。把握“城堡”的象征寓意和《城堡》的“复义性”。 (二)课程内容 1.《城堡》的基本内容。 2.“城堡”的象征寓意。 3.对《城堡》的多重解释。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城堡》是卡夫卡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城堡》的人物。 2.理解:“城堡”的象征意义。 3.掌握:《城堡》的“复义性”及艺术上的“未完成性”特征。 第二章 意识流小说 第一节 意识流的哲学心理学背景及表现技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意识流小说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意识流”的心理学解释及作为文学术语的三层含义。把握意识流小说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主要技巧。 (二)课程内容 1.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2.意识流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的学说。 3.意识流的心理学解释及文学解释。 4.意识流小说表现人物心理与意识活动的主要技巧。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2.理解:意识流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意识流小说。 3.掌握:意识流小说的主要技巧。 第二节 代表作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普鲁斯特、伍尔芙、福克纳等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的创作概况。理解普鲁斯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他的代表作《追忆逝水年华》的意识流特征;《到灯塔去》的主题思想。把握《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特征及所采用的“白痴叙事”手法。 (二)课程内容 1.普鲁斯特的创作;文学史地位;《追忆逝水年华》的意识流特征。 2.伍尔芙的创作;《到灯塔去》的思想内容。 3.福克纳的创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普鲁斯特、伍尔芙、福克纳的重要作品。 2.理解:普鲁斯特的文学史地位。《到灯塔去》的主题思想。 3.掌握:《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特征与“白痴叙事”手法。 第三节 乔伊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乔伊斯的生平与创作情况。理解《尤利西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尤利西斯》的意识流特征。把握《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二)课程内容 1. 乔伊斯的生平与创作。 2. 《尤利西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尤利西斯》的结构、人物、艺术特征及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乔伊斯的创作;《尤利西斯》的人物、结构。 2.理解:《尤利西斯》的意识流特色及文学史地位。 3.掌握:《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第三章 存在主义文学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主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分类(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意义及基本哲学主张。把握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二)课程内容 1.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 2.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 2.理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3.掌握: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和艺术特征。 第二节 萨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萨特的生平与创作。理解戏剧《间隔》与《魔鬼与上帝》的思想内容。把握《恶心》的哲学内含。 (二)课程内容 1.萨特的生平与创作。 2.小说《恶心》。 3.戏剧《间隔》、《魔鬼与上帝》。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萨特的重要作品。 2.理解:《间隔》中“他人就是地狱”的思想。 3.掌握:《恶心》的哲学内含。 第三节 加缪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加缪的生平与创作;理解《局外人》中默尔索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把握加缪对“荒谬”的理解及《鼠疫》中“鼠疫”这一意象的象征含义。 (二)课程内容 1.加缪的生平与创作。 2.《西西弗的神话》及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3.《局外人》及默尔索形象。 4.《鼠疫》及“鼠疫”意象的象征含义。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加缪的主要作品。 2.理解:默尔索形象。 3.掌握:《西西弗的神话》所阐发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鼠疫》中“鼠疫”意象的象征含义。 第四章 新小说派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小说派产生的背景;理解萨特对“反小说”的论述;把握新小说派的革命性及其思想艺术特征。 (二)课程内容 1.新小说派产生的背景;萨特论新小说。 2.新小说派是二战后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流派。 3.新小说派的创作特征。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新小说派的理论著述。 2.理解:萨特的“反小说”概念。 3.掌握:新小说派的革命性;新小说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第二节 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作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萨洛特、布托尔、西蒙、罗卜-格里耶的创作概况。理解他们各自在小说创作上的创新;罗卜-格里耶的文学地位。 (二)课程内容 1.萨洛特的创作:“潜对话”的含义。 2.布托尔的创作;《时间的运用》;《变》对第二人称的运用。 3.西蒙的创作;《风》对诗画结合的追求;《农事诗》与“叙述的探险”。 4.罗卜-格里耶的创作及文学地位;《窥视者》对“物”的表现。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萨洛特、布托尔、西蒙、罗卜-格里耶的代表作品。 2.理解:萨洛特、布托尔、西蒙、罗卜-格里耶对新小说的贡献,萨洛特的“潜对话”,布托尔对第二人称的运用,西蒙的“叙述的探险”;罗卜-格里耶的文学地位。 第三节 罗伯-格里耶的《嫉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嫉妒》的内容梗概。在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对比中理解《嫉妒》对传统小说准则的背离;小说的表面化风格。把握小说的“物化”主题及小说里“两个罗卜-格里耶”的存在。 (二)课程内容 1.《嫉妒》对传统小说准则的背离。 2.《嫉妒》内容梗概。 3.《嫉妒》的“物化”主题与“隐藏”艺术、表面化风格(对比喻的排斥)。 4.《嫉妒》中有两个罗卜-格里耶,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理解:《嫉妒》对传统小说准则的背离;表面化风格及对“比喻”的排斥。 2.掌握:《嫉妒》的“物化”主题;小说里的“两个罗卜-格里耶”。 第五章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学爆炸”时期拉美文学的代表作家;理解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贡献;把握“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二)课程内容 1.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2.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3.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及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贡献。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文学爆炸”时期拉美文学的代表作家;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概况。 2.理解: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的创作特色及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贡献。 3.掌握:魔幻现实主义。 第二节 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与拉美现实及印第安人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把握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艺术手法,特别是要理清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魔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1.幻想与现实、虚构与写实融为一体,体现了印第安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2.陌生化技巧的运用。陌生化是使现实事物魔幻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3.神话化。魔幻现实主义对“整体性象征”的追求。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理解: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与拉美现实及印第安人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魔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百年孤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马尔克斯的生平与创作;《百年孤独》的情节与人物。理解《百年孤独》的艺术成就。把握《百年孤独》的主题思想。 (二)课程内容 1.马尔克斯的生平与创作。 2.《百年孤独》的情节与人物。 3.《百年孤独》的主题思想与艺术成就。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百年孤独》的人物。 2.理解:《百年孤独》的艺术成就。 3.掌握:《百年孤独》的主题思想。 第六章 黑色幽默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及代表作家;理解黑色幽默的具体含义及与传统幽默的区别;把握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二)课程内容 1.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黑色幽默的内含。 2.传统意义下的幽默与黑色幽默。 3.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 4.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2.理解:黑色幽默产生的背景;传统幽默与黑色幽默的区别。 3.掌握: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代表作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唐纳德?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翰.巴思的创作概况;理解他们各自的创作特色;把握他们创作中突出表现出来的“杂糅”特征。 (二)课程内容 1.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创作;《白雪公主》的杂糅特征。 2. 托马斯.品钦的创作;《万有引力之虹》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大百科全书式的野心”。 3. 小库尔特.冯尼格的创作;《五号屠宰场》、《顶刮刮的早餐》对人类生存危机和“物化”趋势的忧虑。 4. 约翰.巴思的创作;《羊童贾尔斯》与“元小说”。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唐纳德.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翰.巴思的代表作品。 2.理解:唐纳德.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小库尔特.冯尼格、约翰.巴思的创作特色。 3.掌握:黑色幽默的“杂糅”特征。 第三节 海勒及其《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海勒的创作概况。理解《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特色。把握“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 (二)课程内容 1.海勒的生平与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背景。 2.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 3.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4.《出了毛病》简介。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海勒的主要作品。 2.理解:《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3.掌握:“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意义。 第七章 后现代主义写作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纳博科夫的创作概况。理解“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写作”;后现代写作的特征。把握“元小说”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1.“后现代主义”释义。文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 2.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元小说”与“元叙述”;文类与文体的杂糅性。 3.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纳博科夫的创作。 2.理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写作的特征。 3.掌握:什么是“元小说”? 第二节 博尔赫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博尔赫斯的创作。理解博尔赫斯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把握博尔赫斯对小说学的贡献。 (二)课程内容 1.博尔赫斯的生平与创作。 2.博尔赫斯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玄学;杂糅;对幻想性题材的高超处理手法。 3.《交叉小径的花园》。 4.博尔赫斯的小说学。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博尔赫斯的重要作品。 2.理解:博尔赫斯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交叉小径的花园》的艺术特点。 3.掌握:博尔赫斯对小说学的贡献。 第三节 卡尔维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卡尔维诺的创作。理解其文学地位;《寒冬夜行人》的艺术特征。把握《我们的祖先》的童话与寓言特征。 (二)课程内容 1.卡尔维诺的生平、创作及文学地位。 2.《我们的祖先》的神话思维与寓言形式。 3.《寒冬夜行人》的实验追求:“时间零”、“套盒结构”及其“元小说”特征。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卡尔维诺的重要作品。 2.理解:卡尔维诺的文学地位;《寒冬夜行人》的实验追求。 3.掌握:《我们的祖先》的童话和寓言特征。 第八章 现实主义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理解现实主义小说在20世纪文学中的地位及其特征。 (二)课程内容 1. 现实主义小说在20世纪文学中的地位;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与作品。 2. 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多元化趋向与对现代主义的借鉴、融合。 3. 托马斯·曼的《魔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2.理解: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托马斯·曼和海明威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帕斯捷尔纳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帕斯捷尔纳克的生平与创作。理解《日瓦格医生》的艺术特色。把握《日瓦格医生》的精神内含。 (二)课程内容 1. 帕斯捷尔纳克的生平与创作。《日瓦格医生》的出版与获奖。 2. 《日瓦格医生》的思想内容。 3. 《日瓦格医生》的艺术特色。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概况。 2.理解:《日瓦格医生》的艺术特色。 3.掌握:《日瓦格医生》的精神内含。 第三节 索尔·贝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索尔·贝娄的生平与创作。理解其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含。把握其文学成就。 (二)课程内容 1. 索尔·贝娄的生平与创作。 2.《赫索格》、《雨王汉德森》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洪堡的礼物》对“洪堡精神”的弘扬。 3. 索尔·贝娄的文学成就: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吸收及“贝娄式风格”。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 识记:索尔·贝娄的重要作品。 2. 理解:《赫索格》、《雨王汉德森》、《洪堡的礼物》的思想内容。 3. 掌握:索尔·贝娄的文学成就。 第九章 后期象征主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其作品的象征之义。把握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1.什么是“象征”?前期象征主义及其代表诗人。 2.后期象征主义。 3.瓦雷里、里尔克、叶芝、艾略特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豹-在巴黎植物园》、叶芝《当你老了》、艾略特《普鲁弗洛克情歌》、《荒原》等诗歌的象征意义。 3.掌握: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第十章 意象主义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意象主义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意象主义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理解意象主义的背景;庞德在意象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握意象主义诗歌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1.意象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的三个阶段。 2.意象主义诗歌的理论与实践及影响。 3.意象主义的代表诗人。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意义主义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意象主义的代表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意象主义运动的背景。庞德在意象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掌握:意象主义诗歌的特点。 第十一章 超现实主义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理解超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把握超现实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二)课程内容 1.超现实主义的产生;超现实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2.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 3.拉美超现实主义诗人:帕斯、博尔赫斯、特朗斯特罗姆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超现实主义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 2.理解:超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 3.掌握:超现实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第十二章 女性主义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女性主义诗歌的发展脉络;重要的女性主义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理解伍尔芙等人关于女性主义诗歌的论述。把握女性主义诗人里奇的理论观点与创作特点。 (二)课程内容 1.欧美女性主义思潮中的妇女诗歌。 2.女性文学批评实践及女诗人研究。 3.女性主义诗人。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女性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家与诗人。 2.理解:伍尔芙关于女性诗歌创作的论述。 3.掌握:里奇的女性主义诗歌理论与创作特点。 第十三章 后现代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金斯伯格、布罗茨基的生平与创作。理解他们的创作特点及布罗茨基对语言的崇拜。 (二)课程内容 1.金斯伯格的生平与创作;创作特点;代表作《嚎叫》。 2.布罗茨基的生平与创作;创作特点;布罗茨基对语言的崇拜。 (三)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金斯伯格和布罗茨基的诗歌作品。 2.理解:两位诗人的创作特点;布罗茨基对语言的崇拜。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编写体例上对小说和诗歌作了区别处理,以小说为重点学习内容。因此,涉及到小说的1-8章,分节编写大纲;涉及到诗歌的9-13章,只分章不分节。 本大纲对每个单元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并分层次一一列举了考核知识点。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应考者努力记忆,并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理解”部分的内容,要求应考者不仅熟知相关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联系有关作家作品作简要分析。要求“掌握”的内容,则必须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要能体现出应考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大纲的实施要求 1. 本大纲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课程应考者个人自学的依据。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要求,在“识记”、“理解”和“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除教材外,可借助必读书和参考书来辅助学习,但指定的考试与参考用书,如果内容与本大纲有出入,要以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考核要求为准。 2. 本大纲是本课程社会助学的依据。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开展助学活动。应把重点放在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梳理上。同时,根据“识记”、“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对相关知识展开讲解,并注重方法上的指导,以加深应考者对教材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本课程考试命题的内容范围、能力层次和考试重点均以本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为依据,其他必读书和参考书内容与本大纲不一致时,以本大纲为准。命题时,每份试卷中“识记性”试题的比例应占40%:“理解性”试题应占30%:“掌握性”试题应占30%.三者所占比例可以5%上下浮动。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要分布合理,但是要注意,试题的难度与应试者的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任何一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不同的难度。 (三)试题类型举例 1.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变形记》的作者是( ) ①斯特林堡 ②里尔克 ③卡夫卡 ④艾略特 (2)帕斯捷尔纳克的代表作是( ) ①《地洞》 ②《静静的顿河》 ③《洪堡的礼物》④《日瓦格医生》 2. 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列诗人属于后期象征主义的有( ) ①拉马丁 ②艾略特 ③魏尔伦 ④里尔克 ⑤瓦雷里 (2)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有( ) ①加缪 ②萨特 ③波伏瓦 ④卡彭铁尔 ⑤鲁尔福 3. 名词解释(每题4分) (1)魔幻现实主义 (2)元小说 4. 简答题(每题5-8分)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5. 分析论述题(每题12-16分) 分析论述《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的对应关系。

20世纪欧美文学史,因为文化的隔阂相对来说,难度稍大。

  • 索引序列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历年真题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真题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真题题型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自考
  • 自考本科20世纪欧美文学史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