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 D.人文科学2.海洛因属于下列哪种心理促动药物?()A.镇静剂 B.兴奋剂C.迷幻剂 D.止痛剂3.感受性的大小与感觉阈限之间是()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函数关系 D.非确定性关系4.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A.地点法 B.韵律法C.记笔法 D.特征法5.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6.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A.推孟 B.威克斯勒 C.比内 D.吉尔福特7.母性动机是一种()A.社会性动机 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 D.交往动机8.以下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9.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沙赫特 B.库利 C.舒茨 D.霍曼斯10.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A.否认 B.压抑 C.转移 D.退行11.以下表述,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12.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13.以概念、原理等各种概括化知识为内容的记忆称为()A.程序性记忆 B.情景记忆C.技能记忆 D.语义记忆14.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15.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C.调节功能 D.维持功能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A.独特性 B.稳定性C.统合性 D.复杂性17.“男孩象男孩,女孩象女孩”。这是儿童哪方面得到发展的结果?()A.认知发展 B.个性发展C.社会性发展 D.行为习惯发展18.第一个对智力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A.比内 B.达尔文 C.桑代克 D.高尔顿19.先有一个目标,当人们认识到它与当前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时,就要想出各种办法,采取活动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A.逆向工作法 B.爬山法C.算法式 D.手段——目的法2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A.中间稍快 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21.“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22.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A.调节 B.维持 C.集中性 D.选择23.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哪种方法()A.观察法 B.测验法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24.掌握了正确的归因方式,具有坚定信念,勇于挑战和富于创造的人,表明他具有较高水平的()A.工作动机 B.成长动机C.交往动机 D.成就动机25.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26.讲话风格是属于()A.言语沟通 B.非言语沟通C.身体语言 D.表情27.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心理健康就是指()A.没有心理疾病 B.有正常的智力水平C.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D.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28.“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说明以下哪种观点?()A.人越老越聪明 B.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C.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老年人有个别差异29.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A.非文字测验 B.文字测验C.速度测验 D.难度测验30.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推理?()A.三段论推理 B.条件推理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31.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长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B.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为语音代码C.长时记忆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建构的过程D.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扮演着意识的角色32.由声波的频率,即每秒振动次数决定的声音属性是()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律33.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A.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 B.1年、28天、24小时、60分钟C.1年、30天、25小时、90分钟 D.1年、30天、25小时、60分钟34.以下哪项属于理论领域的心理学分支?()A.心理测量学 B.咨询心理学C.法律心理学 D.组织心理学35.伴随情绪反应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称之为()A.生理唤醒 B.主观体验C.外部行为 D.主观需要36.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A.智力T+型 B.智力T-型C.体格T+型 D.体格T-型37.个人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叫做()A.从众 B. 众从 C.去个性化 D.顺从3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压力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B.挫折不仅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C.对引起焦虑的生活事件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D.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环境39.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什么特点?()A.普遍性 B.阶段性C.渐进性 D.适合性40.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A.常规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41.催眠42.视觉适应43.智力的二因素说44.人格45.年龄特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6.复习的策略47.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划分。4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49.应对挫折的策略。50.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51.失眠的表现及其类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52、53小题任选一题,不得多选,第54小题必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52.举例说明心理学在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53.根据影响人格形成因素,提出塑造学生优良人格的对策。54.请根据群体心理理论分析下面案例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并对两种观点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在我们国家,平均主义“大锅饭”曾经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力发展缓慢,于是有人提出应大力强化人的独立自主意识,个体单干优于集体组织;但有的时候,集体的力量又是十分强大的,正如人们所说的“1+1大于2”“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有人认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 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C、1798D、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1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A.推理想象B.概括过程C.证明和实验D.提出假设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6、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7、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4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 D、意志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4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4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4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4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51、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5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4、问题难度很大,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A、越强越好B、中等强度C、弱动机D、较强动机55、下面的心理表现不属于气质范畴的是()。A、活泼好动B、正直勤奋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7、感觉适应和对比现象是发生在()。A、同一感觉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58、()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A、注意范围大B、注意转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稳定性好60、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A、能被意识到B、有利于编码C、增加保持时间D、扩大记忆容量 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 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 20、A 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 50、C51、C52、B 53、A54、C55、B56、B57、A58、A 59、C60、D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大学心理学考题名词解释遗忘规律 P7 :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先快后慢:先遗忘的快后遗忘的慢)(先多后少:先遗忘的多后遗忘的少)个性倾向性 P10:是个性中的动力系统,是最活跃的因素,对其他心理活动,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方向性和制动性的作用。 能力 P11: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饿个性心理特征。复演说 P20: 人类个体的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历程。顺应 P29: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 P48: 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趋避冲突 P61: 接近——回避冲突。一个人对一个目标产生了既吸引、又排斥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动机时,会产生趋向与排斥的动机斗争。言语信息 P86: 指能用言语表达的信息,掌握用语词或命题陈述的事物名称或事实。概念同化 P90: 以定义形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理解新概念,从而掌握新概念意义的过程。迁移 P100: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前一种为顺向迁移,后一种为逆向迁移。学习动机 P105: 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指向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信度 P128: 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即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多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个体内差评价P136: 对同一个学生在同一学科领域不同能力的测验成绩或不同学科间的成绩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优势和弱点,或者,对他前后不同时间的成绩进行比较,以了解其进步的情况。晕轮效应 P150: .(又叫成见效应,或概面效应)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后便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形成了某种成见,好象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化了。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 P151: 由于受社会影响,对于某个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叫定型化效应。从众 P166: 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知或行动上表现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公平理论 P207: 是美国心理学家于60年代提出的,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他所得到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自己与他人收入的比较)的影响。简答题心理的实质 P2:(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 知觉的一般特征 P5:(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P31:(1)阶段性;(2)连续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P32: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发展的动力 P36: 在儿童和青少年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征 P44:情绪和情感丰富多彩,复杂多样;情绪、情感不稳定,易激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情绪、情感表现具有内隐性、文饰性与表现性并存;情绪的心境明朗化;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动机冲突的类型 P61:(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P90:(1)经验与智力;(2)本质特征与无关特征;(3)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4)变式与比较。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P97:(1) 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3)豁朗阶段;(4)检验阶段。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P101:理论:奥苏伯尔——认知结构的特点有可利用性、巩固性、清晰性。教学含义:“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问题。为此:(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一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改进教材呈现,促进迁移。应根据“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组织与呈现教材。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P153 :(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2)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3)交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4)交往的标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P156:(1)平等尊重原则;(2)互利互惠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心理健康的标准 P173: (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健全;(4)行为正常;(5)人际关系良好;(6)自我意识明确,并能悦纳自己;(7)与社会生活协调一致。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P200: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2) 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大学教师激励的基本原则 P209: (1)三种动力同时发挥作用;(2)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3)与大学教师的需要特点相适应。教师的职业特征 P219: (1)教师劳动是示范性的劳动;(2)教师劳动是复杂的劳动; (3)教师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 (4)教师劳动的独立性与群体协作性;(5)教师劳动的长期性;(6)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并举,是大学教师工作的突出特点。教师的角色 P224: (1)教学的设计者;(2)学习的指导者;(3)知识的传授者;(4)言传身教的教育者;(5)学生集体的领导者;(6)伙伴与师长;(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8)心理辅导人员。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有哪些 P257: (1)感染功能;(2)暗示功能;(3)同化功能;(4)激励功能; (5)心理调适功能。论述题: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P113:动机的培养方法:(1)进行人生观和学习目的的教育;(2)发展学习和专业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4)因势利导,利用动机的迁移。动机的激发方法:(1)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2)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开展竞赛、评比活动;(3)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手段。 如何维护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卫生的途径与方法 P188:一、学校教育与管理应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1)高校教育应该注意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2)教育工作必须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3)学校的生活管理与校园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二、引导大学生注意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卫生:(1)宣传与普及心理卫生知识:(2)教育学生注意用脑卫生;(3)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4)合理调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三、加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教师的心理素质/试述大学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P227一、教师的情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教师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质。 二、教师应具备的意志品质:(1)明确的目的性;(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的坚定、沉着、耐心和自制力;(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三、教师的一般能力与教育能力:1.一般能力包括(1)敏锐的观察力;(2)良好的记忆力;(3)良好的思维品质;(4)丰富的想象力;(5)良好注意品质。 2.教育能力包括(1)组织教学的能力;(2)言语表达的能;(3)教育机智(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掌握分寸) 3.教育科研能力。四、教师的人格特征:(1)客观的自我意识;(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良好的性格。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P242一、观摩和分析;二、微型教学(又称微格教学);三、教学决策训练;四、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1.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诉;2.反思的环节:(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3)重新概括阶段;(4)积极的验证阶段。3.反思的几种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 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C、1798D、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1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A.推理想象B.概括过程C.证明和实验D.提出假设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6、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7、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4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 D、意志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4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4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4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4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51、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5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4、问题难度很大,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A、越强越好B、中等强度C、弱动机D、较强动机55、下面的心理表现不属于气质范畴的是()。A、活泼好动B、正直勤奋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7、感觉适应和对比现象是发生在()。A、同一感觉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58、()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A、注意范围大B、注意转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稳定性好60、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A、能被意识到B、有利于编码C、增加保持时间D、扩大记忆容量 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 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 20、A 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 50、C51、C52、B 53、A54、C55、B56、B57、A58、A 59、C60、D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我也在找呢!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答案解析

请对下面案例中张小平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 : 张小平因患感冒在医院候诊 , 他发现旁边不远处有人在不断地抽烟 , 弄得他总想咳嗽 , 而抽烟者身旁就有一块 " 禁止吸烟 " 的警告牌 , 可那位抽烟人却视而不见 , 身旁的其他人以及护士也好像熟视无睹。张小平感到愤怒 , 他想对抽烟人发火 , 但却发现对方是满口粗言秽语的大汉 , 所以 , 张小平又决定忍气吞声算了。然而那个抽烟人竟走到了张小平的旁边坐了下来 , 还在不断地抽烟。这时 , 张小平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 他怒气冲冲地找到了值班经理 , 大声地指责他没有尽到应尽到应尽的责任。值班经理莫名其妙地看着张小平说 :" 你哪儿不舒服 ? 不会是头脑有问题吧 ? 记分说明 : (1) 对张小平的感知觉过程进行分析 , 哪些剌激作用于他 ? 引起了他什么感知觉 ?( 占三分之一的成绩 ) (2) 对张小平的情绪情感过程进行分析,他产生了哪些情绪感 ? 情绪情感又有哪些变化 ?( 占三分之一的成绩 ) (3) 对张小平的行为反应进行分析 , 他是如何行动的 ? 他的行动对他的心理过程又有什么影响 ?( 占三分之一的成绩 ) 人格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要确定一个人的人格状态是需要时间去仔细观察的。所以我只是勉强对你提供的信息作一点简单的推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人格表现,而且有很多人会伪装。 2、这名男性的性格则很像是偏执型人格。敏感多疑,容易与人产生对立,对别人有一种普遍的、无法理解的多疑倾向,认为别人总是在贬低或威胁自己,对自己不公平、不信任或不忠实,因而自己也不相信别人,而且容易因为觉得自己吃了亏而激怒。他的自大其实是一种防御,因为他时刻感到别人在小看他,所以他要用小看别人来反击。这种人一般都有两分法的世界观,就是非对即错。所以逻辑是他们的强项,圆通的哲学是他们的弱项。所以在工作上如果是理工类的问题他们往往会很有成就。有这类人相处要时刻小心,他就像是一只受惊的猛兽,强大的表面背后是一颗胆小的心脏,不要去碰触他的弱处,也不要想去战胜他,保持一点距离他才有安全感。 3、分裂样人格和回避型人格都会有孤独倾向和社交问题。关键要看她的内心是否渴望得到亲密感。分裂样人格内心的情绪体验很少,他好像不太有情感需要,即使是谈恋爱也很冷淡。回避型人格的人往往有缺乏爱的经历,他们会很不自信,认为自己不重要,虽然很渴望得到爱,但又感到自己没资格,一切像是奢望。如果他们一旦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也会变得很活泼。但心底对深度的亲密感又反射性的恐惧,所以不太容易有无话不谈的朋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 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C、1798D、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1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A.推理想象B.概括过程C.证明和实验D.提出假设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6、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7、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4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 D、意志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4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4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4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4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51、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5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4、问题难度很大,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A、越强越好B、中等强度C、弱动机D、较强动机55、下面的心理表现不属于气质范畴的是()。A、活泼好动B、正直勤奋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7、感觉适应和对比现象是发生在()。A、同一感觉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58、()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A、注意范围大B、注意转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稳定性好60、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A、能被意识到B、有利于编码C、增加保持时间D、扩大记忆容量 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 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 20、A 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 50、C51、C52、B 53、A54、C55、B56、B57、A58、A 59、C60、D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 D.人文科学2.海洛因属于下列哪种心理促动药物?()A.镇静剂 B.兴奋剂C.迷幻剂 D.止痛剂3.感受性的大小与感觉阈限之间是()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函数关系 D.非确定性关系4.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A.地点法 B.韵律法C.记笔法 D.特征法5.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6.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A.推孟 B.威克斯勒 C.比内 D.吉尔福特7.母性动机是一种()A.社会性动机 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 D.交往动机8.以下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9.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沙赫特 B.库利 C.舒茨 D.霍曼斯10.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A.否认 B.压抑 C.转移 D.退行11.以下表述,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12.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13.以概念、原理等各种概括化知识为内容的记忆称为()A.程序性记忆 B.情景记忆C.技能记忆 D.语义记忆14.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15.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C.调节功能 D.维持功能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A.独特性 B.稳定性C.统合性 D.复杂性17.“男孩象男孩,女孩象女孩”。这是儿童哪方面得到发展的结果?()A.认知发展 B.个性发展C.社会性发展 D.行为习惯发展18.第一个对智力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A.比内 B.达尔文 C.桑代克 D.高尔顿19.先有一个目标,当人们认识到它与当前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时,就要想出各种办法,采取活动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A.逆向工作法 B.爬山法C.算法式 D.手段——目的法2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A.中间稍快 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21.“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22.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A.调节 B.维持 C.集中性 D.选择23.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哪种方法()A.观察法 B.测验法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24.掌握了正确的归因方式,具有坚定信念,勇于挑战和富于创造的人,表明他具有较高水平的()A.工作动机 B.成长动机C.交往动机 D.成就动机25.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26.讲话风格是属于()A.言语沟通 B.非言语沟通C.身体语言 D.表情27.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心理健康就是指()A.没有心理疾病 B.有正常的智力水平C.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D.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28.“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说明以下哪种观点?()A.人越老越聪明 B.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C.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老年人有个别差异29.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A.非文字测验 B.文字测验C.速度测验 D.难度测验30.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推理?()A.三段论推理 B.条件推理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31.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长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B.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为语音代码C.长时记忆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建构的过程D.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扮演着意识的角色32.由声波的频率,即每秒振动次数决定的声音属性是()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律33.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A.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 B.1年、28天、24小时、60分钟C.1年、30天、25小时、90分钟 D.1年、30天、25小时、60分钟34.以下哪项属于理论领域的心理学分支?()A.心理测量学 B.咨询心理学C.法律心理学 D.组织心理学35.伴随情绪反应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称之为()A.生理唤醒 B.主观体验C.外部行为 D.主观需要36.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A.智力T+型 B.智力T-型C.体格T+型 D.体格T-型37.个人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叫做()A.从众 B. 众从 C.去个性化 D.顺从3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压力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B.挫折不仅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C.对引起焦虑的生活事件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D.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环境39.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什么特点?()A.普遍性 B.阶段性C.渐进性 D.适合性40.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A.常规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41.催眠42.视觉适应43.智力的二因素说44.人格45.年龄特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6.复习的策略47.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划分。4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49.应对挫折的策略。50.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51.失眠的表现及其类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52、53小题任选一题,不得多选,第54小题必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52.举例说明心理学在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53.根据影响人格形成因素,提出塑造学生优良人格的对策。54.请根据群体心理理论分析下面案例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并对两种观点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在我们国家,平均主义“大锅饭”曾经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力发展缓慢,于是有人提出应大力强化人的独立自主意识,个体单干优于集体组织;但有的时候,集体的力量又是十分强大的,正如人们所说的“1+1大于2”“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有人认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 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C、1798D、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1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A.推理想象B.概括过程C.证明和实验D.提出假设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6、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7、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4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 D、意志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4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4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4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4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51、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5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4、问题难度很大,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A、越强越好B、中等强度C、弱动机D、较强动机55、下面的心理表现不属于气质范畴的是()。A、活泼好动B、正直勤奋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7、感觉适应和对比现象是发生在()。A、同一感觉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58、()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A、注意范围大B、注意转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稳定性好60、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A、能被意识到B、有利于编码C、增加保持时间D、扩大记忆容量 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 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 20、A 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 50、C51、C52、B 53、A54、C55、B56、B57、A58、A 59、C60、D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有历年的真题及模拟题

自考本科应用心理学真题答案解析

11.论述问题解决的通用策略。答: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纽威尔和西蒙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几条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1)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一只密码箱有三个转钮,每一转钮有0-9十位数字,现要采用算法策略找出密码打开箱子,就要逐个尝试三个数字的随机组合,直到找到密码为止。算法策略优点是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缺点是采用这种策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 而且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些问题也许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对这种问题算法策略将是无效的。 (2)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启发性策略包括: ①手段一目的分析。手段-目的分析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的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实现子目标;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手段-目的分析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它对解决复杂的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②逆向搜索。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例如,人们要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往往是在地图上先找到日的地,然后查找一条从目的地退回到出发点的路线。逆向搜索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一些几何类型问题较适合采用这一策略。 ③爬山法。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仁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爬山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不同在于后者包括这样→种情况即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有利于最终达到目标。 12.简述依恋的含义、类型及阶段。 答:婴儿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具体表现是:将积极性行为指向母亲,最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在母亲身边能使婴儿感到很大安慰,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或焦虑时母亲的到来可以使婴儿感觉安全,当饥饿寒冷疲倦疼痛时,首先寻找母亲。 类型包括: 第一,安全型依恋。 第二,回避型依恋。 第三,反抗型依恋。 发展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13.结合遗忘的规律和原因,论述减少遗忘的方法或策略。 记忆保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遗忘随时问的增加而增加; (2)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1)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如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2)压抑造成遗忘。如因动机或情绪造成遗忘。 (3)脑损伤造成遗忘。如脑外伤、中毒、营养不良造成遗忘。 减少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复习的强度和节奏应该依据遗忘的规律进行,如开始时复 习的强度和密度要大。 (3)减少前后学习材料的相互干扰。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14.结合至少三种理论论述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 要点: (1)攻击行为的界定。 (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死亡本能导致攻击行为。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4)认知理论则侧重用对社会性线索的敌意性归因等认知成分鳃释攻击行为。 (5)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源自祖先为适应生存而具备的各种攻击本能(如争夺食物、保护领地)。 (2)(3)(4)(5)中每答对一项给3分,此四项总分不超过9分。 15.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也越大,在高级需要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与需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够揭示人们之间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因此在管理上应用非常多,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进行福利、工资、奖金和保障条件的设置。 16.论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 维果斯基是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对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教育与儿童智力发展有着非常独特的看法。有关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他有着三个比较重要的思想: 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发展状况,在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既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水平,又要儿童通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儿童。 2、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儿童发展,它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水平和速度。 3、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的问题上,维果斯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他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维果斯基的观点是有关教学和儿童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指导儿童教学,提供更为合理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安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7.论述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动机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18.论述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例如,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2个人平分,每人能分到几个",却不能回答3+3=?幼儿的这种思维特点与其知识贫乏及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是分不开的。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 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在解决同一个任务中,幼儿园小班儿童更多的是在感知水平上解决问题,而中班和大班儿童逐步地学会在词的水平上解决问题。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水平比婴儿期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形象思维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刚刚发展,幼儿对其经验范围内的事物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像或表象调节,言语在动作过程中不起什么作用,只有在做完动作以后,他才能在言语中把它反映出来;中班儿童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还很差;大班儿童已能在行动之前就用言语表达想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等,这时儿童的言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41.鉴别指数答: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指标,它是指测验编制中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其估计方法很多,不同估计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通过一个项目的个案比例。当效标测量是-个连续变量时,可从分布的两端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将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用百分比来表示,这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差异就提供了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鉴别指数的范围在100--100之间,100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00表示鉴别指数最低。鉴别指数越高,题目的鉴别性能即区分能力越好。 42.场独立性 答:场独立型是指内部信息加工较少受到外界参照物影响的认知方式,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特金等人在知觉实验研究中发现,可用棒框测验,镶嵌图形测验,来鉴别。 43.成熟势力说 答:成熟势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成熟与学习是支配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是由遗传决定的;学习与外环境有关,是后天经验的习得和行为的变化。环境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更重要。儿童行为的发育成长有其自然顺序,儿童的心理发展就是各种行为或行为模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一定行为模式的出现与一定的年龄相对应。该学说是在对许多儿童的追踪观察和纵向研究基础上提出,有大量的摄影记录支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曾对当时有关儿童早期行为的研究产了巨大影响。但过分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条件。 44.公共因素方差 答:公共因素方差又称作共同性或公共性,它是指公共因素所决定的方差在观测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当公共因素彼此正交时,变量公共因素方差等于和该变量有关的所有因素负荷的平方和。公共因素方差一般用h2表示。在测验中,公共因素方差能反映测验所测量属性的程度,其值越大,说明该因素所测量的属性越强。 45.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会更加牢固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为: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46.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7.双侧检验 按(待检验的统计量)分布的两端计算显著性水平的检验称双侧检验。应用于理论上不能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中一个必定大于或小于另—个的假设检验。 48.犯错误效应 一点小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增加的现象。 49.离差智商 是将一个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人比较所得到的标准分数。 50.学习迁移 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 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 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 B、1879C、1798D、1897 10、()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1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1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1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20、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2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2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2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0、心理学一般把解决问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和检验假设。A.推理想象B.概括过程C.证明和实验D.提出假设3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6、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7、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8、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4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4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 D、意志4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 D、思维力45、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4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4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48、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4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5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51、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5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5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4、问题难度很大,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A、越强越好B、中等强度C、弱动机D、较强动机55、下面的心理表现不属于气质范畴的是()。A、活泼好动B、正直勤奋C、精力充沛D、沉默寡言5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7、感觉适应和对比现象是发生在()。A、同一感觉中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C、几种感觉综合起来相互作用的结果58、()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59、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中,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上,这是()。A、注意范围大B、注意转移好C、注意分配好D、注意稳定性好60、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A、能被意识到B、有利于编码C、增加保持时间D、扩大记忆容量 1、A2、D3、D4、C5、B6、FEDCBA7、C8、A9、B10、A 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 20、A 21、C22、B23、D24、A25、B26、D27、C28、C29、B30、D31、A32、B33、D34、C35、D36、B37、A38、B39、D40、A41、C42、C43、A44、C45、C46、D47、A48、D49、A 50、C51、C52、B 53、A54、C55、B56、B57、A58、A 59、C60、D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 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象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C、孕育 D、明朗 E、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 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 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 索引序列
  •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答案解析
  • 应用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 自考本科应用心理学真题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