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

发布时间: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

微观经济学复习总结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企业一、企业的类型1.企业/厂商:生产者,能够做出统生产和供给决策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类型:

个独资企业:个自然人投资并所有的企业。

合伙制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企业。

公司:按照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1、利润: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2、利润最大化标:是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3、不同看法:由于种种原因企业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只能实现令人满意的利润。

三、企业的其他目标1、代理人自身利益最大化2、短期销售收入最大化3、长期规模增长最大化

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我想微观经济学的复习重点无非就是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部分,厂商的选择方面的东西很深,如果你们的课要求比较高,那可能考,但是也不多,前面的,主要是价格均衡问题,弄清楚就好了!

微观经济学的复习重点总结:微观经济学的复习内容有名词解释、图像、计算公式、简答题。

首先就是名词解释,需要知道一些专有名词的意思,比如什么是机会成本、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供求定理等等。其次就是一些经济学现象的图像,需要复习图像变化的过程,比如需求曲线如何变化、供给曲线如何变化、以及供求均衡点等等。最后就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公式,比如如何计算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点弹性、商品边际替代率MRS、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等等。

我想要word版,谢谢

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复习总结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企业一、企业的类型1.企业/厂商:生产者,能够做出统生产和供给决策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类型:

个独资企业:个自然人投资并所有的企业。

合伙制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企业。

公司:按照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1、利润: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2、利润最大化标:是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3、不同看法:由于种种原因企业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只能实现令人满意的利润。

三、企业的其他目标1、代理人自身利益最大化2、短期销售收入最大化3、长期规模增长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理论框架,思想: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各自关注的对象、视野不同。微观,顾名思义,为小为微,在研究对象上主要为个体、单个的经济行为者,比如单个消费者、生产者,单个商品、生产要素市场。没有一个市场只存在唯一的经济行为者。如果一个国家、城镇拥有生产者、消费者,但不同身份背后却是同一个自然人,那么这个国家、城镇没有必要存在市场,因为所有权不同的物品交换不可能出现。小农自给自足的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但如其名所昭示那样,它的交换范围是“小”的,即不充分的商品交换。微观经济学的“微”并不是指交换范围和交易成熟程度。当然,微观经济学的“微”不能小到市场上只存在唯一的经济行为者。微观经济学曾经有两个最主要的假设,一是“经济人”,二是“完全信息”。现在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完全信息在目前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局部修正了“完全信息”这个假设,“局部信息”取而代之。并由此催生出信息经济学。经济人内涵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会追求最低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古语“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是也。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行为者的研究来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奠定这个论调的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创造地将需求、供给曲线放入同一个坐标中,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价格——一个可以使供需双方于某时点都达到满足的平衡价格。这个简易的静态模型是所有经济学人入门的第一个敲门砖,含义简单明了且实用。根据这三个基本要素,衍生出消费者需求论、生产者的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和为达到最终均衡的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最终要证明完全竞争下的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是市场环境摩擦的结果,要纠正失灵必须建设一个完全竞争的交易机制。这也是微观经济学索要阐述的核心思想。但我们看到,微观经济学中暗含的“人同此心”假设使得很多微观政策在实践上效果不佳甚至南辕北辙。重点定理:供求定理;科斯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欧拉定理等,我个人觉得最最重要的是科斯定理。把科斯定理吃透了,可以说对交易成本费用的计算与运用就能得心应手。祝你在经济学的大路上一路走好!

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来分析解释垄断相对于完全竞争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答案

1.C 2.C 3.D 4.A 5.B 6.C 7.B 8.D 9.B 10.C自己做的 有可能会有不对的地方

微观经济学复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备注:本参考答案仅仅包括选择题和计算题。而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在书上大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所以没有给出参考答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部分思考题没有标准或参考答案,需要同学们自己思考。第二章2、选择题(1)4 (2)3 (3)2 (4)2 (5)3 (6)23、(1)根据公式Qd=Qs ,可得 PE=6,QE=20(2)PE=7,QE=25(3)PE=5.5,QE=22.5(4)1为静态分析,2、3为比较静态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从数学模型的角度, 联系:二者都是根据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且都不考虑时间因素;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P 比较静态分析是根据变化了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从均衡的角度, 联系:都是考虑均衡状态的特征(数值);区别:静态分析是考察既定条件下个变量达到均衡是的特征;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P(1) (2) Q (3)4、(1)根据公式,弧Ed=-(100-300)/200÷(4-2)/3=1.5(2)根据公式,点Ed=-(-100)×2/300=2/3(3)相同。如图:Ed=OC/CB=2/35、(1)根据弧弹性的计算公式,有弧Es=(7-3)/5÷(5-3)/4=8/5(2)点供给弹性为:Es=2×4/5=8/5(3)相同(图略)第三章2、(1)2 (2)3 (3)1 (4)2 (5)3 (6)25、均衡时:MRS12=MU1/MU2=P1/P2=1/4肯德鸡对衬衫的替代率为1/46、(1)I=P1X1=60(2)预算线的斜率=-P1/P2=-2/3,得P2=3(3)根据I=P1X1+P2X2,预算线的方程为2X1+3X2=60(4)预算线的斜率=-P1/P2=-2/3,(5)MRS12=MU1/MU2=P1/P2=2/37、(1)均衡条件:MU1/MU2=P1/P2 3X22/6X1X2 = 20/30 (1)20X1+30X2=540 (2)由(1)、(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X1=9,X2=12(2)U=3X1X22=38888、(1)A消费者的需求表为:P 5 4 3 2 1 0QAd 0 4 8 12 16 20B消费者的需求表为:P 6 5 4 3 2 1 0QBd 0 5 10 15 20 25 30市场的需求表为:P 6 5 4 3 2 1 0Qd 0 5 14 23 32 41 50(2)图略。第四章2 (1)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 2 2 22 12 6 103 24 8 124 48 12 245 60 12 126 66 11 67 70 10 48 70 8.75 09 63 7 -7(2)是。从第五单位可变要素投入开始。9、解:(1) ,时,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可以实现产量最大。代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有L=K等成本线为 ,得到K=1000,L=1000,Q=1000。(2)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的条件与前面相同。由上面的L=K代入生产函数,可以得到K=800,L=800,C=2400第五章2、选择题(1)2 (2)3 (3)3 (4)2 (5)4 (6)1 (7)1 (8)13、(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L 1 2 3 4 5 6 7TPL 10 30 70 100 120 130 135APL 10 15 70/3 25 24 130/6 135/7MPL 10 20 40 30 20 10 5(2)图略(3)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 Q TVC=w*L AVC=w/APL MC=w/MPL1 10 200 20 202 30 400 200/15 103 70 600 60/7 54 100 800 8 20/35 120 1000 100/12 120/13 207 /135 40(4)\(5)略。5、(1)可变成本部分为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66TVC(Q)= Q3-10Q2+17QAC(Q)= Q2-10Q+17+66/QAVC(Q)= Q2-10Q+17AFC(Q)= AVC(Q)MC(Q)=3Q2-20Q+176、AVC(Q)= 0.04Q2-0.8Q+10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可以得到0.08Q-0.8=0,Q=10AVC(10)=0.04*102-0.8*10+10=6或者MC=AVC时,AVC 最小,有0.04Q2-0.8Q+10=0.12Q2-1.6Q+10得到Q=10,结果一样。第六章2、(1)2 (2)4 (3)2 (4)4 (5)3 (6)4 (7)49、(1)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SMC=MR,而MR=P,SMC=0.3Q2-4Q+15,代入上面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0.3Q2-4Q+15=55求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20/3和Q2=20,由于产量为非负,所以均衡产量QE=20。π=TR-TC=55*20-(0.1*203-2*202+15*20+10)=790(2)停产点:亏损(-π)=FC=10在停止营业点有P =MC=AVC即0.3Q2-4Q+15=0.1Q2-2Q+15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0或Q=0,由于Q=0是不生产的条件,因此停止营业点的产量为Q=10代入P=0.1*102-2*10+15=5(3)P=0.3Q2-4Q+15 (Q≥10)、()根据题意,LMC=3Q2-24Q+40,PMR=LMC=100,得Q=10,或Q=-2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厂商实现的产量Q=10LAC=LTC/Q=Q2-12Q+40=2O,π=TR-TC=100*10-20*10=800(2)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P=LAC=LMC,得Q2-12Q+40=3Q2-24Q+40,求解方程得到Q=6或Q=0因此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6,P= LMC=3Q2-24Q+40=4(3)有需求函数可得到,在供需均衡时,由于价格为P=4,所以行业的需求量Qd=660-15*4=600厂商的数量N=行业需求量/单个厂商的产量=600/6=10011、(1)D=LS,即5500+300P=8000-200P,得P=5,Q=7000(2)D’=LS, 即5500+300P=10000-200P得P=9, Q=8000(3)其他条件不变,当D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与均衡量增加12、(1)D=SS,即6300-400P=3000+150P,得P=6,Q=3900(2)若市场均衡,则厂商一定也达到长期均衡,二者的均衡价格相同。厂商均衡时,P=MinLAC,得P=6因此,市场均衡。行业内厂商数量为:N=3900/50=78(3)D’=SS’,得Q=5600,P=6(4)市场长期均衡,N=112(5)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产量增加时,产品价格不变)(6)112-78=24第七章2、(1)2 (2)4 (3)1 (4)311、短期均衡条件:MR=SMCMR=TR’=(P•Q)’=150-6.5Q,SMC=STC’=0.3Q2-12Q+140得Q=20或者Q=-5/3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均衡产量为Q=20P=150-3.25*20=85第八章7、厂商利润最大: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即:VMP=W, VMP=MQ•P,MQ=dQ/dL=-0.03L2+2L+36代入可以得到:0.1*(-0.03L2+2L+36)=4.8得L=60或者L=20/3当L=60小时的时候,AQ=-0.01*602+60+36=60当L=20/3小时的时候,AQ=-0.01*(20/3)2+20/3+36=42由于L=60小时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平均产量,因此,雇佣60个小时的劳动。(可以验证,当L=60, 利润=72美元,当L=20/3小时,利润=-4美元)或者,计算 ,当L=20/3时,>0,当L=60时,<0,即L=60时有极大值。第九章8、(a)DL=SL,100W=60000-100W,得W=300(美元)(b)S’=100(W-10)DL=SL’100(W-10)=60000-100W,得W=305(美元)(c)由厂商和工人共同支付厂商:征税前,按300美元支付工资 多支付5美元征税后,按305美元支付工资工人:征税前,可得300美元工资征税后,可得 305美元工资,但要支付10美元的税, 少了5$实际得295$(d)劳动的供给为100*(305-10)=29500TAX=29500*10=295000(美元)9、准租金=TR-VC=100*10-100*5=500(元)经济利润=TR-TC=准租金-固定成本=500-100*4=100(元)第十一章7、A8、D 9、D第十二章7、B8、B 9、A 10、B11、解:MC=2X MR=2*10=20MC=MR X=10(只)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八版课后答案1、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产品(非金银首饰)收回后,如直接对外销售,其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 )。 [单选题] *A.生产成本B.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C.委托加工物资(正确答案)D.主营业务成本2、.(年宁波二模考)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以下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的是() [单选题] *A支付明年的房屋租金B本期已经收款,但商品尚未制造完成C当期按照税法规定预缴的税费D商品在本期销售,但货款尚未收到(正确答案)3、专利权有法定有效期限,一般发明专利的有效期限为( )。 [单选题] *A.5年B.10年C.15年D.20年(正确答案)4、.(年浙江省高职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业务的经济活动是() [单选题] *A采购原材料并验收入库B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C支付职工工资D签订产品销售合同(正确答案)5、股份有限公司为核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应当设置( )科目。 [单选题] *A.“实收资本”B.“股东权益”C.“股本”(正确答案)D.“所有者权益”6、( )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单选题] *A.收入B.利润C.利得 (正确答案)D.营业外收入7、.(年嘉兴三模考)()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单选题] *A会计的含义B会计的特点C会计的任务D会计的职能(正确答案)8、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某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80万元,预计处置费用为8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 050万元。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 [单选题] *A.0(正确答案)B.20C.50D.1009、.(年浙江省第二次联考)会计是一种() [单选题] *A经济监督的工具B管理生产与耗费的工具C、生财、聚财、用财的方法D管理经济的活动(正确答案)10、长期借款分期计算和支付利息时,应通过( )科目核算。 [单选题] *A.应付利息(正确答案)B.其他应付款C.长期借款D.长期应付款11、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办公费应计入( )科目。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正确答案)12、当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起式方式设立时,发生的筹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 )科目核算。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财务费用C.资本公积D.冲减“股本”13、某企业上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方余额为50 000元(属于五年以上亏损),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1 0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无纳税调整项目,本年按照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为( )元。 [单选题] *A.75 000B.71 250C.100 000D.70 000(正确答案)14、长期借款利息及外币折算差额,均应记入( )科目。 [单选题] *A.其他业务支出B.长期借款(正确答案)C.投资收益D.其他应付款15、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 )。 [单选题] *A.资产B.非流动性资产C.货币性资产D.非货币性资产(正确答案)16、企业收取包装物押金及其他各种暂收款项时,应贷记( )科目。 [单选题] *A.营业外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其他应付款(正确答案)D.其他应收款17、实收资本的增减与变动超过注册资本的( ),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单选题] *A.10%B.15%C.20% (正确答案)D.30%18、当企业接受投资人的投资时,对于投资者的出资超过其占企业注册资本份额的部分应通过( )科目核算。 [单选题] *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C.股本D.盈余公积19、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职工补偿而发生的职工薪酬,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计入存货成本或劳务成本C.营业外支出D.计入销售费用20、下列属于成本费用的是( )。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正确答案)D.销售费用21、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应计入( )科目。 [单选题] *A.在建工程B.财务费用 (正确答案)C.开办费D.长期待摊费用22、某企业去年发生亏损235 000元,按规定可以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去年全部亏损时,应当( )。 [单选题] *A.借:利润分配——弥补亏损 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5 000B.借:盈余公积 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5 000C.借:其他应收款 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5 000D.不做账务处理(正确答案)23、商标权有法定有效期限,一般商标权的有效期限为( )。 [单选题] *A.5年B.10年(正确答案)C.15年D.20年24、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应计入( )科目。 [单选题]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长期待摊费用D.管理费用(正确答案)25、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短期借款发生的利息一般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单选题] *A.短期借款B.应付利息C.财务费用 (正确答案)D.银行存款26、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20 000元。增值税2 600元,在购入材料的过程中另支付包装费500元。则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单选题] *A.19 500B.20 500C.22 600D.23 100(正确答案)27、某企业自创一项专利,并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注册获得其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的研究开发费为15万元,其中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万元;发生的注册登记费2万元,律师费1万元。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 )。 [单选题] *A.15万元B.21万元C.11万元(正确答案)D.18万元28、.(年浙江省高职考)根据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构成和层次,《会计职称条例》的归属范畴是() [单选题] *A、宪法B会计法规(正确答案)C会计规章D会计法律29、销售费用不包括( )。 [单选题] *A.产品包装费B.公司经费(正确答案)C.广告费D.产品保险费30、当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 )时,可以不再提取。 [单选题] *A.10%B.20%C.50%(正确答案)D.30%¥5.9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八版课后答案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八版课后答案1、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产品(非金银首饰)收回后,如直接对外销售,其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 )。 [单选题] *A.生产成本B.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C.委托加工物资(正确答案)D.主营业务成本2、.(年宁波二模考)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以下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的是() [单选题] *第 1 页A支付明年的房屋租金B本期已经收款,但商品尚未制造完成C当期按照税法规定预缴的税费D商品在本期销售,但货款尚未收到(正确答案)3、专利权有法定有效期限,一般发明专利的有效期限为( )。 [单选题] *A.5年B.10年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视频

链接:

提取码:wroq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不是专业人士,带你找点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编辑本段]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 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 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编辑本段]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一、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一)新消费理论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构建,是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对于消费理论研究的发展,正因源于对这前提假定条件的反思。1.显示偏好理论。显示偏好理论是由萨缪尔逊率先提出的,后经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er)等人的补充逐步成体系。它的产生导源于传统需求理论的效用不可检测性。在传统的微观需求理论中,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的选择行为,只有在消费者效用函数已知且具有良好性质时才易分析。但实际生活中却并非如此,因为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观察、能直接被观察的只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如果能找到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而言之,如果消费者的“选择”能显示“偏好”,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论就可建立在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这就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显示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正在于此。2.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在风险大量存在的市场上,如何有效选择资产征状组合以回避风险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对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合同等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微观经济理论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古典经济学理性假设和预期效用理论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确定条件下,理性公理假设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常常违背公理性假设。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必须考察人们的复杂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观望理论、遗憾理论及模糊模型。具体到市场中资产征状组合决策时,出现了风险资产理论(衍生证券)、代理理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等。与这一理论相应产生的是阐释消费者在不同条件下对消费和储蓄的不同选择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动态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已有普遍应用。3、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贝克尔认为,家庭类似于一家小工厂,家庭把“资本品、原材料和劳动组合起来,……以生产一些其他的有用商品”。按照这个较为宽泛的观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现在既是家庭消费者又是家庭生产者,是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认为,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贝克尔的模型中,有时把孩子看成是消费商品)要耗费时间。时间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必须同任何物品之市场价格或制定经济决策的行为之市场价格计算在一起。正如把孩子抚育成人需要耗费人力资源、资本和时间等投入一样,任何最终物品或劳务的生产和消费都可以看成是为获取一种产出而需要耗费的各种投入的组合。例如,一个人在其家庭生产中(在以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微观经济理论中,消费被看作是家庭生产)所获得的最终产品,比如“健康的体魄”,需要许多“市场物品”(那些由消费者直接在市场购买的物品)和时间投入的组合。体育器材、各种健康食品、医疗服务以及花费在锻炼上的时间和消费这些物品所需的时间,就是生产这种最终物品的所有投入。个人或家庭把这些投入转化为产出(包括孩子的成长、舒适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体、精神的怡悦等等),亦即家庭的生产或消费过程,体现一种生产函数。像一般生产企业实现生产的最优化要考虑生产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一样,实现家庭生产的最优化也要考虑各种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例如,看一场戏、读一本书、或者吃一顿美食(这些都可看成是家庭生产中的投入要素)都需要花费时间,所以这些行为的完全价格必须包括用于这些行为的时间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可以根据个人的市场工资来计量。例如,假设某人工作一小时可以挣到10美元,他或者用一小时在餐厅进餐,或者用15分钟吃快餐。再假设这两种就餐方式的花费都是6美元。尽管这两顿饭需要相等的货币花费,但其消费的完全价格却明显不同。快餐消费的完全价格是8.50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2.50美元的收入),而在餐厅进餐的完全价格却是16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10美元的收入)。个人最终选择的决定因素将是每顿饭中的每一美元花费(完全成本)所带来的效用量(亦即家庭生产的产品价值)。其他诸如生育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家务、维护活动等家庭生产的价值,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表示。同样,当把时间成本与市场物品成本同等看待的时候,便在工作和闲暇之间的传统选择之中注入了新的见解,现在则成了在工作、闲暇和家庭生产之间的选择,并且,按照质和量的概念,家庭消费类型的新观点都是可以成立的。(二) 新厂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作一个具有利润最大化倾向的经济个体,换言之,把厂商当作一个“黑箱”,一个最小的分析单位,所有的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之中。但现实与理论相距甚远,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正是对这一假设的反思结果。1、企业的性质。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企业存在的理由。最早提出并对其加以解释的是科斯,科斯从交易成本的分析角度,提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即市场成本的企业内部化。除科斯外,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来因(Klein,1978)、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等人分别从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等角度,阐释企业的本质。2、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一代理问题导源于对企业经理人员最大化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在一个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必须研究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理依据其特定的信息和权能优势独享决策权,其行为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现代企业中,投资者或委托者与经理或代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与目标的差异。委托——代理理论正是为解决经理人员对投资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使企业不再作为最小的经济分析单位。3、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组织各种资源使企业有效运转,是企业形式的核心问题。阿尔钦和德姆赛茨(Alchian,Demsetz,1972)的团队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一问题。而从管理角度来看,新古典“理性经济人”是其管理的立足点,即管理的“利益最大化激励”。但现实中这种管理思想并非屡试不爽。针对这种情况,西蒙(H·A·Simon)个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满意效用假说,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X—非效率理论”,从而形成非最大化厂商行为理论。它的意义在于从“微观——微观”角度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问题,成为“最大化理论”的重要补充。(三) 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有两个重要前提假定:1.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2.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这两个前提假定使微观经济分析始终处在完美的一般均衡确定性分析的美妙境界中。但现实生活却非如此,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个体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信息也是有成本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性分析应运而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Von Neuman,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正式创立。到1994年纳什、泽尔腾和豪尔绍尼三位“博弈论”巨匠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间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博弈论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和“贝叶斯—纳什均衡与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使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博弈论的广泛应用已改写了微观经济学。博弈论重塑了微观经济学的独占理论。对外部性问题的忽略是古典经济致命的缺陷,从而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大大促进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诺、贝特朗到张伯伦,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现实中绝大多数市场竞争需要用寡占理论解释。虽然寡头竞争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但在引入博弈论之前,经济学家所能做的仅是重温古诺一个半世纪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以贝恩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寡占市场才被作为重点,在“结构——行为——绩效”的框架中作实证研究。但当经济学家掌握了纳什均衡和更多的博弈论知识后,古诺研究就便被继续推进了。他们不仅证实了古诺和贝特朗均衡都是纳什均衡,而且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分析技术,如沉没成本,不完全信息模型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佚名定理等,使现代经济学的市场分析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四)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决策。但非对称信息环境是常态。所谓非对称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些人具有他人不掌握的信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就是非对称信息下行为个体的最优决策,主要研究两方面问题,一是不完全信息下的经济分析,核心是“信息成本”和最优信息搜寻;二是非对称信息下的经济分析。信息经济学中的难点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对象的不确定性,即委托人在与多种代理人打交道时无法确知自己在与何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代理人情况亦如此。20世纪60年代后期,博弈论学者哈萨尼提出了一种处理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技术,并将完全信息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概念推广到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定义了贝叶—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不完全信息博弈(尤其是非对称信息博弈)得到长足发展,信息经济学也因此飞速发展起来。非对称信息博弈的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全貌。近年来关于经济机制的设计研究中所处理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都是这一分析方法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慎密的微观分析已渗透到我们所处的复杂的经济系统中——从市场的有效性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种有关问题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等等。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

会计专业百度网盘资源

链接:

资源介绍: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链接内含会计从业、会计基础、会计自考、会计专业课等讲义,视频,课件,真题资料,精品课程,表格等。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电子版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考点精讲.pdf》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考点精讲.

《微观经济学》电子书

链接:

《微观经济学》((美)平代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微观经济学

作者:(美)平代克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03

页数:699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被美国许多著名院校广泛采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它的第一个特点是内容全面。包括了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生产者行为与供给理论、供需均衡与市场理论、市场垄断与竞争对策、市场失效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等各方面内容并有详细而精辟的叙述。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内容叙述深入浅出,经济概念十分清晰,读后使人受益匪浅。书中内容还通俗地反映了近年来在微观经济学科研与应用方面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发展。不仅使初学者能尽快获得接近前沿知识的基本经济概念,即使经济学专家读后也会颇有收获。本书第三个特点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书中穿插了约90个具体例子用于理解各种经济概念如何应用于社会实践。各章末尾配备习题供练习与思考。本书适合各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用作微观经济学教材。对英文版原著的阅读可尽快接触到国外著名大学的最新教材,也可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为进一步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书还可供经济管理类教师及科研人员用作参考书。

《经济学原理(第8版)》((美) N.格里高利. 曼昆 (N. Gregory Mankiw))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经济学原理(第8版)

作者:(美) N.格里高利. 曼昆 (N. Gregory Mankiw)

译者:梁小民

豆瓣评分:9.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5

页数:544

内容简介: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经济学经典教材之一。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经济学模型。书中包含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和政策讨论。第8版更新了全书中的数据、习题及案例,并新增了“专家看法”等专栏。此外,第8版还配套了英文版的MindTap在线学习平台,内容包括互动电子书、视频导读、视频讲解、学习指南、在线测试题、拓展阅读等丰富的学习资源。本书为曼昆《经济学原理(第8版)》的微观经济学分册,适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以及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使用。

作者简介:

N. 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研究人员,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以及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经济学先修课程考试研发委员会成员。2003-2005年,他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 索引序列
  •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
  • 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讲义
  •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答案
  •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视频
  • 微观经济学自考讲义电子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