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怎么自考中医自学书籍

怎么自考中医自学书籍

发布时间:

怎么自考中医自学书籍

先去找中医拜师~在中医的指点下进行学习。自己再找一些中医教材学习。有不懂的问题咨询师傅。……回头在找自考材料对照着内容范围学习~联系考试机构报名参考。或者从本地广播电视大学报名~……只要找到对路的人了解一下就明白了。

若想成为一个懂点中医的人,则学以下五本书就察不多了。中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若是出于对中华文明的这一瑰宝的热爱,有强烈的爱国之心,爱民族之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觉得你应该学一学中国哲学,他是中医的理论基础,然后是对中国古文化的了解,因为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他渗透入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许多文学作品都有中医的点点滴滴。如中医的心志学说,讲“恐胜喜”这可以在“范进中举”中看到,胡屠夫通过恐吓治了因喜而生的疯。再有就是对中医的正确态度,坚信中医是科学而不是迷信。不能学了中医。碰上感冒发烧还要吃西药,输液。中医是不需要西医的详尽解释的,也没必要。

如果是方便自己和家人学中医,不算难,首先是爱好,认识学中医的重要性,后先几本书,如四诊八纲,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尅,分清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记好中药的药性,归经,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十八反,相畏相恶。不要重于背汤头歌,多向有临床心得,口啤好的中医师学习,交流。业余学习三几年,将会得到一定得临床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是中医的基础书籍,初学者由此书入门可以对中医有个大致的了解,内容分为九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病因,脏象、病机,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养生与防治,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怎么自考中医自学书籍的

中医是一门古老而且复杂的学问,自学需要认真对待。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所帮助的建议:

总之,自学中医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建议在自学过程中保持耐心和谦虚,不断探索、反思和进步。

自学中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等概念和理论。

2. 学习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舌诊、脉诊等具体技能。

3. 学习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草药汤剂等治疗方法和技巧。

4. 参考专业书籍和资料:可以阅读相关的中医学术著作,或者参考一些权威的中医网站或论坛。

5. 找到合适的学习途径:可以参加线上或线下的中医培训班,或者找到有经验的中医师傅进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自学中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要谨慎对待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安全原则。

【导读】中医学一般意指我国汉人劳动者造就的中医药学主导的医药学,因此也称汉医。那么自考中医看什么书,看书顺序如何?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有关自考中医要看的书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自考中医,最开始是一定要读《周易》的,一定要通读,一时不理解可以先背下,可能你要问了医学院的中医学生为什么不要学《周易》,因为医学院的学生他们的中医不是传统中医,是中西结合的中医,医易不分家。2、《医学三字经》诵读,看一看诊断学的《脉诀》与《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3、最后开始看内科的《伤寒论》。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学习中医不但要念书,也要做作业,它是古往今来中医成材的相互工作经验,不背一点书,是没有时间可循的。记诵下这种经典,是做为一个中医学学家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是为中医学常识奠定必需的基本。经典,即根源,中医学是一门远大深奥的大学问,学习中医是一条悠长的路面,只能静下静下心来锲而不舍,才可以在这路上走得远。

我家是中医世家,从小在父亲教导下学中医基础。记得父亲最先要我习的是背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阴阳五行,再后来被安排到中药饮片厂学药将近一年,再后来给父亲抄方,抓药.开始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高愈明灵兰真传,聂伯策四时病案,聂伯策妇科辑要,再后来就边学习边看病了。学中医感觉首先要博学强记,多学医案,博采众长,有悟性很重要,天份很决定你走多高,毅力决定你走多远,但要知道,无论学成能不能行医并不是最重要,重要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它会让你和家人受益终生。 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我国几千年的人类 社会 发展史上,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就是在今年取得抗疫重大胜利的过程中,中医也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你喜欢中医,想自学成才,也是方便多多。 首先,学好理论,打好基础。参加中医药大学的自学考试,系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其次,利用网络,释疑解惑。现在可爱的网络上什么东西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答?多看,多听,多用,厚积薄发。 再次,学习先师经验,敢于自我实践。这点很重要,我身边有位学针灸的,除了四处拜师学习之外,经常在自己身上试针,有时候多达二三百针,这需要多大的献身精神。现在人家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病配不同针,效果非常显著。 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喜欢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国粹中医更加发扬壮大,希望中医给广大人民的身体 健康 带来更多的好处和方便。 自学只能解决初学入门,打好一定的基础,真正要做一个好中医,除了自学,最好找名中医,口传心授,有条件多去民间寻访一些偏方,博采众家。此外蒙药,苗药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 学习中医,最忌半瓶醋,学点皮毛,就自以为是,既害了病人,又坏了中医的名声,所以,要学好学精,这是人命关天的行业。当然,学习一些中医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自学也就够了。 我也是自学的中医,已经七年,不是高手,但能治个头痛感冒,顶巧治个不孕不育什么的。我学中医从理,法,方,药入手。先学理,明白中医是干什么的,基础是什么,从阴阳,五行,四季,天地人入手。次学治法。次学方。推荐河南中医大学王付老师教的方剂学。后学药。成都中医大学张庭模老师药剂学。要看内经,伤寒,金匮等传统明著。不能急,每天看一点。日久能成,要临床,从亲朋好友治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借网友的推荐,与你一起分享。 入门课程有《中医医史学》(了解中医 历史 ), 《中医各家学说》,《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然后,必须掌握的是《医古文》,《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药的方面要掌握:《中药学》《方剂学》这是基本够一个普通中医的水平了。如果还有精力,可以继续学习的是《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如果仍然有精力:《正常人体解剖学》,《针灸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科》,《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 我再补充一些:《周易》、《皇帝内经》、《医学传心录》《本草纲目》等。 喜欢可以,想自学这个真要好好思量,毕竟这是个系统而专业严谨的医学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中医就有学好中医的潜力。但仅仅是喜欢还不够,还需要遵循学中医的规律:读经典、跟明师、做临床。先读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再看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进一步自学或跟明师,最好在尝试做临床。这样才能够学好中医成为一代大家! 走进爱中医群,这是一个免费学习古中医的平台,有专家教授定时授课,有问题群里咨询,现场解答,零基础开始,保健 养生 从我做起,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让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懂得 健康 养生 的,我们的家庭才是幸福安康的。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因为我的母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么多年都在用中药调理,所以对中医产生啦性趣,也对中药多少有点了解。 感觉个人学习中医还是要找个老师的和多看书的。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等。有时书上内容有许多是看不懂的,我相信这一点是许多自学中医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就要靠网络查找或者请教中医的业内朋友,而且学习中医必须要结合分析病例,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更深刻地理解所读的经典。 自学基本上学不了,没人引导很多东西根本不知道其中的深意,我建议看课程,超星就有很多视频,都是免费的

怎么自考中医推荐书籍

我家是中医世家,从小在父亲教导下学中医基础。记得父亲最先要我习的是背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阴阳五行,再后来被安排到中药饮片厂学药将近一年,再后来给父亲抄方,抓药.开始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高愈明灵兰真传,聂伯策四时病案,聂伯策妇科辑要,再后来就边学习边看病了。学中医感觉首先要博学强记,多学医案,博采众长,有悟性很重要,天份很决定你走多高,毅力决定你走多远,但要知道,无论学成能不能行医并不是最重要,重要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它会让你和家人受益终生。 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我国几千年的人类 社会 发展史上,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就是在今年取得抗疫重大胜利的过程中,中医也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你喜欢中医,想自学成才,也是方便多多。 首先,学好理论,打好基础。参加中医药大学的自学考试,系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其次,利用网络,释疑解惑。现在可爱的网络上什么东西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答?多看,多听,多用,厚积薄发。 再次,学习先师经验,敢于自我实践。这点很重要,我身边有位学针灸的,除了四处拜师学习之外,经常在自己身上试针,有时候多达二三百针,这需要多大的献身精神。现在人家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病配不同针,效果非常显著。 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喜欢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国粹中医更加发扬壮大,希望中医给广大人民的身体 健康 带来更多的好处和方便。 自学只能解决初学入门,打好一定的基础,真正要做一个好中医,除了自学,最好找名中医,口传心授,有条件多去民间寻访一些偏方,博采众家。此外蒙药,苗药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 学习中医,最忌半瓶醋,学点皮毛,就自以为是,既害了病人,又坏了中医的名声,所以,要学好学精,这是人命关天的行业。当然,学习一些中医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自学也就够了。 我也是自学的中医,已经七年,不是高手,但能治个头痛感冒,顶巧治个不孕不育什么的。我学中医从理,法,方,药入手。先学理,明白中医是干什么的,基础是什么,从阴阳,五行,四季,天地人入手。次学治法。次学方。推荐河南中医大学王付老师教的方剂学。后学药。成都中医大学张庭模老师药剂学。要看内经,伤寒,金匮等传统明著。不能急,每天看一点。日久能成,要临床,从亲朋好友治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借网友的推荐,与你一起分享。 入门课程有《中医医史学》(了解中医 历史 ), 《中医各家学说》,《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然后,必须掌握的是《医古文》,《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药的方面要掌握:《中药学》《方剂学》这是基本够一个普通中医的水平了。如果还有精力,可以继续学习的是《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如果仍然有精力:《正常人体解剖学》,《针灸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科》,《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 我再补充一些:《周易》、《皇帝内经》、《医学传心录》《本草纲目》等。 喜欢可以,想自学这个真要好好思量,毕竟这是个系统而专业严谨的医学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中医就有学好中医的潜力。但仅仅是喜欢还不够,还需要遵循学中医的规律:读经典、跟明师、做临床。先读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再看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进一步自学或跟明师,最好在尝试做临床。这样才能够学好中医成为一代大家! 走进爱中医群,这是一个免费学习古中医的平台,有专家教授定时授课,有问题群里咨询,现场解答,零基础开始,保健 养生 从我做起,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让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懂得 健康 养生 的,我们的家庭才是幸福安康的。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因为我的母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么多年都在用中药调理,所以对中医产生啦性趣,也对中药多少有点了解。 感觉个人学习中医还是要找个老师的和多看书的。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等。有时书上内容有许多是看不懂的,我相信这一点是许多自学中医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就要靠网络查找或者请教中医的业内朋友,而且学习中医必须要结合分析病例,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更深刻地理解所读的经典。 自学基本上学不了,没人引导很多东西根本不知道其中的深意,我建议看课程,超星就有很多视频,都是免费的

中医能不能自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主要取决于你的目的和态度。如果你只是感兴趣,可以看一些关于中医养生的书籍,完全可以自学。如果你为了文凭考试,比如自考,有些课目也是可以自学的。但是有些课目就难度很大了。如果你真的想当个医生,并且当个好医生,那么我要说——绝对不可能自学。为什么呢?因为中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许多问题目前仍然停留在经验阶段,所以所谓经验,最真的就是和它的原始主人学习,如果你是从书上学来的经验或是听别人传来的经验,有很多已经讹化了或都不全了,甚至是错误的。比如诊断,你没有见到大量的病人并且由师傅亲自指导,你根本连书都看不懂。上大学可以学到些梗概,但不能说你就学到手了,因为老师教得太少太皮毛了,甚至是完全由“教师”而不是医生教的,这种教育模式是很这个学科的性质很不一致的,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的中医学生是根本没有本事的。 再者你可能也知道,许多东西自学是可以的,但是要走太多弯路和浪费太多时间。所以跟人学才是最好的方法,跟很多人学,跟很多高人学才是最佳方案。

本草纲目是必看的

目前没有这机会吧

中医自学考试书籍

你好,开始的话先不要去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要学跑先学走,要从基础学起,推荐依次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如果要买书的话买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分别是孙广仁、朱文峰、高学敏、邓中甲、周仲瑛主编的,绿色封面。把这几本书学扎实了再去学习四大经典,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内经选读。还有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等。都是和上面一个版本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封面一样。优酷也有同名视频教学,结合起来看。目前执业医师法规定自学是不能参加考试的,具体信息你百度搜索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如果感兴趣就学吧,多一项本领也好

自学的话,可以去方剂汇网站上跟着视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中药学》、《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都有。

书籍的话,我给你分享个我的网盘资源,这个是网友从全网到处搜集整合出来的合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中药学(专科)专业简介专业代码:100803一、考试课程及学分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 注 1 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3 2976 医古文(一) 6 4 2930 中医学基础(一) 8 5 2974 中药学(一) 6 6 2975 方剂学(一) 7 7 3046 中药药理学 4 8 3038 中药化学 8 含实验2学分(3039) 9 3042 中药炮制学 4 含实验1学分(3043) 10 3044 中药药剂学 9 含实验2学分(3045) 11 3037 药用植物学 6 12 3040 中药鉴定学 9 含实验2学分(3041) 13 3035 有机化学(四) 8 含实验1学分(3036) 总学分 81 二、报考条件具有中药士、药剂士及以上技术职务,或从事中药生产、经营等工作3年(含3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三、学习书目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瑞复,李毅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钱淦荣,罗正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3.医古文(一)《医古文》,段逸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中医学基础(一)《中医学基础》,王新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中医字(一)《中医学》,张廷模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6.方剂学(一)《方剂学》,段富津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7.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沈映君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中药化学《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唐廷猷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0.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范碧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1.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许文渊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2.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3.有机化学(四)《有机化学》,蔡寿春主编,今日中国出版社。江西省的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

自考一般都是报一门才买那一门教材,要的是最新版的教材资料,建议你不要该专业所有的课程一起买。报考完毕最去自考书店购买教材,只要你跟工作人员说所报的课程就可以啦!

中医学自学考试书籍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医古文(一)4.中医学基础(一)5.中药学(一)6.方剂学(一)7.药理学(三)(实践)8.药理学(三)9.有机化学(四)10.有机化学(四)(实践)11.分析化学(二)(实践)12.分析化学(二)13.药用植物学14.中药鉴定学(实践)15.中药鉴定学16.中药药剂学(实践)17.中药药剂学18.中药炮制学19.中药炮制学(实践)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大专教材全套中医,中医大专自考可以考医师证吗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学中医学需要哪些书籍比较适用中医入门级,不知道题主是怎么理解这个中医之“门”的。从中医在这个角度讲,入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看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中医忙活了一辈子,却是成就有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进入了旁门而已。中医入门级的书,我会推荐《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味几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够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张仲景写这本书籍序时的心境,你就开始朝着真正的中医之门迈步了。注意看上面中医书籍图片的左上角,不管需要什么样的中医书籍都能找到你想要的,内中收集了大五万多册中医书籍,学习中医非常值得参考的地方中医书籍《伤寒论》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理解、效仿的经典。《伤寒论》全书全称应该是《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的《伤寒论》原名《卒病论》。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来的意思,原意为治外感诸病立法示范,至于内伤杂病的治法,则记录在《金匮要略》中。作者是医圣张仲景,书中不借用《内经》一语,而水火相胜之义,阴阳进退之理,天地与人的诸多联系无不言及。中医书籍《外经微言》《外经微言》,简称《外经》,有人称为《黄帝外经》。中医特别重视理论,儿科鼻祖钱仲阳、大临床家张锡纯等都强调医理的重要性。中医的理论书籍最好的应该是《黄帝内经》和《外经微言》。金元四大家、黄元御等的医理解说可资参考、帮助理解,慎不可偏听一家之言。中医书籍《内经》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领会的经典《内经》又名《黄帝内经》,内容分二大块:《灵枢》和《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以前,我们见到的《内经》,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王太仆编订的。王太仆研究的是中医学术理论、整理古籍、探求医理根源。中医书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给人以无穷智慧的源泉,在这灵泉的灌溉下,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学医之人必须阅读其中一部分名家的著作!世人都说中医爱珍藏独家秘方不外传,这说的应该是乡里之小医,那些胸有大爱的名医无不著书苦口婆心畅述医理医法医方。以下是我认识到的上乘大医:傅青主,著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等;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雷丰,著有《时病论》;程国彭,著有《医学心悟》;李翰卿,著有《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等。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等,张路玉的《张氏医通》皆可一观。后世医家多称“温病学诸书是《伤寒论》之翼”,因《伤寒论》的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热”。叶天士的《温热论》、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余师愚的《疫病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别的方面,外科有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王维德的《外证治全生集》等。杂病专著有:绮石的《理虚元鉴》、唐容川的《血证论》等。验方集萃的有《验方新编》等。要读完以上医书,三、五年时间都不够用,因为医书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好读,有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还需要反复阅读、玩味。今天的我们要想速学成用,必须阅读《内经》、《伤寒论》、《傅青主男科、女科》、《陈士铎医学全书》、《王旭高医学全书》、《医醇胜义》、《曹仁伯医案》、《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学全书》、《仿寓意草》、《时病论》等等,这些著作里所谈的民病情况与我们今天的民病情况十分类似,常常可以有“生搬硬套”的机会。读完这些书,你再选二本医案如何廉臣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考考自己,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对付一些常见的病情了。此中所有中医书籍都在图中左上角,非常丰富的约五万册中医书籍均出自于此其它的可推荐的中医书籍为:中医大学本科教材类《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首选)《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次选)《医学入门》–李梃《伤寒杂病论》–注释《黄帝内经》–注释《中医四大经典》–注释《针灸学》–石学敏教材(首选)《经络腧穴学》–教材《针灸大成》注释–杨继洲《针灸穴位名解》–注释高式国中国医学大成丛书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中国医著系列丛书中国古今医案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医林荟萃医经六书千家妙方历代本草精华丛书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名中医医案医论名医临证金鉴名医名方录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中医实用技术丛书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中医精华丛书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中医经典注评丛书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内经类书籍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医学入门医学图谱、图解医学图谱、图解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医方类聚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临证医著重刊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名师与高徒名师经方讲录名老中医之路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药精华读本中医证候学中医证候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中华传世医典中华养生百科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中国药典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国藏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中药成方制剂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二续名医类案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伤寒类书籍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吕志杰著作吴中医集吴熙妇科溯洄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四季养生药膳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考专科教材在哪里买自考教材各大网站都有出售,注意看是否符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自考会计大专有哪些教材?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3、大学语文4、高等数学5、政治经济学(财经类)6、中国税制7、基础会计学8、国民经济统计概论9、经济法概论10、中级财务会计11、计算机应用基础12、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13、财务管理学14、成本会计15、企业管理概论16、管理会计一共16科<自考英语大专的有网上课堂吗?请问哪里有自自考英语大专的视频教材呀?对。明年一月有招生。全名: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电话:010-88817912/13010-88811106邮箱:support@如果决定了,就赶快准备吧!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你好,开始的话先不要去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要学跑先学走,要从基础学起,推荐依次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如果要买书的话买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分别是孙广仁、朱文峰、高学敏、邓中甲、周仲瑛主编的,绿色封面。把这几本书学扎实了再去学习四大经典,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内经选读。还有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等。都是和上面一个版本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封面一样。优酷也有同名视频教学,结合起来看。目前执业医师法规定自学是不能参加考试的,具体信息你百度搜索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如果感兴趣就学吧,多一项本领也好

中医护理,而且一定要把中药了解透彻了。

  • 索引序列
  • 怎么自考中医自学书籍
  • 怎么自考中医自学书籍的
  • 怎么自考中医推荐书籍
  • 中医自学考试书籍
  • 中医学自学考试书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