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35岁全职妈妈有必要自考本科吗

35岁全职妈妈有必要自考本科吗

发布时间:

35岁全职妈妈有必要自考本科吗

很有必要,这个年龄再考个本科,对你的事业也有帮助,人活到老,学到老嘛

老年人还上老年大学,37岁还不算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我当然也可以理解你也许会有很多顾虑,家庭,孩子。但提升自己永远都是必要的,可以和您的爱人一起进步,设立目标,还有可能促进夫妻感情,你们会越来越好的。祝前程似锦!

学习永远不晚,检测一下学习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不要怕晚。

提升学历在任何时间都不晚,不论是35岁还是45岁,只要你想要提升学历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一点东西或者是现实情况当中需要,无论是哪种原因,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那去做就可以了。

40岁妈妈自考本科有必要吗

四十岁可以自考本科只要有专科毕业证即可报考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进步所以是有必要的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如果没有学历的情况下,最好是考个学历在手。以后竞争越来越大,既然错过了统招全日制的,考个自考本科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

你好,有必要的。提升学历有以下方法:1、提升到专科1)自考:考试一次性考过的情况下最快1.5年毕业。适合有学习时间学习精力并能坚持学习的同学,每年两次校考,两次统考,统考比校考难一点,需要多看书,多刷题。2)成教:就是成人高考。2.5年毕业,只需要参加一次类似于高考的考试,但是比高考简单很多很多,还有很多加分项。合格后被录取进入学校学习,一般都是过程性的期末考试3)网教:2.5年制,但专科政策收紧,招的越来越少,因为网教基本都是985/211院校,平时课后会有作业考试之类的,网上完成即可。4)国家开放大学:也是2.5学制,教育部直属的学校,是目前最轻松最简单的一种获取毕业证的方式。适合平时没有时间工作很忙的同学。2、提升到本科1)先考大专 拿到大专毕业证后再考本科,周期至少为五年2)专本套读 最快2.5年可拿到本科毕业证,有16种搭配选择a、专科国开+本科国开b、专科国开+本科自考(最快2.5年毕业)c、专科国开+本科成教d、专科国开+本科网教e、专科网教+本科国开f、专科网教+本科自考(最快2.5年毕业)g、专科网教+本科成交h、专科网教+本科网教i、专科自考+本科国开j、专科自考+本科网教k、专科自考+本科自考l、专科自考+本科成教m、专科成教+本科国开n、专科成教+本科自考(最快2.5年毕业)o、专科成教+本科成教p、专科成教+本科网教因为自考是入学不看前置学历的,是毕业的时候会需要前置学历。而国开、成教、网教入学的时候都需要前置学历,所以专套本个人选择专科国开+本科自考,可以以最快2.5年比较快比较轻松的拿到毕业证,如果完全不想学习的话,就想简单那个毕业证书,就可以选择专科国开+本科国开。

如果没有学历的情况下,最好是考个学历在手。以后竞争越来越大,既然错过了统招全日制的,考个自考本科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

35岁的宝妈有必要自考本科不

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有用吗今天我们的教务老师给同学来讲讲以下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收藏我们网站哦,我们专注于自学考试教材购买服务网哦,接下来一起来阅读下面的正文吧!一、自考本科毕业的重要性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在职场上取得更多的成就。自考本科毕业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中的挑战。此外,自考本科毕业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二、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是否有用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素养,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此外,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好地与其他人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三、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的好处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能够为人们带来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其次,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好地与其他人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此外,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四、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的不足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习过程也比较枯燥。其次,它需要一定的经济负担,因为自考本科毕业的学费和教材费用都比较昂贵。最后,它也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为自考本科毕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五、总结总之,35岁了自考本科毕业是有用的,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素养,更好地应对职场挑战,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一定的经济负担,以及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33岁提升学历自考有用的,自考本科最快一年半可以取证,可以选择简单好考的专业。

提高自身的学历能有效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优化现有人脉交际圈,提高自己的交际圈的层次,为了享受更优质的生活,提升学历真的很必要。

学历不一定等于能力,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因此大多数成功人士的学历都是挺高的,因为学历是学习的证明,经过学习,能让您不断的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报考条件:

第一、成人高考的报考条件其实是不太严格的。

还可以继续报考成人高考的方式,要踊跃的进行注册,然而它对于考生们的要求也不会太高。基本上处于一个高中或者中技的毕业文凭就是可以快速的参与进来。

可以选择的是专科学历继续申请,但这也是继续帮助提升学历的机会,大家也要勇敢的前行。

第二、成人高考的条件比较不错的。

其实成人高考对于大家的年龄和报考地区是没有任何的限制,想要选择哪一所都是可以实现的,然而只要达到18周岁就是可以继续报考到成人高考中来。

人家五十多岁都在提升学历,你才三十而已!目前成人提升学历的方式有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和国家开放大学四种形式,想要简单一点的话可以选择成人高考或者国家开放大学哦,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

学历提升这件事,永远都有必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想要提升自己,又想找份更好的工作,那很有必要去考个本科,学历现在不仅是敲门砖,还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1岁全职妈妈自考本科

作为过来人的经验。这个情况考全日制本科已经意义不大了等拿到毕业证35岁左右也考不了公务员了。一般的企业求职并不会太在意是不是全日制,只要网上能查到学籍信息的本科都承认,还不如考个成人类本科,工作学习两不误。

33-35岁刚好处于人生的辉煌阶段,有压力有动力,重能力想改变阶段。所以去参加自考本科很合适。因为自考本科在法律上是支持的,证书在学信网上可以查到,是仅次于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并且社会认可度也挺高的,一般大公司招聘学历只要不是要求是全日制的,都可以投简历去面试,并且机会也很多。选择专业的话,可以在报名时根据老师的推荐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选择,虽然每年得通过率不高,但是只要用心备考,多刷题,加强知识点的记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考过。

在职考研真的不容易,每天下班,意志力早就被消磨殆尽。还要坚持着找院校,找资料,看书,听课,背书。 如此不易,但总会有人上岸。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位上岸985的宝妈学姐,洋洋洒洒五千八百多字,道出这段坎坷却光芒万丈的上岸之路。 2019年1月,产生考研想法; 2月,买书; 3月,开始看书; 12月21、22日,初试。2020年2月20日,查出初试成绩; 5月14日,复试; 5月17日,出结果:拟录取。这一年多的时光虽然艰难,却难能可贵;身体会累,但心里幸福,终于还是做了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梦想还是要趁早追,不然它会一直在心里发酵的。 一、考研动机 本科期间就读应用心理学专业,越学越喜欢,成绩优异,英语六级,三好学生,但当时缺乏人生规划和决断,放弃了考研,选择了回家工作结婚生子。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常难释怀。工作之后,参加干部公开选拔、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参加硕士考试,每次都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却没有发自心底的成就感,不外乎是迎合别人的期望、随大流、看见一扇门就过去敲敲。从没有为一个目标真正努力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写硕士论文期间,爱上了熬夜搜文献、码字,为某件事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实在够酸爽,走科研道路的想法愈加强烈,一发不可收拾。答辩过后,咨询考博无望,顶多读个在职混个博士文凭,没有意义。心里摇摇摆摆:要不再考个研究生?在一次网上查询华东师大研究生招生信息中,偶然接触到了勤思,顾问老师声音温柔动听,并且给我提供了具体备考科目、历年录取情况等信息,让我变得坚定:考!考最喜欢的城市、最向往的学校、最热爱的专业!考上最好(还是有希望滴),考不上也不再后悔了,安心相夫教子和工作。就这样,老母亲又愉快的踏上了考研路。 二、家庭、工作与学习平衡术 (一)攻克心因 作为一个十年经验丰富孩奴,期间还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做过全职妈妈,减少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并克制这种减少所带来的愧疚和不安,并且最大程度降低可能对孩子造成的消极影响,这是我投身备考面临的最大心理障碍。两个孩子对我而言就像唐僧取经路上遇到的女儿国国王,不凶险,却最艰难。首先,说服自己。“育儿先育己”,陪伴重在质量,何况老二也要入园了。其次,科学定位。我主要负责“教”,让家人多承担“养”。再次,循序渐进。在6月底止之前,基本正常照顾孩子,下班、周末和节假日都给了他们;进入暑假,不再辅导老大写作业了,让他上了两个兴趣班,送他去手工店做陶器或者单独去和同学玩,又报了夏令营;送满三岁的老二上了月托,看她第一次去幼儿园却那么乖乖的给我再见,老母亲忍不住眼泪吧嗒吧嗒的掉。总之,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出去,给自己争取更多时间,并且避免了很多两人在一起打闹带来的“鸡飞狗跳”。9月份以后,两个孩子正式开学,但老二总是感冒咳嗽,不停请假,在园时间顶多一个月,我俩都在家时,我在楼上学习、老二在我旁边看绘本或玩玩具,一个小人儿坐在一堆绘本中念念有词、津津有味,然后挑出几本最喜欢的让我给她讲,讲完之后下楼找奶奶玩。现在回忆起来也是蛮静好的。 (二)压榨自己 “平衡”的核心还是压榨自己开辟更多时间。一是改变作息。我是超爱睡觉的一个人,开始备考后,每天基本6点起床,11点睡觉,午睡30分钟之内,每周自然醒补眠一次,生理期适当放纵一点,上午普洱,下午黑咖啡。二是改变习惯。5月份以后关闭了朋友圈,停止强迫性刷刷刷;手机调静音,学习累的时候查看有没有微信短信电话需回复,感觉掌控了个人社交,心里倍儿清爽;不再看我一向沉迷的知乎、小说和电影,沉迷学习,不可自拔。工作上戒掉了拖延症,有任务第一时间完成,完成后安下心来学习。三是“另类休息”。 换换活动内容就是休息,于是陪孩子(讲故事、做手工、做游戏、一起运动等)、做家务(洗晒衣服、收拾房间等),就成了我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四是优化时间配置。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上下班路上、做家务、哄孩子睡、洗澡的时间,听听网课,普心、发展、教育、社心和政治就这样被我听完了。合理安排时间,早上和中午刚睡醒时背英语单词,精力最好的时候看专业课,状态不好或者办公室很吵的时候听网课或学政治,专业课学累了就学英语。我特别喜欢主动学习,听课是比较被动的方式, 个人感觉耗费精力较少,并且不想学习的时候,一听老师们幽默风趣的授课,很快就会重燃学习热情,我就特别喜欢他们对心理学那种喜爱,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听课对我来说是愉快的享受和放松,比高票房电影更能吸引我。五是坚持运动。10月份之前,一直瑜伽,和大宝一起骑单车、游泳,身心状态越来越好,保证了高效率学习,并为10月份以后的冲刺储备了足够能量。 (三)获取支持 考研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如果没有家人和单位的支持,任我三头六臂、上天入地也只能作困兽之斗。首先是家人的支持。这是我最大的杠杆。他们的支持不仅让我能够在30多岁高龄义无反顾的追求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固执荒谬的梦想,更让我从多数家务活和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中解放出来,虽说也有一些困顿的时期,内心焦急忧愁,但还是磕磕绊绊挺了过来。这一路走来,对家人除了感恩还是感恩。其次是单位的支持。9月份俩孩子一起生病、单位忙碌,学习进度极度缓慢艰难,左思右想之后鼓足勇气、声情并茂向领导坦陈我的决心和难处,取得共情和支持(领导也是很爱学习的人),请假获批,国庆之后就一袭睡衣开始了卧室、厨房、厕所的三点一线生活。 三、具体学习安排 (一)政治 我自恃从小到大都很有学习政治的天分(简直莫名其妙),公务员工作又让我蒙受党的教育多年,政治的学习对我不在话下,所以9月份之前就在上下班路上听相声一样听了听基础网课,9月下旬才正式开始政治的学习,书本完整看了一遍,挑重点看了二遍,考前两周开始背诵,做了真题的所有选择题,论述全部忽略,模拟题做了一套!仅一套!但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然后就带着蜜汁自信上了考场,出乎意料又自然而然的考了高分(选择还犯了两个弱智错误,巧妙避开了正确答案,好想扇脸),政治没有经验好分享,只有坑可以提醒! 1、一定要提早准备! 2、千万不要对任何科目盲目自信,你功夫下了多少,直接体现在你的分数里! 3、多次模拟!唯有如此,上了考场才能迅速组织好论述题答案! (二)英语 语法知识模糊,四六级都靠语感。曾经拿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考第一个研究生时是英二,基本裸考。6月份之前零碎时间听了语法课和单词课,那感觉就像打通了任督六脉,6月份以后才开始正式背单词,爽溜溜,凌波微步一般轻捷。早上背一课,第二天早上回顾一下第一天的,再背新的一课。直到考前,单词一共背了3轮。8月份开始听各种题型课(太愉悦了),而后开始做05年-19年的阅读真题,第一轮简单做一遍,第二轮精读每一篇,认识每个单词,明白每个句型,翻译得出每句话。阅读之后,看完型—新题型—翻译—写作,逐个击破,背了十几篇真题中的大作文和几篇小作文,也自己练习了一些。坚持“每日一句”,积累短语、句型,练手感。 考英语时,前30分钟都心跳过速,砰砰砰砰像要跳出来,平时休息不好或喝了浓咖啡之后也有过这样,把我紧张的,赶紧使用腹式呼吸和冥想放松,做到第3篇阅读时勉强平静下来,后来自己估分,心跳最猛烈时做的完形填空,居然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总分,也算对得起自己啦! (三)专业课 1、书目 核心书目如下(依照学习顺序排列)(精读):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主编,第4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 著,第1版(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 著,第4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 主编,第三版(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5)《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主编,第三版(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6)《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主编,第2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编著,第四版(201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辅助书目如下(泛读、跳读): (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罗杰•霍克 著,白学军 等译,第7版,全球版(201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朱滢 主编,第四版(201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心理学》金盛华 主编,第2版(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 著,第2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 等编著,第1版(201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6)《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张锋 主编,第四版(2018年),暨南大学出版社; (7)《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第19版(2018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8)《行为科学统计精要》弗雷德里克•J•格雷维特、拉里•B•瓦尔诺 著,第8版(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进度 (1)热身期(3月初——7月中旬) 成果:通读核心书目一遍。 学习时长:上班时间没活儿干的时候就看书,so,每天0-7小时不等,半争取半随缘了! 心理状态: 2月份就买了书,可惦念着几本小说没有看完,孩子也在放寒假,直到小说看到想吐、孩子送到学校,才开始学习。安慰自己:毕竟“放浪形骸”多年,习惯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吖!开始看书后,就完全停不下来了,每打开一本书,就像进入一个阔别已久的瑰丽花园,迫不及待地去探秘、去玩耍,不存在科目之间的交替,一科一科来。 身体状态:超爱生病,感冒、腹泻交替进行,6月初还发烧了一个星期,差点瓦解我的意志,估计是身体一下子不太适应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吧! (2)攻坚期(7月下旬——9月中旬) 成果:整理出各章节知识体系,手绘思维导图,总结重难点。 学习时长:晚上给二宝洗过澡讲过故事之后就开始看书,周末也会留出一定时间学习。每天5-8小时不等,努力和时间赛跑。 心理状态:基本停止了一切外出游玩活动,最耗费心力的时期。我喜欢画图,以核心书目为基础,结合大纲、网课、讲义、辅助书目,形成了非常个人化的7本笔记,强迫症犯了,总想做的尽善尽美,以至于爱死了自己的笔记(自恋了)。内心愈加笃定,在办公室一口气学上4个小时都不会焦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是这个时期的写照了。 身体状态:保持锻炼,生机勃勃。 (3)强化期(9月下旬——11月中旬) 成果:完成第一轮背诵。 学习时长:狠狠心把照顾孩子的事更多的交给了家人,周末学习时间继续延长,每天6-9小时不等,思虑如何保证学习时间。 心理状态:9月份基本没学多少习,荒废的让人心焦。10月份重整旗鼓,逐渐进入背诵状态,中间也因为遇到背诵瓶颈、被俩孩子缠着没法学习、不懂拒绝饭局、爱看八卦新闻、天天都忍不住网购等原因导致内心沮丧不安,但及时调整,从每一个能够学习的 “当下”重新出发,随着第一轮背诵的完成,深居简出的外壳也有了“内心安稳”这一内核。 身体状态:运动渐停,每到生理期头痛欲裂,但依然不敢停下咖啡。 (4)冲刺期(11月下旬——12月中旬) 成果:做完了10年的312真题和重点院校自命题,做了4套模拟题,循环背诵,选择性默写。 学习时长:努力向读高中的小侄女看齐,每天7-11小时不等,拼命挣时间。 心理状态:秉持“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的理念,保持自己的节奏,不焦不躁,稳扎稳打,像练瑜伽那样,在放松中不断调动更多的能量,保持平和、强韧、专注和坚持。既有点害怕又很是期待考试的来临。 身体状态:考前四天生理期,头疼的根本坐不下来,枸杞、红糖、桑葚水+早睡晚起和漫长午觉+热水泡脚+看一些电影片段,终于强撑下来,到考试那天,万幸的不再头疼,谢天谢地! 专业课考的还比较满意,有些小自豪,也有些小遗憾,因为有两道选择在交卷子前一咬牙放弃了最初的答案(正确的),心痛肉疼,这种低级错误在平时是不可能犯的,唤醒水平太高,脑子就容易犯迷糊。另外312真的挺简单,要是把看辅助书目的时间用来看政治,结果会更好。 (四)复试 学校指定参考书目如下: (1)《心理学导论》梁宁建 主编,第2版(201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2)《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 主编,第1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等 编著,第1版(2000年)(影印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吴庆麟 主编,第1版(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个人补充书目: (5)《心理学研究方法》黄希庭、张志杰 主编,第2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遇上疫情=一个忐忑的老母亲+两个困在家里无法撒欢的孩子,画风诡谲多变,说多了都是眼泪,持续性一地鸡毛,间歇性歌舞升平,是对心理学强烈的热爱让老母亲夹缝中求生存,把参考书泛读了一遍,看了一众中英文文献,两个月时间流利说从3级冲到了6级。复试前一晚过于激动,外加二宝整夜翻腾,不幸通宵失眠了,上午一杯浓咖啡、露齿八颗微笑上阵,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太多具体描述,造成整体不够完整,很是影响分数。还好老师们和蔼可亲,后来发挥的还算不错。总结教训: 1、凡事平常心 2、初试内容不要丢(而我初试之后就没再看过) 3、参考书目和英文文献要平衡好(我前期看的参考书,后来就一直看文献,顾此失彼了) 四、个人心得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研是个持久战,最好选自己真正喜欢的,因为喜欢,所以乐此不疲。快乐学习最高效。 2、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想象不出一天14个小时的学习是如何做到的,在职带娃备考,我能拼的只能是效率和方法。找准自己的节奏,弄清楚自己的优势何在(我记忆力还不错,所以背诵较晚),然后制定自己的专属规划,打好组合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学习是个逐渐发力的过程。不要指望自己一开始不学习,到了9月份直接每天10小时的狂拼。就像练习平板撑一样,正是从最初的15秒、一分钟、一分半的日积月累,才能实现随后一次坚持5分钟的强悍。 4、接受不能十足自律的自己。考研全程爱网购,三天两头收快递,学个史纲就百度领导人传记去了,看个新闻却跑到了顾城情史,诸如此类,千万不要和自己拧巴,看就看吧,全当给生活加点佐料,过度自律人会崩溃。意志力就是不断的用劣势反应抑制优势反应,没有反复的斗争怎能体现顽强的意志? 五、最后抒怀: 虽说考上理想的学校开心的大声唱歌,但在30多岁这样尴尬的年龄,要养自己要养孩子,要辞去稳定工作直面未知的风风雨雨,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个脑子搭错筋的决定,可是人生短暂,如果从没有做过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当垂垂老矣,又怎么说自己真正的活过?要做一个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焦虑老母亲吗?要做一个佝偻着背终日坐门口唉声叹气的老太太吗?不!世界这么大,我不要做一只自鸣得意或者自怨自艾的青蛙,更拒绝被井底的癞蛤蟆欺压。我想要且必须努力的向着井口爬,让自己的井口更大,去看到更多的星星,嗅到更浓的花香,感受更多的雨露和阳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十年前错过了,现在想重新抓住,就算亡羊补牢吧!迟到总比未到好。我要的是人生,而不是苟活。不管前路多么艰辛,心向往之,无问西东。

31岁全职妈妈还能自考本科吗

可以参加自考的额,自考: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自考报名没有学历限制,没有最短学习时间限制,科目都合格后即可申请毕业。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别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办法,完全靠自学,无任何辅导,难度较大。自考每年开设2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4月和10月,详细情况请咨询所在地自考办。报考之初,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

作为过来人的经验。这个情况考全日制本科已经意义不大了等拿到毕业证35岁左右也考不了公务员了。一般的企业求职并不会太在意是不是全日制,只要网上能查到学籍信息的本科都承认,还不如考个成人类本科,工作学习两不误。

30多岁还可以报名自考本科吗?下面教务老师将为你解答:30多岁还可以报名自考本科吗?自考报名还是比较宽松的,在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民族、居住地点、健康条件方面并没有要求,比较适合想要提升学历的工作人群,所以30岁也是可以报名的。自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考试周期长;考试专业、科目多的特点,大部分科目考试教材及大纲几年才会更新、改变。考生在报考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各门课程考试采用的考试大纲、教材的版本等信息。2、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是在专业考试计划的基础上,按照自学考试的特点,明确课程内容和规定考试标准的文件;是具体指导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课程考试命题、编写教材和自学指导书的依据。3、各门考试课程均有课程自学考试大纲。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一定要读懂开考课程的考试大纲要求,什么是识记的内容,什么是了解的内容,什么是理解的内容,什么是要掌握的内容,什么是综合运用的内容,什么是需要教材以外补充的内容,考试大纲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理解、掌握、综合运用的内容,一般均为考试内容。反之,只需要考生了解的内容,不一定是考试的内容。4、个别情况下,有的开考课程有教材,但大纲暂时未出版,针对这样的情况,考生要以该课程教材的重点部分作为自学的主要内容,因为该教材的重点部门是作为考试的内容。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全职妈妈没学历怎样提升学历?全职妈妈可以通过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和国家开放大学这几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学历,这四者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所以选择哪一种就要分析下哪种更适合自己。1、自学考试 适合人群: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专业层次,增加综合素质,提升竞争能力等,通过自考获得一个含金量最高的学历。 含金量:自考含金量是四种学历提升方式中最高的,一些企业更喜欢通过自考获得学历的人才。 入学门槛:自考遵循宽进严出,没有入学考试,每年的四月和十月份考试,考生可提前一个月选择需要考试的科目报名参加。 学习方式:自学或参加培训班助学。 学制:自考采取分科考试的形式,只要您考完全部科目,且全部合格,即可申请毕业,最短1.5年就能拿到毕业证。 2、成人高考 适合人群:只是想要一个大专和本科毕业证的人群。 含金量:含金量仅次于自学考试。 入学门槛:每年十月全国统一成人高考,每年一次。 学习方式:函授,业余,脱产。 学制:2.5年-5年左右。 3、网络教育 适合人群:想通过网络学习的人。 含金量:略低于成人高考。 入学门槛:院校出题的入学考试。 学习方式:网络在线授课,网络在线写作业。 学制:2.5年-5年。 4、电大 适合人群:想要在家附近拿证的人。 含金量:稍差于网络教育。 入学门槛:院校自主出题的入学考试。 学习方式:网络授课和面授点面授教学。 学制:3年。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35岁全职妈妈有必要自考本科吗
  • 40岁妈妈自考本科有必要吗
  • 35岁的宝妈有必要自考本科不
  • 31岁全职妈妈自考本科
  • 31岁全职妈妈还能自考本科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