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思修自考大题通常考什么

思修自考大题通常考什么

发布时间:

思修自考大题通常考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怎么考,我没学过什么思想呀,道德呀,总的来说是有文化出的题,我也不知道法律基础考试怎么考了。

论述题也属于主观性试题,重在考核学生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论述题的问题时,要求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联系实际,分析得当。

基本的知识点还是要掌握的,其次如果没有要求开卷考试,那还是建议你下功夫了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具体示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A、自由、平等、人权、法治

B、自由、民主、公正、法治

C、自由、和谐、人权、法治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理想否定现实。

B、现实否定理想。

C、理想与现实无关。

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

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自强不息

D、勤劳勇敢

二、简答题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1: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为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方法,带动当地人致富。

5年过去了,27名大学生一直坚守在鹦哥岭,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大学生们说,“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这群大学生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已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他们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而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究竟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鹦哥岭的大学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2)怎样看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说法?

四、案例分析题

基本案情:原告罗某与被告朱某于2003年5月登记结婚。朱某在婚前即2003年1月购买房屋一套,房屋总价款48万元,朱某婚前已支付首付款16万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贷款32万元,但房屋权属证书一直没有办理。

2015年5月罗某诉至法院请求离婚,一审法院委托中介机构对该房屋评估价为108万元。结合材料,请回答:

(1)如果原告罗某与被告朱某就房屋产权归属不能达成协议,你认为法院应该将房屋判给谁?为什么?

(2)如果原告罗某与被告朱某在婚前签有两条协议,约定如果离婚:第一,朱某应一次性给付罗某赔偿金2万元;第二,朱某每月应将工资的80%作为罗某的生活费。你认为此协议是否有效?法院该如何判决?

(3)如果法院将房屋产权判给了朱某,朱某应该补偿罗某多少钱?请具体说明。

自学考试思修常出大题

去看书呀,都是重点

百度文库搜大一思修考试重点+题型,会有好多资料的

1.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途径有那些?1. 简要回答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答: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危险而采取的。 (2)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 (3)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 (4)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4. 如何正确认识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答: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一个人的信念和追求,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没有信念,理想就可能发生动摇,也就无法转化为行动。信念可以使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尽管理想的实现有时很艰难,但艰难中有希望。答: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途径: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增长报国的才干;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6. 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性品质?答: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只有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才能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7、公民的基本权利有那些?答:平等权;政治权利与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8、简要回答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答: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9.简述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及其构成要件?答: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实施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有:(1)损害事实的发生。 (2)致害行为的违法性。 (3)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4)侵害人有过错。10.简述刑罚的概念及其特征。答: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1)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2)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3)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4)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11.简述人生观的含义及其内容。答: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生目的,即人为什么活着。第二,人生态度,即怎样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三,人生价值,即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12.作为一种道德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矛盾统一体。没有个人利益就没有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是每个个人利益汇合而成的;没有集体利益也不可能有个人利益,不包含所有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是根本不存在的。(2)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 (3)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强调集体要关心个人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13、新的学习理念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自主学习 (2 )全面学习 (3)创新学习 (4) 终身学习1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体现哪几个方面?答:(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15、简单说明法人成立应当具备什么条件?答:(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16、大学生恋爱中容易处理失当的几个问题?答:(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3)(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的对待恋爱 (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17、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条件答: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为目的的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行为。一是民事当事人应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要真实;三是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四是得到法律的确认和认可。18、简述建国以来颁布的四部宪法答: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19、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答: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理想的现实就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为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创造条件.理想与现实的是对立统一的,理想来源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是, 现实生活中,理想与现实有时也会发生过冲突,因为,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理想与实惠存在矛盾;理想与社会现实也存在矛盾,所以理想与现实也会发生过冲突.只正确认识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才可能更好的为实现理想而奋斗.2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2、简述影响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答:依民法规定,影响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年龄,即: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精神健康状况,即: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3、怎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答: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24、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答:犯罪构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1)犯罪主体(2)犯罪客体(3)犯罪的主观方面(4)犯罪的客观方面

一思修考试重点+题型好刁难道不是嘛意思是什么

自考思修考什么题型

每年基本都一样,不想背书就找理念的考题背一下,多写点写好点准过。

每年类型基本都一样,一般会从思修书的一些相关定义等出简答论述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于2006年出版后,为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课题组分别于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和2010年5月对教材进行了修订。2013年5月至7月,为了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体现上次修订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进展,中宣部、教育部组织课题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再次对教材进行了修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对教材修订稿进行了审议指导。

自考专科的公共课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科难倒过不少考生,今天就跟着瑞翔教育胡老师来看看这科该怎么答题。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自学考试大纲》中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命题是根据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的。考试命题有较大的覆盖面。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一般为:识记20%,领会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试卷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四种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以2:3:3:2。题型主要有四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为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即备选答案)构成,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选对给分,错选或多选都不给分。解答单项选择题主要应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掌握题干的题意要求,明确题干的题意要求究竟是什么,选择答案时,要把选项与题干的题意联系起来思考,选择符合题干的题意要求的选项。必须注意的是,到底选择哪个选项是根据题干的题意要求来确定,而不是根据选项的含义是否正确来确定,因为选项本身含义正确并不一定符合题干的题意要求。根据题干的题意要求,认真审读各个选项,找出干扰项予以排除。任何选择题都有干扰项,设干扰项的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扎实。干扰项的特点是似是而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要防止受其误导而错选。认真审读完各个选项后,排除干扰项,根据题于的题意要求,确定选择项。自学应考者一定要把各个选项都看完以后再确定答案。因为单项选择要求选择的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如果刚看到一两个选项,似乎符合题意就确定,而还有最符合题意的选项都没有看到,就会错选。因此,一定要认真审读完全部选项,选出其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来。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是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即备选答案)构成。在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选对给分,错选、漏选或多选的,该题都不给分。解答多项选择题有的方面与解答单项选择题相同,但因多项选择题比单项选择题复杂,解题更为困难,容易丢分,因此应注意的也有以下几点:跟单选一样需要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掌握题干的题意要求,做出正确的选择。多项选择中要排除的非选项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项。各个题中的非选性是不确定的,有的题其所有选项都符合题意,没有要排除的非选项,有的是1个,最多是2个非选项,多项选择题各题选项的不确定,目的也是在于考核考生对知识韵掌握是否准确、扎实。考生一定要把各个选项都看完以后再确定答案。因为多项选择要求选择的是符合题意的答案,符合题意的选项既可能是2个,也可能是3个或4个。这就要求考生将各个选项与题干的题意仔细比较,从中挑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尽力避免多选或漏选。三、简答题。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与论述题相比,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比较简单。回答简答题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回答问题时不能答非所问,一定要根据题目的所指向的问题来做答。观点正确,论点全面。回答问题时观点要正确,论点要全面,防止观点错误,避免遗漏论点。逻辑严密,语言通顺。回答问题时要层次清楚,叙述明白,避免逻辑混乱,语言表达不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回答问题时对论点应适当加以说明,不必过多,显得烦琐;也不能过于简单,显得叙述不充分。四、论述题。论述题也属于主观性试题,重在考核学生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论述题的问题时,要求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联系实际,分析得当。具体说也要有以下几点要加以注意: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回答问题时不能答非所问,一定要根据题目的所指向的问题来做答。观点正确、全面,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回答问题时观点要正确,论点要全面,防止观点错误,避免遗漏论点。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论述题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一定要与实际相联系。讲理论要联系实际,讲实际要有理论分析。理论与实际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不能生拉硬套在一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怎么考,我没学过什么思想呀,道德呀,总的来说是有文化出的题,我也不知道法律基础考试怎么考了。

自考思修买什么真题

你好,需要买指定教材,历年真题模拟题最好都买。考试以书本为重。教材版本最好去当地自考办查询。

都看看 那就全部命中了

自考思修真题可以登录查找。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点击底部咨询官网。 自考学习 1全面提升学习兴趣,比机械记忆强太多 学习兴趣是最关键的,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对于刚接触的学习材料抱有新鲜感,利用好这心态,进行最全面的学习备考材料,圈要点、查资料、做笔记。全面学习的趣味性非常高,考生也能基本掌握考试内容。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2深入学习,发掘重点 当我们对所学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就要开始深入学习,对照考纲挖掘所学内容里的重点,最后将书里的重点内容,反复记忆、消化。 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牢记于心,及格率大大增加。 3熟能生巧,量化试题 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 在复习的时候,也不仅仅看书、做笔记这么简单,要知道我们是自考生!在读书复习的时候,大量做考卷做试题,才能让我们自己发现不足之处重点突破。 4知识有共性,举一反三 在我们不断进行学习、做习题的时候,还要学会总结,易错的地方马上纠正,并发现这些所学知识的共性,学会举一反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您好,自考的题目还是多做一些的好,每年的题型是不一样的,多做一些题型总是好的。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自考思修考题都什么题型

课内书本需要理解清楚,老师的学习资料也需要多看看,这种学科的题目最多换换逻辑顺序,实际答案都是一尘不变的,所以爱学习的可以多看书刷题,不爱学的可以了解一下看看考试试卷的试题(重点是你本身有正确的、科学的人格和道德观)

自学考试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题型;主观性试题一般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作文题、翻译题等题型。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你也可以追问。

自考专科的公共课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科难倒过不少考生,今天就跟着瑞翔教育胡老师来看看这科该怎么答题。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自学考试大纲》中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命题是根据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的。考试命题有较大的覆盖面。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一般为:识记20%,领会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试卷对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四种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以2:3:3:2。题型主要有四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为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即备选答案)构成,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选对给分,错选或多选都不给分。解答单项选择题主要应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掌握题干的题意要求,明确题干的题意要求究竟是什么,选择答案时,要把选项与题干的题意联系起来思考,选择符合题干的题意要求的选项。必须注意的是,到底选择哪个选项是根据题干的题意要求来确定,而不是根据选项的含义是否正确来确定,因为选项本身含义正确并不一定符合题干的题意要求。根据题干的题意要求,认真审读各个选项,找出干扰项予以排除。任何选择题都有干扰项,设干扰项的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扎实。干扰项的特点是似是而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要防止受其误导而错选。认真审读完各个选项后,排除干扰项,根据题于的题意要求,确定选择项。自学应考者一定要把各个选项都看完以后再确定答案。因为单项选择要求选择的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如果刚看到一两个选项,似乎符合题意就确定,而还有最符合题意的选项都没有看到,就会错选。因此,一定要认真审读完全部选项,选出其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来。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是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即备选答案)构成。在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选对给分,错选、漏选或多选的,该题都不给分。解答多项选择题有的方面与解答单项选择题相同,但因多项选择题比单项选择题复杂,解题更为困难,容易丢分,因此应注意的也有以下几点:跟单选一样需要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掌握题干的题意要求,做出正确的选择。多项选择中要排除的非选项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项。各个题中的非选性是不确定的,有的题其所有选项都符合题意,没有要排除的非选项,有的是1个,最多是2个非选项,多项选择题各题选项的不确定,目的也是在于考核考生对知识韵掌握是否准确、扎实。考生一定要把各个选项都看完以后再确定答案。因为多项选择要求选择的是符合题意的答案,符合题意的选项既可能是2个,也可能是3个或4个。这就要求考生将各个选项与题干的题意仔细比较,从中挑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尽力避免多选或漏选。三、简答题。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与论述题相比,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比较简单。回答简答题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回答问题时不能答非所问,一定要根据题目的所指向的问题来做答。观点正确,论点全面。回答问题时观点要正确,论点要全面,防止观点错误,避免遗漏论点。逻辑严密,语言通顺。回答问题时要层次清楚,叙述明白,避免逻辑混乱,语言表达不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回答问题时对论点应适当加以说明,不必过多,显得烦琐;也不能过于简单,显得叙述不充分。四、论述题。论述题也属于主观性试题,重在考核学生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论述题的问题时,要求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联系实际,分析得当。具体说也要有以下几点要加以注意: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回答问题时不能答非所问,一定要根据题目的所指向的问题来做答。观点正确、全面,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回答问题时观点要正确,论点要全面,防止观点错误,避免遗漏论点。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论述题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一定要与实际相联系。讲理论要联系实际,讲实际要有理论分析。理论与实际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不能生拉硬套在一起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具体示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A、自由、平等、人权、法治

B、自由、民主、公正、法治

C、自由、和谐、人权、法治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理想否定现实。

B、现实否定理想。

C、理想与现实无关。

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

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自强不息

D、勤劳勇敢

二、简答题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1: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为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方法,带动当地人致富。

5年过去了,27名大学生一直坚守在鹦哥岭,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大学生们说,“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这群大学生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已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他们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而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究竟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鹦哥岭的大学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2)怎样看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说法?

四、案例分析题

基本案情:原告罗某与被告朱某于2003年5月登记结婚。朱某在婚前即2003年1月购买房屋一套,房屋总价款48万元,朱某婚前已支付首付款16万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贷款32万元,但房屋权属证书一直没有办理。

2015年5月罗某诉至法院请求离婚,一审法院委托中介机构对该房屋评估价为108万元。结合材料,请回答:

(1)如果原告罗某与被告朱某就房屋产权归属不能达成协议,你认为法院应该将房屋判给谁?为什么?

(2)如果原告罗某与被告朱某在婚前签有两条协议,约定如果离婚:第一,朱某应一次性给付罗某赔偿金2万元;第二,朱某每月应将工资的80%作为罗某的生活费。你认为此协议是否有效?法院该如何判决?

(3)如果法院将房屋产权判给了朱某,朱某应该补偿罗某多少钱?请具体说明。

  • 索引序列
  • 思修自考大题通常考什么
  • 自学考试思修常出大题
  • 自考思修考什么题型
  • 自考思修买什么真题
  • 自考思修考题都什么题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