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发布时间: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1、“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 (1)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传统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血缘关系和君权神授。现代社会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政党、议会、选举、革命等。 (2)政治制度化水平。 (3)政治文化。它的发展程度从类型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狭隘型文化;第二、臣属型文化。第三、参与型文化。其中参与型文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4)政治参与。亨廷顿则把城市中产阶级出现作为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现代社会的政治参与程度高。 (5)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2、政治发展的动力 政治发展动力是指由谁推动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问题。 一是依靠精神领袖推动政治发展。 二是通过强有力政治组织,特别是严密组织起来的政党推动政治发展。 三是依靠文官组织推动政治的发展。 四是依靠军队推动政治发展。 五是依靠文化更新推动政治发展。 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不仅是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标志,也是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纵向来看,政治发展的性质是依据社会发展的性质而转移的,隶属于总的社会政治发展,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和各种关系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在特定的社会发展形态中,政治发展既是整体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这一观点出发,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政治发展问题时。必须把政治发展与其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密切联系起来,必须把政治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并与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结合。这样才会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选择正确的政治发展模式。 4、革命 政治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政治革命,二是政治改革。 革命是指一定的阶级或集团通过阶级斗争,以暴力或和平方式*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而实现社会形态和政治形态质的变化的一种政治行动。 革命即可以通过暴力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 革命具有如下特征:首先革命的目标是使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换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夺取和掌握政权。其次,革命的主体是一定社会中特定的阶级。再次,革命是实现以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的整个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 5、革命的作用革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尖锐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然会爆发革命,只有革命才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其次,革命又是改变政治环境,更新政治体系,促进整体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再次,革命又是改变旧的传统道德规范,改变旧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 6、改革 所谓改革,就是指一定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通过和平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调整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达到政治和杜会制度完善的一种过程。 政治改革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政治改革的发动者通常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 其次,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体现在政治发展上,表现为一种渐进性和连续性过程。 再次,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最后,政治改革以维护现有的政治统治秩序为基础,并不改变政治发展的性质。 7、政治体制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形式,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动力。 政治体制,就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行使政治权力而设置的政权组织、政治组织(包括政党、政治性的团体组织等)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制度。 8、政治总格局 政治总格局是指一个国家中代表各阶级,阶层以及其他群体的政治组织之间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换言之,是指代表各阶级、阶层及其他群体的政治组织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政治体制不同于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总格局及其权力结构问题。 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第一层次,是各种政治组织(政党、政治团体)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制度。 代表工人阶级领导权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代表其他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组织处于被领导地位。这就是我国的政治格局。 政治体制改革在这个层次上所要改革的是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之间的运行机制。 第二层次,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或称政体。它是体现一个国家如何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力结构问题。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体现民主集中制权力结构的政权组织形式。 那么在第二层次上要改革什么呢?要加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机关的自身建设使其充分发挥各目的功能,改革三种机关的相互关系的运行机制,也就是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层次,是政府(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10、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首先,“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制度是指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说明法制是民主的体现。 其次,制度化、法律化反映的广大人民意志必须是意志。 最后,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11、法制建设 首先,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再次,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 最后,从制度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查权,做到执法必严必究。

成考政治的知识点老师都会勾选出来吧,而且成考往年的真题也会有涉及,我当时提升学历的时候也了解过,在中鹏的老师帮助下学习的,重点万变不离其中,掌握好相关知识点然后真题巩固练习都是可以的。

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会考这个重要的考试在高二必考,所有我们要快速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旗开得胜。为帮助同学们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为大家分享政治会考必考知识点如下:

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及其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专政的特点:是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3、我国民主的特点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民主权利 民主主体

真实性——a.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b.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5、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必须履行应尽的政治义务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作了明确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必须履行应尽的政治义务:

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6、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于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有序”,就是指“依法”,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要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展开。历史经验表明,无序的政治参与方式会使社会付出较高的发展成本,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消极的影响。

8、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对决策者来说:(1)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情,体现民主;

(2)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

对公众来说: (1)有利于促进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2)有利于增进公众参与的热情和信心、能力、政治责任感。

9、阐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

有利于消除贪腐,克服官僚作风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有助于广泛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意识。

10、阐释我国政府的地位和基本职能

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1、阐明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宗旨和原则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12、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政府依法行政现实意义:四个有利于: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13、阐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A.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权为私用、权钱交易等贪腐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4、知道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行政系统内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2)行政系统外部: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15、说明我国政府的权威来源以及树立权威的途径

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树立权威的途径: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16、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17、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

主要职权: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地位(人大与其它权力机关的关系):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18、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与义务

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表决、发言免责权

19、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直接原因: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B. 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现实意义: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直接原因: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做到

第一,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II)

科学执政——真正认识客观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

民主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依法执政——党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相互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22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3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4、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5、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6、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明确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III)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1)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主题与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原因

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27.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8、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9、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社会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政治基础——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前提和基础。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0、说明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信与不信的自由;信这个教与信那个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内有信这个派与信那个派的自由;有过去信现在不信,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

31、理解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与义务

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地位)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2、说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33、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4.、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

35、建立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外交政策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6、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37、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公民在做好本职的同时,要主动为国分忧,为社会奉献吗?这些举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作为公民如何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1)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2)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3)中学生肩负着民族辉煌的使命。

3.中学生如何肩负起民族辉煌的重任?

(1)我们对祖国尽责应该体现在好好学习上;

(2)体现在校园里、教室里主动捡起垃圾;关掉教室里的灯;关掉水龙头等具体细节上。

4.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1)参加义务植树;

(2)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3)去福利院或老年社区做义工;

(4)向贫困地区、灾区捐款捐物;

(5)做车站排队引导员等。

5.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原因: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在奉献的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意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用自己的行动和倡议带动更多的人,社会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6.结合自身谈谈中学生应怎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作为学生,我们就是要尽到做学生的责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应认真学习,互帮互助,尊重老师,爱护校园。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参加社会活动,逐渐体会自己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奉献我么自己的一份力量。

【导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无忧考网为您提供2020年成人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看看吧!【篇一】2020年成人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3.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12.标志着*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19.*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21.*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22.1974年2月,*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理论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25.*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33.*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中国台湾问题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3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41.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42.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4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4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49.“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51.*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52.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53.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5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55.新中国成立后,*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56.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57.“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58.*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59.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6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67.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68.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69.中国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70.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7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73.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7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75.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76.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7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唯理论的错误78.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7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8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81.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8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83.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8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85.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86.*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87.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88.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89.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90.*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9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92.*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93.*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96.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8.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0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篇二】2020年成人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的派生物。(2)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1)可知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2)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彻底认识。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辩证法:运动、联系、矛盾观点(2)形而上学:静止、孤立、否认矛盾观点7.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态: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于具体的物质形态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③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态)8.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只有自我才是存在的。②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存在9.哲学的特性:①时代性②民族性③阶级性10.物质是不依赖于意

成人自考本科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这是我整理的几条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背知识点,你可以记一下,都是重要点。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相信群众的观点来解放自己。2、路线的内容、具体条件和范围以及群众意见;发展中;全面的谬误也是具体的,有具体的条件和范围;是成功之母;对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自觉地加以完善和发展。3、总之,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真与假总是在比较中存在,在斗争中发展,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和真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扭曲反映。对立与统一是辩证关系。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不同的,彼此对立的。4、再次,不同层次的意识,尤其是不同层次的科学文化,制约着历史的创造。首先,他们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条件的制约。5、其次,历史活动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受到这一代人生产方式的制约。6、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力量,但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它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7、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因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不同。8、既然人的本质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是发展变化的,那么就不存在永恒的普遍的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天生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是第一个有方向的概念。是第一个整体概念。

您可以使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功能,查询成考政治的知识点。您可以在百度的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段框内,输入“成考政治的知识点”,然后点击“百度一下”,或点击回车键,即可浏览大量的相关网页。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作用)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的反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8、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9、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表现)途径?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0、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2、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塑造人的表现,优秀文化影响)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13、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

下面是我发在文库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高中政治知识点://wenku.baidu/view/1342be17866fb84ae45c8d3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复习策略://wenku.baidu/view/bab1e64733687e21af45a9fb.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三)://wenku.baidu/view/be861022192e45361066f5a7.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和主要线索://wenku.baidu/view/67d16b19227916888486d70d.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wenku.baidu/view/5b8e7c0203d8ce2f00662302.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资料://wenku.baidu/view/71c4b98fcc22bcd126ff0c2b.以上都是经典资料,其它的你也可以直接进去文库找……。

请帮忙找一找“初中政治总复习提纲”(人教版、新教材)!!!急。

请帮忙找一找“初中政治总复习提纲”(人教版、新教材)!!!急用!七年级 悬赏分:100 - 解决时间:2008-2-17 23:。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初中学习的新特点。 学会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是搞好初中。

zhidao.baidu/question/45769708. 33K 2008-2-18 - 百度快照

zhidao.baidu 上的更多结果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6册).rar - 中学历史教学网 - 专业的历。

文章列表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6册).rar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7-06-24 11:19:20 浏览次数:1494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6册).rar附件: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6册).rar (35.26 K, 下载次数:936)7条记录查看所有访客评论:。

lsjx.lingd/article-171630-1. 11K 2008-2-9 - 百度快照

lsjx.lingd 上的更多结果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_百度知道

还有两三个月就中考了,我的历史还很差,希望各路豪杰提供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一份,谢谢! 提问者: 々谦谦君子々 - 童生 一级 最佳答案 我中考前,老师让我们买考纲。书店一般都有,很便宜的,考试重点十分突出,适合考试前复习。时间不多了。

zhidao.baidu/question/20419215. 28K 2007-2-19 - 百度快照

zhidao.baidu 上的更多结果

初中历史总复习主观题精选73题-中考,中考复习,学习,中考试题。

本文《初中历史总复习主观题精选73题》关键词:中考,历史中考 1、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倡这种浩然正气?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

zuowenw/zhongkao/zhongkaolishi/20 。 24K 2007-7-28 - 百度快照

zuowenw 上的更多结果

其实政治历史考试没那么难,只要把书仔细看看,老师说的重点背一背,一般老师都会给提纲背的吧,认真背一下就行了。

政治的话,多关注新闻,考试的话会出最近发生的被社会热议的事的题目,比如中国梦,记得那一年几乎每次考试都有它,再比如屠呦呦,我政治历史考试都出现了好几次,简直神烦。

记得每次考试前,我辛辛苦苦背了那么多,结果考到的那么少,简直郁闷极了。政治历史考试老师不会出大难题的,反而是一些小知识点容易被考到,这个要注意一下。

初一政治下学期复习提纲 找了半天只找到六课以后的 对不起 一至五自己找吧~ 第六课 发挥性格优势 养成良好习惯 一、人的性格各不相同(P2-8)1、性格的分类:(P2) 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

2、性格的形成:(P3)、(优化设计P6) 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先天因素——遗传 性格的形成 家庭——最初起重要作用 后天因素 学校——起重要作用(主要) 个人经历和自我调节——起关键作用 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因素的作用。

人的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P6)3、性格的形成是缓慢的过程 性格的形成过程:儿童时代——不定型期;少年时代——萌芽期;中学时代——塑造期,也是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成年时代——定型期。

4、良好性格的特点/表现:(P6-8)、(优化设计P7) ——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健全的理智 二、良好性格利于成功(P9-11)、(优化设计P3) 良好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学业成功和培养健康的人格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良好性格使个人才能得以充分施展和发挥。

2、良好性格对做好工作至关重要。3、良好性格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坚韧是健康人格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是克服一切困难的钥匙,是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可或缺的特点)4、良好性格促进身心健康。三、努力塑造良好性格(P12-16)1、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1) 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2) 各种性格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P12)2、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方法):(优化设计P4-5) (1)扬长避短 性格的塑造,重在发挥性格的优势。

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和缺点,重在行动。克服性格弱点和缺点,还要有韧性。

(2)养成良好习惯 从改变习惯到改变性格,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径。塑造良好性格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

(3)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学会战胜自我,即用自身的力量,约束自己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4)置身于集体的监督之中。

第七课 待人真诚热情 建立真挚友谊 一、生活需要友谊(友谊的作用和意义)(P20-24)1、友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优化设计P24)2、友谊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真正的友谊是不含忌妒之心和狭隘之意的)3、友谊有助于排解烦恼和忧愁。4、友谊促进我们进步。

(1) 友谊能使我们学习得更好。(2) 友谊能使我们思想进步得更快。

(3) 友谊能使集体更有力量。5、真挚友谊建立的基础:真诚平等、互帮互谅、共同追求(优化设计P25) 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是友谊最基本的内容。

二、交友要讲原则(P24-29)、(优化设计P26)1、善交益友 益友:指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P24) 每个人都想交益友,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同时完善自我,争取成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

2、不交损友 损友:指会对自己道德品性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3、乐交诤友 诤友:指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错误、批评帮助自己的朋友。

4、克服交际中的不良倾向(交友中应注意的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难建长久的友谊 (2)圈子太小难建广泛的友谊 (3)“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 “哥们儿义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讲“友情”,不讲是非,所以它非常容易导致朋友间互相隐瞒、包庇和助长坏思想、坏行为。结果一是害自己,二是害朋友,三是害集体。

个别中学生因为“哥们儿义气”而酿成大错,误入歧途,这类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三、发展真挚的友谊(P29-34)、(优化设计P28)1、以真诚换取友谊。

真诚是做人的一种高贵品质,也是交友成功的基本前提。(1) 要尊重朋友 (2) 要坦诚相见 (3) 要言而有信2、以热情培养友谊 热情的真谛是两个字——主动。

(1) 主动关心朋友 (2) 主动去帮助朋友 (3) 主动去发现朋友的优点并予以赞扬3、以宽容维护友谊 (1) 要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 (2) 要对朋友的过失持宽容态度 (3) 真心实意地去成全朋友的好事,发自内心地为朋友的成功和进步而高兴。(这也是更高层次的宽容)4、以原则纯化友谊 (1) 面对是非问题,要有明朗的态度 (2) 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态度5、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同学的友谊 (1) 自然地、落落大方地进行男女同学间的交往 (2) 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尊重对方 (3) 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自爱 第八课 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 一、生活处处有情趣(P38-41)(优化设计P47)1、情趣的含义: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情趣,主要表现为生活情趣。生活情趣,来源于生活中美的感受和体验。

2、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1)多种多样的情趣,表现在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认识、欣赏之中。

(2)多种多样的情趣,产生在人们相互交往的社会生活中。(3)情趣的多种多样,还表现在人们的情趣是互有差异的。

——不同时代人的差异、同一人不同阶段的差异 二、陶冶高雅情趣的意义(P42-46) (一)高雅情趣的表现(优化设计P50)1、健康的生活情趣——指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的情趣。2、向上的生活情趣——指对生活充满。

原理与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 *** 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唯物)辩证法 一、原理与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 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种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农业和工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说明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骄傲是原因,进步、落后是结果。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

①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②生物循环促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③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④改变水的化学成分,⑤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七:土壤(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4)土壤的形成形成过程:岩石风化过程低等植物着生过程高等植物着生过程土壤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2)地域差异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太阳辐射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海陆分布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分异热量,水分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海拔较高的山地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一:气候资源的特点(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2)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气候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开发资源与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利用建筑风向与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城市规划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二;海洋资源(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渔场的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条件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世界主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 渔场的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分布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海洋环境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保护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及其防治治理重点:石油泄漏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三:陆地资源(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类型:(表4.4)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四:气象灾害(1)台风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发生季节:夏秋季节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2)暴雨洪涝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3)干旱(4)寒潮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五:地质灾害(1)地震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其中政治学科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202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

政治常考知识点有什么

2022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⑵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

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

财政与税收

(1)国家财政

财政及其作用

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集中力量办大事

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就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原因:国家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等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以获得较高利润,甚至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⑵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⑶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 渠道 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2)征税和纳税

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我国税收和种类:⑴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⑵增值税和个人所得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⑴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税收与资本主义税收的主要区别)。 ⑵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⑶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税,指纳税人用欺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⑷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和征管和使用。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调节

市场和计划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配置资源

⑴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

②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②盲目性 ③滞后性。

⑶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级分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

⑴必要性:

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

⑵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

A经济手段

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 措施 。 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

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⑶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

政治常考知识点有什么

必背知识点:经济生活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 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11. 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2. 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即国有经济能控制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 记忆 方法 :共产党现在绝对控制整个中国,国有经济是被共产党管理的,所以国有经济也肯定能控制得住全国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力)

〈〈〈

2022高考政治必背重要知识要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政治复习攻略

★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

★ 高三政治党的领导知识点总结

★ 最好的学习方法推荐

★ 政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5篇)

★ 高三历史最新知识点归纳一览2022

★ 历史老师教育总结范文5篇

★ 与教学有关的计划模板分享10篇

★ 2022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 物理教师个人教学总结十篇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请求出错,状态码:500成人高考专业基础课都有哪些?该如何复习这些科目呢? 1、成人高考专业基础课有哪些 (1)哲学、文学、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2、如何复习? (1)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教材和考试大纲是两个重点,考试的范围都是考试大纲对应的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教材上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就不怕通不过成考考试。 (2)边学边输出 成人高考的语文、政治科目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背诵,包括英语单词和句型、数学的公式、政治的考点等,单纯的朗读是很难记住的,要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把知识点回忆出来并且运用到题目中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记住了。 (3)坚持每天复习 成人高考的考生们都是已经参加工作或者离开学校很长时间的成年人了,很难有固定的时间来复习考试,即便如此,大家也要记住,学习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一定要每天都抽出时间来进行复习,不断地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 详情咨询成考招生办邱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0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在多数的考试中都会出现,大部分题目内容较基础。这种题目一般分值较高,分数占比高。单选可以说是所有题型中运气成分最高的,一般题目仅提供4个选项,选出正确的一项即可。 Tips:如果无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那么可以采用分次排除法进行解题。将可能性最低的答案依次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提高得分率。 0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有一大特点,既题目正确答案的数量不固定,这会给考生的选择造成极大的困扰,诸多的干扰选项很容易造成选择错误。 Tips:多项选择题并没有特别简便的解题方法,只能靠自身的积累,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即使用排除法,也很容易陷入选择的漩涡,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 03名词解释 要求考生对所考科目的一些名词作出解释,这些名词一般是基本概念或术语。 Tips:解答这种题一般靠“死记硬背”,这种非常死板的方法却是最有效力的,大家可以在考试前将专业书籍的名词进行整合,对相似的名词进行区分,靠大量的背诵来达到考试的要求。如果实在记不住原文,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意思表达出来,一般也能得分。 04解答题 一般的简答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分点作答,层次分明,架构明朗。 Tips:在写答案前,大家需要对答案要点、文字逻辑进行规划,让答案看上去清晰,主次分明。如果想到什么写什么,未对表述的语句进行简化整理,即使答案正确,也会有失分的情况。 05论述题 论述题一般卷面分比较高,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说是让考生自由发挥的题型。主要考验的是大家在基础知识之外的延伸能力,题目的内容可以是关于社会时事、历史旧闻、政治方针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政治要考的内容如下: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刑法、法学概论等。

成人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1、考试必带:身份证原件、准考证、体温检测表(每科一张)、电子健康码、两支0.5毫米的黑色水性笔,考试专用2B铅笔,橡皮擦等。

2、提前到达考场: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入场。

3、接到试卷后,先写上姓名,准考证号。清点一下试卷是否齐全,检查一下卷面印刷是否清楚。

4、尊重监考老师,任何情况别跟监考老师及巡考人员发生冲突。

5、卷面整洁:要做到卷面整洁,工整,答题时字迹清楚,不要过于潦草,同时,格式要规范。

6、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在选择题答题区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非选择题答题区作答。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作答,不准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答题卡无效。

7、考试时应避免提前离开考场,应避免留下空白题,应做完所有题目。一定要坚持把各门科目考完。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汇总总结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2.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3.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4.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5.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 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 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对学历提升感兴趣的伙伴都可以关注小编,了解更多学历提升相关内容,私信可以免费获得学历提升资料。

您可以使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功能,查询成人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您可以在百度的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段框内,输入“成人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然后点击“百度一下”,或点击回车键,即可浏览大量的相关网页。

如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通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核心在于把握事物度。

5、矛盾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摸索现实世界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

介绍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为中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成人高考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全国招生统一考试。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本科(简称高起本)和专科(简称高起专)三种;在校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函授三种。

自考本科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会考这个重要的考试在高二必考,所有我们要快速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旗开得胜。为帮助同学们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为大家分享政治会考必考知识点如下:

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及其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专政的特点:是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3、我国民主的特点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民主权利 民主主体

真实性——a.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b.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5、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必须履行应尽的政治义务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作了明确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必须履行应尽的政治义务:

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6、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于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有序”,就是指“依法”,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要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展开。历史经验表明,无序的政治参与方式会使社会付出较高的发展成本,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消极的影响。

8、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对决策者来说:(1)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情,体现民主;

(2)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

对公众来说: (1)有利于促进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2)有利于增进公众参与的热情和信心、能力、政治责任感。

9、阐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

有利于消除贪腐,克服官僚作风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有助于广泛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意识。

10、阐释我国政府的地位和基本职能

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1、阐明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宗旨和原则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12、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政府依法行政现实意义:四个有利于: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13、阐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A.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权为私用、权钱交易等贪腐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4、知道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行政系统内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2)行政系统外部: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15、说明我国政府的权威来源以及树立权威的途径

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树立权威的途径: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16、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17、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

主要职权: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地位(人大与其它权力机关的关系):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18、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与义务

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表决、发言免责权

19、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直接原因: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B. 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现实意义: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直接原因: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做到

第一,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II)

科学执政——真正认识客观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

民主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依法执政——党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相互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22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3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4、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5、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6、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明确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III)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1)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主题与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原因

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27.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8、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9、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社会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政治基础——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优越性: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前提和基础。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0、说明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信与不信的自由;信这个教与信那个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内有信这个派与信那个派的自由;有过去信现在不信,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

31、理解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与义务

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地位)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2、说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33、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4.、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

35、建立国际新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外交政策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6、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37、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公民在做好本职的同时,要主动为国分忧,为社会奉献吗?这些举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作为公民如何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1)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2)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3)中学生肩负着民族辉煌的使命。

3.中学生如何肩负起民族辉煌的重任?

(1)我们对祖国尽责应该体现在好好学习上;

(2)体现在校园里、教室里主动捡起垃圾;关掉教室里的灯;关掉水龙头等具体细节上。

4.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1)参加义务植树;

(2)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3)去福利院或老年社区做义工;

(4)向贫困地区、灾区捐款捐物;

(5)做车站排队引导员等。

5.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原因: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在奉献的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意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用自己的行动和倡议带动更多的人,社会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6.结合自身谈谈中学生应怎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作为学生,我们就是要尽到做学生的责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应认真学习,互帮互助,尊重老师,爱护校园。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参加社会活动,逐渐体会自己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奉献我么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消费。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6、做理智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一: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考点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而言,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考点四、公司经营与发展1、企业。①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②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9、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考点五:劳动和就业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2、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④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3、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3)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人们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考点六: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3、做法: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第六课、投资的选择考点七: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考点八: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考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6、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坚持效率优先:①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②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为分配是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又仅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伞兵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③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国情决定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2、兼顾社会公平:(1)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①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率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②兼顾公平,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2)如何体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3)如何贯彻这一原则: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得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考点三、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收入与支出2、财政收入3、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4、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6、①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不外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存在节余;支大于收,出现赤字;收支相等。②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得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③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④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7、财政的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 (2)人民生活有保障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一、市场配置资源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①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②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3、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③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考点二、市场秩序2、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1)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其中,市场准入规则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是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心。3、市场交易原则:(1)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3)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个原则,市场主体从事各项交易活动便有章可循,买卖双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从而使交易顺利进行。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考点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并非所有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1)市场调节的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考点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考点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者运行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十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树立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5)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6)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就能和谐发展,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2)既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怎么样实现经济持续发展?(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生产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2)贸易全球化将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3)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风险。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3、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4、(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1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我国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出口不仅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且可以享受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最惠国待遇,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贸易,我国可以利用谈判来解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上的摩擦,维护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权益;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信息,了解国际贸易的规模、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国际贸易变化的新动向。2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2)中国"入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意义。 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书店里有专门的文科背诵小册子,里面知识点总结得不错,我的很多同学考试前都买它,你也可以试试。必修一是经济生活,首先要弄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第一单元以消费为主。1.掌握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的意义、信用工具的基本概念。为了考试,还应该简要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对策以及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2.之后是影响价格的因素(由价值最终决定,影响因素包括供求关系、生产条件等),一定要掌握价值规律,答题时比较方便,还有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记重点)。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会分析消费心理,理智消费的重点。就像这样把书上的小标题和笔记重点过一遍,记一记必要知识(可以从练习题的答案中确定常用答题术语),考试应该就没问题了。祝你考试成功!O(∩_∩)O

  • 索引序列
  •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 成人自考本科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 成人自考政治知识点汇总总结
  • 自考本科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