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教师伦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教师伦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教师伦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像父亲一样,不仅要教授知识,也要传授人生道理,学生也必须尊重老师。老师和学生之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现今,性质有所变化,老师和教师是不一样的,像德云社这种,可能还遵循一定古礼,而教师,和学生是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教师教授道理传递知识的职责,学生尊敬老师是没变的,但到底联系不如以往紧密。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专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就业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员(小学部),大学辅导员,幼儿园,培训机构讲师,网络课程讲师,考公务员等。自考小学教育(A040103)本科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原理、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美育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汉语基础、高等数学基础、数论初步、教育实习。自考小学教育(B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法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自考小学教育(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心理学、小学艺术教育、教育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自考小学教育(040107)本科科目有比较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英语(二)、英语(二)、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艺术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小学教育(1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管理、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中外教育简史、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行政学、英语(二)。自考小学教育(A2040112)本科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俄语、法语、英语(二)、日语、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外文学精读、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文艺概论、大学数学、小学创造教育、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小学语文专题研究、小学数学专题研究、教育伦理学、基础教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实习、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自考本科小学教育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年04月自考00372公安信息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00.26KB 2017年10月自考02187电工与电子技术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38.27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所有的答案也是仅供参考 里面可能会有混淆的答案,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这样反而会让自己学习不能 循序渐进

高校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为《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教师伦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获得之前要先成为高校的正式教师。高校教师无需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全国统考。

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申请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科目一、科目二两科考试,科目三学科结合面试进行考核。

取得教师资格可在本级及以下等级学校和机构任教,中职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只能在中专、技校、职高或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职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使用假资格证者,一经查出,五年内不得申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河南省2020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开始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资格证考试

自学考试教师伦理学试题

1. 不属于健康伦理的基本内容的是:

A.医疗健康

B.健康责任

C.健康权利

D.健康公正

E.健康公正和健康权利

2. 健康既是一项权利,又是一项责任,下列不属于健康责任的是:

A.健康的个人责任

B.健康的政府责任

C.健康的社会责任

D.健康的家庭责任

E.健康的政府责任和社会责任

3. 下列对公共卫生的伦理价值阐述不正确的是:

A.维护健康环境

B.保障全民健康

C.促进健康公平

D.促进健康心理

E.维护健康环境和保障全民健康

4. 下列对于健康公正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健康公正的关键是卫生资源分配的公正

B.健康公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结果公正

C.健康公正的核心是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

D.健康公正的关键是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

E.健康公正的关键是卫生资源分配的公正和核心是关注弱势群体

5. 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不包含:

A.效用原则

B.公正原则

C.尊重原则

D.互帮原则

E.互助原则

6. 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中,公正原则一般不包含下列哪个方面:

A.分配公正

B.程序公正

C.回报公正

D.顺序公正

E.程序和回报公正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A。解析:健康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康责任、健康权利和健康公正。故本题选A。

2.【参考答案】D。解析:健康责任包括:健康的个人责任、健康的社会责任和健康的政府责任。故本题选D。

3.【参考答案】D。解析:公共卫生的伦理价值包含一下三个方面:维护健康环境、保障全民健康和促进健康公平。故本题选D。

4.【参考答案】D。解析:健康公正,首先,健康公正的关键是卫生资源分配的公正;其次,健康公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结果公正;最后,健康公正的核心是关注弱势群体。故本题选D。

5.【参考答案】D。解析: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效用原则;(2)公正原则;(3)尊重原则;(4)互助原则。故本题选D。

6.【参考答案】D。解析:公正卫生伦理原则中,公共原则包含一下几个方面:(1)分配公正;(2)程序公正;(3)回报公正。故本题选D。

遇到不会的题就上网找答案照抄,根本不想动脑筋,会让学生养成,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不思考的习惯,改正吧,多思考 做题不怕做错,就怕不思考

我在书上找到的:选择题答案: BAACC DBBCD CBBAC 简答题答案: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功能是什么?P6 答:1、对教育对象,教师职业道德有教育功能;2、对教师集团,教师职业道德有调节功能;3、对教师自身,教师职业道德有修养功能。4、对社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有促进功能。2、教师道德义务确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50 答:首先,教师道德义务确立可以减少教育活动中的冲突,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其次,教师道德义务确立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再次,教师道德义务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最后,教师道德义务确立有益于培养高尚的“师格”。

,共10分。) 1、人类进化到了新人阶段,道德的发展也进入了_________时期。 2、第一个类型的阶级道德是_________奴隶社会道德________。 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__集体主义_________________。 4、道德现象可分为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和__道德规范现象_________。 5、道德的主要职能有教育职能、认识职能和_______调节功能__________。 6、在现实社会中,婚姻的道德基础是_________爱情______________。 7、社会公德具有全民性、自发性、易行性和____时代性____________。 8、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___家庭道德教育_______________。 9、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社会实践______________。 10、道德评价根据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效果论”,二是“_______动机论________”。 伦理学试题(2)1.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伦,最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____辈分___________关系。 2、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是______生产力的发展水平___________的进步。 3、道德起源的主观前提是____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_____________。 4、人类进化到了古人阶段,道德的发展也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5、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原始集体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 6、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道德的一般本质是_____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_____________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9、道德现象可分为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___________。 10、良心在道德行为之中具有_____彻底性_______作用。

自学考试教育伦理真题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成人自考大专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1条、第22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形式。作为国家学历考试制度,由政府考试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考试权,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用考试的手段对应考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量。考试结果和学历文凭国家予以承认。成人自考大专成人自考大专报名成人自考大专报考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10月自考06222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77.46KB 2019年10月自考11745战略管理与伦理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654.0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A.德治思想B.礼治思想 C.法治思想D.自然法思想 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 A.孔子B.子产 C.邓析D.管仲 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贤人治国B.民人治国 C.专家治国D.法律治国 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 A.孔子B.管子 C.孟子D.子产 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 A.《墨子。兼爱中》B.《荀子。富国》 C.《孟子。尽心上》D.《商君书。定分》 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 A.庄子B.老子 C.孟子D.荀子 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皆有法式” C.“一同天下之义” D.“不务德而务法” 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 A.仲长统B.刘颂 C.白居易D.朱熹 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 A.魏征B.韩愈 C.柳宗元D.白居易 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谏议的提出者是( ) A.魏征B.房玄龄 C.长孙无忌D.刘文静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 C.玄学思想D.道家思想 12.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主张“依法治国” B.是否主张反对礼教 C.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D.是否持玄学的法哲学观 13.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 ) A.杜预B.张斐 C.鲍敬言D.刘颂 14.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 A.孔子B.孟子 C.董仲舒D.朱熹 15.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的办法莫过于( ) A.施仁政B.重刑罚 C.教化D.无为 16.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 ) A.董仲舒新儒学B.韩愈道统学说 C.佛教学说D.程朱理学 17.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 A.王安石B.范仲淹 C.富弼D.张方平 18.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 A.欧阳修B.苏轼 C.王安石D.司马光 19.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 ) A.阿骨打B.金章宗 C.完颜雍D.忽必烈 20.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 A.青册文书B.大札撒 C.《便宜一十八事》D.《陈时务十策》 21.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 A.丘濬 B.海瑞 C.张居正D.刘伯温 22.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B.王夫之 C.顾炎武D.唐甄 23.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 A.孙中山B.章太炎 C.梁启超D.沈家本 24.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 ) A.自由B.平等 C.博爱D.民主 25.“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 ) A.黄宗羲B.康有为 C.梁启超D.谭嗣同 26.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 A.《论语》B.《礼记》 C.《大同书》D.《春秋董氏学》 27.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 A.曾国藩B.李鸿章 C.张之洞D.左宗棠 28.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一秉于礼B.更法改图 C.革故鼎新D.趋时更新 29.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 C.《建国方略》D.《资政新篇》 30.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B.王夫之 C.龚自珍D.魏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 A.法条B.法义C.法数 D.类E.式 32.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 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3.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E.唐甄 34.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 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C.设议院开国会D.制定宪法 E.实行三权分立 35.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 A.立法权B.司法权C.考试权 D.纠察权E.教育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6.以德配天 37.董仲舒 38.“三不足”理论 39.权能分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41.简述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法律思想。 42.简述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14分) 43.评述韩非法、势、术结合的思想。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2.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就是“______________”,这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远古的帝位的传递方式。3.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___》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4.《神灭论》的作者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______________。5.明朝有两部著名的农书,分别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6.贸易古称“______________”,原指交易、专卖。7.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8.《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______________手法的运用。9.对联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10.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现代新儒学”思潮,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熊十力。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的两个层次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2.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3.分封制是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实施的。()4.“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5.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经营。()6.我国古代的算术、代数和几何都是很发达的。()7.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8.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9.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10.宋代朱熹的学说曾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A.文化事象 B.文化现象C.文化思潮 D.文化内涵2.国别文化是以()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A.国家 B.民族C.地域 D.层次3.中国的地势地形()。A.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西高东低,呈波浪状分布 D.向东南倾斜,呈波浪状分布4.到元明清时,我国出现了()的局面。A.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B.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D.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5.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A.仁者,人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无为而无不为 D.修身,治国,平天下6.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A.秦代 B.两汉C.魏晋 D.隋唐7.“道统”的思想是()提出的。A.孟子 B.董仲舒C.韩愈 D.白居易8.车的发明者是()。A.神农氏 B.轩辕氏C.伏羲氏 D.有巢氏9.下列不属于营业习俗的有()。A.敬财神 B.广告C.唱市经销 D.坐商经营10.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的工具。A.时间 B.长度C.重量 D.体积11.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而将三皇五帝合并成“皇帝”的是()。A.周文王 B.秦王赢政C.汉武帝 D.汉高祖12.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山川祭祀等。A.人鬼祭祀 B.日月星辰祭祀C.社稷祭祀 D.人神祭祀13.“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提出的。A.张载 B.朱熹C.陆九渊 D.程颢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说的。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老子15.《牡丹亭》是()的作品。A.元朝的关汉卿 B.元朝的王实甫C.明朝的汤显祖 D.清朝的孔尚任16.“金达莱”这词是从()借来的。A.越南语 B.蒙古语C.维吾尔语 D.朝鲜语17.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的是()修辞方式。A.对偶 B.顶真C.回文 D.复叠18.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A.南北朝 B.东汉C.隋唐 D.宋明19.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A.元朝 B.明朝C.清朝初年 D.清朝末年20.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A.天台宗 B.净土宗C.禅宗 D.华严宗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天下”观念2.“五服”3.“周岁”礼4.避讳5.“综合创新论”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B.后天物质的创造C.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D.后天修养与精神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A.文化政策 B.文化传统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A.“四渠通漕” B.“通漕四渠”C.“渠漕四通” D.“渠通四漕”5.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A.7亿棵 B.8亿棵C.9亿棵 D.10亿棵6.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游地区7.夏文化的特点是( )A.尚忠 B.尚孝C.尚义 D.尚礼8.“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A.儒家的思想核心 B.法家的思想核心C.墨家的思想核心 D.道家的思想核心9.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10.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 )A.“龙抬头” B.“桃花水”C.“打春牛” D.“唱春官”11.旧时铁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 )A.鲁班 B.老君李耳C.灶君 D.嫘祖12.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A.明代中后期 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A.神农 B.陶弘景C.孙思邈 D.李时珍14.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A.夏代 B.周代C.商代 D.秦代15.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A.太师、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 D.太尉、太常、太仆16.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A.冠、婚、丧、祭、乡 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家 D.吉、凶、宾、军、嘉17.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A.周代周公 B.春秋孔子C.西汉董仲舒 D.宋代张载18.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A.陶弘景 B.张鲁C.张道陵 D.葛洪19.“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A.仁爱孝悌 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 D.真诚有信20.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 D.齐家、治国、平天下21.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A.《步辇图》 B.《清明上河图》C.《天王送子图》 D.《簪花仕女图》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A.场合 B.对象C.时机 D.分寸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C.秦代 D.唐代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A.佛教的传入 B.伊斯兰教的传入C.基督教的传入 D.犹太教的传入25.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C.80年代 D.9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下列属于文化观念的有( )A.人生观 B.审美观C.建安风骨 D.隋唐佛学E.宋明理学27.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A.齐国的管仲 B.魏国的李悝C.郑国的子产 D.秦国的商鞅E.赵国的赵鞅28.反映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有( )A.“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朝赏暮戮,忽罪忽赦。”C.“天下一家,何非君土。” D.“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E.“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9.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有( )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 B.布局上左右对称C.外观的多样性 D.强烈的人文性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30.下列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的有( )A.对联 B.字谜C.预言 D.姓名E.敬惜字纸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国别文化32.《中国救荒史》33.清谈34.家庭35.天神祭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37.什么是针灸学说?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伦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共10分。) 1、人类进化到了新人阶段,道德的发展也进入了_________时期。 2、第一个类型的阶级道德是_________奴隶社会道德________。 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__集体主义_________________。 4、道德现象可分为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和__道德规范现象_________。 5、道德的主要职能有教育职能、认识职能和_______调节功能__________。 6、在现实社会中,婚姻的道德基础是_________爱情______________。 7、社会公德具有全民性、自发性、易行性和____时代性____________。 8、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___家庭道德教育_______________。 9、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社会实践______________。 10、道德评价根据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效果论”,二是“_______动机论________”。 伦理学试题(2)1.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伦,最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____辈分___________关系。 2、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是______生产力的发展水平___________的进步。 3、道德起源的主观前提是____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_____________。 4、人类进化到了古人阶段,道德的发展也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5、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___原始集体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 6、道德把握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道德的一般本质是_____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_____________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9、道德现象可分为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___________。 10、良心在道德行为之中具有_____彻底性_______作用。

遇到不会的题就上网找答案照抄,根本不想动脑筋,会让学生养成,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不思考的习惯,改正吧,多思考 做题不怕做错,就怕不思考

遇到不会的题就上网找答案照抄,根本不想动脑筋,会让学生养成,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不思考的习惯,改正吧,多思考 做题不怕做错,就怕不思考

1. 伦理学的三个特点不包括:

A.实践性

B.时代性

C.理解性

D.继承性

2. 伦理学的三个基本理论不包括:

A.效果论

B.义务论

C.美德论

D.行为论

3. 医学实践与医学伦理学的关系除外:

A.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实践的理论指导

B.医学实践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础

C.医学实践是医学伦理学的动力

D.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实践的目的

4. 提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大慈恻隐之心,好生之德”,“普同一等,一心赴救”等内容的为:

A.《物理论》

B.《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精诚论》

C.《希波克拉底誓言》

D.《纽伦堡法典》

5. 医患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A.明确的目的性和目的的统一性

B.利益的相关性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性

C.人格权利的平等性和医学知识上的不对称性

D.医患冲突或纠纷的可避免性

6. 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不包括:

A.患者至上原则

B.最优化原则

C.知情同意原则

D.道德原则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中伦理学的含义,属于记忆题型。伦理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一门学科。伦理学思考的是某一行为应不应该做。伦理学有三个特点:实践性(故不选A)、时代性(故不选B)和继承性(故不选D),故本题选C。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中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属于记忆题型。其包括:(1)效果论(故不选A):看行为最终是否对人类有利、对社会有利,边沁是主张“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道德判断标准的学者,被称为功利论主义之父。(2)义务论(故不选B):又称道义论,该理论思考的是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不应该做。(3)美德论(故不选C):以人为中心,研究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故本题选D。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中医学实践与医学伦理学的关系,属于记忆题型。医学实践与医学伦理学的关系包括:(1)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实践的理论指导(故不选A);(2)医学实践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础(故不选B);(3)医学实践是医学伦理学的动力(故不选C);(4)医学实践是医学伦理学的目的(故选D);(5)医学实践是检验医学伦理学的唯一标准。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中伦理学的历史发展,属于记忆题型。“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大慈恻隐之心,好生之德”,“普同一等,一心赴救”等出自我国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精诚论》。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中医患关系的特点,属于记忆题型。医患关系特点包括:(1)明确的目的性和目的的统一性(故不选A);(2)利益的相关性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性(故不选B);(3)人格权利的平等性和医学知识上的不对称性(故不选C);(4)医患冲突或纠纷的不可避免性(故选D)。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中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属于记忆题型。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包括患者至上原则(故不选A)、最优化原则(故不选B)、知情同意原则(故不选C)及保密守信原则(故选D)。

自学考试护理伦理学试题

你好,自考历次真题和答案可以网上看看有没有,一般自考辅导试卷有专门的历次考试试题的。自考书籍主要是教材、大纲和辅导书模拟题历次考试真题,可以网上试试,或是有卖那种历次考试真题的试卷的辅导资料的可以,或是模拟试题都是可以的。

有一个小程序挺好的,平常做形考的时候都是用它来搜答案的,叫大象找答案,之前是叫电大题酷的,专门做电大试题库的,所以试题都挺齐全的,基本上都能搜到,顺便帮你搜了几道题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 A.道德标准理论完备,而实际执行不必苛求严格 B.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 C.标准问题的具体性和灵活性 D.道德标准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作用。 A.对照 B.领导 C.完善 D.示范和推动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表现形式是()。 A.政府形象 B.公众满意度 C.民意调查结果 D.社会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遵纪守法 B.为人民服务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通常来说,伦理规范以()为主。 A.应为模式 B.勿为模式 C.能为模式 D.可为模式公共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哪种人格模式是现阶段的理想行政人格()。 A.依附人格 B.行政人格 C.社会人格 D.独立人格

  • 索引序列
  • 教师伦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 自学考试教师伦理学试题
  • 自学考试教育伦理真题
  • 伦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 自学考试护理伦理学试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