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卷答案解析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卷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卷答案解析

我在这个网站上找到过往年的题目,也许可以帮到你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16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958年,专著《管理心理学》的出版,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该著作的作者是( b )A.梅奥 B.闵斯脱博格C.斯腾 D.黎维特2.在心理科学中,研究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是(a ) A.社会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3.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是(b )A.“社会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4.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出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的学者是( D )A.古利克 B.厄威克C.泰罗 D.韦伯5.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的气质类型是( C )A.粘液质 B.胆汁质C.多血质 D.抑郁质6.在能力的个别差异中,属于质的差异的是( )A.水平差异 B.类型差异C.早晚差异 D.兴趣差异7.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 )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 B.心理学家韦纳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8.构成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需要 B.自我知觉C.自我管理 D.自我控制9.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作为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是( )A.认知要素 B.评价要素C.情感要素 D.意向要素10.价值观包含着价值要求,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并带有鲜明的意向和情感色彩,这是指价值观的( )A.动力作用 B.标准作用C.调节作用 D.定向作用11.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是( )A.动机 B.需要C.挫折 D.目的12.属于挫折产生的内部原因的是( )A.婚姻关系破裂 B.人际关系紧张C.生理缺陷 D.强烈的噪音1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是( )A.由生理需要决定的 B.由优势需要决定的C.由安全需要决定的 D.由社交需要决定的14.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是( )A.群体 B.集体C.组织 D.工作团队15.容易出现从众行为的是( )A.个性上属于独立型的人 B.自尊心强的人C.情绪稳定的人 D.对社会评价敏感的人16.出现群体冲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的情形是( )A.群体规模大,任务专门化 B.群体目标的统一C.群体成员负责活动的明晰度高 D.不同群体的相互独立17.在面对面沟通过程中,适当的空间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沟通者的性别 B.交谈的话题C.亲密的程度 D.文化规范18.以达到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有共同了解为目的的信息沟通是( )A.直接沟通 B.正式沟通C.双向沟通 D.单向沟通19.按人际关系的性质分,师生关系属于( )A.社会性人际关系 B.自然性人际关系C.合作型人际关系 D.竞争型人际关系20.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吸引的“磁力”核心是( C )A.互利互惠 B.共同语言C.真、善、美 D.名、利、权21.在PM领导行为理论中,管理效果最差的领导类型是( )A.pm型 B.PM型C.P型 D.M型22.根据弗德勒模型,在群体情况极有利或极不利的情况下,有效的领导形态是( )A.任务导向型 B.关系导向型C.人际导向型 D.权力导向型23.在组织设计中,职务设计要从两个主要维度来考虑,即专业化和( )A.集权化 B.等级性C.技能性 D.自主性24.非正式组织不具备的特性是( )A.它是由于共同的思想、相互喜爱而自发形成的B.它有十分明确的组织目标C.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D.这种组织一经形成,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25.在关于组织文化的各种学说中,精神文化说认为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制度 B.行为规范C.价值观 D.服务26.组织文化要体现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现组织中全体员工的信仰、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是指组织文化建设的( )A.价值原则 B.目标原则C.参与原则 D.成效原则27.绩效考核中,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原有主观印象会给绩效考评的结果带来相应的影响,这种影响造成的考核偏差是( )A.情感偏差 B.对照效应偏差C.印象性偏差 D.首因偏差28.为了考核员工对组织整体贡献的大小,组织通常采用( )A.综合考核 B.单项考核C.自我考核 D.临时考核29.在克服变革阻力的措施中,使领导者真心实意地听取下级意见的措施属于( )A.进行力场分析 B.利用群体动力C.让组织成员参与变革 D.奖励变革中的创新者30.“将组织变革后的工作成果与期望的目标及变革计划进行对比,以发现问题。”这是指组织变革程序中的( )A.评价效果阶段 B.反馈阶段C.选择方案阶段 D.实施阶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坚持( )A.综合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C.联系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E.科学性原则32.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基本的强化手段包括(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C.惩罚 D.消退E.攻击33.导致群体冲突的冲突源有( )A.沟通 B.行为意向C.结构 D.个人因素E.认知34.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有( )A.专业化与劳动分工 B.责、权一致原则C.等级原则 D.直线、参谋作用E.管理幅度35.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应包括( )A.解冻阶段 B.变革阶段C.再冻结阶段 D.再解冻阶段E.再变革阶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37.简述在群体规范形成的原因中,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皮尔尼克提出的“规范分析法”的内容。38.简述参与式领导决策的主要特征。39.简述组织文化的作用。40.在制定绩效考核的方案时,选择考核的尺度要做到哪几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42.举例说明如何克服在绩效考核中的心理偏差。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43.案例:云海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问题。总裁黄东决定寻求过程咨询专家华晨的帮助。和黄东交换意见后,华晨知道黄总担心的问题是高级管理团队的会议效果不佳。华晨要求参加今后的团队会议。经过数周的观察,华晨认为问题有两个:一是总裁本人过于严厉,开会时大家不敢畅所欲言;二是会议议题过多,许多事情都只是泛泛而论。华晨采取了敏感性训练、过程咨询、道格式发展等措施来改善黄总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几项改进会议议程的建议。经过一年的努力,高级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开放、信任,团队会议的效率也日益提高。(1)运用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解释为何要对云海公司进行组织变革。(2)除了上述案例中的措施之外,结合管理实际谈谈还有哪些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措施。

我有,但是我现在删除了,你到上学吧资料分享中心下载吧,你去看看啊

我有历年真题

自考管理心理学试卷答案解析

1.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主观性原则等是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原则( R )。2.人群关系理论的基础是霍桑实验,它是由著名心理学家霍桑于1932年主持完成的一项心理学实验。( W ) 3.“以貌取人、失之于人”,这说的首因效应问题。( R ) 4.“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说的是自我认知。( R )5.认为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因为工作是满足需要的基本方式。持这种观点的人性观属于复杂人假设。( R ) 6.性格理论、行为方式理论、权变(或情景)理论和人群关系理论都属于领导行为理论。( W ) 7.专制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和放任式领导是勒温(K. Lewin)、怀特(R. White)、李皮特(R. Lippitt)和梅奥(George. E. Mayo)在实验研究基础上依据行使权力和发挥影响力方式不同而划分的领导类型。( R )8.首属群体概念是由社会学家米勒于1923年提出来,又称初级群体( R )。9.德尔菲法、团体列名法、观察评定法、头脑风暴法和易地思考法均属于决策行为的技术方案。( R )10.在人际关系方面,人际交往的接纳与拒绝是相互的,这也符合人际交往原则中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R )。 11.“大器晚成”表明的是能力水平的差异。( R ) 12.影响群体士气最关键的因素是组织和群体的领导者及其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R )13.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社会文化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W ) 14.批评、处分、降薪、降职、解职等都属于负强化。( R ) 15.根据调查者设计问题的不同方式,调查法可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和半封闭式( R )。 16.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R )。 17.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X对A或B越重要,不一致时A或B就越紧张( W )。 18.媒体主动报道比企业打广告效果好,这符合态度改变理论中沟通问题( R )。 19.当父母在劝说孩子少吃糖果时,常常会说吃糖太多会导致牙疼,这种试图改变他人态度的方式符合态度改变理论中唤起恐惧的沟通方式( R )。 20.20.“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符合群体心理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R )。

1错2对3对4对5对6对7对8对9对10对11对11对12对13错14对15对16对17错18对19对20对

VXVVX XXXXV VVXVV VVVVV

41、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7年提出的。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1.报酬分配与不公平感的产生。 2.个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的方式:(1)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2)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较方式;(3)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4)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5)放弃工作,重寻新的分配关系。 3.公平理论的实践意义 <1>在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上,应处理好公平分配与正确判断的关系。 <2>在解决不公平感的方式上,应处理好制度改革与观念转变的关系。 〈3〉在利分配的比较方式上,应处理好比较范围和比较标准的关系。42、什么是挫折?挫折心里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管理者应如何帮助遭受挫折的人战胜挫折?所谓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必要条件:<1>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是重要的,其行为动机是强烈的; <2>个人认为目标原本是可能达成的;<3>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个人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如何帮助战胜挫折<1>帮助受挫折进行客观而冷静的分析;<2>帮其建立正确的“失败观”;<3>对其采取宽容态度;<4>改变工作环境和气氛;<5>采取心理咨询和治疗法。43、什么是群体的结构?对群体的同质结构和异质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哪几点有价值的好结论?1群体的结构是指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群体成员的分布状况。2 <1>在完成简单任务时,同质结构的群体效率较高<2>在完成复杂任务时, 异质结构的群体效率较高<3>群体成员对待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和信念,必须保持一致44、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群体的归属感2群体的认同感3群体的支持力量45、什么是非正式群体?它有哪些特征?1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交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无名目,却实际存在的群体。 2.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1>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4>群体内有一套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几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46、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管理人员应对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一、形成原因<1>利益的一致;<2>共同价值取向和兴趣与爱好一致; <3>工作与生活方式;<4>亲朋关系或相似的背景<5>接近因素二、作用:1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2可以加强信息沟通3促进个性的积极发展4协助正式群体发挥整合作用三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1正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2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3为非正式群体提供目标和行为模式4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5尊重非正式群体的独立性47、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内聚力高的群体具有什么特征?群体内聚力对群体及其成员的行为会产生何种作用?1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2、1、群体的目标结构2、群体规范的性质3、群体的领导方式4、成员的个性特征5、群体与外部的关系6、群体的地位7、群体规模的大小8、信息沟通状况9、奖励方式10、成员的身心健康 3、a群体控制力增强b群体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增强c有利于促进群体内人际关系协调4群体内聚力对工作效益的影响48什么是群体士气?如何才能提高群体士气?1、群体士气指群体或组织成员的群体意识和精神状态。2、如何提高1对组织目标的赞同2合理的经济报酬3对工作的满足感4领导者的精神状态与领导方式5成员间人际关系和谐6良好的工作环境7良好的意见沟通49、什么是从众行为?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表面上表现出与群体其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2客观因素1.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2.群体成员的从众倾向;3.群体中有威信人的从众行为。主观因素1年龄、性别因素2个人需要3情绪因素4智力因素5自尊心和自信心50、试述群体压力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指导意义。1群体压力: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2①管理人员应当重视群体规范的建设和良好群体气氛的形成 ②应当正确认识群体压力下个体所产生的从众行为的复杂情况 ③应当正确对待在群体压力情境下的对抗行为与独立行为,努力将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④应当重视增强群体的内聚力,以使群体内部形成必要的正常压力。51、什么是群体决策?它与个人决策相比有哪些长处和局限性?1群体决策指群体成员参加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的过程2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 ①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有许多优点:(重点)A.信息全面、完整:群体决策可以收集多个人的意见 B.选择余地大:C.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率: E.提高对最终决策的认同感F.增加决策的合法性52、简述合作情境和竞争情境的特征以及它们对群体和个体行为所产生的作用。合作情景的特征:1交往双方具有共同的目标2交往双方的利益是相融的竞争情境的特征:交往各方存在目标和利益上的相斥关系2交往各方之间存在成败、得失、输赢的比较它们对群体和个体行为所产生的作用:a、1合作能产生出比单个人力量的机械和大得多的主题力量2合作能促使合作者之间的分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3合作能使人际关系和谐,能使人际关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b、1竞争对于竞争各方能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2竞争情境会对竞争各方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会转变为推动人的积极性的动力3竞争会优胜劣汰,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4竞争情境会导致竞争者之间关系的紧张,会在竞争者中间产生一种内在的分离倾向。53、简述影响竞争和合作的因素。1利益结构2奖励方式3人际关系4外界压力5个性因素6文化因素54、什么是冲突?对冲突的性质和作用应当如何认识?1所谓冲突:就是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激化的表现。2性质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 1、建设冲突2、对抗性冲突3作用:1群体内部力量加强分歧减少2群体转变为以工作和完成任务为主的群体3领导方式由民主型转变为专制型4逐渐转变为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群体5要求每个成员更加效忠和服从,形成‘坚强的战线’.55、结合我国的国情,谈谈在管理实践中应当如何正确发挥合作和竞争的作用?竞争与合作并不是一对“敌对兄弟”,竞争离不开合作。因为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既竞争又合作,才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实现双赢或多赢。 我们通常说的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在某项活动中力争胜过对方的行为。即双方争夺一个目标,且只有一方得胜,一方失败。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双方有一致的目标,而且双方共享结果。对于企业也是如此。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增强活力,促使企业不敢稍许懈怠,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竞争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搞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竞争。 然而,竞争离不开合作。参与合作的企业将比那些独行侠 式的企业占有更大的优势。因为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在有些情况下,接受对手的存在并善待竞争对手,也同样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实践证明,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才是最终目的。56、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状况对个人和组织有什么影响?一、人际关系:是组织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它既包括心理关系,也包括行为关系。它是一群相互认同、情感相互包容、行为相互近似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成的关系。二、1、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2、对工作效率的影响3、对群体内部成员协作团结的影响4、对人际沟通的影响5、对组织和群体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57人际之间有哪些心理需求?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具有什么样的人际反应特质? 一、1包容的需求2控制的需求3情感的需求二、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注意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 和 接近性。有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三个方面,要包容动机强、行为主动、善与人交往、关心爱护别人58、试比较人际之间的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两者的特点。 (1)单身沟通:它是指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而另一方只接收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变。 (2)双向沟通:它是指发送信息者,在发出信息后,还要听取对方对信息的反馈意见,直到双方对信息有了共同的了解为止。59、试述造成人际沟通障碍的原因及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一、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 (一)语义上的障碍;(二)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三)知觉的选择性障碍; (四)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五)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六)信息过量的影响。 二、改善沟通的方法 (一)重视双向沟通;(二)重视面对面的沟通;(三)重视利用附加信息的沟通;(四)正确使用语言文字。60、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机构在组织管理中具有什么意义?1指组织各部门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2组织的管理结构:(1)决策层(2)协调层(又称职能层)(3)操作层(双称执行层)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一般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而管理幅度决定横向结构。61、试比较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的特点。一、古典组织理论特点:1强调权威和层次2主张专业化分工3有明确的规章制度4不考虑人情关系二、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特点:1主张更多分权2、倾向于扁平的组织结构3、提倡部门化三、现代组织理论特点有:(1)把组织看作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2)组织本身也是一种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62、从传统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对组织效能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1适应能力2决策分权化3融洽的心理气氛4高的经济效益63、简述莱维特的组织变革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一、1结构2任务3技术4人群二、这种变革的模式使我们从改革过程中看到了内外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注意到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影响的复杂性,将有助于我们在组织变革中抓住关键,带动其他因素,使改革顺利发展。64、让职工参与,对于组织变革有何意义?参与管理制度在发达国家中出现了哪些形式?1、可以鼓励职工最大限度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经验和创造力,使整个组织发挥更大的效能,同时使职工获得“社会性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2、1生产委员会2职工建议制3生产线小组责任制4实行工人参加小组管理5“初级董事会”制度65、“工作再设计”包括了哪些内容?1扩大工作范围2实行工作轮换3采用弹性工时。66、什么是领导?它有哪些要素构成?1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2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所处的环境67、简述领导者的权利性影响力和非权利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及特点。1权利性影响力: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特点:这三个因素所形成的权利性影响力,不是由于领导者本身的素质及现实行为所引起的,而是外界赋予的其核心是权利。2非权利性影响力: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特点:这四个因素所形成的非权利性影响力,是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和现实行为造就的,它与职权本身无直接关系。,是以内驱力的形式来发生作用的,是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内在方面。68、领导集团的合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1年龄结构2智能结构3专业结构4性格气质结构69、领导行为有效性的理论有哪几种理论模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这些理论对指导管理实践有何意义和不足?1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2领导管理方格模式3、PM型领导模式4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式5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6领导有效性理论评价共同点:1都根据两个大体相同的标准来划分领导行为的类型2都试图把各种各样的领导行为划分成若干典型的类型3都试图找出一种最佳的领导行为。意义:鲜明地突出了领导行为最典型的特征,从而为级别和确定领导风格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领导者改进领导行为、提高领导效能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足:脱离了具体的情境条件,没有考虑到领导过程中其他各种因素可能对领导效果产生的影响。70、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有哪几种理论模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1领导行为的连续带模型2菲德勒模式3通路-目标模式4领导参与模式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共同点:在于都是对各种权变因素的分析,包括领导人自身的特点、下属的特点、群体的特点以及组织机构等领导行为的影响。不同点:在于它们对权变因素,也即环境因素的理解有所不同,对领导者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的理解也有所不同。71、什么是决策?如何理解决策的科学涵义?一、决策是指组织领导者为了实现组织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同时存在的若干准备行动的方案中,合理地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的过程。二、1决策是组织领导者的智能2决策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是为组织的发展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3决策的核心是方案择优4决策是一个过程。72、什么是风险型决策?它与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的主要区别在哪里?风险型决策是又叫统计型决策或随机型决策,是介于确定型和非确定型两种类型之间的一种决策。主要区别:1存在着决策者企图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2可以选择的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3存在着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客观状态4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客观状态下的损失和收益可以大致计算出来5决策者不能肯定未来将出现的哪种客观状态,但可大致估计其出现的概率。73、决策的一般程序怎样?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起什么样的作用?一、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拟定方案、分析评估3方案选优4贯彻实施,追踪决策二、1重视信息的原则2可行性原则3对比择优原则4民主决策原则5决策程序化原则74、在决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决策质量与决策的认可水平之间的关系?1高质量低认可类问题2高认可低质量类问题3高认可高质量类问题4低质量低认可类问题。

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答案解析

1、E;2、B;3.B;4.ACE;5.B;6.D;7.A;8.B;9.D;10.C.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3年4月  你懂de

①真实的

可信的

要考试的

你采纳我,我发给你。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A.工长 B.总经理C.领班 D.车间主任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是( )A.科学管理 B.行为科学C.一般管理理论 D.管理科学3.组织外部环境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不确定性最高也最为复杂的环境状态是( )A.简单动态 B.简单稳定C.复杂动态 D.复杂稳定4.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首要性、主导性的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C.领导 D.控制5.某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在新一轮计划目标制定中,市场占有率要达到40%,这个40%是( )A.控制性目标 B.突破性目标C.不可控目标 D.常规性目标6.环境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研究发现,稳定的环境对应的组织结构多为( )A.有机式的 B.机械式的C.有机式与机械式的结合 D.自由组合式的7.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是( )A.战略规划层 B.战术计划层C.班组作业层 D.运行管理层8.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C.等比 D.无关系9.六西格玛管理中,“百万机会缺陷数”中的“缺陷”指的是( )A.产品质量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B.产品价格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C.产品售后服务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D.所有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10.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过:“倘若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这体现了人员配备中的( )A.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B.责权利一致原理C.公平竞争原理 D.用人之长原理11.对高、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是有所区别的,按三种技能在其技能组成中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应该是( )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12.内部提升有很多优点,以下不属于内部提升优点的是( )A.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B.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要求,并有能力招聘到第一流的人才C.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D.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13.一个上级主管针对不同的下级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不允许相互矛盾,朝令夕改,这体现的是领导工作中的( )A.指明目标原理 B.目标协调原理C.命令一致原理 D.直接管理原理14.依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那种既不关心人,又不关心生产、无所作为、只扮演“信使”角色的管理属于( )A.集体型管理 B.贫乏型管理C.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D.独裁型管理15.以下哪一点是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 )A.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 B.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C.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D.问题解决技能的提高16.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 )A.沟通渠道 B.编码、译码和反馈C.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 D.信息反馈17.研发中心的李主任在会上宣布,根据市场需求公司计划研发一种新产品,研发成功将对相关人员奖励10万元。在了解了对新产品的要求及特性之后,小王认为自己完成这项任务的可能性很大,因而积极性很高。依照期望理论,10万元的奖励属于( )A.激励力 B.期望值C.概率 D.效价18.李明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他积极肯干,经常超额完成任务,多次得到领导的奖励,他的干劲也越来越大。李明的领导采用了哪种强化方式?( )A.积极强化 B.惩罚C.消极强化 D.消失19.运营预算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C.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D.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20.伊士曼——柯达公司生产工厂的管理层次一度达到了13层,这阻隔了负责生产的总经理和工人的联系。现在,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管理层次减少为4层。这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哪方面的作用?( )A.促进管理方式的变革 B.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沟通水平化C.触发业务流程再造 D.建立和保持组织竞争优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部分划分应遵循的原则有( )A.力求最少 B.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C.确保目标的实现 D.指派平衡E.检查部门分设22.在责权利一致原理的阐述中,正确的有( )A.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的权力去实施计划B.管理者的权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自主程度C.职责是管理者的工作任务,也是其义务D.管理者必须得到精神上的相应待遇,物质上可不考虑E.管理者必须得到物质上的相应待遇,精神上可不考虑23.研究有关领导问题的理论有( )A.领导性格理论 B.强化理论C.领导行为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E.需求层次理论24.团队成员对有效团队协作支持的作用表现为( )A.承担学习的责任 B.有责任感C.持系统的观点 D.服务导向E.尊重内部顾客25.下列属于经营比率的指标有( )A.市场占有率 B.速动比率C.相对市场占有率 D.存货周转率E.投入——产出比率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管理27.限定因素原理28.企业的核心能力29.激励30.决策支持系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学习型组织应运而生。请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点。32.简述组织的一般环境。33.简述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质及其循环过程。34.在对正式沟通的五种形态进行比较时,常用的评价标准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某企业最初从事羽绒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当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针对我国市场中微波炉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果断作出了转向微波炉生产的战略调整,最终成为该市场的主导者。请你据此论述企业正确决策的作用和特征。36.组织的控制工作要能正常发挥作用,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37.A企业是某民营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由于集团公司业务经营规模的扩大,2009年开始,集团总部决定将A企业交由公司聘请的总经理及其经营管理层全权负责经营管理,采购、生产和销售甚至财务全部由A企业全权负责,集团总部对A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将不再过问。这期间,集团总部既没有要求A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定期向集团公司汇报经营情况,也没有对A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做任何明确要求,只是非正式的承诺,如果企业盈利了,将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奖励,具体的奖励办法和奖励金额也没有明确。在这种管理状况下,经过两年的经营,到2011年底,问题就出现了。集团公司发现,A企业的生产管理非常混乱,账务不清楚,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用料错误、次品率高、员工生产纪律松散等现象,甚至出现个别业务员在采购中私拿回扣、收取委托加工费不入账等问题。同时,由于账务不清,集团总部与服装企业经营管理层之间对企业是否盈利也各执一词。总部认为这两年公司总部投入了几千万元而没有得到回报,属于A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A企业经营管理层则认为这两年企业已经减亏增盈了,总部决策者失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没有兑现其给予A企业经营管理层奖励的承诺。面对A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部决定将下放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收回,重新由总部负责A企业的经营管理。于是,A企业管理层觉得大权旁落,总部对其不信任,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经营陷入困境。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集权与分权?其衡量的标志是什么?(8分)(2)你认为A企业应如何走出管理困境?(7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全球网络技术将成为大学各学科教育的必修课,这体现了教育管理原则中的 ( ) A.权变性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2.行为科学提出人性假说理论,在管理中,对人的需要、对人性的看法以及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一理论提出者是 ( ) A.梅奥 B.泰勒 C.雪恩 D.达顿 3.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很强的 ( ) A.目的性 B.原则性 C.阶级性 D.强制性 4.生源预测、师资预测等都可以看成是 ( ) A.定性教育预测 B.单一法教育预测 C.单对象教育预测 D.定量教育预测 5.下列不属于教育预测程序的是 ( ) A.明确预测的目的 B.搜集预测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C.报告预测成果 D.选择综合的预测标准 6.如果不以事实为依据,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盲目追赶时髦,就会造成教育规划目标与实际脱节,这体现了教育规划的 ( ) A.系统性 B.预见性 C.客观性 D.探索性 7.学校内的管理机构与一定规范就构成了 ( ) A.教育行政体制 B.学校管理体制 C.学校教育体制 D.教育管理体制 8.国家对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教育所作出的规范是 ( ) A.微观规范 B.宏观规范 C.中观规范 D.中观和宏观规范 9.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工作的重点是 ( ) A.发展数量 B.扩大规模 C.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10.西方唯功晋升制度的文官制度,这体现了教育人事行政的 ( ) A.论功行赏原则 B.任人唯贤原则 C.合理流动原则 D.因事择人原则 11.具有充满了竞争和激励这一特点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 ( ) A.约束和保障方面的制度 B.养才方面的制度 C.用人方面的制度 D.求才方面的制度 12.目前已经确定我国六种法定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法律是 (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教师法》 13.我国四级教育督导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设 ( ) A.国家教育督导团 B.督导室 C.督导组 D.督导科 14.教育督导准备阶段核心的准备工作是 ( ) A.督导思想、理论的准备 B.督导机构和人员的准备 C.督导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的准备 D.举办督学培训班 15.把学校管理目标划分为定性的目标、定量的目标所依据的标准是目标的 ( ) A.性质 B.时间 C.层次 D.内容 16.下列不属于学校目标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 A.目标的制定与展开 B.目标的实施 C.目标的考评 D.目标的实现 17.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估标准,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这些要求符合教师管理的 ( ) A.合理结构的原则 B.教育激励的原则 C.绩效的原则 D.选贤任能的原则 18.衡量学校整个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 A.教师管理工作的好坏和成败 B.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和成败 C.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和成败 D.学生德育管理的好坏和成败 1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学生工作 B.教师工作 C.学生管理工作 D.教学工作 20.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可划分为 ( ) 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B.确立目标、执行、检查、总结 C.计划、执行、检查、考评 D.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21.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中心环节是 ( ) A.执行 B.检查 C.计划 D.总结 22.教育咨询的自由性是指 ( ) A.自由研究,自由思考 B.尊重科学,敢于直言 C.不受限制,随心所欲 D.广泛联想,发挥创造 23.有效的教育决策的基础是 ( ) A.各种信息 B.有关事实 C.决策方案 D.分析方法 24.要对涉及教育领导效率的各种汇报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广泛深入调查,取得翔实可靠的材料,这符合教育领导效率评价的 ( ) A.可靠性要求 B.标准性要求 C.全面性要求 D.特殊性要求 25.有利于克服追求教育管理效果的片面性的一种全面评价方法是 ( ) A.教育领导效率评价 B.教育领导效能评价 C.教育领导效益评价 D.教育领导效果评价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教育管理职能 27.教育评价 28.学校目标管理过程 29.教育咨询 三、筒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31.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和方式有哪些? 32.我国当前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有哪些要求? 33.简述教育人事行政的原则。 34.简述教育行政信息的作用。 35.简述学校管理计划环节的含义和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学校教育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有哪些要求? 37.试述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8.某县一中赵校长在新一轮学校校长竞聘中获胜,上任后,赵校长就开始琢磨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问题。在征求学校其他领导的意见时,有人建议:学校本次教师聘任应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为主,特别是要多聘50岁左右的教师,这样有利于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反对的一方则认为,目前正处在新课程实施初期,学校应以高学历、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招聘为主。对此,赵校长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表示要先仔细考虑,有了成熟的方案后再议。 问题: (1)对于上述两种建议,你倾向于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2)请你从系统原理的思想出发,为赵校长就学校教师聘任改革,形成教师合理结构提出建议。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从教育管理基本原则的内涵方面进行把握。平时要加强对教育管理基本原则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教育管理原则的概念内涵。 2.C 【解析】解答此题要求识记行为科学人性假说理论的相关知识点。 3.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本质与特征这一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教材明确指出,教育法规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 4.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预测分类这一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解答此题主要从教育预测分类标准和不同形式的教育预测类型概念人手进行选优判断。 5.D 【解析】此题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 6.C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从教育规划各个特点的概念内涵方面进行把握。平时要加强对教育规划各特点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7.B 【解析】解答此题可采用选基法。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选出答案。 8.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教育规范的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要求能够区分三者的差异。解答此题要求在乎时加强对相关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9.C 【解析】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已获得长足发展,今后工作的重点主要不是发展数量和扩大规模,而是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所以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10.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方普遍运用的文官制度的识记。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平时加强对教育人事行政原则的把握。 11.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内容和概念的识记。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平时加强这一知识点的识记。 12.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教材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教育法》已经确定六种法定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13.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四级督导机构每一级分别设置的管理机构的识记。要求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对该知识点的学习。 14.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督导过程准备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的理解。解答此题可采用选优法,根据备选项在教育督导准备阶段的重要程度选择与题于要求最贴近的答案。 15.A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从定性的目标和定量的目标概念内涵的差异性方面进行把握,结合对备选项概念内涵的理解,进行综合判断。 16.D 【解析】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 17.C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从教师管理各原则概念的内涵方面进行把握。平时要加强对教师管理原则概念内涵的识记和领会。 18.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生管理工作与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解。解答此题只要明白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就很容易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19.B 【解析】解答此题须明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主要途径依靠教学,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教学工作。 20. 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的识记和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识,采用选优法和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21.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校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答案。 22.A 【解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教育咨询自由性的概念内涵,选出答案,也可采用排除法。 23.B 【解析】解答此题要求正确理解教育决策各原则概念的内涵。教材明确指出,有效的教育决策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24. 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领导效率评价要求的识记和理解。解答此题主要是要正确理解备选项的内涵,结合题干提供的条件,然后可采用选优法或排除法进行解答。同时,要求考生要加强对相关概念知识点的识记。来源:考试大 25. 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领导效能评价的作用。只有抓住效能,才能促进教育管理活动既注重效率,又注意其效益,据此,可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符合题干条件的答案。 二、名词解释题 26.教育管理职能是指教育的职责和功能。教育管理职能对国家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管理的职能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影响到教育能否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7. 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检测方法。它以价值观为基础,以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为依据,通过科学分析,对教育现象进行评量与评定,为教育决策提供反馈信息。 28. 学校目标管理过程是指学校管理者和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学校目标管理过程是由目标的制定与展开、目标的实施和目标的考评等三个阶段构成的完整的动态过程。 29. 教育咨询是教育咨询机构接受教育决策部门的委托,其所属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料、情报等,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预选方案或对教育领导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的活动。它对保证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筒答题 30. 简述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答:教育管理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有: (1)法治的方法。指的是教育管理者运用教育法令、决定、命令、指示、规章,对教育活动予以强有力的指导、调节和影响。 (2)预测规划的方法。指一个国家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规划本身的特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 (3)组织调度的方法。建立在权力和责任基础上由上级对下级下达必须遵照执行的任务、要求和命令的方法。 (4)经济的方法。从经济的角度或方面指导、调节和影响教育活动的方法。 (5)激励的方法。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激发、调动教育人员积极性的方法。 31. 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和方式有哪些? 答:(1)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有关行政机关依据教育法规进行教育管理活动,直接影响或直接涉及公民个体、社会组织有关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教育法规在实践中运转机制的不同环节,教育行政执法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推行教育法规实施。②对教育法规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③进行教育行政司法。 (2)教育行政执法的方式。针对教育行政执法的不同内容,具体可以采用制定行政措施、组织监督检查、许可与确认、追究行政责任、奖励等几种方式进行教育行政执法。 32. 我国当前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有哪些要求? 答:(1)从机构与规范结合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就要做到:改革学校领导体制、学校执行体制、学校咨询体制、学校监督和反馈体制。 (2)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即明确领导体制,理顺执行体制,加强咨询体制,改善监督反馈体制。 33. 简述教育人事行政的原则。 答:我国教育人事行政有四条原则必须坚持。 (1)因事择人原则。指根据事业单位的需要和职位对人员的资格要求来选用人员。 (2)任人唯贤原则。根据德才兼备的标准任用人才。 (3)论功行赏原则。就是按照教育行政人员的工作实绩和贡献进行赏罚。 (4)合理流动原则。指在国家人事政策指导下,人才本身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双向选择,实现人才服务的部门的转移。 34. 简述教育行政信息的作用。 答:教育行政信息在教育行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教育行政信息是通过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其职能的,这些环节的正常运转,都必须依靠信息。 (2)教育行政过程就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经过反馈到再次输入的过程,其中的每个环节和阶段都离不开信息。 (3)教育行政工作实际上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35. 简述学校管理计划环节的含义和作用。 答:(1)计划的含义:指在学校管理过程的活动中,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法、步骤的活动。(2)计划有助于学校管理。这种作用体现在: ①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将学校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和安排,合理配置现有的管理资源,使学校管理活动得以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 ②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决策。 ③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选择有效的学校管理方法。 ④通过学校管理计划,可以形成检查学校管理工作的标准。 四、论述题 36.学校教育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有哪些要求? 答:(1)学校教育体制改革要求:①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终身教育。②加强基础教育。③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④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2)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要求:①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方办学、政府办学与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关系。②处理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③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④处理好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3)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①机构方面,精简机构。②规范方面,管理规范,制定学校章程,规定学校名称、性质任务及主要制度。制定学校机构、工作、人员的制度。③机构与规范相结,明确领导体制,理顺执行体制,加强咨询体制,改善监督反馈体制。 37. 试述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 答:(1)目标的制定与展开。①目标的制定: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步骤。②目标的展开:实施目标分解;制定目标对策;落实目标责任;编制目标展开图。 (2)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①实施中的指导。②实施中的检查。③实施中的控制。④实施中的调节。 (3)学校管理目标的考评。①考评标准。②考评内容。③考评方法。④结果处理。 五、案例分析题 38.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管理的选贤任能原则和合理结构原则的理解、领会和运用。解答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然后阐述教师管理选贤任能原则的具体要求,再用原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解答第二个问题,首先要阐述系统论原理,然后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就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提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要求】(1)运用教师管理选贤任能原则和系统原理进行论证。(2)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有理有据,层次清晰,表述准确。 【答案要点】(1)两种都不完全赞同。原因:教师管理的选贤任能原则要求从整体效益出发,合理选择和配备教学人员,凡是符合这一原则的教师,不受年龄限制,均可以考虑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2)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学校教师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具有不同条件的教师通过一定的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因此,学校教师管理,应该从整体利益出发,使这种结构趋向合理化。所以,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要不拘一格地使用不同条件的教师,不能干篇一律,用一个模式来衡量,要保持教师队伍的正常流动,不断重新有效地配置教师资源,在流动中实现结构的合理化。 (展开分析说明3分,共13分。本题回答可以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要点,观点正确,有论有据,或某一方面同答特别优秀,可以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自考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心理学概述 就把黑体字和小标题一总结就可以了啊 加油

第一章基本不会出现大题,考的都是一些细碎的知识点,以下是我的总结,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五要素、三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其中实验室试验对条件控制最严格

(2)观察法    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3)调查法

(4)个案研究法

(5)测验法

(6)教育经验总结法

(7)产品分析法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基本就这么多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要是考招教可以买山香的试卷做做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因此,答案为A。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因此,答案为C。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C。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考&试大$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C。 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D。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D。 5.( )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与解析:选B。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 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B。 6.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答案与解析:选D。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因此,答案为D。 7.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答案与解析:选C。定势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因此,答案为C。 8.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答案与解析:选C。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C。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A.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答案与解析:选B。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因此,答案为B。 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与解析:选B。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为B。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答案与解析:选C。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考&试大$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因此,答案为C。 1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归属学习 答案与解析:选C。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因为学生是通过对“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获得“水果”这一概念的意义的。因此,答案为C。 13.( )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组合律 B.活动律 C.强度律 D.差异律 答案与解析:选A。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答案为A。 14.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答案与解析:选B。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因此,答案为B。 15.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答案与解析:选C。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作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因此,答案为C。 16.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技能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操纵的对象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因此,答案为D。 17.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 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答案与解析:选B。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考&试\大$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因此,答案为B。 18.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答案与解析:选A。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因此,答案为A。 19.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答案与解析:选D。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因此,答案为D。 20.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答案与解析:选D。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因此,答案为D。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答案与解析:选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因此,答案为A。 2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因此,答案为B。 23.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D。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是属于组织策略中列提纲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 24.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因此,答案为B。 25.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答案与解析:选A。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答案为A。 26.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为B。 2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答案与解析:选B。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考&试大$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属于组织策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因此,答案为B 28.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提出来的。 A.加涅 B.布鲁纳 C.斯滕伯格 D.弗拉维尔 答案与解析:选B。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布鲁纳在其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一个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才明确地将认知策略划分出来,在其学习结果分类中单列一类。因此,答案为B。

  • 索引序列
  • 教育管理心理学自考试卷答案解析
  • 自考管理心理学试卷答案解析
  • 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答案解析
  •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试卷答案解析
  • 自考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