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教育管理自学考试知识点

教育管理自学考试知识点

发布时间:

教育管理自学考试知识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了组织好《教育管理原理》(0449)课程统一命题工作,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命题工作手册》的要求及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课程的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慎重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蓝本确定命题的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二、命题依据和范围

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2.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孙绵涛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教育管理原理》为考试指定教材。

3.命题内容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三、考试要求

1.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一般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3.考试命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等。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四、《教育管理原理》课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

a、20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中期

2.教育管理属于()中的一种。

a、工程管理                    b、行政管理

c、企业管理                    d、公共事业管理

二、名词解释题

人本原理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相关性原理和相似性原理?

2.简述学校管理过程。

四、论述题

1.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2.谈谈你对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看法。

五、案例题

略。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小学教育科学研究》(0406)课程考试说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了组织好《小学教育科学研究》(0406)课程统一命题工作,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命题工作手册》的要求及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课程的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慎重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蓝本确定命题的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二、命题依据和范围

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2.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杨小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为考试指定教材。

3.命题内容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三、考试要求

1.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一般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3.考试命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四、《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课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若因变量为思维的敏捷性,那么其检测的最适宜指标是()。

a.难度                          b.强度

c.灵活度                      d.反应速度

2.最早提出实验科学这一概念的是()。

a.弗朗西斯·培根         b.罗吉尔·培根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二、名词解释题

1.科学研究

2.真实验

三、简答题

1.教育理论研究法有何特点?

2.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有何异同?

四、论述题

1.在小学教育研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确定课题?

2.试用教育实验法理论来评述某一个小学教育实验范例。

五、计算题

略。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388)课程考试说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了组织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388)课程统一命题工作,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命题工作手册》的要求及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课程的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慎重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蓝本确定命题的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二、命题依据和范围

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2.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张慧和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为考试指定教材。

3.命题内容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三、考试要求

1.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15%,“理解”占30%,“应用”占55%。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一般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3.考试命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等。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一般出现在()

a.小班时期             b.中班时期

c.大班时期             d.以上都不对

2.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中,建立评价指标系属于评价工作中的哪一个步骤()

a.确定评价的目的     b.设计评价方案

c.实施评价方案              d.根据评价结果作出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将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

数学的特点()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精确性

d.应用性        e.客观性

三、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2.简述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发展特点

四、论述题

1.试举出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2.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应用题

设计一个大班数学活动。要求:

(1)以认识“数的组成”为内容。

(2)活动设计应包括活动课题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说明等部分。

教育管理专业自考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国教育管理史、外国教育管理史、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小学教育管理、教育科学方法论(一)、教育法学、教育评估与督导、英语(二)、教育经济学、教育预测与规划、毕业论文。 自考报名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停考的专业,仅限在籍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报考。 3、考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层次专业,申请毕业时须通过“前置学历”认证。如果不能提供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是无法办理自考本科毕业的。 自考专业考试科目设置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有: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教育管理注意:

指定班上某个顽皮的孩子为纪律委员,并采用轮值制度。这样的孩子会通过调皮捣蛋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也能让大家迅速安静下来,肯定他的表现并给他一个头衔是最好的办法。

当课堂气氛调动起来难以收住时,老师作出暂停的手势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并在课堂上多次示范,重复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形成习惯,下次看到这个手势就会主动安静下来。

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管理的知识点涵盖如下: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法学、教学论、德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调查、毕业论文、管理心理学。

培养具本专业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牢固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咨询和辅导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扩展资料: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管理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考研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这部分不像中外教育史部分那样知识以识记为主,其内容较抽象,不易理解,正因为比较难,大家复习时要下些功夫,争取让教育心理学成为提分项目。

▶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考点解析

1、教育心理学概述

该部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历史三个知识点。历史发展部分记住基本史实,标志性事件即可。本部分的考查仅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大家只要记住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任务等内容即可,没必要花太多时间。

2、心理发展与教育

该部分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心理发展差异与教育四个部分圈定考试范围。从内容安排来说,可以说是总--分--总结构。第二、三部分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是这部分的重点,也基本上是考研的必考点,复习时应着重对这些理论的提出者和理论中的重点概念做重点掌握。另外,第四部分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尤其是其中认知方式的差异性近年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要注意。

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而同时本章中包含了教育心理学中众多的学习理论,因此本章也是教育心理学考查的最多的章节。本章中考生需要注意对学习的分类以及学习的各个理论进行深度把握,要非常细致地看,近几年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考查,且以选择题居多,大题考查个别理论。同学们主要应该掌握学习的联结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人本理论的内涵、代表人物、发展历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等,对理论中的重点概念也要留意,往往是选择题和辨析题的考查点。这部分涉及内容多二杂,而且难以理解。同学们要参考教材、论文等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复习应以理解为主,不要死记硬背。

4、学习动机

本章的知识点不太多但却非常重要,且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因此成为两年分析论述题的考查内容。其中学习动机理论和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这部分的重点中的重点,考生在看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吃透,其次要把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理解到位,然后尽量与现实教学中的情况进行结合去思考,目前真题喜欢通过现实的事例来对本章知识点进行考查。

5、知识的建构

这一章与下一章囊括学习的两大方面,分别涉及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内容。其中本章包括知识及知识建构、知识的理解、错误概念的转变、知识的整合应用四部分知识。本章常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考生在看书时重点看知识及其类型,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错误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理解部分以理解和简单识记为主。2011年曾以简答题的形式对错误概念的转变进行了考查,这应该引起考生们的注意。

教育心理学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二、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六、个别差异与教育(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知识点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有: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即将来临变化

面对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垄断不断在加剧,国家将出台教育体系大整顿,首先是教育培训机构大量调整和取缔,禁止贷款和政策扶持在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

其次加强学校管理,不让学生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这样有利于我国农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逐步减少,多余的教育培训老师要不面临淘汰,要不将会赶到乡下支教或者技术学校任教。

选考科目有:学前教育管理 中小学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必考科目有: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英语4.教育管理原理 《 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6.中小学教育管理7.教育统计与测量8.教育管理心理学 9.中外教育管理史 10.教育评估和督导11.教育经济学 12.教育预测与规划 13.教育法学 14.学前教育管理 15.高等教育管理 16.创新与创新教育 17.现代生物学导论(第5、6、10、11、12、16章不做考试要求) 应考者可申请不考“英语 (二)”课程,但必须加考“9912创新与创新教育(7学分)”和“9913现代生物学导论(7学分)”两门课程。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知识点重点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有: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即将来临变化

面对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垄断不断在加剧,国家将出台教育体系大整顿,首先是教育培训机构大量调整和取缔,禁止贷款和政策扶持在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

其次加强学校管理,不让学生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这样有利于我国农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逐步减少,多余的教育培训老师要不面临淘汰,要不将会赶到乡下支教或者技术学校任教。

自考管理学原理如下:

知识点1: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营利性组织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通讯企业。

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军队、学校、医院、党派、宗教组织。

知识点2:管理者的分类

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2)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部门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经理或分公司经理。

(3)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汽车厂生产车间一个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

知识点3: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 经营管理之父 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 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行政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工作定额原理。认为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第二,标准化原理。

第三,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

第四,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第五,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

第六,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2)一般管理理论。

①经营跟管理的六大区别。

②管理的五要素。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③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知识点4:PEST分析法

(1)政治因素。

包括国家社会制度、政治形势、国际关系、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和法令等。

(2)经济因素。

①宏观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②微观经济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

(3)社会因素。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

(4)技术因素。

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重点知识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如下:

知识点1: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营利性组织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通讯企业。

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军队、学校、医院、党派、宗教组织。

知识点2:管理者的分类

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2)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部门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经理或分公司经理。

(3)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汽车厂生产车间一个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

知识点3: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 经营管理之父 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 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行政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工作定额原理。认为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第二,标准化原理。

第三,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

第四,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第五,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

第六,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2)一般管理理论。

①经营跟管理的六大区别。

②管理的五要素。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③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知识点4:PEST分析法

(1)政治因素。

包括国家社会制度、政治形势、国际关系、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和法令等。

(2)经济因素。

①宏观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②微观经济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

(3)社会因素。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

(4)技术因素。

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

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本专业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牢固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咨询和辅导能力。

能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发展前景: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以后只能是做一些讲授的职业,例如在小学、中学或者学院、大学里当老师,在企业里当讲师。但是,实际上其范围已被大大拓展,在许多专业领域也已得以发展,这其中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等。

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多种多样的职业选择或在多种多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教师可以对人们在社会、个人和智力的发展方面施加重大影响。他们的影响源于他们对知识的挚爱,源于他们唤醒学生的新思维的才能,源于他们对人类发展过程的理解,以及他们的专业技能。

几乎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教师的身影,他们的教育范围很广。尽管随着科目的不同,对特定的课程的要求也不同,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可以满足对选定领域内某个专业的学术要求。

他们了解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方法论,并且通过有人指导的现场教学实践,发展了他们的初始教育技能。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 索引序列
  • 教育管理自学考试知识点
  • 自考教育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知识点
  •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知识点重点
  • 教育管理原理自考重点知识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