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发布时间: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教育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ation) 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教育科学中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边缘性的分支学科。《教育统计学》主要内容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三部分,包括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相对地位量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及其他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以及运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供参考。

授课老师:禤宇明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例:身高:高、矮、中等个头; 180cm  变量variable :事物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 尺度(量表)scale :变量的测量标准 数据data: 测量的结果 ——对同一个研究对象,用不同的尺度进行测量,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如姚明的官方身高为226cm,这是用米尺测量的结果,换算成英尺就是7 英尺6英寸;如果换成其他尺度测量得出的数据也就不同;也可以直接说“很高”) 变异varation:  研究对象中各观察个体之间的差异 (1)类别尺度(Nominal Scale),也叫称名尺度或列名尺度  例子 :—性别(男、女)、企业性质、职业、地区            — 检验(阴性、阳性)、血型 特性 : — 也叫称名尺度或列名尺度;            — 只能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            —  只能区分事物是同类或不同类(=或≠)             — 通常计算每一类别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额“次数”或“频率”来进行分析 (2)顺序尺度 (Ordinal Scale) 顺序数据也叫等级(rank )数据 例子 :—绩效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 病情:轻、中、重 特性: — 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 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            — 该尺度具有“>或<”、“=和≠”的数学特性,但 不可进行加减乘除 运算 (3)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 例子 :温度:华氏℉(Fahrenheit)=℃*9/5+32;各种能力分数;智商等 特性 : — 测量结果表现为数值,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             — 等距尺度具有类别尺度、顺序尺度的数学特性,结果 只可加减 ,不可乘除 (4)比例尺度(Ratio Scale) 例子 :— 长度、重量、收入、心率、百分制考试分数 特性 :— 测量结果表现为数值,表明量的大小,有相等的单位,且有绝对零点             — 比例尺度具有类别尺度、顺序尺度和等距尺度的数学特征,结果可进行 乘除 运算 1. 四分法 :类别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比例数据(P16) 2. 二分法 :定性数据(Qualitative data):类别数据、顺序数据                   定量数据(Quantitative data):等距数据、比例数据 •  一般的变化方向:  数值型  →  等级(顺序) → 类别 •  偶尔:  顺序 → 数值   — 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 观察与实验 — 不是自己亲自调查的,是别人的数据、公开出版或报道的数据:统计年鉴;报刊、杂志、图书、广播、电视传媒中的各种数据资料 1.  数据整理的概念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统计数据之后,首先应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符合分析的需要。 整理可以大大简化数据,更容易理解和分析。 2. 数据整理的步骤 :数据的预处理——分类或分组——汇总   (1)数据的预处理 :          ▪  数据的审核与筛选——检查每个样本点是否完整、准确;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删除,符合条件的选出来。          ▪  数据的排序(sort或order)——便于发现数据特征或趋势,也有助于检查错误   (2)分类或分组(grouping)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将所得数据划分到各个组别中。       统计分组应注意:① 以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② 分类标注要明确清晰,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3) 汇总 3. 数据整理的原则      ▪ 对定性数据主要做分类整理     ▪  对定量数据主要做分组整理    1.  整理           –    列出事物的类别,计算出每一类别的次数、频率或比例、比率     2.    图表展示          –    次数分布表: 列出不同类别所对应的次数或比例 次数分布 frequency distribution     3.  条形图bar graph、饼图pie graph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1. 类别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的内容都 适用于顺序数据 。除此之外顺序数据还可以 计算累积次数 ,图形显示用到累积次数分布图 2. 累积次数 (cumulative frequencies) 将各类别的次数逐级累加起来       – 向上累积:从类别顺序开始一方向最后一方累加频数       – 向下累积:从类别顺序最后一方向开始一方累加频数 3. 累积百分比 (cumulative percentages) (1)数据的分组   – 定量数据包括等距数据和比例数据,在整理时通常要进行分组,然后再计算出各组中出现的次数。分组方法一般用组距分组法 (2) 图表显示  – 次数分布表  – 直方图、次数多边形图、累加直方图 1. 求全距        – R=Max-Min 2. 定组数        –  组数过多过少都不合适       – 经验公式 组数 k=1.87(N-1)0.4, N为数据个数 3. 定组距     – 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 4. 写出组限    – 建议用精确组限 5. 求组中值    – 组中值=(精确上限+精确下限)÷2 6. 归类划记 7. 登记次数 直方图 histogram 次数多边形 frequency polygon 关于上面的frequency polygon,有几个问题: 1. f和p分别表示什么?f 表示对应分数出现的具体、绝对次数,p 表示比例,即相对次数; 2. 每一次的总人数N1和N2分别是多少?N=f/p,因此N1=1/0.01=100,N2=1/0.02=50 3. 纵坐标为什么用 p 而不是 f?只有用p,两条曲线下的面积才相等,面积都为1。f1 f2,如果用f作为纵坐标,f1 所对应的曲线面积一定是大于f2的。 4. 哪一组成绩更好?第二组分数高:横坐标是分数,第二组整条曲线整体偏右。 问题: 假如上图表示的是考试成绩,那么试题较难的对应分布图是哪个?           回答:正偏态分布。因为题目较难,高分的人数会相对较少。思考题1: 在某小镇对下面变量进行调查,把变量与其直方图相匹配,并解释理由 ① 父母双方均小于25岁的家庭中所有成员的身高  答案:B。涉及父母就会有小孩子,父母又分男性和女性,因此会出现三个峰值。成人身高差异相对较小,数据相对集中,而小孩子身高差异会比较大,数据相对分散,因此小孩身高对应的统计曲线会更扁平。 ② 已婚夫妇的身高 答案: C。夫妇就涉及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而男性和女性身高会不同,会有两个峰值。且成年人的身高相较孩子高,横坐标上的起点会更偏右。 ③ 全体居民的身高 答案:D。 ④ 所有小汽车car的高度 答案:A。A的峰值为该高度的车辆数目最多,且车的高度整体而言低于人的身高,因此可以推断A是有关车的统计。一般家用车的高度差别不会太大,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距较小,也比较符合。思考题2: 1960和1980年,对美国妇女进行调查:“你有几个孩子?”结果如下所示。 – 变量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答案:离散的。 – 画直方图(“9或更多可以”可以取为9) – 从图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提问:1. 蓝色和红色线分别代表什么性别?答案:蓝色是男生,红色是女生。理由:中国整体人口是男多女少;女性寿命长,因此高年龄段女性人数较多。 将上面的直方图逆时针旋转90度,然后将左边的图镜面到右边,得到的图跟下面的第二个图很像,即人口负增长: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学习需要准备什么教材,自考前需要准备什么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教材都有哪些一、自考教材都是全国自考办指定的教材,一般考试大纲都是根据指定教材来出的,所以教材一定不能买错。自考教材一般在每次考试前发布考试安排与计划时同时公布各科目的指定教材,考生在选购时根据办发布的各课程的代码、主编、版本号等信息进行选购就可以了。二、购买自考教材的方式一般有3种:1、自考办教材服务部:正版教材、一般原价出售,无折扣。2、自考实体书店:一般都是6~9折左右,根据书的质量有些差异,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有几个自考书店的。3、网上书店购买:个人比较推荐的方式,因为法律专业本身也是比较热门的专业,一般网上都还是非常容易购买的,而且折扣也比较大。自考教育学本科需要买哪些书自考教育学本科需要买的书籍主要就是教材,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导论、数学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学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不难的哈,一干儿过76。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不要怕!考前把前几年的真题好好做做就没问题了。但是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祝你考试顺利!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笔记汇总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网上哪儿有卖自考书的?我要小本的你要先在考试大,找到你要考得专业,再看买什么书.有些书有小本的就有,没有的应该就没有,不能每本书都有效本!到当当网搜搜看!本回答由网友推荐自考教育学本科到底有哪些科目需要考教育学的必考科目有毛概、马经、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等。自考教育学本科的考试科目必考科目:毛概、马经、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选考科目:英语、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加考科目: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史。自考教育学的就业方向1、做教师、辅导员随着国民的教育水平提升,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越来越多。进入普通高校的门槛相对以前要求学历更高,就业竞争越加激烈。现在大专、本科生进中高职高等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学历,大专和本科院校毕业生可以尝试应聘幼儿、小学、初中的教师岗位,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特别是现在放开二胎政策,现代人和国家政策都注重学前教育的培养。所以,教师仍然是多数教育学专业应届生或者是非师范毕业生的首选职业。2、特殊教育机构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相对普通在校老师而言,特殊教育老师的流动性比较高。但是国家近年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落实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社会对受过专业学习的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才需求增大。而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选择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相关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杭州市教育考试院自考工商企业管理教材哪里买?可以在自考报名的时候预订教材的。 也可以在淘宝等网上购买,但在网上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省自考办网上的教材信息购买,以免买错。在哪里可以买到吉林省2008年10月历史教育的专业课的自考教材,?一般来说,比较冷门的专业教材比较难买.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网购,你所在市的官网上应该可以网购的吧?如果实在没办法的话只能试着脱离教材自学.可以去网上搜寻该课程有关的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此外再尽可能找一些有关的复习笔记.课本的话可以试着去找普通高校的历史教育同名教材来看.话说我这次7月份的考试三门公共科都懒得去买教材,课本也只是随便看看普通高校的教材.另外做一做”一考通”的历年试题.结果等到考试时发现那些题目很多都做过而且一模一样-_-.祝你成功!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根据您所提的问题,在网上未能找到相关的信息,详细信息请登录158教育在线进行咨询了解!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的范畴,是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等数学学科在教育领域(包括实践领域与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它是教育领域中各种数据资料,特别是量化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由此而进行推断与决策的有益的思维工具之一。作为一门课程,《教育统计学》一般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等本、专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实验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基础之一。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教育社会学(sociologyofeducation)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教育科学中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边缘性的分支学科。《教育统计学》主要内容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三部分,包括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相对地位量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及其他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以及运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供参考。

自考教育统计学重点笔记总结

第二章 学校 一、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点较多,所占分值较高,建议学员加强理解,重点掌握。从题型来讲以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为主。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 学校概说 「识记」 (一)学校的定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合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 3、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领会」 (一)学校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制受限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型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当然,双轨学制并不是惟一的学校发展模式,在美国,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形成了所谓的单轨学制。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二)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1、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4、产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 具体体现: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第二节 学校文化 「识记」 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领会」 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影响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学校传统的形成受学生文化的影响较大,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管理 「识记」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须的一套规章制度,对该组织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地实现该系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 1、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对象化的行为。 2、管理必须有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3、管理必须有其自己独特的手段,亦即管理手段。 4、管理必须要有效果,亦即管理效果。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 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 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 5、学术方法 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学工作管理 3、教务行政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领会」 (一)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1、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可以这样认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学校气氛的营建、职权职责的明晰以及学校效能的发挥等几乎都取决于组织的沟通,因此,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 2、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 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 (2)控制 (3)激励 (4)情感交流 3、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1)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斜向几种渠道。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社会传闻(即小道消息)。 4、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1)主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信息的发送者或接收者(沟通行为的主体)由于个性或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而对信息沟通产生影响。这些主观方面的原因一般有:学识、个性、知觉选择性等。 (2)客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接受信息的条件和可能与实际的信息量不对称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如果信息量过大,超过了接收者的能力,许多信息就会被搁置,从而影响沟通。 (3)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 沟通媒体(如电讯、电脑网络、各种教具等)技术上的问题,有可能使沟通受到障碍。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符号。 5、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1)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2)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 (3)选择沟通媒体。 (4)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5)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二)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 我们如何来评价一所小学的绩效呢?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论观点。 1、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机关制订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 2、投入—产出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效率,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因此把社会各方对学校的投入(包括资金、师资水平、学生原有水平、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学校领导能力和作风等)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后作为基础,预测学生未来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并把它与学生的实际成绩相比较,其结果就是学校绩效的标度。 3、需求满足模式。这种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如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因为学校的活动要受到这些群体的支配或影响。 4、环境适应模式。它强调学校应不断变换自己,适应环境,主动迎接环境的挑战,获得外界的认可,并求得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一模式注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要求,注重学校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并以此为依据来衡量学校的绩效。 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它侧重学校本身的因素对于学校绩效的影响,认为学校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组织的健全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以及领导机构的决策领导能力等。 以上几种不同的模式代表了对于学校绩效的不同价值取向,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把这些模式的合理方面加以综合,就能对学校绩效产生更全面的理解。 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才能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因此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在于提高绩效。具体地说,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对教职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评定,并据此决定工资报酬的级别,决定工作岗位以及升迁等;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使学校更确切地掌握教职员工的基本素质及其他情况,以便按其特点进行培训,更合理地开发他们的潜能。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教学工作安排等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最后,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公平感和成就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他们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工作。 (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中小学是国家教育行政的重要对象,其内容之广泛远胜于其他教育领域。由于中小学是各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工作不能不考虑其所在地方的需要。同时由于教育工作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一种教与学的精神活动,很难以划一的标准来加以规范,国家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就具有某些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点,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法律、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和监督。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中小学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内容的文件。课程计划的行政作用就在于为中小学规定基本的内容要求和法定的质量标准,以达到对学校教育事实上的控制。 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 教科书是根据规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和审定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法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学校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因此具有法定拘束力。 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中小学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纳入国家干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因此,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属于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部分,其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等方面的管理适用国家工作人员管理的法规、制度。 「例题·单选题」中小学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教师的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 B.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 C.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 D.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 「答案」D 「解析」此题目考查了中小学管理中学籍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 「领会」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再次,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2、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对一个中小学生来说,对他的发展影响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 (1)一般性指导(2)针对性指导(3)分类指导(4)个别指导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1)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 (2)家长会。这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通的方式。 (3)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长相互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简单统计学》的作者是耶鲁大学博士加里•史密斯。 统计学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科学,我们按照数据处理过程的先后顺序,把这本书介绍的统计学原则,分为收集、分析和呈现三个阶段,来一一说明数据会在哪些地方出问题,帮助我们保持警惕,避免上当。 第一,数据收集中的常见问题: 1,自选择偏差 如果因为被研究对象的个人决策,让数据样本的随机性大打折扣,就会导致最终的统计结果产生偏差。这种偏差,我们称为自选择偏差。 当我们试图通过简单的观察收集数据,得出结论时,这个结论很容易失真,因为我们观察到的特点,反应的未必是我们正在研究的特质,而是这些人身上原先就拥有的特质。 2,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说的是,我们在收集过往数据时往往遗漏了筛选的过程,因而忽视了关键信息。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直接从看到的数据中下结论,但是,幸存者偏差提醒我们,没有看到的数据可能比我们看到的数据更加重要。 3,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就是说,无论病人服用的药物是否包含有效成分,人们都倾向于认为它能够缓解症状,似乎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安慰。要想避免安慰剂效应的干扰,在实验数据收集中不能轻信个案,而应该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比较,设计一项对照试验。 第二,数据分析中的常见问题: 1,曲解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的意思是,当统计样本足够大时,事物出现的频率就会无限接近它理论上的概率。 如果你把大样本中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这就曲解了大数定律。 这种曲解具体会表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 a. 赌徒谬误:既然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为了平衡概率,下一次很可能不会再发生。 b. 热手谬误: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这么多次,那下回很可能再次发生。 我们不能把一系列独立事件,看成是相互影响的,我们既不能认为厄运会提高好运的可能性,也不能认为厄运会永远持续下去。 2,混淆条件概率 分不清“A条件下B的概率”和“B条件下A的概率”,并且认为这两个概率大致相等。 例如:男性当中,在NBA打球的人,只占很小一个比例,而在NBA打球的人当中,男性占的比例是百分之百。这两者当然不能等同。 3,误判相关因果 如果两个变量在数据上表现出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它们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4,忽略均值回归 均值回归是说,事物发生的概率都围绕着一个均值来回波动,在均值两头的极端现象,都有向平均值回归的趋势。出现均值回归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在做单次测量的时候,这种测量往往不完美。 第三,数据呈现中的常见问题: 1,在数据上动手脚 选择性报告:尽管研究者报告的数据是真实的,但他只报告了有利于论证他结论的那部分,对于不利于结论的数据,则有意无意地隐瞒不报。 谎报:研究者通过捏造虚假实验数据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2,用图像扭曲真相 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制作图像的过程,有意无意地扭曲真相。 例如:通过颠倒坐标系来逆转图像;通过忽略零点来放大波动。 四,如何防止别人用数据欺我们,我们又如何避免用数据欺自己。 1,我们要在数据统计的每个阶段认清它们; 2,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坚持实事求是; 3,我们要学会运用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要轻信缺乏数据的理论。 4,数据很容易取得也很容易造假,缺乏理论的数据同样不可信。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新数据来检验理论,通常你都能发现致命的问题。

一、统计学概论: 分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 应用统计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为一组数据的中(位置:均值、中位数)、散(极差、方差、标准差)、形|(偏度)描述。 推断统计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技能: 1、经验——数据收集加工——画成图形——数理(规律) (数据不等于数字) PPT 原则:用图不用表、用表不用栏、用栏不用字 实际问题: 5M1E ——组成过程——产品(结果)——属性(包括:几何(形位方尺)、物理、生化、人文)——集合 统计问题: ——(构成)总体——样本——数据——类型:分计数型(离散性)和计量型(连续性),即概率分布为计量型分布和技术型分布)——规律分描述和推断。 1、 总体与样本中间有一种学问: 抽样:验收抽样、统计抽样 样本量 2、样本和数据中间有一门测量技术:MSA 3、分布规律 总体参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总位数() 比例(p ) 样本统计量的特点:随机变化,不要轻易用样本下结论。 拉丁字母在数学上用于总体参数 阿拉伯字母表示样本统计量 希腊字母表示计算 总体参数统计分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 推断统计分 估计:总体总体某参数未知,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猜测。 检验:假设总体某参数已知,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验证。 二: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1、 数据不等于数字 2、数据的两种类型: 描述性分类——响应变量(因变量)和预报因子(独立变量) 如性别叫因子,男女叫水平。 四种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3.数据管理的7个层次:无 假 不 乱 浅 深 系 4.软件每一列表示一个变量,每一行表示一个样本 鱼骨图只适用于一个为什么, 变量程序图IPO 适用于多个为什么。 I (变量) P O 水质 烧开水 色香味 器皿材质 火 燃料 风 压强 目的要抓住关键的变量。 2、 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 绝对数——时期数和时点数 相对数——比例:部分比总体 比率:部分比部分 统计的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1、数据收集:分被动收集(利用历史和现场)和主动收集(DOE 试验设计) 现场收集数据是被动收集,分临时数据和常态数据。 试验是临时数据。 数据好的特征:。。。。 数据不好的7个陷阱:缺少假混窄异病 缺:缺失(数据表中类型有N (计数型)\T(文本类型)\D(时间类型) 少:样本量少 假:不真实 混:混杂(没有可比性) 窄:x 的水平设计过窄。因子的范围过窄,没有相关性。 异:夹杂异常数据。 病:病态(变异系数太小),变异系数:λ=σ/υ ( 注意: 连续数据:非偶尔发生的问题的计数最好当作连续数据 离散数据:包括百分数,技术, 数据分析的前提条件: 1、 判测:MSA 2、 判异常 3、 判独(效果独立性:标识该变量还受到其它原因的干扰) 4、 判量:求样本量。统计抽样(非验收抽样)。 5、 判形:分布的识别——正态性验证 6、 判散: 黑带工具: MSA CPK SPC 假设检验 试验设计(DOE ) (主动研究) (静态被动研究) (动态被动研究) (被动研究) (主动研究) MSA ——过程现状水平评估——统计分析——改善后的效果验证。 QC 老7大工具:直排散分鱼查图 QC 新7大工具:P 箭双阵关系亲 P :PDPC 过程决策程序图、 箭:箭条图(统筹法):计算关键路劲。 阵:矩阵图:数字矩阵图、一半矩阵图 关:关联图 系:系统图(树图) 亲:亲和图:归纳、总结 统计描述: 1、图示化:用图形(表)描述数据的分布规律。 2、求统计量(数值量度: 中(位置):均值:算数平均。缺点:对偏态分布没有代表性。 中位数:具有稳健性、抗干扰性。 众数:数量最多的一个数,一般用于计数型数据的平均值。但不一定唯一,不 一定在中心。 散:极差(R )=max-min,适合于两本量不多的情况下,一般NC10 方差: 标准差 形 偏度:分右偏分布(正偏)和左偏(负偏) 峰度:尖峰>0、正态=0、平峰<0 求统计量路径: 1、 一次求一个:计算——列统计量 2、 一次求多个:统计——基本统计量——显示描述性统计 工具一、直方图 1、 用途、目的:用来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态,并识别异常。 2、 条件:长用于计量型数据 也可用于大概率计数型数据。 3、 统计路径:图形——直方图 4、 结构:图形由点、线、柱、框、轴组成。直方图为两轴多柱结构。 5、 解读:中散形异比(比:和规格比,和两两比。) 6、 拓展(注意事项):统计——基本统计——显示描述性统计。 两图比较——选择右键选平铺和 工具二:点图 用途、目的:用来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态,并识别异常。 条件:长用于计量型数据 也可用于大概率计数型数据。 适合于小样本。 统计路径:图形——点图 结构:两轴多点 解读:中散形异比(比:和规格比,和两两比。) 能够抓捕异常点——点右键——笔刷——框异常点。 拓展(注意事项):统计——基本统计——显示描述性统计。 两图比较——选择两个列 三、箱线图: 用途、目的:用来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态,并识别异常。 条件:长用于计量型数据 也可用于大概率计数型数据。 统计路径:图形——箱线图 结构:两轴一筐三线若干点 解读:中散形异比(比:和规格比,和两两比。) 中位线、上4分:Q3、下4分位Q1 Max (minQ1-1.5(Q3-Q1)) 点:可等于最大点或小于做大点,如大于最大点则 能够抓捕异常点——点右键——笔刷——框异常点。 拓展(注意事项): 了解变化的工具: ——时序图 ——控制图 ——频率:以上三种均属于 ——排列图 工具四、柏拉图: 1、用途:用来识别关键少数,28原则。 2、条件:XY 都是计数型数据,常常用于分类的。 偶尔Y 可以用于计量型 3、 路径:统计——质量工具——pareto 4、 结构:三轴多柱一线 5、 解读:看高低,判主次。 原始数据格式: 汇总格式 列联表 指示变量 6、 注意事项: ——每一个柱子不能太相近,近乎等概率 ——其它不能太高,没有分解完。 ——排列图一定要有时效性 ——确保相对高度 如果等概率:解决方法 1、 换一种分类方法 2、 调整Y 轴分类方法 3、 把Y 的同规格放大。(数据规范化) 工具五:条形图(柱状图) 1、 用途:用来比较各自的权重 2、 条件:XY 都是计数型数据 3、 路径:图形——条形图 4、 结构:两轴多柱 5、 解读:看到底 看轻重 知识——学来的,搜索能力 (术:工具 技能——练来的 (法: 观念——解放思想,靠修 悟 (道: 工具六:散点图 1、 用途:揭示两个变量相互关系用的 2、 条件:XY 两个计量 3、 路径:图形——散点图 4、 解读:看分布,判相关:强正、强负、弱正、弱负、不相关、完全相关 5、 结构: 6、 扩展:两个X 一个是计数、一个是计量 截止上面的图均为静态图。 以下静态图: 工具七:时间序列图(时序图) 1、用途:按时间的顺序的数据图形 2、条件:要求时间,时效型数据 3、结购:两轴多点线 4、解读:看趋势 判异常(聚类、混合等)或判独力性 5、拓展: 工具八:运行图(链条图) 1、用途:按时间的顺序的数据图形 2、条件:要求时间,时效型数据 3、路径:统计——质量工具——运行图 3、结购:两轴多点一线 4、解读:看趋势 判异常(聚类、混合等)或判独力性 中位数的游程个数, 如果少很多,为少聚多混。 期望游程个数 检验聚类性的近似P 值<0.5 混合近似P 值<0.5, 向上或向下的游程个数: 期望游程个数 检验趋势性的近似P 值<0.5 检验振动性的近似P 值<0.5, 5、拓展: 总结: 二、推断统计: 概率与概率分布:当无限量由频率成概率。 计量型数据没有点概率,有概率密度(即PDF ) 计数型数据有点概率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离散: ——二项分布 ——超几何分布 ——泊松分布 连续 1、 正态分布: 用途:1、自然界中大部分现象服从正态分布, 2、多次抽样的样本均值所构成的分布往往近似正态分布(即中心极限定理) 3、其它分布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正态分布。 条件:1、计量型 2、大概率计数型 3、决定参数:μ σ 4、学会模拟仿真:数据和图形 学图纸:形位方尺 学分布:形状 位置 阈值 尺度 路径:图形——概率分布图 1、会求概率P (计数型) 2、会概率密度PDF (计量型) 3、会累计概率密度CDF (计数和计量) 4、分位数Z 或P (计数和计量) 已知XZ 求Y (PDF ) 已知XZ 求CDF (左面积) 已知左面积求X 或Z

  • 索引序列
  •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笔记汇总
  •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 自考教育统计学重点笔记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