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

发布时间: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

第2和4,5都比较好考

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等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心理学分支。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文艺家如何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关系;研究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研究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怎样感受和理解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研究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艺术活动去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人们的意志和热情;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艺兴趣和欣赏、创作能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精辟见解。《乐记》中就分析过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南朝粱刘勰的《文心雕龙》更为充分地分析了作者、欣赏者的想象活动、情感作用、灵感突发、个性与创作的关系等。后代的许多诗话、词话也都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在西方,17、18世纪以后,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审美心理学成为一个特别受到重视的领域。德国心理美学家李普斯提出了移情理论。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把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看成是受到压抑的潜在的性本能得以“升华”的需要。其弟子荣格又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用来分析文艺心理现象。美国的阿恩海姆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写成《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强调了文艺心理的整体观念。30年代,中国美学家朱光潜著有《文艺心理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以往的文艺心理研究状况。英国尼达姆所著的《论十九世纪法国和英国社会美学的进展》一书,比较明确地提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及审美心理研究在整个美学研究中的地位。作者指出,美学研究应包括三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补充的部分:抽象的或形而上学的部分,致力于给美下定义;心理学的部分,致力于描述美对于人类心灵的影响;社会学的部分,目的在于确定美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着重讨论的内容有:艺术感知,作家、艺术家的思维特征,形象、情感、理性的关系,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以及创作个性等。这些内容在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中的不同特点以及对评论心理的影响,已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文艺心理学分为创作心理、欣赏心理和评论心理三个部分。

基本是以往的试卷为主。

一、名词解释:1.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是“心理文艺学”或“心理学美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的问题。2.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普遍心理的学科,研究方法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3.心理活动——即把审美主体的心理当做一种人类活动,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多面的,不是单一的,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4.审美体验——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人的生命,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常常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心理活动又是以经验作为基础的,它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和体现。5.审美心理机制——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过程中,语言、视觉、情感、记忆的各自功能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外还是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社会实践性。二、问答题:1、文艺心理学同文艺学其他分支相比,有什么优势?答:文艺心理学既不同于文艺社会学,也不同于文艺哲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它把研究的重点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它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自上而下”的方法,而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它不是高度思辨和演绎的方法,而是经验的实记的和归纳的方法。与文艺哲学相比,对文艺现象作微观的把握很准确,与文艺社会学比,顾及了文艺活动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充分重视了艺术家的个性。2、文艺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这样,艺术家的心理特性,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创作的心理流程,艺术伤口的心理蕴含,艺术接受的心理规律等,就自然成了文艺心理学的主要课题。3、文艺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是什么关系?答: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是很难完成的。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更带有自然科学性质,它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而文艺心理学面对情感色彩强烈和复杂微妙的审美心理,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要达到定量和定性难度是很大的。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00816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专业简介专业代码:050105050114(专科)--------------------------------------------------------------------------------可报考院校:南昌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一、考试课程及学分层次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必考选考专科段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专科段必考课12门,选考课任选1门,总计68学分以上。2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300529文学概论(一)74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65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56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67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68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6900535现代汉语71000536古代汉语81100506写作(一)7100024普通逻辑4200429教育学(一)4300031心理学44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4含实践2学分(00019)500012英语(一)7本科段12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本科段必考课9门,选考课任选2门,总计66学分以上。专科段与本科段累计134学分以上。13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400037美学615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16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17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1800540外国文学史61900541语言学概论62000015英语(二)14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7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48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4900815西方文论选读41000816文艺心理学51100817中国语言学专书研究4必做06999毕业论文不计学分我们湖南是每年的4、10月考试,两年可以考完

汉语言专业分为基础段和本科段,还有汉语言教育专业本科~~不知道你具体想考哪一个啊?

请说明省份,各省不完全一致。

甘肃2010年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考试计划专业代码:050105主考院校:兰州大学开考方式:全国统考总学分:50启用时间:2004年6月序号 课程代码及名称 学分 考试方式 备注 使用教材 作者 出版社 版本1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笔试 必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顺生、李 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笔试 必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卫兴华、赵家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3 00015英语(二) 14 笔试 必考 英语(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4 00037美学 6 笔试 必考 美学 朱立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5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5 笔试 必考 中国文化概论 王宁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6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6 笔试 必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 吴宏聪、范伯群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7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笔试 必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罗宗强、陈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8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笔试 必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罗宗强、陈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9 00540外国文学史 6 笔试 必考 外国文学史 孟昭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 00541语言学概论 6 笔试 必考 语言学概论 胡明杨 语文出版社 2000年11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 笔试 必考 中国古代文论选 赵建新等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 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笔试 免考外语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讲义 张崇琛等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13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笔试 免考外语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吴小美、赵学勇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14 00819训诂学 5 笔试 免考外语 简明训诂学 刘成德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15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笔试 专科加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徐中玉、金启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6 00536古代汉语 8 笔试 专科加试 古代汉语 王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专业及课程顶替说明:1、文学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本科段。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本科段,须加考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6古代汉语。3、不考“英语(二)”加考课程: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00819训诂学。4、06999实践环节及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

自考文艺心理学考试重点

三大文学史,报刊编辑学,新闻采访学训诂学选修其一,语言学概论,美学,公共英语,马列毛泽东思想——大致如此,具体可到自考办或者报名点看简章

自考的教材是自考办指定的,一般可以在自考报名的同时预订教材,也可以根据自考办提供的教材书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本,在网上购买。网上的复习资料,因为各省自考的教材不同,所以要看一下这些资料是否是云南自考的资料。自考的难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难的,主要是考试重点无法把握,复习范围比较大,但只要掌握复习方法,通过是没有问题。自考的复习方法: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3、考试时,要把名词解释当简答题回答,凡是能记住的内容只要卷面允许,都写上去。4、自考的题目范围广,但难度不大,所以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

第2和4,5都比较好考

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等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心理学分支。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文艺家如何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关系;研究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研究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怎样感受和理解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研究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艺术活动去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人们的意志和热情;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艺兴趣和欣赏、创作能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精辟见解。《乐记》中就分析过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南朝粱刘勰的《文心雕龙》更为充分地分析了作者、欣赏者的想象活动、情感作用、灵感突发、个性与创作的关系等。后代的许多诗话、词话也都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在西方,17、18世纪以后,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审美心理学成为一个特别受到重视的领域。德国心理美学家李普斯提出了移情理论。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把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看成是受到压抑的潜在的性本能得以“升华”的需要。其弟子荣格又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用来分析文艺心理现象。美国的阿恩海姆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写成《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强调了文艺心理的整体观念。30年代,中国美学家朱光潜著有《文艺心理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以往的文艺心理研究状况。英国尼达姆所著的《论十九世纪法国和英国社会美学的进展》一书,比较明确地提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及审美心理研究在整个美学研究中的地位。作者指出,美学研究应包括三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补充的部分:抽象的或形而上学的部分,致力于给美下定义;心理学的部分,致力于描述美对于人类心灵的影响;社会学的部分,目的在于确定美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着重讨论的内容有:艺术感知,作家、艺术家的思维特征,形象、情感、理性的关系,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以及创作个性等。这些内容在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中的不同特点以及对评论心理的影响,已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文艺心理学分为创作心理、欣赏心理和评论心理三个部分。

文艺心理学自考大纲重点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汉语言被称为自考中送证的专业,但是它也只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自考的整体难度还是比较高的,需要自主学习,持之以恒。汉语言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看书必须要沉下心,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像“美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几门是比较难的,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复习的,因为复习时会觉得茫然,很难理解课本内容。自考本科汉语言的考试科目有哪些:《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美学》.《唐宋词研究》.《民间文学概论》.《毕业论文》。那么各科目的难易程度如何呢?理解起来较简单的科目:马克思、近代史、英语二 。看到英语二先不要急,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你不想考英语二,就把中国历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文艺心理学、训诂学、文献学,这五门统统考过就可以了,一共就多了2门而已,而且还是选修课。理解难度较高的科目:美学、语言学概论、训诂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为什么会认为这些科目的理解难度较高呢,主要是因为不常用,所以不常见!理解起来就困难了很多,要想解决这类难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狂背,既然不好理解,那硬背总没问题吧,反正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反复加深印象,只要记下来就好了。一般难度但记忆量较大的科目: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和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对有些人来说考外国文学史很困难,千万不要急,一方面可能是是对外国历史不熟悉,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英的文化差距太大,不容易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看一些美剧,最好选择生活类情景剧,比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之类,这样轻轻松松学了解了外国历史之后,学习起来才更加轻松。具体怎么来复习呢?近代史纲要:一、纵横结合:从纵横两个维度宏观上、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体系。  从纵向的维度,就是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16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前三章叙述1840至1919年80年的历史,主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从横向的维度,就是要在把握上述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1、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  认清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是认清一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依据。所谓基本国情,包括这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特点、面对的中心任务等。  2、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功过是非。  3、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党派组织、重要会议和文献著述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4、把握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经验。  二、记忆与理解相结合  目前的几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生在复习这门课程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其“历史课”的性质和特点,注意掌握其所涉的历史背景、历史课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会议、著作及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这门课的复习中,记忆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  三、历史与理论相结合  既要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弄清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把握历史规律、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等理论问题。从考试内容看,主观性试题依然考基本理论、原理、历史经验、教训、重要结论等。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美学:美学相对于语言学概论要简单一点,虽然里面有些高深的东西,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不重要,因为不理解,背重点都能过。拿到教材,先开始阅读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说白了是“考哪些”“怎么考”这两个问题。考试大纲就是学习的方向。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考纲划分的重点,把重点内容背下来,然后结合题目考察自己的记忆效果。古代汉语: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3、考试时,要把名词解释当简答题回答,凡是能记住的内容只要卷面允许,都写上去。4、自考的题目范围广,但难度不大,所以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关注宏达学历教育公众号,了解更多自考与成考的干货知识!!关注宏达学历教育公众号,了解更多自考与成考的干货知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四川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考试课程 00037美学、00540外国文学史、00818文献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36古代汉语、00819训诂学、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816文艺心理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00541语言学概论、00815西方文论选读 自考课程分类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本科段 12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本科段必考课9门,选考课任选2门,总计66学分以上。专科段与本科段累计134学分以上。 13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14 0037 美学 6 15 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16 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17 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18 0540 外国文学史 6 19 0541 语言学概论 6 20 0015 英语(二) 14 6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 7 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8 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9 0815 西方文论选读 4 10 0816 文艺心理学 5 11 0817 中国语言学专书研究 4 必做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二、说明考生可不考本科段的英语(二)课程,但必须加考3门选考课,其学分不少于14学分。三、学习书目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瑞复,李毅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钱淦荣,罗正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文学概论(一)《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徐中玉,金启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徐中玉,金启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外国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陈惇、刘建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张斌主编,语文出版社。10.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宁主编,出版社待定(2009版)。11.写作(一)《写作》,王光祖、杨荫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普通逻辑《普通逻辑原理》,吴家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3.教育学(一)《教育学》,劳凯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4.心理学《心理学》,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5.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杨明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版)。16.英语(一)《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19.美学《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2.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3.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孟昭毅主编,出版社待定(2009版)。24.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语文出版社。25.英语(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6.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王宁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7.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28.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俄罗斯小说文体论》,黎皓智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9.西方文论选读《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张首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0.中国语言学专书研究《言语交际学教程》,刘焕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31.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资料

自考通关王的博客资料不错,重点突出,过关率高,如有需要电话联系注册号码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西方文论选读自考教材吉林,云南西方文论选读自考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请问自考汉语言专业的《外国文学作品选》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节选篇目要求通读原著全篇吗?自考汉语言专业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及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能够使自学应考者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分层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加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本大纲的考核目标,按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所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涵义是:识记:能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原理、概念的区别的联系。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关于自学教材《西方文论选读》课程自学考试上海统一命题指定使用的教材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三.自学方法指导1.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自学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相关章节,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时,要注意各章节之间的相互关联,掌握本学科体系。2.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相结合。自学应考者应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掌握对本课程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原理和概念,以便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切忌单纯孤立地去抓重点、背词句,甚至猜题押题,那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程内容学习与已学过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问题的体会理解。4.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自学者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四.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2.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应考者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认识水平。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本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本大纲所有章节的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2.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应结构合理。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30%,领会30%,应用40%。3.要合理安排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的难度分成易、较易、较难、难四等。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以2:3:3:2为宜。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同,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有难易度不同的试题。4.本课程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5.本课程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考者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6.考试形式:闭卷。7.考试使用工具:钢笔或圆珠笔。IV考试题型填空题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单项选择题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名著《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作者是A、巴尔特B、托多洛夫C、弗莱D、巴赫金多项选择题表现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有A、瓦雷里B、苏珊·朗格C、艾略特D、卡西尔E、韦勒克解释题简答题简述西苏女性写作理论的主要观点。论述题对福柯的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谈谈你的体会。吉林省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不考英语要加考什么呀?谢谢不考英语可用其它英语等级证代替,一般是公三或大学英语四,这要看考区的政策了。没有的话只能选择加考,一般是自选三门选修课来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西方文论选读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七选二我是自考生,有没有《西方文论》方面的复习资料?什么专业的?中国历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文艺心理学训诂学文献学此五门课程为选在其中任选三门代替英语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的教材是自考办指定的,一般可以在自考报名的同时预订教材,也可以根据自考办提供的教材书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本,在网上购买。网上的复习资料,因为各省自考的教材不同,所以要看一下这些资料是否是云南自考的资料。自考的难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难的,主要是考试重点无法把握,复习范围比较大,但只要掌握复习方法,通过是没有问题。自考的复习方法: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3、考试时,要把名词解释当简答题回答,凡是能记住的内容只要卷面允许,都写上去。4、自考的题目范围广,但难度不大,所以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

  • 索引序列
  •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
  •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00816
  • 自考文艺心理学考试重点
  • 文艺心理学自考大纲重点
  • 文艺心理学自考重点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