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最新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图

最新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图

发布时间:

最新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图

1、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下述三个方面: (1)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 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国际政治则不同,它不存在国内政治这样的公共权威。 (2)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 在国内政治中,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在国际政治中,除了国家利益,事实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的民族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3)政治行为主体不同 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各个阶级、阶层、政府、政党、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这些政治行为主体。 在国际关系中,即在国际法上的正式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3、为什么说主权国家是基本行为主体 (1)主权国家能够控制和限度地调动、配置、运用一切资源,形成国际社会强大的行为主体、实体。 (2)主权国家是人类生活诸共同体的合法总代表。 (3)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向。 4、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作为主权国家,必须具备四方面的基本要素——固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统一政权、国家主权。 5、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物的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6、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国家的意义 国家主权对于处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国家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 (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 (2)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 (3)国家主权是一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与其他国家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证。 (4)国家主权是国家参与制定、遵循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 7、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指由若干主权国家或非国家组织依据条约或协议,为达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国际团体和国际机构。 国家间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了特定目的和利益,通过共同签定条约而建立的常设性组织,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非国家间国际组织,是由个人、社会团体或政党所建立的国际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8、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其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如:一战以后的国际联盟,二战以后的联合国。 专门性国际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海事组织等。 (2)按照成员构成和处理事物的地域范围划分: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不同领域的国际组织。 政治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军事性国际组织和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性国际组织。 9、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总体态势。 10、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 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成为5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的主要矛盾。以非战争性对抗和对立为核心内容的“冷战”是两大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基本联系的结构、样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万隆会议(1955年)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此后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不断发展。 在东西南北矛盾这一世界矛盾的基础上,决定了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三个世界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复杂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正向着多级化方向发展,多级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日益深化。 11、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2)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其基本要点是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只能以和平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选择,反对诉诸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内政与对外关系有明确的界限。 (4)互不侵犯原则。 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以及其他方式侵犯犯其他国家。 (5)和平共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进行广泛合作。 13、国际法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和活动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国际法的基本构成仍然可以概括为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4、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1)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 (2)国际法在主权国家处理关系过程中形成,其主要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3)国际法约束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依靠相关国家的自愿、自动和自觉。 15、国际法的重要作用 国际法的作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自考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考生需要通过所有课程才能申请毕业,但是自考的一些考试科目复习自考很少,比如考政治学概论,现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自考生认真备考,争取一次通过考试。自考政治学概论重要知识点归纳政治的含义在西方,“政治”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中国古代的“政治”,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是指“治国平太下”的活动。【选择】1、非马.......主义的关于政治的解释:【选择】(1)用道德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正在写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国家是国内法律秩序所创造的社团。”(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代表人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拉斯韦尔,“政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马克斯.韦伯,“政治意指力求分配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代表人物:孙中山,麦肯齐。(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代表人物:戴维.伊斯顿,“权威性价值分配说”。2、根据马.......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选择&简答&论述】(1)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2)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主导因素,一切政治关系均直接表现为或最终可归结为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特点。(3)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4)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3、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名词】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1、马.......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选择】2、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选择】3、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政治学在古代的发展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选择】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形式,是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掌握政治权力的时代。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1)儒家: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典籍:《论语》和《孟子》。代表人物:孔子,“礼治”——“为国以礼”,“德治”——“为政以德”。孟子:“王道”——“以德行仁”。(2)法家:与儒家相对立的主要流派。典籍:《韩非子》。代表人物:韩非,“霸道”,“以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本,形成了一整套法家的治国理论。(3)道家: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统治。代表人物:老子,“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放弃对国家的治理,而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以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2、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政治学【选择】(1)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代表:1.柏拉图的《理想国》,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2.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基督教神学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政治学成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代表: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1.鼓吹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2.主张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与教权。(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政治学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1、近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学【选择】(1)15世纪至16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①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A. 被马.......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主张: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为了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可以不择手段。B. 布丹的《共和六论》,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主张建立脱离教会集权统治的世俗政权和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②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揭开了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史的第一页。(2)17世纪到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A. 资产阶级: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弗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B. 无产阶级: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是这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3)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A. 资产阶级:以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在个人主义基础上提出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原则,抽象地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则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合作和社会团结”的必然性,主张用“社会政体”来代替国家;用“社会团结”来调和阶级对立;用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观念同无产阶级日益成熟的革命思想相抗衡。B. 无产阶级: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19世纪后期,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 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2.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主要以国家权力为主要研究方向;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以政策的制定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5)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行为主义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里学和文化人类的研究方法。其重要缺陷就是缺乏价值判断。马.......主义政治学的发展1、马.......、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选择】2、《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选择&简答】(1)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的专政。(2)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政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4)系统阐发了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5)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政治学概论教材,2023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上海自考 政治学概论00312 用哪个复习教材好?政治学概论的指定教材把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一下,做题不一定要做难题,基础是根本,每次考试不要着重在一个题目上,要放宽心态,准备好笔记本和错题集,错题集用来记录自己做错的题,笔记本记录一些容易忽略细节和重点。不要急,总之,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不是要做难题而是有没有什么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整理出来的本回答由网友推荐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有的题教材上没有答案为什么1、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有的题,教材上没有答案,这是正常的,因为自考部分题目是难度题,需要掌握教材知识后理解作答并无现场答案的。这类题目可以开放性灵活作答的,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可以了。2、有时候自考题目出得也很角落的,要细看很多遍教材,才会发现出题目的地方,这就需要多看书。总之,自考还是比较累人的。本回答由网友推荐政治学概论中的国家与共同体的区别什么?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当代的世界体系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列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请问哪里能下载<法学概论>,最好是自考教材,谢谢sina==爱问==共享资料==法律资料/教育资料==看看,法学概论,有,下载;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最新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这篇《2014自考政治学概论考点: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影响政体选择的多种因素: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但并不是的。同时,一个国家的具体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也都可能影响这个国家的政体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2、政体的多样性:国体决定政体,每一种国体都会有某种最适合的典型政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国体只有一种政体,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也相同。政体不是直接地、机械地表现国家的阶级本质。例如:美国和英国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用了“共和制”;而英国保留了“君主制”。 3、政体选择的自主性。 4、政体相对于国体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小结:国体和政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是由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必须根据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则来设计和安排。

1、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下述三个方面: (1)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 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国际政治则不同,它不存在国内政治这样的公共权威。 (2)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 在国内政治中,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在国际政治中,除了国家利益,事实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的民族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3)政治行为主体不同 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各个阶级、阶层、政府、政党、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这些政治行为主体。 在国际关系中,即在国际法上的正式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3、为什么说主权国家是基本行为主体 (1)主权国家能够控制和限度地调动、配置、运用一切资源,形成国际社会强大的行为主体、实体。 (2)主权国家是人类生活诸共同体的合法总代表。 (3)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向。 4、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作为主权国家,必须具备四方面的基本要素——固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统一政权、国家主权。 5、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物的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6、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国家的意义 国家主权对于处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国家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 (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 (2)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 (3)国家主权是一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与其他国家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证。 (4)国家主权是国家参与制定、遵循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 7、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指由若干主权国家或非国家组织依据条约或协议,为达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国际团体和国际机构。 国家间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了特定目的和利益,通过共同签定条约而建立的常设性组织,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非国家间国际组织,是由个人、社会团体或政党所建立的国际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8、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其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如:一战以后的国际联盟,二战以后的联合国。 专门性国际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海事组织等。 (2)按照成员构成和处理事物的地域范围划分: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不同领域的国际组织。 政治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军事性国际组织和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性国际组织。 9、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总体态势。 10、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 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成为5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的主要矛盾。以非战争性对抗和对立为核心内容的“冷战”是两大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基本联系的结构、样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万隆会议(1955年)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此后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不断发展。 在东西南北矛盾这一世界矛盾的基础上,决定了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三个世界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复杂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正向着多级化方向发展,多级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日益深化。 11、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2)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其基本要点是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只能以和平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选择,反对诉诸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内政与对外关系有明确的界限。 (4)互不侵犯原则。 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以及其他方式侵犯犯其他国家。 (5)和平共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进行广泛合作。 13、国际法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和活动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国际法的基本构成仍然可以概括为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4、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1)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 (2)国际法在主权国家处理关系过程中形成,其主要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3)国际法约束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依靠相关国家的自愿、自动和自觉。 15、国际法的重要作用 国际法的作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创造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等人类文明财富。 第一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壮大直接相关。是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在西欧。 在西欧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正是以这种资本运行和雇佣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二者缺一不可。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暴力。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典型形态的“圈地”运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第一,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 第四,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点: (1)封~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资~以雇佣劳动。 (2)封~生产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资~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3)封~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因素之上,资~建立在平等交换和排斥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有三种类型:英国、法国和德国为典型代表。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本特点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及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急风暴雨的*形式。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特征是:封建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政治多重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逐步使封建专制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国家。 资本主义本质特征: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权组织,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维护和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工具,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 资料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构成权力的力量基础。 资本的控制和支配,产生了以下结果: 1,使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上升为政治经济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的主体。 2,使资本主义国家有能力建立和维持一整套军事和暴力,保证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 3,具有了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优势。 (2)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 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其生存条件,以资本增值为其根本目的。 (3)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职能、作用范围和强度、作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特定的阶段性。 第二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 第三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形式。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两个发展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实现。 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特征: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方式来统治国家。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产关系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作为基本实现形式。 (2)自由资产阶级主导和控制的政治生活。 (3)可以控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 自由方式在政治生活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具体体现: 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方面:所谓公民政治自由、政治平等和政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制度方面: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代议制是最集中、最典型的制度体现。 政府职能方面:体现是“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指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 其一般特点:政治方法上由主要使用自由主义方法转变为主要使用暴力压迫的方法。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化起来,主要表现是: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的深化。第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集团的矛盾与斗争。 (2)内部矛盾深化的同时,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矛盾的发展。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第二,加深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矛盾和斗争。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也加剧。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垄断资本就必然由自由主义方法为主改变为以暴力压迫方法为主的管理方法。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反映在政权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就是: 第一,从保护个人主义的自由改变以保护集体利益(垄断集团利益)的集权制度。具体表现:削弱议会权力,扩大行政权力。“万能政府”。使权力过分集中到政府首脑一个身上的发展趋势。 第二,垄断资本趋势控制政府。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其代理人执掌政权;二是亲自出马担任要职 第三,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业和文化思想等领域,为维护其统治服务。 垄断资本主义家如何利用国家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 (1)制定以垄断资本为中心的政策、加速资本积累。 (2)利用政府制定计划,靠行政命令来控制生产的无政府性。 (3)利用政府制定政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杠杆。 由此可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内外矛盾的进一步加深,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走向反动和国家对于社会控制的全面加强,这就促使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更加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 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动摇的产物,是特定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 法西斯专政出现: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是资产阶级力量由于经济危机而削弱了。 “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生存空间论”-最反动、最野蛮的荒谬理论。 经济方面: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政治方面:法西斯寡头统治。 对外关系方面: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 法西斯国家典型代表国家是:纳粹德国。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多元民主。 福利国家实质: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融合的表现,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保证增进其资本积累,用社会化政策企图缓和阶级冲突的统治方法。 福利国家鼓吹“资本民主化”,“管理制度革命”,“收入革命”等谬论。

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图

1、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下述三个方面: (1)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 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国际政治则不同,它不存在国内政治这样的公共权威。 (2)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 在国内政治中,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在国际政治中,除了国家利益,事实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的民族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3)政治行为主体不同 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各个阶级、阶层、政府、政党、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这些政治行为主体。 在国际关系中,即在国际法上的正式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3、为什么说主权国家是基本行为主体 (1)主权国家能够控制和限度地调动、配置、运用一切资源,形成国际社会强大的行为主体、实体。 (2)主权国家是人类生活诸共同体的合法总代表。 (3)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向。 4、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作为主权国家,必须具备四方面的基本要素——固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统一政权、国家主权。 5、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物的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6、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国家的意义 国家主权对于处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国家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 (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 (2)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 (3)国家主权是一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与其他国家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证。 (4)国家主权是国家参与制定、遵循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 7、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指由若干主权国家或非国家组织依据条约或协议,为达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国际团体和国际机构。 国家间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了特定目的和利益,通过共同签定条约而建立的常设性组织,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非国家间国际组织,是由个人、社会团体或政党所建立的国际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8、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其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如:一战以后的国际联盟,二战以后的联合国。 专门性国际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海事组织等。 (2)按照成员构成和处理事物的地域范围划分: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不同领域的国际组织。 政治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军事性国际组织和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性国际组织。 9、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总体态势。 10、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 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成为5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的主要矛盾。以非战争性对抗和对立为核心内容的“冷战”是两大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基本联系的结构、样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万隆会议(1955年)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此后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不断发展。 在东西南北矛盾这一世界矛盾的基础上,决定了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三个世界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复杂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正向着多级化方向发展,多级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日益深化。 11、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2)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其基本要点是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只能以和平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选择,反对诉诸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内政与对外关系有明确的界限。 (4)互不侵犯原则。 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以及其他方式侵犯犯其他国家。 (5)和平共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进行广泛合作。 13、国际法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和活动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国际法的基本构成仍然可以概括为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4、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1)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 (2)国际法在主权国家处理关系过程中形成,其主要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3)国际法约束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依靠相关国家的自愿、自动和自觉。 15、国际法的重要作用 国际法的作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自考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考生需要通过所有课程才能申请毕业,但是自考的一些考试科目复习自考很少,比如考政治学概论,现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自考生认真备考,争取一次通过考试。自考政治学概论重要知识点归纳政治的含义在西方,“政治”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中国古代的“政治”,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是指“治国平太下”的活动。【选择】1、非马.......主义的关于政治的解释:【选择】(1)用道德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正在写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国家是国内法律秩序所创造的社团。”(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代表人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拉斯韦尔,“政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马克斯.韦伯,“政治意指力求分配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代表人物:孙中山,麦肯齐。(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代表人物:戴维.伊斯顿,“权威性价值分配说”。2、根据马.......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选择&简答&论述】(1)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2)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主导因素,一切政治关系均直接表现为或最终可归结为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特点。(3)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4)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3、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名词】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1、马.......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选择】2、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选择】3、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政治学在古代的发展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选择】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形式,是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掌握政治权力的时代。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1)儒家: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典籍:《论语》和《孟子》。代表人物:孔子,“礼治”——“为国以礼”,“德治”——“为政以德”。孟子:“王道”——“以德行仁”。(2)法家:与儒家相对立的主要流派。典籍:《韩非子》。代表人物:韩非,“霸道”,“以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本,形成了一整套法家的治国理论。(3)道家: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统治。代表人物:老子,“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放弃对国家的治理,而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以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2、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政治学【选择】(1)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代表:1.柏拉图的《理想国》,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2.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基督教神学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政治学成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代表: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1.鼓吹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2.主张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与教权。(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政治学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1、近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学【选择】(1)15世纪至16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①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A. 被马.......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主张: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为了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可以不择手段。B. 布丹的《共和六论》,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主张建立脱离教会集权统治的世俗政权和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②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揭开了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史的第一页。(2)17世纪到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A. 资产阶级: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弗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B. 无产阶级: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是这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3)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A. 资产阶级:以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在个人主义基础上提出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原则,抽象地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则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合作和社会团结”的必然性,主张用“社会政体”来代替国家;用“社会团结”来调和阶级对立;用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观念同无产阶级日益成熟的革命思想相抗衡。B. 无产阶级: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19世纪后期,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 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2.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主要以国家权力为主要研究方向;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以政策的制定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5)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行为主义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里学和文化人类的研究方法。其重要缺陷就是缺乏价值判断。马.......主义政治学的发展1、马.......、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选择】2、《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选择&简答】(1)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的专政。(2)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政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4)系统阐发了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5)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1、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下述三个方面: (1)有无公共权威的不同 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国际政治则不同,它不存在国内政治这样的公共权威。 (2)利益的构成和内容不同 在国内政治中,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各种社会集团的利益。在国际政治中,除了国家利益,事实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的民族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3)政治行为主体不同 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各个阶级、阶层、政府、政党、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这些政治行为主体。 在国际关系中,即在国际法上的正式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3、为什么说主权国家是基本行为主体 (1)主权国家能够控制和限度地调动、配置、运用一切资源,形成国际社会强大的行为主体、实体。 (2)主权国家是人类生活诸共同体的合法总代表。 (3)国家间政治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向。 4、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作为主权国家,必须具备四方面的基本要素——固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统一政权、国家主权。 5、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物的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6、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国家的意义 国家主权对于处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国家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 (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 (2)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 (3)国家主权是一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与其他国家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证。 (4)国家主权是国家参与制定、遵循国际关系准则的前提。 7、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指由若干主权国家或非国家组织依据条约或协议,为达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国际团体和国际机构。 国家间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了特定目的和利益,通过共同签定条约而建立的常设性组织,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非国家间国际组织,是由个人、社会团体或政党所建立的国际组织,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 8、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其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如:一战以后的国际联盟,二战以后的联合国。 专门性国际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海事组织等。 (2)按照成员构成和处理事物的地域范围划分: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不同领域的国际组织。 政治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军事性国际组织和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性国际组织。 9、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总体态势。 10、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 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成为5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的主要矛盾。以非战争性对抗和对立为核心内容的“冷战”是两大国际政治基本力量基本联系的结构、样式。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万隆会议(1955年)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此后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不断发展。 在东西南北矛盾这一世界矛盾的基础上,决定了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三个世界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复杂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世界正向着多级化方向发展,多级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日益深化。 11、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2)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其基本要点是要求在国际政治中发生矛盾、纠纷和争执的各行为主体,只能以和平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选择,反对诉诸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的内政与对外关系有明确的界限。 (4)互不侵犯原则。 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手段以及其他方式侵犯犯其他国家。 (5)和平共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尊重,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进行广泛合作。 13、国际法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和活动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国际法的基本构成仍然可以概括为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4、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1)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 (2)国际法在主权国家处理关系过程中形成,其主要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3)国际法约束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依靠相关国家的自愿、自动和自觉。 15、国际法的重要作用 国际法的作用具有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1、氏族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 第二,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的管理组织。氏族制度的组织结构是议事会。 第三,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2、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第一,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第二,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 第三,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是人类社会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第一,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第三,部落联盟出现。 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就产生了直接为交换的商品生产。由于交换的发展,从社会中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 第一,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品。 第二,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3、国家的起源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4、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揭示了国家在氏族制度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第二种是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第三种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5、国家与氏族的区别 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点: 第一,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第二,公共权利的设立。 6、剥削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1.神权论 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2.契约论 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阶级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结果。其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论说之大成。 3.暴力论 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7、如何理解列宁关于国家的定义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列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的具体含义: 第一,国家是阶级社会的组织。 第二,国家是统治阶级。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 第三,国家是个机器。 8、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政治权力)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9、国家三要素 往往从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三个方面来界定国家,故称为“国家三要素”说。这是从国家的表面现象,从政治地理意义上解释国家。它的要害是抹煞国家的阶级实质,掩盖国家的本质和阶级使命,因而是不科学的。 10、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它们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是:政治职能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范围的缩小而逐渐缩小其作用范围,而社会管理职能则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日益扩展、深化。 11、国家消亡的条件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 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 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 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 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

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不好学 挺难的 需要背的地方比较多

我最讨厌政治学概论了~背的东西太多了~~我也是深受其害的```不过还是过了,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1、自考应该多看书,网上找一些以前历年考过的试卷(真题)加以练习,这样来考能容易考过。2、自考,只要认真看书自学,坚持习题,考前复习,是可以正常通过自考课程考试的。只要“坚持+努力+自信”,“自考不是很难的”!

都属于理论书面,你每天抽出一小时的时间,连看一个月,你就会大概的印象,这是最合理的安排,你前面一口气看完了,后面你就忘了,一个月之后,你抽出两天温习一下,加深记忆

  • 索引序列
  • 最新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图
  • 最新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 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图
  • 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 自考政治学概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