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

发布时间: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有机化学四教材,自考有机化学五过不了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用的什么教材,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使用教材为王积涛、胡青眉、张宝申和王永梅教授共同编写的《有机化学》。你还得知道研究生考试的时候人家指定的参考书阿,下边是他的网站写有机化学精品教材《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与社会和生活密切相关,同时面向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学和生物物理等领域的意义广泛的基础课。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有机化学》一直是四大基础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由于当前学科交叉的发展,传统的无机化学也越来越多地需要有机化学的知识,用到有机配体,生物无机和无机配位化学都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有机化学在材料、化工等领域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传统的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和催化越来越向有机化学方面靠拢或需要有机化学知识。建国以来,先后主讲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的有已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高振衡教授、著名金属有机化学家王积涛教授,以及郭寿黔、周秀中、唐士雄、张毓凡、胡青眉、张宝申和王永梅教授。目前,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为:张宝申教授、王佰全教授、渠瑾教授、唐良富教授和庞美丽副教授。授课对象为化学学院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和分子工程专业本科生近300人。授课学时为106学时,分两个学期完成。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使用教材为王积涛、胡青眉、张宝申和王永梅教授共同编写的《有机化学》。该教材自1993年出版后,共印刷了八次,累积发行2万多册,1995年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教材。它作为我校有机化学的主要教材,受到我校学生的普遍好评,并在全国其它高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如杨州大学,天津师大,湖南师大,河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院校多年都以该书为教材或指定参考书,有关师生对该书给予很高的评价。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形势的发展,从2001年初开始,坚持少而精,精而新的原则,对该书进行了修改,于2004年又出版了第二版。同时,与该书相配套的《有机化学习题解》和《有机化学学习辅导》也于2004年相继出版,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机化学学习包。《有机化学》同时也是面向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学和生物物理等领域的意义广泛的基础课。因此,有机化学课程组同时还承担相关院系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建国以来,先后主讲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的有汪小兰、王长凤、曹玉蓉、何家骐等教授。目前,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为:曹玉蓉教授、张弛教授、王忠文教授、贺铮杰教授、徐凤波副教授、周正洪副教授和韩杰讲师。授课对象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生物物理专业、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以及2005年开始招生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药学专业近500人。授课学时为72学时。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汪小兰教授编写的面向理科高等学校生物系非生化专业的《有机化学》。该教材从1979年到2005年已经出到了第四版,前三版总印数约75万册。第一版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二版获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第三版于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个版本同时获2001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由王长风,曹玉荣编写的《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也已经出了第二版,累计发行16万册,是一本很受学生欢迎的有机化学参考书。《有机化学》课程曾获得多次奖励。1989年,《有机化学》被南开大学授予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优秀奖。1993年,《有机化学》获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课程奖。《有机化学》自1999年至今,三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其中2003年被评为创名牌优秀课程。2005年,《有机化学》被评为“南开大学校级示范精品课程”。南开大学化学学科有有机化学、农药学、高分子化学三个重点学科,一个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课就是有机化学。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而有机化学及相关的农药学更居高校之首,这些都与《有机化学》基础课的教学密切相关。《有机化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化学学科的本科生打下良好的有机化学理论基础,初步具备有机化学知识的检索、组织、运用和创新,鼓励和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相关领域的探索,为走上社会或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发挥该课程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学和生物物理等领域的作用,辐射和带动相关领域学生打下良好的有机化学理论基础,为加强有机化学与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奠定基础。本课程主要教学方式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生自学、考试等。教学中利用分子模型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每学年布置和指导学生选写教学小论文,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同学的创新能力。到目前已精选同学的优秀教学小论文编辑成三册《有机化学学习》论文集。对学生的考核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黑龙江专升本有机无机化学学的是那本书 求解答 谢谢《有机化学》..(上,下册)曾昭琼高等驾驭出版社《无机化学》..(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高等驾驭出版社感觉满意的话求采纳,谢谢啊。本回答由网友推荐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首先同学们需要知道的是,自考本科虽然报考专业众多,但是有机化学属于比较冷门的专业,所以报考的人数不多。为了节约资源,现在已经没有化学专业可以报考了,相近专业是化学工程,下面是化学工程自考本科考试科目:1、必考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工业化学、传递与分离、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催化作用基础、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实践)、化学反应工程(实践)。2、选考课程:英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物理(工)、中级无机化学、中级有机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线性代数、创业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物理(工)(实践)。全国自学考试时间一般如下:自考每年开设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自2015年起大部分地区已将考试次数调整为4月和10月两次,详细情况请咨询所在地自考办。报考之初,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考生可参考各省的考试计划,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专业。1、兴趣是最重要的出发点。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真正投入的去学。2、有些专业对考生某些能力有特殊要求,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自身能力特点。3、合理安排职业规划。需要对新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坚定目标,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及行业发展。4、有些专业是面向社会开考,有些专业是部门委托开考,仅限本系统在职人员报考,一些本科段专业和特殊专业(如医学类专业)对报考者的学历、职业等还有一些具体要求。同学们在选择自考专业时,一定要多方面考虑,尽量选择符合自己目标的简单好看的专业进行自考本科报考。自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100801)药学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0 3 00015 英语(二) 14.0 4 10110 临床药理学 6.0 4 10112 临床药理学实验 1.0 5 10111 药剂学(二) 6.0 5 10113 药剂学(二)实验 2.0 6 10114 药物分析(二) 5.0 6 10115 药物分析(二)实验 2.0 7 10116 药物化学(二) 5.0 7 10117 药物化学(二)实验 1.0 8 10119 天然药物化学 5.0 8 10120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1.0 9 10124 药事管理学 4.0 10 21074 药学毕业论文(或设计) 以下任选3门、学分之和=>12分10192 医药数理统计 3.0 10118 细胞生物学 4.0 10121 临床医学概论 5.0 03179 生物化学(三) 4.0 02899 生理学 3.5 02900 生理学实验 0 02903 药理学(一) 3.0 02904 药理学(一)实验 0

药学本科自考的科目与你的主考院校有关,每个学校的药学自考科目都是不同的,更有甚者同一个学校不同年份的药学自考科目都会不同。不过自考的课程是相似的,大体课程如下仅供参考!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英语(二)4、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5、有机化学(五)6、分子生物学7、物理化学8、药理学(四)(含实践)9、药物分析(三)(含实践)10、药物化学(二)(含实践)11、药剂学(二)(含实践)12、数理统计13、药事管理学(二)14、药用植物与生药学15、思想道德修养

有机化学自考本科重点

高中化学有机归纳一.各类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表1 各类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类别 主链的选择 碳原子编号烷烃 选择含碳原子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命名某烷 在主链上以连有最简单取代基(甲基)近端为起点编号不饱和烃 选择含有不饱和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某不饱和烃 在主链上以不饱和碳原子近端为起点,进行编号芳香烃 以芳香环为主体(苯、萘…) 以芳香环上连有取代基的碳原子为起点编号烃的衍生物 选择含有官能团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确定为某衍生物 以连有官能团的碳原子为起点,进行编号(或近端) 二.各类主要有机物的组成通式类别 结构特点(官能团) 代表物 一般表示式 分子通式烷烃 只含C—C单键 CH4 R—CH3 CnH2n+2烯烃 含一个C=C双键 CH2=CH2 R—CH=CH2 CnH2n(n≥2)炔烃 含一个C≡C参键 CH≡CH R—C≡CH CnH2n—2(n≥2)苯及其同系物 含一个苯环  R CnH2n—6(n≥2)饱和一元卤代烃 含一个卤原子 CH3CH2Br R—CH2X CnH2n+1X饱和一元醇 烃基饱和含一个—OH CH3CH2OH R—OH CnH2n+1OH一元酚 羟基(—OH)直接连苯环 OH CnH2n—6O饱和一元醛 烃基饱和含一个—CHO CnH2nO饱和一元羧酸 烃基饱和含一个 CnH2nO2饱和一元羧酸酯 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酯化 CnH2nO2三.重要有机反应类型与涉及主要有机物反应类型 反应特点 涉及的主要有机物类别取代 与碳相连的H、官能团 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酚加成 发生在不饱和碳上 不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醛消去 生成不饱和键 卤代烃、醇酯化 羧基与羟基缩合 醇、羧酸、糖类水解 烃衍生物与水复分解 卤代烃、酯、二糖、多糖、多肽、蛋白质氧化 燃烧 CxHyOz+(x+ )O2 xCO2 + y/2H2O 不完全 加氧或去氢 不饱和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糖类还原 加氢或去氧 不饱和烃、醛、单糖聚合 加聚 只生成一种高聚物 烯烃、二烯烃 缩聚 除高分子还脱下小分子 苯酚与甲醛、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氨基酸注意:1.能发生取代(包括取代,水解,酯化):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苯与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浓硝酸在水浴50-60度 浓硫酸水浴70-80度;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氢卤酸卤代烃的水解:氢氧化钠水溶液; 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2.能发生加成烯烃的加成:氢 卤化氢 水 卤素单质 ; 炔烃得加成:氢 卤化氢 水 卤素单质二烯烃的加成:氢 卤化氢 水 卤素单质; 苯及苯的同系物:氢 氯苯乙烯的加成:氢 卤化氢 水 卤素单质;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含醛基的化合物:氢氰酸 氢; 酮类物质的加成:氢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的加成:氢3.能发生消去 卤代烃和某些醇4.变性 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5.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6.裂解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7.皂化 工业上生产肥皂的过程是:将油脂和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放在皂化锅内,用蒸汽加热并搅拌,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合物.然后向皂化锅中加入食盐,应高级脂肪酸钠分子中有一个很长的非极性的烃基,在强极性的电解质中溶解度很小,从中析出悬浮在上层;下层是甘油和食盐的混合溶液.取出上层,加入松香,硅酸钠等添加剂,进行亚率,干燥,成型,即得到肥皂.8.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四.1.含醛基的物质:所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2.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4.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外延 有机化合物内涵 相同 结构、性质相似 分子组成相同 相异 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分子结构相异典型示例 (1)烃: (通式)CH4、CH3—CH3…CnH2n+2CH2=CH2、CH3CH=CH2…CnH2nCH≡CH、CH3C≡CH…CnH2n—2(2)烃的衍生物CH3OH、C2H5OH…CnH2n+2OHCHO、CH3CHO…CnH2nOHCOOH、CH3COOH…CnH2nO2 (1)碳链异构CH3CH2CH2CH3 (2)官能团类别异构CH3CH=CH2、、 、(3)官能团位置异构CH3CH2CH2OH、、 、要点 (1)均为互称(2)概念不可混淆:讨论同系物时不涉及同分异构讨论同分异构体时不涉及同系物五.除杂质乙醇(氯化钠) - 蒸馏氯化钠(NH4Cl) - 加热KNO3(氯化钠) H2O 重结晶、过滤甲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溴苯(溴)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乙醇(水) CaO 蒸馏甲苯(乙醛) 水 分液甲烷(硫化氢) 氢氧化钠或硫酸铜溶液 洗气苯酚(苯) 加氢氧化钠溶液分层取水层,向水层中通CO2 分液、过滤KI溶液(I2) CCl4 萃取硬脂酸钠溶液(NaI) 半透膜 渗析乙酸(甲酸) 醋酸钠晶体 蒸馏CO2(Cl2、HCl) FeCl2溶液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氧化还原(氯化氢溶解)Fe2+(Fe3+) Fe屑 氧化还原烷(烯、炔)(气) 溴水(不能用酸性KMnO4) 洗气NaCl(Na2CO3、NaHCO3) 加足量盐酸 蒸发CO2(SO2) KMnO4或品红 洗气Cl2(HCl) 饱和氯化钠溶液 洗气氢氧化钠(碳酸钠) 氢氧化钙 过滤SiO2(CaCO3、CaO) HCl 过滤CO2(CO) CuO 加热硬脂酸钠溶液(甘油) 盐 盐析、过滤CO(CO2)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气态烷、烯、炔(硫化氢、CO2、SO2)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苯(甲苯) 酸性KMnO4溶液 分液蛋白质(饱和硫酸钠溶液或硫酸铵溶液) 半透膜 渗析甲烷(甲醛) 水 洗气苯(苯磺酸) 水或氢氧化钠 分液硝基苯(硝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淀粉溶液(氯化钠) 蒸馏水 渗析综上所述,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1)物理方法:过滤、分液、萃取、蒸馏、结晶、洗气、直接加热等。(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指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一种或几种试剂使之于混合物中的某物质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生成不于水混溶的液体,或使其中之一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I.化学方法选择试剂的原则:1.选择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2.所选试剂不能带入新的杂质。3.试剂与杂质反应后的生成物与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分离。4.提纯过程要尽量做到步骤简单,现象明显、容易分离。5.气体杂质若为CO、H2等不能用点燃的方法。II.常用的化学方法举例如下:(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破折号后为选用的试剂)1.利用生成沉淀除杂质:NaCl(Na2CO3) ——CaCl2;2.利用生成气体除杂质:3.利用酸式盐与正盐的相互转化关系:NaHSO3(Na2SO3)——SO2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除杂质:FeCl3(FeCl2)——Cl2 5.利用两性反应除杂质:Fe2O3(Al2O3)——氢氧化钠6.利用其他化学性质除杂质:Cu(Fe)7.除去气体中的杂质:①用干燥剂(注意选用原则)吸收水蒸汽。②酸性杂质用碱液吸收:H2(CO2、H2S); C2H4(CO2,SO2).③若酸性气体中含有较强的酸性气体,可用与酸性气体对应的酸式盐饱和溶液吸收:CO2(HCl),H2S(HCl)④碱性杂质气体可用酸吸收。⑤氯气中含HCl,可用水或饱和食盐水吸收。⑥杂质气体为O2时,可用加热的铜网。⑦杂质气体为CO,H2时,可用加热的CuO粉末除去。六.物理性质1.状态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蒽,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酸(16.6度以下)气态:c数在4以下的烷,稀,炔,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液态: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石油,乙二醇,丙三醇2.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杂质而带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甲酸,乙酸,乙醛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香味:乙醇,低级酯 杏仁味:硝基苯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黄色:TNT,不纯的硝基苯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4.密度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比水重: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碘代烃5.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 6.升华性 萘,蒽7.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甲烷,以稀,苯及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四氯化碳能溶:苯酚(0度是微溶)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微溶:乙炔,苯甲酸与水浑溶:乙酸,苯酚(70度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七.最简式相同的:1. CH-----C2H2,C4H4(乙烯基乙炔),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2. CH2O-----甲醛,乙醇,甲酸甲酯,葡萄糖3. CH2-----烯烃和环烷烃4. CnH2no-----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酮,5. 炔烃与3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八.能与溴水反应退色或变色的物质:1.不饱和烃:烯烃,炔厅,二烯烃,苯乙烯等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九.能萃取溴而使溴退色的物质1.上层变无色的:溴代烃,CS2等2.下层变无色的: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脂,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等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退色的物质1.不饱和烃2.苯的同系物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4.含醛基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脂)5.还原性的糖6.酚类7.石油产品8.煤产品9.天然橡胶十一.蛋白质变质的条件1.加热2.紫外线3.重金属盐离子4.某些有机物十二.有机物的燃烧规律1. 烃完全燃烧前后物质的量的变化----CxHy若y=4,燃烧前后物质的量相同;若y<4,燃烧后物质的量减少;若y〉4,燃烧后物质的量增加2. 炭的质量百分含量相同的有机物(最简式可以不同),只要总质量已定,以任意比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总之一个定值。3. 不同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值比相同,则他们分子中c数与H数之比也相同。4. 烃类完全燃烧时的耗氧规律: CxHyOz+(x+ )O2 xCO2 + y/2H2O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x+y/4)值越大,耗氧越多。 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其含氢的百分率越大,,耗氧越多。 等物质的量同时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烯烃,炔烃,耗氧量依次减少0.5mol。充分燃烧aL的气态烃,当恢复到相同状态时,气体体积减少了naL,则原来烃的氢原子数为4(n-1)。十三.有机高分子1.化合物烃、醇、醛、羧酸、酯、葡萄糖、蔗糖等有 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低,如蔗糖的相对分 子质量是342,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90,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少上千,通常称它们为低分子 化合物,或简称小分子。相反,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 几万到几十万,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 万或更高,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则高达几千万。通常 把它们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淀粉、纤维素、 蛋白质、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等物质都属于高 分子化合物。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 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2.结构特点结构与小分子有很大的不同。单个高分子是由一个个链节连接起来的,成千上万的链节常常连成一条长链。高分子最普通、最重要的结构是长链状的。例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的长链就是由C—C键连接的,淀粉和 纤维素的长链则是由C—C键和C—O键相连接的。 可以想象,当这种多条高分子链聚集在一起时,相互间 的缠绕使得许多分子间接触的地方以分子间作用力而紧密结合,这就使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大大增加,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相互作用的分子间力就越强。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可以不带支链,也可以带支链高分子链上如果还有能起反应的官能团,当它跟 别的单体或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时,高分子链之间将形 成化学键,产生一些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这就是高分子的体型(网状)结构,硫化橡胶就是这样 的例子。3.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及其结 构的特点,因而它们具有与小分子物质不同的一些性 质。(1)溶解性线型结构能溶解在适当的溶剂里,但溶解过程比小分子缓 慢;而体型结构的(如橡胶)则不容易溶解,只是有一定程度的胀大。(2)热塑性和热固性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开始软化, 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熔化的聚 乙烯塑料冷却后又变固体,加热后又熔化。这种现象就是线型高分子的热塑性。根据这一性质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等。 有些体型高分子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例如酚醛塑料等。(3)强度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比较大。 (4)电绝缘性高分子化合物链里的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一 般不易导电,所以高分子材料通常是很好的电绝缘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气工业上。例如,制成电器设备零件、电线和电缆的护套等。十四.肥皂和洗涤剂 洗衣粉是肥皂的代替物,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分子中含有亲水性原子团和亲油性原子团的物质,即合成洗涤剂。目前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主要是烷基苯磺酸钠,它的分子组成和硬脂酸钠很相似,合成洗涤剂分子中的亲油性原子团具有更强的亲油作用,亲水性原子团具有更强的亲水作用,去污能力比肥皂更强。

自考没有化学专业,相近专业是化学工程,下面是化学工程自考本科考试科目:说明:自考本科专业化学工程课程设置:1、必考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工业化学、传递与分离、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催化作用基础、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实践)、化学反应工程(实践)。2、选考课程:英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物理(工)、中级无机化学、中级有机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线性代数、创业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物理(工)(实践)。自考本科说明自考本科有几十个专业,每个专业有十几门科目,分为必考课、公共课、选考课、加考课等。自考本科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会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现代企业管理,国际贸易,金融管理等等。

东西有很多,写不过来,我还有一些典型题,如果给我的话,可以给你发过去有机推断一、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二、1、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性质,结构,用途,制法等。2、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3、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4、 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5、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6、 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7、 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8、 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9、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三、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这是我上传的要的话我发给你。。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内容

有机化学怎么了,不就是碳氢化合物的各种反应,很简单。。。。。。。。。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学科的重点学习内容,那么化学必修二都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必修二有机化学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二有机化学知识点: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石油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和氢,同时还含有S、O、N等。主要成分各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还溶有气态和固态的碳氢化合物 煤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的含量是C其次H、O 二、结构 1、甲烷:分子式:CH4结构式: 电子式正四面体 天然气三存在:沼气、坑气、天然气 2、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不反应 (1)、氧化性 CH4+2O2CO2+2H2O;△H<0 CH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甲褪色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3)主要用途: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天然气、沼气应用 三、乙烯 石油炼制:石油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催化裂化:相对分子量较小、沸点教小的烃 裂解:乙烯、丙烯老等气态短链烃 石油的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 方法 1、乙烯分子式:C2H4结构简式:CH2==CH2结构式 2、乙烯的工业制法和物理性质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工业制法:石油化工 3、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 (1)氧化性 ①可燃性 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原因:含碳量高 ②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 CH2=CH2+H2OCH3CH2OH (3)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这种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 乙烯聚乙烯 用途:1、石油化工基础原料2、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评价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煤的综合利用苯 1、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煤的气化:把煤转化为气体,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气 煤的液--燃料油和化工原料 干馏 2、苯 (1)结构 (2)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5.5℃沸点80.1℃,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 a.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 用途:基础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苯胺、苯酚、尼龙等 必修二有机化学知识点: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乙醇 1、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官能团-OH 医疗消毒酒精是75% 2、氧化性 ①可燃性 CH3CH2OH+3O2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断1、3键 2CH3CHO+O22CH3COOH 3、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用途:燃料、溶剂、原料,75%(体积分数)的酒精是消毒剂 二、乙酸 1、结构 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 2、酸性;CH3COOHCH3COO-+H+酸性:CH3COOH>H2CO3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3、脂化反应 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脂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总结 : 三、酯油脂 结构:RCOOR′水果、花卉芳香气味乙酸乙脂脂 油:植物油(液态) 油脂 脂:动物脂肪(固态) 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甘油 应用:(1)食用(2)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 四、糖类分子式通式Cn(H2O)m 1、分类 单糖:葡萄糖C6H12O6 糖类二糖:蔗糖:C12H22O11 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 2、性质 葡萄糖 (1)氧化反应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光亮的银镜)与新制Cu(OH)2反应(红色沉淀) 证明葡萄糖的存在检验病人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 (2)人体组织中的氧化反应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6H12O6(S)+6O2(g)==6CO2+6H2O(l)△H=-12804KJ?mol-1 C6H12O62C2H5OH+2CO2↑ 淀粉 1、水解 五、蛋白质与氨基酸 1、组成元素:C、H、O、N等,有的有S、P 2、性质 (1)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2)★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 (3)★变性: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凝聚成固态物质而析出 (4)颜色反应:蛋白质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5)气味:蛋白质灼烧发出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6)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蛋白质氨基酸 氨基酸结构通式: 甘氨酸丙氨酸 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丝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苏氨酸 谐音:(姓)史携来一本淡亮(色)书 必修二有机化学知识点: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一、简单有机合成 注意化工生产“绿色化学” 二、有机高分子合成 1、乙烯合成聚乙烯------食品包装袋、 保险 膜 2、聚苯乙烯-----玩具、泡沫塑料 n 3聚氯乙烯----薄膜

有机化学 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含碳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含碳物质的化学。“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里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由于科学条件限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因而许多化学家都认为,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 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合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认识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1833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建立了氮的分析法。这些有机定量分析法的建立使化学家能够求得一个化合物的实验式。 当时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有机化学用二元说来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二元说认为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部分和带负电荷的部分,二者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早期的化学家根据某些化学反应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由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基团和在反应中起变化的基团按异性电荷的静电力结合。但这个学说本身有很大的矛盾。 类型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和洛朗建立。此说否认有机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基团组成,而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些可以发生取代的母体化合物衍生的,因而可以按这些母体化合物来分类。类型说把众多有机化合物按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这个问题成为困扰人们多年的谜团。 从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到1916年价键的电子理论的引入,才解开了这个不解的谜团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珀等提出价键的概念,并第一次用短划“—”表示“键”。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其组成的原子通过键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所有已知的化合物中,一个氢原子只能与一个别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氢就选作价的单位。一种元素的价数就是能够与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个数。凯库勒还提出,在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结合这一重要的概念。 1848年巴斯德分离到两种酒石酸结晶,一种半面晶向左,一种半面晶向右。前者能使平面偏振光向左旋转,后者则使之向右旋转,角度相同。在对乳酸的研究中也遇到类似现象。为此,1874年法国化学家勒贝尔和荷兰化学家范托夫分别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同分异构体,圆满地解释了这种异构现象。 他们认为:分子是个三维实体,碳的四个价键在空间是对称的,分别指向一个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碳原子则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当碳原子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时,就产生一对异构体,它们互为实物和镜像,或左手和右手的手性关系,这一对化合物互为旋光异构体。勒贝尔和范托夫的学说,是有机化学中立体化学的基础。 1900年第一个自由基,三苯甲基自由基被发现,这是个长寿命的自由基。而不稳定自由基的存在也于1929年得到了证实。 在这个时期,有机化合物在结构测定以及反应和分类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但价键只是化学家从实践经验得出的一种概念,价键的本质尚未解决。编辑本段现代有机化学时期 在物理学家发现电子,并阐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等人于1916年提出价键的电子理论。 他们认为:各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是使各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原因。相互作用的外层电子如从—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则形成离子键;两个原子如果共用外层电子,则形成共价键。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共用,使相互作用的原子的外层电子都获得惰性气体的电子构型。这样,价键的图象表示法中用来表示价键的短划“—”,实际上是两个原子的一对共用电子对。 1927年以后,海特勒和伦敦等用量子力学,处理分子结构问题,建立了价键理论,为化学键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后来马利肯用分子轨道理论来处理分子结构,其结果与价键的电子理论所得的大体一致,由于计算简便,解决了许多当时不能回答的问题。编辑本段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化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因为有机化合物确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特性。 位于周期表当中的碳元素,一般是通过与别的元素的原子共用外层电子而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的(即形成共价键)。这种共价键的结合方式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氮、氧几种元素构成,少数还含有卤素和硫、磷、氮等元素。因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熔点较低、可以燃烧、易溶于有机溶剂等性质,这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不同。 在含多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互相结合形成分子的骨架,别的元素的原子就连接在该骨架上。在元素周期表中,没有一种别的元素能像碳那样以多种方式彼此牢固地结合。由碳原子形成的分子骨架有多种形式,有直链、支链、环状等。 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初期,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体,有机化学主要研究从动、植物体中分离有机化合物。 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有机化学工业逐渐变为以煤焦油为主要原料。合成染料的发现,使染料、制药工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对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的研究。30年代以后,以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兴起。40年代前后,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又逐渐转变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发展了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工业。由于石油资源将日趋枯竭,以煤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必将重新发展。当然,天然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体仍是重要的研究对象。编辑本段天然有机化学主要研究 天然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合成、结构和性能。20世纪初至30年代,先后确定了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牛胆酸、胆固醇和某些萜类的结构,肽和蛋白质的组成;30~40年代,确定了一些维生素、甾族激素、多聚糖的结构,完成了一些甾族激素和维生素的结构和合成的研究;40~50年代前后,发现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完成了结构测定和合成;50年代完成了某些甾族化合物和吗啡等生物碱的全合成,催产素等生物活性小肽的合成,确定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发现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60年代完成了胰岛素的全合成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70年代至80年代初,进行了前列腺素、维生素B12、昆虫信息素激素的全合成,确定了核酸和美登木素的结构并完成了它们的全合成等等。 有机合成方面主要研究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元素经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19世纪30年代合成了尿素;40年代合成了乙酸。随后陆续合成了葡萄糖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等一系列有机酸;19世纪后半叶合成了多种染料;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DDT和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硫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20世纪初,合成了606药剂,30~40年代,合成了一千多种磺胺类化合物,其中有些可用作药物。编辑本段物理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是定量地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反应性和反应机理的学科。它是在价键的电子学说的基础上,引用了现代物理学、物理化学的新进展和量子力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反应机理的研究,建立了有机化学的新体系;50年代的构象分析和哈米特方程开始半定量估算反应性与结构的关系;60年代出现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 有机分析即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19世纪30年代建立了碳、氢定量分析法;90年代建立了氮的定量分析法;有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常量分析法在19世纪末基本上已经齐全;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有机微量定量分析法;70年代出现了自动化分析仪器。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与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形成了许多分支边缘学科。比如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量子有机化学、海洋有机化学等。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有机化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计算机化,从常量到超微量的过程。 20世纪40年代前,用传统的蒸馏、结晶、升华等方法来纯化产品,用化学降解和衍生物制备的方法测定结构。后来,各种色谱法、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高压液相色谱的应用改变了分离技术的面貌。各种光谱、能谱技术的使用,使有机化学家能够研究分子内部的运动,使结构测定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子计算机的引入,使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方法向自动化、超微量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带傅里叶变换技术的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又为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些仪器和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衍射光谱分析,已能测定微克级样品的化学结构。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合成路线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进展。 未来有机化学的发展首先是研究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迄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能源和资源,如煤、天然气、石油、动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太阳能的化学贮存形式。今后一些学科的重要课题是更直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对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共同课题。有机化学可以用光化学反应生成高能有机化合物,加以贮存;必要时则利用其逆反应,释放出能量。另一个开发资源的目标是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作用下固定二氧化碳,以产生无穷尽的有。机化合物。这几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一些初步结果。 其次是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机催化剂,使它们能够模拟酶的高速高效和温和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了有机合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今后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等必将更趋系统化、逻辑化。编辑本段有机化学课程 有机化学主要是介绍化学物质的科学(高中化学学习当中也会涉及部分有机化学的课程)。目前有机化学物质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其决定性作用,能代表化学物质的基团也就是官能团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 。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以上为烃类);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类,硝基化合物,腈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硫酚,磺酸,砜与亚砜等),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以上为烃衍生物)。 具体主要是介绍这些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化学反应,反应机理,制备方法。其中化学反应基本上为基团的取代,能否进行一个反应,取决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的因素。而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无机物,石油提取物,以及容易制备或成本低的物质制得难以得到的物质。反应机理也为基团之间的进攻和离去倾向之间的竞争。

有机化学合成一、引入碳碳双键 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如:CH3CH2Br + NaOH —— CH2=CH2(气体)+ NaBr + H2O (条件是:NaOH的醇溶液中加热) 2、醇的消去反应:如:CH3CH2OH —— CH2=CH2 (气体)+H2O (条件:在浓硫酸中加热至170摄氏度) 3、炔烃的加成反应:如:乙炔 + 氢气 —— 乙烯 (条件: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二、引入碳碳三键 1、二卤代物的消去反应:如 :CH2BrCH2Br + 2NaOH —— 乙炔 + 2NaBr + 2H2O (条件: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热) 2、某二元醇的消去反应(必须是伯醇):如:CH2OHCH2OH —— 乙炔 +2H2O (条件:在浓硫酸中加热至170摄氏度)三、引入醛基 1、伯醇的催化氧化:2 CH3CH2OH + O2 —— 2 CH3CHO + 2 H2O (条件:催化剂、加热) 2、烯烃的催化氧化: 2CH2=CH2 + O2 —— 2 CH3CHO (条件:催化剂、加热) 3、炔烃的水化法:乙炔 + H2O —— CH3CHO (催化剂、加热)四、引入羟基 1、引入醇羟基 (1)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如: CH3CH2Br + NaOH —— CH3CH2OH + NaBr (条件: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 (2)烯烃的加成反应:如: CH2CH2 + H2O —— CH3CH2OH (条件:用浓硫酸做催化剂) (3)醛的加成反应:如:CH3CHO + H2 —— CH3CH2OH (条件: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醛加成成伯醇) (4)酮的加成反应:如: CH3COCH3 H2 —— CH3CHOHCH3 (条件: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酮加成成仲醇) (5)酯类的水解:酸性条件下:CH3COOCH2CH3 + H2O —— CH3COOH + CH3CH2OH (条件:浓硫酸、加热、可逆符号) 碱性条件下: CH3COOCH2CH3 + NaOH —— CH3COONa + CH3CH2OH +H2O (条件: 加热 ) 2、酚羟基 (1)C6H5ONa + HCI —— C6H6O + NaCl (强酸置弱酸)五、引入羧基 1、酯类的水解:酸性条件下:CH3COOCH2CH3 + H2O —— CH3COOH + CH3CH2OH (条件:浓硫酸、加热、可逆符号) 2、醛的催化氧化: (1)2CH3CHO + O2 —— 2CH3COOH (条件:催化剂、加热) (2) 银镜反应:CH3CHO + 2 Ag(NH3)OH —— CH3COONH4 + 3 NH3 +2Ag + H2O (条件:水浴加热 、生成的银单质附在试管表面,因此要写沉淀符号) (3)斐林反应: CH3CHO + 2Cu(OH)2 + NaOH —— CH3COONa + Cu2O +H2O (条件:酒精灯加热、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六、引入酯基 1、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如: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 H2O (条件:浓硫酸、加热、可逆符号) 2、无机含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如:CH3CH2OH +HO-NO2 —— CH3CONO2 + H2O (条件:催化剂)七、引入卤素原子 1、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总结

乙酸和氧化钙应生成乙酸钙与水: 2 CH3COOH + CaO → (CH3CO2)2Ca + H2O乙酸钙受强热产生丙酮与碳酸钙:(CH3CO2)2Ca → CH3COCH3 + CaCO3

有机化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一)碳原子的成键原则 1、饱和碳原子; 2、不饱和碳原子; 3、苯环上的碳原子。 [应用]利用“氢1,氧2,氮3,碳4”原则分析有机物的键线式或球棍模型; (二)官能团的重要性质 1、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③氧化 2、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③氧化 3、 :①取代(卤代,硝化,磺化);②加成(H2) [延生]①引入氨基:先引入 ②引入羟基:先引入 ③引入烃基: ④引入羧基:先引入烃基 4、R—X: 5、醇羟基: 6、酚羟基: ①与Na,NaOH,Na2CO3反应 2 —OH+2Na→2 —ONa +H2↑ —OH +NaOH→ —ONa +H2O —OH +Na2CO3→ —ONa +NaHCO3 [注意]酚与NaHCO3不反应。 —ONa —OH +NaHCO3(NaHSO3,Na+) ②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的位置:邻位或对位。 [检验]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浑浊或遇FeCl3溶液显紫色; 7、醛基: 氧化与还原 [检验]①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 8、羧基: ① 与Na,NaOH,Na2CO3,NaHCO3溶液反应 ② 酯化反应: ③ 酰胺化反应 R—COOH+H2N—R/→R—CO—NH—R/+H2O 9、酯基:水解 R—CO—O— + 2NaOH→RCOONa+ —ONa 10、肽键:水解 (三)官能团重要性质的应用 1、定性分析:官能团 性质;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1) 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C═C或C≡C; (2) 遇FeCl3溶液显紫色:酚; (3) 遇石蕊试液显红色:羧酸; (4) 与Na反应产生H2:含羟基化合物(醇、酚或羧酸); (5) 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 (6) 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7) 与NaOH溶液反应:酚、羧酸、酯或卤代烃; (8) 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甲酸及甲酸酯); (9) 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10) 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结构(能氧化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 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11) 能水解:酯、卤代烃、二糖和多糖、酰胺和蛋白质; (12) 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醛; 2、定量分析:由反应中量的关系确定官能团的个数; 常见反应的定量关系: (1)与X2、HX、H2的反应:取代(H~X2);加成(C═C~X2或HX或H2;C≡C~2X2或2HX或2H2; ~3H2) (2)银镜反应:—CHO~2Ag;(注意:HCHO~4Ag) (3)与新制的Cu(OH)2反应:—CHO~2Cu(OH)2;—COOH~ Cu(OH)2 (4)与钠反应:—COOH~ H2;—OH~ H2 (5)与NaOH反应:一个酚羟基~NaOH;一个羧基~NaOH;一个醇酯~NaOH; 一个酚酯~2NaOH; R—X~NaOH; ~2NaOH。 3、官能团的引入: (1) 引入C—C:C═C或C≡C与H2加成; (2) 引入C═C或C≡C:卤代烃或醇的消去; (3) 苯环上引入 (4) 引入—X:①在饱和碳原子上与X2(光照)取代;②不饱和碳原子上与X2或HX加成;③醇羟基与HX取代。 (5) 引入—OH:①卤代烃水解;②醛或酮加氢还原;③C═C与H2O加成。 (6) 引入—CHO或酮:①醇的催化氧化;②C≡C与H2O加成。 (7) 引入—COOH:①醛基氧化;②羧酸酯水解。 (8) 引入—COOR:醇酯由醇与羧酸酯化。 (9) 引入高分子:①含C═C的单体加聚;②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 (四)同分异构体 1、概念辨别(五“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同结构); 2、判断取代产物种类(“一”取代产物:对称轴法;“多”取代产物:一定一动法;数学组合法); 3、基团组装法; 4、残基分析法; 5、缺氢指数法。 (五)单体的聚合与高分子的解聚 a) 单体的聚合: i. 加聚:①乙烯类或1,3—丁二烯类的 (单聚与混聚);②开环聚合; ii. 缩聚:①酚与醛缩聚→酚醛树脂;②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聚酯;③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聚酰胺或蛋白质; b) 高分子的解聚: i. 加聚产物→“翻转法” (2) 缩聚产物→“水解法” (六)有机合成 c) 合成路线: d) 合成技巧: (七)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1、取代;2、加成;3、消去;4、氧化或还原;5、加聚或缩聚。 (八)燃烧规律 1、 气态烃在温度高于100℃时完全燃烧,若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该烃的氢原子数为 4;若为混合烃,则氢原子的平均数为4,可分两种情况:①按一定比例,则一种烃的氢原子数小于4,另一种烃的氢原子数大于4;②任意比例,则两种烃的氢原子数都等于4。 2、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 CxHy或CxHyOz 耗氧量相等 生成CO2量相等 生成H2O量相等 等质量 最简式相同 含碳量相同 含氢量相同 等物质的量 等效分子式 碳原子数相同 氢原子数相同 注释:“等效分子式”是指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有机物耗氧量相同,如: CxHy与CxHy(CO2)m(H2O)n或CxHy(CO2)a(H2O)b 推论:① 最简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耗氧量一定,生成的CO2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② 含碳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则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③ 含氢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则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④ 两种分子式等效的有机物,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耗氧量一定; ⑤ 两种有机物碳原子数相同,则总物质的量一定,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⑥ 两种有机物氢原子数相同,则总物质的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九)有机化学信息题的突破 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加工的要点,能自如地进行吸收处理,去伪求真、去繁求简、去辅求主,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训练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在有机化学总复习阶段,不能搞大运动量训练,关键找准典型试题,讲练结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以下七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信息加工水平。 1.将陌生信息处理成熟悉→ 通过联想熟悉化 例1:新近发现了烯烃的一个新反应,当一个H取代烯烃(I)在苯中,用一特殊的催化剂处理时,歧化成(Ⅱ)和(Ⅲ): 对上述反应,提出两种机理(a和b)。 机理a,转烷基化反应。 机理b,转亚烷基化反应: 试问,通过什么方法能确定这个反应机理? 分析:题给信息非常陌生,学生初次见到的确难以入手,给学生提示:酯化反应机理是通过什么方法测的?想必定有同学自然会联想到比较首席的信息18O同位素跟踪测酯化反应机理。通过类似的方法就将一个陌生的信息转化成熟悉信息,从而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用标记同位素化合物进行下列反应。 若按a: 若按b: CH3CH=CHCH3+CD3CD=CDCD3→2CH3CH=CDCD3 分析产物组成即可区分两种机理。 2.将抽象信息处理具体信息 → 抽象信息具体化 对于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解题时首先运用类比转换法,将实际事物转化为某一理想模型,将题给信息通过联想、类比、模仿、改造,转换成自己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并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发生联系,从而使陌生的信息熟悉化,抽象的信息具体化。 例2:A,B是式量不相等的两种有机物,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变。符合上述情况的两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A,B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 解析:A,B两种有机物式量不相等,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也不变。可推知A,B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凡能满足这个条件的每一组化合物都是本题的答案。 (1)烃类:据(CH)n,写出C2H2和C6H6;据(CH2)n写出C2H4和C3H6等。 (2)烃的含氧衍生物类:据(CH2O)n写出CH2O和C2H4O2,CH2O和C3H6O3等。 (3)糖类:当(CH2O)n中的n=6时,写出CH2O和C6H12O6(葡萄糖)也是一组。 以上多组化学式均属同一类型—最简式相同。还应有一类,虽最简式不同,但符合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相等的组合,如:CH4中含C75%,将其式量扩大10倍,则含C原子数为10,含C仍为75%,其余(160-120)=40应由H,O补充,故可以得到C10H8O2,由此得出CH4和C10H8O2为一组。若要写出CH4与C9的组合,据C占75%,可知其余部分占25%,25%为75%的1/3,C9为12×9=108,108/3=36,这36应由H、O补齐,推知H为20,O 为16,即得到C9H20O(饱和一元醇)。 3.将潜隐信息处理成明显信息 → 隐含信息显明化 例3:CS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现有0.228克CS2在448毫升O2(标 况)中点燃,完全燃烧后,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 分析:这道题数据充分,有的同学看到题就开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首先判断哪个反应 物过量,然后一步一步求解。如果仔细审题,就会发现此题有一隐含信息,即CS2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变,若找到这一信息,就可确定燃烧后混和气体体积与CS2无关,马上得到答案为D。 4.将复杂信息处理成简单信息 → 复杂信息简单化 例4:把m摩尔C2H4 和n摩尔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生成p摩尔C2H6,若将所得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需要氧气 A. (3m+n)mol B.(3m+ )mol C. (3m+3p+ )mol D. ( -3p)mol 分析:(m摩尔C2H4和n摩尔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 C原子2m摩尔,H原子(4m + 2n) 摩尔→平衡混合气体中C原子2m摩尔转化为CO2需要氧气2 m,H原子(4 m+2 n)转化为H2O需要氧气m+ ,所以选B。 5.将文字信息处理成符号信息 → 文字信息符号化 例5: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和1 mol 醋酸。A、B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由此可推断:A的分子式和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C8H8O2; B.C8H8O4; C.C9H8O4; D.C9H8O3; 解析:题给信息:结构方面,A是具有酸性的芳香化合物,因其可水解为B和醋酸可推断其应为酯类,由于A不使FeCl3显色,则A的酸性只能是来源于-COOH,即A中除了含酯基外,还应有羧基结构。而其水解产物B中也必然有羧基结构,注意到B与CH3COOH形成酯A,则B中还有-OH结构。 分子量的限制条件,考虑到B中既有-OH又有-COOH,则分子中至少应有3个氧原子,由题给信息可知B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1-0.652=0.348 令其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则其分子量应为M(B) = 138g。 考虑B与CH3COOH酯化为A,则A的分子量为138+42=180,符合A、B分子量不超过200的条件,且B中氧原子只能是3个,否则不符合A的分子量不超过200的条件。 至此,可确定B分子式为C7H6O3,与CH3COOH酯化生成的A的组成应为C9H8O4;对照各选项,(C)为正确。 从中看出:关于有机物转化关系的信息题中,量关系限制也是题给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注意结构与量关系的结合,综合考虑多元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6.将文字信息处理成图示信息 →文字信息图示化 例6.有机合成上通常通过下述两步反应在有机物分子碳链上增加一个碳原子。 应用上述反应原理,试以乙炔,甲醇、HCN等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六步反应合成 解析:合成有机物要以反应物,生成物的官能团为核心,在知识网中找到官能团与其它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从而尽快找到合成目标与反应物之间的中间产物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主要思维方法: A.顺向思维法:思维程序为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 B.逆向思维法:思维程序为最终产物→中间产物→反应物 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需要应用。 解题思路: ①学习试题中信息得知醛经过两步反应(HCN、H2O)使醛基(-CHO)变为[-CH(OH)COOH] 得到羟基羧酸。 ②用逆向思维方法,对最终产物逐步深入分解 ③用正向思维方式和知识网解决乙炔制取丙烯酸的方法。从知识网中得知乙炔水化得乙醛,运用信息乙醛经2步反应得羟基丙酸,最后把分析结果正向表达,写出化学方程式。 7.信息由大化小→实施分别实破 有机推断题不仅注意思维上既有整体性又有灵活性,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技巧由大化小。 例7: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A可发生如图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硝化时可生成四种一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的分子式C6H6O;G能进行银镜反应。 回答(1)有机物可能的结构式 A: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类型:(I)_________ (II)________ (III)__________ 分析:把整个信息分解成三块: 第1块:可知K为三溴苯酚,D为苯酚钠(C6H5ONa)。 第2块:G必为甲酸甲酯从而确定C为甲醇CH3OH。 第3块:苯环上两个取代基只能互为邻位或互为间位。 高考化学总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制好复习的进度,力求让所讲的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真正掌握。第一轮复习不能赶进度,以学生的掌握为前提,打好知识点复习的“歼灭战”。注重培养学生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不要把大量的精力、时间花费在题海战和难题战方面,要精选例题,透彻分析,引导探究,注重方法。尤其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要争取准确无误,会做的题争取不失分,文字表达要规范简要,能切中要点。注重训练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镁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氢氧化钠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钠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容易发生加成、聚合、氧化反应等。 乙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略小比空气,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 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②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 聚合反应: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加热制气体”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4)注意事项: 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 ④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SO2能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因此,在做乙烯的性质实验前,可以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以洗涤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 乙炔又称电石气。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化学式C2H2 分子结构: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可燃性:2C2H2+5O2 → 4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可以跟Br2、H2、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或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H2的加成 CH≡CH+H2 → CH2=CH2 与H2的加成 两步反应:C2H2+H2→C2H4 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 C2H2+HCl→C2H3Cl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3)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金属取代反应:将乙炔通入溶有金属钠的液氨里有氢气放出。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乙炔银沉淀. 1、 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 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 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 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 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 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物质的制取: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 (条件是CaO 加热)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工业制取乙醇: 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制取 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 乙烯氧化法: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酸的制取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 加聚反应: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氧化反应: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催化氧化: CH3CHO+O2→2CH3COOH (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与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浓硝酸等的取代。如: 酚与浓溴水的取代。如: 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的取代。如: 酯化反应。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羧基与羟基生成酯基和水的反应。如: 水解反应。水分子中的-OH或-H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水解反应。 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如: ②酯水解生成羧酸(羧酸盐)和醇。如: 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条件为无机酸式碱) 加成反应。 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别的有机物的反应。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消去反应。有机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 不是很完全,但是基本可以完成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

(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

—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

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

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

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从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从乙醇制乙烯(5)从乙醛制乙醇(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8)油脂的硬化(9)从乙烯制乙醇(10)从乙醛制乙酸

4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49、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俗名总结:

序号物质俗名序号物质俗名

1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1Na2CO3纯碱、苏打

2乙炔:电石气12NaHCO3小苏打

3乙醇:酒精13CuSO4?5H2O胆矾、蓝矾

4丙三醇:甘油14SiO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CaO生石灰

6甲醛:蚁醛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

9NaCl:食盐19KAl(SO4)2?12H2O明矾

10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20CO2固体干冰

实验部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

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二、有机合成材料

(1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2)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3)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的为羊毛线;无气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压不成粉末状的为合成纤维线。

三、“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四、开发新型材料

1、新型材料开发的方向: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2、新型材料: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

一、物理性质

甲烷:无色无味难溶

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

乙炔:无色无味微溶

(电石生成:含H2S、PH3特殊难闻的臭味)

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难溶有毒

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挥发

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溶能挥发

二、实验室制法

甲烷:

CH3COONa + NaOH →(CaO,加热) → CH4↑+Na2CO3

注:无水醋酸钠:碱石灰=1:3

固固加热(同O2、NH3)

无水(不能用NaAc晶体)

CaO:吸水、稀释NaOH、不是催化剂

乙烯:

C2H5OH →(浓H2SO4,170℃)→CH2=CH2↑+H2O

注:V酒精:V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温170℃(140℃:乙醚)

碱石灰除杂SO2、CO2

碎瓷片:防止暴沸

乙炔:

CaC2+ 2H2O→ C2H2↑ + Ca(OH)2

注:排水收集无除杂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饱和NaCl:降低反应速率

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

乙醇:

CH2=CH2+ H2O→(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注:无水CuSO4验水(白→蓝)

提升浓度:加CaO再加热蒸馏

三、燃烧现象

烷:火焰呈淡蓝色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有黑烟

炔:火焰明亮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大量黑烟(同炔)

醇:火焰呈淡蓝色放大量热

含碳的质量分数越高,火焰越明亮,黑烟越多

四、酸性KMnO4&溴水

烷:都不褪色

烯炔:都褪色(酸性KMnO4氧化溴水加成)

苯:KMnO4不褪色萃取使溴水褪色

五、重要反应方程式

烷:取代

CH4+ Cl2→(光照)→ CH3Cl(g) + HCl

CH3Cl + Cl2→(光照)→ CH2Cl2(l) + HCl

CH2Cl + Cl2→(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Cl2→(光照)→ CCl4(l) + HCl

现象:颜色变浅装置壁上有油状液体

注意:

4种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

三氯甲烷=氯仿

四氯化碳作灭火剂

烯:

1、加成

CH2=CH2+ Br2→ CH2BrCH2Br

CH2=CH2+ HCl →(催化剂) → CH3CH2Cl

CH2=CH2+ H2→(催化剂,加热) → CH3CH3乙烷

CH2=CH2+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 CH3CH2OH乙醇

2、聚合(加聚)

nCH2=CH2→(一定条件) → [-CH2-CH2-]n(单体→高聚物)

注:断双键→两个“半键”

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炔:

基本同烯......

苯:1.1、取代(溴)

C6H6+ Br2→(Fe或FeBr3)→C6H6-Br+ HBr

注:V苯:V溴=4:1

长导管:冷凝回流导气、防倒吸NaOH除杂

现象:导管口白雾、浅黄色沉淀(AgBr)、CCl4: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溴苯)

1.2、取代——硝化(硝酸)

C6H6+ HNO3→(浓H2SO4,60℃)→C6H6-NO2+ H2O

注: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至室温再加苯

50℃-60℃【水浴】温度计插入烧杯

除混酸:NaOH

硝基苯:无色油状液体难溶苦杏仁味毒

1.3、取代——磺化(浓硫酸)

C6H6+ H2SO4(浓) →(70-80度)→C6H6-SO3H + H2O

2、加成

C6H6+ 3H2→(Ni,加热)→C12H12(环己烷)

醇:

1、置换(活泼金属)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H2↑

2、消去(分子内脱水)

C2H5OH →(浓H2SO4,170℃)→CH2=CH2↑+H2O

3、取代(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 →(浓H2SO4,140度)→ CH3CH2OCH2CH3(乙醚)+ H2O

(乙醚:无色无毒易挥发液体麻醉剂)

4、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Cu,加热)→ 2CH3CHO(乙醛) + 2H2O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浸入乙醇后变红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酸:取代(酯化)

CH3COOH + C2H5OH →(浓H2SO4,加热)→ CH3COOC2H5+ H2O

(乙酸乙酯: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注:【酸脱羟基醇脱氢】(同位素示踪法)

碎瓷片:防止暴沸浓硫酸:催化脱水吸水

饱和Na2CO3:1、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利于分层

2、除掉乙酸,避免乙酸干扰乙酸乙酯的气味

3、吸收挥发出的乙醇

饱和碳酸钠不能换成氢氧化钠,否则会造成酯的水解

卤代烃:

1、取代(水解)【NaOH水溶液】

CH3CH2X + NaOH →(H2O,加热)→ CH3CH2OH + NaX

注:NaOH作用:中和HBr加快反应速率

检验X: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观察沉淀

2、消去【NaOH醇溶液】

CH3CH2Cl + NaOH →(醇,加热)→ CH2=CH2↑ +NaCl + H2O

注:相邻C原子上有H才可消去

加H加在H多处,脱H脱在H少处(马氏规律)

醇溶液:抑制水解(抑制NaOH电离)

六、通式

CnH2n+2烷烃

CnH2n烯烃/环烷烃

CnH2n-2炔烃/二烯烃

CnH2n-6苯及其同系物

CnH2n+2O一元醇/烷基醚

CnH2nO饱和一元醛/酮

CnH2n-6O芳香醇/酚

CnH2nO2羧酸/酯

七、其他知识点

1.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燃烧公式:

CxHy + (x+y/4)O2→(点燃)→ x CO2+ y/2 H2O

CxHyOz+ (x+y/4-z/2)O2→(点燃)→ x CO2+ y/2 H2O

3.耗氧量:

等物质的.量(等V):C越多耗氧越多;等质量:C%越高耗氧越少

4.不饱和度=(C原子数×2+2 – H原子数)/ 2;双键、环= 1,三键= 2,可叠加

5.工业制烯烃:【裂解】(不是裂化)

6.医用酒精:75%;工业酒精:95%(含甲醇有毒);无水酒精:99%

7.甘油:丙三醇

8.乙酸酸性介于HCl和H2CO3之间;食醋:3%~5%;冰醋酸:纯乙酸【纯净物】

9.烷基不属于官能团

八、有机物性质综合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4)制硝基苯(50-60℃)〔说明〕: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HI、H2S、H2SO3等)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有:烷烃、环烷烃、苯、乙酸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遇溴水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含醛基物质(氧化)

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H2S、H2SO3等)

【2】只萃取不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酯类(有机溶剂)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醇(还原)(氧化)醛(氧化)羧酸。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

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1)酚:生成某酚纳(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16.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17.有硫酸参与的有机反应:

(1)浓硫酸做反应物(苯、苯酚的磺化反应)

(2)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乙醇脱水制乙烯或制乙醚、苯的硝化反应、酯化反应)

(3)稀硫酸作催化剂(酯类的水解)

九、解有机物的结构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

一、有机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团的化学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其它已知条件=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程序

二、有机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团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3.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

白色沉淀证明有Cl、浅黄色沉淀证明有Br、黄色沉淀证明有I;

4.醇: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5.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有机物与NaoH反应:有苯酚羧基-COOH

与Na反应有苯酚羧基-COOH羟基–OH

钠与醇、苯酚、RCOOH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与醚(ROR′)、酯(RCOOR′)不发生反应。(羧酸与醇、酚可用NaHCO3溶液区别开,羧酸可与NaHCO3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银氨溶液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作用:

1.羧酸的水溶液:沉淀消失呈蓝色溶液

2.含醛基的有机物,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3.含羟基的有机物(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

用溴水鉴别时要注意:有可能是由于溴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发生萃取造成的,而且根据萃取后的分层情况也可以鉴别不同物质。

常温下,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即α氢原子)时,苯的同系物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章节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点知识点,那么有机化学知识点的关键又是什么呢?下面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

(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

—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

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

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

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38、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39、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40、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41、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42、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43、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4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4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从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从乙醇制乙烯(5)从乙醛制乙醇(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8)油脂的硬化(9)从乙烯制乙醇(10)从乙醛制乙酸

46、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47、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48、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49、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俗名总结:

序号物质俗名序号物质俗名

1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11na2co3纯碱、苏打

2乙炔:电石气12nahco3小苏打

3乙醇:酒精13cuso4?5h2o胆矾、蓝矾

4丙三醇:甘油14sio2石英、硅石

5苯酚:石炭酸15cao生石灰

6甲醛:蚁醛16ca(oh)2熟石灰、消石灰

7乙酸:醋酸17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三氯甲烷:氯仿18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

9nacl:食盐19kal(so4)2?12h2o明矾

10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20co2固体干冰

实验部分: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高考资源网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有机化学70条必考知识点:指基础有机化学的重点、难点和高频出现的内容。

1.分类学习

这70条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反应类知识、物质结构类知识、性质及特征类知识、合成类知识、衍生类知识等多个方面。需要形成科学的分类学习,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点的整体掌握程度,为备考打好基础。

2.反应类知识

反应类知识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酸碱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这些反应涵盖了很多基本概念和基础机理,理解和熟练掌握对于做题至关重要。

3.物质结构类知识

物质结构类知识涉及到有机物的化学键、共振、立体化学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有键能、半键、双键、立体异构体、光学异构体等。学生需要重点理解这些概念的特点和应用。

4.性质及特征类知识

性质及特征类知识主要包括单官能团的物理性质、官能团对化合物的作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性等方面,这些知识点在试题中非常常见,需要认真掌握。

5.合成类知识

合成类知识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过程复杂多变,需掌握的知识包括基本合成反应、一些重要合成方式、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等方面。合成类问题在考试中尤为常见,把握合成方法至关重要。

6.衍生类知识

衍生类知识相对而言较为细节,主要包括有机分析、天然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等方面。虽然学生可能不会直接遇到这些知识点的题目,但深入掌握此类知识可以帮助加强有机化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7.学习方法

想要比较全面地掌握这70条必考知识点,要建议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如整理归纳、边做题边查漏补缺、找相关文献阅读等。同时也要有耐心和毅力,在掌握基础的同时,注重应用和拓展,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考纲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1. 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2. 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3.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4.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6. 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7. 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8.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9. 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加聚和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10. 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11. 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回归课本】1.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与同分异构体有关的综合脉络3.有机反应主要类型归纳 下属反应物 涉及官能团或有机物类型 其它注意问题取代反应 酯水解、卤代、硝化、磺 化、醇成醚、氨基酸成肽、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质水解等等 烷、苯、醇、羧酸、酯和油脂、卤代烃、氨基酸、糖类、蛋白质等等 卤代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消耗量;酯皂化时消耗NaOH的量(酚跟酸形成的酯水解时要特别注意)。加成反应 氢化、油脂硬化 C=C、C≡C、C=O、苯环 酸和酯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加成;C=C和C≡C能跟水、卤化氢、氢气、卤素单质等多种试剂反应,但C=O一般只跟氢气、氰化氢等反应。消去反应 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脱卤化氢 醇、卤代烃等 、 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 有机物燃烧、烯和炔催化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氧化成酸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发生氧化反应 醇氧化规律;醇和烯都能被氧化成醛;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消耗试剂的量;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规律。还原反应 加氢反应、硝基化合物被还原成胺类 烯、炔、芳香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等 复杂有机物加氢反应中消耗H2的量。加聚反应 乙烯型加聚、丁二烯型加聚、不同单烯烃间共聚、单烯烃跟二烯烃共聚 烯烃、二烯烃(有些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炔烃等) 由单体判断加聚反应产物;由加聚反应产物判断单体结构。缩聚反应 酚醛缩合、二元酸跟二元醇的缩聚、氨基酸成肽等 酚、醛、多元酸和多元醇、氨基酸等 加聚反应跟缩聚反应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醇、醛、酸、酯转化关系的延伸

  • 索引序列
  •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
  • 有机化学自考本科重点
  •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内容
  •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总结
  • 有机化学自考重点章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