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发布时间: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物流专业考试的基础内容知识点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下面是物流考试的基础内容知识点。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 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 供应物流; b. 生产物流 c. 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e. 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 地区物流 b. 国内物流 a. 国际物流 2.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 社会物流 b. 行业物流 c.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技术,物流科学的产生也比加工科学历史短暂,称之为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网络时代的物流特点: 1.经营全球化 2.网络系统化 3.供应链的简约化(供应链是指涉及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的全过程中、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系统) 4.企业的规模化 5.服务一体化 系统性是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征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物流的全过程,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费用最小。 ;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预测与决策分析、线性代数、物流自动化、物流信息管理(本)、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管理概论、网络营销、商品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物流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商务概论、采购学等。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学习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上的专业学科。 物流管理自考本科科目列表 该专业的自考本科科目有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他们具体的考试科目如下: 1.必考科目 企业物流、物流规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供应链物流学、物流运输管理、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2.选考科目 国际市场营销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人力资源管理(一)、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考核、企业会计学、企业经营战略、英语(二)、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线性代数(经管类)、组织行为学、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 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方向 在我国,物流还属于新兴产业,但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对物流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的普及更加显示出物流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广阔的前景。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考生们需要发愁的不是能否找到工作,而是怎样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作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毕业后主要在交通、互联网、贸易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交通/运输/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贸易/进出口、新能源、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毕业后主要从事仓库管理员、物流专员、采购主管等工作,大致如下:仓库管理员、物流专员、采购主管、销售助理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专业代号:B020229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序号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标准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1 001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 2 002 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5 必考 笔试 3 003 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4 必考 笔试 4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必考 笔试 5 英语(二) 14 必考 笔试 6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必考 笔试 7 007 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5 必考 笔试 8 008 5375 物流案例与实践(二)(中级证书课程) 4 必考 笔试 9 009 5376 库存管理(二)(中级证书课程) 5 必考 笔试 10 010 5377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中级证书课程) 5 必考 笔试 11 011 5378 运输管理(二)(中级证书课程) 5 必考 笔试 12 012 5379 仓储管理(二)(中级证书课程) 5 必考 笔试 13 013 5373 物流企业管理(中、高级证书课程) 5 必考 笔试 14 014 5380 供应链管理(高级证书课程) 4 必考 笔试 15 015 1574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 4 必考 实践考核 16 016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17 201 5363 物流基础(初级证书课程) 5 加考 笔试 相关说明 开考方式 面向社会 报考范围 全省 主考学校 深圳大学 课程设置 必考课程16门,共79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1门,共5学分; 毕业要求 不少于16门且不低于79学分 说明 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需加考201课程。 备注 根据粤考委[2006]17号文件《转发全国考办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有关事项的通知,本专业从2007年4月开始调整考试计划。(详细请点击查阅)楼主可以访问这个网站: 里面有详说的

自考物流规划知识点总结大全

面试分为四轮,第一轮是部门经理,第二轮是人事,第三轮是更高层的经理,第四轮是总部的经理。第一轮到第三轮都是面试的常规问题,自我介绍,学历(我是应届生),就业方向,未来规划之类的。第四轮的总部经理,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地狱般,电话面试了将近一个多小时,问了我很多专业问题,需求分析,供应链的相关问题,然后我不知道的就说的很模糊很概念,她就一直揪着我要问到很细节的内容,感觉像审犯人一样,最后还有将近十五分钟的英语面试,就是问了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而且这四轮面试都是一天发生的。最后一轮面试真的把我这个学渣问的一身冷汗,建议想求职的都好好做功课。

1.针对客户不同属性,为客户选择能力之内的物流服务,并将具体情况反馈后续物流团队一般是市场部或商务部,有经验的老手,绝大多数还可能是公司boss直接完成不是简单销售。

2. 调研客户具体物流情境,提出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方案并完成设计,形成具体产品模式,交付运营团队或者直接交付客户公司物流仓储部门。一般是一个个的项目组,由富有经验的企业中坚力量牵头建立,也可能会企业内结合具体情况跨部门组建,会有一个具体执行设计小组。

3. 运营整个物流环节,执行之前的方案。主要内容是:安排计划、发布命令、跟踪......看起来是操作,但是前期包括方案落地、反馈具体方案完成情况,并沟通调整。一般是各操作链条核心成员#小头头#构成,也有些直接组建物流部、仓储部构成。前期有部分规划,后期操作为主。

关于物流规划,我在我的尚西博客里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当时有不少学员问我:我想从事物流规划,合适吗?我的就业方向是物流规划,我的条件够格吗?还有的想从物流基层操作,如仓管、客服、物流专员等转型从事物流规划与设计,纳闷自己面试时为何屡屡碰壁?更有一些刚毕业的物流管理毕业生,步出校门,目标就是立马从事物流规划与设计工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工作在物流行业里算“最体面”的工作。对于以上问题,说实话,如果是在3个月前,这些问题我没法回答,因为之前我也没真正做过物流规划的工作。没做过,就没有发言权。但目前来说,我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调研客户需求、撰写物流解决方案,也大概知道物流规划和设计是个啥东东。当然,对于物流规划,我不是行家,从事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无法准确的概括物流规划的含义,下面我只谈谈我个人对物流规划的理解。我所理解的物流规划,本质上就是出具“物流解决方案”,说白了,针对相关需求,公司的、客户的,第三方的等等,综合平衡关键指标,实现战略目标、时效、成本、资源的匹配和平衡,最终的交付物就是“解决方案”,可以是PPT形式的,也可以是Word形式的,可以洋洋洒洒万言书,也可以是10页左右的PPT材料。所以,物流规划,现实落地来讲,干的就是“如何做好物流解决方案”的工作。当然,这仅仅是呈现物,背后,凝结的是大量的汗水,烧死的是无数的脑细胞。那么,做好物流规划工作需具备哪些条件呢?最近和几个资深同行闲聊过这个问题,大家一致得出如下必备条件:

一、经验。某种意义上,写物流解决方案,吃的是“老本”,所谓“老本”,就是在相关行业具有数年乃至十几年几十年的行业实战经验,没有相关行业沉淀和经验积累,很难针对具体需求制定出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可以说,缺乏相关经验,想直接从事物流规划,个人觉得纯属扯淡。

二、悟性。很多人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很可能是一份工作做了十年;工作年限长,有经验,不代表会规划,会设计,会制定方案;现实中,很多行业经验丰富的人,你让他写一份方案,往往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开始,怎么做,PPT怎么布局,怎么阐述论点,怎么进行数据分析,怎么措辞,如何组织语言等。个人觉得,任何工作,不同的人做,效果大相径庭。很多时候,效果差的,不代表没用心做,这和悟性有关。当然,悟性,很多时候是天生的。如何理解悟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当看到一个工具,别人在A方案中用,你深刻揣摩工具的内涵后,实行拿来主义,或者加以改良,用在自己的B方案里.将别人的东西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而这,就是悟性。

三、技能。物流规划,离不开数据分析。制定任何一份解决方案,最终是要拿出来说服人的,没有数据,就没有说服力;“用数据说话”,这是物流规划的天条;如何用数据说话呢?试想,连Excel基本函数都不会,基础数据怎么搜集和处理?物流数据分析的方法论、基础统计学常识、常用的20大工具等,掌握程度“一穷二白”,那么,纵使胸有千言,提笔时却是一筹莫展,不知从而入手,完全没有了思绪。而这,缘于基本技能的缺乏。

四、人脉。做规划,写方案,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百度谷歌,不是复制粘贴。在涉及到市场调研、竞争者核心信息分析时,你得有点门道对行业前沿或者竞争者的某些“关键信息”有所了解,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懂的。而这些,还是要依赖你在圈子里有几个熟人才行,没有“道上”同行和熟人,处于信息孤岛上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想当然,方案实施的效果必然是“误人误事,害人害己”。那么,如何积累优质人脉?答案是,要么你有技能,要么你有思维,并且懂得分享和感恩。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在总体上与一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和物流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突出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及各类岗位,培养出与国际接轨,获得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且符合现代物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培养从事物流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应考者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服务。在业务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基本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培养与国际接轨,获得物流职业资格认证,能在物流企业或企业内的物流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并且还能在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上、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物流管理、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要求应试者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 三、学历层次和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分为专科和独立本科段。 凡取得本专业(专科)考试计划规定的15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0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凡取得本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的14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7学分,毕业论文经答辩成绩及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按照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暂行规定》,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院校,根据本院校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授予 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经答辩未通过者必须补作,不补作者不予毕业;补作合格者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1A0216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备注 1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0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3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4 05361 物流数学 6 5 05362 物流英语 7 6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7 05363 物流基础 5 初级证书课程 8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 5 9 05365 物流信息技术 4 初级证书课程 05366 物流信息技术(实践) 3 10 05367 物流案例与实践(一) 4 初级证书课程 11 05368 库存管理(一) 5 初级证书(四选一)课程 12 05369 采购与供应管理(一) 5 13 05370 运输管理(一) 5 14 05371 仓储管理(一) 5 15 05372 国际物流导论 4 总学分 7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课程与学分 专业代码:01B0216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 注 1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00021 高等数学(二) 9 3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4 00015 英语(二) 14 5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6 0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5 7 05375 物流案例与实践(二) 4 中级证书课程 8 05376 库存管理 (二) 5 中级证书(四选二)课程 9 05377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5 10 05378 运输管理 (二) 5 11 05379 仓储管理 (二) 5 12 05373 物流企业管理 5 中、高级证书课程 13 05380 供应链管理 4 高级证书课程 14 05381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4 总学分 77 10134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五、考核方式 1、本专业所列课程,除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实践环节课程外,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2、实践环节考核由主考学校组织,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计分。 3、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用上机考核的办法,由市自学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 4、在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向主考学校提出撰写毕业论文的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主考学校根据考生的论文选题方向为其指定论文指导教师。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小组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论文成绩。 六、专科接考本科规定 凡取得教育部认可的各类高等院校(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的专科毕业生,应执行以下规定: 1、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 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须加考本专业专科的一门课程:物流基础 七、部分课程说明及教材 1、 物流数学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微积分常识,物流中的概率与统计基础(数据搜集与整理,数据分布特征描述,概率与概率分布概述),预测技术(时间序列分析,一元回归分析),物流中的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概要,CPM,PERT,简单的运输优化问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待编) 2、 物流英语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必修课程,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物流与供应链概述,采购与供应,仓储,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客户服务,常用物流单证与文件,物流英语常用词汇与术语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待编) 3、物流基础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自学考试应试者物流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运用能力而设置的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物流在经济活动与组织中的作用、物流与客户服务的关系、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全球物流、物流组织与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最新物流管理理念与最新技术,深入结合中国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物流在中国发展现状、政策法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王之泰主编 4、物流企业会计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达到物流基层管理人员要求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标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刘东明主编 5、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与网络安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标识技术;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交换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仓库,运输优化调度和车辆配载,仓库管理系统(WMS),物流仿真,MRP,ERP,VMI/CMI,CPFR等);电子商务(包括;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内容和过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案例分析);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李素彩主编 6、物流案例与实践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从行业的角度对物流运作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分为四部分 :制造业物流案例与实践、零售业物流案例与实践、第三方物流案例、其他行业(医药、图书、邮政)物流案例与实践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周德科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7、库存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库存管理概述,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生产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RP及M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绩效与标杆管理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赵启兰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8、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介绍采购战略、采购需求确定、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方法、采购价格确定、采购谈判、采购合同制订、采购质量保证与采购绩效评估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该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验考生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情况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物流采购中的实际问题,从事采购与供应管理的能力。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郑称德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9、运输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运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物流运输概述,物流运输基础,物流运输组织,物流运输选择与决策,运输成本、绩效和价格管理以及物流运输商务管理。 本门课应在已有运筹学、物流基础、运输经济学的基础上学习,是配送、供应链课程的基础课。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方芳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10、仓储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仓储管理综述;仓储管理流程;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设备;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储作业成本管理;现代仓储管理技术;冷库库房管理;仓储法律法规。内容涵盖物流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级物流师所应了解和掌握的基本仓储管理知识和现代仓储管理理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李万秋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11、国际物流导论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组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在不同国家内流动的活动。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扩展,是跨国界的商品的空间转移。本课程首先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方式、设施、技术、物流的标准化、物流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应用问题,使考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管理要求。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王德章主编 12、物流企业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是以物流企业管理思想和原理为主要理论框架,从物流的基本概念开始,综合研究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物流企业管理的系统观念、管理基础、物流企业组织机构、市场研究、决策和计划管理、企业文化、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以及资本运营与评价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同时重点对物流与运输活动中所涉及的管理原则和实践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方虹主编 1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达到物流职业经理中级证书要求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标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刘东明主编 14、供应链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整合性科学,涉及信息技术、管理理论等多方面知识。分为四部分:供应链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理论、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技术、供应链设计案例。由浅入深地全面介绍了当代供应链发展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方法。涉及到大量的中外文资料,包括学术性很强的论文和著名企业的真实案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于淼主编 15、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基础知识、物流软件发展概况、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软件操作、运输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软件操作、货代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软件操作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卢奇主编北京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办公室 2005年3月15日

1、物流规划是系统规划设计,不同于产品设计,不能完全复制,能复制的只有你的思路。这就决定了你出售的是个人精力,不是产品,所以收益额首先受限于个人精力。2、既然是系统规划,你就需要了解系统内组成的每个知识点,包括供方软硬件产品知识、需方业态知识、需方管理流程等等。单就硬件产品说就不下十几类、上百种吧,靠学习不行,只能靠经验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每个行业的每个客户都是一个有特点的个体,内部千差万别,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可能在客户那里解决不了问题,最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4、每个客户的外部、内部情况都是变化的,所以物流系统要根据客观因素不断改善。客户在当前要的却是一个规划方案定稿,再加上系统规划设计没有检验标准,客观因素也是不停的在变化,最终的结果总是客户在抱怨系统运行有这样那样的问题。5、绝大部分客户不想为物流系统规划买单。首先设备厂商、集成商自带规划功能,作为硬件销售的附赠品;其次客户内部有几个似懂非懂人员,拉上一大把供应商讨论方案,取各家之长,一来二去,也能凑出来一个差不多的方案;最后还是这个东西没有检验标准。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总结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高纲183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725 物流规划南京财经大学编(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物流规划》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和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自学考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在工作中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物流管理的决策水平和管理绩效,提高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物流规划》课程设置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2.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模型,包括概念、特征、分类、模型及规律;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先进的物流系统理念,侧重于规划、分析、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期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应用效率;4. 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定量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特征和模式、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物流系统决策方法、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等内容。本课程的学习难点是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方法、物流系统决策模型等内容。Ⅱ 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物流系统设计和规划等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对某一特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业务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和模型,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理解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掌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与原则;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为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一、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的特征三、物流系统的模式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一、物流系统的要素二、物流系统的要素集成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含义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三、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第四节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物流系统;2.领会:系统分类、物流系统分类、效益背反、系统的一般模式、物流系统的模式;3.简单应用:系统的基本特征、物流系统的特点;(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功能要素、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要素、物流要素集成动机;(三)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1.识记:物流系统规划、系统总成本、物流系统设计;2.领会: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区别、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总成本最优原则、显性物流成本、隐性物流成本;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1.领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三个层面;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第二章 物流系统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及一般步骤;掌握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和物流系统目标设置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掌握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和分析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问题识别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一、物流系统的目标设置二、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四、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一、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二、解释结构模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1.识记:SWOT分析、企业环境、宏观环境、物流体系环境、SWOT分析、5W1H法;2.领会: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目标;3.简单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物流系统分析表、决定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物流业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1.识记:营运目标、基本目标、5S目标、3S1L目标、7R目标、SMART原则、系统目标的完备性、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目标集聚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树、问题树;2.领会: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目标的多样性、物流系统目标的层次性、物流系统战略类型、战略目标分析的工作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物流系统目标冲突和处理方法、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意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三)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1.识记:结构、结构模型、多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2.领会:ISM方法的建模步骤;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影响物流企业联盟伙伴组合的因素分析。第三章 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节点的类型、作用和功能;掌握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和主要方法;掌握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步骤和主要内容;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和配送中心区域规划的方法;掌握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物流中心规划的目的、设计原则。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一、物流节点的概述二、物流节点的类型三、物流节点的功能第二节 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一、物流节点选址规划概述二、单物流节点选址三、多物流节点选址第三节 物流节点布局规划一、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二、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第四节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一、配送中心规划概述二、配送中心的分类和功能三、配送中心的区域规划第五节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一、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二、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三、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系统结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2.领会:物流的过程、广义的物流节点、狭义的物流节点、物流节点的类型、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的作用、物流节点的功能4.综合应用: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二)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选址、计算机辅助节点设计技术;2.领会: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常用的单节点选址方法、多物流节点选址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原则、物流节点选址步骤、欧几里得选址方法、直角选址方法、加权因素选址法;4.综合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因素;(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1.领会: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目的、物流节点选址、物流节点布局;2.简单应用: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四)配送中心规划设计1.领会: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 ;2.简单应用:配送中心内部工作区域、配送中心区域规划步骤;3.综合应用:配送中心的功能(五)物流中心规划设计1.识记:集货中心、送货中心、转运中心、加工中心、物流控制中心;2.领会:物流中心的类型、物流据点的数目与规模;3.简单应用:物流中心的地位、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的规划涉及的因素、物流中心的筹建;4.综合应用:物流中心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物流中心设施规划的目的;第四章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的概念、功能、作用;掌握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了解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和线路组合要素;掌握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和线路规划设计的内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线路概述一、物流系统的线路二、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三、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四、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第二节 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一、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二、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三、物流系统线路要素第三节 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一、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二、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第四节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二、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线路概述1.领会:物流线路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二)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1.识记:管道运输、航空运输、流向、流体、流程、流效;2.领会: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联运方式、3.简单应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物流系统线路要素;(三)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1.简单应用: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运输线路选择的原则、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2.综合应用:最短线路法、Dijkstra法应用、运输问题模型、旅行推销员(TSP)模型应用;(四)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1.领会:运输合理化、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2.简单应用: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运输合理化设计的“五要素”、 运输系规划设计的内容;第五章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熟悉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了解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区域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网络概述一、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二、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第二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一、单核心节点结构二、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三、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四、多核心节点结构第三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一、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三、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第四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一、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三、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第五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二、规划总体框架三、区域物流系统设计四、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网络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网络、物流网络结构;2.领会:区域物流网络、服务经营网络、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3.简单应用:服务经营网络的作用、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1.识记:单核心节点结构、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2.领会: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与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的区别、多核心节点结构;(三)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1.识记: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德尔菲法、解析方法、启发式方法;2.领会: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节点和线路的相互关系;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1.识记:有效性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职权、协调原则、功能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虚拟化物流网络组织、狭义自营组织、内部交易组织、内部外包组织、业务外购组织、战术外包组织、战略外包组织;2.领会:合理管理幅度原则、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流程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五)区域物流系统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园功能规划设计2.领会:物流网络规划、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区域货运模型、价值-重量模型、时间分布模型、模式分担模型、货物-车辆模型、网络分配模型;3.简单应用:区域物流系统设计、节点选址模型、节点类型、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物流园区微观仿真评价内容、物流园区经济分析评价内容;第六章 物流系统的模型与仿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掌握层次分析法及在物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掌握系统仿真的概念及物流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了解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一、物流系统仿真概述二、系统仿真的特点三、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第三节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蒙特卡罗方法二、系统动力学方法三、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案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1.识记:物流系统分析;2.领会: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二)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1.识记:仿真、系统仿真;2.领会:现代仿真的概念和框架;3.简单应用:系统仿真要素、系统仿真的特点、系统仿真的实质、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4.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仿真模型的运用、系统仿真的作用;(三)离散事件系统仿真1.识记:蒙特卡罗方法、系统动力学;2.简单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逻辑流程、系统动力学的表示方法、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3.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应用第七章 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评价的概念及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掌握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指标组成;掌握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熟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熟悉和了解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一、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一、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二、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第三节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一、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二、因子分析方法三、主成分分析方法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五、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六、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评价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目标和任务、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综合评价的思想原则;(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1.领会: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选择确定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3.综合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1.识记: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共性方差、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2.领会:因子分析方法的作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和任务、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三种性质指标、碎石图;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因子分析法的特征、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步骤、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因子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应用数据包络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4.综合应用: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应遵循的原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八章 物流系统决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及决策类型;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熟悉物流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掌握第三方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标准;掌握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和常用决策准则;掌握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损益期望准则、决策树法和效用概率决策法等常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决策概述一、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二、物流系统决策的类型三、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决策一、传统决策方法二、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三、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第三节 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一、平均准则二、乐观准则三、悲观准则四、折中准则五、后悔准则六、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第四节 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一、 损益期望准则二、 决策树法三、 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四、 效用概率决策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决策概述1.识记: 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2.领会:物流决策的概念;物流系统决策的分类;3.简单应用:决策过程、物流系统决策的要素、企业物流的战略决策目标和内容;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4.综合应用:决策基本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模型;(二)第三方物流决策1.领会:企业采用传统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2.简单应用: 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3.综合应用:如何判断物流子系统是否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三)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平均准则、后悔值准则;2.领会: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3.简单应用: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4.综合应用:平均准则、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后悔值准则的应用;(四)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损益期望值;决策树法、灵敏度分析、效用、效用曲线、2.领会:风险决策的假设条件、不同标准的风险决策方法适用场合、决策树的构成;3.简单应用:决策树法的步骤、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步骤、效用曲线的类型、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步骤;4.综合应用:损益期望准则的应用、决策树的应用、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应用;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给出了学习的主线,覆盖了该课程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该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教材里均有明确体现。三、关于自学教材使用教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应用性很强,考生应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领会基本概念的同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或解决实际问题。本大纲为考生提供了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便于考生阅读自学。同时,建议考生通过网络、各类期刊、书籍等,浏览物流运作管理的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物流规划》是一个还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课程,其内容许多人在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践着,考生应该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在学习中,请注意以下事项:1. 在学习每一章内容之前,先认真了解本自学考试大纲对该章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做到在学习时心中有数。2. 务必重视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要下足够的功夫,反复思考,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了解。并注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并能运用适当的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3.注意阅读参考资料,我们建议考生通过很多地阅读参考资料如网络资料、期刊文章、书籍及自身的实践,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学会选择和阅读参考资料,也是提高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要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节分别提出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建议和要求。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1、 要熟知考试大纲对本课程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准确理解对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认知层次和考核要求,并在辅导过程中帮助考生掌握这些要求,不要随意增删内容和提高或降低要求。2. 要结合典型例题,结合大纲中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要求,在相关章节中都要注意引用案例,帮助考生真正达到考核要求,并培养良好的学风,提高自学能力。不要猜题、押题。3. 要使考生认识到辅导课只能起到“领进门”的作用,听懂不等于真懂,关键还在于自己练习,应要求考生课后抓紧复习,认真阅读。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考核方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 重心法是单设施选址最为常用的求解方法,它的选址决策依据主要是( )。A.设施到各节点的距离B.运输总量C.运输成本D.运输时间2. 建立物流系统的依据和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 )。A.系统目标B.系统环境C.系统构成要素D.系统分析人员二、多项选择题(略)三、判断题1. 对分离的、单个起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选择问题,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2. 越是高层,越是关键的决策,往往是风险型决策。四、名词解释1. 物流系统网络2. 决策树法五、简答题1. 简述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2. 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六、论述题1. 论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2. 论述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包括:管理学原理、物流学导论、采购理论与策略、运输与包装、国际市场营销、配送中心营运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财务成本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规划与设计、仓储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现代物流管理是大学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知识能力:1.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2.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3.具备物流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 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具有物流管理的基本能力;5.了解物流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6.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专业特点:物流管理专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操作性。物流管理属运营管理的范畴,其操作流程灵活性大,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对物流管理人员来说,了解并熟悉这些操作流程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熟悉这些操作流程,才能进行有效管理,才能通过管理进行改进,提高效率。因此,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从事物流管理的具体工作时,还有一个比较长的再学习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系统性思维。大多数物流业务涉及到诸多环节,例如库存管理,涉及到货物的验收、入库、库位管理、出库、配货等,如果包括采购和配送,环节就更多了,在这么多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没做好,整个物流业务都会受到影响,成本效率都没有保障,因此,系统地考虑各环节,平衡各环节的工作方式十分重要。 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三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资源整合观念。降低物流成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是资源整合,这方面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证就是通过整合减低车辆的空驶率。资源整合观念也可以说是系统思维的延伸。 物流管理专业的第四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要有网络概念。现代物流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建设物流网络,物流网络的形成,对改善物流效率,整合物流资源具有实质性的作用,也是物流企业的竞争法宝。 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五个重要特点是要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际上,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商业化的应用,就不可能有现代物流。 以上是针对物流管理这个专业所具备的特点,提出的一些基本看法。 从制造业和商贸业看,物流管理最基本的作用应该是支持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商品交易,使得商品能及时送达客户,因此,制造业和商贸业这些企业的物流部门,不能单纯看成是一个成本中心,也不能单纯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方面,更多地应被看成是支持市场营销、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强大武器。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上的专业学科。 物流管理自考本科科目列表 该专业的自考本科科目有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他们具体的考试科目如下: 1.必考科目 企业物流、物流规划、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供应链物流学、物流运输管理、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2.选考科目 国际市场营销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人力资源管理(一)、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考核、企业会计学、企业经营战略、英语(二)、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线性代数(经管类)、组织行为学、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 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方向 在我国,物流还属于新兴产业,但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对物流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的普及更加显示出物流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广阔的前景。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考生们需要发愁的不是能否找到工作,而是怎样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作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毕业后主要在交通、互联网、贸易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交通/运输/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贸易/进出口、新能源、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毕业后主要从事仓库管理员、物流专员、采购主管等工作,大致如下:仓库管理员、物流专员、采购主管、销售助理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物流规划知识点总结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在总体上与一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和物流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突出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及各类岗位,培养出与国际接轨,获得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且符合现代物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培养从事物流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应考者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服务。在业务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基本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培养与国际接轨,获得物流职业资格认证,能在物流企业或企业内的物流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并且还能在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上、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物流管理、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要求应试者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 三、学历层次和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分为专科和独立本科段。 凡取得本专业(专科)考试计划规定的15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0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凡取得本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的14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7学分,毕业论文经答辩成绩及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按照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暂行规定》,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院校,根据本院校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经答辩未通过者必须补作,不补作者不予毕业;补作合格者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1A0216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备注 1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0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3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4 05361 物流数学 6 5 05362 物流英语 7 6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7 05363 物流基础 5 初级证书课程 8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 5 9 05365 物流信息技术 4 初级证书课程 05366 物流信息技术(实践) 3 10 05367 物流案例与实践(一) 4 初级证书课程 11 05368 库存管理(一) 5 初级证书(四选一)课程 12 05369 采购与供应管理(一) 5 13 05370 运输管理(一) 5 14 05371 仓储管理(一) 5 15 05372 国际物流导论 4 总学分 7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课程与学分 专业代码:01B0216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 注 1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00021 高等数学(二) 9 3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4 00015 英语(二) 14 5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6 0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5 7 05375 物流案例与实践(二) 4 中级证书课程 8 05376 库存管理 (二) 5 中级证书(四选二)课程 9 05377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5 10 05378 运输管理 (二) 5 11 05379 仓储管理 (二) 5 12 05373 物流企业管理 5 中、高级证书课程 13 05380 供应链管理 4 高级证书课程 14 05381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4 总学分 77 10134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五、考核方式 1、本专业所列课程,除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实践环节课程外,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2、实践环节考核由主考学校组织,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计分。 3、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用上机考核的办法,由市自学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 4、在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向主考学校提出撰写毕业论文的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主考学校根据考生的论文选题方向为其指定论文指导教师。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小组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论文成绩。 六、专科接考本科规定 凡取得教育部认可的各类高等院校(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的专科毕业生,应执行以下规定: 1、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 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须加考本专业专科的一门课程:物流基础 七、部分课程说明及教材 1、 物流数学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微积分常识,物流中的概率与统计基础(数据搜集与整理,数据分布特征描述,概率与概率分布概述),预测技术(时间序列分析,一元回归分析),物流中的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概要,CPM,PERT,简单的运输优化问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待编) 2、 物流英语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必修课程,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物流与供应链概述,采购与供应,仓储,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客户服务,常用物流单证与文件,物流英语常用词汇与术语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待编) 3、物流基础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自学考试应试者物流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运用能力而设置的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物流在经济活动与组织中的作用、物流与客户服务的关系、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全球物流、物流组织与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最新物流管理理念与最新技术,深入结合中国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物流在中国发展现状、政策法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王之泰主编 4、物流企业会计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达到物流基层管理人员要求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标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刘东明主编 5、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与网络安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标识技术;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交换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仓库,运输优化调度和车辆配载,仓库管理系统(WMS),物流仿真,MRP,ERP,VMI/CMI,CPFR等);电子商务(包括;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内容和过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案例分析);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李素彩主编 6、物流案例与实践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从行业的角度对物流运作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分为四部分:制造业物流案例与实践、零售业物流案例与实践、第三方物流案例、其他行业(医药、图书、邮政)物流案例与实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周德科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7、库存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库存管理概述,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生产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RP及M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绩效与标杆管理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赵启兰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8、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介绍采购战略、采购需求确定、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方法、采购价格确定、采购谈判、采购合同制订、采购质量保证与采购绩效评估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该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验考生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情况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物流采购中的实际问题,从事采购与供应管理的能力。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郑称德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9、运输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运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物流运输概述,物流运输基础,物流运输组织,物流运输选择与决策,运输成本、绩效和价格管理以及物流运输商务管理。 本门课应在已有运筹学、物流基础、运输经济学的基础上学习,是配送、供应链课程的基础课。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方芳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10、仓储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仓储管理综述;仓储管理流程;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设备;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储作业成本管理;现代仓储管理技术;冷库库房管理;仓储法律法规。内容涵盖物流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级物流师所应了解和掌握的基本仓储管理知识和现代仓储管理理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李万秋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11、国际物流导论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Logistics),是组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在不同国家内流动的活动。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扩展,是跨国界的商品的空间转移。本课程首先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方式、设施、技术、物流的标准化、物流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应用问题,使考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管理要求。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王德章主编 12、物流企业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是以物流企业管理思想和原理为主要理论框架,从物流的基本概念开始,综合研究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物流企业管理的系统观念、管理基础、物流企业组织机构、市场研究、决策和计划管理、企业文化、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以及资本运营与评价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同时重点对物流与运输活动中所涉及的管理原则和实践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方虹主编 1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达到物流职业经理中级证书要求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标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刘东明主编 14、供应链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整合性科学,涉及信息技术、管理理论等多方面知识。分为四部分:供应链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理论、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技术、供应链设计案例。由浅入深地全面介绍了当代供应链发展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方法。涉及到大量的中外文资料,包括学术性很强的论文和著名企业的真实案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于淼主编 15、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基础知识、物流软件发展概况、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软件操作、运输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软件操作、货代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软件操作等。

你百度下你们的省自考网,都有说明的 。厘米的空间:有你需要的资料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高纲183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725 物流规划南京财经大学编(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物流规划》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和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自学考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在工作中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物流管理的决策水平和管理绩效,提高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物流规划》课程设置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2.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模型,包括概念、特征、分类、模型及规律;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先进的物流系统理念,侧重于规划、分析、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期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应用效率;4. 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定量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特征和模式、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物流系统决策方法、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等内容。本课程的学习难点是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方法、物流系统决策模型等内容。Ⅱ 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物流系统设计和规划等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对某一特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业务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和模型,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理解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掌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与原则;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为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一、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的特征三、物流系统的模式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一、物流系统的要素二、物流系统的要素集成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含义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三、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第四节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物流系统;2.领会:系统分类、物流系统分类、效益背反、系统的一般模式、物流系统的模式;3.简单应用:系统的基本特征、物流系统的特点;(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功能要素、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要素、物流要素集成动机;(三)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1.识记:物流系统规划、系统总成本、物流系统设计;2.领会: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区别、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总成本最优原则、显性物流成本、隐性物流成本;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1.领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三个层面;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第二章 物流系统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及一般步骤;掌握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和物流系统目标设置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掌握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和分析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问题识别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一、物流系统的目标设置二、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四、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一、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二、解释结构模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1.识记:SWOT分析、企业环境、宏观环境、物流体系环境、SWOT分析、5W1H法;2.领会: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目标;3.简单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物流系统分析表、决定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物流业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1.识记:营运目标、基本目标、5S目标、3S1L目标、7R目标、SMART原则、系统目标的完备性、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目标集聚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树、问题树;2.领会: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目标的多样性、物流系统目标的层次性、物流系统战略类型、战略目标分析的工作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物流系统目标冲突和处理方法、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意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三)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1.识记:结构、结构模型、多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2.领会:ISM方法的建模步骤;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影响物流企业联盟伙伴组合的因素分析。第三章 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节点的类型、作用和功能;掌握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和主要方法;掌握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步骤和主要内容;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和配送中心区域规划的方法;掌握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物流中心规划的目的、设计原则。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一、物流节点的概述二、物流节点的类型三、物流节点的功能第二节 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一、物流节点选址规划概述二、单物流节点选址三、多物流节点选址第三节 物流节点布局规划一、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二、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第四节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一、配送中心规划概述二、配送中心的分类和功能三、配送中心的区域规划第五节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一、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二、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三、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系统结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2.领会:物流的过程、广义的物流节点、狭义的物流节点、物流节点的类型、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的作用、物流节点的功能4.综合应用: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二)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选址、计算机辅助节点设计技术;2.领会: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常用的单节点选址方法、多物流节点选址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原则、物流节点选址步骤、欧几里得选址方法、直角选址方法、加权因素选址法;4.综合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因素;(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1.领会: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目的、物流节点选址、物流节点布局;2.简单应用: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四)配送中心规划设计1.领会: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 ;2.简单应用:配送中心内部工作区域、配送中心区域规划步骤;3.综合应用:配送中心的功能(五)物流中心规划设计1.识记:集货中心、送货中心、转运中心、加工中心、物流控制中心;2.领会:物流中心的类型、物流据点的数目与规模;3.简单应用:物流中心的地位、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的规划涉及的因素、物流中心的筹建;4.综合应用:物流中心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物流中心设施规划的目的;第四章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的概念、功能、作用;掌握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了解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和线路组合要素;掌握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和线路规划设计的内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线路概述一、物流系统的线路二、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三、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四、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第二节 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一、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二、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三、物流系统线路要素第三节 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一、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二、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第四节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二、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线路概述1.领会:物流线路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二)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1.识记:管道运输、航空运输、流向、流体、流程、流效;2.领会: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联运方式、3.简单应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物流系统线路要素;(三)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1.简单应用: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运输线路选择的原则、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2.综合应用:最短线路法、Dijkstra法应用、运输问题模型、旅行推销员(TSP)模型应用;(四)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1.领会:运输合理化、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2.简单应用: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运输合理化设计的“五要素”、 运输系规划设计的内容;第五章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熟悉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了解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区域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网络概述一、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二、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第二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一、单核心节点结构二、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三、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四、多核心节点结构第三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一、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三、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第四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一、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三、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第五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二、规划总体框架三、区域物流系统设计四、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网络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网络、物流网络结构;2.领会:区域物流网络、服务经营网络、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3.简单应用:服务经营网络的作用、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1.识记:单核心节点结构、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2.领会: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与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的区别、多核心节点结构;(三)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1.识记: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德尔菲法、解析方法、启发式方法;2.领会: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节点和线路的相互关系;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1.识记:有效性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职权、协调原则、功能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虚拟化物流网络组织、狭义自营组织、内部交易组织、内部外包组织、业务外购组织、战术外包组织、战略外包组织;2.领会:合理管理幅度原则、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流程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五)区域物流系统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园功能规划设计2.领会:物流网络规划、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区域货运模型、价值-重量模型、时间分布模型、模式分担模型、货物-车辆模型、网络分配模型;3.简单应用:区域物流系统设计、节点选址模型、节点类型、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物流园区微观仿真评价内容、物流园区经济分析评价内容;第六章 物流系统的模型与仿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掌握层次分析法及在物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掌握系统仿真的概念及物流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了解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一、物流系统仿真概述二、系统仿真的特点三、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第三节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蒙特卡罗方法二、系统动力学方法三、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案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1.识记:物流系统分析;2.领会: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二)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1.识记:仿真、系统仿真;2.领会:现代仿真的概念和框架;3.简单应用:系统仿真要素、系统仿真的特点、系统仿真的实质、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4.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仿真模型的运用、系统仿真的作用;(三)离散事件系统仿真1.识记:蒙特卡罗方法、系统动力学;2.简单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逻辑流程、系统动力学的表示方法、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3.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应用第七章 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评价的概念及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掌握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指标组成;掌握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熟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熟悉和了解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一、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一、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二、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第三节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一、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二、因子分析方法三、主成分分析方法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五、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六、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评价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目标和任务、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综合评价的思想原则;(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1.领会: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选择确定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3.综合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1.识记: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共性方差、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2.领会:因子分析方法的作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和任务、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三种性质指标、碎石图;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因子分析法的特征、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步骤、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因子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应用数据包络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4.综合应用: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应遵循的原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八章 物流系统决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及决策类型;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熟悉物流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掌握第三方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标准;掌握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和常用决策准则;掌握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损益期望准则、决策树法和效用概率决策法等常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决策概述一、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二、物流系统决策的类型三、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决策一、传统决策方法二、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三、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第三节 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一、平均准则二、乐观准则三、悲观准则四、折中准则五、后悔准则六、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第四节 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一、 损益期望准则二、 决策树法三、 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四、 效用概率决策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决策概述1.识记: 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2.领会:物流决策的概念;物流系统决策的分类;3.简单应用:决策过程、物流系统决策的要素、企业物流的战略决策目标和内容;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4.综合应用:决策基本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模型;(二)第三方物流决策1.领会:企业采用传统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2.简单应用: 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3.综合应用:如何判断物流子系统是否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三)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平均准则、后悔值准则;2.领会: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3.简单应用: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4.综合应用:平均准则、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后悔值准则的应用;(四)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损益期望值;决策树法、灵敏度分析、效用、效用曲线、2.领会:风险决策的假设条件、不同标准的风险决策方法适用场合、决策树的构成;3.简单应用:决策树法的步骤、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步骤、效用曲线的类型、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步骤;4.综合应用:损益期望准则的应用、决策树的应用、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应用;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给出了学习的主线,覆盖了该课程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该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教材里均有明确体现。三、关于自学教材使用教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应用性很强,考生应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领会基本概念的同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或解决实际问题。本大纲为考生提供了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便于考生阅读自学。同时,建议考生通过网络、各类期刊、书籍等,浏览物流运作管理的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物流规划》是一个还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课程,其内容许多人在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践着,考生应该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在学习中,请注意以下事项:1. 在学习每一章内容之前,先认真了解本自学考试大纲对该章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做到在学习时心中有数。2. 务必重视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要下足够的功夫,反复思考,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了解。并注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并能运用适当的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3.注意阅读参考资料,我们建议考生通过很多地阅读参考资料如网络资料、期刊文章、书籍及自身的实践,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学会选择和阅读参考资料,也是提高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要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节分别提出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建议和要求。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1、 要熟知考试大纲对本课程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准确理解对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认知层次和考核要求,并在辅导过程中帮助考生掌握这些要求,不要随意增删内容和提高或降低要求。2. 要结合典型例题,结合大纲中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要求,在相关章节中都要注意引用案例,帮助考生真正达到考核要求,并培养良好的学风,提高自学能力。不要猜题、押题。3. 要使考生认识到辅导课只能起到“领进门”的作用,听懂不等于真懂,关键还在于自己练习,应要求考生课后抓紧复习,认真阅读。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考核方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 重心法是单设施选址最为常用的求解方法,它的选址决策依据主要是( )。A.设施到各节点的距离B.运输总量C.运输成本D.运输时间2. 建立物流系统的依据和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 )。A.系统目标B.系统环境C.系统构成要素D.系统分析人员二、多项选择题(略)三、判断题1. 对分离的、单个起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选择问题,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2. 越是高层,越是关键的决策,往往是风险型决策。四、名词解释1. 物流系统网络2. 决策树法五、简答题1. 简述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2. 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六、论述题1. 论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2. 论述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物流管理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货代公司、配送中心、港口、货物集散中心和物流基地(园区)、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及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采购、仓储、包装、配送、运输、规划等物流业务运作管理、物流服务咨询与策划、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工作。自考报名条件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5、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报考专业。对某些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安管理、医学类专业等)将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限制报考对象。自考网上报名流程1、登录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新生需注册并填写相关资料,老生根据自己之前的账号进行登陆)。2、到自考办网站规定的指定银行办理一张缴费用银行卡。3、办理银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银行卡的老考生按照报名网站规定的报名流程完成网上报名。4、网上报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自考办指定的地点进行摄像制作准考证。推荐阅读:2022年4月各省成人自学考试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汇总2022年4月各省自考准考证及考试通知单打印时间及打印入口汇总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汇总总结

专业: 物流管理(专科)(020228)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1)/哲学(0006)2、 邓小平理论概论(0002)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0003)4、 物流数学(5361)/高等数学(一)(0020) 5、 物流英语(5362)/英语(一)(0012)6、 计算机应用基础(0018)7、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0019)8、 物流企业会计(5364)/市场营销学(0058) 9、 物流基础(5363)/物流学导论(6996) 10、 (运输管理(一)(5370)+仓储管理(一)(5371))/物流运作实务(6997)11、 物流信息技术(5365)/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7000) 12、 物流信息技术(实践)(5366)/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实践)(7001) 13、 采购与供应管理(一)(5369)/物流成本管理(7002)14、 库存管理(一)(5368)/(物流设施与设备(7003)+物流设施与设备(实践)(7004)) 15、 物流案例与实践(一)(5367)/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7005) 16、 国际物流导论(5372)

自考物流管理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货代公司、配送中心、港口、货物集散中心和物流基地(园区)、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及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采购、仓储、包装、配送、运输、规划等物流业务运作管理、物流服务咨询与策划、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工作。自考报名条件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5、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报考专业。对某些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安管理、医学类专业等)将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限制报考对象。自考网上报名流程1、登录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新生需注册并填写相关资料,老生根据自己之前的账号进行登陆)。2、到自考办网站规定的指定银行办理一张缴费用银行卡。3、办理银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银行卡的老考生按照报名网站规定的报名流程完成网上报名。4、网上报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自考办指定的地点进行摄像制作准考证。推荐阅读:2022年4月各省成人自学考试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汇总2022年4月各省自考准考证及考试通知单打印时间及打印入口汇总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般的和省份没有关系,我给你说了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邓小平理论概论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物流数学 物流英语 物流基础 物流企业会计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物流案例与实践(一) 库存管理(一)采购与供应管理(一) 国际物流导论

  • 索引序列
  •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大全总结
  • 自考物流规划知识点总结大全
  •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总结
  • 自考物流规划知识点总结
  • 物流规划自考知识点汇总总结
  • 返回顶部